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的商业政策是哪几种?

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商人”名称的由来,北宋以前商业繁荣发展,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柜坊与飞钱同世,宋元商业的繁荣,交子的出现,元大都,明清的抑商政策和商业的新发展,“商帮”的出现。“市”和“坊”的变化,草市和市镇(四大名镇),大都市和新兴城市。历代对外贸易的情况,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广东十三行。②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古代政府政策对商业的影响。理解古代城市的演变及其特点;理解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曾经繁荣于世,清朝时期的闭关或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③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和商业发展的特点;对比宋元前后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府政策的关系。结合教材的插图问题探究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问题的讨论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阅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控制商业与市场的自我调节相互结合,才

能促性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封建政府落后思想是导致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重要原因。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这一切都是在大多数政权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顽强发展而来的。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据《易经》所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可算是原始的市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不同时期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的故事来增强学生对本目内容的感性认识。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教材提到“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核心内容,分析重点有两个,一个是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建议教师适当给同学补充资料,如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或者提醒其初中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从下边教材总结。另一个是商业的艰难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这是本课重点,建议对秦汉至隋唐的商业发展集中进行表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教材在这里简单的把商业发展的条件提出。建议总结商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条件,并继续补充,后进行总结。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教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有关柜坊和飞钱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柜坊和飞钱与后世的什么相类似?它们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唐长安平面图”来讲解唐朝长安的商业繁荣情况,加深学生的印象。

(4)“宋元商业的繁荣”,教材主要分两宋和元代两个阶段讲述了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情况。商业要繁荣,政府就必须放松对市场的严格控制。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两宋商业空前繁荣,教材指出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概括而言:首先,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早的纸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汉唐钱币和北宋的纸币拓片,归纳出纸币的出现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建议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原因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这里应特别突出宋代政府的宽松政策以及产生的积极后果。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拓展,在不增加学生记忆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

(5)“明清时期”。教材首先介绍了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这需要补充一定的资料,加以说明。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明清政府还继承了专卖专营的传统,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联系隋唐的柜坊和飞钱、宋朝的交子等内容,总结概括出商业继续繁荣的结论。其次,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的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多、实力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建议教师利用课本插图“山西平遥市楼”,向学生介绍明代山西的商业繁荣情况。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晋商进行补充讲解。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晋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更直接说明晋商发家致富的经过。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

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教材在第二目内容上主要提出两个思路,一是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二是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教材在这一段延承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思路: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并加以具体化。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是:1.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2.这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因为这一时期,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等消费人口。这时期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尽管城市里有商业者,但一方面是绝对少数,另一方面城市商业在手工业作坊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只能以转运远地的奢侈品为主要的业务,以满足王公贵族对奢侈消费品的需求。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宋元时期的市镇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为市镇商业的繁荣。教材首先强调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来对应教材前面提到的宋朝商业环境比较宽松的结论。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注意“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是本课的第二要旨。如何突破?应当结合教材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对《水浒》等文学作品的认识加以引导。教材中对“市”和“镇”的内容和彼此关系,加以表述,突出本目的第二个重点:北宋市镇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北宋以前在唐代已经出现农村集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集,南方叫圩或赶场。草市的集、圩在交易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成了沟通乡村与城市的桥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性市镇在乡村和城郊地带的广泛兴起和发展,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草市多为小规模的乡村集市和商业点,承担着农村初级市场的功能;镇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经济中心地,起着农村中心市场的作用。镇的设置始于南北朝时期。但在宋代以前,它是封建政权的军事据点。北宋建立后,镇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向农村经济中心地演变。在中国传统的区域经济网络中,镇居于市场层级的第二级。居于镇之上的区域中心市场是府、州、县城,镇宛若卫星城镇环绕周围,并通过府、州、县城将经济触角向外伸展。居于镇之下的则是圩、集、场、店等广大的农村初级市场,它们为市镇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养分和宽阔的市场空间。反过来,镇扮演着沟通城乡关系的重要角色。这种沟通上下级市场的角色定位,毫无疑问刺激了镇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原本开放的市镇更加开放,亦使得镇作为区域经济第二级中心市场的地位不可取代。到南宋时,各地镇市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的特征。镇既是农村中心市场,也是联结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主要纽带。而且,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地。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前三个镇的历史定位,是充当商品流通的中转站,成为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大市场商品循环的枢纽。景德镇则是专业手工业镇,由于它地处昌江南岸,故始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镇,朝廷遣官监造瓷器充贡品,命瓷工书“景德”纪年于器,从此便改名为景德镇。中国以出产瓷器而有“瓷器之国”的誉称。作为我国瓷业中心的景德镇尤以盛产精瓷而驰名中外,向有“瓷都”之美名。

繁荣的大城市在古代是如何发展的?教材在这段描述强调两点: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曾作为国家首都的大城市,往往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高形式,而且经济中心的地位愈来愈高。宋时的开封、南宋的临安都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和本课标题的背景图(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加深学生对开封商业繁荣的印象。第二,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实际上教材概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两个趋势,即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二、隋唐以后一批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商业都市逐渐兴起,逐步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如隋唐在长江流域还出现了以扬州和成都为中心的商业都市。这里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事件要注意引导学生,复习以前的历史知识,弄明白它们的影响。

小结:使学生概括总结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③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教材列举了从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朝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的突出表现,同时突出了在对外贸易方面政府的作用。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

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官署。两宋时,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泉州是元朝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那里汇集和起运,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至今屹立在泉州附近的六胜塔,就是当年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有关元代市舶司设立的情况,特别是政府对港口对外贸易的管理使学生联系到现在港口的海关管理。通过回答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元代对外贸易的理解。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关于朝贡贸易的分析,建议引用初中教材涉及到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分析其运载的货物、搭乘的人员等资料,以及其结束的原因,就会比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材文字资料给的比较明确,但其他信息还需要教师补充。“海禁”与“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对外贸易的萎缩“海禁”与“闭关锁国”。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了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情况,提出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对此教师不宜过多展开,只须讲清明清对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即可。因此,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明代的外贸分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而民间贸易则经历了从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到明朝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的变化。“海禁”的实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建议教师简单介绍“倭寇”与“海禁”两个概念和明代民间贸易的具体状况。重点要讲清“海禁”的后果。清代的外贸政策是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禁海,迁界,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无许片帆入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而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此外,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建议教师在简单讲清闭关锁国的原因后,强调清代一直实行这一政策。广东十三行(又称广州十三行),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清朝对外奉行“闭关锁国”贸易政策的产物,是当时中外贸易畸形发展的标志。创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清廷既要“严华夷之大防”,又要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于是广东官府便组织和指定一些商人专管广东对外进出口贸易。这就是广东十三行商人出现和行商制度创建的重要背景。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规定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并且由特许的十三洋行进行。从此中外贸易逐渐萎缩了。

关于“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商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商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宽松政策,能够起到阻碍和促进商业发展的作用。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利用“商人”和“商业”这两个名称的由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一些著名的商人和商帮的故事让学生分析,导入本课。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关于长安的图和资料,打破顺序,让学生寻找教材中的隋唐资料,首先从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入手,从长安图找出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学思之窗关于柜坊和飞钱的资料说明隋唐时期商业的迅速发展,以证明“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现实。宋元商业的繁荣是本书的重点。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清明上河图》全画(市场上出售的临摹作品很多),分析出市坊不分,时间不受限制的现象;教师指出:要繁荣商业,政府就必须减少对市场的限制。再请学生归纳钱币和纸币的差异,说明“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商业发展的繁荣程度。后要促使学生把宋朝在市镇体系建设、海外贸易的情况从后面教材中摘出来,对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形成整体印象。元朝的大都资料很多,可以适当补充可以围绕徽商和晋商资料,引出教材关于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教师首先指出:比较法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徽商与晋商的相同点来增强学生的印象:都从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领域;然后再涉足金融领域,甚至还走出国门,积累起巨额财富。进而用谜语来引导学生到明清政府对商业的种种限制。进而启发学生对政府在商业繁荣中扮演的角色的初步探讨。

关于“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目,重点在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城镇和商业市场的关系以及发展的基本线索;可以再围绕宋代“草市”“四大名镇”做文章,使学生总结集市、镇、大城市三级市场的形成,本身就是代表了宋代商业空前繁荣。而大城市则是要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发展规律。

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先请学生回答关于元代市舶司设立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元代政府通过严格控制对外贸易而增加税收。引出官府对外贸经济的控制问题。然后建议教师注重补充郑和七下西洋的资料,承前启后,突破朝贡贸易的难点;分析朝贡贸易的问题,进而深入至“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总结政府在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后小结先总结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特点,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来概括国民经济中农、工、商业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讲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商人形象。如范蠡、吕不韦等。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业繁荣,商人地位高等。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后引入“商人”和“商业”的概念。

案例二讲宋元商业的繁荣时,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全画。北宋末年,张择端来到开封后,画成一画,取名《上河图》,悬挂在开封城内供人观赏,正好被微服私访的宋徽宗看到。对书画研究颇有造诣的宋徽宗非常喜爱此画,遂提笔在画上加了两个字:清明,取政治清明之意,这就是《清明上河图》的来历。北宋灭亡,此画丢失,张择端非常痛心,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幅,这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清明上河图》,此画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问题一,能找出市坊界限?营业时间有限制?(官府管理相对宽松)问题二,铜钱和“交子”的优缺点?宋代“交子”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入朱仙镇资料,阅读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三级市场体系基本认识。

【学思之窗】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解题关键:使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解题关键: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宋元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但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并且发展体现了明显的阶段特征。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我国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较为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当时王朝成为各国的交流中心,如唐朝、元朝等。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走向繁荣。答案提示: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原始杜会的土地制度、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及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其发展,均田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西汉遗址富商大贾的原因和措施,明清重农抑商的后果。“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②了解井田制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

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是个人所有和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制度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制度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③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联系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落后就要挨打,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富国强民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阅读法,锻炼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即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两面性。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人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

第一目土地制度的演变教材分别介绍了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教材中没有讲述原始社会土地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解体的过程。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史实,酌情进行介绍和分析,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

(2)奴隶社会──井田制本部分内容分别介绍了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特点和解体过程。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有: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可以参看本课第16页的甲骨文图)。建议理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井田制瓦解的过程: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土地兼并: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封建国家、农民控制土地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封建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主要有:①均田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②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这一部分比较难理解,建议师生共同探讨,理解以下几点:掌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

第二目“重农抑商”政策教材首先指出了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措施,强调该政策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也就是保护封建经济的核心。接着介绍了明清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强调这一时期该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统治者推行这项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其核心是农业,商业是辅助和补充。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该政策维护了封建经济尤其是保护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如教材所述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和西汉政府抑制富商大贾的做法,都具有进步的作用。

(2)明清两代的“重农抑商”明清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封建政府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教材引用了明太祖和雍正帝的告谕,说明明清两代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关键是能否提炼出这种观点,建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提炼观点,得出正确结论。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对本目教学,建议使用阅读法,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也可以联系时代特点分析问题。另外,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学习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使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来正确评价历史事物。“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可以从两方面说:积极作用有: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消极作用有: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

第三目“海禁”与“闭关锁国”教材介绍了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情况。(1)明代的“海禁”本段教材介绍了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日本武士流为浪人,他们与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其内容是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实质是闭关锁国的政策。(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其内容为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因此,“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应是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近代中国被迫开关,说明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也可以联系当今的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世界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于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可以回忆半坡、河姆渡氏族公社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然后引出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再分析原始社会形成公社共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的形成及其解体原因。

关于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阅读教材总结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瓦解可先讲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此勾勒井田制的解体过程: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的增加──井田制的日趋瓦解──鲁国等各诸侯国改革税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的形成。关于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引导分析,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形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诸侯国推动了一系列的变法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说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演变,还有土地兼并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建议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设置几组问题,步步深入。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有何特点?②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有何特点?奴隶社会是怎样解体的?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如何确立的?④土地兼并是如何产生的,历代政府是如何抑制兼并的?等。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由于它是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教师可从原因、目的、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后果等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关于“重农抑商”原因的分析,对此教师可结合学思之窗,并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全面分析,得出结论。详细可见前面教材分析。师生可以共同复习并参考本单元第3课“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目,加深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关于“海禁”和“闭关锁国”,教师可从原因、表现和后果方面开展教学。可以结合本单元第3课“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理解明清时期这一政策怎样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建议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现代的改革开放,以古鉴今。

案例一在教授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变化时,教师可以使用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教师可以提醒: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这就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案例二关于“重农抑商”政策教师出示下列材料,供学生阅读并回答:材料一:(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教师设问:(1)材料一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生答:现象是明清时期,许多地主和商人发家以后,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建豪华的家宅,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影响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设问:(2)根据材料二,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根据是什么?生答: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案例三关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教师出示唐代“丝绸之路”路线图,也可以加上宋元海上交通图,说明唐宋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再带学生复习教材本单元第3课“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看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教师提出问题: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与宋元天壤之别,原因是什么?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生答:倭患猖獗,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因此实施“海禁”。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教师引用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引导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学思之窗】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解题关键:秦国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背景思路引领: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又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制度的典型。那么重农抑商政策与这个社会背景有何关系?从而了解对秦国的作用。答案要点: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解题关键: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性。思路引领: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答案要点: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题关键:重农抑商的原因要结合背景答;影响从经济角度答。思路引领: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答。答案要点:(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

n多题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数学思维,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的试题、试卷、知识结构、学习工具等内容。

n多题():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最后更新时间:Sun Mar 28 :41 GMT+0800 (China Standard Time)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和商业政策;一、古代商业的发展;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4,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编辑本段现代意义的“策划”   现代意义的“策划”可以理解为借助一定的信息素材,为达到特定的目的、目标而进行设计、策划,以为具体的可操作性行为提供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策划就是一种策略、筹划、谋划或者计划、打算、它是为个人、企业、组织机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充分调查市场环境、以及相关联的环境的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规则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周密、科学地预测并制定科学的可行性的策划方案,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案就叫做策划。   综上所述策划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策划的本质一种思维智慧的结晶。   第二、策划具有目的性,不论什么策划方案,都是有一定的目的,不然策划就没意义了。   第三、策划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策划是人们在一定思考以及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科学的预测、因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第四、策划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性。策划既然是一种预测或者筹划就一定具有不确定性或者风险。   第五、策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策划是人们在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科学的预测,策划不是一种突然的想法、或者突发奇想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预测、筹划。   第六、策划具有科学的创意,策划是人们思维智慧的结晶,策划是一种思维的革新、具有创意的策划,才是真正的策划,策划的灵魂就是创意。   第七、策划具有可操作性,这是策划方案的前提,如果一个策划连最基本的可操作性就没有,那么这个策划方案,再有创意、再好也是一个失败的策划方案。   发展观念:   从用户和市场需求入手,逐步认识、掌握及运用行业发展规律,推行“知本运营(人力资源)战略”、“资本运营战略”、“资讯运营战略”及“创新+速度”战略,高速成长,非线性发展。   经营策略:   通过用户评判、以提高用户为主导来树立企业品牌;通过对???拓展,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度扩展、巩固设计市场份额;通过开放式、多方位的合作形式,建立、丰富工作室的人力资源队伍。   工作风气:宽厚、专业、创新、高效。   营销策划的方法   营销策划是对营销活动的设计与计划,而营销活动是企业的市场开拓活动,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因此,凡是涉及市场开拓的企业经营活动都是营销策划的内容。   1.点子方法   什么是点子?从现代营销角度来说,点子是指有丰富市场经验的营销策划人员经过深思熟虑,为营销方案的具体实施所想出的主意与方法。   2.创意方法   创意是指在市场调研前提下,以市场策略为依据,经过独特的心智训练后,有意识地运用新的方法组合旧的要素的过程。   3.谋略方法   谋略是关于某项事物、事情的决策和领导实施方案。 编辑本段非策划的含义   非策划是相对于策划提出的一个策划思想.著名策划人兰何水生认为,策划人不能把自己禁锢在策划里头寻死觅活,策划人的高境界应该是超脱,超脱于策划理论技能之外,利用其他专业行业的知识解决策划内部的问题及与其他策划的较量,好比说,策划是正派武功,非策划是邪门歪道,策划人首先是敢于突破创新的人,沾一点、学一点甚至全用邪门歪道解决策划问题首先使得你看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宽广,此外你的非策划必然让对手琢磨不透更易取胜。 编辑本段概念及延伸 概述   有人问什么是策划。   做某件事的逻辑顺序就是策划,也称作创意策划。简单的策划,也可以说是想法、创意、点子。   比如某人要喝水,先要打井,要先勘测哪块地方打下去会有好喝的水出来,要找好将要约好来打井的朋友,要找铲子,大家某时间地点集合一起去挖井,把这些做事的过程逻辑写下来以后就是一个策划。 策划是书面语言(或图表)   就是在这些书面语言(图表)中阐述出一个实现某件事情的理论逻辑过程,有人说,有好的想法,在心里就好,何必要写下来,到时把这个想法,用原话即时说出来给必要的人听就是了。   用原话与书面的对比效果:   原话需要你们双方亲身某个场合,嘴巴交流,需要占用双方的时间,表达思想需要各种技巧,你的想法在这些条件下,能否被对方记住,你离开了,这些思想交流的过程就消失了,这些都是原话的弊端,如果你真的想让对方看到你的思想,你就必须要写下来,把这些思想放在了纸上,既可以方便你根据所得的资料即时改善想法,也不用你每个必要的人面前都占用时间去卖力的表达一遍,写在纸上也可以方便传播你的想法,别人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看到你的想法,这时你的想法就是策划了。 策划的分类   策划根据公司的职业需要有分成游戏策划,市场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节目策划,电影策划,房地产策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