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绍下婚恋软件找对象靠谱吗?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夏晨)湖北的邹先生通过婚恋网站找对象,不远千里赴廊坊会女友,没想到却被骗入传销组织,20多天后才逃出。对此,河北省公安厅提醒广大网友,婚恋网站交友风险较高,需谨慎。

    2013年11月,来自湖北省松滋市的邹先生用手机在“有缘网”等婚恋网站的客户端上注册了账号,离过婚的邹先生希望通过这些社交软件能再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随后,他便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同样离异且同是湖北人的女士“明洁”,两人在网上聊得很开心。

    2014年3月初“明洁”以结婚为由要求邹先生来到了河北省廊坊市。邹先生说:“刚到廊坊,我并没有发现这是一个传销组织。我被‘明洁’安排住在安次区银河南路南苑小区16栋5单元101室,我们一起吃饭、逛街,我还给她买了几件衣服,这些费用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多元。”几天后,邹先生发现单元房里其他人,每天都会聚在一起听课,在门板子上吃饭,这些现象让邹先生直接想到了传销。

    明洁以“入伙费”名义找邹先生索取2900元钱,这件事让邹先生确信自己误入了传销组织,他说:“由于当时还对这段‘感情’抱有一线希望,我无奈之下交了‘入伙费’。后来‘明洁’陆陆续续又骗过来的十几个人,他们都还傻傻的等着跟她谈恋爱呢。”

    据邹先生介绍,在此期间,传销组织不停地骗人来廊坊。“男的伪装成做生意的,骗女生说能给她们解决工作。女的就在婚恋网站上注册多个账号,专门找离异的男人,先‘勾引’他们,再以结婚为由将他们骗到廊坊,然后再慢慢地拉他们“入伙”。”

    3月27日,邹先生终于离开了廊坊市南苑小区,并向廊坊市安次区公安分局报了案,分局将案件转到了天桥西派出所。

    记者就邹先生反映的情况向天桥西派出所进行了核实,据天桥西派出所民警杜长松介绍,4月10,派出所按照邹先生反映的地址前往南苑小区16栋,但并没有发现传销窝点。随后,派出所在南苑小区17栋查处了两家传销组织。

    杜长松说:“自2014年春节之后辖区内的传销类案件和接警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派出所也对传销窝点和传销人员进行了清除和遣散。有些被传销组织‘洗脑’孩子,家长过来带他回家,孩子死活都不肯走。”

    另据杜长松介绍,自2014年4月2号,河北省公安厅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打击整治传销集中行动的通知》以来,他们派出所也配合经侦大队和工商管理部门组织了联合执法,对于此类骗局,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提高警惕。

    河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负责反传销工作的一位民警也提醒网友,婚恋网站交友风险较高。交友过程中,涉及到钱、物、汇款的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现在,一些传销活动在婚恋网站以交友为目的行骗,特别是对那些急于寻找另一半的单身人士来说,在交友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小心。”该民警说道。

    目前传销犯罪活动正呈现出欺骗性更强、手段更隐匿、形式更多样、模式网络化等四个新的特点。那么,如何能快速的识破传销的骗局呢?

    记者在网上搜集了辨认传销组织的三个方法:一是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才能取得加入资格。二是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三是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近年来,关于婚恋网站不规范之处的报道屡见不鲜。

简单的网页背后所暴露出的种种失信行为,让众多用户心生质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身份造假,免费会员服务问题丛生

结婚11天变身“单身贵族”注册会员,出狱次月冒充警察注册登记,刑期未满竟成“纪委干部”广泛交友......这些都是发生在婚恋交友平台上的身份造假案例。

犯罪嫌疑人夏某,在婚恋网站上冒充公务员身份,分别与四人发生性关系并骗取物品,据判决书显示,夏某曾因贩卖淫秽物品罪和诈骗罪被判刑。犯罪嫌疑人代某,多次冒充警察骗取相亲对象的信任谋取财利。在刑满释放的次月,已有前科的他利用婚恋网站重操旧业,骗取三名被害人钱财十多万元。

鱼龙混杂的基础会员滋生众多的犯罪问题,网络婚介平台方为何不提高审核门槛,为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曾就职某婚恋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家在免费服务上被骗得多了,会觉得可信度低,就会转向VIP服务。”

于是,收费1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的VIP服务便成为婚恋网站获取钱财的重要途径。

除了真人注册身份造假,网站还出现了“机器人”女友。今年26岁的张洋因社交圈不大,选择通过婚恋网站交友。今年2月,张洋在一家婚恋网站充值99元成为会员,可以进行3个月免费畅聊。

充值成为会员后的第二天,张洋就收到不少交友信息。然而,信息内容竟然一模一样,都是让他加微信沟通。他表示:“婚恋网站给我介绍的可能是‘机器人’,发信息、对话都是设定好的程序。”

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添加对方发来的微信号,进入的竟然是微信公众号。

随后,张洋曾进行客服反馈,但一直没有打通电话,沟通无果。

今年3月,在众多“机器人”的信息中,张洋发现一个真人信息。双方觉得基本信息符合要求便开始交流,谁料刚开始几天,对方就多次要求和张洋见面,并不断推荐他炒股,让他困惑不已。“我遇到的不是婚恋对象,而是拉我下水的人。”张洋说。

实名制成摆设,身份信息随意设定

对于多家婚恋网站出现的信息造假等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随意点开一家较为知名的婚恋网站,记者在填写性别、工作地点、婚姻状况等信息后成功注册,整个过程仅用一分钟左右。在注册过程中,个人身份信息可随意填写,没有遇到任何关于“实名制”的限制。

刚完成注册程序不到5分钟,记者进入主网站页面,就有20个用户浏览了记者的信息。记者查看发现,对方信息只显示年龄、学历、所住城市等基本信息,如若查看详细内容,需要交纳259元至389元不等开通会员,只要成为会员,就有免费查看信息等19项特权。

婚恋网站乱象丛生,作为婚恋交友网站的用户,要具有一双辨识信息真伪的火眼金睛,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更不要一时冲动落入骗子的圈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标题:仅24.7%受访者认为通过相亲交友网站找对象靠谱

  相亲交友网站为很多年轻人认识另一半提供了新途径,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受访者自己或认识的人使用过相亲交友网站,仅24.7%的受访者觉得通过相亲交友网站交友靠谱。受访者指出婚恋交友网站存在三大主要问题:“红娘”忽悠、欺骗会员,聚集着饭托、酒托等各行业的“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存在漏洞等。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0.7%,90后占25.4%,80后占49.8%,70后占17.7%,60后占5.5%,60前人群占0.9%。50.4%的受访者在相亲交友网站上注册过。

  年轻人网上相亲三大原因:选择多、个人社交圈窄、网上社交成本相对低

  调查中,5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认识的人有通过相亲交友网站认识或相亲的经历,30.9%的受访者没有,12.6%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苏世蓉曾在国内某相亲网站工作过,也是某相亲网站的注册会员。苏世蓉介绍,相亲网站有两种服务方式,一种是线上的自主交流,完全是自助式的,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我展示和交流平台;还有一种就是线上到线下的红娘相亲服务,也就是组织会员进行线下的见面交流活动。“但线下参与活动的人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还是线上的活动,因为一对一的交流是最好的,线上的会员资料都很具体,你如果查阅后感兴趣就可以进一步地交流,这样主动性和选择性很强,既简单又专业”。

  在她看来,相亲网站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同事通过相亲网站认识并最终修成正果。但这也都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会挑选,会分辨”。

  90后王杰(化名)本科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3年多,目前单身。说起找对象的问题,王杰表示自己并不“挑”,但身边就是没有合适的。对于相亲网站、微信公众号、相亲大会这种所有信息都展示在别人面前让人“筛选比较”的形式,王杰很难接受。

  年轻人选择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相亲的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选择多(56.2%)、个人社交圈较窄(53.3%),网上社交成本相对较低(53.2%)是3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方便快捷(44.7%)、结婚压力大(29.2%)等。

  苏世蓉觉得,现在人们处于网络时代,大家都习惯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直接去面对、去追求的时候反而会害怕受骗。另外,从大龄单身青年的生活、工作状态来看,相亲网站的确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曾经从事过心理咨询师工作的田耿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亲网站来交友,其中一个动机就是急于结婚。互联网的交互性,让他们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得以最大地实现。并且,大型的相亲网站会对会员的身份、学历、工作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并对会员进行评级,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用户安全感。

  59.5%受访者提醒年轻人网络交友要学会辨别真假善恶

  调查中,24.7%的受访者觉得通过相亲交友网站认识另一半靠谱,43.0%的受访者觉得一般,27.9%的受访者认为不靠谱,4.3%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我很反感相亲网站广告进行亲情绑架、物化女性等营销方式。”王杰认为,恋爱还是应该互相吸引、逐渐发展,网上相亲有种淘宝购物的感觉。“网上相亲对象很多是托儿、骗子,我心里多少有些顾忌”。

  苏世蓉说,专业的相亲网站会在最初进行注册的时候对会员的身份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与身份证信息绑定进行实名认证,但在进行线下活动的时候,对每个会员进行严格的审查是不现实的。“一来是因为活动规模确实挺大,二来也是出于对会员个人隐私的保护”。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相亲交友网站存在的三大问题是:“红娘”忽悠,欺骗会员(57.0%),聚集着饭托、酒托等各行业的“托”(56.6%),婚恋网站实名认证存在漏洞(54.1%)。此外,45.8%的受访者指出婚恋交友网站成了诈骗的温床,37.7%的受访者指出这样容易恋爱不成反被骚扰,36.4%的受访者觉得婚恋网站的用户缺少有效的维权渠道。

  田耿认为,一段成熟的恋爱关系,应该是基于长时间的交往和磨合才会更加稳固的。相亲网站这种看眼缘和资料背景的方式,其实跟恋爱这种私密性和亲密度较强的人际交往是相违背的。“许多在相亲过程中遇到诈骗的人,就是被人抓住了这种焦虑的心理,抱着太强的目的性,反而使恋爱变成某种交易,最后上当受骗”。

  “曾经有一个男嘉宾特别喜欢某个女嘉宾,天天追着女嘉宾跑,还进行跟踪,挺吓人的,但这种情况非常偶然。”苏世蓉说,“这个我们也没办法介入,因为女嘉宾不能确认是哪个男嘉宾,我们就没有针对性,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确认身份的话,会进行调解处理。”

  对于网站交友的这些问题,苏世蓉觉得无可厚非。“就算是朋友介绍的也有可能遇到不靠谱的人,这就需要自己去判断,没有谁能够给于保证”。

  什么样的相亲交友渠道更可信?调查显示,受访者首推熟人介绍(65.2%),其次是单位组织的联谊活动(54.8%),其他渠道还包括正规的相亲网站(31.6%),家长代劳的公园相亲会(31.1%),相关公司、机构组织的节日交友活动(30.0%),口碑好的微信公众号相亲平台(20.7%),聊天软件(11.3%)。

  王杰觉得,父母亲友介绍的比较靠谱,“毕竟相互知根知底,而且已经有人帮忙筛选过一遍”。不过,相信缘分的王杰也看好婚恋网站:“缘分这种东西很神奇,写信、打电话、网上聊天都可能会交到好朋友,也可能遇上对的人,希望相亲网站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形式更好,让人容易接受。”

  “我建议是最好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相亲,虽然选择的余地会相对小一些,但基于人际交往的关系比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关系要更加稳固一些。”田耿认为,不管通过什么渠道相亲,从婚恋的角度来看,两个个体最终组成家庭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包容,并且得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调查中,59.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交友要学会辨别真假、善恶,56.4%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网络交友时应存有警惕心理,55.7%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于网络交友,受访者给出的其他建议还有在正规实名认证平台相识(45.5%),保持理性、不被感情冲昏头脑(44.5%),初次联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38.3%)。11.4%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不要通过网络交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站上找对象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