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化传播抢单是真的吗,可以赚钱吗?

日前,一种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进行“跑分”的兼职项目悄悄在贴吧、网络等渠道流行,只需缴纳最低200元的押金,就可以参与抢单,最高按照2%获得佣金,一天稳赚2000元……

日前,一种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进行“跑分”的兼职项目悄悄在贴吧、网络等渠道流行,只需缴纳最低200元的押金,就可以参与抢单,最高按照2%获得佣金,一天稳赚2000元……这些宣传语听起来十分具有诱惑性,然而,在高收益的美丽外表下,此类“跑分”模式存在押金损失、信息泄露、为违法活动洗钱等多重风险。

微信“跑分”:新鲜的薅羊毛方式 为别人代收款就可以赚佣金?

微信“跑分”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薅羊毛”方式,今年春节期间,在公众号、贴吧等渠道,不少用户做起了“跑分”的生意。

什么是“跑分”呢?怎么利用“跑分”来挣钱?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的收款码,为别人进行代收款,随后赚取佣金。一般来说,佣金的比例在1%到2%之间,也就是说,接一个10000元的“跑分”项目,可以赚取100元到200元。

在一个“跑分”平台上,用户需要先用自己的手机号码进行注册,随后进入主页,主页中显示个人资料,还可以查询资金、银行卡以及系统剩余收款单信息。

主页中的“会员奖励金排行榜”显示,当日奖励金额最高的一名用户收到2785.71元,收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也有不少;而在累计奖励金排行榜上,总奖励金额最高的一名用户奖励金额达12万余元,奖金累计上万元的有不少人。

若想进行下一步,必须绑定银行卡,输入身份证号码,以及QQ号码和QQ邮箱。在设置一栏的“收款”界面,显示三种收款方式,微信二维码、支付宝二维码和支付宝转银行卡二维码。在创建账户后,需要上传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此时需要设定收款金额,并输入二维码的照片链接。至此,就做好了全部前期准备。

抢单需先交保证金 还可以提供多级“代理”

在上述操作之后,用户还需要上传“保证金”,保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500万元,必须通过银行卡充值,缴纳多少保证金,就可以匹配到相应金额的单,也就是说,用户必须先行上传保证金,才可以抢单做任务。比如充值10000元,账户内的余额自动变为10200元,其中的200元就是佣金,这些钱随后会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的方式返给用户。

在缴纳保证金后,就可以点击“开始匹配”,系统会自动为用户匹配小于或等于保证金金额的订单,在抢到订单后,用户需要留意自己微信和支付宝中的回款。当回款达到保证金金额时,就自动停止抢单,需要重新支付保证金。

另外,该平台还提供多级“代理”,用户可以通过推广注册赚取佣金费率差。比如一级代理的佣金率是2%,他拉来的二级代理,佣金率是1.2%,其中0.8%的费率差就被一级代理赚走了。这里的代理分为无限多级,因此在贴吧、公众号、网络上有不少以“推荐跑分兼职”为名,实为拉代理的消息。

腾讯称对此严厉打击 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

目前,微信也注意到了这种“跑分”骗局,并对此进行严厉打击。微信称,近期网上出现微信“跑分”的网络活动,诱导用户在“跑分”平台上注册并缴纳押金,上传个人收款二维码供他人使用,从而获得一定的佣金奖励。

微信“跑分”不但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且严重影响用户账号的安全使用,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给用户带来押金被骗、信息泄露、为违法活动洗钱等重大风险。

腾讯称,对此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涉嫌宣传和组织微信“跑分”、涉及赌博、色情、欺诈收款等违规账号,根据账号违规程度采取限制收款、冻结等措施,情节严重并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请用户珍惜自己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不随意向他人转借微信收款码;不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所诱惑,参与洗钱等违法违规活动,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和承担法律责任。

“用户体验不是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

前几天一位互联网的前辈“亮哥”,发表了一篇名为“用户体验不是把每个环节

而是在关键环节打动用户”

待我阅读到这篇软文已经是发布

通读全文后习惯性的扫了一下评论,

其中一条评论引起了我的

”内容都还没看,就为这个标题激动认可的点赞!

以我非常认真的读了几遍此文的标题”

用户体验不是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

在关键环节打动用户“,然而我的结论却是

说这句话的人是不是喝醉了。。。

别急着喷我,先看完以下三个支持我的论据,你们再来跟我撕逼也不迟。

因为亮哥撰文的起因是一次糟糕的

打车体验,所以我也就把现在最具代

表性的这两款软件拿出来说道说道

(主题是不是分析产品,

这款打车软件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它极其强大的算法,它将人流高峰区、

计费方式等等都全部适时的计算到适应于每个小环境。

基于这种科学的数据推算,

司机载客性价比和乘客的搭车速度相较于其他打车软

//: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场景阿里腾讯投后企业都要求上自己的云,这是有专门投资条款的。但是相应企业发展壮大后又不愿意被绑定,会开始多云考虑,大部分情况还是两朵云互导,或者流入部分华为云低价抢单。反而金山优刻得分润到的并不多,这两家更多依靠当初发展早期做起来的互联网种子客户支撑头部后,全力发展产业,政务等等巨头投入少的赛道获取增长。金山本身强依赖早期视频直播年代积累下的客户壮大后大力消耗cdn以及小米系的爆发,本身互联网腰部客户很少,这也是他公有云发展停滞,要搞企业云(政务私有云)的逻辑。另外依赖投后企业也支撑体量上来,然后通过流量打法,又吸引了一波缺流量的互联网头部譬如这类开始切部分量到百度云。
云计算只是起步,大概率是个持久战,产业数字化是星辰大海,那里马太效应没有泛互联网赛道影响那么大,是生机所在。//:阿里云、包括近两年的高增速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头条系的CDN用量增长,头条由于与腾讯的竞争关系当然不会使用腾讯云,刨掉这块儿话,腾讯云相对增速也不算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台抢单赚佣金的是不是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