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李白寄情山水的诗有哪些

  李白的狂放自负无与伦比,历代诗人中能够像李白一样狂放不羁而又自信乐观的诗人难得一见。刘禹锡乐观旷达却不自负,白居易自信满满却少了一些桀骜狂放之气。样是志向不得伸展,王维是礼佛饭僧自得其乐,杜甫是感念苍生忧心忡忡,李商隐郁郁寡欢,柳宗元沉吟山水,只有韩愈不堕青云之志,屡败屡战,不失其狂狷之气,又能自伸其志,与李白颇有一比。然李白的才气豪情、奔放浪漫,笑傲江湖的飘逸锐利终究是鲜有企及,天下之大,诗人之多,如李白一样长啸吟哦一泻千里如银瓶乍破,惊涛骇浪者绝无仅有。

  最能呈现李白个性的诗作窃以为莫过于《将进酒》、《南岭别儿童入京》、《梁甫吟》、《蜀道难》、《行路难》及古风五十九首。而张扬个性最为经典的当以《南陵别儿童入京》和《将进酒》为最。前者是李白接到玄宗皇帝诏令进京上任之际所写,字里行间渗透着美好憧憬与欣喜,一种大志得伸,王佐之才终于派上用场的热烈狂放与自信展露无疑,登峰造极。后者是从长安落魄而归,大失所望之后所写,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懑,贤良不用的幽怨哀伤,落魄江湖的挫折不堪交融荟萃,汩汩滔滔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风格上看,激情澎湃的诗情,挥洒自如的奔放,畅快淋漓的宣泄都颇为相似,但一乐一哀,一喜一忧的情怀却泾渭分明。这一前一后的心态和情怀虽然迥然有别,然李白所特有的持才傲物的狂放之情却是一如既往,心境不同,豪情不减,旷达犹在。

  先看《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曰:“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充盈着轻松畅快的激情,一个“乐”字足以凝练之。诗歌前两句写收获的快乐,秋意阑珊黍米收,白酒新熟鸡正肥,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收到了皇帝诏令进京的圣旨,欣悦之情溢于言表,难以自禁。必须的好好庆祝一番,招呼孩子沽酒、妻子烹鸡,不可遏止欢快情绪有影响了一家人,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饮酒高歌,宴坐起舞。

  此时此刻,诗人内心充满着憧憬,也满含着自信,虽然这个诏令来的有点迟,四十二岁了才等来皇帝的圣旨,但那又怎么样呢?一句“游说万乘苦不早”写尽了内心的愉悦和自豪。所有的郁闷、白眼和煎熬都不值一提了,让那些轻视自己的人见鬼去吧,我李白岂是久居人下之人!诗人运用敷陈描述的手法把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宣泄的酣畅淋漓,屡屡激情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诗人的欢畅豪迈无与伦比。

  及至从京城放还,饱受挫折之痛,落魄之苦,怅然若失,去而欲归的怅惘,欲去还休,心有不甘的纠结,缠绕着咬啮着,剪不断,理还乱。一缕缕复杂的情绪汇聚成一首诗喷涌而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首先连用两个排比句来状写黄河之水从黄土高远奔流如海的壮阔气象,以时光不可倒流来感叹生命短促,人生易老,为全诗笼上一层苍凉的情感基调。接下来连用六句直抒胸臆,挥写自己的人生豪情。尽情地生活吧,不必拘泥许多,也不必在意得失和金钱,“人生得意须尽欢”饱蘸着辛酸和无奈,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则充满着自信与坚韧,此时此刻,诗人内心情绪之纠缠不清可见一斑。

  接下来用一连串的议论来自我排解宽慰,“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感叹,是历史的溯源,也是在为自己的落魄聊以自慰。尽管诗人极力宣扬饮酒买醉,但内心的痛楚依然难以排遣,一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似乎透露诗人真实心迹。陈王曹植纵酒吟诗,狂放不羁是出于遭受压抑的释放和无奈,其间的滋味冷暖唯有亲历者能感同身受。曹植的人生境遇与忧伤,诗人显然是心有灵犀了,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蹇塞和哀苦,尽管诗人并不认为个人的落魄是自己的错,与自己的才能毫无关系,但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摆在这儿,无可回避。“径须沽取对君酌”“与尔同销万古愁”,倾泻而出,毫不遮掩,心胸情怀袒露无遗。

  李白在这里倾注了全部的豪情,也袒露了全部的心结,从头至尾,一气呵成,汪洋恣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自负,诗人的纠结,诗人的风格张扬得淋漓尽致。

  这两首诗一前一后,勾画除了李白的人生转折,也对比出了李白的人生境遇,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对李白而言都只是一种人生体验。仕宦是诗人的理想,而一旦理想破灭了,诗人也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寄情山水以逍遥,追慕先贤以自宽,希望犹在,憧憬未灭,狂狷自信的豪情从未稍稍逊色。这就是诗人李白,豪情满怀,激情澎湃,信念不灭,追求不辍的诗人李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表示寄情山水的诗句(精选270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表示寄情山水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表示寄情山水的诗句1

  1、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4、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6、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19、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2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2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31、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32、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3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3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5、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6、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3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8、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4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表示寄情山水的.诗句2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

  3、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句诗,穿越时空,如皎洁明月,照亮你我的人生之路。

失意时,你会想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式洒脱;离别时,你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式祝愿。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影响深远,而作为两种文体的代表人物,“诗仙”李白和“坡仙”苏轼,如果让你选择,你觉得谁会更胜一筹呢?

一个是唐诗魁首,一个是宋词冠冕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两首诗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白的诗,开篇用典,寄情山水,表达自己想要从名山盛景中得到寄托,实现自己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

苏轼的诗,赏游西湖,全景概述,描绘出一幅雨后湖水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的绝美画卷,表达自己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两人虽生在不同的时代,却都是当时登峰造极的人物。

李白的诗歌,早在唐玄宗时就名满天下,唐文宗更是向全国诏书御封“李白诗歌”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大唐三绝”。

而苏轼,论文学,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论写诗,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论填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综合实力堪称“宋朝第一”。

一个自信超群,一个超然旷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自古文人从政,能做到顶级的,太少了。而能在残酷的生活中还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少之又少。

李白早年以诗名满天下,虽然没走科举道路,但通过名人的推荐,也得以进入唐玄宗的视野。

李白最辉煌时,民间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龙巾拭吐”、“御手调羹”的传说,甚至他还被封为“翰林待诏”,给唐玄宗与杨贵妃做诗。

可惜囿于权利的斗争,亦或是李白狂傲的性格,三年后,他被赐金返还。

而李白的诗歌,则完美的代表了“万邦来朝,海晏河清”的盛唐气象,在他天才般的想象中,给我们展现了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自信和豪气。

余光中《寻李白》写到: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无拘无束,逍遥独立于天地之间,任何时候都相信在人生逆旅当中,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而苏轼的一生,则不断印证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深刻道理。

苏轼是宋朝的“执牛耳者”,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并得到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大力奖掖。

在他从政期间,与王安石意见不合,反对变法,还写诗讽刺当时的一些新贵,被人揭发,锒铛入狱。

随后苏轼挣扎在政治的漩涡中,一路被贬,到最后一直发配海南岛,创下被贬历史第一。

可苏轼,当真是天生的乐天派,无论是仕途不顺,还是生活贫苦,他从无抱怨,还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

在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中,他说苏轼是: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得意时,他不骄矜,该如何做还是如何,失意时,他不沉湎于泥沼,反而在里面苦中作乐, 甚至把沼泽也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他是尘世里的一朵花,随处可以开放。

一个爱酒,热情似酒;一个爱茶,沉静如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仙的李白风雅之时、豪放之时、浪漫之时、惆怅之时,都会以酒解怀,以诗当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风雅的诗仙李白在月夜花下独酌,以丰富的想象,表达出对孤独的复杂情感。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是浪漫的诗仙李白约会知己,举杯畅饮,还要相约明日以琴助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是惆怅的诗仙李白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对忧愁的深刻解读。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豪放的诗仙李白与朋友饮酒,喝到兴处,有感而发。什么五花马,什么千金裘,身外之物,统统可以拿来换酒——何等豪放!

苏轼爱茶,诗作也更内敛沉静,豪放与婉约并存。而他对烹茶也十分精到,不管何时,总要给自己来上一杯。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苏轼连夜办公,要给自己煮上一杯清茶,看着水中茶叶缓缓铺展开来,茶香四溢,疲惫瞬间一扫而光。

“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苏轼文思斐然,写词咏诗,必要给自己斟上一杯好茶,细细品味,诗句连同着茶香,倾泻而出。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沐浴完,要喝一杯茶;“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午睡后,要饮一杯茗。茶,已经成为苏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白苏轼,一个痛快淋漓,感性大于理性;一个沉着内敛,理性大于感性。

读李白,就像饮酒,热烈而奔放;读苏轼,就像品茶,苦尽则回甘。

一个天分更高,一个学识更广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苏轼《蝶恋花·春景》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轼。

李白被称为“诗仙”,苏轼被称为“坡仙”,这无疑是世人对诗人才华的最高褒奖。

李白的天分,得益于他天才般的想象,通过瑰奇飘逸的描述、汪洋恣肆的语言,写出无数经典篇章,千古文人中当属第一。

而苏轼的学识,则在于后天的努力。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奋进,还写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后来,苏轼在诗词歌赋全方位的成就,无人能敌。

据宋代笔记《庚溪诗话》记载:

宋神宗曾问身边的近臣,苏轼可以与哪个古人比作?

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

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可见,宋神宗虽然不赞同苏轼政治上的见解,但对他的才华,却是颇为肯定的。正如一网友所说:

青天白日里降下朵皎皎青莲,

又超脱于盛唐的烟火繁华。

浩繁卷牍里砌出个矫矫孤松,

一心多用尚且能广有建树。

一个代表黄河,一个代表长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白和苏轼,在不同的时空,分别写下各自的诗篇。一诗一词,成为华夏大地两条母亲河的最经典名句。

余光中先生在《戏李白》里说:

有一条黄河你已经足够热闹了,

大江且留给你苏家的乡弟吧。

天下二分,都归了蜀人。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两个伟大的灵魂隔着时间的长河遥遥相望,举盏,仰饮而尽。

而我们,读着两人各自的诗篇,感受盛唐独一无二的不尽繁荣,领略宋朝空前绝后的无限苍茫。

在诗作中徜徉,感悟自己的人生,在生命中不断奋进,谱写自己的答卷。

一诗一词,字字珠玑,句句入心,半生归来,也成了诗中之人。

经历再多,也知世故而不世故;

长路孤单,跋涉时也有人相伴;

生死两茫,珍惜过就不留遗憾;

饱经风霜,眼中仍有星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维寄情山水的诗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