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什么的必然要求

  意义,是一个词语,意思有四,其一指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其二指内容,其三指美名,声誉,其四指作用,价值。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指明行动方向。作为党和国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因此,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以充分凝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进步力量。

  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共同认同、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

  有助于维系良好秩序,巩固国家善治。共同体意识的存在与铸牢,是善治形成并巩固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其蕴含的权威理念、规范意义,是成员形成正当性、有序性观念和行为的重要依托和体现。与此同时,共同体意识还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从而对秩序的未来延续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些都将有助于促进成员主体的多元合作与共治,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

  有助于促进民族振兴,捍卫集体尊严。集体尊严是一种不可冒犯的独立自主状态,但更是一个赢得尊重的担当贡献过程,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大家共建共有的价值感。这种尊严状态既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之上,又依赖于每一个国人的付出、担当与贡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在近代蒙受外来侵略、内部衰败苦难的民族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否,直接关联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尊严。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时代坚定不移走这条正确道路,要继承和发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把握好每一条经验(即“十二个必须”)的内涵实质、精神要义,充分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新时代我们党的民族工作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用准用活这些宝贵经验,将这些经验发扬光大,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层面不同、范畴不同,二者可以并存不悖,但不是平行并列的。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我们要立足当代、立足国内国际新形势、利用优势、补齐短板、全方位的 “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全面发展的胜利果实,保证中华民族永续繁荣发展。

[关键词]五位一体;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从未中断文明的古老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不断沟通、交流、融合、文化碰撞、经济互助,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即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现实利益、共同的未来命运,将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费孝通先生在1989年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他认为中华民族实质上是一个高层次的一体多元复合体,包容、整合差异从而促进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五位一体”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是高层次、整体性、凝聚性、融合性、系统性的各民族的价值凝练与提升,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建构性指导思想。“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高屋建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和动力。

一、经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小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国家政策始终积极引导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范畴中,涉及到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其中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策略,西部大开发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开发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强大的历史机遇。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协调安排下,补齐短板,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全国一盘棋”模式有力助推了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关键在发展,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长期以来党中央坚持将区域板块之间良性互动贯穿经济发展战略中,将“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有效结合,促进“发达经济体板块”与“新经济体板块”之间高度良性互动,形成1+1>2的合力,在中央政府全方位推动区域互利整合下,中国的1+1是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掏心掏肺的互相帮助,是政府、市场、社会都参与的“多管齐下”的“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模式。加强东部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上海参与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为例,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上海与新疆喀什地区建成了“结对子”模式的合作形式,从2013年至2020年的8年间,上海共派出数千名干部、教师、医生、志愿者等到喀什进行援疆工作,大力改善了当地的水、电、气、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将喀什的农副产品推介到上海,上海游客大量涌进新疆,两地人民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了喀什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莞对口支援四川甘孜州九龙县,九龙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走上了“五朵金花+”特色农牧业发展格局,东莞九龙两地不断深化商务合作,九龙的健康绿色生态食品走进东莞,食物将两地人民联系得更加紧密,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二)“补齐短板”举措有效缓和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

受历史地理等多方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比较落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啃下的硬骨头,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教育等领域短板,加速信息化发展是缓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关键。近年来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全覆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立与外界的交通联络运输线,强化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打通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流交融,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福祉,全面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缓和区域不平衡发展矛盾。例如,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推动了祖国边疆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20年10月31日,人类又一史诗级工程——川藏铁路建设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有“世纪工程”之称的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是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它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838公里,将大西南与美丽的西藏相连。2020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川藏铁路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对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也逐步得到改善,如中共中央加大对新疆教育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教育资源,特别是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改善了当地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提高了就业能力及劳动收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里就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推进民汉合校,加强“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人民人文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补齐短板”各项措施推动了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全国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与利用。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把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引进来,让特色的资源走出去,推动形成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缓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促进国内市场良性大循环,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政治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加速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关键,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执行,民主化、法治化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结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一)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民族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既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的优势,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民族地区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各民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3]。

(二)坚持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和道德建设有机结合,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

我们坚持的民主是实质性民主,是中国制度创新和“智慧结晶”的中国民主,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本模式”,这是一种良政善治,不是程序性民主,是政府在做决策时,时刻想着人民利益,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具有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民本主义民主。这种民主化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与进步;我们坚持的法治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体系逐步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格局得到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协同发展,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序[4],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民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性,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了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公民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围绕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民族团结、文化自信、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社会治理中。政府工作全方位覆盖到各民族基层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充分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

三、文化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文化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根”。国家长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少数民族没有独立文字,为帮助少数民族传承自己文化,国家依据本民族自愿原则,帮助壮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等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创建了自己的文字;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和传承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组织协调,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进一步促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兼容并蓄的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经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融合形成了今天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经历史传承联结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血脉,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进程,表达传递国家文化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在一些贫困地区,面向贫困群众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教育培训,消除他们与外界的语言文字障碍,使其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先进知识文化,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构建内生发展动力,真正做到“扶贫先扶智”,从文化上使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面貌得到一定的改善,逐渐缩小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差距。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团结与文化自信,维护了祖国统一。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5]。通用语言文字的大力推行,是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谱写灿烂中华文化的必要前提。推行国家通用语言和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數民族人民内部日常交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权,采取多种科学措施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如,加强对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设立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6]。在全面加强和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动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资源与力量源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一直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石窟文物、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自信,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如通过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明晰的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过程;旅游、教育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各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重视以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契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真与本真形态,避免少数民族文化被过度商业化和失去特色。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全民的参与,构建了少数民族群众合理的参与机制,各民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热爱与维护的内在驱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性逐步形成;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为依托,形成的“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坚定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

四、社会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生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加强和创新了社会治理制度,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行,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通过大力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往交流活动,搭建起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地通过发展创新“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奠定了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大团结社会基础,谋划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一)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推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发展创新“枫桥经验”,解决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激发了社会各个主体的活力与积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过程也是各族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每位公民,每个家庭积极充分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形成了推动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合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稳定与安全的社会基础[7]。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民族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例如,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安全与统一有着重要意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为最广大人民的安定幸福生活创造稳定社会环境。深挖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与美好存在的延续现实,使社会看到了民族的走向与未来,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了藏传佛教的中国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维护了西藏的和谐美丽。

(二)民生福祉得到大幅度提升,促进了民族团结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降到2019年的0.6%,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增长39.9%,民生持续改善,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比2015年下降2.4个百分点,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全民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终身教育制逐步构建。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与加强,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绿色根基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態文明建设战略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冠疫情进一步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上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最普惠式的“民生”政策,惠及全体人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绿色根基。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两山”理论的含义指:一个地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也可以创造一定数量的经济价值。不仅“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汪洋大海”、“茫茫草原”、“戈壁黄沙”、“荒山怪石”等都可以通过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经济产业,实现相应的经济价值,变成“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必须保护原生态环境,不能过度开发,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就能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太原汾河水治理视察时首次提出“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四治”要求,并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践行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屏障,建设美丽魅力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儿女提供一个天蓝、山青、水绿的生活环境,这是坚持“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资源的最大依靠是特色文化,而要发挥这些资源的经济效益必须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新疆博州的赛里木湖在树牢“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后,在保护型开发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赛里木湖景区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如今天蓝水清的赛里木湖已找到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模式;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修建生态围栏保护原生态不受破坏,加强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湿地面積,优化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环境等措施,使湖区和湿地面积增加,建立了以湿地为主的研学、科普宣传基地。全国各地都在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变,协同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将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来满足美丽中国建设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但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依然存在。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的“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一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因此,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就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顶层设计也基本形成,推动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六、“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民族自在实体发展到民族自觉实体,中国历史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历史,中华文明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团结统一的进程中持续创造的。“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五位一体”推动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进步,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稳定和谐的“多元一体”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推进经济现代化建设,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推动各民族经济全面、协调、平衡、充分发展。“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中国释放内需潜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释放民族地区内需潜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关系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经济基础。从整体看,我国区域经济基本处于东、中、西三级阶梯状,我国民族地区基本处于西部第三级阶梯,由于自然地理、交通及人文教育等方面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自我发展动力不足,贫困程度相对比较深,这是现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全面现代化的短板,更是我国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重难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发展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与深入[8]。

要立足少数民族区域现状,长远动态设定新发展规划,补齐短板,打通交通要塞,推动“文旅融合绿色发展+5G+民族互联网”,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里,真正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完美相结合,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不仅要“修路”还要“联网”,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要学会通过互联网,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文旅融合绿色发展+5G+民族互联网”,这三者的融合,既顺应信息技术与民族经济深度融合,又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了数字升级甚至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加大对家乡的宣传,借助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手段来将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品销售出去,将自己的特色文化及旅游景点推介出去,真正走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道路,走上生态与发展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例如四川甘孜文旅利用互联网思维,善用流量,将“美丽”资源盘活盘好,通过顶流网红丁真的影响力加大对理塘、甘孜州的宣传,将线上网红热度与线下的实体文旅有机结合,宣传了当地的景点与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流量变现”带动了当地经济走上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继续坚持“全国一盘棋”,整合各方面社会积极因素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来,扬长补短,实现经济发展质量、速度、结构、流通、规模、效益、效能、分配、安全相统一。制定优惠政策,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发动社会力量助力开发与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搞好与周边地区甚至沿海地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及全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整体发展。以人才振兴战略促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开发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各族人民人文素质,继续推进少数民族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齐抓并进,合力推进少数民族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全面升级。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乃至全球大市场,利用其后发优势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经济基础。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我们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道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抓住大好时机,趋势而上,起而行之,继续把我国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走“中国民本模式”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努力夯实政治生态建设的制度基础,推进各项政治制度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永葆生机活力,在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不断的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在统一中自治,团结统一是全国人民最高利益和共同利益,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要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在统一的基础上自治,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格局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基础,针对我国各民族在长期迁徙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我们的民族政策必须既考虑民族因素又考虑区域因素,既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保障民族关系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与共同进步。

在政治生态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并有效融入道德建设,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民主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民本主义”而展开,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群众路线,走出中国特色的实质性民主道路。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消除人类历史上最多的贫困、创造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等这些都是我们民主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的体现,所以我们各族人民在进行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坚持走“中国民本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主化保障。在法治化建设的道路上,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推进合作共治,汲取人民智慧,立良法,行善治;转变政府职能,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共治局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法治的阳光洒在社会每一个角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后疫情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在法治化建设的道路上,更要凝聚起14亿中华儿女对法治的坚定信仰,让大家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还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充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在一个和谐安定的大环境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人人心系民族,心系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铸得的更加牢固。部分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法治起步晚,人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我们更要加强法律普及化教育,还要不断的培养和输送法治工作人才,为当地法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进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与铸牢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要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优秀精神文明传统,使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人民信仰,壮大国家力量,坚信民族希望。在民主化、法治化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推动建成文化强国,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的坚强基石,是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智力支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食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成文化强国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弘扬中华文化,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领域的主要目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各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民族文化创新之路,满足各族人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文化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有56个民族、73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正在使用的有26种,正确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文明绵延发展,各族人民交流交融发展,国家安全与统一的重要基础[9]。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国各地的运用与普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吸收先进知识与文化,快速坐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快车,带动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加强民族文化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必须补齐文化短板,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依托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大力优化民族特色文化供给,结合绿色旅游业发展,走文旅融合之路,彰显民族文化产业魅力与特色,从而实现文化共发展、共繁荣。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新阶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凝聚作用并将其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追求。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蘊涵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并结合新时代实际需要进行创新与发展,让中华优秀文化在服务当代社会发展中永葆青春活力,彰显时代风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红色革命文化基因,鼓励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学习宣传各种精神文化,如,右玉精神、西迁精神、延安精神、蒙古马精神、企业家精神、特区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提升优秀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铸牢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就需要提升各族人民对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社会发展领域方方面面的体验和感受。改善民生福祉,加强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领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着力点。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在全面摆脱绝对贫困后,我们要积极应对相对贫困,以发展教育为主导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特别是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深化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为更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提供学习提升技能素质的机会,使其更能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就业环境;抓紧抓实就业工作,既造福人民,又稳定社会,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更要抓好就业工作,利用好“互联网+”,应对新需求,加快建设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劳动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就业环境,为各行各业的就业者搭建更稳健更多彩的就业平台,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使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化,结构更加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10];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培训模式,如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领域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承担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职责,我们要建成覆盖全民的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覆盖,借助各种有效方式使所有人纳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内,先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特别是解决好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入保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制度调整及体制改革,打破社会保障城乡分割的壁垒,改变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继续强化互助共济功能,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优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障与照顾,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增进人民团结,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权利与责任相对应原则,社会保障体系,既要确保底线公平,也要能实现权利与责任相对应,才能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国泰民安。利用制度建设与科学技术来调节社会主体间相互关系,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使社会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成果制度更加稳健地向“公平、普惠、和谐、安定、有序”发展。用制度建设保障社会治理的合法性,从强化顶层设计到健全基层乡规民约,以明确的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人有良法依,有良治靠;用现代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激活社会安全治理动能,为我国社会安全保驾护航。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是重心,社区治理是重点,加强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设,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有保障,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各级政府都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黑犀牛”事件。后疫情时代,“稳定”与“安全”尤为重要,“稳定”是“绿色与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国泰民安的基础,维稳工作在各个地区与环节上都需要放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安全稳定是大局,继续维护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建设、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强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基础上,提高全民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生态环境成为制约各地区能否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继续开展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党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作用,全方位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人民群众利益和以结果为导向,引入合作机制与竞争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落实责任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保护生态多样性。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好监督和制度设计作用,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社会全方位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树立与贯彻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践行绿色发展观,让绿色理念、自然情怀走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宣传媒介铸牢中华儿女的绿色价值观,构建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合力。美好的自然环境是最大的公共资源,绿色生态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既能创造出无穷的经济效益,还能创造出怡人的社会效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發展,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我们既要生活富裕也要山清水秀,为此,全国各地必须加快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既要发展经济,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蓝天白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效能转换,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走出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始终。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只有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以乡村建设为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当城镇化率超过50%时,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田园风光、农业景观会成为稀缺资源,城市中一部分中等收入人群开始怀念乡愁,怀念乡情,农村将成为一部分城市人口返乡旅游、居住和创业的热土。要乡村振兴,农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农村改革要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深入人心。要更好的实现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破除我们过去只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单向要素流动困境,我们必须通过生态振兴提升农村颜值,建设美丽新农村。在产业兴的道路上走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路线,走生态兴与产业兴结合之路,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乡村独特的天然风貌与自然资源,守住很多城市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乡村振兴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情。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曾说:“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生态绿色引领乡村振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道路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2]吴毅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取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3]杨忠国.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

[4]李晓乐.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16.

[5]朱晓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博士论文,2016.

[6]阎莉.语言生态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8.

[7]刘永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0):17-23.

[8]邹丽娟,赵 玲. 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逻辑[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2-17.

[9]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10.

[10]石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5-12.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杨新宇

篇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瞻远瞩,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从此,中华儿女有了共同的追求,56个民族有了共同的梦想,13亿中国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而民族团结则是成就中国梦的有力保障。中国的大好局面是某些人不想看到的,他们见不得我们好,妄想搞乱中国,打碎我们的梦,把已经推翻的大山重新压回到我们头上,妄想把我们踩在脚下、像百年前那般继续欺压奴役我们,而破坏民族团结,就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之一。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尤其要对此有清醒认识。

民族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地位举足轻重。从国际上来看,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的各种冲突,绝大多数都是民族宗教冲突,或是以民族宗教为旗号的冲突。从国内来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要深刻认识“多元一体”的民族国情,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集中概括为九坚持,即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九个坚持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建立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独创的,适合中国的正确道路。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认真领会,并在三全育人的工作实践中融会贯通,指导工作。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重要基础;是各民族最为便捷地实现充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各民族更为全面、直接、高效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地区全面加快发展,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各民族更加深入广泛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依法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并行不悖。要正确理解和解读国家政策,不要被蓄意破坏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敌对势力蛊惑。要深刻认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正确宣传、严格执行、努力推动的自觉性。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上来。

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工作的党员干部,要让民族工作意识深深扎根于内心,主动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国家政治安全防范意识,做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奋斗!

篇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智慧,共同开拓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

一、必须坚持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确保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必须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担当、积极的行动,将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二、必须坚持以服务增进民族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成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要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把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做到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落满分作文网/实,党委有要求、我们有响应,党委有指示、我们有行动。要聚焦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各项工作,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上下更多功夫、想更多办法,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好各族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必须要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特别是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双语兼通干部的培养、选拔、重用,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必须坚持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引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扎实有力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贡献力量。必须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行业领域等多种优势,做民族团结政策理论的宣讲员,做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捍卫者。特别是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好党员干部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正确引导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民族团结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篇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按照上级的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近一阶段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民族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遂,为引领各地各级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要牢固树立“党外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这一观点。一个干部要有所作为,离不开党的培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合作共事能力,才能更好地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带好头、作表率,带头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带头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单位、家庭、亲戚、朋友和邻里当中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注重工作生活中每个细节、每件小事,在点点滴滴中积累信任、积累团结,努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能够根据我国国情和民族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完善民族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团结之路。新时代民族团结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二、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要顺应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民族成员自然而然地接近,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要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三、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近年来,全国各地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积极统筹推进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促进各族群众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是少数民族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大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全面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学校是关键,社会是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我作为一名党外少数民族干部,学习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是必备素质,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要求,推广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振兴民族、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及国家富强的基础,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对于改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繁荣地方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党外干部,要深刻认识学好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掌握好国语,才能深入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只有各兄弟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团结一致、砥砺奋进,扎实做好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篇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要走前头、作表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听党话跟党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和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才有充分保障。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民族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引导广西各族人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广西自治地方的权利,加快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扩大各族同胞有序政治参与,确保政令畅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让各族人民体会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从心底感党恩,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听党话、跟党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实现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坚定不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广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走在前列,不断增强广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广西各族同胞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经济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党员教育,不断增强广西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不断传承弘扬广西各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发展八桂文化,创作更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力作,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进一步促进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铸牢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意识,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扎根心底,“五个认同”意识融入血液,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八桂大地。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成为模范。

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按照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有关安排,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精神洗礼,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感悟。个人认为,只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进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使其成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才是践行“两个维护”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才是对学校安全稳定的最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身份意识,没有共同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就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一个深刻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作为一所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师生占全校师生总数三分之一的高校,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学校事业处于历史发展上的最好时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各族师生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向着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前进。

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前提。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多元”指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56个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一体”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繁荣、进步。

三、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识、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氛围。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摆在理论学习的首要位置,扎实组织开展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全覆盖式学习,真正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增强全校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宣传、培训、教育、践行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建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大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工作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篇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民族团结进步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前提,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源于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更源于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内在精神动力。因此,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一、充分认识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精神的根本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凝结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人心相通相聚,重在价值观一致和理念相通,其基础就是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有着相同的文化符号,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有了融进血脉中的文化理念,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着共同的身份建构和归属,反映出民族共同体对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是连接其他四个认同的精神血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只有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得到巩固。只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巩固团结融合、互帮互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反之,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会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丢失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减弱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阻碍和破坏民族团结进步,影响国家安全稳定和祖国统一。

二、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最深层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文化是一个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和不断增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的源泉。

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始终在相互对话和碰撞中交汇、交融、交流,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脉。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有机整体,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中华文化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紧密契合,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建构民族团结的价值坐标,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引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的符号有助于人们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从历史角度出发,以史实为依据,以文化为载体,结合社会现实,对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符号的特定媒介物,如长城、纪念碑、博物馆、民族英雄雕塑等有形物或者纪念日、文艺作品等无形物给予一定法律形式的保护,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身份标识,唤起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强化了各族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守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在根脉盘结、养分互润基础上培育、成长、开花、结果的中华文化及其内涵着的精神境界和价值体系。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精神纽带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认同,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建立民族间手足相亲和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使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自觉的行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二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品质、涵育文明、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让互联网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最大增量,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我们要牢牢把握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这个根本点,深刻认识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篇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经过专家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解读,我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铸牢民族共同体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我认为这一点与我的工作关系最密切,在讲座中董军明老师也做了详细解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所有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都是在夯实这个根基。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是语文课上对教材的正确解读,还是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种形式的的学习,对国家历史的了解,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体验等中队活动,都是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这种教育的熏陶,让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维护祖国不再是无感情地高喊口号,而是引发共鸣,让孩子们能在未来的每一刻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让他们觉得学习不光是为了眼前的成绩和荣誉,更要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祖国变得更好而努力。

另一点让我感受很深的是,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大队部之前开展了关于“我的2035”主题活动,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观看畅想未来的视频,并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自己的2035年会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孩子们讨论热烈,但是仅仅是围绕自己说了15年后可能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孩子们的想法并没有和祖国联系起来,很多孩子甚至是茫然地没有想法。昨天听了内蒙古少工委副主任刘颖老师的解读,我才学到了正确的做法,刘颖老师说,与其问孩子们你的2035是什么样子的,不如问问他们“2035年你会为祖国做些什么?”答案可能不会变,孩子们依然想当老师、当医生、当科学家,但是他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做了自己想做什么事,而是我想做的事不光是我自己的事,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这个社会,我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会造福于我的祖国。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大概就是这样吧,其实孩子幼小的心中都有小小的爱国情怀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浇灌这颗种子,帮助它长成参天大树。

最后,我想就发生在我自己班里的一件事说说我对铸牢民族共同体的体会。崔皓轩同学是一名朝鲜族同学,他很有才华却十分内向,成绩也忽高忽低,十分不自信。在学校大队部开展“石榴籽”系列活动时,我让他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在国庆节活动中让他以少数民族同学的身份参加班级诗朗诵节目演出。一学期下来,我发现他开朗了,健谈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我之前只关注到了他性格上的变化,直到有一次我们开展了九一八主题班队活动,在交流自己的想法时,他对我说:“老师,我是朝鲜族,我生活在内蒙古,但是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会记住这节课,我长大了要当兵保卫中国。”那一刻我明白了这一学期的民族团结教育带给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多么大的影响。后来复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我问孩子们生活中你还了解过哪些少数民族,同学们说满族、朝鲜族……这些民族的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在一个教室里读书生活。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学在内蒙古,更是为我们对孩子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和资源。

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清晰地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使命,在党的旗帜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自己的所学去影响每一个孩子,不仅教出好学生,更要培养国家的“红孩子”!

篇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500字20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提出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民族工作以及民族关系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基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基础性战略决策,是民族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发《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区开好三科、用好教材,在2022年前实现教材投入使用;到2025年实现全国大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责任,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进一步”以及中央统战领导小组“五个不可低估”的重要要求,把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做好下一步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各项工作。

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之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武装头脑,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坚决践行“两个维护”。

二是要完善培训体系,不断强化师资保障。通过开展专题理论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育人能力。同时,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工作,提前谋划和推进2021年及2022年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工作,做好过渡期“双语”教师补充、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等基础工作。引领各级学校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让文化认同成为最深层次的认同。

三是要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要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上级部门有关统编教材最新政策解读。从学理、道理、情理上解疑释惑、析事明理,深入浅出地把政策讲清楚、说明白,入情入理地引导人、说服人,进一步打消家长顾虑,争取理解支持,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深层次问题真正查摆清、认识透,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民族教育实效。要切实把加强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各级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上好民族团结教育汇报课。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积极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加强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学习宣传教育,让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成为吸引凝聚各民族师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最大限度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真正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四五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