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惠保关爱版可以用医保买吗?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相信家里有老人考虑买保险的朋友们都知道,老人买保险,可选产品少,保费贵,很多情况下还对老人的健康情况设限很多。那么,我国数量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又如何抵御大病风险呢?

4月27日,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宝”上线,115元的超低定价,230万的医疗保障,上线24小时参保人数就超150万。随着“沪惠宝”的推出,这款由政府指导、超低门槛的现象级“网红”惠民保险再次引发全民热议。围绕惠民保险的各种疑问也随之而来,“惠民保险与百万医疗的区别、有了医保为什么还要买惠民保险、这究竟是个什么保险、全国各地的惠民保险有啥区别……”等等。为此,关爱通研究院对全国各省市的惠民保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盘点,从其前生今世、政策背景、各地区别和适用人群等4个方面综合解析惠民保险。

一、回溯:惠民保险前生今世

惠民保险,多是由地方政府指导、保险公司承保的“一城一策”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所谓“政府指导、保险公司承保”多由政府参与联合保险公司共同推出,这一特点一方面突出了其“普惠”特质,另一方面也为其公信力做了强有力的背书;而“一城一策”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则说明了其因城施策定制化特点,不同城市的保费、保额和具体投保细则各不相同,本市的惠民保险一般也仅限本地职工、居民、医保参保人等购买,甚至还有不少城市尚未推出本地惠民保险。

惠民保险,发端于团险,最早诞生于深圳,2015年便率先推出了如今全国惠民保险的雏形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2018年底,"南京市惠民健康保"横空出世,珠海、广州等地也随之跟进,算是早期惠民保险的代表。但直到2020年,全国多地陆续推出自己城市的惠民保险后,这一“政府指导、保费便宜、门槛低、保额高”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才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二、背景:惠民保险政策意见

惠民保险最大的特点“普惠”性质和政府指导,源于近年来国家持续发布的各项深化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推进意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的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鼓励金融等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明确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惠民保险充分贴合国家“健康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趋势,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许多家庭担心大病致贫的顾虑。

三、特点:惠民保险各地区别

2020年共有23省82个地区179个地市111款产品上线,全国范围内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具体而言,惠民保险可以分为全国版(360城惠保、全民普惠保、趣易保百万医疗、58惠民保、全民保·普惠医疗险)、全省版(惠及14省)、地市版(本市定制,版本若干),不同版本的保费、保额和具体限制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全国各版本惠民保险保额在100-300万之间;保费最低可至19元,最高不超过365元,多在百元上下;免赔额多为2万元;报销比例多在70-80%上下。具体来说,全国各省市不同版本惠民保险收费及赔付标准和近期参保人数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上海保险杂志1月刊

四、目标:惠民保险适合人群

虽然,惠民保险有着诸多优势和特点,但仍有很多人分不清惠民保险与百万医疗、城镇基本医保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惠民保险具有政策性保险性质,作为基本医保的补充,购买条件之一即已参与当地医保。而商业百万医疗保险则不仅完全覆盖了惠民保险的保障范围,还保障了许多惠民保险不涉及的范围保障更充足(保障不限医保目录),在续保、报销比例和免赔额等方面有着惠民保险无可比拟的优势。惠民保险更多的作用在于补充现有医保缺口,一定程度保障大病风险,相当于加强版的医保。

但是,惠民保险具有价格低廉、不限年龄/职业、无需体检(健康告知)、可带病参保(部分)等优势,是市场上极具性价比的保险产品,没有之一。

1. 无法通过商业保险健康告知的人群(自身带病的亚健康人群)

2. 无法购买商业保险的高龄老人

3. 低收入或贫困家庭(无法支付商业保险每年相对较高的保费,以及低成本构筑健康保障,一定程度防止大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风险)

五、“沪惠宝”热度小测试调研结果报告

本次小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93份,收数周期:4.29-5.6,详细分析如下:

“沪惠保”推广得比较成功,约84%左右人群表示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到“沪惠保”,同时也反映出大家对“沪惠保”有较高的需求。

大家对“沪惠保”的认可度挺高,约86%的被访者已购买或想要购买“沪惠保”。本次调研收数截止于5月6日,此时已经有43.59%的被访者已经购买了,相信后面购买比例会继续提升。

当代打工人现状,保险首先买自己!有71.51%的受访者给自己买了一份。其次,也有超半成的受访者表示为父母购买。

政府在大家心中还是比较有地位的,“政府补贴项目,不怕不赔”成为了大家购买“沪惠保”TOP1的原因。其次,“能用医保卡支付”紧随其后,看来医保卡支付方式也深入人心。

“父母年纪大其他保险不能买”也成为了大家购买“沪惠保”的第三名原因,不限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这是“沪惠保”很大的一个卖点。

政府补贴、用医保卡支付、不限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也看出了政府推广“沪惠保”的决心,为了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而做出的努力。

5月25日,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2022版正式开启预约投保通道,标志着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升级,截至5月28日上午10点,“沪惠保”2022版预约人数突破了260万!

为进一步贯彻“惠民、便民”的服务理念,助力国民健康保障升级,提升国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美年健康各分支机构积极助力全国各地“惠民保”项目。对于此次上海“沪惠保”项目,美年从风险管理的专业角度出发,不仅提醒健康人群提早规划,趁早投保,更建议四类人群把握机会,及时投保!包括:①高龄人群 ②既往病史人群 ③无商业保险人群 ④亚健康职场人群

同时,美年健康携手合作伙伴——“沪惠保”药品服务商上药控股·镁信健康,为平台参保用户额外提供“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服务包”和“关爱免疫力早筛服务包” 两大免费专属权益,从疾病预防端为广大参保市民带来贴心守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凡通过上药控股·镁信健康旗下汇聚医疗福利和品质健康服务的创新平台“康付健康”平台购买“沪惠保”的参保人,即可额外免费获得“甄福利”大礼包,其中就包含了美年大健康提供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服务包”、“关爱免疫力早筛服务包”两大免费额外专属权益。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服务包”:

是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类疾病进行的深度体检,体检服务将由美年大健康提供(具体对接的美年体检机构以“沪惠保”参保人最终选择的体检门店为准),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谱勒或动脉硬化检查(二选一),帮助参保人规避风险隐患,远离慢性重病。

“关爱免疫力早筛服务包”:

是针对全年龄段人群的关于甲状腺与肺部免疫力的深度体检,体检服务将由美年大健康提供(具体对接的美年体检机构以“沪惠保”参保人最终选择的体检门店为准),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彩超或肺功能检测(二选一),帮助参保人及时发现早期疾病或调整亚健康状态,更好地实现健康管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

对产品升级充满好奇的老朋友

你关心的问题都将在这里得到一一解答

“沪惠保”是什么?2022年“沪惠保”承保公司有哪些?

“沪惠保”是一款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不同,“沪惠保”是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上海银保监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调,中国太保寿险为首席承保单位,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平安养老、人保健康、泰康养老、平安健康、太平养老、建信人寿8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面向上海基本医保参保人,旨在满足上海市民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美年健康合作伙伴上药控股·镁信健康提供药品服务支持。政府指导、上海专属、投保更安心,可为上海市基本医保在保人员增加一份医保目录外自费医疗费用的保障。

2021年“沪惠保”赔付情况如何?

根据官方数据透露,去年“沪惠保”总参保人数超739万,首年参保率高达/newsDetail_forward_

各位亲在阅读此文之前有必要温习下我去年写的一篇与沪惠保有关的文章,链接如下:

建议大家阅读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此文的阅读量,而是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去年沪惠保的相关内容,这样阅读本文就不会觉得有跳跃性。


言归正传,今年沪惠保的销售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参与沪惠保联保体的9家保险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售前准备工作,这9家保险公司的销售团队和渠道经理们都忙着做售前培训工作和售前总动员。

在沪惠保正式销售前,对于销售人员和购买者来说都有必要对产品有个详尽的了解。那么2022年沪惠保与去年的产品相比有哪些差别呢?

老罗经过认真学习和对比给大家总结归纳一下,今年的沪惠保与去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一、从产品本身来说,今年的沪惠保与去年的产品相比有以下差别,归纳为七个字“两增、一扩、一调整”。

两增:是指保障内容增加了两项内容(海外特殊药品费用和CAR-T治疗药品费用)。

  • 一是增加了海外特殊药品费用报销额度30万元,涵盖15种药品(具体药品名称以沪惠保公布的产品条款为准)赔付比例30-70%,海外特殊药品费用是指需要到海南(关外)指定的相关医院就医所发生的药品费用;
  • 二是增加了CAR-T治疗药品费用(2种)报销额度50万元,不含治疗费。

一扩:指国内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中规定的药品种类从21种扩展到25种

原国内特定高额药品种的21种有7种已经纳入了社保用药范围,因此调整了7种药品,又净增加了4种国内特定高额药品,所以今年的国内特定高额药品是25种(具体药品名称以沪惠保公布的产品条款为准)。

一调整:保险费用从去年的115元上调到129元。

和去年相比涨价了14元,涨幅12%,涨价幅度基本上还是大众可以接受的。因为:

一方面今年保额增加了80万元(新增的海外特殊药品费用报销额度30万元和CAR-T疗法治疗药品(2种)费用50万元);

另一方面,去年沪惠保的理赔还是很给力的(毕竟是政府主导的公益项目),截止4月30日止,累计赔付金额6.13亿元,赔付人次14.8万人。去年的产品还有两个月的理赔数据没有出来,按照前10个月的赔付情况来测算,还有1.2亿元需要赔付出去。预计总赔付金额将达到7.36亿元以上,加上各种费用基本上算是能够盈亏平衡(老罗去年预测是要亏钱的,有点过于悲观哈),也就是说9家保险公司这么多人都忙了个寂寞,总得让人家赚点钱吧。所以说涨点价是可以接受的。

二、从投保角度来看,今年在去年普通版+关爱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市民版

普通版:是指在上海参加医保的人群可以投保

关爱版:是指获得上海白玉兰帮困卡的人群可以投保

新市民版:是指给奖励疫情期间为上海人民物资供应作出巨大贡献的外卖小哥设计的投保通道,外卖人员必须是白名单内企业提供清单内的人员可以投保。

三、从投保时间来看今年有所延长

2022年的沪惠保将于5月25日起正式开始销售,投保截止时间延长到7月31日,而沪惠保的保障是从7月1日起算,万一不巧在此期间发生大病住院再投保可以回溯,存在逆选择的空间(当然不鼓励这么做)。

最后,总结下2022年沪惠保除了上面三个方面与2021年有所差别外,其他保障内容保持不变。2022年沪惠保的具体保障内容如下图所示(具体详情见产品保障条款):

以上是我给大家简单总结归纳的几方面不同点,具体细节还有待产品详细条款面世后才能最后确定。如果大家还有啥疑惑可以扫描加入老罗的沪惠保免费咨询群前来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沪惠保如何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