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需要背诵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内涵。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创造新世界的青春热情,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的节日。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板书课题) 二、作者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1906年入新式学堂,其间,他多次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4年赴日本留学,就读医学专业。后接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决心弃医从文。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建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作品: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天上的街市》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 三、写作背景 “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他在日本福冈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原载1920年1月5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收人《女神》第二辑。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纠正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3)齐读课文。 2、全诗共7节,都涉及到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3、再读课文,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 示例: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教师小结: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青春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青春赞歌。 (二)研读赏析 1、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其实这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青春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和工农大众的赞扬。 2、诗中描绘的“滚滚的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的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击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同时也以伟大的创造力建立着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 3、“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示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神韵,反映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

“我”是一种大自然的神迹

——关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这首诗,除了老师和参考书教给你们的那些结合文化历史背景的解说,还应注意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诗题中,为什么不是“站”,而是“立”?

“立”比“站”表述更古雅,多了一些庄重的味道。《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独立寒秋”,昌耀也有一首诗,题作《立在河流》,“立”比“站”更有沉思的味道。“站”是随意的,“立”是着意的、自觉的;“站”是实在的,引申空间有限,“立”有所引申,有所象征。“站”和“立”,一白一文,就像是“看”和“凝视”的区别。一个站在那里的人,和一个立在那里的人,他们的肢体语言是不一样的,说话的语调也会不一样。

北冰洋。根据诗句设想一下:抒情者有可能是在太平洋上吗?不太可能。前两句写了诗人抬头所见的云天,发出了对壮丽的北冰洋“晴景”的赞叹。就人类的地理观感来说,北冰洋比太平洋更像“地球边上”。第三、四两句,无限的太平洋集结全身之力要把地球推倒的景象,是在诗人“眼前”的,诗人并没有置身其中,所以,他能面对太平洋,从而领略这种自然的伟力。

“放号”一词的结构是怎样的?

“放号”的结构应是偏正结构,而非动宾结构。“放号”是一个动词短语,施动者是“我”。为什么“号”不是“放”的宾语?因为,“号”作为名词时,有讯息和指令的意思,但该义在上下文中并不明显,甚至是讲不通的。而“号”作为动词,更多是呼喊和喊叫的意思,诗人强调的是这种要放声呼喊的情绪,只是情绪,歌颂自然神的伟力,没有隐喻。“放”是修饰“号”的。那么“号”作为动词,读音怎么处理?可以是阳平,也可以是去声。但阳平的声调带有悲壮意味,与诗歌表达的昂扬向上的狂欢情绪不和谐。所以,不妨读作去声,表达呼唤(注意,不是号令)的意味。

都很大,但“太平洋”更大。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抒情者的姿态是雄健的,“我”非常大,可以“立在地球边上”,但在此时,“我”发出的感叹,是对这种无上伟力的接纳和赞美,是一个膜拜者对“颂”的迷醉,而非“夸”的赏识。“我”因为目睹和感受了“自然”的雄伟之力,因此也是“大”的。这和匍匐在自然脚下的膜拜完全不是一回事。

诗的中心是“我”还是“太平洋”?

有人可能会首选“太平洋”,因为根据上面的分析,它比“我”更大,更有力量,更显雄伟。诗中虽然出现了非常多的叹词,很多的惊叹号,但从这些惊叹中,我们很少能感受到敬畏。诗人面对自然这个被斯宾诺莎哲学所表达的“神性”存在,感受到的,是这种无上的力,可以破坏也可以重建的力,它摧毁一切也成就一切。他体验到了这种力的美,并语无伦次地歌颂它。在歌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带有浪漫主义情绪的英雄的陶醉。“我”在自然伟力面前不是变得渺小,而是在风暴的伟力中选择直面它。抒情者虽然不是最大,但牢牢占据了这出崇高剧舞台的中心。

你不一定非要赞美它,但可以从诗中学习在自然的神性面前,一个人是怎样同时伟岸起来的。只要不矫揉造作,真挚的赞美再怎么热情洋溢也不过分,自我胸臆的抒发只要是真诚的,再怎么汪洋恣肆也不过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经过诗人想象的飞腾和感情的灌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