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吐鲁番被称为葡萄之乡原因是什么

浙江的每个城市,都有一碗拿得出手的面

而今天这个少有人知道的小城

还有“一根上过《舌尖》300米长的面

摄影@小红书-珊瑚小姐爱旅行

300米长的面、1200年历史的豆腐皮

火糕、灰汤粽、擂头馃…

如果你是吃货,一定能在这里吃得过瘾

摄影@小红书-戒不掉的薄荷香

这里有山有水,风景甚好

崛起于1.5亿年前的“江南第一仙山”

负氧离子爆棚,一呼一吸间带走肺部尘埃

摄影@小红书-头孢与阿莫西林

如果你是古村控,也一定会喜欢它

中国第一个彩色村、“江南的乔家大院”

它本身也是有1800年历史的古城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这里,就是号称“江南吐鲁番”

山清水秀的浙江美食小城

摄影@小红书-戒不掉的薄荷香

地理位置上处于浙江C位的金华浦江

常年在“中国横店”“世界义乌”边上

当着低低调调的绿叶配角

数十个百年古村在这里坚守着时光

摄影@小红书-杭州小表妹

浦江是有天然度假优势的

浦阳江、壶源江两江穿城而过

又有“江南第一仙山”仙华山拔地而起

摄影@小红书-不动声色

建县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

更证明了浦江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

浦江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吃上米饭的一批人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小城里的生活总是安逸闲适

有着与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生活步调

自带一股子清净悠然,慢慢惊艳时光

摄影@小红书-小猪生产培根

除此之外这里有峡谷仙境

有媲美千岛湖的“百岛湖”

还有“全国最美森林古道”

摄影@小红书-小红薯_2367

也可以在中国唯一的诗人小镇

漂流、滑板车、滑翔机等娱乐体验

夜晚,还有好看的灯光瀑布

沙质的土壤,巨大的温差

使得浦江一带的葡萄甜度惊人

因为算的上葡萄届“爱马仕”的

浦江还被冠上了“江南吐鲁番”的称号

摄影@小红书-不动声色

网上关于它的攻略少之又少

却有超多好玩、好逛的地方

杭州出发,开车只需要1.5h

是时候来挖一挖它的美了!

传说这是轩辕黄帝得道升天的地方

也被称为“江南第一仙山”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仙华山与仙结缘,千百年来

百姓在山上筑庙祭祀,香火不绝

摄影@小红书-大佬的坐姿

这里石峰耸峭壁立,拔地而起

清晨那绵绵三万尺的云海

隐藏了山峰,仿佛蓬莱仙境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百岛湖”之称的通济湖

虽然不大,却是摄影师的心头爱

如同仙境一般,美的不真实

摄影@小红书-大佬的坐姿

也是一个饮用水标准的水库

湖中央有上百个无人小岛

虽然没千岛湖的规模,湖光山色也是很美的

摄影@小红书-大佬的坐姿

还有个非常火的拍照打卡地

异国风情地毯、三角玻璃教堂……

摄影@小红书-不动声色

来露营野餐、凹造型玩耍了!

浦江上百年历史的古村有不少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嵩溪古村

被称为“小杭州”的嵩溪古村

它是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庞大的古建筑群,让嵩溪村成为

浙中地区保存最完善的古村落

摄影@小红书-杭州小表妹

村内小溪潺潺,古屋错落有致

一明一暗两条溪水穿过村庄

总体保留了原先的建筑格局

气派的祠堂口,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可能很少有人再记起,以前这里是

因石灰石窑而远近闻名的“富贵之乡”

还曾被誉为“小杭州”呢

有个因历时长达350年的家族

经过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

被朱元璋赐名“江南第一家”

摄影@小红书-戒不掉的薄荷香

记录着这个郑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古朴的建筑在烟淼山水中

鳞次栉比的古建之下布满爬藤和鲜花

如同隐藏在云雾之下的桃花源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村落

每座房子都有自己的颜色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画

颇有欧洲小镇的乡村风情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如今层出不穷的新颖彩色村

让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个童话开始的地方

它却依旧静静地在这里,守候着时光

摄影@小红书-最笨旅行家石头

新光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距今已有快300年的历史了

古门牌坊、古石鱼缸、石鱼池……

两横两纵的井字街巷、斑驳的墙体

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的记忆

精美的雕花、木纹的门框

古老的物件仿佛都被注入了灵气

整个村子就像一个遗落在山间的艺术品

带上几套古装,来拍一组古风大片!

黄墙黑瓦、绿树成荫、山峦环绕

是“浙江十大经典古道”、“全国最美森林古道”

沿路能看到古木参天、奇藤铺峦

还有形成于亿年前的香炉峰

以及火山岩、丹霞地貌……

都是大自然在浦江展示着它的鬼斧神工

浦江县有悠长的饮食文化

这里传统的“浦江十大碗”已传承百年

浦江,仿佛就是个美食地图!

当仁不让是潘周家村的“一根面”

最长的一根超过1000米,曾多次登上电视

图片@《舌尖上的金华》

一碗只有一根,一锅也只有一根

长度没有上限,面团有多大

而且中间不断,韧性十足

图片@《舌尖上的金华》

搭配上鸡蛋皮、油渣、小青菜做的浇头

朴朴素素的一碗却十分鲜美

摄影@小红书-是晓悦呀!

潘周家村都会看到非常特色的“晒面”

千万条白色的面条瀑布飞泻而下

摄影@小红书-珊瑚小姐爱旅行

俗话说“百里浦阳江,十年牛清汤”

牛清汤就是浦江的代名词

最能代表浦江的鲜辣味道

而被网友们称为“牛清汤天花板”的

东明牛清汤就是来浦江必吃之一了

摄影@小红书-蜡笔小新一

用牛骨、牛肉及秘制调料

慢火熬煮出来的清汤,饱含牛肉清香

吃的时候加一些牛血、辣椒

摄影@小红书-巧克力慕斯小姐

吃完牛清汤,精彩还没结束

羊用的是浦江本地散养的山羊

没有任何羊膻味,和西北风味有天壤之别

涮着吃又鲜又辣,让人欲罢不能!

浦江人已经做了几百年豆腐皮

这是浦江人家的家常小菜

从浸泡黄豆、打浆到最后出成品

豆腐皮色泽晶莹光洁、薄如蝉翼

图片@《舌尖上的金华》

是浦江人中秋、冬至的习俗

将糯米倒入石臼,木锤敲打成糊状

趁热放在红糖芝麻粉擂上一二次

而且大街小巷都能吃到,一定要尝尝!

米筛爬是另一种浦江人很喜欢的面食

做法就是揪一个面疙瘩下来

用拇指推着在有网格的米筛上滚一圈

造型上就像是“中国的通心粉”

也可以像年糕一样,和其他蔬菜一起爆炒

是浦江人餐桌上的常客!

一定要来上一碗清凉的三豆腐

柴籽豆腐爽滑可口,观音豆腐色如墨玉

三豆腐的感像龟苓膏但更加甘甜

软嫩的口感独具山野清香

这是浦江人最爱的夏季"冷饮"

这个小县城还藏了数不尽的美食

浦江火糕、灰汤粽、麦饼、郑宅羊肉

来这里,一天5顿都吃不够!

从哪儿出发距离都不会太远

一个周末时间就能玩过来

趁着初秋,来这里散散心吧!

如有线路问题可扫码进群

与产品经理零距离交流▼

或添加旅行小管家咨询▼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1950年之前,乌海与葡萄是绝缘的,那时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乌海这片不毛之地与甘甜可口的葡萄能有什么瓜葛,“不宜栽种植被的地区”一度成为了乌海的代名词。

  据农牧业部门相关资料显示:1950年,一家姓马的农户在乌海移植成活第一株葡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艾玉清、房树茂等一批立志献身大漠戈壁农林事业的青年人来到建市之初的海勃湾市,他们跑遍了地区大大小小的沙丘、沟壑,揣摸着这方水土的“脾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大漠里培植出零星的绿色。

  葡萄产业的一波三折

  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全年相对湿度低,乌海具备优良的葡萄种植气候条件,这在建市之初就已得到论证。

  1976年,乌海市百业待兴。年初,市委副书记杨力生代表乌海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大面积种植葡萄的口号,并从吐鲁番购进优质苗木,60亩无核白葡萄园在原乌达矿务局园艺场建成。

  1985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继法带队从甘肃兰州、敦煌到新疆缮善、吐鲁番,一路考察,当年11月,我市作出了《关于加速发展葡萄种植业建立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若干问题的决定》。与此同时,我市还成立了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指挥部,通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葡萄的栽植形式、整形修剪技术、越冬防寒、肥水管理开展试验和研究工作,总结出了适宜乌海地区和其它西北干旱荒漠地区规范化的葡萄幼树速生丰产技术,这成为让葡萄走出庭院走向产业化发展的一次重大跨越。

  1990年,全市建成以龙眼为主,无核白、玫瑰香、马奶、园白等为辅的葡萄基地8000余亩。

  然而,葡萄种出来后如何卖出去却成了关键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由于受国内外葡萄及葡萄酒市场疲软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当时计划建设的葡萄酒厂落空,缺乏保鲜、贮藏技术和设施,运输、销售市场培育滞后,我市生产出的葡萄一度流通不畅,效益很低,葡萄产业陷入低迷,砍挖葡萄树现象严重,造成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最终下跌到不足3000亩。

  转机出现在1996年。当年,国家农业部全国水果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明确“在稳定原有果园土地面积的基础上,调整果树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

  乌海葡萄喜逢甘露!

  1997年我市开始陆续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2000年,中共乌海市三届七次全委会把葡萄产业正式列入乌海市国民经济“十五”规划。从此,我市葡萄产业走出困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政策支持成为坚强后盾

  新世纪之后,我市的葡萄产业逐渐得到自治区肯定,乌海葡萄作为特色种植业享受到了自治区的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市政府也制定并出台了加快葡萄种植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从2002年开始,我市已连续十年对达标的葡萄种植给予补贴,补贴金额从2002年的200元/亩、2005年的300元/亩,增加到2009年300元/亩,连补三年;葡萄育苗一次性补贴3000元/亩;为鼓励发展设施葡萄,新建连片50亩以上保温温室,一次性补贴20000元/亩;新建连片30亩以上大棚,一次性补贴3000元/亩。同时,在加工、销售、贮运、品牌建设等相关产业方面,也给予大力扶持。

  扶持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和企业的种植积极性,我市葡萄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已形成“龙头十基地”、”企业十农户”的发展模式,葡萄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力、抗风险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去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台《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集中连片新建园200亩以上(含200亩)最高补贴达6000元/亩。此外,我市还出台了葡萄产业专项贴息政策、鲜食葡萄进直销店优惠政策和酿酒葡萄收购价格补贴政策等,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发及适度规模的优良葡萄品种园和砧木圃建设,设立葡萄专项担保基金,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发展。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市生产的葡萄开始在国家甚至国际相关大赛及展会上崭露头角、屡获殊荣。

  1988年,乌海葡萄入选全国优质农产品进京展销会,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肯定和赞许;

  1990年,乌海葡萄被指定为亚运会捐赠产品;

  1991年,国家农业部在郑州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展销订货会上”,乌海葡萄获得与天津小站米、洞庭湖系列米、陕西秦冠苹果等历代宫廷贡品齐名的殊荣;

  1994年,无核紫葡萄在全国首届葡萄学术讨论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葡萄”;

  1995年,无核白葡萄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2008年,乌海葡萄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证书;乌海葡萄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无核白和红地球被评为“中华名果”。

  2009年,红地球葡萄在第十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敦煌)葡萄节评比中获金奖,森田尼无核、火焰无核和无核白获银奖。

  2010年,火焰无核、红地球、摩尔多瓦3个品种,在第三届中国·敦煌(国际)葡萄节上,荣获一金三银和三个优质奖;“西口风”葡萄酒在第七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2012年,“西口风”葡萄酒在义乌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汉森”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2013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7届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berliner wein trophy)上,内蒙古汉森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2010沙漠城堡赤霞珠干红葡萄酒”、“2010五星干红葡萄酒”、“2008典藏蛇龙珠干红葡萄酒”均获金奖。

  葡萄产业链牵着3亿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来,我市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原产品及制酒业外,还带动了葡萄园、葡萄酒庄、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馆等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市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共有30多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业3家,设计生产能力2万多吨;保鲜流通企业10余家,保鲜库能力达10万多立方米,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元,安置劳动力1万多人。海勃湾区汉森酒业、新时针公司、金沙湾公司、景裕园公司、云飞公司,海南区阳光田宇公司、乾源公司,乌达区吉奥尼公司等8个千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园、葡萄观赏采摘园、葡萄生态园逐步形成;全市已建成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30多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9亿元;佳奇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汉森葡萄酒业公司等一批葡萄贮藏保鲜、流通、加工等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葡萄产业化进程。这批产业化项目成为了全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区居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我市以葡萄为主题的休闲农业顺利起步,目前已有2家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乌海市葡萄产业将得到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到2020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葡萄酒庄达13座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乌海与法国波尔多处在同一纬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宜蔬菜瓜果生产,特别是适合葡萄种植,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番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乌海拥有葡萄基地近3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2008年乌海葡萄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并被推荐为北京奥运会安全优质葡萄。乌海培育的“无核白”等品种被评为“中华名果”,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全国第十一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优质奖等荣誉。汉森葡萄酒走出国门,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分别获得7项大奖,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吉奥尼酒庄葡萄酒在第二届领袖产区(中国)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获优质奖;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葡萄产品获得国家有机绿色食品认证。

  乌海葡萄产业形成了“龙头+基地”、“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葡萄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强势起步,已有2家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馆成为城区的主题景观,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人前来参观,葡萄产业呈现出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葡萄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认读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2段。

  3、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

  教学难点: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搜集资料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葡萄)这可不是一般的葡萄,这是从遥远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运来的,看着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你们想不想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

  1、快快打开书,读读21课,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认读词语:导:同学们读了课文,有几位词语朋友想见见大家,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

  (2)梯田:你知道梯田什么样子吗?(课件)这就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葡萄就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3)搭起凉棚:课文中写什么搭起凉棚?这就是茂密的枝叶搭起的绿色的凉棚。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写什么?(葡萄的枝叶)再读这句话,体会葡萄枝叶的茂盛。

  (5)维吾尔族、热情好客:课文中写谁热情好客?你们看这就是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6)酿酒厂、蒸发、碉堡

  师导:同学们词语理解得真好,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谁愿意读一读课文?他们读时请你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随机板书)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教师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订教:

  第一自然段:那里盛产水果。

  (1)那里指哪里?

  (2)你从哪些语句知道那里盛立水果?读一读

  (3)你们看这就是葡萄沟盛产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多馋人呀,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第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读一读体会枝叶的茂盛。

  第二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课件)

  (1)自己读一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3)听老师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4)你们真聪明,快快把葡萄的数量多,颜色美,晶莹剔透读出来。

  (5)两个人比赛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自己的感悟。

  第三句: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2)读出老乡的热情好客。

  师导:层层的梯田,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都等待我们到葡萄沟去看一看,让我们把这段连起来读一读。(课件)

  (1)自己练习朗读,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3)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4)葡萄沟真是太美了,那里的人真热情呀,你们想不想把这一切牢牢地记住,试着背一背吧。

  (5)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填一填,再请一位同学试一试。

  (6)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

  第一句:摘下来的葡萄,有的……有的……还有的……

  (1)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二句: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1)课件:这就是颜色鲜,味道甜的葡萄干,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成的吗?(说一说)读了这段文字你就更明白了。

  (2)边读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明白?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3)你们看这就是像碉堡一样的阴房,这就是挂满葡萄的阴房内部,通风的气孔,一串串的葡萄,葡萄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制成的,老师也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昵?(挂在阴房里,太阳不直射,不变色,联系生活中晾衣服的道理,沙漠中干燥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糖分留下来,所以很甜,天然晾制,不加色素、防腐剂。)

  (4)这么好的葡萄干远销国内外,外国朋友吃到葡萄沟的葡萄干,赞不绝口,就拜师学习制作葡萄干的方法,结果回国后一试验,都失败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们那里不具备葡萄沟这样的独特的自然条件,也就是说,只有中国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的葡萄干来,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5)那么就自豪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师导: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常有名,所以说:齐读第四自然段。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骄傲,自豪,夸奖,称赞)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让我们带着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再读一遍全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老师也被这个好地方深深的吸引了,情不自禁的写下一首小诗来赞美它:(课件)但是最后一句怎么也想不好了,你能帮帮老师吗?试着填一句。如果你也有兴趣,回家试着编一首小诗,或者画一幅画,表达你对葡萄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通过理解课文,领略新疆吐鲁番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认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宝岛台湾,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我国的一个省区,位于西北部的新疆,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一个吐鲁番市,在吐鲁番市的东北部有一个的地方——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1)(点击课件出示:葡萄沟新疆吐鲁番)

  这三个词语是三个什么的名字?这三个地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点击课件)中国地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2)蜜桃,强调“蜜”的字形,下面是“虫”字

  (3)梯田,强调字音并利用图片认识梯田

  (4)出维吾尔族,强调“维”“吾”字音,利用图片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5)碉堡说记忆方法

  (6)认读所有字词,提示多音字“钉”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1、学生自由读课文,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小结描述: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么多的酸甜可口、五光十色的葡萄可以让你吃个够,还能制成葡萄干。

  你们觉得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板书:好地方)

  3、追问:那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好地方?好在哪儿?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看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让我们看到了这里的水果怎么样?(板书:水果品种多)

  3、这么多的水果,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板书:葡萄)

  过度:让我们快去看看葡萄园怎么样吧!

  (三)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课件出示出示第二段)

  在这段中,从哪还可以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预设:葡萄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点击出示:第三句话)

  这么多的颜色,平时我们用五颜六色这个词也可以形容颜色多,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呢?“光”还能说明葡萄怎么样?师补充:粒大、饱满、有光泽,质量好

  还从那可以看出葡萄长得很多?

  (课件出示:葡萄一串一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一大串一大串”说明葡萄怎么样?

  (串大粒大,结的多,长得好)

  师小结:吐鲁番的葡萄串这么大,种类、颜色这么多,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板书:五光十色)

  假如你站在这样的葡萄园下,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找2人读后教师范读,再找两人读)

  3、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美丽极了!那葡萄的枝叶是怎么样的?

  “茂密”是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茂密)出示一片,叫茂密吗?两三片,叫茂密吗?出示很多片,这样是茂密吗?

  “茂密”是什么意思?

  师解释:茂密的枝叶就是叶子特别多,一层又一层,就像什么?(凉棚)

  像凉棚说明葡萄枝叶怎么样?同学们见过“凉棚”吗?

  (课件出示:凉棚)

  有多少个这样的凉棚?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一个个)

  “一个个”说明什么?

  像“一个个”这样后面表示单位字重复一下,就能形容数量很多。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词语吗?

  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葡萄很多、很茂密的感觉?

  师:葡萄沟的葡萄茂密,五光十色,让我们看到了葡萄的美,景色的美,葡萄沟还有什么更美呢?

  4、学生找到第四句

  他们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吃个够”是我们怎么吃?说明老乡什么?(板书:热情好客)

  创设说话情景:如果你是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说?

  5、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葡萄沟茂密的葡萄,品尝了那里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看到了热情好客的老乡,谁来把第二段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度: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为了更多的人吃到家乡的葡萄,把葡萄制成了葡萄干。你知道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吗?

  1、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视频: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师对葡萄干的做法进行介绍

  这里的葡萄干颜色味道到底怎么样?

  (生说师板书:色鲜味甜)

  刚才我们一起到新疆葡萄沟参观了葡萄园,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感受到了老乡的热情,品尝到了鲜美的葡萄干,你们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好地方)师完善板书

  四、激发情感,布置作业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同学们想不想去?

  下一节课我们会再次走进葡萄沟,到时候请你来做小导游,好吗?课下请同学们向爸爸妈妈了解我们家乡有哪些特产?

  上节课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欣赏了葡萄沟葡萄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品尝到了新疆葡萄干的鲜美,非常有名;体会到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葡萄沟,去感受那里的异域风情。

  二、感情朗读,导游介绍

  1、你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学生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如果你是小导游,想向大家介绍什么?

  交流活动:葡萄沟之行(课件配合)

  3、听了几位小导游的介绍,葡萄沟的确让人神往,那么我们家乡有哪些特产呢?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20分钟)

  1、复习会认的词语。

  2、出示会写的字,读一读

  3、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说这些字怎么记?怎么写?

  教师重点讲解“密”与“蜜”,进行组词练习

  “沟”与“够”对比记忆

  (板书:“密”“蜜”“留”“摘”)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

  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

  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

  (练读──指读──齐读)

  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

  1、默读第二自然段:

  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⑴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几句话算一个意思)

  ⑵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

  ⑶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

  ⑷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⑸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抓词语,谈理解:

  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

  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4、作者把葡萄的长势喜人,数量多,品种多写得栩栩如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喜爱葡萄吗?

  下面俺人来看一段录相,一起欣赏这诱人的葡萄吧!

  请你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5、你们愿意,把这段背下来吗?

  打出投影;填空形辅助同学背诵。

  6、小结学法:刚才俺们是依照怎样的读方法学懂这一段的呢?

  一读:标句子,讲句意。

  二读:哪几个句子讲同一个意思,共有几个意思。

  三读:比较句意,有取主舍次的方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四读:抓词语,谈理解。

  过渡:这么好的葡萄收下以后怎么办呢?下面俺们就依照这个学习方法学习么三自然段。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标句子,想句意:

  第一句: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运到阴房制成葡萄干。

  第二句: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像碉堡。

  第三句: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蒸发掉葡萄的水分,制成葡萄干。

  第四句: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2、比较句: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联系上文和这段的几句话之间的关系来看,正是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又是用阴房把它制成葡萄干的,所以葡萄干的颜色,味道甜,非常有名,因此第四句是第一段主要内容。有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是: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3、有语气地朗读第三段:

  (练读──指读──评读──练读)

  过渡:面对这样一个地方,人想说什么呢?

  你们看看书上怎样说?

  七、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联系上文考虑:

  为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今天,俺们通过取主舍次确定了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领略了瓜果之乡葡萄沟的风光,尤其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葡萄和葡萄干,让俺们感受到了葡萄沟的魅力,对于这样一个好地方俺们怎么能不赞美它,喜欢它呢?

  九、让俺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葡萄沟葡萄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二、在正确读音后面打“√”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小学《葡萄沟》教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鲁番葡萄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