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量化管理三要素是(+).不属于量化管理三要素是( )?

产品的价值点是锁住用户的关键,本文分享了3个产品价值点设计的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每款产品的设计初衷都是希望用户容易记住,甚至是有口碑的,但是要做到“有口皆碑”不仅仅靠产品能力,还包括“天时、地利、人和”是一种实力+运气的综合表现。实力显然是一个基础条件,如何能具备呢?今天一起探讨一下“价值点”的设计要素。

先归纳总结一下,把价值点设计要素分为以下三块:

  • 要素1:物质利益+精神利益
  • 要素2:用户可记忆的点,需要做到极致
  • 要素3:长期稳定,用户可被预期

“烧钱”是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因为要获取用户最便捷的办法就是给用户物质利益。P2P理财有注册送现金的,港股证券有送免佣的,基金有费率打折的……作为营销手段这些物质利益的赠送无可厚非,算好ROI(投入产出比)以后能赚回来即可,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往往物质利益的赠送都是超额的,虽然理论上花的钱越多,拉动用户的效率越高。怎么办?物质利益结合精神利益一起来办!

提供精神利益的前提是先弄清楚用户理财的“真实目的”,有人会问,目的不是很清楚吗?理财就是要赚钱啊!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从“冰山理论”的视角上来看,浮在水面的理财赚钱需求是一个表现,水面下的通常还可能有各种其他原因,比如,担心资产损失(如人民币贬值)、小金库账户、缺少消费目的、子女或老人的专项资金等等。

“冰山理论”: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

看到上面举例的“真实目的”会不会突然发现价值点好设计很多?当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共同输出后,结果往往事半功倍。eg.专门对理财投资额外推出老人福利,每年可以去一些旅游胜地免费入住——解决老人的旅游需求、给老人献爱心、与自有其他理财账户独立;担心资产贬值,对理财用户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如市场经济分析、外汇出入境,甚至高端古玩珠宝等购买渠道。

“网红”做电商为什么容易?因为在“网红”的场景里很容易把用户(客人)变成主人,买的不再是普通的货,是跟红人有一丝精神联系的物品,不再需要打折,只需要精神联系足矣。回归到理财的精神利益,就看自己手上有什么资源,可以给哪些相对聚焦的人群归纳好精神利益,结合适当的物质利于传递给用户,这需要自己深入思考的部分,无法从什么所谓的方法上直接获得。

分享一下记忆的峰值理论;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Kahneman)的峰终定律 (Peak-End Rule) 是我们潜意识用来总结体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完全没有影响,我们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

上图去宜家购物的感受体验图,可以看到“产品试用”会是大多数人记得的正面感觉,其他很多感觉是不会记得的(从以前同事eric分享中转的)。

我们在设计给用户价值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哪些是明星价值(给予用户留下记忆点的),哪些是普通价值(做到“还好”即可),在资源投入的时候 也需要有所轻重,全面开花只是一个理想结果。

给用户提供服务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一旦用户接受的信息不稳定的及不可预期的就比较难体验产品,通常21天才能形成某种习惯也不无道理。

长期究竟有多长期?这个要视产品的情况来看,一般可以按年度去看,金融理财产品可能按照月的服务略好,但切忌不要勉强留住用户,尤其是金融理财产品,做什么签到其实没什么价值,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如何可预期?分享两个比较简单的“可预期点”:一个是用时间点来标记,比如每月一号投资有红包,另一个是可量化的具体动作,不如分享给几个用户就一定能在什么时间内得到具体的奖励。

长期稳定和用户可被预期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很多项目做不到,可能的原因是:

  • 第一:运营缺少计划性,更多的只是随机应变的执行;
  • 第二:想法太多,经常为可能的新奇特放弃已有的打法。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一份责任心,没有好的执行力,再好的创新也只是想法,让用户记住你的价值点,就会产生口碑,然后,一切就自然而然的都有了……

作者:猎人自语,互联网从业12年的产品经理

本文由 @猎人自语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对软件项目经理来说,达成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质量、进度和成本)一直是最为头痛的事,原因就是因为软件产品各个阶段的交付物无法像硬件那样量化,所以也就难以制定一套可以精准管理、检验成果的标准,这就造成了软件项目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现象。可以说,同时影响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就是“标准化、量化”,这是软件产品与其他硬件产品的最大区别之一,找到实现分析与设计成果的标准化和量化的方法是解决阻碍三大目标达成的前提。

如果问: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哪个岗位最辛苦、最操心,那毫无疑问是软件项目经理!因为软件项目经理要经常面对下述的问题
1.客户总是抱怨我们软件公司的软件质量低;
□开发工程师总是抱怨需求分析师的需求错误多;
□需求分析师总是抱怨开发工程师的bug多。等等

2.软件分析与设计的交付物缺乏标准,设计结果的对否也难以判断。
□软件分析与设计的成果难以量化,进度难以控制,软件项目管理大都靠经验。
□开发返工时间有时比正式的开发工期还长、项目总是超成本、忙了半天不赚钱。等等

软件产品如同其他产品一样(建筑、汽车、服装等),要想实现高质、高效和低成本,就必须在关注制造手段的同时,也要关注分析与设计的方法。现实中很多的软件开发返工不是因为编码质量问题带来的,而是因为采用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中只有不规范的定性表达、缺乏标准化的定量表达而,这种需求表述模糊、似是而非。如果软件分析与设计的资料如同建筑、机械、服装等制造业一样的标准化,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返工,从而提升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

软件工程的知识能否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对这个问题可以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探讨,这两个阶段分别是:
■一阶段:核心工作是对客户的软件需求进行分析与设计。
■二阶段:核心工作是依据一阶段成果进行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先来看一下二级段是如何实现项目管理三大目标的

在为其他行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供了解决手段的同时,IT行业也在着手解决自身低质量、低效率、高成本的手工作坊式开发方式。为了追求实现上述目标,软件行业从技术实现入手对二阶段的开发方法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从提倡系统架构的模块化、平台化,到编码过程实现无代码、少代码、配置化、装配化等,这些方法的思路基本上是先将一行行的代码预先封装成不同作用的“构件”,然后通过“组合构件”的方式来形成“功能”,最终组合全部所需的功能完成系统。这个做法就如同建筑行业“从现场砌砖、现浇混凝土,向由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 的施工方式变革是同样的思路。将代码预先制成一个个的“标准构件”,不但提升了二阶段软件的开发质量、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这些不断的尝试,推动着软件开发二阶段工作的进步。软件开发的构件化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量化管理,这为实现二阶段的项目管理三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那么一阶段成果(分析与设计)的标准化如何推进、一阶段成果的标准化和量化又是如何影响到项目管理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呢?

首先看一下现在软件分析与设计资料的表达形式,多数的软件公司都是采用以文章体的文字描述为主、附以少量的表格和图形来完成的。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是非结构化的,因此难以标准化,设计结果、格式因人而异,不容易确认,更不容易复用。同一份资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比其他行业,看了相同的设计资料,不同的公司可以制造出相同的产品),所以,分析设计过程和交付物的非标准化是造成软件质量低、进度慢和成本高的重要原因。

为了说明标准化对项目管理三大要素的影响,这里先以软件分析与设计中工作量最多的“功能设计”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标准化,然后再说明标准化对三大目标的影响。标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5步来做(步骤数仅做参考)

第1步.设计分层的标准化:首先将分析与设计的对象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层,参见图1。
①架构层:对业务进行整体规划、架构设计(如分层图、框架图、流程图等)
②功能层:对功能进行整体规划、详细设计(如界面布局、字段定义、规则等)
③数据层:对数据进行整体规划、详细设计(如数据标准、主数据、数据共享等)

第2步.功能分类的标准化:以前述的“功能层”为例,再进一步标准化(难度系数1~5)。
根据作用、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的不同将功能划分为4大类,4类功能简述如下,参见图2。
①活动类功能:记录过程数据的功能,约占功能总数量的50%、难度系数1~4;
②字典类功能:维护基础数据的功能,约占功能总数量的10%、难度系数3~5
③看板类功能:展示分析数据的功能,约占功能总数量的5&、难度系数4~5
④表单类功能:打印输出数据的功能,约占功能总数量的35%、难度系数3~5。


第3步.功能设计模板的标准化:对上述“功能”的详细设计结果用标准模板来记录。
采用4个模板为一套(简称:4件套),从不同维度对功能进行唯一性描绘,4个模板的作用简述如下,参见图3。
□模板1-界面原型:给出功能的具体界面形式。
□模板2-控件定义:对界面上每个控件,用结构化的格式给出说明。
□模板3-规则说明:对功能整体具有的规则进行说明。
□模板4-逻辑图形;用逻辑图形方式表达功能内外的逻辑关系。


第4步.原型界面控件的标准化:对上述4个模板上的内容再标准化。
以“模板2控件定义”为例,将界面上的控件分为两大类,参见图4的①、②。
①按钮控件:界面原型上所有的按钮控件。
②字段控件:界面原型上所有的字段控件。

第5步.控件定义的标准化:对字段控件的描述属性进行标准化
比如:字段的名称、类型、格式、长度、必填、数据源、定义&说明等。参见图4的③。

通过上述5个步骤的分类、定义,建立了分析与设计过程和交付物的标准,这个标准使得对“功能”分析与设计的过程和交付物具有了可操作性,确定了分析与设计的顺序、每类功能的作用、方法、模板,功能成为了可分配、可计量、可验收的“单位”。同时搞清楚了这4类功能的作用、数量、占比、难易度,为软件项目经理进行工作量统计、技术难点把控、所需资源数量和能力的选择、计划进度编制以及软件品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精细管理奠定了基础。

 知道了功能的标准化方法和作用之后,下面来看一下标准化的成果是如何影响到软件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质量、进度和成本)的。

由于分析与设计的成果没有标准化,项目组成员能力参差不齐、缺乏验收标准,造成分析不到位、设计不清晰、需求理解的不唯一,因人而异,这些现象就造成了开发中沟通时间长、开发完成后出现大量的返工。可以说分析与设计的质量低下带来的问题往往会大于编码bug带来的影响(如果需求本身就是错的,可能要从根本上推倒重来!)。
以非结构化文字和不规范图、表等描述需求,既不标准、也不能量化,容易埋下质量隐患。强化分析与设计结果表达的标准化、结构化、量化,是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
控制进度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提升效率,举三个通过标准化来提升效率的措施。
□标准流程和模板:按照标准化套路(流程和模板)工作,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
□资料复用:参考历史资料效率最高,但前提是资料要做到标准化、结构化才易于复用。
□开发返工:能够做到减少或是避免返工,就等于是节约时间、缩短工期了,标准化的分析与设计成果是不返工的重要措施(可确认、易追溯)。
有质量保证、有高效的工作方式,再按照量化的工作量、匹配相应的资源、编制可控的执行计划,标准化的作业还可以减少各类风险,因此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有了保障。

可以看出标准化为软件项目管理实现三大目标打下了基础:标准化的成果容易进行量化,而量化的成果易于管理,可以这样说,没有量化的分析设计过程和交付物,就没有量化的管理,没有量化的管理就不是有效的管理。标准化是同时实现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的基础!顺便说一下,标准化的表达主要有三个手段:图形表达、表格表达、文字表达
□图形表达:逻辑图形(架构图)、界面图形(原型)。
□表格表达:各类模板(流程表格、功能表格、数据表格等)。
□文字表达:各类规格书中文字的表达部分,尽量采用结构化的形式。

另外,标准化的表达不但可以满足软件项目过程的管理要求,同时还可以快速培养年轻、经验少的软件工程师,从规范的操作中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最后谈谈一阶段与二阶段的标准化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现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是两个阶段努力成果的叠加。如果已经实现了二阶段的快速开发(平台化、少代码等),再补上一阶段分析与设计的标准化就可以做到全面完美了;如果一阶段没有进行标准化,则二阶段的开发效率再高,开发完成后的返工依旧不能避免(只是由于二级段的技术进步返工需要的时间缩短了),技术提升效果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如果还没有实现二阶段的快速开发,也可以先从一阶段的分析与设计开始,虽说两个阶段的标准化没有绝对的先后,但一阶段先标准化可以影响到二阶段标准化的设计。另外,与二阶段标准化相比,实现一阶段标准化的技术门槛低、投入少、见效快。

结论:软件项目经理,要想实现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达成软件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首先就要建立标准化、可量化的分析设计过程和交付物标准。

详细了解有关软件分析设计过程和交付物的标准化、量化的方法,请参考《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一书。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6万个赞

本回答由上海歌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化管理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