鱼雷为何很难拦截?

鱼雷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对反鱼雷鱼雷,恐怕有些人就一头雾水了。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近日刊文称,多国海军都在推动反鱼雷鱼雷这一概念的发展,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其目的是把导弹防御技术的广阔前景转移至水下战领域。

那么,反鱼雷鱼雷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它可以被视为是水下“反导”系统吗?

军事科普作家陈光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鱼雷问世以来,各国海军都在积极探索反鱼雷的方式方法。其中,用鱼雷去杀伤鱼雷的方式,就被称为是反鱼雷鱼雷。”

资料显示,反鱼雷技术主要是“软杀伤”和“硬杀伤”这两种方式。“软杀伤”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干扰方式来让鱼雷丢失目标,而“硬杀伤”则是指通过拦截的方式让鱼雷被引爆或者失效。现在更多发展的是“软硬结合”的反鱼雷系统。陈光文介绍,各国发展的反鱼雷手段最初主要是“软杀伤”,但随着线导鱼雷、水声主/被动自导鱼雷以及尾流自导鱼雷的出现以及智能化,“软杀伤”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世界海军大国都开始瞄准“硬杀伤”手段来对付鱼雷,其中就包括反鱼雷鱼雷。

前述媒体专门介绍了德国研制的“海蜘蛛”反鱼雷鱼雷。资料显示,“海蜘蛛”由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子公司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研制,是一种微型声自导鱼雷。最近这家公司透露,工程师们希望展示这种鱼雷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能力,后者被视为水面舰艇面临的最严峻威胁之一,对其几乎没有什么防御手段。

那么,反鱼雷鱼雷会借鉴导弹防御系统的理念吗?“美国的反导技术独步天下,而其海军的‘宙斯盾’防御系统具有全面的防御能力,其中就包括反鱼雷系统,但是却没有反鱼雷鱼雷。所以,美军设想,要是能在水下作战对抗中采用反鱼雷鱼雷进行水下‘反导’作战,那就等于是为舰艇装备了‘水下宙斯盾’。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陈光文说。

五角大楼作战测试和评估部门2019年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5艘美军航母上安装的可能具有变革意义的新鱼雷防御系统被证明不符合要求,将不再使用。这套系统兼容了一套拖曳式鱼雷警报系统传感器阵列,旨在通过一个名为反鱼雷设备系统(ATTDS)的速效发射器来探测敌方发射的鱼雷。ATTDS设想是能发射重100公斤、直径171毫米的微型反鱼雷鱼雷,能追踪来袭的鱼雷,并将其炸毁,或使之偏离目标。但在2018年9月,最终因为这些系统还达不到作战要求,被从这5艘航母上移除。

陈光文介绍:“美军经过试验认为,这一系统存在重大误判问题,它会误把友军舰艇当做潜在的鱼雷威胁,可能造成重大的误伤风险。而‘海蜘蛛’似乎克服了这一问题。阿特拉斯公司认为,通过将舰载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与该拦截系统接收到的信号相结合,其配备的‘海蜘蛛’反鱼雷鱼雷就能显著降低将物体误认为敌方鱼雷的假警率。目前来看,德国在‘海蜘蛛’项目上进展顺利,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对付尾流自导鱼雷的反鱼雷系统。”

“当然,原本在反导技术上就不如美国的德国,要实现‘把导弹防御技术的广阔前景转移至水下战领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陈光文说,“不过,美国通过舰载固定声呐阵列与拖曳式声呐阵列结合,在舰艇周边建立起严密的监测网,以探测来袭水中兵器的信息,再使用反鱼雷鱼雷进行拦截,这真有些颇似‘宙斯盾’的反导理念,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当前反鱼雷‘硬杀伤’方式分为火箭弹与深弹拦截、舰载火炮拦截、反鱼雷鱼雷拦截等几种。但从效能与发展方向来看,反鱼雷鱼雷应该是最有希望实现智能拦截的一种,因此很可能是代表着未来反鱼雷的技术发展方向。”

纸包-E/NK系统发射鱼雷

近日,俄罗斯国防工业界消息人士向俄罗通讯社表示,纸包-E/NK(Paket-E/NK)反潜系统已经通过了验收实验,未来俄罗斯海军几乎所有水面舰艇都将配备该反潜战系统,包括新建的护卫舰、轻型护卫舰以及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的巡洋舰都将配备。

纸包-E/NK系统发射MTT反潜鱼雷

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是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反潜、反鱼雷两用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的反鱼雷系统,这对于提升俄罗斯海军的水下防御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已知的反鱼雷系统有德国“海蜘蛛”反鱼雷系统,但是今年4月份才完成首次实验,意大利和法国联合研制的MU90轻型鱼雷号称也具备反鱼雷能力,但是尚未见公开实验报道,美国海军也未见相关系统面试,只是计划在MK-56鱼雷增加反鱼雷功能。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的成熟和实际性能还有待观察,但是其发展思路和装备,对舰艇反鱼雷技术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意义。俄罗斯宣称装备了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的军舰的反鱼雷防御效能增加了3-3.5倍。

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宣传资料

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的组成

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可单独使用或作为舰艇反潜/反鱼雷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使用,在自动/自动模式下执行任务,因为整个系统较为紧凑和通用化设计,可以轻松的集成到各类水面舰艇平台上,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纸包-AE专用目标制导声纳;

旋转/固定CM-588通用发射器;

MTT轻型反潜鱼雷/M-15反鱼雷鱼雷;

鱼雷标准运输发射集装箱。

纸包-E/NK系统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配置。为了更好的搜索目标,纸包-E/NK系统一般要配备专门研发的纸包-AE声呐系统,用来搜索和探测包括在内的潜艇和鱼雷等水下物体,当检测到目标时,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独立确定类型,并且为目标指定选择发射鱼雷或反鱼雷鱼雷。纸包-AE声呐系统根据基阵数量和配置不同分为两个型号,一种是圆柱形基阵型号重352千克,可实现270°宽扇型区域的探测;另一种配备了两个扁平基阵,重量减少到127千克,但探测范围减小到90°。根据信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不配备专用的声呐系统,利用载舰的声呐系统,使用纸包-E/NK的控制系统处理来自目标的信号并输出鱼雷或反鱼雷的数据,使用发射器发射鱼雷。

纸包-E/NK系统的配备了两种鱼雷

一套系统两种鱼雷,各有侧重

纸包-E/NK系统的配备了两种鱼雷,分别完成反潜和反鱼雷任务,两个鱼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实际差别也很大,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

MTT反潜鱼雷:MTT反潜鱼雷是一款具有西方风格的轻型反潜鱼雷,直径为西方标准的324毫米,长度3.2米,重量390千克,战斗部为60千克聚能战斗部;采用鱼雷经典舱段布局,雷体头部顶部为制导系统舱,之后是战斗部,中间舱段为热动力舱,尾部为发动机、动力系统和推进装置。MTT鱼雷是热动力鱼雷,采用活塞发动机和“穿孔”型泵喷推进器;双速制,高速50节,航程7.4公里,低速30节,航程20公里,最大作战深度600米;MTT鱼雷的制导系统集成有声自导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主被动声自导系统由“地区”设计研究院开发,水深大于200米时最大探测距离2.5公里,水深小于200米时探测范围缩小至1200米。发射后远距离有惯性制导,待到设定任务区域之后,主被动声自导系统开始引导。

M-15反鱼雷鱼雷:M-15鱼雷是专门用于拦截敌方鱼雷的专用鱼雷,根据作战任务需要增强许多拦截需要的性能,根据公开数据,与MTT鱼雷相比,M-15反鱼雷鱼雷具有更大的作战深度,射程更短。M-15反鱼雷鱼雷的尺寸几乎与MTT鱼雷相同,直径也为324毫米,长度不超过3.2米,重量约为400千克。两型鱼雷的总体布局也一样,但是与外表有明显的差异。为了增加摧毁敌鱼雷概率,使用了一个80公斤高爆战斗部。M-15反鱼雷配备主/被动声系统,引导范围400米。为了追求更高的航速,M-15采用了俄罗斯轻型鱼雷独特的固体火箭加喷气发动机推进,当反鱼雷进入水后,固体火箭燃料开始燃烧反应,具有更高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但航程较短。据报道,M-15能够加速到50节,射程不超过1400米,有效射程约为一半,最大作战深度800米。

纸包-E/NK反潜/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流程

纸包-E/NK系统整个作战流程可以是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和常规的轻型反潜鱼雷系统一样,作战流程较为简单。

1.反潜作战时通过舰艇声呐系统和作战系统反馈信息,判断敌方潜艇位置,生成反潜目标指定数据;在反鱼雷作战时,通过舰艇声呐发现敌方来袭鱼雷,专用声呐搜索确定攻击鱼雷,识别类别,计算运动参数,为反鱼雷生成目标数据。

2.控制通用发射器,开始启动并做好发射准备。

3.发射器做好发射准备,作战模块向鱼雷传输火力数据。

4.发射MTT反潜鱼雷/M-15反鱼雷鱼雷。

M-15反鱼雷鱼雷作战流程

MTT鱼雷和M-15反鱼雷鱼雷的作战流程都一样,需要在发射前以纸包-E / NK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将必要的数据输入鱼雷,然后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MTT鱼雷和M-15反鱼雷鱼雷在CM-588通用发射器有1、2、4、6四种型号,发射时采用火药发射,与西方和中国采用的高压气体发射不同。纸包-E / NK系统可以在海况不超过5级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任何气象条件,限制风速最高可达20米/秒,舰艇发射时最大速度不超过20节,发射水深必须大于40米。

CM-588通用发射器采用火药发射

鱼雷一问世就因为其巨大的威力和极佳的隐蔽性赢得了各国海军的青睐,是水面舰艇威胁最大的敌人,尤其是二战后制导鱼雷开始逐渐成为主流,配备了声自导、线导和尾流自导等多种制导技术的多用途鱼雷,令人防不胜防,再加上爆炸当量高达500千克TNT的战斗部,可以轻松撕碎中小型舰艇。与种类繁多的拦截反舰巡航导弹措施相比较,反鱼雷措施则显得非常少和效果有限,所以反鱼雷技术也是难度非常高的水下对抗手段。

纸包-E / NK系统将会提高舰艇水下防御能力

当前,各国水面舰艇的反鱼雷战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拖拽干扰诱饵,通过模拟舰艇的声学特征吸引鱼雷偏离舰艇,在远离舰艇的敌方爆炸;二是反潜火箭或火炮拦截,利用反潜火箭/大口径舰炮在鱼雷前进航道发射多枚反潜火箭弹/炮弹,利用爆炸摧毁鱼雷。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大的风险,当前重型多用途鱼雷普遍配备光纤制导技术,并且开始综合利用舰艇综合声学性能判断目标位置,抗干扰能力更强;利用反潜火箭和舰炮炮弹,因为缺乏精确引导,拦截效果非常差。所以,随着水下制导技术的发展,利用轻型鱼雷精确拦截敌方鱼雷的反鱼雷技术也称为一项诱人的前沿技术,毕竟这是提高水面舰艇生存能力的关键技术。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3万个赞

现代军舰不象二战以前的军舰那样安装厚重的装甲,所以一旦被鱼雷击中,被摧毁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现代军舰对鱼雷的防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鱼雷来袭方向发射火箭式深水炸弹或舰炮的爆破弹,在水中爆炸形成阻拦屏障。这种措施即使不能直接摧毁鱼雷,也可以干扰声自导鱼雷的导引头,使其失去目标。

2、当用声纳或目视等措施发现鱼雷来袭时,迅速改变自身航向和速度,躲开鱼雷的攻击航线。但现代鱼雷绝大多数是制导鱼雷,可以改变自身航线来追踪目标。所以这种方法收效不大。

3、用近防机关炮直接向鱼雷来袭方向的水面射击,形成阻拦弹幕,直接摧毁鱼雷。由于鱼雷保持一定深度,并不紧贴水面航行,所以这种方法收效也不大。

总的来说,现代水面战舰对鱼雷的防御措施不多,收效也不甚明显。所以潜艇在对抗中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一旦潜艇得到良好的攻击机会并射出鱼雷,水面舰艇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这标志着鱼雷从此成为不折不扣的水下导弹。随之出现了各种模式的水声对抗器材,包括干扰器、气幕弹和诱饵。按作用类型,可将上述器材分为抑制和诱骗两种。抑制就是降低或破坏对方的探测能力,如干扰器,或发出强烈噪音,覆盖一定范围的频段,掩蔽被探测的目标信号;或对准探测设备的频道,使之饱和;或发出扫频干扰信号,间歇地进入对方频道,破坏其接收效果。气幕弹则可理解为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信道上造成阻塞。诱骗是指模仿真实目标的感应物理场,比如模仿真实潜艇的辐射噪音,或对主动探测信号给出应答脉冲以模仿潜艇回波,使对方发生错误判断和跟踪,达到掩护本艇的目的。这就是诱饵的作用。
这些对抗器材的施放方式分为两类:即与本舰固连的(拖曳式或舰壳安装式)和分离的(水中悬浮式及自主航行式)。按工作频段分为低频(对付声纳)和高频(对付鱼雷)两种。目前各国海军都广泛部署了水声对抗器材。目前现役的自导鱼雷中,有相当一部分,在频域是单频道接收;在空间分辨力方面,虽然有几个波束,但只按信号强度选择一个,不具备全景观察能力;对目标信号也只按点声源模式处理,基本上不进行尺度识别。对抗这样的鱼雷,不管是抑制式或是欺骗式对抗器材都是有可能奏效的。
80年代以后,鱼雷对抗领域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系统性:对抗手段由过去的单项诱饵、干扰器的形式发展成为完整的对抗系统,如美国提出的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水声对抗系统(SAWS和S-SAWS)把目标监测、威胁报警、指挥控制、发射设备到各种软硬杀伤手段组合成完整的系统。二是突出鱼雷防御的针对性:比如法国的“信天翁”(Albatros)鱼雷预警系统强调对鱼雷的探测与分类不同于对舰和对潜艇探测的特点:目标强度小、机动性大、频段高。意大利的鱼雷防卫系统C300、C303等突出了反鱼雷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预先针对鱼雷的战技性能,对干扰器材的参数、发射程序、本艇规避动作等进行仿真优化,使指挥员的决策判断减至最少。而且采用模块化多管发射装置,可以快速多发发射。
具体而言,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曾在很长时间内停留在以拖曳式诱饵为主要手段。但在80年代后,局面为之一新。其中美国在反鱼雷技术的发展上占据领先地位。美英两个海军强国联合进行了一项水面舰艇防鱼雷计划(SSTD)。在这一时期,随着降噪技术的提高,潜艇和鱼雷的隐蔽性大大提高,鱼雷偷袭常常会对水面舰艇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美国海军不得不为其水面舰艇寻求更有效的反鱼雷措施。
美海军水面舰艇遇到的重要威胁来自前苏联研制的65型尾流鱼雷。这种鱼雷速度快、航程远、装药量大,能够对航母一类大型水面舰艇构成威胁。而且这种鱼雷是沿舰船航行的尾流进行跟踪,不依赖声自导装置,因此各种类型的干扰器、气幕弹、声诱饵乃至吸声减噪等无源措施都不起作用。防御尾流鱼雷可采用在舰艇后面拖带防雷拖舱的方案。舱内放置用高强度纤维制成的多顶拖网,其强度足以捕捉鱼雷,或者在网上加装炸药包。拖舱的尾鳍上装有换能器,可按主动或被动方式探测鱼雷。舱内有各种传感器,经拖曳舰遥测后,可通过操纵舵控制拖舱的深度和位置,来阻挡鱼雷。这种设备已经过了各种试验。1987年当一位美国将军被问及航母如何对付这种尾流鱼雷时,甚至提出在航母后面拖带一条护卫舰以引爆的方案。
反鱼雷火箭式深水炸弹也是一种现代化的反鱼雷手段。这种深弹可通过颈圈式气囊悬浮在预定深度,弹头周围布有换能器,对来袭鱼雷进行回波探测,当鱼雷通过最近点时起爆,也可以利用弹上的微机和声引信设备对声自导鱼雷产生诱骗信号,将鱼雷引至附近起爆。这种方案已在水面舰艇反鱼雷中有了实践。比如1990年入役的俄国航母上安装了RBU 12000火箭深弹发射装置,据报道就是用于拦截鱼雷的。
另外,法国的SLAT水面舰艇反鱼雷系统中,对抗器材也是由“萨盖”型火箭发射装置发射入水的。这样可以把诱饵快速布放在不同方位的不同距离上,有利于把来袭鱼雷引开。

主要国家水面舰艇反鱼雷手段简介:
美国是研究反鱼雷技术最早的国家,70年代开始研制了第一代水面舰艇水声对抗措施系统S-SAWS,它由WLR-12侦察与报警系统、BAWS基本声学战显控台和AN/SLQ-25“美人鱼”拖曳声诱饵组成。主要采用软杀伤技术,欺骗、干扰鱼雷声自导装置的探测和跟踪。该系统操作简单,对抗手段单一,难以对抗新型鱼雷的攻击。90年代,针对第一代存在的不足和新型鱼雷日益严重的威胁,研制发展了第二代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简称SSTD),它由AN/SLR-24拖曳阵列声纳、AN/SLQ-36综合水声对抗装置和AN/SLQ-25A拖曳声诱饵组成,与第一代相比,增强了反鱼雷硬杀伤能力。另外,在反鱼雷鱼雷、超音速电子枪或引爆鱼雷器材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同时软杀伤能力也有所提高,增加了磁场模拟干扰器、尾流制导鱼雷干扰器。
美制AN/WQS-11 为美国首套硬杀伤反鱼雷系统AN/WQS-11。该鱼雷防御系统(TDS)由反鱼雷鱼雷(ATT)及各种声传感器和处理器组成。 该系统是一种内层自防御系统,与"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相似,作为最后的防线,可以在2.46海里以内的范围内拦截来袭鱼雷。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可以有效拦截直航、声自导和尾流制导鱼雷。 ATT利用主/被动联合自导声呐和引信系统逼近来袭鱼雷,并利用其高爆战斗部摧毁它。TDS的其他部分包括一套声截获阵列和一套探测、分类和定位处理器。 系统能够齐射,同时与2-4枚来袭鱼雷交战。
为对付新型尾流鱼雷和智能化鱼雷,英国提出了一个以硬杀伤为主的反鱼雷防御系统,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联合防御,美国也加入了这个计划的后期研制。“水面舰艇鱼雷防卫系统”(SSTD),它包括高敏感的声纳系统。声纳系统是被拖曳在舰船后面,可以识别来袭的鱼雷并且定位其方向。
这一系统是由位于米德尔塞克斯郡的Ultra电子公司制造。它不仅仅可以向舰艇指挥官警告任何潜在的威胁,而且同时建议采取最佳应对措施——从对危险进行机动规避到施放声纳诱饵。声纳诱饵同样是该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诱使鱼雷偏离原来的目标。
价值5百万的“水面舰艇鱼雷防卫系统”将会为65艘皇家海军以及后备舰只装备。其中的16部该系统可以在舰船之间进行方便的拆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部署。第一部将装备于23型威斯敏斯特号护卫舰。该系统将在未来25年内为英国舰艇提供反鱼雷服务。
“УДАВ-1М 即为“蟒蛇-1M”。该系统是由“合金” 国家统一企业制造的,属俄海军专用武器系统。它水下火力射程达3公里,海平面下600米以内的各种目标均在该系统打击范围内。当敌舰发射鱼雷后,俄舰武器控制系统会准确测出鱼雷的弹道,并向“蟒蛇-1M”下达攻击指令。接到命令后,“蟒蛇-1M”携带的多种火箭武器便一同发射,在鱼雷的弹道上形成一个“弹幕”,从而拦截住鱼雷。此外,“蟒蛇-1M”还可以用来攻击水雷、深水炸弹和敌军潜水员等。 该系统包括发射300毫米导弹的自动化10筒发射装置,以及发射控制仪。发射距离为100到200米,准备时间不超过15秒,据称一次齐射的命中成功率可达90%以上。

个人认为只有两种方式,硬,软
硬,使用舰载武器(火炮,榴弹弹射器)对鱼雷攻击。将其摧毁。
软,1机动规避,对线控,自导鱼雷作用不大
2干扰,对磁性自导鱼雷和声纳自导鱼雷都有相应的诱饵。
楼上说得有道理,的确没什么好办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雷拦截概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