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位会访华吗

拜登外交政策中的对华认知与中美关系的底色:狼来了,我们咋办?

2月4日,拜登在美国务院发表外交政策讲话。这篇讲话画龙点睛了拜登的对华认知及其中美关系的走向。

透过拜登的这篇讲话,看得出他的对华认知总体上是负面的,并意欲通过重建更密切的盟友关系,共同对付中国。

比如,拜登声称,美国将直面“中国的经济恶行”,“反制其侵略性、胁迫性的行为,并继续反击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攻击”。

拜登的这些对华认知,实际上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合作共赢、全球共同治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着力于推动不同世界、不同文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繁荣的妖魔化与嫉妒恨。

这些年来,中国的这些声音、中国的大国担当,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支持和赞赏,它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的这种压抑不住的和平崛起也因之引起了美国华府的焦躁、焦虑和焦心。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美国的霸权,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和最大共识。

对华接触的失败与绝望,让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焦虑崩盘了。在对华遏制上,特朗普剥下了美国幕后操盘的黑衣,直接跳到台前,用不加掩饰的野蛮手段进行疯狂地撕咬、打压。中美关系的一再恶化、一再危机,这是一个总的黑手。

现在,特朗普的那套全武行的对华政策虽然被拜登给翻篇了,但也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这里的根源有二:一是美国贪婪自己的世界霸权,接纳不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多边合作共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其吸引力和同化力正在冲击、碾压着之前由美国所塑造的那些旧的秩序和体系。

特别是第二个根源,那可是一种看不见硝烟的、但却关乎世界人心向背与民心流变的战场。经过这4年特朗普“美国优先”的一再折腾,美国的领导权威与国际信用几乎被清零了。特朗普式的美国私心与中国的国际担当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而让美国深陷在不被盟友信任、不被友邦指靠的泥潭之中。2020年新冠疫情的火烧世界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失职失责,加速了全球共同治理权力在中美之间的悄然转移。新冠疫苗的研发与供应,作为全球共同治理最为急缺的公共品,中国又再次走在美国的前头,而成为世界的救主。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中美在全球共同治理竞争上的失意与失败,预示着美国世界霸权的旁落与危机。

这种现状,这种根源,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治遗产中的对华认知、对华打压、对华脱钩等一系列政策设计,依然会承继到拜登那里,只不过变化的是形式和策略,不变的是内容和本质。拜登在美国务院的外交政策演讲就是一面镜子,抑或一个风向标。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客观实在,也是阻挡不住的。美国的世界霸权作为一个客观实在,也是一时半会搬不走、躲不掉的。这两个客观实在,都必须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勾起了不少人对中美碰撞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修昔底罗陷阱的遐想与争议。

面对这种历史的幽灵与现实的困境,中国智慧性地提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其实质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文明竞争、和平共处。在这种竞合关系中,新旧体系的兴衰更替,不再充满着血腥与刀剑,而是和平的交替与历史的自觉。中国之所以提出这种构想,也是基于对中美俄等核大国进行热核大战相互摧毁、共同毁灭的理性认知,以及对全人类生命安全与生存繁衍的高度负责与人道关怀。

与以前世界文明史上屡屡通过野蛮流血的战争催生或助产凡尔赛、雅尔塔等世界新旧秩序、体系的更替轮回相比,中国提出的这种构想无疑是最文明、最和平的一种方式。

中美和平竞争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基本社会制度之间的和平赛局。从2020年一直火烧到现在的新冠疫情,极大突出了中国体制的人道与效率,也让这两种基本社会制度的优劣短长高下立判。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与合乎历史规律的取代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历史的逻辑上早就宣判了资本主义的宿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从一国范围内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它的下一阶就是社会主义了。而目前,资本主义正处于它的最后一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它的组织形态就是西方七国集团、世界银行等跨国性的国际协调组织。

从这一点上看,不论是对华接触上的和平演变,还是对华遏制上的野蛮剿杀,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你死我活斗争的继续。所以,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也好,拜登的对华政策也好,背后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戴的面具不同而已。

与也许拜登还会拿他以前访华的友好故事说事,但依然改变不了这种斗争的性质以及华府内打压、剿杀中国崛起的主音符。

拜登在外交政策中把中国确立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这一立场,说中国的崛起直接挑战了美国的繁荣、安全和民主价值,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与特朗普的单干蛮干相比,拜登的对华策略可能更多不同的色彩。

拜登的策略可谓是内外有别,多管齐下。

一是翻篇了特朗普的一味遏制,而增加了中美合作的色彩,在符合美国利益时与北京合作”。拜登对中美紧张关系的暖化与纾解,主要是为了防止被特朗普搞砸的中美关系滑向最后崩盘或兵戈相见的边缘。

二是重建联盟力量,重塑美国领导权,抱团对付中国。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以及对盟友的横眉竖眼、敲诈勒索,几乎把美国的帮手给得罪个遍。结果马前卒、小跟班没了,战略缓冲也没了,与中国、俄罗斯角力,清一色成了美国的单干单挑。这种角力的游戏,给美国自身的安全与繁荣陡增了难以承受、难以管控的风险。这种格局是拜登所极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极力回避的。

面对这种窘境,怎么办?拜登的打算就是通过外交手段,用多边主义重新修好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及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权,带领他们抱团对付中国的崛起或威胁,使其更多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炮灰或牺牲品,并由此换取美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

这不,在已过去的两周,拜登就马不停蹄地与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北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邦领导人通话,迈出了其多边协商合作、重建联盟力量的第一步。这一步,就是为了协调美国盟友的对华立场,重塑美国对他们的领导权。

拜登说美国回来了。其言下之意就是告诉他的欧洲、亚洲等地的盟友,多边主义的美国又回来了,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就像奥巴马时期那样。

所以,拜登承诺,我们将重建同盟,重新与世界接触,应对疫情的巨大挑战与全球变暖,再次在世界各地捍卫民主与人权。这些曾是西方世界华盛顿共识中的核心成分。拜登重新打出这面旗帜,正是为了更好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美关系,拜登把中美领导人的通话搁置、延后,其背后的心思已昭然若揭了。

拜登上位后,为何几乎全盘秒翻了特朗普的政治遗产,声称特朗普之前退的群,美国都准备重新加进去,这背后算计的依然是美国被旁落的领导权。特朗普的频频退群,看似抛了包袱,毁了信用,但真正的可怕之处却是中国对世界领导权及其影响力的趁虚而入。看到特朗普在巴黎气候协定爽约上的短视,台下的拜登也是干着急。所以,在对美国领导权的重塑上,他的第一要务就是再次加入特朗普已退出的群,重新与世界接触,展示美国的责任与担当,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重建美国的信用与道德权威,把美国的领导权和影响力加持上去。

在把盟友重新集聚在美国的旗帜下之后,估计拜登在中美关系上的新角力、新博弈、新筹码,也就开始了。

三是优先安内,熄灭后院之火,解除后顾之忧。在美国领导权的重塑上,拜登从特朗普手上接下的这个美国内政烂摊子,是一个最大的掣肘。在新冠疫情的火烧下,特朗普煽动起来的民粹主义通过2020年的美国大选,极大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割裂与离心。特朗普数以万计的粉丝及其7000多万张选票的支持,是拜登团结美国人民,弥合社会分裂的最大隐患与现实版的庆父。只要特朗普继续作妖作乱,拜登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正因为如此,拜登才说,美国必须先处理好国内问题。

拜登必须优先处理好哪些国内问题?

一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在2020大选涉嫌舞弊上的喋喋不休与兴风作浪。目前,针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已通过美参议院审理,至于能不能通过参议院设置的三分之二支持这道关口,仍然困难重重,能不能时来运转、柳暗花明,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或待解的方程。

二是对美国民众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防疫。美国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已经逼近三千万人次的关口,美国人的自由禀赋与生活理念也,给这种社交距离上更全面、更严格的封杀隔离制造了极大的障碍。拜登的防疫之法有很多师从中国的影子,美国人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配合,一时还难以定论。如果美国大面积火烧的疫情解决不好,拜登的那些一揽子恢复经济、重塑联盟的计划也就很可能泡汤。

三是重振美国经济。在疫情火烧美国之前,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确让美国经济又欣欣向荣起来,它的经济增长率、社会失业率,从数据上看也都有着很不错的表现。然后,特朗普对疫情防控的玩忽职守及其它在美国的迅速火烧,破坏了这一很不错的势头,也葬送了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连选连任的好梦。疫情铺天盖地式的蔓延,也让美国的经济运转不得不中断下来。很多美国人不得不借债度日或依靠政府救济活命。为了重启美国的经济,特朗普、拜登也是拼命地向美国的经济体注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以求把美国经济中的投资、生产与消费对接、激活起来。大把大把美元的注入与美国经济的空转,只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和美国的金融殖民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冲突与矛盾,这反而又会拖累美国经济的重启,并成为它的负资产。

再者,美国经济的重振也还依赖于美国与欧洲、亚洲等盟友多边自贸体系的恢复或重建。本来奥巴马的TTP是打通美国与其盟友一体合作、共同繁荣的桥梁,然而被特朗普以美国吃亏、须重新双边谈判、重塑自贸规则为由而否了,美国的经济在其重振的路上患起了中梗阻。疫情在世界的火烧以及英法德等美国盟友的封闭国境、画地为牢、自保平安的做法,也更让美国经济的重启、重振,步履艰难,厄运连连。

所以,重振美国的经济,拜登一方面要安抚好盟友被特朗普的胡搅蛮缠、极限施压、敲诈勒索所伤透的心灵,另一方面也还要通过必要的让步重建美国与其盟友的多边自贸体系。最后,也还要立竿见影地给困顿中生活的美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可能抚慰和弥合好美国的社会割裂与特朗普庞大支持者的怨言。

所有这些,都不是拜登在美国的联邦体制下所能轻而易举解决的。

可想而知的是,当拜登把这些棘手的国内问题以及对外与盟友重建同盟的外交问题都解决好了,那么他对华遏制、剿杀的狼子野心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中美合作的温情面纱背后狰狞出来。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咋办呢?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以我为主,与美共舞。美国的对华政策既有合作的成分,也有遏制的底色。这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压舱石,必须妥善处理好这种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美国的对华战略从骨子里是想改变我们的。所以,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坚定“四个自信”,不要被他们的话语权带偏了,或带岔了道。中国怎么发展,走什么路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以我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我们的“四个自信”,我们的中国特色为本,坚决排除与美共舞中出现的干扰或诱导。不论经贸规则、世界秩序的塑造,还是政治架构、基本制度的改革,我们都要矢志不移地坚信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被美国的花言巧语蒙骗。同时,与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也还要从人类社会自我演进的历史长河以及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中坚信坚持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是他们向我们这种方向演进,而不是相反。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上,高度自信我们坚持的道路制度和中国特色。在20世纪西方世界经济的滞胀危机中,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熊彼特等人的理论推演和厉声呼吁中,也曾一时成为美国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可用选项。可以说,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直都在美国资本主义的自我演进中冲动着、此起彼伏着。所以,在与美共舞中,我们在道路制度上是有着与生俱来的那种自信。

二是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的王道普惠天下,广交朋友。仁者爱人,得道多助。从亲邻友邻富邻睦邻的周边外交,到送温暖、惠民生、结善缘的“一带一路”倡议,从积极向世界各国提供疫苗公共品救人性命,到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些都是中国博爱天下的王道。中国来了,给人带来的是发展机遇、和平友谊;中国来了给人家带来的是合作共赢、共同繁荣。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中国也以此广交了天下朋友,广结了天下善缘。而如今,这种王道的亲和力、朋友圈、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中国要继续这样不改初衷地走下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胸襟和气度,并使世界不由自主地亲近中国、靠拢中国。在当今世界各国苦苦挣扎在新冠疫情的折磨下,中国更要打好疫苗公共品人道提供这张牌,这是对冲美国遏制打压的一个最有力武器。

三是不畏惧、不让步美国的军事挑衅,有理有据有节管控中美军事冲突。美国的军事挑衅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常态化的存在。在美国,不管谁上台,也都改变不了这种态势。因为对中国的军事挑衅是美国耀武扬威、恫吓盟友、玩耍霸权的需要,抑或说是其赖以存在的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讲的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能做的就是合理管控这种军事挑衅的烈度和广度,使其保持住中美之间斗而不破、长期共和这个大局。台海与南海,是美国军事挑衅中国的频发地,也是一个极难管控好的高风险区。在国内,存在两种非常危险的倾向,一种是自卑的恐美倾向,散布失败情绪,畏惧美国的军事挑衅;另一种是亢奋的自大倾向,主张对美军事挑衅,真刀真枪,以硬碰硬,以牙还牙。前者会动摇、消弭我们的战略自信和军民士气,后者则会干扰我们积极构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中美斗而不破的和局。面对这种驱赶不走的军事挑衅,我们必须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毫不畏惧、毫不让步,面对面、零距离地冲上前去,站在正当防卫或军事自卫的道德高地,以对等威慑的军事反制,或不动刀枪的警告驱离,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不首先开第一枪的军事自卫原则,让美国的军事挑衅理亏词穷,失道寡助。我们必须加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在台海和南海的军事硬实力部署及其诸军兵种模块化、应急性、全天候、跨区域的联合作战演习,通过实战性地展示解放军反制外部军事威胁的能力和水平,让美国的军事挑衅瞻前顾后,知难而退。这是合理管控中美军事冲突的一个根本所在。在美国军事挑衅的战和抉择上,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硬实力与坚决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钢铁意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止战因素。我们要在这上面做好文章,不断展示我们的军事肌肉和维权意志,让美国的军事挑衅看到铤而走险,毫无胜算,两败俱伤,得不偿失,渔翁得利的严重后果。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大底气和硬实力与美国构建起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也才不得不知难而退,尊重中国的维权意志,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并把中美军事冲突自我管控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给各方面的安全关切都能有一个体面的交代。

2021年2月14日论道书斋胡显达

  现在美国总统大选实时票数还在不断的更新中,特朗普和拜登的比分票数都咬得比较紧,即使是有经验的分析家也不敢与预测到底谁将胜出。那么如果拜登上位会对中国怎样呢?其实无论从美国的长期对外政策看,还是从特朗普、拜登的竞选言论看,无论谁当选,其对中国的政策都会趋于强硬,下面就跟网()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拜登上位会对中国怎样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做了一场专访。主持人诺拉·奥唐纳追问拜登:“哪个国家是美国最大的威胁?”拜登的回答是:“从破坏我们的安全与盟友关系来说,目前最大的威胁是俄罗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中美关系,这将决定中美之间是竞争对手,还是进入涉及军事层面的更严重竞争。”

  拜登此前曾说,在对华问题上,他的政府将“明确、坚定并始终如一地在中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经济、安全和人权方面的影响时进行回击”。

  他还强调,民主党人并不认为中国的挑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尽管该党会阻止并应对中国的行动,包括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和台湾周边。

  此外,拜登在《外交事务》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为什么美国要再次领导世界”的文中称,在亚太地区,他宣称在其治下的美国将会进一步巩固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联盟关系,深化从印度到印度尼西亚的伙伴关系,在一个将决定美国未来的地区推进共同的价值观,以此强化与北美和欧洲以外的朋友们的团结。

  而一直以来,美国为了平衡中国的影响力,都在亚太地区加大自己的联盟势力。从拜登的言论看,如果拜登上台,其势必会延用从奥巴马时期至特朗普时代的亚太政策,而这对于中国来说,是绝对的不利。

  由此可见,拜登的战略方向是让美国加强联盟体系的内部团结,通过联盟来塑造整体性的对华战略,统合民主联盟的庞大资源来联合“制华”。

  不过,拜登在对华问题上,也有与特朗普不同的地方。比如拜登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斥为“鲁莽”而且“有政治动机”,称它惩罚了美国工人,激怒了我们的盟友,使美国的对手受益。

  可以想见,如若拜登上台,其哪怕会有对中国温和的想法,其也会受到国会、民意的影响。

  拜登特朗普 谁上台 对中国更加有利?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论是谁上台,对中国的态度都好不了了。毕竟过去四年,中美战略互信的根基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不管这种破坏是基于特朗普的个人行为,还是中美差距缩小的宏观态势,总而言之,中美关系的趋冷,甚至走向对抗的大方向是逆转不了的了。

  特朗普自不必说,就算是拜登,虽然其曾经有过对华友好的名声,但在这种大环境下,肯定也是要对中国无比强硬。不过,反华虽然肯定跑步了,但在反华的策略和手法上,特朗普和拜登还是有差别的。

  特朗普的手法,大家其实都已经领教了,六个字——简单、粗暴、直接,这哥们对中国,可以说是抄起刀就开砍,说翻脸就翻脸,一点都不含糊。所以如果特朗普连任,接下来肯定也还会延续这样的正面威逼手法,以狠辣、凶残为特色,只要他想干,枪杆子就随时会朝中国头上招呼。

  而拜登则多半不一样。拜登跟特朗普,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就个人风格而言,拜登是传统政客,讲究脸面,不管干什么,都会谋定而后动;所以出尔反尔这种特没谱的玩法,在拜登身上应该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且拜登作为建制派政客,在政坛底蕴深厚,深得华府精英认可——民主党精英自不必说,就是共和党一系的精英,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至少也认可他属于体制内政客,所以不会将他视为异端。

  这跟特朗普是完全不一样的。特朗普在精英眼中就是个反体制的异端,所以整个精英阶层——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对其深恶痛绝——毕竟精英都是靠体制混饭吃的,对砸体制锅的人的痛恨,绝对要大大强于体制内的政治对手。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特朗普必须为了私人政治利益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情况下,其对华政治立场,是很容易受其个人政治利益影响的——具体表现,就是但凡私人政治利益有需要,就会毫不犹豫的拿中国开刀,借此攫取民意——至于这种开刀是否科学,是否真正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标准,甚至会不会伤到美国自身,特朗普其实都不太在乎。

  而拜登就不同了。他在政坛有基础,也不用担心下台后被政治追杀,所以虽然也在乎私人政治利益,但远远没到特朗普那种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他对中国的遏制,会更加科学理性,更多的考虑对美国自身的伤害,注重美国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作为民主党建制派代言人,拜登与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全球化资本的过从甚密——而全球化资本,正是中美关系的最大受益者。特朗普本来就反全球化,所以他对中国开刀并没有太大顾忌,就算美国利益会因此受损——受损也主要是全球化资本这个敌人——这单纯从个人角度来说其实还有好处。但拜登上台,肯定要照顾全球化资本的利益,所以对这种损害自家金主的事肯定会十分慎重。

  基于这种逻辑,可以料想,如果是拜登上台,中美的直接冲突会减少,烈度会降低——至少特朗普那些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两败俱伤搞法,拜登会谨慎使用。但如果据此认为拜登上台会对中国有利,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错,拜登是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是更照顾全球化资本情绪。但遏制中国,本来也是美国的最大国家利益;至于全球化资本,虽然他们现阶段确实从中国大受其利,但在躺着数钱的同时,他们同样也意识到,中国崛起从长远看会侵蚀他们的全球逐利空间。所以,拜登同样会反华——并且这种反华步骤也同样会随着中美差距缩小而加快。

  只不过,在策略和方法上,拜登跟特朗普有所差异——对特朗普来说,他是反全球化的,而且鉴于其不为体制内精英所容,所以他特别需要民意支持——否则就有可能被政治追杀。

  攫取民意支持需要钱,而美国自家生钱能力有限,不够填拥趸胃口,所以他的外交主要就是为了搞钱——反华本质上,只是他全球搞钱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已(当然,疫情后又加上了甩锅这个因素)。在搞钱思路下,特朗普不仅对中国,对全球,包括盟友,但凡兜里有钱的,他都毫不犹豫的举起屠刀。

  这种手段,短时间内确实取得了效果——包括中国在内,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得不做出妥协,献上真金白银。但这种短期敛财的同时,也大大伤害了美国与各国,尤其是盟国的关系,结果就是美国在向中国开火时,很多时候只能单兵作战,得不到盟国的支持,甚至盟国有时候还愿意通过跟中国加深合作,来间接制衡美国的霸凌——这反而帮中国拓展了美国之外的活动空间。

  而拜登作为民主党传统政客,他不反全球化——所以跟各国,尤其是盟友没有冲突;而且拜登基本盘也不是那些穷的发疯的白人中下层,他也不怕被体制内精英政治追杀;而且政治上,拜登作为奥巴马的昔日搭档,也一向主张维持美国领导力,照顾盟友利益,所以他一旦上台,肯定会重拾奥巴马的围堵中国套路——即在避免对华直接冲突的同时,拉拢盟友,共同组建反华联盟。具体来说,经济上,拜登肯定会重拾TPP;政治上,亚太再平衡会死灰复燃;在他的主导下,中美直接冲突倒是会缓解,但围住中国的那张全球大网,肯定会越来越严密。

免责声明: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法律分析:1.拜登上位后,对中国采取对华三条政策。

2.拜登在美国对外关系上将有可能改变特朗普的激进和极端路线,立足于恢复美国与西方盟国特别是美欧、美日、美韩、美澳、美加和美印等传统关系,突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设法修补过去四年的创伤裂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拜登携妻子访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