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中国神舟再度问天”中“这一刻”指的什么?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翟志刚(右)、王亚平(中)和叶光富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告诉记者:“我们信心满满!”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翟志刚穿着印有“飞天”字眼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左手扶着舱外把手,右手挥动五星红旗,在深邃无垠的太空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

这一画面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脑海里。

那是2008年9月27日,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13年后,翟志刚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征战太空。

“重新归零,从头再来!”

神舟七号任务结束后,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

身体会失重,但心灵永不“失重”。返回地球,他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时刻为飞天准备着。

有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又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他的回答铿锵有力:“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的荣誉,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如今,虽然年过半百,翟志刚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近24年的航天生涯让他深刻明白:每一次出征太空的机会有多不易。

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十年磨一剑的艰辛,让翟志刚刻骨铭心。

鲜为人知的是,翟志刚先后作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但数次备份,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新的任务一旦开始,这名老将又要从零开始,面临新一轮选拔。

日复一日坚持训练,一次次接受挑选,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答曰:“热爱!”

为飞行而生,飞行也带给他荣耀和自豪。

在这13年间,这个声名显赫的航天英雄一直在默默备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说。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翟志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新参加任务的航天员,即使有年轻人和他的意见发生冲突,这名老将也愿意在完成训练后,和年轻教员沟通想法。

“这么多年来,面对这些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已经无数次地完成过的训练,仍然要有像初学者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翟志刚说。

在神舟七号出舱活动中,翟志刚“宁可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一番话,引发无数人的敬意。

其实在飞天的背后,危险始终如影随形。

在水槽训练期间,翟志刚遭遇了一次惊险——当时他沉到10米深的水下,气瓶意外漏气了。这时,如果航天员快速上升,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现场监测的科研人员紧张起来,指挥潜水员配合翟志刚出水。翟志刚面色沉稳,与潜水员交替共用一个气嘴,按规定动作缓慢游出水面。

一上岸,训练负责人赶忙上前询问:“身体怎么样?”翟志刚说:“没问题,可以继续训练。”

在网友的心中,这个头顶光环的东北少将,还是一个行走的“段子手”,在神舟七号任务后,翟志刚接受采访后,被网友称为“宇宙级梗王”。

记者问:“发射时是什么感觉?”

翟志刚脱口而出:“当时就像是有人从我后面咣的一脚,把我从正面踢到反面,完了之后我就悬在那了。”

回忆出舱时那一刻,翟志刚说:“一打开满眼蔚蓝,但紧接着低头一想觉得不对劲,外太空应该是黑色的,怎么是蓝色的呢?哦,原来这是地球。”

“但凡有他出现的场合,都充满欢乐。”跟翟志刚打交道的科研人员说道。

王亚平告诉记者,从翟志刚那里不仅能得到快乐,还能收获信心和正能量。翟志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给予他人帮带、鼓励和肯定,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执行出舱任务时,神舟十三号乘组作为地面支持岗进行观察。

翟志刚发现,拆卸工作台和脚限制器等大型设备时,由于太空失重无法固定身体,一只手悬浮在空中,另一只手很难操作设备。

这之后,只要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翟志刚就琢磨如何克服这一难题。他尝试着利用身边的扶手或环形扶手固定自己的脚,再去插拔设备。

做完之后,他马上喊来乘组其他两人,一起体验。

“翟哥不仅是指令长,更像师父一样,他恨不得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本领都倾囊相授,他一遍遍地演示怎样摆放,用脚跟还是脚尖,怎样去操作。”叶光富说。

出征前的采访,翟志刚说:“高高兴兴地飞出去,兢兢业业地飞行中,安安全全地飞回来。作为我们这个乘组,作为我个人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神十三任务完成好!”

“女儿让我去太空给她摘星星”

王亚平因“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身份被大众熟知,如今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再度问鼎苍穹,她又多了很多“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还将是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和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18年前,一颗“飞天”的种子在女飞行员王亚平的心里种下了。

那是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之梦,世界瞩目、举国同庆。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同样坐在电视机前关注这一历史时刻,她脑海里一个小火苗“腾”地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加入航天员队伍之后,她才发现光鲜灿烂的时刻只是惊鸿一瞥,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准备飞行和飞行两种状态,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艰苦的训练和一次次严酷的挑选。

虽说,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但王亚平认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

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面部扭曲变形,时常感到呼吸困难,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救生训练中,不管在野兽出没的丛林,还是风沙漫天的沙漠,或是大浪滔天的海洋,她都能从容面对;体能强化训练中,3000米考核,她比满分的标准还提前了3分钟。

在颇具挑战性的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王亚平身着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不断调整身体姿态,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持续水下工作五六个小时,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没法挠。男航天员在水下坚持多久,王亚平同样在水下坚持多久。

“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王亚平说。

在王亚平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两字。

在太空中,航天员要自助完成抽血项目。对这位80后姑娘来说,她想都不敢想,最多也只拿萝卜练过手。但是,当乘组第一次进行抽血训练时,她第一个站出来尝试,干脆利落,动作标准。

“成为航天员后,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王亚平还学会了理发等生活技能。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飞天前亮相的发型,都是她帮忙修剪的。

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04分,在远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身着蔚蓝色舱内工作服的王亚平,如美人鱼般轻轻一跃,向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开展太空授课。

她和聂海胜、张晓光三人配合,在大约40分钟内,先后顺利展示了质量测量演示、单摆运动演示、陀螺演示、水球演示、水膜演示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并通过天地连线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那堂太空授课在6000余万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8年前执行任务不同的是,这次飞天,她的内心有了一个最大的牵挂——5岁半的女儿。

现在是女儿最依恋妈妈的年纪,她要和女儿分别半年。她时常想:半年后会是怎样?女儿跟自己的关系会不会生疏?

这两年,王亚平入选乘组备战任务,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中反复被隔离,经常回不了家。女儿想妈妈想得直哭,也只能隔着栅栏远远地看一眼。

尽管如此,小小的女儿对王亚平的职业还是引以为豪。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来,跟王亚平说:“妈妈,你是一名航天员,但我知道你还是一名老师,是太空老师。”

女儿也对浩瀚太空非常着迷,经常缠着妈妈讲太空故事。

去年,王亚平特意带女儿看了部电影,名叫《比邻星》,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国外女航天员在飞行之前和女儿之间的故事。电影是英文原版,女儿虽然听不懂,但看得非常认真,让王亚平全程给她讲解。

王亚平想借此让女儿慢慢接受将来跟妈妈分别半年的事实。

10月15日晚的出征仪式上,人群的欢呼声中,王亚平的女儿一直喊着“妈妈加油”。

半年有多长?幼小的女儿并没有概念。她答应女儿要从太空“摘很多星星”回来,送给她的同学们。

出征之前,王亚平个人携带的小物品里装着乐器,家人和战友的照片、视频以及给两名男航天员提前准备的新年礼物。

“人们常说飞行是不确定的艺术,但对于我们的航天员来说,都将由我们在天上的表现最终确定。我也期待着能够再次飞上太空,去继续圆自己的飞天梦,享受失重的那种神奇和美妙,也能再次在太空回望我们美丽的地球,在我们的中国空间站和大家一起迎新年,过不一样的除夕。”王亚平说。

80后男航天员首战太空

“加入航天员队伍11年,我为梦想也奋斗了11年。现在,我对任务充满信心和期待!”首次参与飞行,叶光富在公众面前显得自信而从容。

6天6夜的“洞穴探险”

这不是叶光富的首次亮相。大众知道他的名字,可以追溯到5年前——当地时间2016年7月7日14时30分,在意大利撒丁岛,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探险6天6夜的洞穴中欢呼而出。其中,一张帅气的中国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当时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也是首位公开亮相的第二批男航天员。

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撒丁岛高山深处,存在着巨大的喀斯特地貌地洞。阴冷潮湿的洞穴,险象环生。那里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理想场所。

叶光富穿着探洞服,头戴携有探照灯的安全头盔,肩负任务设备,每天负重行进5小时以上,或在悬崖峭壁中攀爬,或在垂直的深洞中升降,或游过暗藏危机的河流,步步惊心。

叶光富作为关键项目勘探组负责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了两个洞穴分支勘测总距离约600米的勘测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还有一段长约500米的洞穴分支。他还获得了该洞穴一处通道的命名权,他将其命名为“Guang Ming Gallery”,即“光明通道”。

最终,叶光富和整个团队一起战胜了种种困难,并从庞大的地下迷宫中安全回归。在任务后期,他将所有勘测的数据进行下载、整理、分析,生成了一个3D洞穴地图,为以后训练留下宝贵资料。

有一位国际航天员说:“让他执行这项任务,我非常放心。”随行摄影师说:“他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

母亲的背影,前行的动力

在叶光富的成长轨迹中,母亲是影响他一生的人。

在他的记忆里,从小,母亲独自扛起了家庭重任。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早就辍学打工,帮衬家里,母亲让他只管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供他读书,母亲包揽了村里种植桑树苗的活儿,施肥、浇水、打理,全靠她一人忙活。有一次,叶光富放学归来,看着母亲正挑着水上山灌溉树苗。母亲弱小的身躯被沉重的扁担压弯了腰,一步步地往山上艰难前行。

这一画面烙印在他的心里,每当遇到困难时,就想起母亲背影,给他了坚持的勇气。

高三时,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叶光富所在的学校。从小就梦想飞行的他怦然心动,但50元的路费让他望而却步。母亲得知后,坚定地说:“去吧,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于是,母亲东拼西凑借了50元。当被录取的消息辗转传到他家时,叶光富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连忙让姐姐掐他几下试试。

带着一家人的期望,叶光富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从当飞行员起,我就热爱飞行。”叶光富说。

2000年,叶光富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10年间,由于工作需要,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辗转了多个省份,改装飞行过5种机型。每换一种机型,每换一个单位,就得清零,从头学起。“可是无论到哪儿,我依然热爱飞行事业,依然热爱这片蓝天。”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时,叶光富报名,他渴望飞向更深邃的太空。

首批航天员李庆龙作为考核小组成员之一到叶光富的单位走访时,他翻看叶光富的履历后,称赞道:“经历频繁调动依旧初心不改,热爱飞行,他一定是个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2010年,叶光富正式加入航天员队伍。

黄伟芬说,“破茧成蝶”从来都是痛苦的过程。航天员应急返回时,他们要应对恶劣条件,在地球完成48小时野外生存和应急救生训练。

在辽宁某地森林,叶光富和王亚平、陈冬组成的三人小组,用救生包、降落伞等现有资源,就地搭建掩体,采野果、野菜充饥,饮溪水充渴。

在巴丹吉林沙漠,三人组找到一处小灌木丛,利用降落伞搭建掩体。在靠近掩体阳面一侧,叶光富用温度计测了下,高达50摄氏度——温度直接“爆表”。他们抓紧通风散热、转移,尽可能找到生存之地。

任务进入倒计时,训练越发密集,叶光富连续几天没顾得上回家,上初三的大儿子对他说:“咱们都面临一场攻坚战,我们一起努力,打响各自的战役!”

10月16日0时23分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乘坐长征二号F火箭划破苍穹,飞向太空。当天的6时56分,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中国空间站已准备就绪,静待新主人的到来。

第一次进太空的叶光富,对遥望地球充满期待。出征前,他告诉记者,他想透过舷窗好好看看这颗蓝色星球和祖国母亲。(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 见习记者杨洁)

时隔五年,我再次踏上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途,心中充满期待。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对比下,近年来显得有些低调,但也增添了不少神秘感。6月12日开始,我和同事便陆续前往,准备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的新闻报道。而我此次担负的任务,主要是图片摄影。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16、17日密集展开的任务新闻发布会、航天员见面会、航天员出征仪式和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中,新华社照片均实现了全球首发,无论平面媒体采用量还是网络媒体转载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了“早、快、新、稳”四个字。

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17日凌晨4点的酒泉,气温只有14度,一改白天的酷热,冷风穿透衣裳。我匆匆前往航天员出征仪式场地“占座”。虽然记者席可以容纳100多人,但航天员挥手亮相的瞬间,正面机位只有一两个。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这张“标准照”必须拿下,即使角度偏一点点,都是不合格的。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我抵达仪式现场时,除了个别警卫,全场没有任何媒体记者到场。在仔细查看相关指示牌,并与警卫反复确认航天员报告、挥手的准确点位后,我稳稳占据正面高点,静待仪式开始。一个小时后,其他媒体记者陆续抵达,从我所在的位置往两侧慢慢排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聂海胜(右)、刘伯明(中)和汤洪波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这个“早”其实应该分为两个部分,除了到场早,更要介入早。为什么我能提前了解各个活动的时间、点位等每一个细节,是因为提前多天抵达现场。除了踩点熟悉场地之外,还参加了部分活动的彩排,了解相关人员的走位。

航天员见面的会场地叫做问天阁,得名于古人“天问”的畅想与“把酒问青天”的诗情。这座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小楼,是中国航天员踏上征程的“出发站”。因为是室内小场景,所以正中间的机位其实只有一个,最后这个“C”位也被我牢牢占据,确保新华社照片能够记录最佳的历史瞬间。

图中穿橙色衣服者是新华社记者琚振华。

快是新华社记者的基本要求。此次任务的报道,一方面是电视直播带来新闻画面实时传播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新闻现场除了国内各大媒体,美联社、路透社、盖蒂图片社等十几家境外媒体也“同台竞技”。为了抢时效,经与摄影部副主任兰红光老师沟通,新闻发布会现场可用手机拍摄直接发稿入库,抢发第一落点。同时我用相机快速记录下发布会的大场景、发言人、主持人、记者代表等,通过电脑再次传稿,在第二落点完成高品质画面的播发。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手机拍摄)。

由于新闻发布会与航天员见面会两场活动的时间间隔只有半小时,中间还涉及转场。在之前的彩排中我发现,见面会的摄影最佳机位尤为紧张,且我个人判断见面会对于新闻照片的意义而言,远大于新闻发布会。所以一个半小时的新闻发布会,我在现场只待了7分钟,便匆匆离开会场,提前赶赴航天员见面会场地,又再次占据了最佳的摄影机位。

为了抢时间,随时随地发稿。

航天员见面会开始后,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相继走上玻璃罩内的讲台,向观众挥手。我迅速按下快门,考虑玻璃反光和背景国旗构图,定格三人同时挥手的瞬间。在主持人介绍三人简历且航天员本人没有动作的间隙,快速向后方编辑部传稿,开场2分钟即完成三人挥手亮相正面照片的传输,实现了全场首发。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记者见面。

近两个月时间,我先后参加了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加上之前参加的十几次航天发射报道任务,应该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航天报道经验。但如何守正创新,常拍常新,都是每次发射前萦绕在我脑海次数最多的问题。

提前得知此次发射的时间窗口是上午9时22分,位于戈壁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本可以预判当时的光线:光线强烈、照射角度低,顺光色彩饱和,逆光天空死白……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时,我曾在水池边设置了一个远程无线遥控拍摄机位,拍摄火箭运行轨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实夜间火箭发射拍摄光轨照片,很多摄影师都用过,只是我之前拍摄总是处于发射塔架正面近距离的位置,拍摄发射“标准证件照”,没有太多机会尝试。

夜间可以拍摄光轨,那白天行不行?理论上只要给镜头装上合适的灰镜,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为止从没有见到过白天火箭发射光轨照片,就说明装灰镜的方法难度极高,且每次发射都只能尝试一种快门组合,没有纠错的机会。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得益于平时视频拍摄经验,我用单反拍摄了火箭发射的4K视频,然后将视频导出得到近1000张图片,再把这些图片通过堆栈的手法合成。于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光轨照片就此得到,一次性成功。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多图合成)。

稳也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另一个基本要求。该有的瞬间必须抓到、该有的角度必须要有、该抢的照片必须第一时间发稿……这背后涉及到业务能力、反应速度、传输手段、通信信号等诸多因素。

在航天员见面会上,虽然我占据了全场最正的摄影机位,但作为全场唯一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不能只有一个角度的照片。所以在确认完成航天员挥手、敬礼等必要瞬间的拍摄后,果断放弃这个机位,移动到发布会文字记者侧面,从侧面拍摄三名航天员答记者问的表情特写,同时也能反打拍摄记者提问照片。三名航天员离场时第二次挥手的广角照片,就是在侧面贴着玻璃拍摄的,与第一次挥手形成了角度区别。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记者见面。

在发射阶段,有同事坐镇发射塔架正前方一公里的火箭总装楼楼顶,我们两人组成的新华社摄影小分队,分工明确,区分角度,互为备份。得知有机会去发射塔架对面的荒漠顺光拍摄,我便想方设法抵达相关区域,独家从南向北拍摄了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顺光照片。最终我们协作拍摄了囊括顺光、逆光、大场景、特写、横片、竖片、光轨等各种形式的火箭发射照片,确保了这次报道的全方位、多角度。

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句话是这次任务中唯一一位首征太空的航天员汤洪波在记者见面会上说的。他说航空与航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对于一名摄影记者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有平时训练到位,做到“早、快、新、稳”,才能胜任各种报道任务。

编辑:刘欣、王南、尹栋逊、李梦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宗伟一指问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