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员工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劳动边际产量

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正确答案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1、边际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2、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 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 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3、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 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 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 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 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4、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 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3K月薪的人增加1K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6K月薪增加1K大的,可能和6K月薪的人增加2K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 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 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1K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 第二次涨薪 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2K ,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涨薪已经带 来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 涨薪1K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 。

5、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 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

  15. 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

  16. 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

  17. 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

  18. 劳动力资源同一切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

  19. 规范分析方法不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

  20.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内部制度性与外 部价格性的关系。

  21. 劳动力的需要是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22. 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不同于产品边际生产力曲线。

  23. 劳动力需求交叉弹性是指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24. 政府就业政策的限制会降低企业总成本。

  25. 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劳动力供给变化而影响劳动力需求。

  26. 劳动经济学中的一级劳动力是指主要劳动力、二级劳动力是指辅助劳动力。

  27. 收入约束式是劳动主体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的约束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

  28. 非劳动收入是一种不劳动而获的收入。

  29.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30. 劳动力过剩的含义是劳动力有效供给大于初始供给的情形。

  31. 工资职能是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工资的作用。

  32. 基本工资是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实际工资。

  33. 维持生存工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剑桥学派的马歇尔。

  34.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抗衡的结果。

  35. 劳动分红制是对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外部再分配。

  36. 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实质上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成果的关系。

  37. 企业内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主要表现为个体劳动差别。

  38. 最低工资是指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行的最低等级工资标准。

  39. 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

  40. 普遍在职培训即企业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本企业实际有用。

  7. 家庭生产函数

  9. 劳动力生产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2. 劳动力参与率

  14. 非均衡分析

  15. 职业流动率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18. 磨擦性失业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

  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 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

  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

  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

  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2017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备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均衡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