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山大地震你有什么记忆?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欢迎阅读!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一)

  对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事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二)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三)

  今天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传,但看网友给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又有着微妙的快乐。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12:08 来源:澎湃新闻

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不能忘却的记忆。视频来源 人民日报(04:37)

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日子。28日凌晨3时42分,许多民众来到河北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纪念唐山大地震中的遇难者。

民众在纪念逝者。央视新闻 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7.8级地震,仅短短12秒,往日生机勃勃的唐山,顷刻间化为废墟。此次大地震共造成包含京津地区在内的242419人死亡,164581人受伤,7218户家庭全家震亡。

然而灾难并没有将这座城市击垮,唐山人民在全国多方帮助下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工程技术医务人员、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了此次灾后重建,数十万吨物资运往唐山进行支援,4000多名地震孤儿有了新家。

40年过去了,唐山借力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如今,这座资源型城市正着力于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由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发展向沿海开放拉动转变,努力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时间可以抚慰伤痛,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唐山的新生,也是中国的新生。在逆境中不倒,在巨灾中重生,中华民族大写了“坚韧不拔”。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是金大陆,关于《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史及唐山大地震的问题,问我吧!

关键词 >> 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40周年,地震

作为常年旅居国外的“海外华文”作家,张翎为国内大众读者所熟知,与她的作品《余震》被冯小刚改编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分不开。近几年来,她以均衡并保持着水准的创作,越来越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不仅如此,常年旅居海外的经历,让她能以足够浓烈和赤诚的情感去回顾在记忆中的中国经验,以一个超然的旁观者视角冷静剖析,入情挖掘,将有关女性内核的“痛感”经验深刻而又不失厚重地表现出来。她新近的长篇小说《劳燕》将视角对准了抗日战争,写出战争中的惨烈,也写出人性的柔软又刚强。

众多声部汇聚的跨文体追忆叙事

《劳燕》的叙事方式极为独特,它以三个鬼魂追忆往事的视角转换,还原出整个故事。小说在一开始就抛出了故事中所有人物已然死去的事实,面对这一吊诡的悬念,读者迫切想知道故事该如何讲述下去。作者借牧师比利之口冷静而又满含深情地告知了答案。所有的主人公都以亡灵的形式聚于一个叫“月湖”的地方,践行当年“生前别离,死后相聚”的约定,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共同还原和补缀前尘往事,三人围绕一个叫“阿燕”的女孩,再现出逼仄苦难的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千疮百孔。

简单地说,三个鬼魂都是女孩的恋慕者,因为他们三人与女孩不同的经历,女孩拥有了“阿燕”、“斯塔拉”和“温德”三个不同的名字,三个名字展现了女孩的三个侧面,也展现了三个男人不同的私欲和各自人性中幽暗的斑点。这三个追忆往事的鬼魂,轮番上场,将各自所知道的故事吐露出来,以此形成小说不同的章节,错落穿插,互相补充,犹如纺线织布一般丝丝入扣,由点及面地将整个故事还原呈现出来。

作者在《劳燕》这部小说中,除了用多声部鬼魂叙事还原故事外,还采用了多种文体材料互相补充的方式,让小说骨肉相连,更为详实丰满。书信、日记、新闻报道、地方志、戏文,等等,多种文体全都被张翎有效地纳入到了自己的叙事进程之中。甚至整部小说有相当的篇幅是两只狗之间的日记书信和对话,这种标新立异的文体实验和叙事策略,并没有影响小说的故事脉络和叙事节奏,而是让整个故事更加的情真意切,骨肉丰满。

还有比爱情更让人眷恋的情感

在小说中三个人物的感情关系处理上,张翎起笔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很快她就把这种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宽阔恒久的层次,那就是来自生命的更为深厚的爱与陪伴。这样情感的处理方式,使得战争中的爱情更为真实可信,也让整个作品的格局更加深远,更为当下的文学创作贡献了性格极为鲜明的女性形象。阿燕面对苦难面对背叛,最后的还击是“以德报怨”,以“爱”的力量让所有的苦难都长出新生的花瓣。这个形象温柔又有力量,宽容又有原则,坚韧却又丰沛,宽恕但不遗忘,独立却又承担。作者也正是借由阿燕这样一个角色,展现了在苦难的磐涅和命运的蹂躏下,我们民族的女性所展现出来的强韧的生命毅力和令人动容的情感动因。作者以三个男性不同的视角对阿燕这个角色进行还原,这一女性的人性光辉达到了最大的传达和表现。

张翎向来以细腻的情感书写而著称,莫言曾评价“张翎的小说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受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劳燕》的语言在很多细微处灵光闪烁,精妙准确,特异独行的比喻,情感真切娓娓道来的语调,一针见血,精准微距的描写都让整部小说拥有不一样的气质和灵彩,让读者徜徉于小说文本时,不仅被故事所吸引,更是于语言的美感中增强小说的阅读快感。

17年听力康复师经验让她“接触”战争

一位毫无战争经验的女性作家,怎样的契机,让她去写一场残酷的战争。7月28日,张翎出现在北京一家书店,与著名非虚构作家王树增,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做了一场文学对谈会。张翎透露,自己曾经在北美做过17年的听力康复师。这份职业让她认识了一群特别的病人——从战场上下来的退役老兵。“这些人在战争中间失去了听力,这群人给我的经历是我这些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是永远无法理解的,是他们给我开了如此大的一扇窗,会让我对疼痛、创伤、救赎、治愈这些话题有了全新的思考。熟悉我作品的人就会知道,从《余震》开始到《金山》到《阵痛》一直到今天的《劳燕》,尽管它们的题材是不一样的,写作方法也是不太相同的。但是从疼痛、创伤、救赎这些角度来讲,它们有一些意外相通的东西。”

张翎说,她一直想写一些关于战争的题材,“写战争也不是真是想写战争。就像我写《余震》并不是真的想写地震,我其实是想探索灾难把人性逼到角落的时候,人性会迸发出来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什么样的我们平日在和平的时代里面不曾见过的巨大的能量。”关于抗战,已经出现很多虚构或非虚构文学作品,张翎说,在《劳燕》这本书里面,与其说她想探讨战争本身,不如说,她更想探讨的是灾难带给人性的那些裂变,灾难带给人的那些创伤。“这场惨烈的战争,从宏观上来说它是世界的战争。从微观上来说,它应该是每一个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的战争,那种记忆和创伤是一辈子的。”

畅销书《抗日战争》作者、著名非虚构作家王树增高度认可《劳燕》,认为其是“我们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本非常优秀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他还指出,女性作家写战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至少我们男性作家比不了,“因为女性作家以她的女性视角去观察残酷的历史事件的时候,她可能心里流的血会更多、她疼痛感会更敏感。我觉得这种敏感对于作家来讲无疑是无价之宝,就这种敏感性才能够提供优美的文字来形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在记忆中等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