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孝当先中老年人生活馆,这个行业怎么样?

00:11:35 强壮的大叔唷 (愿我的生命中有足够的雾霭) 您这提了两个问题,咱一个一个的说哈。。。第一,“爱有很多,最基本的爱就是顺着对方,讨别人欢心”,问您一问题,知道什么是“爱”吗,弄清楚再来说。。。“欢心”“佛教”。。。第二,“那么你的父母啥愿望呢,努力实现之才是真孝”。。。我看出问题所在了,中国人大部分还搞不清楚什么是“真爱”啊。爱不是单方面的,比如就亲子间的爱来说,父母如果真爱孩子的话,孩子是会感受或者说感应的到的,他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这种爱,那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孝与不孝是个根本没有意义的话题,我说了“孝”不是“爱”,“孝”是封建时代一种压制人的道德舆论工具,没有人性意义,至少说孝的提出主要针对的不是维护人性之善,而是统治纲常所需。那为什么说孝没有意义呢,如果父母真爱孩子,孩子的爱的反馈是一定的,所以说那些没有得到爱的反馈的父母,一定有自己的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再往开说,就扯到真爱的问题上去了,您先搞懂真爱再跟我说吧。。。 同意啊 庄子的思想就是说父母养育了子女而不据为己有这个才是爱 这一点在西方社会已经被实践了 国民意识里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与父母都是平等的社会公民用不着谁迎合谁 打自己的孩子和在社会上打人法律上没有区别 我们这里所谈的孝不过是顺从父母的意愿 那么如果父母是错的 国家是错的呢 你也要遵从 这个不是佛教说的大悲 佛教更加是不讲孝的 佛教说伦理关系都是空的 今生伦理不过是轮回与因果的体现 佛教允许今生你可以不孝 只是他说会有报应 无法轮回因果的循环才是大悲 佛教就是教你看空伦理 理解因果 来摆脱大悲 而不是服从 孝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一个说教了 人类基本的爱被抽出来套用在血缘关系上被无限放大 这个就是我们国家法制难以推行的原因 对血亲伦理的认同感高于社会法律 如果父母违法是否应该举报呢 如果父母做了有损于他人的事情来养活你 你是否应该叫他们停止呢 孝从本质上就在道德上给诸多自私自利的行为找到了借口 其实谈爱就可以了 西方社会日本社会都没有孝这个伦理观念 但是都是非常尊重老年人的国家 针对老人的无障碍设施以及福利都高于我们 这和孟子庄子的学说都是温和的 我们这里说的汪洋卧冰什么的都是骗人的 孝谈了几千年 只是对血亲关系的服从 很少有看见为社会上的老人作什么的 可以说比之全世界通行的爱 中国的孝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以公有爱代替私有孝是人类伦理发展的趋势

  • 儒家到了今天就是亡国之说 公然叫嚣你可以蔑视社会的公理 还让你觉得你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 国家今天这样是和儒家学说有关的 我们国家为什么把孔子像立在天安门 为什么不立庄子孟子王阳明 因为不能立啊 一立老百姓都不听话了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1:14:12

    21:25:53 思考与微笑 (世人酣睡忘生死,明者独醒暗修为) 诸位师兄火气都很大哈, 都别激动,别激动, 小心一把火烧了功德林。 我也来发表点意见,本帖的重点不在佛道儒是否一家,而在百善孝为先。 所谓百善孝为先, 大家还要正确理解, 这里是说大家应从孝敬父母做起, 并不是说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 【为先】和【为上】是不一样的, 因为父母就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最亲的人,我们的修行应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 所以修善法有说百善孝为先, 儒家以孝为修身齐家, 道家以孝保内心清净, 佛家以孝修世间善法筹集福德资粮。但佛道儒都不会将孝列为最高目标,儒家有忠孝不能两全,大义灭亲之举,道家则以道为最高目标, 佛家以了别生死,普渡众生为最高目标, 与最高目标有冲突的时候,孝都要让位 。 ---------------------------------------------- : ) 在功利之下,先人在训蒙阶段就内化了的问题,被当成一种行善的方式而强调,的确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从“六亲不和 有孝慈”就开始了。 。。。。。。。。

  • “孝”作为古代等级制度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和什么“君君臣臣”之类一起构成了封建制度的枷锁,牢牢的套在人们的头上,这一套是不可分离的,要接受也是成批成套的接收。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急需要的是一种西方启蒙时代的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体系,来内化为现代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而非那些传统的,已经被歪曲的不成样子的真正圣贤思想的断章取义,“孝”“忠”等等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专制下的产物和现代民主化进程所需是相背的,也就是说你接受了“孝”等于在内心扎下了一个继续向专制,向集权叩首的根,即所谓的“奴性”。人类的真爱,在我看来是不需任何所谓的道德,制度等等来“规定”的,“爱”是关乎于内心的,也就无所谓怎样来表现它,“孝”把人类的感情做了规定,这是极其可笑的事情,所以我一再说搞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孝”再来谈这个问题。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6:43:30

    当今时代急需要的是一种西方启蒙时代的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体系,来内化为现代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而非那些传统的,已经被歪曲的不成样子的真正圣贤思想的断章取义,“孝”“忠”等等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专制下的产物和现代民主化进程所需是相背的,也就是说你接受了“孝”等于在内心扎下了一个继续向专制,向集权叩首的根,即所谓的“奴性”。

  • 我这个组和父母皆祸害小组都加了- -........ 不要歧视祸害组啊,逛过才会知道别人的痛苦,这个组本身的立意并不是想“杀死”父母,而是提醒自己要健康生活以后做个好父母啊。。。

  • 11:14:12 凌波绰注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所谓百善孝为先, 大家还要正确理解, 这里是说大家应从孝敬父母做起, 并不是说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 【为先】和【为上】是不一样的, 因为父母就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最亲的人,我们的修行应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 所以修善法有说百善孝为先, 儒家以孝为修身齐家, 道家以孝保内心清净, 佛家以孝修世间善法筹集福德资粮。但佛道儒都不会将孝列为最高目标,儒家有忠孝不能两全,大义灭亲之举,道家则以道为最高目标, 佛家以了别生死,普渡众生为最高目标, 与最高目标有冲突的时候,孝都要让位 。 这里说的不是孝的位置问题,而是传统偏见和现代科学观念间的冲突问题,诚如您说的“儒家有忠孝不能两全,大义灭亲之举,道家则以道为最高目标, 佛家以了别生死,普渡众生为最高目标”这些,还有最后一句“ 与最高目标有冲突的时候,孝都要让位”。。。很禁不起推敲啊,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先不说好不好,他至少是完整的,相辅相成的,在接受的时候人们往往也会将这样整个体系的观念内化,而这个里面有很多糟粕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接受好的的同时你一定会接受坏的,整体被打破是很没有说服力的。而现当代社会真正所需的是类似于西方思想启蒙时代的自由,民主,科学思想的熏陶,而不是古代那一套,这样两个体系就发生了碰撞,有些地方(除了普世价值观)就发生水火不相容的情况,就以“孝”和“爱”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人们就是分不清楚。这么说吧你究竟是选择“爱”父母呢还是“孝敬”父母。。。要注意的是这个“孝”指的是带有世俗偏见的一种道德约束力,并不一定发自内心,好吧,您选吧!

  • 别拿道德说事,更别把自个放在道德高地上说事,表示淡淡的不屑。。。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0:00:33

    不要歧视祸害组啊,逛过才会知道别人的痛苦,这个组本身的立意并不是想“杀死”父母,而是提醒自己要健康生活以后做个好父母啊。。。 ------------------------------------- 支持!

  • “近来小组里来客很奇异”。。。 听到不同声音就不能接受,或者为避免直达问题本身而与自己原先观点发生冲突,于是出现两种解决办法,要么含糊语言、糊弄了事,要么结群搭伙、划明立场、驱赶异类。。。这就是所谓的大众心理吧。。。真正懂得的人,深知只有在讨论中才能接近真理,而非糊弄或者就事论人的表明立场,剔除不同意见者。。。到是我想说说,怎么豆瓣什么人都上啊。。。。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0:00:53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2:15:48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素问卷 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2:46:37

    是啊,你说得对的。唉。。。

  • 。。。首先恭喜你的父母对你很好,也许是真爱。。。但是假设你的父母对你并不是真爱,你怎么办?孝顺?

  • 需要谨慎的是。。。从道德上来说,以以上各位的论断都不错,很有道德优越感,对鄙人的观点是持鄙视态度的,但是道德的缺陷在于非黑即白。。。从人性来说,这是行不通的。。。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54:06

    “道德”,“人性”,这些都只是标签而已,其实,真正的沟通和感受是最重要的。本来发这个帖子也是有感而发,一些人如果有同感或是不同感都很正常的。 其实我自己的母亲就是个问题妈妈,不幸的童年让她对一切都没安全感,弄得我们都很不安,在我自己新组成的家庭中,我也不想让这个悲剧重演,所以尽可能地理解和认同她。同时,我的女儿将来出嫁,我也有个小小的私心,希望她嫁的对方家庭是和谐的。推己及人,如果现在的人多些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断了这个怨恨和不安的链条,那么,家家的温暖都会多点啊,社会才安宁啊,嗯,希望你可以理解。对了,没有鄙视你的观点,只是觉得你一直在贴标签,把自己绕在各种概念之中,那样很累的。

  • 凌波先生说鄙人贴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这您管不着,爱听听不爱听算了,至于您说的最后这段话,虽然有和稀泥的嫌疑,但是看您真情流露,姑且休战,咱交一朋友。。。哈哈哈 至于sandius 先生说的。。。我不敢苟同,我是心理学出生。。。您说的这种不爱,又由于传统道德而被迫去“孝”,这有一术语“共生”,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查 我挺拧巴一人,错的,让我硬着头皮我也不能说成对的。。。我的观点还在这:不要睬“孝”,去好好理解“爱”。。。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09:28:43

  • (随缘随意,做自己的富贵闲人!) 17:00:51

    这样说,有点玄,太死板,因为孝是至亲的,是最重要的羁绊!

  • 释迦牟尼不忠不孝,就如同墨子提倡的不忠不孝。 孝者,私也。释迦、墨子不徇私!

  • 所以才需要徇私——让自己家的人先富起来,所以才会有李刚。

  • 15:58:07 ◎龙 (言有君, 事有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連「禮」都不提倡,貌似道家不會形成條條框框,或許「孝道」是儒家或統治的需要吧。

  •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孔子依据血亲情理精神明确肯定的上述“父子相隐”举动,实际上也就是典型的“徇情枉法”行为,即出于特殊性的私情考虑、漠视普遍性的法律规定——或者说不惜违反普遍性的法制正义、以求维系特殊性的团体亲情。毋庸细说,一旦这类行为发生在行政官员身上,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德治观一旦落实到“以道德理想转化政治”的现实活动中,便不可避免地孕育着诱发腐败的潜在倾向。而当“言必称尧舜”的孟子同样依据血亲情理精神、明确肯定身为天子的舜的类似举动时,儒家德治观所具有的这种滋生腐败的负面特征便更加暴露无遗了。

  • 叶公曾对孔丘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位“直躬者”应该说都是值得称誉的,因为他的行为不仅充分体现了诚实正直的个体己德,而且也有效地维护了叶公治下的法制正义。然而,孔丘的回答却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朱熹在阐释这一点时也指出:“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论语集注·子路注》)显然,这一回答也是将血缘亲情凌驾于政事治理之上,认为“直者”可以为了巩固父慈子孝的天理人情,不惜在父子相隐中放弃诚实正直的个体己德和遵纪守法的群体公德,以致不仅严重损害那位羊被攘去之人的正当权益,而且还会最终危及叶公治下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8:34:56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8:56:12

    值得思考的是,亲亲互隐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明白家天下的弊端的深层起因。 至于那家的好坏,不是这个帖子讨论的内容,家家都有好东西,看怎么用。

  • 为什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呢?! 亲情么,是比别的关系牢固点。但根本上还是人和人的关系。个体和个体之间,也有性格爱好合得来的,合不来的。易于冲突的,比较和谐的。 通常来说,极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有着情商极高的父母和小孩。极差的亲子关系则相反。一般人,也就一般状态。这才登对呀,也比较切合实际。你想呀,孩子大多数都是父母教出来的,父母啥水平么,孩子的基础就这样,其他的,是别的环境教的。再说,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本来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你和不同的人相处,还会有不同的反应呢。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08:18

    你说的现象是存在的,在检视家庭关系之中,经常会发现你观察到的情况,正如你所言,性格爱好合得来,和谐的家庭对下一代是绝对有益的。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7:28:33

    这是我最近收到的广告: “家庭系统排列”是目前欧洲盛行的心灵工作法。在欧洲及世界各地已有许多人学习和运用这个方法来重新整合他们的家庭与心灵。有一种共同的力量在家庭背后运作,影响着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家族中发生的许多负面事件,包括家庭失和,身心疾病。都是因为家庭失序。而家庭系统排列能够帮助来访者重新整合家庭和心灵,重回和谐。

  •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0:34:50

    正如你所说,家天下,是悲剧的开始。其实归根到底,是欲望做了主了。 分析人的行为,会发现,很多东西是后天习得的,也有很多东西是人不由自主的,和家族成员之间这一联系,也是属于不由自主的,大部分扭曲的发生,是物欲滋长导致的失衡,而并非天然联系的过失。这种先天的联系,无论是否认识到,都是客观存在的。物欲滋长导致的失衡更反过来会腐蚀人的天然联系,令人更扭曲。极端的例子很多了,历史上家族相残争夺权力而导致的悲剧太多,大多是始乱终弃,也正是有力的证明。

  • 所以说,发轫于儒家的宗法观念,是中国古今一切腐败的渊薮!!!

  • “所以说,发轫于儒家的宗法观念,是中国古今一切腐败的渊薮!!!” 你要这么说。。。呵呵,看来你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中国啊。。。中国自古是外儒内法。。。错的不是儒家,而是帝王们们把法家的东西用了儒家的包装纸。。。

  • 腐败源于“亲亲相隐”,源于伪善的孝道,岂是法家所为?

  • 腐败首先源于对血缘的认同和推崇——这恰恰源于儒家。 法家讲法治,儒家才认血缘。

  • 孔子依据血亲情理精神明确肯定的上述“父子相隐”举动,实际上也就是典型的“徇情枉法”行为,即出于特殊性的私情考虑、漠视普遍性的法律规定——或者说不惜违反普遍性的法制正义、以求维系特殊性的团体亲情。毋庸细说,一旦这类行为发生在行政官员身上,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德治观一旦落实到“以道德理想转化政治”的现实活动中,便不可避免地孕育着诱发腐败的潜在倾向。而当“言必称尧舜”的孟子同样依据血亲情理精神、明确肯定身为天子的舜的类似举动时,儒家德治观所具有的这种滋生腐败的负面特征便更加暴露无遗了。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0:38:24

    你要这么说。。。呵呵,看来你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中国啊。。。中国自古是外儒内法。。。错的不是儒家,而是帝王们们把法家的东西用了儒家的包装纸。。。 ------------------------------------------------------------------ 是的。 也有一种说法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都有根据。 不过大陆的学者比较倾向前者。

  • 外儒内法和又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怎么样呢? 庄子说相茹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说的是所谓的亲情友情 被强调也正是处于险恶的环境下 人为了生存下去 才互相依存联合起来 比之于因为人与人天性之间的联合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 道家一直没有否认儒家的那一套宗法和伦理 道家是认为伦理和宗法建立起来的社会比之理想社会是不得已而为之 譬如如果你不能和我相茹以沫我为什么要和你非常友善 所以儒家除了孝还讲六亲 连孝的程度与亲疏程度都对应起来 所以这种文化下的人际关系与伦理都是功利的 儒家文化骨子里是没有类似基督教文化的那种放于统一标准下看待生命的价值观的 这也是为什么腐败在中国无法根除 相邻的日本韩国台湾的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源是基督教文化下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儒家训导 我不认为一个连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等级都要以名分来划分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是有竞争力的 其实日本台湾的儒家文化也都是以阳明学为主 注重的是个人内心的修炼 中国这边说到儒家就是孔子 其实是很奇怪的 孔子和论语都是很虚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常识 而且这个常识是两千年前的常识 有什么好在现代社会中谈的 现代社会都是小家庭 都是商品社会 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老人 花钱请护工算不算孝 子女花的是钱护工直接照顾老人 那你说是护工孝还是子女孝 两千年前的常识放到今天大力提倡本来就是怪胎 这个背后是有政治目的的 现代中国如果还是浮夸的去提倡不知道是怎么编出来的那种儒家学说 而不是去谈真正适用于中国社会的思想 只有死路一条 黑格尔 尼采 萨特 哪一味哲人的思想不是直击现代社会最本质的问题 可是有几个人在引用这些学者的言论 搬出孔子这个空架子来谈21世纪的问题 实在是愚昧 道家思想好歹是一种原始的哲学 萨特的那套其实也就这样 儒家学说不是哲学 也与现代性无关 我不明白为什么都老喜欢拿这个事出来说

  • 还是理性批判吧,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思想无错,不管是什么,都是先辈智者从其自身时代自身经历得出的经验,但关键在于器用一层,也就是形而下方面。。。看是谁用了,而且,真正的自由正如萨特所说“选择及自由”,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呢,你有选择权,但是你没有否决权。思想之自由,不在于杀戮,一种思想杀戮另一种思想。。。但讨论是很必要的,只有在讨论中才能不断接近真理。。。楼上的朋友们阐明自己观点即可,不必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态度,青筋暴起,嘶声力竭。。。这也不符合老子的教诲吧。。。我来当和事佬,别对我开炮啊,呵呵。。。

  • 荀子《儒效》 韩非的《显学》 列子 《仲尼》 史记 《儒林》 庄子《盗 跖》 墨子 《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 不放我们大家一起找找看。。。。看看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吧

  • 本来就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为了讨得一口热汤,搞出溜须拍马的“三纲五常”云云,死后却被奉为圣人,都因为统治者需要奴隶。仔细看来就是一只为活着而四处流浪的狗,为了一根骨头摇尾乞怜,不知何故竟被奉为先师,难怪这个民族缺钙无骨,膝盖骨奇软时常跪倒。今耸立政治文化中心,虽不明说,其意不难揣度。

  • 孔子所宣扬儒家的那一套政治伦理,其核心就是一套讲究上智下愚、尊卑贵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说白了,儒家的这套意识形态在现在看来,就是一套“精英治理体制,在传统上尊下卑的制度和文化体系里,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仅仅就是被少数的士绅阶层或者精英阶层所分享,而孔子,正是这一阶层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列宁曾引费尔巴哈的话说:“谁要是安慰奴隶,而不去发动他们起来反对奴隶制,谁就是奴隶主的帮凶。”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再恰当不过。一部中国历史,清清楚楚的证明了,儒家思想中的确包含着强烈的等级观念。

  • “荀子《儒效》 韩非的《显学》 列子 《仲尼》 史记 《儒林》 庄子《盗 跖》 墨子 《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 不放我们大家一起找找看。。。。看看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吧” 历史全是一派胡言,历史记载难逃两种厄运:第一,因为记载历史真相的证据并不存在或已散失;第二,对碰巧可以利用的文献进行有倾向的选择,这是记述者不可避免的事情。。。看了这么多年历史,我已失去信心。。。

  • 关于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伟大人物的生平,比如孔子,释迦摩尼,赫拉克利特或者默罕默德,我们拥有一句真实的记录吗?!真实的生平对我们无关紧要。我们想要知道的,是我们的伟人在大众神话中呈现出怎样的形象。打动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一时的真实的英雄,也就是说,再决定人们的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 如猫先生所说,你看柏拉图,在他构建的“理想国”中,也是很有序的尊卑体制。。。但这被广泛的认为是西方民主制的发源。。。同样的,为什么要不断地责怪孔子呢,在千年前提出了自己超越的思想,有什么错呢,你不责怪历朝历代君主对他的神话以巩固自己的专制,却在一个真正的智者表达自己的思想中挑毛病。。。我无话可说

  • 如果历史是一派胡言,对孔子的吹嘘为什莫不是???? 孔子才是统治者编织的谎话! 而荀子《儒效》、《韩非子》、《列子 》、《庄子》、 《墨子》等恰恰是同时代人 对孔子虚伪丑恶的真实记录。

  • 儒家讲亲亲,亲疏有别,以自己为圆心,向外围扩散,爱因为远近的程度而不同,当我们看见社会这么冷漠的时候难道没想这就是儒家的伦理观吗?为了父亲为了孩子,即便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也要隐,这不是儒家的伦理观吗?唯上威下,这不是儒家的伦理观?对问题要别人问才开口,这不是儒家的伦理观?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要无条件服从父母,这不是儒家的伦理观吗?

  • 挺儒的人永远也解答不了几千年前墨子,杨朱子,及诸多人对儒家的疑问,儒家这门学问如果真的能生存,为什么要依靠帝王的权威践踏其他学说呢?儒家信徒除了口若悬河之外还能干什么呢?儒家的学说,不加入释道老庄,到底还能吸引人吗?你以为往儒家学说里加入释道的人啥啊?人家精着了,他们知道,儒家是个没人信的邪说,不往里加些许真理根本不能蒙蔽人!不加入这些,儒家就灭了!

  • 儒家从来不讲“真”字,而只有认识到“真”字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 孔子的知识面估计和现代的初中生差不多吧,但他的对事物和人的认识之深度,现在也很难有人能超越。知识是双刃剑,呈现为真理时,是美的,如果成为面具、成为教条的时候,就很丑,甚至让人成为“知障”,有知识没文化。

  • 猫先生有点文化沙文主义啊,接受不了与自己想法相悖的观点。。。。所谓虚怀若谷。。。额额。。。算了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22:19

    讨论这么热烈啊。唉。。。 知识,不一定是见识,见识,不一定是胆识。 家家都有好的智慧,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的确,反省自己,是需要勇气的。其实,上面那位很不喜欢儒家的先生,可能您并不了解真正的儒家。我下面贴一段话给您看。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29:52

    南怀瑾说#唯止能止众止。只有真达到了止的境界,才能停止一切的动相。心念不能像止水一样澄清,就永远没有智能,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永远不能属于你自己,就永远无法自主。如禅宗许多祖师,明朝好几个理学家,都有这个本事,要走就走了,学生们跪着一哭,就回来了,过了半个月又走了,这就是生死自在。 --------------------- 在这个组的同学应该都喜欢自在和逍遥,这上面说的,就是真正的自在和逍遥。自己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命运。而这一切,第一步,就是从反省自己开始的。

  • 我崇尚老子,敬仰墨子,佩服释迦;就是鄙夷孔子——无奈,数十年博览群书自然得到的。 如果谁能不给权贵当狗、不被儒家洗脑,不想当然,不存偏见的多了解一点历史,多看点书,结论是一样的。

  • 南怀瑾做学问如苏东坡,浮泛而无深意,貌似而实非。一家之言而已。

  • 孔子的教育思想旨在维护周公规定好的统治秩序,也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他教人奉行的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勇,表面看起来,简直是道德的顶峰,无可指责,但它是劝虎狼不要吃肉,让绵羊乖乖地服从。结果绵羊乖了,而虎狼愈加嗜血。孔子不愧是“圣人”,不过功在愚民。

  • 如果“仁的根本含义真的是“人人平等相待”,墨家何苦要反儒? 很清楚,开启“平等之门”的,只可能是“非儒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孔子则只能在这扇大门前徘徊、犹豫、纠结。

  • 如果“仁的根本含义”真的是“人人平等相待”,墨家何苦要反儒? 很清楚,开启“平等之门”的,只可能是“非儒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孔子则只能在这扇大门前徘徊、犹豫、纠结。

  • 真的儒家?何以见得?莫非孔子本人都还不真吗? 他一生的所言所行,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有记录——如果这都不算,您的话会更可吗? 凭什么认为自己比荀子、韩非、列子 、庄子、墨子 更了解孔丘???

  • 荀子《儒效》、《韩非子》、《列子 》、《庄子》、 《墨子》等恰恰是同时代人 对孔子虚伪丑恶的真实记录。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1:11:45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34:24

    1914年,鲁迅先生以会稽周树人的名字施银金陵刻经处60元,刻印《百喻经》一百部。早在1906年,与杨仁山居士交谊甚厚的著名居士蒯若木(寿枢),就劝同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学佛。1914年,鲁迅开始认真阅读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是年7月29日,鲁迅“托许季上寄金陵刻经处银50元,拟刻《百喻经》”。此后,鲁迅在日记里详细记述了《百喻经》刻印赠送并以之为母祝寿的情况。 10月7日, “寄南京刻经处印《百喻经》费10元”。1915年1月11日, “《百喻经》刻印成,午后寄来卅册,分贻许季上10册,季市4册,夏司长、戴芦(舟令)各1册。”12日,“午后赠稻孙《百喻经》1本。”13日,“上午寄二弟《百喻经》6本一包。”15日,“又赠稻孙《百喻经》2册,汪书堂1册。”17日,“午后季自求来……赠以《百喻经》1本。”19日,“赠陈师曾《百喻经》1册。”21日,“晚蒋抑之来,赠以《百喻经》……各1册。”7月20日, “夜以高丽本《百喻经》校刻本一过。”1916 年5月10日“送朱造五《百喻经》一册。” 12月3日,鲁迅“归省发程”,从北京南行,向浙江绍兴老家出发, 7日到家,13日“为母亲六十生辰”。这之间,鲁迅携为母珍重准备的寿礼——《百喻经》,一路经过刻印《百喻经》的金陵刻经处所在方所,该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注目金陵刻经处? 也许,从此之后,鲁迅乃至鲁迅作品、鲁迅精神,都在以一种自己的方式注视着金陵刻经处以至由金陵刻经处肇始复兴的中国佛教。 是啊,鲁迅后来深思苦参 “国民性”问题,“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国民性”人物形象塑造中,早已深深浸透了《百喻经》对人性无明痴暗冥顽的批判精神,慑人心魄,透彻骨髓,甚深复甚深……

  • 我觉得父母对儿女的爱的确是值得赞叹的。但同时也是极易被别人利用工具化之后奴役弱势者——孩子的。 当然,教导人心向善,懂得感恩没错,但让孩子一味听从长辈的,屈服于长辈意志,这可谓心术不正,祸害未来了。

  • 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当今华夏演绎的淋漓尽致,华夏儿女得软骨头,在家屈服父母意志,在外屈服强者意志,懦弱、自私、自保,等等,和这种不是鼓励自立自强做人,而只是要求要求索取的培养无不相关! 自然界也是要孩子有生存能力的,要不父母死了,孩子怎么办?除却我们这个文化圈子,也很难再找出一个不管自己做的对于不对只是强调让孩子屈服于自己意志的地了! 他们只爱他自己!

  • 身为父母,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了,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巨大的焦虑,但没有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 美国女小说家 菲席尔.D.C.说“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 美国女小说家 菲席尔.D.C.说“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 中国的父母,所行与之相反。。。

  •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序(礼)”,从而达到达到儒家心目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2000年来被中国人奉为《圣经》的儒家经典里的思想,投合了历代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的心愿心意。因为这样的思想,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维护统治阶层利益‘家国思想’。士大夫们最高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家,是士大夫们的基于血缘关系的私家,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这里的国,是君王的国,君君、臣臣,与天下同义。平定天下是保持君主的‘国天下’和士大夫们的‘家’稳定和谐,手段是恩威并举,霸(这是儒家的实用投机)王道杂之。 在这样的社会思想指导下,所谓的‘国治’和‘天下平’就是君主和士大夫们的利益得到稳定保障的社会状态。士大夫们追求的,就是得到君主的肯定和保障自己私家的利益。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只围绕这两件事情。他们需要崇拜君主,敬天命事君主;在人格上,士大夫们(包括私家)总是认为自己高于普通人或者重要于普通人的,而在士大夫阶层内部,则有‘尊卑上下’关系。 由于没有在‘天主(真主)’宗教下的人人平等思想(人格对于上帝而言都是平等的,耶酥基督说,富人进天堂比水牛过针鼻还难。在上帝面前,在天堂之门,君主权贵富人与普通人都是人格平等的),所以中国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要么‘臣服别人’或者‘被别人臣服’的。体现在具体每个人身上,往往是同时具有这样‘主奴’两种人格。 中国社会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但是,毫无进步。其原因是不仅仅社会一直处于这样人格分裂状态,而且认为这种人格分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是‘天人合一’的王道的理想社会状态。所以,如果没有西方社会的压迫和打击,它是没有改革自己的动力的。 同样,由于中国士大夫阶层经过2000多年这种挂着儒家的仁义道德天人合一思想招牌,而实际上是自私自利的风化感染,整个中国社会都是自私自利的。这是中国人缺少社会公德的思想根源。大家为什么总是感觉中国人像一盘散沙,在公共社会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根源也在于此——因为他的伦理道德要求他只需要为他的‘家’和他的‘主’负责,只要他的‘家天下’稳定和谐,别人的“社会”怎么样和它就无关了。别人的“社会”和它心目的‘家国天下’是不平等的,利益也就不相同了。 儒家的‘家国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德伦理,败坏坑害了中国两千多年。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00:38

    您误读了真正的儒家,家家都有真智慧,看你怎么用。心量大小的问题。 有的人看餐牌都能看出毛病,有的人从西方里也能读到东方。

  • 没误解孔子就行。孔子一生的言行都在那里摆着,已经摆了2000多年了,想现屏蔽 都来不及。除非他的孝子贤孙们再搞一次文字狱。

  • 喜欢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应该从小每天被辱骂毒打一顿,经常不给饭吃,被限制任何人身自由。经历完这一切,再说孝。 爱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再由下一代传给下下代,人没有这种精力两面奉献两面讨好,顾此即失彼,却有无限的贪心,想要两面的给予。 就是因为追求不合情理的孝,所以才有这些人喜欢说中华民族BRABRBABRAB,可实际上只是种夜郎自大的幻觉,让人觉得可怜可叹的现状。

  • 我很想知道那些说佛道之孝的人从哪里看到释迦摩尼的经典和老庄里面有谈过孝了?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4:22:50

  • 泰戈尔说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将向他的父母证明天使的存在。只是有些父母反应不过来……同意楼上其中一位的话 而且就百善孝为先来讲,我觉得应该先弄清什么是真正的孝道,而不是像二十四孝里的那种做作的孝道,记得有一个是把自己孩子的奶给公公婆婆喝,而让宝宝饿死,不懂那是什么孝道……

  • 08:30:59 臻璞 (化作顽石愿补天!) 提出民主的是墨子,维护专制的才是孔子!! 墨家貌似和民主没什么关系吧 墨家思想就是秘密社会 放到欧洲就是行会 呼吁和平的 不一定是民主人士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代当然是进步的 一定是不能否认孔子首开私学的历史功绩的 孔子当然也是民主的 你不能说胡适不反对国民政府就是反动派吧 那个是党国的逻辑 把2000年前的东西抬高到能解决现在的伦理关系的地位 不论是什么 都是行不通的 孔子的思想怎么可能还能启示现在的人什么新的东西呢 常识就是常识 孝放到当下 不过就是孝而已 那套泛政治的东西已经没有人信了 再去研究孔子还有什么意义 善待父母是公民常识 既然是常识为什么要分先后 我觉得写这个贴子的 都是沽名钓誉的红学家之流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0:03:28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17:46:10

    感谢这个帖子让我学习到很多。

  • 先秦,儒墨皆为显学,而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墨家讲兼爱、非攻。儒家讲宗法。 而维系家族利益的宗法观念,恰恰是中国古今一切腐败的渊薮!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21:31:55

  • 善是什么东西楼主明白不。为何百善孝为先。孝是什么?明白不。你看到的任何一座屋子不再豪华还是流于平淡它的根基都在地底不被看见。孝是一种根基也就是善的根基。舍身取义是孝还是不孝呢?所以孝是一种根基有了孝心才能子再谈其它的仁、义等东西。否则对于仁义的谈论就是空谈。 看了一些上面的东西都是不知所云。书是用来理解的不是会背了就行。 古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 看来孔子确实很孝,虽然他不孝敬自己的祖先——殷人,却孝敬自己祖先的仇人——周公。 就像汪精卫,虽然不孝敬中国人,但却很孝敬日本人。

  • 吴三桂似乎也是圣人的粉丝,所以才不认李自成这个汉人,却能帮助满人杀汉人。

  • 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最多,但大师却很少吗?因为孩子们的理想总是和父母的期望相违背的,而中国人发明了孝来约束自己的孩子来顺从自己。而那些非凡的大师们要么“不孝”,要么有一对或一个像水像阳光一样无私的父母,或者是孤儿。 爱应该是一代传一代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少是无私的,大多数生孩儿都是为防老,如果只是出于爱,那根本不会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既然要防老,那么要求孩子孝就是一种最好的手段。

  • (人间若缺真自在 世外无存大逍遥) 楼主 21:54:22

    大多数生孩子都是不知道为啥要生,也有为完成任务生的,防老也有吧,出于喜欢孩子的也有(也就是你说的“爱”),重男轻女是因为是父系氏族的遗留的缘故,现在还有少数母系遗风的民族(例如摩梭族)就是重女轻男。如你所说,出于功利目的的孝顺之说,的确不值得提倡,同时,也如“请叫我邓布利多”组友所说,知其所出,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身心分离,魂不守舍,很容易阳气不足造成健康问题和情绪困扰。

  • 3. 弘扬美德促 进成长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五条……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健康生活馆加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