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商家如何安装阳光厨房?

—以泉州市推进网络订餐监管为例

□ 赖礼碧 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要:随着“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深度嵌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订餐这一方式,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订餐甚至成为特定时期“官方”的允许方式。网络订餐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种类繁多的就餐选择的同时,还具有环节多、业态新、涉及面广等特点,这致使监管部门对于此类新兴业态的监管仍处于探索阶段,即普遍存在“监管难”的问题。为加强对网络订餐行业的监管,各地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以“一斑窥探全豹”的方式来探索网络订餐行业的监管。

关键词:网络订餐 监管 措施

随着“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深度嵌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订餐这一方式。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网络订餐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令人惊叹。与此同时,饿了么、美团等大型网络订餐平台纷纷抢滩布局泉州市,以吸引众多餐饮店进驻。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网络餐饮单位急于求富,不规范经营,给泉州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1 泉州市网络订餐行业监管现状

泉州市是福建省的经济强市,其民营经济较为发达,餐饮服务单位数量较多。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取证的餐饮单位56144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餐饮服务单位纷纷加入网络订餐行列。2019年度,泉州市监管部门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各项治理工作中的成效显著,其中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外卖商家)19687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379份;抽检424批次,合格率为99.52%;累计开展网络智能监测593671家次,督促整改12578家次,下线6552家次,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外卖商家证照公示率达到99.54%,合规率提升至97.78%;查办网络订餐交易平台违法案件2起,外卖商家违法案件229起。

2 网络订餐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网络订餐包含原料采购、加工制作,以及食品打包、配送等多个环节。与传统的堂食服务相比,网络餐饮服务链条更长,尤其是增加了快递送餐环节,既提升了食品二次污染的风险,也增加了监管难度。

网络订餐除了涉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外卖商家)外,还涉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快递配送(跑腿)公司等主要服务提供者,故涉及主体较多。目前,大型第三方平台管理已经逐步规范,但是线上餐饮店众多致使其素质良莠不齐,且第三方平台的市场准入把关仍不够严格,故存在部分外卖商家证照不齐全、经营项目类别不一致,甚至出现伪造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传统的堂食服务相比,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力度较弱。一方面,网络订餐存在环节多、业态新、涉及面广等特点,监管部门对于新兴业态的监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监管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消费者与网络餐饮提供者不直接见面,因此对食品来源、加工环境、卫生条件等“一无所知”,这也使消费者方面的监督普遍缺失。

3 泉州市加强网络订餐行业监管的有益探索

当前,网络订餐是餐饮服务的新模式,与即时加工、即时消费的传统消费模式相比,其食品安全监管难度更大。对此,泉州市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序推进对网络订餐行业的监管,筑牢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防火墙”。

3.1 落实商家责任,打造“阳光厨房”

监管部门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外卖商家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责任意识;督促外卖商家从证照齐全入网经营、食品原料来源合法、操作规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具洗消保洁储存、包装容器质量安全等方面入手,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网络订餐行业建立补贴奖励的激励机制,鼓励外卖商家配置并安装云摄像头,在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或手机APP中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实时公开外卖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推行明厨亮灶,打造“阳光厨房”。向消费者展示餐饮加工相关过程,使订餐消费者及时掌握外卖商家场所的卫生环境、食品原料采购、及打包等情况。同时,网络平台的“明厨亮灶”有助于第三方交易平台自我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漏洞,淘汰不规范、不诚信的餐饮经营者[1]。

3.2 创新监管方式,严查违法行为

监管部门应多措并举,规范并提升外卖商家、交易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如对外卖商家线下实体店加强检查巡查,规范外卖商家经营行为;对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约谈指导,提升平台审查管理水平;开展线上与线下专项检查,提高入网外卖商家食品安全信息合规率等。

3.2.1 实施“以网管网”,督促平台履行责任

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并完善网络订餐大数据分析监管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采集并提取入网餐饮单位网页端公示的信息,以此进行数据比对、提供数据支持。根据筛查比对结果,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外卖商家及时更新网页端食品安全信息,依法查处未按规定落实责任、履行义务的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及证照不齐全、经营项目类别不一致、制售问题食品等违法行为的外卖商家,做到“以网管网”,有效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履行审查管理义务,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的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切实提升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效率。此外,还可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第三方交易平台公布展示的企业信息和消费者点评信息进行关键信息的抓取,从而尽早发现安全隐患[2]。

3.2.2 推广“食安封签”,防止食品二次污染

鼓励外卖商家设计制作附有商家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码(二维码)、打开即出现破损无法恢复原状的食安封签或食品餐盒,既保证外送食品来源可追溯,又可达到防止配送过程因食品被打开而受到二次污染的问题,从而确保外卖食品从商家到消费者的配送过程安全可靠。同时,培育网络订餐消费者养成“拒收无食安封签或食安封签、食品餐盒破损的外送食品”这一良好习惯,并参与监督,倒逼外卖商家制作并使用食安封签或食品餐盒,规范外卖配送服务过程的管理制度,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3.2.3 开展网络抽检,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抽检纳入年度抽检计划,采取模拟网络订餐方式——随机选择外卖商家,根据规定通过外卖平台或手机APP下单抽取样品,依法开展网络订餐监督抽检工作,针对检验不合格的问题食品,从严从快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2.4 开展视频直播,“阳光执法”震慑商家

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展以“咱厝人查厨房”为主题的执法视频直播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关注食品安全的热心群众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以“网红店”、销量或搜索排名靠前的外卖商家为重点,由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随机抽取被检查的外卖商家,“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从而客观地反应外卖商家经营场所的真实情况。曝光检查中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做到“阳光执法”,让违法行为无处可藏。通过直播活动,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消费及维权意识;结合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告诫外卖商家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守法、诚信经营,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形成震慑效应,构建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敢、不能、不想违规违法的常态化法治环境[3]。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餐饮环节监管的重点工作,为了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监管部门要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对网络餐饮市场及时监管、全方位监管、处罚到位,最终达到彻底净化O2O市场的目标[4]。

[1] 宋晓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04:82-84.

[2] 姜素芳等.基于PEST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7):29-33.

[3] 向曙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践行初心使命[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08:8-11.

[4]姚晓倩,王婧,董姣姣,彭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下网络餐饮的监管[J].食品安全导刊,2019,8:78-81.


执法人员指导商家如何使用平台操作。

消费者点开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即可实时查看后厨实景。

打开外卖盒香气扑鼻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但商家的食品制作环境与过程是否安全,食品快递派送中是否可靠,一直是不少消费者担忧的事。

8月12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确保市民点得放心、吃得安全,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网络餐饮“阳光厨房”9882家。消费者点外卖时可实时查验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外卖餐饮单位资质信息,商家后厨实景,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过程尽收眼底。

天气炎热,在写字楼上班的王女士打开饿了么APP点餐,意外发现新板块“阳光厨房”。直接点击进入‘商家’信息页查看商家后厨直播。“后厨直播让我看到整个厨房的操作环境和人员卫生防护情况,真的放心不少。” 王女士表示,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当下,外卖平台“阳光厨房”的出现十分必要。

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严查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违法违规行为,清除无证、无照和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自专项整治以来,已开展线下检查3943家次,发现问题单位226家次,整改226家次;线上巡查1570家次,发现问题410家次。“我们以红黑榜单将日常检查结果以红黑榜形式晒出成绩单,倒逼网络餐饮单位规范经营,形成全面整体提升的良好氛围,引导网络餐饮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公布网络餐饮红黑榜12期,曝光33家。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网络订餐平台百万外卖小哥移动式宣传,在餐箱上张贴“后厨阳光、点餐心安,外卖封签、食用放心”宣传标语,扩大宣传覆盖面。此外,第一时间对接去茶去、三姐妹等连锁公司总部,从顶层破解连锁门店沟通对接、摄像头安装、网络调试链接等一系列困难及问题。

将“阳光厨房”搬上第三方平台,以网络直播的形式,把对外卖商家的监管从政府的“一双眼睛”转化为消费者的“无数双眼睛”,是“倒逼”外卖商家规范经营、提升外卖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我市各地也纷纷推进“云监督”智慧监管。

鹿城打造滨江大排档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示范街区,突出示范引领作用,街区网络餐饮共28家,已建“阳光厨房”28家,全部餐饮单位后厨视频接入街区智管平台,可在街区大屏显示,供消费者实时监督。瑞安选取销量靠前、人流量集中的瑞安吾悦广场为重点建设对象,分批推进网络餐饮单位集聚区“阳光厨房”建设,综合体街区61家网络订餐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全覆盖建设。

洞头、瓯江口两地通过比对全程电子化系统餐饮单位名单和“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销量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双重核查,对辖区内网络餐饮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排查、全方位核实,两地共及时剔除关停餐饮单位93家,同步通报美团、饿了么平台核实下架。并逐一实地走访网络餐饮单位,引导单位加入“阳光厨房”,两地均实现辖区网络餐饮单位100%全覆盖。苍南升级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对该县所有社会餐饮单位实行精准的定位赋码监管,全面摸清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情况,将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在线使用等纳入餐饮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实行信用积分管理。

“作为新生事物,各方还有一个磨合过程,我们将逐步完善管理,将这一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日常监管、集中执法等手段,加强网络餐饮单位线下检查,对已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安装点位是否全覆盖、视频是否正常在线、后厨卫生是否达标、以及外卖封签、反餐饮浪费工作等落实情况。

与此同时,加大“阳光厨房”在线率的巡查,对视频异常商家截屏固证,督促商家及时修复摄像头故障或更新视频流地址,对历年建成的入网餐饮商家“阳光厨房”逐一排查清理,对已经下线、线下经营异常或已经注销商户及时清除信息。并定期对全市范围内网络餐饮“阳光厨房”进行全覆盖拉流排查,对摄像头不在线、对墙等情况进行点对点提醒,未整改到位的,通知辖区监管部门进行实地检查;每周对各县市区按5%比例进行抽查,在线率低于80%的进行全市通报,确保建成网络餐饮“阳光厨房”能在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订餐平台实时展示,实现后厨公开化、透明化。

此外,对已安装阳光厨房的网络餐饮单位开展一次线上培训,通过培训小视频的形式,围绕原料采购、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环境卫生、清洗消毒等管理内容,同步激活“浙食安”餐饮商户端并常态化使用。(记者 鲍南南 通讯员 方抒


· 超过3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美团外卖已在App首页展位设置“阳光厨房”专区。目前,浙江全省11个地区首页已上线了“阳光厨房”入口。外婆家、新白鹭等本土连锁餐饮品牌已陆续加入,参与商户覆盖中餐、西餐、快餐、茶饮等核心品类。
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等消费者熟知App,服务涵盖餐饮、外卖、生鲜零售、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业务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众点评和美团哪个更实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