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港股哪种方式好?港股类ETF可以买吗?

从12月底到现在,港股有多疯?可以来看几个图:

恒生指数半个月交易时间仅出现3根阴线:

上述指数强势的背后是机构资金一致性的推动,进入1月份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超千亿。同时,港股拥有优质估值的公司比如阿里、美团、拼多多,即将上市的B站、快手等等。

2021年刚刚开始,似乎港股大时代就已经拉开序幕,众多机构南下基金布局,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11只港股ETF最新资产净值规模合计达到235.22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3.34亿元。

基金君在前期介绍几只港股优质基金后,今天给大家带来几只场内的港股ETF。

这是一只刚刚出炉的场内指数ETF,全名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50ETF,成立于2020年1月30日,基金公司是华泰柏瑞基金,投资类型属于股票型基金,在1月13日上市,基金规模在18.31亿元。

基金经理李茜和何琦,该基金比较基准是中证港股通50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当前资产配置股票资产配置56.2%,现金占比在41.18%。

在这几天香港各大指数迎头向上的情况下,这只港股50ETF的涨势喜人,昨日大涨超7%,今日迎来调整,收盘后跌6.71%。

在持仓这块,因为刚刚上市因素,具体的持仓还没有出现,但是这只近期表现强势的ETF也是出现溢折率贴水率较高的情况。尤其是昨天换手率高达98%,如此高的换手率,近乎当成股票炒作一般。

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是华安基金旗下,从成立以来,已取得18.04%的收益,从各区间表现看,该基金今年以来表现一般,收益率5.59%,同类排名378/1008;1年收益率11.77%,同类排名678/813。最新的资金规模在1.32亿元,投资类型属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是倪斌和苏圻涵。

该港股100ETF连续两日表现强势,昨日涨停,溢折率达到11.68%和贴水率15.81%,今日迎来大调整跌幅9.88%。

在资产配置方面,其股票配置比例在94.39%,其重仓股最新的季度来看,以金融、科技和消费为主,均是港股头部的龙头公司,前三分别是,美团、腾讯、友邦保险等等。

恒生ETF当前从去年的低点位置到现在,累计涨幅超20%,今日维持强势,收涨1.43%,而且这只ETF也是较前两只溢折率和贴水率并不高。

华夏恒生ETF,是华夏基金旗下,从成立以来,已取得58.63%的收益,从各区间表现看,该基金今年以来表现突出,收益率5.30%,同类排名39/135;1年收益率-4.89%,同类排名105/119;3年收益-5.37%,同类排名67/84;5年收益62.50%,同类排名39/60。

最新的资金规模在109.03亿元,投资类型属于国际(QDII)基金,基金经理徐猛,资产配置上股票占比89.01%,其余以现金为主。

该ETF以金融为主,其次是科技股。根据最新季度的重仓股,前十当中,金融股有六只,前三重仓股分别是腾讯、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

该ETF跟上面的恒生ETF相类似,今日收涨1.12%,波动率较小,跟恒生指数走势大体相同。

全名易方达恒生H股ETF,从成立以来,已取得29.65%的收益,从各区间表现看,该基金今年以来表现突出,收益率6.01%,同类排名24/135;1年收益率-3.45%,同类排名98/119;3年收益-5.40%,同类排名68/84;5年收益55.09%,同类排名45/60。

当前资金规模在104.33亿元,属于国际(QDII)基金,比较基准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经理是余海燕,成曦。

当前资产配置方面,股票占比达到97.00%,配置以金融和科技为主,最新季度显示其重仓股前三分别是腾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等。

以上几只有代表性的港股指数ETF,上面也提到各个指数在暴涨期间,两个指标溢折率和贴水率大幅度升高,这个需要谨慎看待,因为这两个指标升高提醒投资者越高越要慎重考虑买入。

因为,基金作为一只金融产品,决定市场价格的不仅是它的实际价值,还要考虑它的流动性和预期收益,一般来说,ETF基金的贴水率是净值跟市值之间的差距,一旦这些指标异动上涨,短期则需谨慎投资。

所以,上述的几只基金,前面两只的贴水率、溢折率由于昨天港股行情的火热导致出现一定的套利空间,所以造成今天即便港股大涨,港股通50ETF和港股100ETF出现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所以,投资者应该谨慎看待这两个指标的风向。

以上便是当前市场上几只代表港股各大板块的场内ETF。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天市场行情十分火爆,溢折率、贴水率都在提高,尤其是港股50ETF,在今天的换手率接近100%。

所以,当前的的确确港股迎来了一个大时代,上述几只ETF,可以关注一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QQ:,本站将立刻清除。

  • 港股ETF购买步骤如下:

    1.下载券商APP。例如:华泰证券、东方财富等。

    2.下载完成,根据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等,完成港股账户注册。

    3.注册完成,进行账户登录。

    4.进行银证转账:券商账户不可以直接从银行账户里扣钱,需要先把钱转到券商账户,然后才能进行投资操作。

    5.操作买卖步骤如下:

    (2)设置需要够买入的份额。

    (3)直接按实时价格买入或者设置指定交易金额委托买入。

大陆投资者想要购买港股,从合规合法的渠道上来说,目前只有三种渠道。第一、通过QDII通道的基金投资港股市场。第二、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的通道投资港股市场。第三、开一个香港券商的账户。

那么分别说下这三种渠道:

第一、通过QDII通道的基金投资港股市场

跨境ETF的产品购买,应该说,是针对大陆普通投资者来说,门槛最低最亲民的一种投资方法。国内投资者接触比较多的关于香港市场的ETF,首先就是,恒生ETF(代码:SZ159920)。

这是由华夏基金发行的一款QDII产品,成立2012年8月9日。一款被动追踪香港恒生指数的ETF基金。而香港恒生指数的成分股,主要覆盖香港的工商、金融、地产、公共设施四个类别,入选标准一是较大的市值以及成交额,能够反应的各个行业的市场状况。二是健康的财务状况。三是在香港有庞大的业务。总的来说,恒生ETF(代码:159920)是一款主要反映香港市场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数指标。

其次,投资者还可以选择,以跟踪H股指数(也就是国企指数)为追踪目标的ETF基金。从成分股构成上来讲,H股指数与恒生指数的主要不同点在,虽然这两只指数的成分股,都是在香港上市的上市公司,但是,H股的成分股大部分都是在内地经营的,国企为主的企业。所以,H股指数更多的是反映大陆市场的企业经营状况。

从标的选择上来,跟踪H股指数的ETF基金主要有三个: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H股B 虽然是一只分级B的基金,但是它却没有下折的风险。从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说,这两支指数基金其实都是不错的标的。

通过QDII通道的除了被动性ETF外,有一些主动管理型的公募基金也在投资组合中,全部或者部分布置了港股上市公司。例如“华宝兴业中国成长”、“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国富大中华精选”等。不过,近期来看,QDII基金的强势表现,与最近港股和美股的走强相关性非常高。所以,购买这类主动性基金,要知道基金的底层资产究竟购买的是什么标的,重仓标的近期表现如何,波动率如何等等,预防基金的净值波动过大风险。

根据基金2016年报数据显示,去年涨幅位于前30名的QDII基金中,有15只基金投资港股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50%,而上述提到的全市场业绩排名前10的QDII基金中,有8只基金投资港股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的50%以上。所以,通过购买这类型QDII基金,曲线投资港股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第二、通过沪港通的形式

沪港通是由中国证监会在2014年4月10日正式批复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证监会指出,沪港通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参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所以,相对于基金投资,50万元的门槛并不是特别亲民。从沪港通的机制上来讲,这是港交所和上交所、深交所协作的一种资金往来通道。

港股通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1、投资者参与要求:仅限于境内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前,应当与内地证券公司签订港股通证券交易委托协议,签署风险揭示书等。个人投资者还须满足有关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条件。投资者若已有沪市人民币普通股账户的,无需另行开立股票账户。

2、投资额度:试点初期,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 投资额度可根据试点情况进行调整。

3、投资标的范围:(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 (二)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 (三)在沪市上市交易的A+H股的上市公司的H股; 投资标的会根据试点情况进行调整。

4、交易时间:开市前时段:上午9点—9点30分(集合竞价),其中,9点—9点15分,接受竞价限价盘。持续交易时段:上午9点30分至12点 ,下午13点至16点(连续竞价),接受增强限价盘。

其实,从港股通的资金买入风格来看,大量通过港股通的资金,还是偏爱于配置一些稳定的国企和民企龙头,所以普通投资者如果想要通过港股通购买港股的话,可以关注这类牌照型或者垄断型企业。


第三、去开一个香港券商/银行的账户

香港金融市场由来已久,券商竞争激烈,现在整个香港市场券商有1000多家,但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真正占据大量交易量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十家。

根据港交所最新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名,可以将这些券商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有14家券商,他们的交易量总和占交易所的54%左右,这14家券商里面有12家都是外资券商。外资券商在香港历史悠久,比较常见的有美资券商,比如美林、高盛、大摩、小摩等。而日资券商方面野村、山一、大和等。英资券商则是,获多利、渣打、汇丰为代表。剩下的两家一家是中银香港,以及香港本地的耀才证券。

第二个档次,排名在15-65名,交易量占港交所的34%左右。其中以花旗、辉立为代表。

第三个则是65-500+之外的券商,交易量占比10%左右,这个档次的券商各有千秋,在服务和费率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这些香港的券商,更多的是在服务香港本地的客户,他们开户方式也多以营业部柜台的形似办理,也就是说,大陆居民想要开一个传统香港券商的账户,必须飞去香港亲自办理。

另外一个方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尤其是金融科技的资本投入增加,很多券商在IT技术上的投入开始增多,有了自己研发的APP,智能投顾,线上开户等等东西。但是,不同券商在IT上的投入力度也不同,所以在用户体验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怎么挑选一个合适的券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参考下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

归纳一下,选择券商要考虑软、硬两个方面的实力。软实力,就是提供的配套服务、投研能力、流程体验这些配套设施。硬实力,就是提供的费率成本、资本金充足率、股东背景等硬性条件。

这里尤其说下合规方面的东西,有些野鸡小券商,会通过一点费率上的优惠,甚至打着零用金的名义,招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但是,他们没告诉的你的是,可能融资融券的利率远高于同行,或者服务器硬件设施不尽人意,甚至有时候出现down机的情况。如果在交易时段发生这些问题,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从IT开发实力来说,国内比较好的就那么三四家,这里做了个图,简单的比较下各家自己的特色。


基本上都能从相关的应用市场渠道,下载到APP,然后在APP里面直接申请开户。

最后,提供一些关于投资港股的建议。

港股投资其实和A股投资,没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对企业的判断,不过有一些投资上的规则还是需要了解。

比如说不同的交易时段,港股最低买入的要求,以及牛熊证和做空机制的不同等等。

从程序上来说,港股因为算是离岸市场,所以涉及到外汇出入金的问题,相对于国内直接的银证转帐,香港券商的出入金流程稍微麻烦一点,普通投资者如果完全没有头绪的话,可以考虑下这个出入金的流程:

在其他业余参考方面,以下这些港股方面的链接都可以看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股票好还是买etf基金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