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有哪些发现的帝王墓

大元朝从1206年建国,到1402年被朱元璋领兵推翻,一共历时不到两百年,其中称帝的大汗一共15位(还有两位是称制的皇后,略去不提),从蒙古汗国的创建者铁木真到北元灭亡,这些元朝的皇帝,他们的归葬之地充满了神秘……要知道,这些权力通天的元朝皇帝们,驾崩后最担心的事儿就是遗体受到了惊扰,故此,在元代的时候,他们的下葬过程,归葬之地,都是严格保密的。

比如,传说中的葬地,就有大相径庭的五处之多:不儿罕合勒敦山、泸沟河畔、大鄂托克、八白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所在地)还有起辇谷(在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

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经过众多的考古学家、蒙古史专家的共同考证,他们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从铁木真开始的大元朝的每一个皇帝,他们死后归葬的地方都在起辇谷。内蒙古大学教授亦邻真,这样郑重地指出:随成吉思汗(到起辇谷)安葬,是每一个蒙古皇帝死后享有的权利,不葬在起辇谷,就等于丢掉了皇帝身份!

可是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到末代皇帝皇帝溥仪结束,一共有408位天子,这些皇帝的坟墓,除了几位特别剽悍的,比如秦始皇、武则天之外,他们的陵墓大多已经被盗,可是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元朝的皇帝的陵寝,别说被盗,陵墓的影子都没有被找到,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元朝皇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他们的陵墓莫非不在起辇谷吗?

答案是,这些元朝皇帝的陵寝都在起辇谷,但要找到陵墓不被发现的原因,我们还得从元朝的帝王葬制说起。

  • 近些年,伴随着气温异常,部分濒危生物灭绝。地球会再一次进入到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吗?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首次出现了生命,从那时起,许多生物繁衍生息,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新生物的诞生的背后也伴随着部分旧生物的灭绝。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地球法则一直持续到今天。打开网易新...

  • 导语:世界末日的具体时间我们知晓了吗?不,并没有,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讨论世界末日到底是哪一天?你们想知道什么会引起世界末日吗?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人类相信世界末日的十大原因,今天呢就为大家揭秘世界末日到来的十大因素,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世界末日到来的十大因素1、即将来临的冰河时代诺森...

  • 原标题:神秘消失的古国,其中一个一夜消失中国之所以能被世界上称为四大古国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悠久的历史,也有部分原因是古中国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度,这些国度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是后来却神奇般地消失了,到现在都没有人给出一个准确的古国消失的答案。经过历史的代代变迁,这些古国越发神秘起来,令无数人为其神秘...

  •   在拉丁美洲的秘鲁,有一个叫蒂亚瓦纳科的古老城市。这个城市的附近有一大群古代建筑遗址,建于高台之上的,就是闻名世界的蒂亚瓦纳科文化遗址。  这个谜一般的城市位于的的喀喀湖东南21公里、海拔4000米的层峦叠嶂的高原上,离任何地方都很远。从秘鲁的库兹科出发,要乘上几天的火车和船才能到达这个城市。这个...

  •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海拔是非常高的,西藏的省会城市拉萨的海拔更是达到了3650米之高。而在全球范围内来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也差不多在这个高度。就是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拉巴斯的海拔达到了3577米,相比起拉萨的海拔稍低一些。但是,在首都城市来看已经是海拔最高的...

  •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神秘的古城遗址——蒂亚瓦纳科。  古城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蒂亚瓦纳科在古印第安语中是“创世中心”的意思。  它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与我们之前讲的的纳斯卡线条相距不远。    但是这个遗址的海拔高度达到3800多米,是古代世界中...

  • 终***世界上的神秘地带有哪些?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均在北纬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度附近。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

  • 在这么高的山顶“玩”几十吨、数百吨的巨石,这就有些不是很正常了。据考古学家推测,该文明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但是在公元后1000年此处的文明却突然消失了,做为“创世中心”的古城也被放弃了。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的印加帝国深受蒂亚瓦纳科文明的影响,但也失去了这座古城的资料。这个昔日世界的奇迹如...

  • 原标题:神奇建筑蒂亚瓦纳科遗迹到底是何人所为?关于外星人的研究,在我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很多研究者对于地球上那些些神秘莫测的地方,都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试图解释这些奇迹的存在。许多人相信在我们之前有一种文明非常先进,而且他们使用了我们未知的技术创建了这些遗址。甚至还有人相信在我们之前没有文明,我...

  • 本期内容转载自知乎作者時易流,已获得授权。以下信息在我们人类传统认知上应属于非主流知识,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些信息都意义非凡,所以不敢私藏,特分享出来,所以请读者批判理性看待这些内容,也可以当作虚构故事来阅读。 本期内容过于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与其他同类型的非主流知识偏差过大,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明...

中国五千年历史到底出了多少皇帝,由于“皇帝”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数值也不一样。

有的是夜郎小国,有的是建元太短,还有的被追封,也有的被褫夺甚至死后刨坟鞭尸,还有的两次登基。

如果从“始皇帝”算起,可以列一列:秦2,汉31,三国11,晋16,五胡十六国78,南北朝59,隋3,唐22,五代十国55,宋18,金辽西夏35,元18,明16,清朝12。这是376个皇帝。


如果在加上乱七八的北元南明以及起义称帝的如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还有那奇葩的称帝俩月翘小辫儿的洪宪帝袁世凯,就有408位。

再往前数,东西周春秋战国各种王121个(比如楚庄王),公217个(比如齐桓公),夏商有60帝,一共的有806个。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做个减法。这么多帝陵,把发现的或者已经被人盗掘(不一定现在)的抛去,就是要问的答案了。

那发现发掘的有哪些呢?


秦始皇陵、秦二世胡亥陵墓、汉陵、唐陵、隋文帝杨陵,这些大都在西安咸阳地区已发现。宋陵在河南巩义,南宋的在杭州,吴越王墓也在杭州地区。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孝陵和孙吴大帝孙权陵都在南京。清陵在河北,努尔哈赤、皇太极陵在辽宁省(辽阳、沈阳) 。

历史上早已被挖开或者盗掘的:

齐桓公墓、楚平王墓,汉文帝母薄太后南陵、汉阳陵、汉文帝灞陵、汉宣帝杜陵。宋理宗陵、清高宗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孙殿英)、明神宗定陵(新中国)。

被挖过一部分的:秦始皇陵、唐代昭陵、乾陵,西夏王陵。


整个朝代未被发现的,就是元朝的,零星发现的是辽代金代帝陵,现在的成吉思汗的陵估计也是“标记”性纪念性的意义更大一些。因为这些马上民族习惯埋葬之后马踏为平,不留地上建筑,所以很难寻找。

生前贵为帝王,死后却没了尊严的书生说几个:楚平王被伍子胥倔出来鞭尸,慈溪被侮辱尸身,宋理宗更是被一个和尚刨出来拿着脑壳当了尿壶!这几年的还有北京房山睿陵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了却没当回事,直接在人家陵墓上修了化粪池!直到2002年才发现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陵墓。

在往上的就是周朝帝王的,还没有发现了。

说的这,书生对大中国的考古未来真的是满满的期望啊!等着那些“探地机”“探宝机”能够清晰显示地下五十米了,不用考古专家,光是到处探宝的宝友,也能把这些埋葬地下的秘密一一找出来。不怕没发现,只要在地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大多国宝文物出自古之帝王墓,代表有著名的“曾侯乙墓”、“楚王墓”等;由此似乎证明了古之王侯非富则贵的尊崇身份,但在南京祖堂山,一位放牛娃却偶然间发现了一座“满身窟窿”的帝王墓。考古队迅速展开了抢救性发掘,虽说这座帝王墓规模很大,但专家却仅找到了些许残破的陶俑;令专家气愤的不仅是掘洞,还有“光顾”这里的人留下了一句话。

说这话还要回到1950年,南京祖堂山附近住着一位放牛娃,这天孩子如往常一样牵着牛在大山南麓放牧,不想自家牛竟失蹄陷进了一个深洞;按理说孩子对这一带十分熟悉,哪里有石头,哪里有树,几乎都了然于胸,如今牛陷进去的这洞却显得十分蹊跷。好在牛腿陷得并不深,孩子在前面用力拽,最终还是将牛“救”了出来;但孩子却不肯走,蹲着仔细观察着这个“新出现”的洞,而且怎么看都像是有人故意挖出来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放牛娃蹲着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钻进去一探究竟;这里说明一下,或许孩子不清楚,所谓的“深坑”正是土夫子故意挖出来的盗洞,也就是说,这里很可能隐藏着一座古墓。

据说这位放牛娃钻进洞带出了几个小物件,本想当作玩具却被主动登门的“商人”以高价收走;这件事不胫而走,还曾在南京地区引起轰动,自然也传到了考古专家的耳朵里,随后一场“抢救性发掘”就此展开。简单的说,这座古墓的规模着实不小,其中包括前、中、后三间主室和十间侧室,如此规模在古代至少也是王侯级别的人物;但令考古队大失所望的是,刚进入前室,墓顶就能看到数个大窟窿,后来在中室、耳室等处又陆续发现了盗洞,也就是说,这座古墓被人光临了“不止一次”。据当时的考古日志描述“墓室前、中、后室所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置金、玉、铜、铁和陶瓷质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掠走或破坏扰乱。”

当然,也不能说这次考古一无所获,专家在墓中发现了一块刻字填金的“玉哀册”,上面写明了该墓的陵名和墓主人相关信息和下葬时间等;除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陶俑,主要分为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但大多残破不全。以“哀册”中的文字来看,这座古墓的主人竟然是历史上的一代帝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说他或许有朋友感觉有点陌生,说他的儿子可能知道的人更多,就是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因为主角是“李昪”,这里也简单的介绍一下其生平;“李昪”出身寒门,早期经历颇有点像明太祖朱元璋,也曾混迹于寺庙。直到公元895年,唐末繁华不再,各地藩镇拥兵自立,互相争斗;李昪被裹挟进吴军阵营,吴将徐温见其五官端正,聪明机灵,一时兴起便收为养子。

至此李昪一步登天,21岁就做了知州这样的封疆大吏,但他毕竟是“养子”,徐温死前还是将大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儿子;李昪不服,利用兵权架空主上,之后颇有点像三国曹操,先做丞相、大元帅,后自封尚父,又做齐王。直到李昪再也按耐不住,杜撰自己是李唐后裔,正式建立了“南唐”;不过李昪并没有恢复大唐往日繁华,而是偏安一隅的做起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皇帝”。再回到这座古墓,依据史料记载,李昪卒时正是南唐鼎盛时期,理论上墓中陪葬应该非常丰富才对;以如今古墓中场景和墓顶的“大窟窿”来看,想必“光顾”过这里的人非止一两个,难道真的就没留下什么珍贵文物吗?

就在考古队仍抱一线希望积极寻找时,一位专家在墓砖上发现了前人留下的几个字,即“燕赵人士,到此一游”;这两句话明显带着傲慢和调侃的意味,似乎不以盗墓为耻,反以此为荣,专家当场发了脾气,愤愤不平的说了句“太嚣张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不以为然,甚至会说“考古队做着与土夫子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或许一些朋友对于“考古”有些误解;直白点说,土夫子会将古墓中的东西以远低于文物本身价值的数字倒卖,更有甚者会故意破坏墓中拿不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比能拿走的更加具有价值。

但考古不一样,其真正意义在于“佐证历史”。了解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五千年来的历史撰写者,大多都是后世史官,真相究竟是什么不能真实呈现,例如先秦时代的历史很少能流传下来;还有著名的“海昏侯墓”,除了马蹄金之外还有大量“竹简”,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今天更成了珍贵史料,或是失传千年的古籍。正如某位朋友说的:如果“海昏侯墓”由土夫子进入,或许今天你看不到马蹄金,那些“竹简”也会被当做垃圾处理掉。当然,或许很多朋友对“掘墓”有一定的心结,认为这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其实不仅古代刑法对此严惩,今天一样触犯法律,因此如今有“不主动发掘”的明文规定。

考古队之所以“发掘古墓”,其针对的主要是已被破坏的、或存在安全风险的古代墓葬;试想,这样的古墓如果不是考古队发掘,而是由土夫子来处理,古墓里有什么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存完整的帝王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