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陆什么,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的意愿进一步增强

  开篇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就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主张。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是他在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对台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

  央广记者穆亮龙对话台湾问题研究专家、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副教授史晓东,采制《系列节目: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解读》。系列节目共8集,以习近平涉台重要讲话内容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精髓。

  央广网10月17日消息 2015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联组会讨论时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

  解读专家: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副教授史晓东

  记者:您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这一论断?

  史晓东:总书记这句话不长,但却揭示出许多人在观察分析台湾问题时常常容易忽视的真理,那就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始终牵引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是确保两岸关系基本格局和正确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讲这段话时,正值台湾内部局势酝酿和发生重大变化,许多人因此对两岸关系未来非常担心之时,总书记这句话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形势,坚定对国家统一的信心,认清我们肩负的任命和任务,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

  记者:那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史晓东:总书记这一论断是在深刻总结几百年来两岸关系历史规律和特别是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两岸中华民族同根同源,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台湾几次落入异族之手。特别是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使台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给中华民族留下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1945年,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台湾才得以重回祖国怀抱。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这里的民族当然是指两岸中华民族,但对于国家的兴衰荣辱来说,大陆,特别是在大陆的中央政权当然要担负主要责任。

  记者:那么1949年以后呢?

  史晓东:1949年以后的历史就更明显了。由于国共内战,两岸1949年以后再次处于分裂状态。当然这次分裂与以往不同,它不是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两岸中国人政治上的分裂。但一直到今天,结束两岸政治对立、实现国家统一的任务也还没有完成。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在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无论是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台独”,还是推动实现两岸和平和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至今两岸尚未统一,但几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中国人民励精图治所积累的强大实力,始终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力量保证。没有这些,两岸关系就不可能有今天。因此,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体现了总书记博大深邃的历史眼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着眼长远的战略自信。

  记者:记得我们曾提出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现在又总书记又强调,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您怎样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史晓东:应该说这二者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最早见诸于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30多年来,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们都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两岸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两岸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等等,都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具体体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台湾政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坚定地表示: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不会改变;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更是明确指出:“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岸关系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国共两党越是要为民谋利。”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两岸人民一起努力,共同担当,需要以实力为基础。打铁先要自己硬。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我们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同时更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我们把自己发展好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才能有最可靠的保障,台湾人民才能心向统一,才能更好地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记者:那我们应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

  史晓东:有句古话说得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要求要始终坚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全局思考台湾问题、谋划对台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台大政方针,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信,坚持首先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办法解决国家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国家最终统一积累更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时,也要善于发挥综合优势,努力破解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开创对台工作和国家统一的新局面。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就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丰富发展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引领对台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思考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基本方略的“台湾篇”,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高举共圆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民族复兴道路上,台湾同胞不应该缺席,也一定不会缺席。”

二是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谋划对台工作。习近平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他同时强调,“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措施做好台湾工作。”

三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习近平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习近平还首次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率先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对和平统一目标的升华。

四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习近平指出,“1949 年以来,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他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五是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他强调,“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

六是坚持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台湾同胞始终与祖国大陆同呼吸、共命运”,“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他号召“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七是坚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持之以恒做台湾人民工作。习近平首先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他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一家人”,“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他指出,“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两岸一家亲”,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对台工作领域的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情感、民族情感和人民情怀。

八是坚持反对和遏制一切“台独”分裂行径,积极防范化解台海重大风险。习近平指出,“‘台独’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深重祸害。”习近平严正宣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他指出,“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强调“绝不让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会上发表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重要讲话。这一对台纲领性讲话标志着祖国和平统—在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讲话郑重宣示追求国家完全统一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重申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意愿和目标,全面阐述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等重大政策主张。

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意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