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口密度

台湾与大陆是一体的,从古至今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地图上台湾位于福建旁边,属于我国领土。台湾省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密度较高,现有2360多万人,但面积仅3.6万平方公里,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带你来看数据。

一、台湾2020人口总数

2019年末台湾人口2360万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本省汉族民众可分成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迁移、占人口70%的闽南人,以及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

台湾省共有2个省,6个直辖市,台湾地区当局实际控制福建省的2个县,“省政府”驻地位于金门县金城镇。具体区划如下:

2个省:台湾省、“福建省”

6个“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

注:所设的“福建省”下辖2个县,“省会”位于金门县金城镇。所设台湾省下辖11个县、3个市,省会位于南投县南投市中兴新村。

台北车站始建于1891年10月20日,先后于1901年8月25日(第二代站房启用)、1941年(第三代站房启用)、1989年9月2日(第四代站房启用)进行站房重建。台北车站于2016年7月28日举行“台北车站125周年暨车站景观工程完工启用”典礼。

2018年9月5日高雄捷运红线的永久站启用。

在西元一九零八年,纵贯线铁路全线完工后,通车典礼便在同年的10月24号举办于台中公园台南车站。

位于中国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为台湾省铁路管理局北回线、台东线的铁路车站。2005年旅客人次平均一日6858人(不含下车人数)。

1893年清代台北至新竹间铁路通车时即设置桃仔园火车码头。2018年台铁都会区捷运化桃园段高架化完工。位于中国台湾桃园市桃园区,为台湾省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和林口线的铁路车站。

于1979年2月26日正式启用通航,定名为中正国际机场;2006年9月6日更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2000年7月29日完成二期扩建工程。高雄国际机场

1936年4月建成,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松山区,别称松山机场、台北机场,为一军民合用机场。

清泉岗机场的前身1936年的“公馆机场”,由于台中水湳机场影响台中市西屯与北屯的城市规划,规划清泉岗机场民用化。2003年9月4日,开始兴建中部国际机场。2004年3月5日,民用航站启用。

当前位置: > 2020年中国各省人口密度排名(含部分国家)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

中国人口排名前十名的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下面分享中国人口排名前十名的省。

中国人口排名前十名的省1

在这其中人口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是什么·让人们都留在了这里?主要还是因为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环境不断的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居全国之首,人口自然增长基数大;此外,作为贸易港口城市,其经济发展迅猛,位于珠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广东生活、寻求发展;并且,对外通商,外来人口众多,人流量大。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全国常住人口比例高达70%,在2019年末高达11521万人。全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3%,人口密度是全国的4.4倍。人口出生率为12.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6个千分点,而死亡率为4.46%,低于全国水平2.6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8.08%!

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广东人、山东人,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河南人、江苏人、四川人、河北人、湖南人、浙江人、安徽人、湖北人、广西人。

中国人口排名前十名的省2

广东省连续13年排名第一

根据各省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东、山东两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广东省以1.1346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拥有1.0047亿常住人口的山东省排名第二,河南省则以9605万常住人口名列第三。中新经纬客户端整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发现,广东省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3年“霸占”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

广东省还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增量突破百万大关的省份。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除自然增长外,去年广东省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流入增量达到了84.24万人,也是很大的增量。

此外,中新经纬客户端综合各省份GDP和常住人口数据发现,经济大省的常住人口相对较多,排名也比较靠前。GDP排名前10的省份,除福建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这9省份位居常住人口前十名。

中国人口排名前十名的省3

中国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93个地级市,如果按常住人口进行排序,前十名依次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广州、深圳、保定、武汉、石家庄。

重庆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8240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24.32万,人口密度379.2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重庆为1540万,属于超大城市。

上海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28.14万,人口密度3829.6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上海为2428.14万,属于超大城市。

北京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53.6万,人口密度1312.3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北京为1865万,属于超大城市。

成都是十五大副省级之一,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万,人口密度1156.7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成都为816.97万,属于特大城市。

天津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11966.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1.83万,人口密度1305.2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天津为1303.84万,属于超大城市。

广州是十五大副省级市之一,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口密度2058.8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广州为1352.36万,属于超大城市。

深圳是十五大副省级市之一,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43.88万,人口密度6727.9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深圳为1343.88万,属于超大城市。

保定是二百九十三大地级市之一,总面积22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86万,人口密度535.8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保定为145.07万,属于Ⅱ型大城市。

武汉是十五大副省级市之一,总面积856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1.2万,人口密度1308.4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武汉为934.78万,属于特大城市。

石家庄是二百九十三大地级市之一,总面积14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3.12万,人口密度762.7人/平方公里。如果按城区常住人口来算,石家庄为332.32万,属于Ⅰ型大城市。

目前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

从官方的统计来看,截止到2019年年初,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人口约为1.134亿,排名第二的是山东省,人口约为1.004亿,广东和山东也是全国人口首度破亿的省份。

其实在改革开放前,广东省的人口是挤不进全国前三的,在重庆建立直辖市之前,四川一直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1990年四川人口就已经达到了7800万人,并且很快就突破了8000万,是首个人口过8000万的省份。

其实河南、山东、四川一直就是人口大省,从明清时期就是如此。四川虽然在明末清初时遭遇惨烈兵燹,人口锐减,但到清廷平定三藩后,康熙皇帝颁布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鼓励各省向四川移民,新移要来自山东、河南、陕西、湖广、广东、贵州,其中以湖广省的移民最多(当时湖南和湖北尚未分家,是一个省),因此称之为“湖广填四川”。经过有清一代的恢复,到了清末四川又重新成为人口大省。

相比于以上三个省,广东算不上是一个传统的人口大省,在历史上广东的开发是比较晚的。在建国之初时广东人口总只有2782.72万人,在全国范围内只能算是一个中等人口规模。而到了1978年,广东人口为5064万,排在山东、四川、河南、江苏和湖南之后,列全国第六位。虽然这个数字比起建国时增长了许多,但仍旧没有挤进前五名。

不过到了改革开放后,广东人口迎来了大爆发阶段。

到2007年,广东常住总人口超越河南,跃居全国第一大人口省份,2009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突破1亿人,成为首个人口破亿的省份。

如今又过去了十年,广东人口又暴增了1300万人,几乎顶得上一个天津了,而相比于建国初年,广东人口增长了8500万人之多,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并且除了已经定居的常住人口以外,广东省的流动人口规模也是非常庞大,早已超过3000万。

目前在粤务工的外省人中,以湖南人居多。湖南本身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而且又与广东接壤,受到广东发达经济的吸引,许多湖南人前往广东工作和生活,如今在粤的湖南人超过400万,而排在湖南之后的是广西、河南、四川、湖北、江西、贵州、重庆,这几个省籍的在粤务工者人数也都超过了一百万人。

时至今日,广东人口已经12年居全国第一,而排在它身后的山东省同样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大省。

与广东不同,地处中原东部的山东省人口一直就很多,而且山东经济也比较发达,对外省务工者的吸引也很大。

其实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几个省中,山东还是比较低调的。长期以来山东经济都位居全国前三,牢居北方第一,虽然经济总量比不过江苏和广东,人均也不如浙江和福建,但放眼全国,山东仍旧算是一个经济强省,这个是没有异议的。

由于本身人口就比较多,再加上许多外省人口的涌入,山东人口也在2018年超越河南,成为全国第二大人口大省。

至于河南省,和山东省一样,拥有广袤大平原的河南省一直就是产粮大省,人口大省。在重庆建立直辖市后,河南就一直是人口最多的省份,直2007年被广东省超越。

这几年河南人口增长也是非常迅速,并且得益于这几年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少,反而是迁入人口在不断增加,也进步促进了河南的人口的增加。

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总人口接近14亿,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单位,那么现在全国哪个省份的人口最多?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18年底,全国各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如下:

从表中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常住人口最高的是广东省,达到1.1346亿,而山东的常住人口亦在1亿以上,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全国常住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省份还有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以及浙江。而海南、香港、宁夏、青海、西藏以及澳门的常住人口均不足千万。

广东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大省,还是经济大省,2018年广东GDP达到了97277.77亿元,已经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陆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共下辖有21个省辖市,各市的人口和经济情况如下。

其实人口又分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这两个概念大部分应该都懂,这里就不多做解释。广东常住人口位居全国第一,但户籍人口却是河南最多。由于广东经济发达,珠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因此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发展,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从上表数据中就可以看到,2017年广东常住人口有11169万,而户籍人口只有9256万,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高了近2000万。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道理也一样,由于广东珠三角的城市经济更发达,因此吸引了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它们的常住人口一般都要比户籍人口高,比如深圳,它的常住人口有1252万,但户籍人口只有434.7万,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等大部分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情况差不多,而粤东西北城市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就拿广东和河南分别举例子。

再来说河南省。2018年末全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两者的差额大约是1300万。也就是说河南省有1300多万的户籍人口不在本省居住。

现在的统计口径中一般是采用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大部分时间是在本地居住,成为本地的劳动力、消费者和纳税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常住人口的意义比户籍人口意义更大。

到2018年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3个。那么广东和山东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大国的水平。

从城市角度来看,2018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佛山、长沙和宁波。其中深圳、广州和佛山都属于广东省,位列前两位的深圳和广州,2018年人口增长量都在40万以上。如今,我们对深圳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会更加释放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也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往深圳,往广东省迁移。所以,在将来,广东还将继续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常住人口广东最多,户籍人口河南最多。

据2017年底的常住人口统计信息显示,广东蝉联常住人口最多省份,山东、河南、四川紧随其后。

广东因强大的经济底蕴以及珠三角都市圈的存在,长期吸引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所以常住人口当中存在着大量非户籍人口,而河南则因为自身是全国第三外出务工人口大省,所以常住人口远低于户籍人口数量,实际户籍在册人口规模已经上亿,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江苏也是人口流入大户,常住人口规模直逼曾经的人口第一大省四川。

通过人口流入流出分布图可以看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是人口流入最密集的区域。而东北以及中西部则则是人口流出最严重的区域。几乎除了一两个省域中心以外,所有城市都是呈流出状态。

从近几年的人口分布变化来看,虽然北上广深的吸引力不像过去那么强,但却崛起了一大批新一线以及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形成了新的人口虹吸效应,比如福建人口主要流向福州和厦门,而成都、武汉、郑州的人口吸引力进步增强。其中成都户籍人口规模在全国仅低于上海和北京,远超天津、广州等人口大市。

中国每10个人有1个住在广东,中国每5个人有一个祖籍是河南人!

最近国家再进行第7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出来之后预计各省具体人口数据会有一定的变化,但人口排名应该是不会变的。由于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各省之间人口流动频繁。在经济交流密切,人口流动频繁的现代,很难对一些人定位为哪省的人。有的人也许出生地,生长地和定居地都不相同。

采取最常用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来看,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2019年广东省常住人口11521.00 万,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实质上根据移动大数据,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实际管理的人口远高于官方统计人口,根据移动电话在网估算,广州、深圳实际常住人口都超过2000万,因此,广东实际常住人口应该常年保持在1.4亿人左右。每1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住在广东。排名第二的山东常住人口10070.21万人,第三的河南常住人口9640万人。

而户籍人口统计数据,中国户籍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户籍总人口10952万人。而户籍人口的定义是户口未迁出,包括了定居在河南省内部,和常年外出务工的人口,比如广东的1.4亿人口里就有相当部分的外省户籍人口。而不仅河南,四川、湖南等人口外流大省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定居外省之后户口也迁至工作所在地。这部分河南人并未统计在10952万人之中。所以如果仅按本人出生地来统计,原籍河南省人口也在全国的10%左右。如果按照籍贯的常规算法也就是从爷爷辈开始算祖籍,中国祖籍河南的人口当有15%至五分之一。

河南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如果再往上算,这个比例会更高。比如南方的客家人就是古代南迁的中原人。杭州也有很多是从北宋时南迁而来的河南人。

因此,常住人口广东最多,原籍人口河南最多就是中国各省的人口冠军。

河南省人口数应该是第一,为什么说河南省人口数应该是第一呢?下面数据及分析来证明

这个表格是2019年全国长住人口前十名的省市,广东常住人口数位居第一,山东常住人口数位居第二,河南常住人口数居第三。常住人口不同于户籍所在地的人口,据统计广东省2019年,户籍在广东的人口7900万,常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数3100万,由于广东是我国最发达的沿海省区之一,所以长期打工的特别多,真实户籍人口 8000万左右。河南省2019年常住人口9605万,户籍在河南的总人口10952万,所以河南省户籍人口比广东多两千多万。

再把河南人口与人口数第二的山东比一下,2019年,山东常住人口10047.24,户籍人口也已过亿,但是户籍人口刚刚过亿的山东比河南户籍人口数少了900万左右,所以按照真正的户籍人口河南省应该是第一。

如果说常住人口,广东第一,山东第二,河南第三,论户籍人口,河南第一,山东第二,广东第三。广东,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珠三角,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与长三角并称中国最发达的区域,因此,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山东第三经济大省,但常住人口仅比户籍人口多几百万,说明山东的吸引力明显不如广东。河南农业人口在全国遥遥领先,而且大多数地区经济不发达,迫使很多农民常年外出务工,高校毕业生流失也很严重。

对于各省的人口,目前有两种统计方式,不同的统计方式,排名不一样。

什么是常住人口呢?比如你是四川人,但你常年在广东工作,只有春节、国庆这类假期偶尔会回四川,那么对于广东而言,你就是常住人口,对于四川,你则不是常住人口,更为简单的来说,就是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口,也就是一地当前实际的居住人数。

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9年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为广东省,人口为1.15亿人,广东有近2000万人非广东的户籍,属于外来的人口,由于常年在广东生活居住,所以纳入广东省的常住人口。除广东之外,还有山东省的常住人口也超过了1个亿。

相比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则简单多了,户籍人口指的是你的目前的户籍地在哪里?比如你在四川出生的,你在户口落在四川,虽然你常年在广东工作,但是你仍然属于四川的户籍人口统计范围,也就是说户籍人口的统计就是看你的户口本在哪里。

如下图所示,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为河南省,人口数量达到了1.14亿人,除河南外,山东省的户籍人口也超过1亿人,与常住人口一样,户籍人口也仅有2个省份超过了1个亿的数量。

目前而言,我国的人口大省集中在广东、山东以及河南三省,本来人口第一大省应该是四川省,不过重庆从四川分离出来后,四川人口一下子少掉了超过四分之一,掉出了前三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距越多的,证明流出的人口越多。

截至5月6日,据统计,除了吉林之外,已经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各省份人口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多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
从地方层面来看,不少省份的常住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从公开人口变动情况的省份来看,黑龙江、河北、甘肃、内蒙古、北京、贵州、陕西、山西、江西等地常住人口有所减少。
其中,黑龙江2021年末常住总人口3125.0万人,比上年减少46.0万人;河北减少16万人,甘肃减少11万人,内蒙古减少2.83万人,北京减少0.4万人,贵州减少6万人,陕西减少1万人,山西减少10.02万人,江西减少1.46万人。
江西省统计局分析指出,全省人口总量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出生人口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37.70万人,比2020年的42.74万人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三孩政策”还未显现等因素影响;二是人口净流出规模继续扩大。

10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至少已经有1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包括黑龙江、辽宁、重庆、内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河北和山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多个省份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其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从全国来看,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1.11个千分点。国家统计局分析,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10年推迟约2岁)等多方面的影响,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东北地区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洼地”

黑龙江、辽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辽宁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4.71‰;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8.89‰;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为什么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么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出生和死亡情况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东三省人口出生率比较低,死亡率相对较高。
冯文猛指出,出生率比较低,是因为东北三省人口中,年轻人口较少,这主要是东北地区近些年人口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当地气候因素、近些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等问题导致大批年轻人外流,婚育期人口的下降自然导致生育减少。死亡率较高,是因为年轻人口外流也导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更高,老年人数量相对多,也导致死亡人数相对增加。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就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北人口10年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多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5.72%,为全国最高。
从出生人口来看,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占据第一的位置。
数据显示,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 万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万人,死亡率 4.83‰;自然增长人口57.19万人,自然增长率4.52‰。
广东也是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万人以上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照此计算,广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1%。
作为另一个人口过亿的省份,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75.04万人。河南全年出生人口79.3万人。
广东为什么这么能生?冯文猛认为,广东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轻流动人口流向广东,因此从当前的年龄结构来看,广东是相对比较年轻的省份,流入广东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所以,生育小孩数量也比较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10年来增加人口超过2170万人,为全国最多。
从常住人口的增量来看,占据第一的并不是出生人口最多的广东,而是浙江。
数据显示,浙江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540万人,增加72万人,这超过了广东的60万人的增量。
具体来看,浙江2021年出生人口为44.9万人,死亡人口为38.4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仅为6.5万人。因此,浙江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受益于人口流入。
浙江这些年为了“抢人”,也是拼了。除了杭州市区,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
冯文猛分析,长期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非常有活力,近些年的平台经济也发展迅猛,经济发展一直充满活力,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而且,浙江近些年包括户籍在内的制度改革力度也很大,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地区发展比较均衡,成为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愈发增强。

来源/中新财经、中国新闻网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省份人口密度排名20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