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中的易经笔记是谁写的吗?

最近几个月,电子阅读这个小圈子一直都在关注还在内测的“微信读书”。有趣的是,对于这样一款读书软件,大家讨论最多的并不是“阅读”,而是“社交”。“微信+社交”这根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点金棒”,能否把阅读这种典型的小众行为转变成一次次的病毒营销,这是许多出版业人士和阅读发烧友所关心的问题。

等到“微信读书”正式上线,大家却发现:这款软件的主要功能其实还是阅读,社交属性只是附加在阅读之外的点缀。微信读书虽然也引入了一系列社交功能,比如查看好友动态、点赞、评论、批注,也能够把全书或者某一段落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并加入了一个好友间的阅读时长排行榜,但这些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设计而已。在社交功能上,“微信读书”甚至远不如另一款半死不活的阅读软件“毒药”,要知道“毒药”还可以评分、打赏、发私信,相比之下,微信读书则只能“晒书”而没有什么好友互动的空间。


微信读书的社交设计,只能说是勉强可用

与此同时,很多敏锐的评论者也开始讨论:对于阅读这种分众效果明显、私密性很强的个人行为,是否真的存在”社交化“的可能性?(参见张远:《》)微信读书是否能够实现它所主打的口号——“让阅读不再孤独”?我相信许多人都不会很乐观。

此外,微信读书无法刷爆朋友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并非像“微信运动” “微信游戏”一样内置于微信之中,而是一个需要独立下载的App,这就几乎阻断了大多数微信用户参与的可能性。毕竟主流微信用户在社交和阅读方面的需求都比较浅,点击朋友圈——跳转——下载软件,这个流程过于繁琐,他们不大会愿意付出相应的时间成本。只有具备一定阅读习惯的用户,才会去专门下载并使用微信读书。既然选择了独立APP这条路,那么微信读书的用户群就必然走回到阅读发烧友这个小圈子,所以它也必然会陷入直接与竞争对手(掌阅、Kindle、多看等)短兵相接、争抢用户的处境。简单地说,微信读书从一诞生起,就把自己送进了一片红海。微信读书在以后能否发展壮大,我们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我们从来就不能按常理来给腾讯系的产品来下判断。例如微信游戏,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占据你朋友圈的“全民飞机大战”“天天酷跑”,其游戏质量和可玩性只能说是非常一般,换成其他的运营商来做早就死透了,但唯独腾讯能够抱着这些低劣的山寨产品摇下大把的钱来。只要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还在,微信读书就永远有逆袭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在产品定位上,微信读书并没有犯严重的方向性错误,虽然大家关注的是它的“社交性”,然而正如上文所说,从软件的功能来看,微信读书依然是以阅读为核心(有较为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试读、购买),在界面设计和阅读体验上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比之下,侯小强的“毒药”则是一个反面典型:界面设计丑陋粗糙,软件功能生拼硬凑,操作体验复杂繁琐,而且最为致命的一点是,“毒药”强行把书评、影评这种典型的“弱社交”(豆瓣)内容套了在“强社交”(微信)的软件模型里。但是,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能有多少人会放着QQ和微信不用,把自己宝贵的碎片时间用来刷你的书评、影评?我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测——“毒药”之所以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社交性”这一个篮子里,实际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的目的还是瞄准当下最为火热的IP开发,希望通过用户社群的运营来实现IP的发掘、生产和改编过程。如果“毒药”并没有玩IP的打算,而只是想做个“豆瓣杀手”的话,那我只能用两个字来评价——“作死”。

毒药就是把书评和影评嫁接到微博+微信的模式上

而腾讯系的产品,只要不作死,就绝对不会死,加上微信团队是一个非常善于“做减法”的团队,其风格一直非常稳健,甚至近乎于保守,所以我认为微信读书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对它抱有很高的期待。在之后的软件改进中,在用户群体和内容资源两方面,微信读书手里还有哪些王牌呢?

首先来看用户群体。现如今,微信读书与它的竞争对手们相比,在阅读功能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而那些附带的社交功能,在其他阅读软件上也都有体现。所以微信读书想要从竞争对手的手中抢夺用户资源并不容易,毕竟这些用户已经在其他阅读平台上投入了一定成本(时间或金钱),这是阻碍他们向微信读书迁移的阻力。但是在新用户的拓展上,只要能实现与微信的无缝对接,微信读书就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毕竟微信朋友圈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用户流量来源。做一个最极端的假设:微信读书也选择内置在微信之中,那么它就能够从发达地区、青少年读者的争夺战中抽身而出,将用户群向三四线城市、农村及中老年读者扩散,这一点就足以把国内电子阅读的市场搞得天翻地覆。

半个多月的时间,微信读书在AppStore“图书类别”的下载排名已经下降到第21位,它的前面有掌阅、QQ阅读、书旗小说和百度阅读

内容资源是一个阅读平台的硬实力。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及这样一个背景,微信读书是微信团队和阅文集团深度联合、共同开发的阅读软件,而阅文集团旗下已经有了一个以网络文学内容为主的产品——“QQ阅读”。曾有消息说,在2015年初,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整合成立阅文集团之时,吴文辉就曾在内部信中表示:阅文将投入上亿资金用于非网络文学内容(我称之为电子图书)的采购。

网络文学和电子图书,是如今移动阅读最为重要的两个领域,在内容层次、用户特点和运营模式上都有显著的差别。现如今,也没有一个阅读平台可以做到二者通吃。或许是出于避免出现师出同门却自相残杀的结果,微信读书的内容资源还是以电子图书为代表的优质内容为主,基本没有涉足网络文学领域。 如今,QQ阅读已经基本能够坐稳网络文学市场的第二把交椅,而微信读书的上线,无意之中实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卡位”作用。无论是主攻网络文学的掌阅、书旗小说想要向严肃阅读领域拓展,还是主攻电子图书的Kindle、多看和当当阅读想要在电子图书市场来一场大决战,都会陷入一种被腾讯系产品两面夹击的境地,至此,腾讯系的两大阅读平台联手实现了对诸多竞争对手的牵制。在这种僵局之中,如果微信读书能够借助腾讯和阅文集团的资金优势,继续扩大内容资源,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顺便说一句,在试用了几天微信读书之后——

  • 准备和书友们一起学习的另一本南师经典,算【南解四经】专题的第二本。 在此只说,为什么叫原本大学呢?我们说过,古人不轻易“原创出书”,而是经常通过经典注疏的方式“夹带私货”。朱熹四书集注版本的大学就是朱子为了自己的体系排列组合过的。所以,我们还原经典本来面目,就要看原本大学。

  • 国学在我的认识里都是父母辈的人才会翻阅的“佛系养生书籍”,我也一直有着“国学误青春”、“儒家毁历史”的看法,可通篇读完,1200页的书,不知不觉划了近500道笔记,可谓处处有感、相见恨晚,同时也深感浅薄、越觉无知。         此书上册讲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内明之学,教人通过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达成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定睛一看,确实佛系,佛到泡枸杞的地步。可事实上,①南师深入浅出,把原文通解的简单平实,把每个字拆开讲来源、道真意;②引经据典的把国学知识渗透到每段每章,句句是真知识、字字是硬道理;③教人学会适时而止、定而静心、虑而有得,在情绪与盲目中找寻理性的本心;④解答了人生而为什么、生来干什么、生活做什么这样的重大问题。随随便便把“国学误青春”这种浅薄之见驳斥的体无完肤。 此书下册描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外用之学。①引用贯穿三千年的政治更替,现身说法的讲解内用对外用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内化的功夫运用在具体实践之中;②融入了佛学、道家、儒家与中原文化的发展融合历程,讲清了一直以来含糊不解的概念;③辩明了“真”儒家与“假”儒家的区别,真实的儒家极具思想性、开放性、实用性,而朱明以后传承的程朱理学才是真的毁人不倦、贻害千年;④以中西为对比,既讲中华文明的发展,又同期讲解西方文明的进程,书末更是画龙点睛,把中西文化的区别概括的清清楚楚,振奋了极大的民族自豪感。随意的把“儒家毁历史”的浅薄观点消灭的无声无息。         讲了这么多感觉还是没有讲透,实在是能力有限,感谢这场国学之旅。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引古今中外,述大学之道 《大学》即位列“四书”之首的儒家代表作之一,本书以近四十万字的内容,为原本《大学》要义做了详细分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为大学,“道”、“德”、“天”“大人之学”是也。凡有志于学,内养与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即称之为“大人”。明德、亲民,皆是行为表现,而后达到“至善”的境界。 “知、止、定、静、安、虑、得”,书中先后用佛道两家的学术阐释所知、能知、忘其所知的奥妙。止的内在与外用,分别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绪掌握;一个人身处社会中对自身清楚的定位。从佛学的角度解释了“止”与“定”的因果关系,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止为定之前奏,定为止之成效。 关于“静”,从物理运动来看却是没有真正的静,从心理意识的作用上看物质世界则是存在静态的。然后又说“心乱则身不能安,社会动乱则国不能安,”解释了外用之学的先静而后能安。 关于“虑”则做思字解,与想字需要分开做解。“想”是大脑表面粗浅现象,“思”是细致、宁静的,而“得”便是明德的成果了。 曾子“内圣外王”学说。内明之学,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用之学,则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者以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其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方面来引入史实,娓娓道来。讲述了历朝历代对“儒释道”三家之言不同程度的继承与发展,简述了中西方现代文化史,体现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 总之,从作者旁征博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携“大学”理论,穿越时空,置身与历史中,循序渐进的理解《大学》要义。

  •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来说:佛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慧资粮圆满,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境界。 ——南怀瑾 一 1、温柔敦厚与空灵洒脱 事实上,《大学》、《中庸》的文章,不仅简练,也真有温柔敦厚之美。我个人在三十以后,在多读古书,多学习了解以后,我又大胆下了一个定论:《大学》、《中庸》、《孟子》是齐、鲁文化的精品,也代表了古代中原文学的精华。当然,如《礼记》、《春秋》的文章,也大多如此。 至于《老子》、《庄子》、乃至《楚辞》,却代表了南方文化和文学的精华,使人心胸开豁,意境洒脱。如果比方的说,中原文化犹如唐代杜甫的诗,浑厚有味,好比吃河南、山西的面食,北方的饺子、馒头。南方的文学犹如唐人李白的诗,豪情奔放,好像白米饭配上鱼肉菜肴。换言之,古代中原的文化一文学犹如德国一日耳曼民族的文明,浑厚朴实。南方的文化一文学,犹如法国一法兰西的文明,风流潇洒。总之,希望大家多读、多念、多背诵,当歌一样地唱着来读。那么,必定有如我当年读书时,老师并不太给你讲解,只说,你读熟了,将来你自已会懂。现在套一句成语来说,你读得背熟记牢了,将来你会自已开悟。这是正面的经验。 2、“知识分子不信,不一定对。愚民的迷信,不一定是错。” 经过百般刁难,我又再三恳求,他终于说我有缘,又是上天允许了教我。到了真正传道、传口诀那一天,当然赌咒发誓,不可泄漏天机,所谓“六耳不传”也就是说,一个对一个的传授,口传心授,不能公开,真是秘中之秘。他传了,我也学了,不但使我大失所望,几乎使我笑掉大牙。你说他传个什么咒啊!告诉你,就是我刚才念的《大学》开头一段。我想,天哪!我早知道你传的是这个,我在十二岁起,背得比你还熟、还快,早可当你的祖师了!(众笑)但是你不要笑喔!他们诚心诚意念了这一段,给乡下人治病,有时候真地有效,所以人们才相信他。如果是我或你们来念,保证不灵,因为你我不信。这是精神学上一个问题,也不简单。知识分子不信,不一定对。愚民的迷信,不一定是错。这其中的道理,还有很深的学问哩! 附带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在西南边区碰到一个人,会“祝由科”,念咒画符能治病。我看到他替受伤的人止血。我也要学,他传授给我。等我知道了这个咒语以后,实在笑不出来。我知道我如照作,百分之百保证不灵。你说它的止血咒怎么念呢:“东方来个红孩儿,身穿大红袍,头戴红缨帽……太上老君,急急如敕令,止!”他把手一止,别人伤口的血真不流了。因为他有信心。这都是精神学上的问题,所有宗教的迷信作为,都有此来的。 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三纲八目” 过去所讲的《大学》一书中有“三纲八目”的说法。是哪个“三纲”?是哪个“八目呢? 答案是这样的:《大学》书中首先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便是三纲。不是古代传统文化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那八目呢? 答案是《大学》后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对于《大学》一书,指出有“三纲”之说,也不尽然!事实俱在,如说《大学》一书的纲目,应该说它有四纲、七证、八目才对。 2、“大道”或道,才是首纲 那么,四纲是什么呢?就是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上,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道”字,也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大道”。详细的理由,待我们慢慢地“明辨”。但可以从“以经注经”的原则去探讨,只要从《大学》开头两段的本文中,就可看出来事实俱在。本文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吗?所以“大道”或道,才是首纲。 3、“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那么,为什么又特别提出“七证”因为《大学》本文,在四纲以后,跟着就提出有七个求证大道与明德的学问程序,也可说它是求证大道的学养步骤。如果你高兴要说它是七步学养的功夫,也未尝不可。这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就是《大学》学问的纲要所在。 4、“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过此以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才是“亲民”的实际学问和修养。也可以说,初由大道到明明德,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就是宋儒理学们冒用庄子学说,作为自已广告的“内圣外王(用)”之说的“内圣”之学。也可以说是“内明”之学。再由明明德到亲民,才算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便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之致用。但无论是自立的“内明”,或立人之道的“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算是人伦大道的完成。 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的,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的。例如:父子,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的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的本分;对自已的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的本分。 “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 6、“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来说:佛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慧资粮圆满,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的简称,中国初期的翻译,也叫做“开士开车”大士“。 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的“大学之道”。那么,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7、“虑而后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 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不然,读了半天《大学》,好像在看教条式的条文,联贯不起来。就如说。“知止而后有定”到最后一句的“虑而后能得”,它究竟得个什么呢? 如果我们照前面所讲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虑而后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这个“明明德”,也不知道从怎样明起?当然,既能达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达成“大学之道”这个道的境界。 8、“明心见性、修心炼性、存心养性” 这样便可能了解从汉、魏以后,儒家、佛(释)家、道家,把各个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用语,统统叫做“得道”。其实,得道这个名称,也就是从《大学》“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而来的。由此演变,到了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普及流行,大致标榜禅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随而来,标榜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学们,当然不甘落后,也自标榜以“存心养性”而得道。你们看看,曾子这一句“虑而后能得”的内涵,是多么隽永有味啊! 同时,禅宗把得道叫“开悟”,真正开悟了才是明白佛学的理念,也有叫做“明觉”的说法,这明觉或觉明,与明得和得道,都只在名词的表达现象上,依稀恍惚,仅有轻云薄雾,忽隐忽现的界别而已。解脱这些“名相”的束缚,就并不无多大差别了。

  • 国学在我的认识里都是父母辈的人才会翻阅的“佛系养生书籍”,我也一直有着“国学误青春”、“儒家毁历史”的看法,可通篇读完,1200页的书,不知不觉划了近500道笔记,可谓处处有感、相见恨晚,同时也深感浅薄、越觉无知。 此书上册讲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内明之学,教人通过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达成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定睛一看,确实佛系,佛到泡枸杞的地步。可事实上,①南师深入浅出,把原文通解的简单平实,把每个字拆开讲来源、道真意;②引经据典的把国学知识渗透到每段每章,句句是真知识、字字是硬道理;③教人学会适时而止、定而静心、虑而有得,在情绪与盲目中找寻理性的本心;④解答了人生而为什么、生来干什么、生活做什么这样的重大问题。随随便便把“国学误青春”这种浅薄之见驳斥的体无完肤。 此书下册描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外用之学。①引用贯穿三千年的政治更替,现身说法的讲解内用对外用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内化的功夫运用在具体实践之中;②融入了佛学、道家、儒家与中原文化的发展融合历程,讲清了一直以来含糊不解的概念;③辩明了“真”儒家与“假”儒家的区别,真实的儒家极具思想性、开放性、实用性,而朱明以后传承的程朱理学才是真的毁人不倦、贻害千年;④以中西为对比,既讲中华文明的发展,又同期讲解西方文明的进程,书末更是画龙点睛,把中西文化的区别概括的清清楚楚,振奋了极大的民族自豪感。随意的把“儒家毁历史”的浅薄观点消灭的无声无息。 讲了这么多感觉还是没有讲透,实在是能力有限,感谢这场国学之旅。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后定、静、安、虑、得。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内圣外王,即为内明外用 圣人所言实是妙哉!增长智慧的道理也不过在这里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应该熟读《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对于抑制人性的恶习,圣人如此说——孔子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义忠孝礼智信的药方。老子开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释迦摩尼提出了平等,慈悲。耶稣提出了博爱。可惜人们喜欢以病为乐,所以我们要修身的还有许多。 书中谈到了很多的贤者,圣人的道理,讲到了先修身后齐家的关键性,贤者可做到自反自省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之道就是帝王之学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懂得做领导,居高位者的所作所为,下面都在效仿。用仁义孝道治国,视民为父母,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富。 懂得修养个人的懂德才与定力,“君子所以慎独“,“又恐世人所不知也“。晓得“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的道理,先生通过很多的中国王朝鲜活的实例去去解释《大学》一字一句的道理,让我们了解到母性的社会,了解到齐家的必要性,悟得悖入悖出的道理。 想来先生成书不易,实乃大智慧之人,而何有于我哉?吾定当向往之。 想起中大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我想这就是为人修身的精髓所在吧,家国情怀,领袖气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果你问看这样的书有什么现实意义,我想大概是提供一套修身的法则,让自己如鱼得水,心想事成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关于修身的标准,只是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读完还需反复体会做人的道理,落实从今往后的实践,愿意不断的去了解这样的知识法门,找到一种殊胜的方式。想世间法也不过如此,把自己做好其他的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读完颇有感慨。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去看其他的书看世间事物,就会多一份明晰坦吧,懂得表象的那些道理也就能够掌握世间纷繁背后的逻辑。 最后才是真的发现中华受传统文化以及古代圣贤的智慧,封建王朝的鲜活例子一直都是我中华儿女的瑰宝,亦是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 “止”与“定”的因果关系 因此,我们现在继续研究下去,便须从“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所指出,由“止”到“定”的两个层次来讨论。简单地分别来说,“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也可以说:“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 因为照这样的思路来讲,我认为对孔门心法《大学》的研究,比较更有价值,而且对上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显出特色。但这不是从民族国家意识立场来强调其说,事实确是如此。不过,这样一来,不从佛学,或者说不借用佛学来说明,仍然还是含糊不清。宋、元、明、清以来的儒家理学家们,就因为困于门户之见,死守固有藩篱,不但无法发扬光大,反而钝置儒道所长于无用之地,很是可惜! 大小乘的佛学,它的修证原则的基本,便是“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学,犹如中国上古文化中的礼学,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属于由心理行为起点,推及到立身处世,甚至和世间生物的整体道德息息相关。它和人类世界所有法律的法理哲学,有很重要的密切关系。但是人们很随便地把它归入宗教的档案里了,真也一言难尽。在这里,我们不能离题太远,暂且不论。 至于有关“止”和“定”的修证学问,更是佛学求证大觉的中心。从印度梵文译成中文,流传影响最广的,就是“禅定”这个名词。其实,梵文的“禅那”(dhyana)含有寂静精思的内涵。而魏晋以后初期的翻译,便借用《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保留原来的“禅”音,配合一个“定”字,因此就叫做“禅定”了。到了初唐,玄奘法师又改译作“静虑”。这样一来,更明显的是借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充分表达出是“思惟修”的内涵。 可是,在佛学修证上,严格说来,“止”和“定”,它的作用和境界,又各有界别、功果的不同。例如佛说:“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这是很恰当的形容,人们要把这个纷纷扰扰的心思暂时停“止”下来,就必须如力大无比的大象,有能从奔涛滚滚中,截断众流,横身而过的大勇才可,这便是“知止”而“止”的状态。 至于“止”的外用方面,大略说来,每个人立身于这个社会,都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自己要确定这一生要干什么。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止”于这一理念上,才能处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悔。如能做到这个样子,在滚滚红尘里,也算得是一等一的人了。

  •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启发,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摘网络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我的国学入门书,感谢南师让我有了解中华5000历史、文学、诗歌的欲望。四书就是讲如何做人,做好一个人,如何做一个有底线,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如何修好自己的心与身,如何处理好与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好多表达不好,自己看吧。

  • 南怀瑾先生书里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读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大一个作用是了解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治世致用是两种概念。 但是孔子的偶像是周公旦,儒学也是为了恢复周礼时的社会秩序,但春秋战国本身就违反周礼的时代。我想所谓的礼,归结到底是不是需要 治礼者 用军事和百姓生计 来维持。 我想,人性就像地表不同区域,有的地方风景或瑰丽旖旎或清新淡雅,有的地方或险恶或蛮荒。但是横向的多样性和纵向的深度是基于一个大样本数据,在加上时间这个Z轴,每个个体处于的人性坐标系坐标值都是不同的,且是动态的。 所以为什么有修身养性,修哪种身达到哪种性都是一种选择,而不是终极答案。有的人研究形而上而修仙问道远离红尘中心,有的研究形而上,为了经世致用,都是合理的。 西方哲学们各位哲学家的各种理论,我记不对位了也记不清。但我想,把笛卡尔、萨特、加缪、叔本华尼采等一些探讨本质的理论一定程度融合在一起或许,更接近真相了。比如性本善性本恶 这种理论本来就可能同时存在? 有地狱有天堂,期待天堂不比承认自己是地狱之子更加让人充满希望吗。而不论是某种学术或信仰,或有禁锢人思想的嫌疑,或有将人拽入深渊的嫌疑,或有涤荡灵魂洗去尘埃的愿景,这都需要我们自己思考探索选择呀。

  • 这是我微信读书第47本书,以前从上完学大学梦破灭后就再没读过书,现在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上完学就绝不可能读书了,我也是的,现在我年近30了,偶然一次聚会,饭桌上有人污蔑毛主席,就是这样,我一时怒发冲冠却反驳不了,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多一些毛主席,之后便有开始读论语,一下子知道君子这个概念,和君子慎独以及读书的重要性,之后又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更是觉得读书提升智慧的重要性,感谢孔子他是中华民族的老师,感谢曾国藩的那本家书,这两本书是让我有借口为什么读书,还有现在的这本大学,我前些天开始背诵,前几段都已近会背诵了,曾国藩的八本,大学的八物,佛学的八正道,这是我总结的一个修身的概括,普通人要说在生活中,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人生道路,不至于走向深渊,那就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够了,谢谢大学这本书我打算全文背下来,但我这人平时不喜欢说话,炫耀和交朋友。

  • 南怀瑾南师的《原本大学微言》,驳朱子以及后世附会,为儒家道学正名,读完之后豁然开朗。儒家思想内圣外王,世人多关注修身之后的事情,殊不知致知格物才最关键,所以我们可能误解的修身的意思,忽略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几个词或许没有定义,只要给出定义就是偏错的,需要不断思考实践探索融汇于心,才能做到“存心养性”(佛家叫“明心见性”,道家叫“修身练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人”,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比如当今之世,强调法治纪律制度,但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以身试法?就是因为修身之前的功夫不够,没有完成“大人之学”,心性不正所致。而真正的“大人”儒士,那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的本性本心,所以南师对“范仲淹”的评价极高。不可否认法治纪律制度,是治国最有效的途径,却不能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完成“大人之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遵守之,而是为了不用遵守却比遵守更好。如果人人都是“范仲淹”,哪怕是达到其“内明”的境界,何愁国家不昌盛,天下不太平?

  • 依稀记得大约在2012年底左右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便囫囵吞枣的看过一遍,但似乎只感觉很过瘾,很热闹,南师提供的大历史观和东西方的大事件对比让人记忆深刻~很快到了2018年6月份左右,在个人很是迷茫痛苦时,又记起来南师的嘱托,一本论语别裁,一本原本大学微言,是他推荐给大家的必读书目,于是开始了此书的第二次阅读,六年的白驹过隙,毕竟虚长了几岁,而且人生也有了点阅历,再看已有醍醐灌顶的点拨感~但就像南师说的,人很容易看得破,但忍不过,晃晃悠悠庚子年已接近尾声,自己也到了不惑之年,距离上次已又有三载,当第三次在这里又重新拜读,字里行间的高谈妙论依然还能让人不停的掩卷沉思,南师的文笔还是那么引人入胜!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像南师的这本神作更是读一万遍也值得!

  • 南师怀瑾先生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洋洋洒洒、口吐莲花般地道出了《大学》之微言大义和儒家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至高境界,并平实自如地道出了通过知、止、定、静、安、虑的修养工夫达到内圣外王的修身次第,实乃当代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指南与明灯。当今教育长于“格物”,却昧于“正心”,对“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更是乏善可陈。君子之道不兴,小人之学泛滥,学者眼中多的是利益的考量,丧失了人格的坚守和价值的超越,于是论文泛滥,头衔满天,用数场考试、几纸文凭,消磨了多少天下学子的英雄气。呜呼!修齐治平,千古文士之梦也,奈何今日之教育,精于格物而弃内外兼修之道!《大学》之道,实乃育人之道,修身之道,治国之道也!先生八旬高龄之时,将《大学》之微言一一道出,是期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乎?期盼国运昌盛乎?

  •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更位列“四书”之首。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

  • 南大师以他渊博的学问,详细解读经典,我受益匪浅,明白许多事理,我觉得南大师解释非常好,他引经据典,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历,还有世界史,不仅是历史事件,还有历史文化,用圣典去说明世事的变化规律,解读经典的意图,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人性的影响,教导如何做人。其中说得详细具体,引用佛道及圣经等说明人性的发展的至高意境。人类的修为以至善明心见性为追求,而那玄妙的灵魂以及虚幻的意测,则不可知,也无需知。历史就如此演绎,也十分简单明晣,无法摆脱平衡阴阳规律,总是遵循因果报应。而众人总在寻根究底,总以为可以超凡脱俗,变成神仙,而经历许多年以后,依然回归自然,变得那么平静,恢复了常态。

  • 在南师地絮絮叨叨中,也拖了很长的时间来阅读这本书,一直断断续续,也没做到很好的前后连接。现在要我回想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只知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南师的絮絮叨叨,都在为解释这七证而在铺垫。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太广,历史更换太频繁,而把人做正有又太多太多的功课要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修身养性的目的,是不再多增业障。很多人会说,这样做人还有什么乐趣。大概是我们只看到了,虚度光阴,筹光交错的乐,未有人更多地展示心安的朴实平静,才会觉得无趣。 我是个对人生无望,无意间发现了此光,如果真有来生,来来生,无尽生,我希望能最终修成一个道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读书如何分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