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工具“PNDebug”,是国产软件吗?

EDA领域国内的研究其实起步并不晚。可是呢,由于早些年学科划分的问题,很多实验室属于软件工程学院。像清华大学的EDA研究组就培养出了一批学者,涵盖的方向也比较全,布局布线等硬核问题在过去都有深入研究。复旦的国重也偶有相关研究出现。中科院计算所的一批老教授们也是EDA起家,涵盖了高层次综合、可测性设计等,不难注意在CCF目录中就有一些EDA的专会。此外,微电子所承担着国内EDA平台支撑。今年来,愿意继续研究EDA问题的学者更多是青年学者们,包括北京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等等。星星之火可不可以再燎原,让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还是学科的问题,一个软硬件兼具的学科,在微电子这边显然不是主流;在体系架构横行的设计方向,也没有太多存在感。热度逐年下降在所难免(funding也在下降)。还有就是打破三大EDA工具的垄断可以说没有任何可能和空间。新的EDA问题越来越少,只能是优化再优化。

当然了,我还是觉得EDA方向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优质问题。北美的UC,UT系学校有很多强势组,CUHK,NTU等亚太组仍然是每年最高产的研究组。

而且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eda软件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