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机动支队支队长转业可以到哪

8月12日,县委书记李跃云到杨湾中学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临时驻地,看望来望江参加抗洪抢险的武警部队官兵。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张宁,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李玲及部队部分官兵和杨湾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在杨湾中学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临时驻地,李跃云代表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人民向即将撤离的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李跃云表示,今年汛期,望江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特别是长江同马大堤外护圩江调圩,面对历史性高水位的侵袭,险情不断。武警部队驰援望江抗洪抢险,广大武警官兵挺身而出,与望江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并肩作战,成功化解了一处处危难险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以血肉之躯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堤防安全,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了最关键的位置,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为望江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宁表示,抗洪抢险、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子弟兵应尽的责任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武警官兵与望江人民并肩作战、众志成城,合力谱写了一曲充满激情与热血的抗洪之歌。

据了解,此次撤离的武警安徽省总队机动支队,在与洪水搏斗的一个月时间里,奋战在望江江调圩、巩固圩、东兴圩、泊湖万米大堤等地,他们加固堤坝、装填沙袋、封堵管涌、构筑子堤、抢修道路、构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抗洪防线,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书写在抗洪救灾的战场上,绘就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抗洪救灾画卷。(县融媒体中心 金锋)

  琚峰,武警第一机动总队特战第一支队特战训练大队副大队长。

  琚峰于今年被武警部队授予个人一等功。这位从小立志当军人的80后荆州热血男儿,也成了我们荆州人的骄傲。

  当喜报送到琚峰家时,周围邻居都来贺喜,把琚峰家围得水泄不通。琚峰的妈妈、爷爷奶奶和亲戚们脸上写满了自豪。

  琚峰妈妈说,琚峰从小就向往军营,2006年光荣参军,两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武警学院继续就读。

  在部队,琚峰最爱狙击枪,他随身携带的射击数据表,清楚记录着手中狙击枪从20米到950米之间的不同射击数据。爱枪胜过爱自己的琚峰也是战友眼中公认的优秀狙击手。

  2018年10月,琚峰代表武警部队参加了“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竞赛,这次竞赛邀请了22个国家共50个狙击枪小组参加。比赛共设12个科目,海陆空各军种包括武警部队都派队参加。

  备赛期间,琚峰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枯燥,刚刚新婚的他在获得妻子的支持后,直接泡在了训练场里。为了检验各种环境下准确的弹道数据,他主动寻找寒冷、炎热、雾霾、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进行训练,历尽艰辛。为了提高训练效率,琚峰都会提前准备靶具器材,午饭也只有早上携带的冷饭,有时甚至只有干粮和清水,匆匆吃上几口就投入训练,这段时间,琚峰瘦了整整10斤。比赛开始后,琚峰不畏强敌,顽强拼搏,通过激烈的角逐和比拼,最终获得小组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武警部队授予个人一等功。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日电题:一切为了人民安居乐业——记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反恐尖兵王刚

    然而就是这位不起眼的中年军人,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一次次亲历反恐战斗,亲手击毙多名暴恐分子,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获第十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入伍25年,王刚从普通战士成为特战队员,从特勤中队中队长、大队长成为机动支队支队长,经历了多次你死我活的战斗。

    王刚回答:“要说从没想过那是假的,但既然选择了军人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

    去年秋,一伙暴恐分子趁夜色袭击了一座煤矿,残忍杀害多名群众,又设伏杀害出警的公安民警,抢夺枪支后逃窜进入高海拔的茫芒雪山之中……

    这片山区方圆数千平方公里,人迹罕至,当时温度已降至零下,常常狂风大作、飞雪漫天。

    王刚奉命带部队进山搜索。他和战友们昼夜攀爬悬崖峭壁,穿越一条条冰河,经常衣服湿透,浑身冰冷刺骨,却只能用柴火简单烤一烤,但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暴恐分子的蛛丝马迹。

    面对越来越艰苦的环境,王刚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这伙暴恐分子,决不收兵!”

    王刚临危受命,率官兵强攻。生死考验面前,王刚大声对战友们说:“我先上,如果我牺牲了,下一名指挥员上,直到彻底消灭敌人!”

    王刚带领突击队员,用防弹盾牌掩护,迎着嗖嗖飞来的子弹,勇猛地向洞口靠近。

    这时,一名暴恐分子高喊圣战口号,手持砍刀从山洞里冲了出来,王刚果断一枪将其击倒……

    不久,暴恐分子头目的行踪被发现。为尽快到达战斗位置,王刚率领官兵,强行军翻越3座雪山达坂,率先到达指定位置,全歼暴恐分子。

    别看王刚打起仗来像“疯子”,其实他胆大心细,有主意。

    2008年夏,一伙暴恐分子突然袭击了南疆某地的一处检查站,杀害了多名人员。行凶后,这伙暴恐分子逃窜至一片玉米地里躲藏。

    这时担任某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的王刚和战友奉命对玉米地进行拉网式搜索。

    夏季的玉米地,郁郁葱葱,根本看不清里面的人。为防止子弹走火误伤,上级要求官兵在搜索时要“枪弹结合关保险”。但是,在现场负责指挥的王刚,却下达了“枪弹结合开保险”的命令。

    有人提醒他:“你这和上级的要求不一样,万一真的发生误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王刚坚定地说:“现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如果发生问题,全部责任我来承担!”

    原来王刚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战场的实际情况,意识到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仅打开保险再子弹上膛射击就比子弹直接上膛射击要慢0.5秒。

    果然,在搜索过程中,暴恐分子手持长矛,从暗处突然向正在搜索的官兵发起攻击,正是由于王刚“枪弹结合开保险”的命令,使官兵在遭遇袭击的同时,第一时间开枪还击。

    作为指挥员,王刚善于积累,善用智慧。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两幅地图,一幅是行政区划图,一幅是军事信息图,走到哪,琢磨到哪。

    2015年春节前,王刚奉命带领官兵设卡堵截一伙暴恐分子。

    当时,地形复杂,岔路口多,兵力又很紧张。只见王刚拿出地图,反复琢磨,最终判断出暴恐分子走向并合理部署了兵力。

    果不其然,暴恐分子没逃出王刚为他们设计的“天罗地网”,束手就擒。

    王刚深谙带兵之道,他常说:“我当好指挥员的诀窍,就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让别人干的自己先干好!”

    熟悉王刚的人都说,他虽然平时沉默寡言,显得很严厉,其实他对战友的爱最真也最深。

    去年高原山地围剿战斗期间,支队长王刚始终和官兵一起战斗。

    一天,官兵们在经过一整天强行军后疲惫不堪,他们找到一处羊圈宿营。

    晚上,风雪交加,寒风像刀子一样打在官兵的身上。战士们特意把羊圈最里面的位置留给王刚,能稍暖一点。

    谁知,王刚命令:从里到外,按照新兵、老兵、班长骨干、党员干部的顺序排列睡铺,把避风的地方都留给新同志。

    王刚自己则睡在了羊圈最外面,还担负起夜里第一班岗哨。

    王刚从小生长在新疆,对这里充满感情。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群众。

    2009年5月,一次部队野营拉练中,王刚无意中看到路边一位10多岁的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没人管。

    原来小姑娘叫阿依古丽,父亲患病卧床不起,母亲在外打工,自己辍学在家。但是,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能上学,和同学们一起听课。

    了解到小姑娘的情况后,王刚一直记在心中,部队返回驻地后,他专门去了孩子家里,看望阿依古丽的父亲。

    王刚联系了当地最好的一家医院,为阿依古丽的父亲治病。同时,他主动找到孩子学校,说明情况,帮她重返校园。

    这些年来,王刚先后帮助50多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帮助维吾尔族老大爷修新房、盖羊圈……

    面对记者提问,王刚还是淡淡地说:“只要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不论做什么我都愿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警128师副师长合并到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