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强国之路和中国梦是什么?

  原标题:中国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 有信心走出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表示:中国外交这几年的确非常忙,但忙得很有必要,很有收获。必要,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三年来,习近平主席20次出访,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所到之处都刮起强劲“中国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的腰板越来越硬。收获,是因为中国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大家看到,中国的领导人,甚至我们的主席、总理都在出访期间亲自做“讲解员”和“推销员”。他们心里想着的是国内的发展建设,装着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

  中国外交今后还会越来越忙,服务和支持国内发展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老百姓从中分享的“红包”也会越来越多。

  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

  路透社记者:中国为什么不允许外国记者访问南海岛礁?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目的是什么?

  王毅: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只要是炎黄子孙,都守土有责。中国从来没有也不会提出新的领土要求。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建设防御设施,是履行国际法赋予的自保权。中国不是在南沙最早部署武器的国家,也不是部署武器最多的国家,更不是军事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军事化”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有更合适的国家可以戴。

  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设的不仅是必要防御设施,更多的是民用设施,是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等设施建设完成,具备条件后,我们会考虑邀请外国记者去参观访问。

  作为南海最大沿岸国,中国最希望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在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现在是世界上最自由和安全的航道之一。我想在这里提醒的是,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如果有人想把南海搅浑,把亚洲搞乱,中国不会答应,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也不会允许。

  中国一直在为南海和平稳定做出各种努力。我们专门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陆续开展了40多个合作项目。我们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形成两份共识文件,进入商谈“重要和复杂问题”新阶段。我们主动提出制定“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尤其是提出设立“海上紧急事态外交热线”和“海上联合搜救热线”,充分展示了我们的诚意。尽管这些努力一直受到个别国家的干扰阻挠,但是,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与东盟国家一道,确保南海的和平发展大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可能作出不利于中国的判决。中方是否感到忧虑?打算怎样应对?

  王毅:中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5条赋予的权利,作出排除强制性仲裁的政府声明。作出类似声明的,全球有30多个国家,这些排除性声明一并构成《公约》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得到各方尊重。因此,中国不接受南海仲裁案,完全是在依法行事。而菲律宾的做法,恰恰是一不合法,二不守信,三不讲理。不仅违背了在中菲双边协议中做出的承诺,违背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款的规定,也违背了提出仲裁应由当事方协商的国际实践。菲律宾的一意孤行,显然有幕后指使和政治操作。对于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方恕不奉陪。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管辖南海诸岛。我们的先人在这里世代耕耘、辛勤劳作。我们比任何人都熟悉和热爱这个地方,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海和平稳定、航行自由。

  在南海这一舞台上,曾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现在又有人兴风作浪,还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

  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主人。

  [谈朝鲜半岛局势]

  半岛问题最终解决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

  韩国广播公司记者:中方如何确保联合国安理会新对朝决议得到有效执行?如何界定民生和非民生的范畴?

  王毅: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执行好安理会决议,包括第2270号涉朝决议。

  对民生的概念,各方应有共识。当然,中方在执行过程中,会本着客观公正态度,对此进行必要评估、认定和监督。我要指出的是,第2270号决议不光有制裁,还重申支持六方会谈,要求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局势紧张的行动。鉴此,中方认为,第2270号决议需要全面、完整加以执行。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

  目前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儿。如果紧张加剧甚至失控,对各方都将是灾难。作为半岛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国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实际上是对半岛的未来不负责任。为此,中方提出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谈判思路。无核化是国际社会的坚定目标,停和机制转换是朝鲜的合理关切,两者并行谈判,分步推进,统筹解决,既公平合理,又切实可行。对于其他各方提出的设想,包括以灵活方式开展三方、四方甚至五方接触等,只要有利于把半岛核问题拉回谈判桌,我们都持开放态度。

  《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否还把朝鲜当成盟国?如果半岛发生战争,中国是否会再来一次“抗美援朝”?

  王毅:中国和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休戚与共。中朝关系是有着深厚友好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

  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我们珍视同朝鲜的传统友好,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我们愿意支持帮助。但同时,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的做法不会迁就。应当清楚地看到:无核才能和平,对话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赢。

  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9月,中国将首次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G20杭州峰会将提出什么主张?

  王毅:第一个问题就问到G20峰会,表明大家对中国主办峰会的高度期待。这次杭州G20峰会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经济盛会。

  这些年来,G20峰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在,世界经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如何摆脱长期低迷不振?能否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有效协调各国政策?国际社会正在把目光转向中国。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清楚阐明了中方办会的宏观思路。我们愿在全面推进各项议题的同时,着力从三个新角度寻求峰会的突破:一是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二是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以发展开辟新前景。

  我们首次把创新增长作为重点议题,期待以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为契机,制定世界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

  我们强调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推动主要经济体就此达成新的共识,合力把世界经济拉上强劲复苏之路。

  我们把发展问题放在宏观政策协调突出位置,推动G20成员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带动全球范围的包容、联动发展。

  我相信,这次峰会一定能开成一次提振信心的会议,凝聚共识的会议,指引方向的会议。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谈“一带一路”]

  倡议是中国的,机遇是世界的

  《中国日报》记者:“一带一路”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人担心这是中国实力加快向外扩张的象征,您怎么看?

  王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今天正好向大家晒一晒两年多来的成绩单。

  一是参与伙伴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合作意愿,30多个国家同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二是金融支撑基本就位。中方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业运营,丝路基金的首批投资项目也已正式启动。

  三是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以中巴、中蒙俄等经济走廊建设为标志,基础设施、金融、人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获。中欧班列贯通欧亚,匈塞铁路、雅万高铁开工建设,中老、中泰铁路等泛亚铁路网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四是产能合作全面推进。我们同近20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开创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合作新模式,一大批重点项目已在各国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提出这一倡议,顺应了亚欧大陆要发展、要合作的普遍呼声,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快速转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奉行的不是“门罗主义”,更不是扩张主义,而是开放主义。“一带一路”带给未来世界的,一定是一幅亚欧大陆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的历史画卷。

  [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为世界和平尽责,为人类繁荣出力

  《人民日报》记者:您如何评价三年来的中国外交?未来中国外交还能给人带来什么期待?

  王毅: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积极进取,开拓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内外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指明了中国外交前进的方向。春华秋实,三年有成。我们正在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和平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基本原则是合作共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要路径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倡导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我们将以习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进程中,以更宽阔视野、更开放胸襟、更积极姿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尽责,为人类的繁荣进步出力。

  建议美国不要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近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加剧,今年又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您对中美关系前景怎么看?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有信心?

  王毅: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既有合作,也有摩擦,可能是个常态。今天早上我刚听到一个消息,美国对中国的企业进行贸易限制。这不是处理经贸矛盾的正确做法,损人不利己。我们的工作,就是直面和解决问题,扩大和深化合作,同时努力把摩擦也变成合作。过去双方在气候变化上有分歧,去年中美共同促成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前一段网络是摩擦,现在双方建立起一整套对话合作机制。最近海上问题的摩擦多了起来,但我相信,等到美国真正冷静下来后,双方完全可以更多考虑如何开展海上合作。摩擦的根源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总是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我要强调的是,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决不会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美国。我们无意取代或领导谁。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学习体会一下中国5000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想清楚了这一点,中美关系的前景就会豁然开朗。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总结中美关系走过的风风雨雨,还是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条路,符合双方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也顺应世界发展变化的潮流。我们希望,不管美国的政府和领导人如何更替,美方都能和中方一起,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坚定走下去。

  中俄关系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的检验

  俄通—塔斯社记者: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否面临挑战?

  王毅:中俄关系是成熟、稳定的。我们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牢固基础上,也有着加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巨大需求,完全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的检验,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去年一年,习近平主席就和普京总统会晤了5次,为中俄关系保持发展势头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两国间的大项目合作在积极有序推进,东线天然气管道已开工建设,产能和装备制造、农业、财金等领域合作也在提速。

  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需求大,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一些临时性因素不会也不可能影响中俄深化全方位合作的大趋势。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我们愿大力弘扬条约确定的世代友好理念,把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不断丰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日本领导人对华是典型“双面人”做法

  日本《每日新闻》记者:请问您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现状?中日关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改善出路又在哪里?

  王毅:由于日方在历史等问题上的错误做法,这些年中日关系伤得不轻。尽管在双方有识之士努力下,两国关系出现了改善迹象,但前景仍不容乐观。因为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声称愿意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刻意到处给中国制造麻烦。这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的做法。

  中日两国比邻而居,隔海相望,两国人民也有着友好传统。我们当然希望中日关系能够真正好起来。但俗话讲,治病要断根。对于中日关系而言,病根就在于日本当政者的对华认知出了问题。面对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当作伙伴还是对手?日方应认真想好这个问题,想透这个问题。

  打造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柬埔寨《高棉日报》记者:3月下旬将举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中国将如何支持东盟的发展?

  王毅: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银婚”之年。25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经受了各种考验,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当前,中国和东盟关系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我们愿把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优先伙伴。建设好中老、中泰铁路和中国印尼雅万高铁等项目,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泛亚铁路网建设,让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更加方便地相互往来。

  我们愿把东盟作为对外自贸合作的优先伙伴。实施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给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实惠。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力争年内完成。

  我们愿把东盟作为区域合作的优先伙伴。本月底,李克强总理将邀请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所有国家,也就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的领导人齐聚海南,举行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澜湄一江连六国。我们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的特征是更接地气,更重效率。目前已有78个早期收获项目。澜湄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有益补充,还可助力东盟的整体和均衡发展。

  我们还愿把东盟作为海上合作的优先伙伴,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加强在海洋经济、海洋环保、海上安全等领域合作。同时也愿探讨建立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把南海这个共同家园维护好,建设好。

  中缅是搬不走的邻居,愿助缅甸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新闻社记者:缅甸现政府任期将在3月底结束。中方对缅新政府有何期待?密松电站等项目的前景怎样?

  王毅:中缅友好根植于两国人民心间,有着强大生命力,不会因缅甸国内形势变化而改变。我们对中缅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昂山素季女士以及她领导的民盟与中国一直有友好交往,彼此了解和信任不断增加。我们对缅甸的未来同样充满信心。

  中缅是搬不走的邻居。中国愿意帮助缅甸更好、更快发展起来。密松电站是一个商业合作项目,履行了完整审批手续。合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是“成长中的烦恼”,双方将继续积极妥善处理。我们对中缅互利合作的未来当然也充满信心。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中国正稳健地行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从一个世界大国向着世界强国迈进。在这个新的征程中,教育何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教育强国战略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发展方向。

教育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意义深远,其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9日视察北京八一学校,就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也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坚持文化自信,吸收历史上教育文化的优秀遗产和经验,审慎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教育文化观念、政策和做法,使传统文化及教育思想、革命文化及教育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教育思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均有鲜明的体现。

第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强国战略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既教书又育人,真正做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尤其要把优质与公平统筹起来,不得偏废。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科学确定各阶段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要注重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沟通表达、团结合作以及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责任心、创造性等的培养,并将这些作为各级教育的重要目标,确保这些目标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优劣的主要依据。

第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当前,要以创新释放教育发展的活力、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以突出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要以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主动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推动城乡教育、普职教育协调发展。要以绿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建设,注重培养师生绿色理念,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要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扩大系统内部的开放共享,打破校与校之间的壁垒,促进师资、设施设备、课程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要让社会分享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共育、学校社会协同的良好教育生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全面交流与合作;要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主动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变革,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四,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大国。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7.4%,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为99.92%、初中毛入学率为104.0%,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7.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教育事业在世界上的位置明显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以上这些反应规模、结构、比例等的数量型标志,可以归于教育的“硬实力”。但教育强国,不仅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软实力体现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文化、师资素养、教育方法、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并举,要求教育发展要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转入到内涵发展、以人为本的新阶段,教育发展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从关注尖子、突出重点到关注全体、注重均衡,从“提高质量”与“促进公平”各自为政到“提高质量”与“促进公平”有机统一、两位一体,吹响我国建设世界教育强国的冲锋号。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教育发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等教育“985”工程、“双一流”建设、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等,这些政策和项目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我们还要看到,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不足、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突出,师德师风问题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教育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虽然各地各校都在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教育发展观或教育政绩观,再加上资源有限,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质量虽然高了,但公平差了;考试分数高了、升学率高了,但学生的品德差了、身体素质差了、心理素质差了。在此背景下,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强调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优质公平”的教育,要求将规模与质量、优质与公平统筹考虑,将过程与结果统筹考虑,实现有机统一,其实质就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五,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深化改革,一方面要从教育供给侧发力,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科学配置资源以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要通过综合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尽可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共享水平。比如,由优质学校牵头,建立教育集团和办学联合体,强校带弱校、名校办分校;建立和完善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的长效机制,使得优秀教师和校长自愿交流轮岗,城市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任职;改革对学校和校长的评价标准,体现多样化导向,引导学校办出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克服单纯以考试分数、中高考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的做法,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新期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面向世界谋划教育格局,体现了国际胸襟。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谋划,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谋划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战略气魄和胸怀。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放在整个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中去把握,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度去强调。他强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继续向前。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二是尊重国情,面向国内教育实际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突出了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教育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公平在不断改善。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质量和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甚至班级差距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展“优质公平教育”,正是坚持了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了当前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三是注重群众的获得感,体现了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构想,必然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优质公平的教育,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体现了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教育强国战略,最终是要发展优质公平的教育,让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教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发展方向、队伍建设、发展动力等作了深入全面系统的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教育篇”,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之路的指南针。

一是坚持教育的战略地位,“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十大期盼之首提出,之后又多次强调这一点。2013年9月,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贺词时明确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二是坚持根本任务不动摇,“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如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他提出,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要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

对于广大青年如何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对于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是明确发展方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慰问信中,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十分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也高度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他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战略任务,强调以此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特色的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践行中国特色道路、服务中国人民和中国发展的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并不代表封闭保守。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四是重视队伍建设保障,“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他勉励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牢固树立”,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关于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条标准。其一,要有理想信念。其二,要有道德情操。其三,要有扎实学识。其四,要有仁爱之心。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五是重视发展动力,坚持“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在客观分析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教育改革发展要着眼于解决教育中的短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要在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布局、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保障随迁子女就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教育改革发展要把考试招生制度作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教育改革发展要以信息技术推进变革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强调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就教育公平、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均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王嘉毅,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摘 要:本文从宏观角度阐释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境遇,同时提出了当前解决的问题症结,以及未来走向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必经之路。通过反思传统Made in China的价格低廉,低附加值,对比了日本、德國等其他国家先进的制造业水平。同时,探究了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令人堪忧的深层次现状,提出了包括“工匠精神”、挺高国民素质教育等方法。最后,通过德国“工业4.0”的启示,尤其是对智能化的阐述,提出,我国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最后再到“中国智造”的伟大的技术飞跃。

关键词: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中国智造

说起“Made in China”,人们首先会联想到一个用于形容它的词语——物美价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国人在日本疯抢马桶盖、电饭锅等等,越来越多的国人宁愿选择价格高出几倍的日货、德货,而再不是选择国内市场的产品,究竟是什么让人们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本文想探讨下一些社会现象、个人观点以及解决方法。

1国内外产品差异的本质

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这一事件后续引发了一个笑话,所谓的“日货”,产地不在日本,而是在中国的杭州。一个中国制造产品,到了外国后被国人视为珍品,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哪?难道产品到了日本后会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人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对本国产品质量与外国进行一个对比,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国内产品的质量标准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换言之,产品在质量方面上,有关部门的监管一直处在一种宽松的状态,以至于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进一步导致了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上乘的远销国外,而较为低档的留在了本国内销。另一方面,人们对一个新产品是抱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尝试的,当一个创新成为主流时,就会占领市场相当大的一个份额。没有技术又不想丢掉市场怎么办?那就“山寨”吧。至于目前,中国99.99%的产品仍然属于追随型产品,不少国人还为此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山寨”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工匠精神”的亵渎,更是阻挡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拦路虎。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与强国的差距有多远。在政策上乃至总理报告上都有强调,旨在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那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国,究竟难在哪?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国防,在我看来,是一个跟工业十分密切联系的产业。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在国防方面,他总有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武器。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工业,特别是在工业设备上。如果将三大产业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农业便是一个人的脊梁、工业是双手和双脚,工业不发展,跑不远、跳不高、打架打输人。工业的兴盛,带动着国防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才能研制出新型武器对敌人进行压制,若您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几个例子:

“东芝事件”。1983年早春的一个深夜,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了数十箱“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部件。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苏联人购买这些数控机床的用途,使潜艇的推进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降噪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美国海军第一次丧失对苏联海军潜艇的水声探测优势,直到今天,美国海军仍没有绝对把握去发现新型的俄罗斯潜艇。

3我国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令人堪忧

改革开放过后,制造业稳步前行,呈现一种繁荣昌盛的局势。随着时间推移,“百花争鸣”的制造业不断的暴露出它的弊端:

3.1硬件设备不足,品质被打折扣

在强国战略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强调,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线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3.2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学生有幸听到一位从事模具制造的朋友抱怨,在他公司里,生产一个标准的模具,在标准的热处理工序中,有安排淬火和长达几小时的回火工艺,用以增加模具表面硬度与耐磨性。但是公司为了降低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几小时的回火时间往往会被“压缩”成几分钟甚至是没有。这样一来,模具热应力得不到消除,随着生产的进行,过大的内应力致使模具的几何形状不断改变、棱角处出现裂纹,最终导致零件质量达不到要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中国一句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一个企业做大了,但是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么它距离失败也就不短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故事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蔓延。这些企业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却战术失误,无法很好的抓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从而使产品的功能达不到市场的要求。

纵观国内,这几年,表面上感觉消费需求不足,很多企业的日子也比较难过。但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去到国外购买大量的高品质的商品。面对这种现象,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就是说,并不是国内市场需求真的不足,而是我们的供给有问题,我们的产品品质有问题。

4“制造”、“质造”、“智造”

本文谈到的一个观点是对中国制造的想法。在前面已经讲述了制造业存在的较大缺陷,从改善质量先从改善加工工具、改善加工工具先进行企业整顿、进行企业整顿的前提是提高工人的素质修养。最后谈谈国外技术对本国工业的启示:

4.1德国——严谨与细致

德国的制造业,在全世界技术领域上是一流,这一切是基于他们的教育。德国人从小的时候,就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精神,有人说,德国工程师的工具箱,是放滿了从大到小整齐排列的工具。这跟我们所说的“匠人精神”一样,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有了这些良好的素质教育,使得德国整体的制造业一直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4.2日本——创新型人才的典范

前文说到的工业机器人,目前,制造厂商有“四大”和“四小”两大阵营,其“四大”中的FANUC和YASKAWA和“四小”都是日本的企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民族的创新能力较强,前文所说的“机电一体化”,是日本的一位学者首先提出,不仅如此,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制造业提出“敏捷制造”以对市场快速适应,以及“无印良品”作为日本的一个杂货品牌,在华业绩一直很好。这一切源于日本的教育,因为日本的儿童教育就是科学系统地考虑到将来的需要,突破了单纯的知识性娱乐性,而是以独立、道德、知识、体魄、磨砺、环保、纪律、自强等为着眼点。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科技投入比重一直大于10%,既远高于我国,也高于美国,企业产品的创新成果占到全世界企业的三分之一!

4.3中华民族,“匠人”之祖

若说哪个国家的“匠心”文化历史更为悠久,我觉得中华民族是毋庸置疑。在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里,祖先们的铸造技术印证在青铜器和铁器上,从青铜铸造的曾侯乙变种到湖北当阳的北宋铁塔,都能反应出古代的工艺水平精湛。所以中国有句老话——“慢工出细活”一直流传至今。所谓“细活”其实就是精品。要出精品,就需要慢慢打磨,打磨时光,打磨自己的内心。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最缺“工匠精神”?又为什么中国古代并不缺“工匠精神”?这跟中国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和中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关。工匠的培养需要十年的时间,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代人。每一个人做事之前想的都是“有什么好处吗?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马上就失去了动力。利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行为的第一驱动力,纯粹的人太少了。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可以用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来描绘,对于一个飞奔的巨人,怎么可能做到精益求精呢?

当“智能”这个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所有的产品,无论可行与否,都想贴上一个“智能”的标签。其实,要想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先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突破,而不是一步登天,盲目的追求一个产品的“智能”。质量得以保证,再通过创新,进一步实现“中国质造”到“中国智造”的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急功近利,这才是“匠心”的根本,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展望未来,当工厂不再有工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着智能设备带来的乐趣,这一切,源于科技的进步。衷心祝愿国家昌盛繁荣,尽早步入强国之列,实现中国梦!

[1]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约瑟夫·巴-科恩,大卫·汉森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于爱兵,马廉洁,李雪梅.机电一体化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汤漾平.机械制造装备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李绍炎.自动机与自动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张世昌,李旦,张冠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祖方遒,袁晓光,梁维中.铸件成形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