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外国人是怎么称呼中国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就算进了二十四史,明朝算个一般般的朝代,要么不值得一提,要么就说那点事儿。“明朝不是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而是一个中国“错失时机”,由“孱弱却又暴虐的君主”统治的时代,“夹在两个外国统治时期之间”。明朝是古代中国逐渐陷入衰弱和落后的开端。

中国真正的黄金时代远远早于明朝,而是与古希腊、罗马帝国、欧洲“黑暗时代”和中世纪同时的更遥远的古代,比如春秋时代出现的孔子等百家学说,与罗马帝国同时代的强大的秦、汉帝国,以及文化繁荣的唐代和宋代。“在罗马帝国崩溃,欧洲陷入贫穷和野蛮的时候,同时期的中国却变得越来越文明。” 唐宋文化很灿烂,西方却对其艺术独创性视而不见,西方人却偏爱明朝。

西方的博物馆都普遍知道,要推销一国的历史,就要挑一个名字“性感”的时代。一个题目叫“宋”或“唐”的展览不可能像“明”那么风靡,尽管“宋”和“唐”这两个朝代的艺术都远比明代富有创造性。

西方对明朝的兴趣由来已久,“明”这个字会让人联想到“珍贵、脆弱而美丽的东西”。“明”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认同率很高的品牌,成为中华文明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写。

明代花瓶首次向西方展示了中华帝国艺术的魅力,亮瞎了西方的眼睛


明朝是怎么在西方热起来的呢?因为是在明朝,中国和欧洲“互相发现了对方”。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发现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航线,到1577年,葡萄牙人已经在澳门立足,荷兰东印度公司(注意,不是后来的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也紧随其后,来到远东。1604年,荷兰人俘获了两艘载有20万件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商船,然后把这些瓷器在欧洲拍卖。在那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进口中国瓷器。从十七世纪的荷兰画作中可以看出,中国瓷器那时已成为荷兰人的日常用品。

对明代花瓶的尊崇就从那时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明朝艺术品拍卖总是天价。

其实,至今一般的西方人对明朝甚至中国的瓷器还有深刻的误解。

西方人认为西方艺术代表着一种更有雄心、更理性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倾向于认为,西方绘画是思想的结晶,而中国瓷器不过是装饰品。

中国古代艺术不只是装饰性的。“中国宋朝的画家就以一种尖锐的、不可思议的自然主义风格来描绘大自然。“在欧洲深陷中世纪的黑暗中的时候,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家不仅以敏感的笔触来描绘山水,还开始把艺术看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修身养性的活动。学者甚至皇帝都在丝绸上作画,用毛笔表达他们的感情。宋徽宗的画笔可是一流的。

“远在欧洲人萌生类似想法之前,中国的画家们就已因其善于表达、富有个性的风格而受到盛赞。”西方“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甚至现代艺术的关键思想(比如自然主义,艺术家享有的崇高地位,以及将艺术看作自我表达的方式),在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发明了。

尽管西方人用那么多明代花瓶装饰壁炉台,但却看不到这个真相。”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戴德昌科学网博客。

和印度一样,古代「中国」一词并不是国名,因为古人是以「天下」自居,「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的通称,基本上为地理丶民族和文化意义,在对外官方文件上也如此称呼,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与,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 ,在对外官方文件上皆是使用「中国」。

做为国体意义上以「中国」实行现代主权国家的权利,则是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後首次正式出现於外交文件上。1909年,清朝明确地在中国第一部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中以法律形式自称为「中国」。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约定,如何在条约中称呼自己则体现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从晚清开始,中国与外国的传统朝贡关系开始由条约关系逐渐取代,在通常情况下,清朝以「中国」和「中华」代表国家,以「大清」代表政府。

直至辛亥革命之後,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这一称谓首次具有了现代法律上的意义,是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以来,在国际上的主流认知中,「中国」逐渐等同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丶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相当多的西方语言称中国为China(英语或者德语)丶Chine(法语)丶Kina(瑞典语)丶Cina(读作chi'na在印尼语和马来语丶读作chi'no在爪哇语)丶Sina(现代拉丁语)或其变体。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秦」丶「契丹」丶「丝」丶「赤那」等,以往也被认为是「茶」和「昌南」。

外国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国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汉译应该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这已经是晚近的事了。

现在英文中的「china」一词,产生很晚。由于英文是从拉丁文演化出来的,因此,英文「china」这个词源头应该是「sina」,而非英文自己的创造词汇。严格来说,「支那」这个称呼早于陶瓷的出现,先有「支那」,后有陶瓷,因此,如果说这两个词后来变成同一个词,那也是「陶瓷」靠向了「支那」,而非「支那」因陶瓷而得名。「支那」这个名字更合适的解释,应该是来自丝绸。

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云:「西国名大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他显然不同意China与昌南瓷器或与秦朝挂钩。隋代慧苑法师《华严经音义》云:「支那,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他则直探古梵文「支那」的原义。两位僧人生在隋唐,那时昌南尚名新平,所制瓷器亦未颖出。

明朝末年传教士卫匡国认为,China丶Chine丶Kina丶Sina等词汇来自「秦」的音译。这里的秦不仅指秦朝,而且也指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秦国。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秦人通过当时的玉石之路来与西方人进行贸易往来。这一称号用在中古波斯语为(Chīnī),其源头是梵语(Cīnāh),而现代语言中的China是由16世纪葡萄牙探险家使用并由此衍生的。

二十世纪之初,China一词起源问题,学界曾经讨论,众说纷纭,未定一是。文僧苏曼殊()通英丶法丶日丶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着作,其原义为「智巧」。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智巧」与慧苑所说之「思维」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词义因时代而演变所致。

据《英汉词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亿 主编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China词条介绍,China做为瓷器的涵义,是源于波斯语chini(中国的或中国人),由于受到China表示中国这种表示法的影响,产生了元音音变,由chini变为china,成为瓷器的专有名词。

安利一下笔者有关历史的专栏文章: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解决语言沟通问题的

说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这个壮举确实是影响很深。那个时候的明朝可以说是比较强生的时期,但是到了后来处于封闭状态之后就逐渐落后于西方了。那么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是怎么解决语言沟通问题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肯定是带翻译啊,大明时期,我泱泱大国,外事相对还是比较频繁的,翻译工作也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早在朱元璋时期,南京应天府就有设会同馆,明成祖朱棣时期又设立隶属于翰林院的四夷馆,从国子监招生培训,专门负责翻译工作。

四夷馆下设八个语系,分别是鞑靼馆(蒙古语)、女直馆(女真语)、西番馆(藏语)、西天馆(梵语)、回回馆(波斯语)、高昌馆(察合台语)、百夷馆(傣语)、缅甸馆(缅甸语),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又增设了暹罗馆(泰语),八百馆(泰沅语)。而随着外事的逐渐增多,逐渐的又增设了朝鲜馆(朝鲜语)、日本馆(日语)、琉球馆(琉球语)、安南馆(越南语)、真腊馆(高棉语)、暹罗馆(泰语)、占城馆(占语)、爪哇馆(爪哇语)、苏门答喇馆(亚齐语)、满剌加馆(马来语)、河西馆(河西语)等等,达到十八馆之多。

郑和下西洋,扬大明国威,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船队两万多人,随行的翻译自不在少数,有名有姓的有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人,这几人精通波斯语与阿拉伯语,还有的本就是清真寺的掌教,而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多是穆斯林国家,这几个人都精通阿拉伯语,所以交流起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然也会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到一个地方之后,没有这个地域语系的翻译官,其实这也不难,大明时期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已经兴起,在当地找寻第三翻译还是可行的,所谓的第三翻译就是当地找寻精通当地语系以及其他语系的人,然后从郑和船队中找寻精通其他语系的人,这也用第三方语系交流,然后由此翻译成当地语系,就类似于一个说汉语的,一个说法语的,还有一个会说法语和英语的,那么就找一个会说英语和汉语的,这也就可以形成沟通了。

中国文明观察网_传播正能量  转载需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下人怎么自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