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全面抗战85周年纪念日,当年七七事变是如何爆发的?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桥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而事实上,中日之间的战争早在1931年九一八就开始了。而日本的全面侵华的野心在更早的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就已暴露无遗。

1928年6月4日,东北王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间谍炸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许多史学家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从这时候算起。可见,皇姑屯事件的影响被长期低估。作为战争受害方,我们对战争的审视,往往会被民族主义情绪蒙住双眼,结果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战争的残酷性和影响上,而对战前两国步步交恶的历史却鲜有提及,即使有,也很难深入分析其背后复杂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比如:

疑问一:“到底日本军部是否有一个全盘方案,一开始就把中国全部领土作为征服世界的踏脚石?” 

疑问二:“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到底是不是日本侵华的直接诱因?” 

疑问三:“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全面占领东北到底是精心谋划的结果,还是一个意外收获?”

要解开这些谜团,弄清抗战爆发的真实原因,避免历史悲剧再次重演,我们急需一部几乎不带任何情绪,视角独特,用史料说话的好书,但我们知道,这样的书几乎绝迹,直到这本《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的出版。

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

这本书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内容来源于作者为学生做的为期5天的讲座,她给讲座设置的问题既辛辣,又直击要点。加藤阳子通过各个视角的分析,重新为读者梳理出了日本战争历史更接近真实的样貌。

人们在卢沟桥上放置花篮,纪念先烈

  七十多年前,日军对四川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空袭,无数房屋被烧毁,万千平民流离失所。七十多年前,他们都还是学生,经历了炮火纷飞的岁月,见证了当年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恶行径。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记者寻访到三位历史见证者,他们向记者讲述了那段令人痛入骨髓的历史。

  讲述:七架日机袭击雅安

  “我清楚地记得,袭击事件发生在1941年夏天。”今年已经90高龄的杨宗廉老人说。

  当时杨宗廉正在蔡龙村(今雨城区南郊乡坪石坝)学校读初中。当天,学校放假,杨宗廉呆在家中玩耍。

  “我家住在中山路(今市区东大街),屋子后面就是一大片农田。”农历6月,天气开始炎热,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杨宗廉百无聊赖地站在自家大门口,望着田里的玉米穗发呆。“再过一段时间,家里的玉米就该收割了,到时候得请假回家干农活。”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了他的思考。

  “这个警报声来得十分突然,一定有紧急事件发生。”杨宗廉说,自从日军对四川进行大规模空袭,雅安城里白天拉哨,晚上挂红灯,就是为了提醒预报可能出现的空袭。

  “日军经武汉飞抵四川境内,雅安城里就会拉响预行警报;日军飞到重庆附近,雅安拉响空袭警报;日军飞到雅安附近,那么城里响起的便是紧急警报。”杨宗廉回忆,每个警报之间一般都有时间间距,而当天是三个警报一起拉响,可想而知日军袭击来得十分突然。

  警报声响起后,杨宗廉几步跳出了家门,扑倒在自家的米玉地里。

  飞机发出的“隆隆”声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清晰,杨宗廉抬头一看,几架日机紧贴着玉米地,从他的头顶飞过。“飞机飞得很低,上面的驾驶员我都能看见。飞机从玉米地飞过后开始升空,每个飞机翅膀上出现两个簸箕大的‘红疤疤’。”杨宗廉数了数,共有7架日机飞过。

  飞机飞过杨宗廉家的玉米地,他一个翻身爬了起来,坐在地里紧张地出气。突然,东北方向的多柳村(今沙湾区域)传来“咚咚”两声,杨宗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当时第一反应是日机开始空袭雅安,我撒腿就跑,想去防空洞躲躲。”杨宗廉说,跑到大街上,看见城里的居民都在逃难,年轻的母亲抱着小孩,强壮的中年人背着老人,大人的吼声,小孩的哭声混在一起,深深定格在杨宗廉的记忆中。

  所幸,日军没有再投放炮弹,空袭警报得到解除。

  讲述:立誓参军杀日寇

  今年已经85岁的陈鸿逵在雅安工作退休,回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老人仍记忆犹新。

  1941年7月27日,陈鸿逵正值小学六年级,当天休息在家。“我家住在成都青羊区斌陞街,是比较繁华的地段。”下午,街上多了许多人,人群的嘈杂声吸引了独自在家的陈鸿逵。他跑到大街上打听,有人告诉他将军衙门街已经插上了小黄旗。这是成都空袭“预行警报”的标志。大街上人人都在传,日军今天下午从巫山方向入川,准备轰炸成都。但是陈鸿逵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时成都连续插了十几天小黄旗预警空袭,但敌机一直没有来。

  就在陈鸿逵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空袭警报,紧接着连续的爆炸声在耳边响起。

  “日军来了,快跑哦!”不知谁一声大喊,街上原本平静的居民乱成一锅粥。“有往东跑的,也有往西躲的,有就地隐藏的,还有回家的。”陈鸿逵跟着一群女大学生狂奔起来,经过一座桥时大家停了下来。

  躲进桥洞后,没有人敢开口说话,生怕发出一点声音都会引起日军的轰炸。

  “日军没有对小桥进行狂轰乱炸,只是在附近投下一枚炸弹便离开了。”炸弹爆炸时,大学生们蹲在桥洞里,将陈鸿逵围在最中间,努力保护着他。小桥的附近,是大片的竹林和树林,郁郁葱葱的植物成了绝佳的天然屏障,保护了桥洞底下躲藏的人。

  一群女大学生和一个小学生就在桥洞里躲起来,提心吊胆地等待着日军空袭的结束。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炮火声,有人开始轻轻啜泣,桥洞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不知过了多久,耳边的炮火声渐渐消失,大家才敢走出桥洞。

  陈鸿逵跟着人群走到人民公园,一路上见到很多平民伤亡。“地上躺着许多遇难的居民,树上还挂着被炸弹炸飞的肢体。”

  悲惨的场景不忍多看,陈鸿逵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赶。

  一路的民居都在燃烧,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同胞们的惨叫声、小娃娃的哭声不绝于耳。走到浣花溪时,眼前出现的一幕深深震撼了陈鸿逵。“昔日清澈的小河不见了,河里漂满了尸体,河水也被染成了鲜红色。河岸边同样躺满了尸体,一个叠一个,有的在流血,而有的则被烧焦了。”看到日军暴行,年仅十二岁的小学生陈鸿逵咬牙切齿,悲愤交加。

  “上战场,打日寇!”陈鸿逵立下了誓言。

  1943年,抗日战争正处在艰苦紧张阶段,日军疯狂席卷东南亚,企图长期切断中国仅存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运输线,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国际援华物资在缅甸受阻,抗日大后方危急,举国震动。中国配合盟军在印、缅作战的远征军急需补充兵员。年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四川在一个月内征45000名优秀知识青年,派往印度接受美军训练,然后补充到远征军中参加对日作战。

  1944年底,陈鸿逵加入了中国远征军。

  这位15岁的少年,满腔怒火,心中只有复仇的念头。

  坐上飞往印度的飞机,进抵缅甸密支那城,陈鸿逵开始了远征军之路。

  讲述:走上街头宣传抗日

  1938年,日军开始大规模空袭四川,当时的戴群,还只是一名小学生。

  “当时的雅安,局势还算比较稳定。”戴群说,由于日军的目标多是成都和重庆,雅安位于比较偏僻的山区,所以日军并没有对雅安进行丧心病狂的空袭。再加上刘文辉领导的24军一直驻扎在西康,老百姓生活秩序还算安稳。但是前线的消息不断传到后方,成都、重庆等地遭遇日军惨无人道的空袭消息,在雅安老百姓心中掀起了波澜。

  “听说日军又袭击了成都,死了好多人。”

  “成都城都要烧没了。”

  这样的消息,一直在百姓中流传。

  从小学起,戴群就有了参军的想法。

  进入初中后,戴群参军的想法更加清晰。

  1939年,戴群在雅安明德中学读初一。

  “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校园内一群高年级的学生聚在一起,表情严肃,情绪激愤。”戴群围了上去,想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高年级的学生准备成立一支宣传队,专门到街上宣传抗日。

  回想起日军的嚣张跋扈和惨无人道,戴群当即要求加入。

  当时的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如街头文艺表演等等。“街头表演,主要是在城市,利用群众赶集的时候,宣传队一阵敲锣打鼓,把人吸引过来后,就开始做宣传了。”戴群回忆,最流行的表演便是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每到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宣传队便在街上搞宣传。

  “我们拿着锣,边敲边叫,吸引街上行人的目光。”等到行人渐渐围拢,宣传队便开始表演话剧,宣传抗日。 记者 江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