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期间保险会正常理赔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俄乌战争为世人所瞩目,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最近,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分析两国战争的文章汗牛充栋。作为一名财税人士,谈一谈如何从税收角度观察这场战争,分析下俄乌两国税收构成及征税潜力。

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拼财力。一场战争的主要支出方向包括:一是双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损坏、军人的奖金和阵亡抚恤金、后勤保障等。税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向社会筹集资金完成其公共职能的手段。对国家而言,打仗往往意味着征税。这是因为,从现代国家获取资金的合法渠道来看,就只能靠税收或者举债来在短期内筹集军事支出。税收组织的高效和可靠, 以及国家的经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国家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

根据《俄罗斯联邦税法典》,俄罗斯税收按俄罗斯联邦、联邦主体(也译为“地区”)和地方三个层级征收。联邦税费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缴纳,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矿产资源开采税、水资源使用税、开采碳氢化合物额外收入税、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资源使用费、政府性收费以及社会保险费十项税费。

联邦主体税在相应的联邦主体范围内缴纳,包括企业财产税、房产税和交通运输税三个税种。地方税费在相应的市区缴纳,主要包括土地税、个人财产税、括弧儿房产税、交易税费三项税费。

从税种收入来看,矿产资源开采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国家总预算税收收入的20.2%、19.1%、20.8%、18.3%。

从企业所得税看,法定税率为 20%。2016 年底俄罗斯颁布的联邦税法典修正案规定,2017 年至 2020 年,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的 3% 支付给联邦预算,17%支付给联邦主体预算。各联邦主体有权通过立法的形式针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优惠税率,最低不得低于12.5%。如果是远东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的 6 个联邦主体内,则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降至 10%。

近年来,乌克兰已逐步将稳定和弹性标准作为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税收收入给预算收入带来的贡献为 70%左右。乌克兰国家预算的税收主要有: 增值税、自然人所得税、企业利润税、和消费税。其他税收不足税收总额的 17%。

增值税。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近 12 个月内销售商品(劳务)的应税收入达公民最低应税收入的 3600 倍者(近期公民最低应税收入为 17 格里夫纳),增值税基本税率为 20%。除此之外还有零税率(0%), 适用零税率的业务有:纳税人出售到乌克兰境外的商品(劳务);乌克兰境内关税监督区内零售企业(免税商店)销售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者销售给加工企业的奶和肉制品;汽车、船舶、飞机业制造业销售的产品。乌克兰境内免税商品(劳务)的出口业务不允许采用零税率。

自然人所得税。从 2004 年开始,自然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 13%的比例税率,并扩大了税收的社会优惠。在此之前的税率极为严厉,1993 年 12 月 1 日到 1994 年 10 月 1 日间自然人所得税的税率为 90%。其后到 2003 年底,为 10%到 40%的四级累进税率。自然人所得税的扣除额 2004 年为最低月工资额的 30%,2005 年将为50%,2006 年为 80%,2007 年为 100%。除此之外,某些类型的居民还可获得更多的优惠,为上述扣除额的 150%和 200%。

企业利润税。企业利润税的税率为 25%。对于乌克兰的企业来说,虽然企业利润税的标准税收优惠不太多,但企业可享受社会优惠却不少。税收制度的扭曲,即所谓的“税收悖论”使大量的税收优惠以间接的方式存在,例如:免税经济区、优先发展地区、特殊投资制度等。乌克兰税收收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存在大量的税收优惠;二是灰色经济规模巨大。政府为消除灰色经济,往往采用的方法是还利于企业,其做法无非是降低企业税税率,给予企业大量的税收优惠。但过大的税收优惠又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使税收优惠数倍于实际上缴国家预算的税收收入。

俄乌税收收入相差近 10 倍。俄罗斯 2021 年的税收收入大约是3853 亿美元,虽然不及中国的广东省,其经济份额相当于美国的6%。但乌克兰的税收收入更少,2018、2019 年的税收收入分别是326 亿美元、414 亿美元。仅从税收收入的角度来讲,俄罗斯打乌克兰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前苏联留给俄罗斯大量武器装备。据相关资料报道,俄罗斯有 74 艘军舰,51 艘潜艇,火炮 5934 门,坦克 13367 辆,装甲车 19783 辆,以及 10 倍于乌军的空军力量。乌克兰只有一艘 3100 吨的护卫舰,火炮只有俄罗斯的 1/3,装甲车只有俄罗斯的 1/7,空军只有俄罗斯的 1/10,战斗机只有 70 架,攻击机只有 30 架。

虽然乌俄之间军事及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但乌克兰背后有美国和欧盟,自开战以来,已有 15 个国家及欧盟承诺给乌克兰军事方面的援助。随着战争的持续,俄罗斯未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西方的制裁达到空前的程度,国内经济和民生遭受空前压力,其税收收入受到影响较大,反战和反普京力量云集,不排除俄罗斯政局发生哗变的可能性,或被西方瓦解。

三、战争期间两国税收政策的调整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利益、解决社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运用税收要素(税收类型、税率、税收优惠、处罚和其他)国家不仅能有效地调节经济领域的生产比例和财政资源的转换,还能调节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税收征管过程的有效组织可保障社会产品的配置、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减轻社会经济的紧张状况、缓解因国家财政状况不良引发的社会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战争史上,主要的国家都有各种开征类似战争特别税的情况,虽然开征名目繁多,开征时间也有在战时或战后的不同。比如,二战后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曾高达近 90%,且其实乌克兰在 2015 年也临时开征过战争税。战时筹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调整国家预算、调整税收制度、大规模发行公债、发行纸币、争取国内外捐赠、动用国家储备金等,其中公债、税收和发行纸币是筹措战费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虽然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其财政收入不仅仅是税收,但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弥补。因此,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可能开征新税种,或者提高税率。2014 年,乌克兰政府仅与与亲俄派发生了一些冲突,军人工资就成了问题,2014 年 7 月31 日,乌克兰通过了税务法典修订案,于 2015 年 1 月 1 日前临时针对个人收入征收战争税,税率是工资的 1.5%,计划征收 29 亿格里夫纳(约合人民币 14.9 亿元)。以美国为例,在二战后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 年期间,个人所得税税率高达 94%,直至 1960 年以前,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都保持在 90%。

四、两国税收政策调整面临的困难

俄罗斯未来的税收政策及收入将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影响。税收来源于纳税人,纳税人有交易、财产、应税行为的前提下,政府才能征税。因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出口,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结算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制裁,俄罗斯矿产开采量以及其他国际贸易额相较于战前会有所下降,税收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上文分析,俄罗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国家总预算税收收入的 19.1%、20.8%、18.3%,约占 59%。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的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影响较大。所以其税收也必然会下降较多。

同样,乌克兰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战争在乌克兰本土进行,大部分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企业在战火中消亡。大量民众失业,大批国民逃离国家。纳税能力强大的富豪几乎靠不住,据媒体报道,在乌俄战争还未开打的 2 月 13 日之前,乌克兰最富有的100 名富豪中,96 人闻风而逃。不仅富豪弃国而逃,就是政府高官中,也有部分人不愿意与国家共同面对困难,开战前即有 37 名乌克兰议员逃往境外。可见,乌克兰的税收也是直线下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仅从税收角度看,俄罗斯的税收实力远远大于乌克兰,俄罗斯的税收制度构成、税收征管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赢得这场战争把握较大。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消耗,外加国际社会制裁的日益严厉、战争对俄罗斯国内企业、居民的影响,俄罗斯税收收入的持续性大大折扣,如果这场战争陷入持久战,俄罗斯的税收收入不能继续支撑下去。同样,乌克兰的压力也不必俄罗斯好到哪里。现在,比的是两国的综合实力和意志的较量。

北京市信达立律师事务所

当然知道啊,从我跳出来和它们唱对台戏的那一刻,每天都有几百个回复冲我,还有不少私信追着我骂的...

在国内,你要政治站队的话,想不挨骂是不可能的,毕竟总会得罪一方的!所以,你看有几个公众人物会跑去站队的?

不公开站队,难道就表示自己心里没有立场了吗?大家不过就是在明哲保身罢了!

很多鹅孝子们说,为什么我一个成天只发动漫和武侠的人,怎么就突然这么关注起俄乌战事了,它们以此来推断我是收钱买号的“境外势力”。

我平时不发,不代表本人不知道,不代表本人是个傻子,可以由着别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代表我平时懒得理它们,选择了明哲保身罢了。

这次我为什么不选择明哲保身了,专门跳了出来呢?

其一,是看不惯鹅孝子们颠倒黑白,把大众都当sb。

其二,是对傀儡师试探大家态度的一种回应,好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明白人还是不少的,别打歪心思了,昭和那一条路是走不通的。

其三,同情乌克兰人民。

其四,提前早就看出毛子要输,单纯的落井下石罢了...

至于黄鹅人士们,无非只是他们手中的工具人罢了;它们中很大一部分都算不上是“生命体”,只是脚本机器人:

再加上我国也没哪条法律规定,说不准唱衰毛子、不准黑毛子、不准支持乌克兰的吧?

所以,你说咱们守法公民,在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有什么好怕的呢?当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支持乌克兰了...

  原标题:彭博社冬奥期间搞“惊天新闻”,耐人寻味!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仅数小时,美国知名财经媒体彭博社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直播: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标题。倘若此事属实,无疑是个“惊天新闻”。孰料仅过了不到半小时,彭博社将该标题删除,并声称是“意外”发布了预先拟好的备用标题,并为此致歉,表示会调查此事。

  从“惊天新闻”到“惊天假新闻”,彭博社这次丢人现眼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摆乌龙”,但倘若我们深究一下,就会发现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内容实在是耐人寻味。

  不止是彭博社,包括美国《纽约时报》、德国《图片报》在内的一些美西方媒体,近来一直在疯狂炒作“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纽约时报》甚至援引美国政府高官和其他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获得的情报显示,俄计划利用一段伪造的视频为入侵乌克兰编造借口。这种政府放料、媒体炒作的套路,并不让人觉得陌生。俄驻美国大使馆在回应所谓的“视频”时表示,美国如今的做法与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前举起的“洗衣粉试管”并无二致。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不认同西方炒作战争恐慌,认为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严重紧张关系并不是新鲜事。

  既然如此,包括彭博社在内的西方媒体,还要炒作所谓的俄乌战争“迫在眉睫”,不免引人深思。美西方为何要鼓噪战争?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给出了它的答案:“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经济状况。很多专家在说美国经济濒临毁灭。一些专家甚至说疫情就是为了掩盖迫在眉睫的非常真实的经济崩盘。联邦储备委员会一直在大力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所印巨额钞票已渗入实体经济,眼下正在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如此判断是否符合实情,我们难下断言;但美西方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至于彭博社,在炮制假新闻方面有着不良记录。仅举两例:2018年,《彭博商业周刊》曾报道中国在一些美国科技产品中植入恶意芯片的假新闻,直接被苹果、亚马逊等美国公司“打脸”;彭博社去年发布的全球抗疫排名榜,罔顾事实、科学和美国民众的性命,公然将美国列为排名榜首位,令国际舆论哗然,不少人对此只能表示“呵呵”。正是有着这些“前科”,彭博社如今又弄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假新闻,实际上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通过彭博社之类的媒体,掌握了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但越来越多的美西方媒体,严重歪曲和背离事实,不断践踏人类基本道德和良知的底线,其可信度和公信力早已受到质疑。不仅是饱受抹黑的中俄等国民众对美西方媒体不再感冒,就连美西方民众也有同感。英国牛津大学对全球46个媒体市场新闻消费的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内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已降至近年来最低。彭博社之流的“惊天假新闻”可休矣!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买的保险国外出险理赔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