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时期可以向一个国家投降吗?

2022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真模拟练习题及答案四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 】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 】

  B.《天朝田亩制度》

  C.《劝世良言>

  4.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 】

  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分华战争失败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6.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7. 1917年8月,国会非常会议在____召开。【 】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9.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10.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大力推行【】

  D.文化***主义

  11.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B.湘赣根据地的创建

  C.湘鄂西根据地的创建

  D.陕甘宁根据地的创建

  12.遵义会议召开于【】

  13. 1940年,投降日本,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14. 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连续挫败日军进攻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

  15.1937年8月,中国***提出抗日基本主张的会议是【】

  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16.1945年9月19日,***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

  17.“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

  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②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

  ③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⑤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9.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A.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0.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

  21.中国***领导的革命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B.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反封建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23. 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

  A.《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2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

  25.“***”的导火线是【】

  A.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C.“五一六通知”

  D.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6.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27. 进一步阐明中国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政策的中国领导人是【】

  28.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回归使____的理想变为现实。

  29.中共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30.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诞生了【】

  31.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条约是【】

  A.中俄《瑗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

  32.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是【】

  A.***太平天国起义

  33.下列哪些运动是针对袁世凯的?【】

  34.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的新的阐释包括【】

  A.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内容,同时强调各民族平等

  B.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

  D.民生主义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3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深远的意义,表现在 【】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为***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C.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深入农村保持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D.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36.1939年7月,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明确提出的政治方针是【】

  A.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B.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37.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

  38.1949年1月22日,发表《对时局的意见》的民主人士有【】

  39.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0.“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

  D.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

  42.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43.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44.简述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中系统阐明的中国***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45. 简述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47. 试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2.[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火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答案为C 。

  39.[解析]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芝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答案为ABCD。

  41.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答: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便掀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设下埋伏,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中国香港的中国造船工人和码头工人举行罢工,拒修法国舰艇,拒送法货,商人也举行罢市,中国台湾人民也曾多次***侵略者。1867年,美国海军入侵中国台湾,副舰长马宁基率陆战队在琅峤(今恒春)登陆,被击毙,侵略军被打退。1874年,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遭侵入中国台湾琅峤,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迎头痛击。1890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1900年,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42.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1)1917年俄国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2)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从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3.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44.简述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系统阐明的中国***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在上述联盟是,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一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45.简述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1957年4月27日,***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全面展开。

  这次整风运动,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按照中央要求.“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各级党组织纷纷召开座谈会和小组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迅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鸣放”的高潮。毛泽东和***真诚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听到各方面的批评意见,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伺群众的联系。

  46. 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答:(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清末“”及其破产。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好处,宣布实行“”,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47.试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答:(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国***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日本占领和韩国独立运动

19 世纪,韩国依然是一个“闭关自守之国”,坚决反对西方关于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的要求。此后,一些具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竞相对韩半岛施加影响。日本在战胜了中国和俄国后,于 1910 年强行吞并韩国,并开始对其实行殖民统治。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发了韩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韩国人在学校使用韩国语授课。这样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韩国知识分子。1919 年3月1日,韩国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抗议活动,数千人为此而牺牲。
尽管“三 · 一独立运动”失败了,但却加强了韩民族的团结,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这次运动促成了在中国上海成立韩国临时政府,并在满洲开展了有组织的反抗日本殖民主义者的武装斗争。韩国人民至今仍每年纪念“三 · 一独立运动”,并将其确定为全国性的假日。
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前,韩国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在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对韩国不断进行经济剥削。

韩国人民对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感到欢欣鼓舞,但他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光复没有立即给他们带来他们为之英勇奋斗的国家独立。
相反,由冷战引起的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了国家的分裂。韩国为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努力,因美军占领半岛南部和苏军控制半岛北部,而遭到失败。
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通过一项决议,要求韩国在联合国一个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大选。
然而,苏联却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并且不准许联合国这个委员会进入韩国北方。于是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一个新决议,要求在这个委员会能够到达的地方进行选举。韩国首次总统选举于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线以南地区举行。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了南方与北方。
1948年,李承晚当选为大韩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与此同时,三八线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领导下的共产党政权。
北韩于1950年6月25日无缘无故向南方发动大规模入侵,引发了一场持续3年,由美国、中国和其他外国军队介入的战争。整个半岛遭到破坏。1953年7月签订了停火协议。
韩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伤亡人数几乎达到300万,成百万人流离失所,骨肉离散。李承晚政府领导时期严重的社会骚乱不断。
当时韩国的民主并不成熟,国家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困难。李承晚总统最终因一次学生领导的起义而于1960年4月下台。民主党的张勉于1960年8月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但是,新政府却被朴正熙少将于1961年5月16日发动的政变所推翻。以朴正熙为首的国家再建最高会议,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利。
朴正熙于1963年的一次选举中当选为总统。朴正熙政府致力于快速实现工业化,并于20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朴正熙的统治伴随着对人民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的严格限制。
朴正熙总统于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后,出现了实行戒严的过渡时期。代总统崔圭夏于1980年8月辞职,强有力的军官集团的领袖全斗焕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选举团)选为总统。
20世纪80年代民主运动高涨。1987年修改了宪法,恢复了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
在新宪法下,另一位将军出身的人——卢泰愚当选为总统。卢泰愚执政期间,民主有了长足的发展,为32年来选举第一位文人总统打下了基础。
长期从事民主运动的活动家金泳三以执政党候选人的资格于1992年当选为总统。
1997年,主要反对党新政治国民会议领袖金大中当选为总统。金大中政府被称为“国民政府”,是韩国宪法史上第一个由执政党向反对党和平移交政权而产生的政府。
卢武铉政府,即“国民参与政府”,成立于2003年2月25日,是韩国历史上第十六届政府。卢武铉政府提出了3项目标:“国民共建民主主义”、“建立国民共享,均衡发展的社会”和“迎接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
卢武铉政府是国民力量的产物。珍视原则和情理的公民自愿筹集资金开展选举活动,从而使卢武铉在总统竞选中获得胜利。
最为重要的是,卢武铉政府是在国民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一如在其诞生时一样,在政府未来的运作过程中,国民的参与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国家爱投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