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太昊陵6月3开门吗

在淮阳城北1公里处。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这里春秋时已有陵墓,后代又屡加修建,逐渐增至s00亩大小。有内外两城,建筑很多,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余米,陵前巨碑上镌“太昊伏羲之墓”。 太昊伏羲氏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
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后人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就在宛丘(今淮阳)筑陵、建庙。据记载,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今存陵园占地500余亩,陵园内,殿宇琉金,楼阁掩翠,壁辉煌,华彩璀灿,是河南省名胜古迹之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
5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国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参观太昊陵后,欣然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 - 据 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颁诏“禁民刍牧”。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户,诏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关湖畔,面积达875亩大。太昊、伏义,史书记载是一个人,他教民捕鱼打猎,饲养牲畜,烤煮食物,初创婚姻制度,书八卦,制乐器,结束了原始时代生活方式。
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办“朝祖进香”庙会。

河南淮阳太昊陵(华夏第一陵,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

昨天上午(2020年6月22日),2020(庚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这也是我国举办的第三十一个公祭伏羲大典,和每年的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相比,公祭伏羲大典不论从规模还是形制都不输于公祭黄帝大典。根据史料记载,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就在甘肃的天水出生,因此天水又被称为羲皇故都。和甘肃天水相距一千多公里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则是伏羲的长眠之地,在淮阳古城龙湖的北侧,太昊伏羲就长眠于此。

提起华夏第一陵,很多人自然都会想起在陕西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但是和轩辕黄帝相比,伏羲所生活的年代历史要更久远一些,作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陵更应该称为华夏第一陵,只是太昊陵的名气不如黄帝陵的名气大而已。

据河南的《陈州府志》记载,太昊伏羲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记载,在汉代以前,太昊陵前还建有祭祀的祠堂,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颁诏“禁民刍牧”,到了五代十国的周世宗显德元年,仍然在这里“禁民樵采耕犁”。北宋太祖时期诏示在太昊陵三年一祭,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此后的祭祀太昊陵上升到皇家规格;元朝之后,因为战火等原因,太昊陵前的祠庙逐渐消失。到了大明时期,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因为淮阳是朱元璋先祖朱襄氏的故里,所以太昊陵成为大明皇帝祭祀的第一帝王陵。后来在此建祠立庙,一直到清朝时才形成了现在太昊陵的规模。

作为淮阳的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太昊陵在周口乃至河南省内的影响力无可比拟。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从宋朝开始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期间,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来到淮阳太昊陵朝圣伏羲,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太昊陵庙会,据说在2008年太昊陵庙会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对于古老的淮阳来说,太昊陵庙会能不能创造世界吉尼斯记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早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并且最古老的民间庙会,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华夏儿女一直以来寻根祭祖的文化传统。

2019年春节之后,当我来到淮阳太昊陵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年一度的太昊陵庙会,因此对于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民间庙会有了更深切的感触。

根据太昊陵景区前的宣传栏介绍,太昊伏羲陵文化生态旅游区包括太昊伏羲陵和龙湖湿地两部分,其中龙湖湿地是免费参观区,伏羲陵是收费景区,门票成人每人40元。太昊伏羲陵景区是伏羲的陵寝所在地,整个景区占地约800多亩,包括外城、内城和紫禁城三道皇城,里面的建筑都是宫殿式古建筑群,并且种植有很多松柏古树,让人感觉特别的古朴沧桑。

朱熹书写的“观法于地”

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宝笈渊源 名迹久传”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写的“象天法地”

因为是庙会期间,太昊陵景区内的游人如织,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除了感受淮阳古都的悠久历史外,就是来拜谒几千年前的人文始祖伏羲了,所以伏羲陵前的香案上插满了游客们祭拜的香火,香火的烟雾几乎将整个伏羲陵笼罩起来。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文人佘祥慕着人文始祖伏羲的大名来到当时称为陈州的淮阳,在拜谒过太昊陵后,写下了一首《谒伏羲陵》:

中原万树带秋阴,陵寝苍茫一气深。龙驭杳然归太始,蓍丛犹发白云岑。

在他的笔下,太昊伏羲早已杳然而去归于太始,太昊陵上丛生的蓍草仿佛高山之上的白云中生出,陵寝前的苍松翠柏氤氲在苍茫的烟雾之中,长眠于地下几千年的伏羲仿佛羽化成仙了。

在太昊陵,我放佛听到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歌声: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阳太昊陵6月13号对外开放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