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尝新节对联

1.有没有关于中秋节月饼的诗句

1、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淞南乐府》

释义: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

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是很正常的事情。

2、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东坡《咏月饼》

释义:吃月饼就像在吃着月亮般,中间还有美味的夹心。

3、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杨光辅《凇南采府》

释义: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和今天类似。

4、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彭蕴章《幽州土风俗》

释义:写月饼上图案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5、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施景琛的《中秋词》

释义: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

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

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月饼

2.求一些中秋诗句,最好能把月饼,中秋节和思乡合在一起的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 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倪庄中秋 元 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3.有关于中秋赏月,或月饼的诗句.

中秋节对联 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2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3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4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5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6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7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中秋节诗词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4.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诗句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4.《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8.《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9.《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0.《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2.《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3.《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4.《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huán)还寝梦佳期。 15.《中秋抒怀》 喜迎中秋庆团圆,欢乐笑语万里传。

桂枝明月祝福贺,音好花开成佳缘。 16.《幽州土风俗》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

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17.杨光辅《凇南采府》 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18.祁启萼《月饼》 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19.袁景澜《咏月饼》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20.《淞南乐府》 淞南好,时物存秋香。

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 扩展资料: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中秋节--百度百科。

关于吃月饼的古诗: 1、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道出了月饼取名的缘由; 2、《酌中志》:“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

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3、《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4、《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5、明朝的彭蕴章《幽州土风俗》:“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

诗句生动描写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被心灵手巧的制饼师印制在月饼之上,月饼与月亮的传说相结合,诉说了历史悠久的月亮文化,伴随着美味的月饼一代代传承后世; 6、吴曼云《江乡节物词》:“粉膏圆影月分光,每际中秋得饱尝。只恐团凼空说饼,征人多半未还乡。

中秋月夜,确乎是一个怀人的时节,吃月饼,盼团圆只是一种祈盼,离乡的人们,脑海里,都是对家乡、亲人的惦念; 7、施景琛的《中秋词》:“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写的是在福建,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有双鲤形状的月饼。

这和现代晚辈送上辈过节礼的习俗恰恰相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饼。

7.有关中秋的经典诗句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

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

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意思是说到了农历五月中旬,万物借助夏日的天时,不断壮大繁茂,生长到极致。

  王硕摄于夏至午时乾清宫前

  6月21号,夏至。

  国子监彝伦堂前,孔子塑像东侧立着一个大日晷——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计时器之一。艳阳高照,指针的影子缓缓移动。

  古人测量时间的方法是“立竿见影”,将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所以,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夏至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最长。夏至之时,日影最短,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中国大陆设有五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别是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游人可以通过“窥阳孔”观察到夏至的正午,阳光直射地面,“立竿不见影”。

  要想在日晷前感受日影的变化,除了国子监,北京还有多处日晷值得一看。

  故宫太和殿前,汉白玉石座之上耸立着一座600多年历史的日晷。在这里,日晷也是皇权的象征,与标准量器“嘉量”并列宫殿左右,象征天地一统、江山永固。

  清华园里的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由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这座日晷的底座上,镌刻着1920届学生的名言:“行胜于言。”

  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的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有日晷,还有另一种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圭表”。在这里,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人的智慧。

  根据《穿越时空的记忆——日晷》《漫谈日晷》等文章的介绍,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立杆测影”的工具:圭表。“表”就是测量见影的“竿”,承接影子的板子,叫“圭”。圭表相配套,是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影子,判断时间的重要工具。

  圭表不仅可以根据日影的长度测定方向,还可以计算年份、季节和节气。在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圭表就是日晷早期的形式。

  虽然日晷很早就在古人生活中使用,但典籍中关于日晷的记载出现的比较晚,直到《汉书·律历志》,才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议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刻漏。”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公认早期日晷实物,是内蒙古托克托城出土的汉代日晷。

  提到日晷,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两面有字、有针且有刻度的圆盘。其实,日晷的类型多种多样,这种日晷只是其中一种,它叫赤道式盘形日晷。

  赤道式盘形日晷是中国人的首创。南宋文人曾敏行()在《独醒杂志》中就介绍了他的叔伯曾南仲发明赤道式盘形日晷的过程。

  这种日晷制作简单,日晷的盘面和赤道平行,指针垂直于晷面,指向南北两极。盘面的上下两面分别刻有刻度,从子到亥,12个时辰均匀分布。晷针的投影随太阳的运行而移动,晷盘上的刻度根据投影的位置表示时间。

  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里,看晷盘朝上的一面,而从秋分到第二年的春分,就要看晷盘背面的刻度。赤道式日晷是最容易观测、最容易读数也是最准确的日晷。

  夏至是历朝历代祭祀的重要日子。各朝天子常在夏至祭地祀祖,祈求土产富饶、五谷丰登。《史记·封禅书》记载:“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嘉靖皇帝在北京修建方泽坛,即后来的地坛,用以祭地祇。此后,地坛成为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夏至祭典的地方。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古观象台等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但阴气也开始滋长,唐代诗人权德舆《夏至日作》写道:“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因此,传统养生认为这段时间的饮食要清泄暑热,宜清补。

  老北京特色的祛暑饮料有酸梅汤,最有名的老字号当属信远斋、丰盛公和通三益。绿豆汤、荷叶粥、西瓜汁则是老百姓自家常做的清凉饮食。

  无论南北方都有吃面的习俗。因为夏至时节,新麦登场,所以夏至吃面有尝新的意思。这天开始,阳极阴生,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而老北京讲究“冬至饺子夏至面”,品种丰富,有炸酱面、打卤面、麻酱面、热汤面、肉丝面、榨菜面、鸡丝面、烂肉面等。

  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有名的凉面馆子前常排长队。其中新街口的老字号新川面馆,虽然门脸不大,依然有很多忠实的食客,鸡丝、黄瓜丝加上麻酱一拌,口齿生香。新川凉面源自麻辣口的四川凉面,经过改良之后偏甜口,更适合北京人的口味。吃完咸香微辣、清爽筋道的凉面,再来一碗面汤,讲究的是“原汤化原食”。

  白魁老号的烧羊肉面也颇具盛名,羊肉鲜而不膻,面条滑润筋道。夏日炎炎,吃一碗烧羊肉面,温补滋养。

  延吉餐厅西四总店的冷面,也是经过改良更适合北京人口味,面条爽滑筋道,汤底冰凉酸甜辣。老吃主儿讲究再搭配一盘辣拌牛肉。

  除了老字号,寻常人家都有自己的做面之道。在周家望所著《老北京的吃喝》中对此有这样的生动描写:“无论是炸酱面还是麻酱面,都是以酱为中心。酱如同旧诗中的格律,没有格律就不能称其为格律诗,菜码虽好只能算词句华美,但没有酱就做不成‘诗’了。打卤面则不同,它更像是一篇散文,有‘形散神聚’的意境。”

  打卤面的卤有数十种之多,所以在老北京人的眼中,“打卤面是那么的潇洒随意,一点也不拘泥,‘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味道便在其中。”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雨水充沛,万物茂盛,也是荷花绽放的时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中国人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欣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美丽。赏荷,也是休闲纳凉的极好享受。宋代陈与义写下《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北京赏荷的地方很多:荷花市场、紫竹院、玉渊潭、陶然亭、北海、圆明园、大观园、西海子……纷披绿映红,各有逸趣,不一而足。

  说起种植荷花的历史,不能不说莲花池。莲花池是金代中都城保存下来的重要遗迹之一,古称西湖、南河泊,因广植荷花,俗称莲花池,至今已有800余年的荷花栽培历史。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先生一直主张莲花池是北京的生命源头。北京城的肇始之地蓟城的水源,靠的就是莲花池。

  200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恢复改建后,莲花池公园占地面积44.61公顷,水面积13公顷,其中荡区荷花种植面积2公顷,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夏至时节,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莲花池公园管理处的张冲副主任和园林工程师李开宇。

  他们介绍说,莲花池公园除了“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水景,还以盆栽精品荷花为特色,每年都栽种5000至7000盆精品荷花,有荷花品种近320种。在莲花池公园的东西北广场都布置了盆栽荷花,游人可以近距离观赏。

  莲花池公园不仅有悠久的栽种荷花的历史,还有丰富的荷花新品种。从全国各地引种的同时,也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北京市辐射中心等单位合作,采用离子注入等技术培育荷花新品种,目前已培育出19个荷花新品种并进行国际登录,多次在中国花博会和全国荷花评比中获奖。如“粉舞妃”、“巨姚”、“荷风香远”等,这些品种都是莲花池公园培育出的独有品种。

  从夏至一直到七月中旬,游人在莲花池公园可以欣赏到不同品种争相绽放的荷花。从花色上看,有红色系、粉色系、白色系,还有较为少见的黄色系、绿色系和洒锦色;从花态上看,有碗状的、碟状的、杯状的,还有飞舞状的;从瓣型上看,有单瓣的、重瓣的、半重瓣的,还有千瓣的。

  在莲花池公园西南部的湖边仿古亭子上写着一副对联:千年古池层层浪;万叶荷花朵朵香。站在环湖路上,游人还可以看到北京西站与荷花相映衬的景观。

  除了满园荷花,在东门门区的圆形水池中,还种植了王莲、水生木槿、旱伞草、热带睡莲等,游人可以一睹热带水生植物的风采;在公园新扩建的南部和西部,种植了水生鸢尾、千屈菜、菖蒲、芦竹等水生植物,游人可体验野趣。

  何大齐 绘 北京园林的荷塘

  (原标题:古池新菡夏日长)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李峥嵘

  流程编辑 U003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在这一天,全国范围内都会有许多跨年活动及庆祝活动,包括香港新年倒数、江苏常州天宁宝塔烧香听钟声活动、各地方台跨年演唱会等。

日期:一月至三月期间,具体时间依花期而定

武汉东湖梅花节在东湖举办。每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品种多,游客在园中可欣赏到世界上90%的蜡梅花品种;环境美,今年梅园内的基础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梅文化,将与书画协会等合作展示梅花书画艺术;活动多,有元宵灯谜会、高校相声大赛等。

在土家族地区,每进腊月,过年的气氛便渐渐地浓了起来,忙碌了一年的土家人从置办年货开始,便将过年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杀年猪、做煻糁、推豆腐、打粑粑、贴对联、置办团年饭菜等为过年做准备的活动一件件地在土家族聚居区被弄得红红火火。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2021年为2月12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

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与日本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樱花园,园内起伏山岗上栽种的一万多株樱花树,完全开放或才吐花蕊时与树下金灿灿的油菜花、紫色的二月兰相映成趣。在东湖磨山景区樱花园内举办樱花节,园内各处悬挂着红色的日式灯笼六百多个,摆放2万余盆花卉。在樱花园内大草坪中央,一个巨型的吉它靠在五线谱上,仿佛在弹唱“樱之曲”。节日主要活动包括踏青赏樱、夜间赏樱、樱花科普展、樱花摄影展以及芭啦芭啦舞表演等。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是中国人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又称“国际示威游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朝有荷露晨曦、夜有荷塘月色,水榭亭台,九曲通幽;清塘荷韵、歌舞升平;青莲香茗,怡神养性。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2021年6月14日)

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主要民俗活动有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吃粽子,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等等。

六月初六龙晒衣,晒干龙衣百日雨,打湿龙衣百日晴。六月六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晒龙袍”,和湖南汉族的“洗晒节”差不多,是一个民间的纪念性节日。六月六这天若逢卯日,又称尝新节,部分土家人家家打新谷,做新米饭,佐以鳝鱼为菜,以示有余,有的地方人们煮酒杀牲敬神,感谢、祈祷神灵赐与丰收。

渡江路线从武昌汉阳门码头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赛程约1800米。游客可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观看,渡江节的主要活动有抢渡、漂流、嘉年华等。武汉渡江节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节日期间,四海嘉宾云集武汉,畅游长江,观光三镇,领略古楚文化,感受今日文明。渡江节的主要活动有抢渡、漂流、嘉年华等。节日举办时间一般为7月16日,但每年也有可能有前后波动,每年横渡路线不定,具体活动地点和时间可在官网查询。

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是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每年夏历六七月间新谷登场时择日举行。节前,主妇们到田间摘新谷,舂出喷香的白米。节日早晨,各家主妇蒸好新米饭,煮好鲜鱼,即邀年老客人,带着儿童来到田间,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五谷丰登。尝新节要放土炮、鞭炮进行扫寨、演傩戏、唱山歌、耍武术,寨老则用筛盛鸡、肉、酒,将栓有红辣椒和青蒜的竹杆插在田间地头,以示送祖毕。节间,仡佬人还要举行放生活动,主要是野生动物及鱼类。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2021年9月21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日期:每年秋分,2021年9月23日

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49年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每年的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节庆日,即国庆日。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

赛马节在东方马城国际赛马场举办,集体育、旅游、文化为一体,奠定了武汉作为中国现代赛马之都的地位。无论是投资规模、马匹数量、环境设施、会员人数在全国赛马届都已位居前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