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是什么人

对于胡宗南这个人我一直很迷,有时候真的怀疑他才是真正的g谍,熊向辉不过是个背锅的。说一个真实的事情:胡宗南有个部下叫徐保,这哥们儿要放在今天那就是戒赌吧资深老哥,嗜赌成性。抗战时期他当团长,曾经一个晚上就在牌桌上把全团一个月的军饷全给输光了。结果胡宗南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居然只是把徐保叫过去罚站军姿两小时,然后在其屁股上踢了两脚说:“下不为例,去财政处再领一个月军饷,滚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徐保已经升至国军整编七十六师师长,而胡宗南居然把宝鸡这个陕西军事重镇和己方最大的后勤物资储备基地交给徐保去驻守。结果徐保平日里根本不去宝鸡的师部,而是住在西安自己的公馆里整天不是赌钱就是招妓。而且他留在宝鸡的兵力也仅有整编七十六师师部、直属工兵营3个连、特务营2个连、辎重兵3个连和通讯兵营2个连,总兵力不过两千。

48年4月彭老总率领西北野战军一举攻克宝鸡,缴获的战利品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榴弹炮、迫击炮、高射炮等120余门,各种枪14000余支,各种炮弹数百吨,各种子弹上亿发,望远镜1200余具,各种炮队镜120具,汽油无数。撤离宝鸡前,1纵全部骡马都以最大驮载量满载着枪炮、弹药,每个指战员都背上1捆咔叽布和1发炮弹,就连数百名俘虏也不例外。

《较量--西柏坡1948纪事》

序:1945年8月,抗战结束。随着民族矛盾的化解,蒋介石终于可以腾出手来,考虑他的老对手了。然而,和八年前的艰难境况不同,此时的毛泽东已统治了一亿人口,并有百万军队听其指挥。於是在这一年的8月间,蒋介石先後三次向毛泽东发出和谈邀请。随後,毛泽东来到重庆,开始和平谈判。

43天后,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而就在当日,蒋介石亲自拟订的《剿匪手本》被大量重印,运往国民党各战区。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全面进攻受挫。蒋介石翻出自己两张王牌,山东的顾祝同,陕北的胡宗南形成“哑铃攻势”,对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而断中共中枢的陕北攻略,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3月13日,胡宗南开始通过“犁庭扫穴”的行动,直捣延安。五天之後,毛泽东撤离延安,开始了370天的陕北转战。从双方的形势来看,蒋介石越过楚河,咄咄逼人,毛泽东却是退让的林冲,一脚踢翻洪教头。半年过去,毛泽东放弃了105座城市,却消耗掉了蒋介石71万兵马。他曾说过一句颇为精辟的话:“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地终可得。”

1948年的5月26日,毛泽东走进了他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河北石家庄西柏坡。从此,这个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便与南京开始了大较量。

在西柏坡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毛泽东先後写了197份电报,指挥了24场战役。用周恩来的话说:“他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早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办公室的墙上曾一度挂有四幅伟人像,按照西方的字母排序分别为:蒋介石、邱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而当时,蒋介石正在写一本叫做《中国之命运》的书,预言自己将取得全面胜利。在1949年,毛泽东稳坐西柏坡,蒋介石却搬了五个地方,年底的时候,他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今昔对比之下,中国的局势果真如西洋镜画般变幻莫测,历史最终选择要有一番沧海桑田。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发起“犁庭扫穴”行动,命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结15个旅14万余人,以钳形攻势,直捣延安。此前,中共已通过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地下党员熊向晖得知详情。此时,解放军的主力部队还分布在华北、东北和华中、华东,以延安为中心的后方根据地的情况十分危急。

3月17日,胡宗南部的飞机对延安进行了扫荡式的轰炸。黄昏,在中央直属机关及延安地方领导人参加的紧急会议中,周恩来和刘少奇力排众议,做出了撤离的决定。同时,毛泽东和朱德在对所属部队做撤退动员。

3月18日晚8时,毛泽东离开延安王家坪。第二日清晨,胡宗南大军长驱直入,一举拿下了作为中共“首府”十年之久的延安。

然而,这一次中共的坚壁清野可谓空前绝后,整个延安就是一座彻底的空城,唯独装下了胡宗南的失望。他先后派出大批搜索部队,但是没有任何结果。为了巩固战果并抢夺战功,胡宗南决定继续进兵,乘胜追击。

与此同时,在撤退之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的彭德怀,却决定用手中的两万兵马与胡宗南的二十三万人过过招。

双方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移到了延安外围的青化砭上,不同的是,一方要追击,而另一方则是伏击。

3月26日凌晨,乘胜追击的胡宗南部如约而至,在青化砭落入了彭德怀的枪口。而青化砭,只是一个开始。很快,胡宗南便在羊马河、蟠龙阵接连败下阵来。

3月30日,中共五大书记在枣林沟开会。毛泽东决定“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在周恩来提议下,为防不测,中央也做了“分家”,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留陕北,为中央前委,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到晋察冀,为中央工委,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刘少奇任书记;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到晋绥,为后委,叶剑英任书记。彭德怀与习仲勋留陕北,指挥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打“蘑菇战”。

第二日,中央工委东渡黄河。毛泽东带领800人的“国家”则继续留在陕北,指挥陕北战争、牵制国军主力。

此时的胡宗南继续在陕北追寻毛泽东,作为一个国军的著名的军事头领,胡宗南认为,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陕北的解放军无力抗击,可中共的首脑机关又必须要保,保的办法不是坚守硬拼,而是撤退转移,所以,他判断,中国首脑机关要想保全,只有向北、向西才有退路。而毛泽东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把胡的想法看透了。在胡宗南大规模的搜捕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央纵队却在黄河岸边平平静静的驻扎了几天。

胡宗南在向西、向北扑了几次,仍寻不到这个八百人的中央机关,以他军事家的眼光,发现上当了。于是,他中心带动兵马,由西面的靖边出发,一路向东,奔黄河之滨而来。而这次,毛泽东的“三支队”也兵行险招,由东而西,直奔胡宗南刚刚撤离的靖边,两队人马逆向而行,随时都有碰上的可能。

然而,陕北所在的黄土高原的那些沟壑,却帮助中央机关完成了这次军事大冒险。这次三天后,两支队伍便交叉在一起了。所幸隔一道山梁,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岭北。这次行军走了八天八夜,于4月5日到达横山县的青阳岔。这时,胡宗南的大军已全部到达黄河岸边,两军默契地完成一次换防。

与此同时,蒋介石送来最新式的美式电台检测仪。很快,王家湾一带便发现了电波,胡宗南立即命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亲率四个旅,猛扑而去。

6月8日,刘戡部逼近王家湾。中央前委必须紧急转移。任弼时与毛泽东再次发生分歧。周恩来不得不打破僵局,提出先向北走,再往西北方向转移,部队随即上山。中央纵队快速行军,赶在刘戡的七个旅之前赶赴绥德,然后向北,最后东渡黄河,将刘戡部甩在了身后。自从撤离王家湾,周恩来便命令电台一律静默。尽管刘戡断定,毛泽东就在附近,却侦听不到电台信号,也搜寻不见踪影。

800人的“国家”又一次消失了。

《凤凰大视野》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接指示,为胡宗南“服务”

1937年12月,熊向晖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命令,要求其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战地服务团中20余名大学生,大都是平津“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包括清华学生会主席洪同、北大学生会主席陈忠经。

12月31日,在服务团驻地武昌师范学校,熊向晖聆听了周恩来关于“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这是熊向晖第一次听到他仰慕已久的周恩来的教诲,他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并在自传《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写道:“他的英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他的发人深省的讲话获得阵阵掌声。”

讲座当晚,熊向晖等人接到命令:“胡先生”(胡宗南)已到武昌,自即日起,都不要外出,等候“传见”。胡宗南分批接见了战地服务团成员。在胡宗南手持名册点名时,熊向晖动了个“小心思”,点到的时候故意坐而不立,只举起右手,说声“我就是”,成功引起胡宗南的注意。在回答胡宗南问题时,熊向晖更是大谈革命和“三民主义”,充分博得了胡宗南的好感。事后据胡的副官说:“胡宗南在每个人的名字上都画了圈,大多数画一个圈,少数画两个圈,至多三个圈,唯独在熊先生的名字上画了四个圈。”

个人谈话阶段,胡宗南进一步对熊向晖进行了政治审查,熊出身中上之家,父亲为湖北高等法院庭长,本人又才智过人,胡宗南对其十分满意,次日还邀请熊的父亲前去共赴午餐,直夸熊向晖“少年英俊,才识超群”。

深深潜伏,周恩来布下闲棋冷子

在成功加入胡宗南部队后,熊向晖第一时间找到当地八路军办事处向组织汇报此事。董必武听到熊向晖的汇报非常高兴,说:“胡宗南一见面就对你产生好印象,证明恩来的设想完全正确。他要‘培养你,你应接受。”董必武接着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现阶段的大局、全局。我们从多方面推动、帮助国民党抗日。至于我们这一愿望能否实现,蒋介石、胡宗南在抗战中会不会反共,还难以断言。恩来经验丰富,主张未雨绸缪、后发制人、先走一步,现在就着手下闲棋、布冷子。你就是恩来筹划的闲棋冷子。如果一直闲着冷着,于大局、全局无损;如果不闲不冷,于大局、全局有利。这是一项特殊任务,具体要求须根据情况发展再定。”同时董必武还向熊向晖传达了周恩来的三点建议:

第一,不要急于找党。现只有恩来、南翔和我知道你负有特殊任务。我们将查明胡宗南今后的驻地,设法找你联系。这需要一段时间,不论多久,你都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在取得联系前,你绝不要离开胡宗南部队,而应围绕这一特殊任务,独立处理问题。同你取得联系后,也许不需要你了,或者你不可能发挥特殊作用,你都不要着急,要甘于做闲棋冷子。

第二,隐藏党员身份。不要发展党员,不参与服务团的领导工作,保持不左不右、爱国进步的政治面目,准备参加国民党;要领会中央宣言中提出的“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以此相机推动胡宗南继续抗日、有所进步,但要做得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如果胡宗南反共,你在表面上要同他一致,像天津萝卜,白皮红心。即使受到进步朋友的误解、咒骂,也不要认为丢脸,急于表白,要忍耐,有韧性。

第三,在国民党里,对人可以略骄,宁亢勿卑,卑就被人轻视,难以有所作为,但也不宜过亢。国民党情况复杂,要适应环境,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不论何时何地,处事绝不可骄,骄就会麻痹大意出问题,必须谨慎。谨慎不是畏缩。革命者应有勇气,又不可鲁莽。这就要发扬你肯用脑子、比较细心的长处,敢于和善于随机应变。

谈話最后,董必武对熊向晖说:“恩来和我送你八个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冷子不冷,助党中央脱离险境

1938年5月,胡宗南派熊向晖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由蒋介石兼任,第七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就这样熊向晖成了“黄埔系”一员,并加入国民党。1939年3月,胡宗南在众多学员中挑选了熊向晖成为自己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善于撰写短小精悍的讲话稿,且办事周到细心,胡宗南公事、私事都愿意交办给熊向晖,而熊向晖总能交给他一份满意答卷。国民党陆军少将张佛千曾这样评价熊向晖:“熊的最突出之处,是他的气质之纯,为我平生所仅见,我绝对不相信,也不会想到他是做情报工作的人。胡之选其为随从人员,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我是胡,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只怪周恩来善于择人,造成胡的毕生大憾。”就这样,熊向晖成了胡宗南身边的“红人”,为其所倚重。

随着抗日形势的明朗,1943年开始,国民党对中共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敌对情绪高涨。1943年6月1日晚,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官邸会议,决心取消中共武装和根据地政权。蒋介石随即密电胡宗南——“借共产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行动绝对保密。”胡宗南完成布置后,于7月2日正式确定了进攻边区的时间:7月9日。

而在7月4日,胡宗南却收到朱德的明电:“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共产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原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早在7月3日就由熊向晖传出,再通过八路军驻西安的电台发到延安。党中央接到情报后,及时拟定了作战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正面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则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胡宗南看到阴谋被揭穿,害怕舆论对国民党不利,导致美国转而支持共产党,便上报蒋介石建议取消此次行动。蒋介石电复胡宗南,同意。

通过此事,胡宗南已经发觉有人泄密,但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自己的贴身秘书熊向晖所为。

冒险再传情报,胡宗南进退维谷

1947年2月,熊向晖和相恋多年的恋人谌筱华结婚,并计划赴美留学。但就在他们蜜月旅行时,胡宗南却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再辅佐他3个月。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总裁急电召我来南京,说美、苏、英、法四国3月10日在莫斯科开会,届时将讨论中国问题。总裁当机立断,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即3月10日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熊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给他,并叮嘱熊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熊向晖异常激动,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3月3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新华巷1号——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这两份绝密情报迅速发到延安。而当时为了保密,连胡宗南的军长和师长对计划都还一无所知。

3月8日晚,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量随从,秘密离开西安,辗转来到洛川。在洛川小学,他们与先期到达的几名国民党高官会面,组成前线指挥所。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熊向晖决定冒险行事,他将情报用信函的形式写在白纸上,装在印有“战区第一司令部长官”字样的大信封里。为保险起见,他同样的信都要写两封,一封寄给王石坚,另一封寄给王石坚的朋友潘裕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这样被送到了党中央的面前。党中央果断放弃延安,在陕北地区与国民党玩起了“捉迷藏”。

因为有熊向晖情报工作的保障,所以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攻入延安却得了个空城,他查看毛泽东原住所时,发现一个纸条,上面这样写道:“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胡宗南看后苦笑不已。就在这一天,他的精锐部队整31旅在青化砭被解放军全歼,旅长李纪云被俘。

就这样,国民党名义上获得了延安,但实际上是吃了大败仗。国民党“闪击延安”的计划破产,熊向晖立了奇功,毛泽东大赞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1949年11月6日中午12点半,中南海勤政殿,周恩来特设午宴招待国民党元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周恩来把熊向晖介绍给大家,几位元老都有些驚讶:“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众人恍然大悟,张治中说:“早知道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工作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向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诸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熊向晖都以“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参加日内瓦会议,熊向晖是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厅主任,主要负责新闻招待会,回答各路记者提问;基辛格访华、尼克松1972年访华,他担任“总理助理”,负责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中国加入联合国,他是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他还担任过驻英国代办、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诸多外交场合都有他的身影。

熊向晖的革命生涯可谓完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情报生涯和之后的外交生涯已足够精彩,而1982年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后,受荣毅仁的再三邀请,熊向晖又出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2005年9月9日,这位孜孜不倦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停止了步伐。

熊向晖这个名字,是他在1937年初刚接到任务时受组织要求改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才道出这个名字的寓意:“向晖”,取意当时形容隐蔽战线工作境地的一句话——“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

摘编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立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