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多线控制线BIM画怎么画的快?

7.1轴网创建:在“楼层平面”中创建,采用阵列最快,一定注意下图中的“成组并关联”一定不要勾选,否则不会出现“影响范围”从而无法调节其它楼层也一样的轴网类型;

原本默认都是3D,转换成2D只需要点击这个“3D”便可,如果轴网延伸或者缩短了,再次拖回和原来一样的长度就是2D变3D;

也就是左侧栏中“编号”和“编号间隙”的区别

7.4成功创建轴网,如下图:

“VV”快捷键,在”场地”中勾选“项目基点”选项卡便可,之后通过“移动”命令移动就好(如果不能移动,那肯定是锁定了,只要点击一下左上角的那个U型标识便可);

7.6原有的项目中快速创建轴网

只需要将原有的CAD图纸导入到revit中便可,然后通过“轴网”——“拾取点”绘制,绘制之后记得锁定就可以;

7.7不垂直和不平行轴网的快速绘制:参照平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7.8项目北和正北方向的调整:在刚开始打开建筑样板的左侧属性栏中有显示:

,如果要旋转项目北或者正北在“管理”——“位置”中选择,如果旋转指定的角度需要提前建立一个参照平面,然后旋转便可:

7.9含有圆弧的多段线轴网绘制:选择“建筑”中的“模型线”或者“注释”中的“详图线”,按照要求画完折线:

点选两条线然后输入给定半径便可:

点击“轴网”——“多段线”——“拾取”,选择下面绘制的多段线(如果出现只选中其中一段的那就按一下Tab这是整个多段线都选中了),便可以了,如果警告由多个闭合环或者其它原因不能完成那就重新进轴网再来一遍:

然后通过过滤器隐藏轴网之后将“详图线”或者“模型线”删除:

家装领域的BIM,面向的用户对象是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才能落地执行……关于这些似乎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考量。而在落地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本文作为分享了自己对BIM在家装领域落地的思考和做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今天要聊的话题呢,其实就是家装领域中的BIM,怎么说呢,其实行业内研究和发展了挺长时间的了,但是似乎一直没有看到一些特别成功的东西出来,它面向的用户对象是谁,到底解决什么问题,能带来什么价值,到底怎么才能落地执行,似乎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侧重点和考量,并且每个公司对其的预期也不太一样。

落地过程中呢,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也衍生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似乎是大家都认为家装的未来在BIM,但是却没人知道为什么在BIM,到底它有什么用?它到底是不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

而对于我,作为一个运气比较好一些,有幸落地过BIM,并且稳定运行了几年的产品来说,也希望能通过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分享,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和做法分享给大家,如果恰恰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百度百科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其实是从建筑领域来的。只是说在家装领域,室内设计也在行业内逐步的开始由2维的CAD绘图,开始转向3维的工具辅助设计,初期呢,其实只是为了呈现设计效果,用户可以直观的感受自己未来的家会装修成什么样子。

后来呢,因为天然是3维的设计,天然有一些数据化的内容,比如房屋户型、空间、面积等信息,基于行业本身的数据化发展的进程,对于算量、计价等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诉求,也就慢慢地开始有了家装领域的BIM。其实,BIM自身在建筑领域的定义,就已经决定了BIM未来是什么样子,只是在不同的公司,也是各有侧重,这个后续再慢慢细说~OK,大概了解了BIM的概念之后呢,我们就来看下BIM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具。

二、BIM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具

这里呢,也就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个前因后果,不做深入探讨和分析(因为一分析就又是一篇巨长巨长的文章了,后续有心情了再写吧,咳咳)。在行业内,目前比较出名的几个软件工具,大概就要数酷家乐,三维家、每平每屋(原躺平)、打扮家等,以及贝壳旗下的一些自研BIM,如视的未来家之类的。这些工具中,酷家乐,应该是最广为人知,因为它除了面向B端,也同时面向C端开放,这个原因,也促进了它本身的迭代和知名度。这些工具呢,因为侧重方向不同,大概上能分为下面两种:


我们来聊一下这些工具的类型,这些工具呢,首先肯定是一个设计工具。因为设计是整个家装的上游,没有设计,就谈不上后面的所有的算量、图纸、交付之类的东西。所以,设计工具在之前一直是这类工具的核心,我不关心之后能不能实现,现在我得先要好看,是吧。所以最初的时候,大家的精力都会在这些工具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转化上来。

慢慢地,开始有一部分企业开始思考,既然设计已经数字化了,那设计过程中到底用了哪些材料,材料用了多少,主材多少,辅材多少,这些用量是不是也可以数字化呢,如果这些量可以数字化,那是否意味着可以以BIM中的量为整个工程的计算依据呢?(要知道,现在整个行业大多数还在手扒CAD,拿计算器算量呢。)

因此慢慢地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主打交付工具的工具,以算量为核心,主打所有的用量由系统计算得出,减少人工计算的误差和偏差。当然,现在似乎每个工具都会有算量等负责交付的团队,不过底层的不同,也必将会带来上层的不同,某些时候底层结构的缺失,也会导致某些算量完全无法计算。不过这些后续有机会再详细聊好啦。

那对于BIM,它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工具呢?

其实上面聊得已经比较清楚了,根据BIM本身的概念,还有家装行业工具的发展轨迹,BIM的未来大概率上是以算量为核心的一套设计+交付的工具。也就是底层要按照能支持算量的结构搭建,而在应用层,也要能充分支持设计本身,做一个好的设计工具~


三、家装业务存在的问题

在聊BIM能解决什么问题之前呢,首先得先聊下在实际的家装业务中存在哪些问题。一般情况下三大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分别是人员效率问题,材料成本问题,项目利润问题。


为什么说有这三块的问题呢,我们分别来看下(这里也就是简单聊下BIM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整个家装行业的报价部分信息需要设计师手动计算和填写,过程较为复杂,用量计算较多,时间消耗大约1-2小时。这还仅仅在报价,还有本身方案的沟通,图纸的绘制等等。设计师是签约的核心转化成员,若系统能让设计师的作业效率提升,也就意味着设计师会有更多的时间接待和转化更多的客户。

由于装修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用量,是完全由人工计算然后录入系统中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损耗的预估不同(比如A认为8%的损耗就够,B认为需要12%);对于自身利益的取舍(比如多下点材料,避免后期补货)等等。

你会发现,同一个客户,同一套方案,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设计师肯定会报出不同的材料用量。而在某些极限情况下,可能还会存在60平米的屋子,下单200平米的地板;有些工地会出现几百个插座等等材料问题。材料成本极其不可控。即使很多企业中间还有一层中控进行审核,但是依然很难完全避免。而且材料在人工计算无法精准的基础上,后期的退补货也会较多,也会让成本上升更多。

在整个项目的利润上,大多数项目的毛毛利润率差不多在20%-30%,基本上都会是入不敷出的状态,每年的现金流都很好,到年底一算账,发现不赚钱。咳咳,在流量增量比较可观的时候,可能问题都不太大,毕竟有很优质的现金流,但是一旦出现了增量减少的时候,如何精细化运营,在整个项目中尽可能的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就变成了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四、BIM能解决的问题

那BIM能不能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呢,咳咳,估计大家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了吧。嘿嘿,但是还不够。在仔细研究了BIM工具之后,你会发现在报价层面、算量层面、体验层面和图纸层面都会有完全截然不同的体验提升,而这整套体验,其实带来的是整个设计和交付行为的重大变革。


BIM本身作为3D的设计工具,户型的结构,面积,空间信息,空间中的材料信息一应俱全,那么完全可以从BIM工具直接生成用户的报价单啊。对了,这里多废句话,现在家装行业的报价功能设计的底层逻辑都是人如何在做报价的时候做的齐全还不缺项漏项。

所以所有的顶层设计都会围绕这个底层逻辑在做,你不管看多少家报价体系,都在基于这个底层做事情。当我们接入3D设计工具的时候,是否可以换个视角,设计师是否可以不再做报价单了,而由系统来做。当视角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顶层设计就会变的完全不同了。咳咳,这里就暂时不再延展开了。

还有就是,报价单是表格这件事情,咳咳,这个行业都几十年了吧,这都2202年了,是否可以考虑换个形态,比如图文或者什么的。如何更清晰、易懂的向用户传递装修的基础信息,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怎么做,有多少困难,困难都如何解决,就先不聊了哈,废话扯得有点多了,咳咳,勿怪勿怪。

BIM哎,3D设计工具哎,基本上都可以由系统直接计算所有材料用量了和施工用量了。由于完全依据系统规则生成,只要设计方案是准确的,用量也自然会是准确的。完全可以屏蔽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数据也完全可以用于后续的发包和下单(咳咳,当然,完全一点都不差也不现实,部分小的偏差,瑕不掩瑜,不影响大局)。

BIM本身是3D设计工具,即方案完成后,用户可以直接进行3D漫游体验,甚至可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VR体验,所见即所得。再也不用全靠2D的图纸想象了。未来你的家如何,是否让自己满意,完全可视可见。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用户,这简直就是巨大的福音。

BIM本身也会根据设计师的方案生成全套的施工图纸,可以节省很多CAD绘制的时间(这个根据工具的发展阶段不同,有些工具支持,有些工具不支持,有些工具只能支持部分)。

当这些层面都发生变化后,你会发现,这完全就是设计行为、报价行为、发包行为、结算行为等数据产生和传输行为的重大变革。设计不需要在CAD中进行,用户无需靠自己脑补想象未来家的样子,报价不用做了,系统一键生成,所有的材料用量根据系统规则生成,摒弃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施工图纸自动生成,后续的发包,下单依据准确的用量进行,支付和结算也有了相应凭据。

五、家装行业的产品分层

既然说BIM这么好,到底好在哪里呢,他在家装整条业务线条中,到底处在什么位置,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再聊位置的之前呢,先聊下整体的家装业务吧,从产品底层来说的话,整体大概可以分为五层,分别为业务层、数据层、预算层、支付层、结算层。


五个层面分别面向不同的问题,提供各自的解决方案,家装整体业务体系也基于这五层进行构建。

业务层主要提供家装全链条业务侧解决方案,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所有的业务流程和逻辑都可以划归进该层。整体的结构基本包含以下部分:呼叫中心、销售中心、客户中心、智能交付中枢、合同中心,订单中心,交付中心,供应链中心,财务中心,售后中心,智能设备中心等。基本涵盖了家装行业全链条的业务内容,所有的业务数据都在该层中处理。


(哈哈,此处也先卖个关子吧,内容暂时就都打码了,后面应该会有个系列专门说业务层的所有框架和内容。应该是应该吧,但愿不会再是两年后了~ )

数据层主要指装修项目中的施工数据、材料数据等信息,这部分信息既包括了用户的报价,也包括了向下游的各个端口的发包、订单信息(业务层的业务数据在业务层处理,不在该层中处理)。该层面主要处理从设计开始的所有户型和家装全量数据,包括施工项目数据和材料数据,以及后期所有的变更数据,贯穿了家装过程的始末,而这部分在大多数的公司和企业里面,也是完全需要靠人来处理的。

所有用量的计算,报价的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后期的退补货,这也是链条中最难控制的部分。略微有点像那种,看起来每个地方都没花什么钱,但是就是钱都花完了的既视感。而作为BIM工具,也是在这层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全部数据由BIM统一输出,下游依照上游数据执行,从最大程度中规避过程中的数据风险。


预算层主要用来衡量项目层面的预计收入、预计支出和预算毛利率。算是整体项目预算的最关键的部分了。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毛利率多少,是否能覆盖全部成本,我到底能不能盈利,这些问题,不能等到项目结束才知道,而要提前预测。

并且尽可能的让决算与预算相接近,这种情况才能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从而盈利。这部分主要涉及到项目内容、后台的成本构成,税率关系等内容。需要依据数据层提供的数据进行准确预估。从而达到在项目未开始前,整体项目的收入、成本、增值税、附加成本以及毛利率直接可预见。这层的准确性依赖于数据层的准确性,所以,能不能搞好数据层的数据,就决定了能不能搞好预算层的数据。


支付层主要提供用户支付的解决方案,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POS机支付、现金收款、对公转账等等。支付链路横跨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特别是在家装业务上,项目周期比较长,支付频次(定金款、首期款、变更款、中期款、尾期款)比较多,支付金额比较大(大多数会超越在线支付单次5万的限额),支付方式比较多变(在线支付、POS机支付、转账等),付款逻辑和场景也比较复杂,如何更好的处理用户的支付场景,完美衔接自己的业务体系,就需要更多地花费一些心思。


这张图呢,基本上介绍了这个行业支付这块的关键信息,之后应该会有一片专门的文章说这块,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至于里面为什么微信、支付宝既有线上支付,又有线下支付,这里主要是区分是否能自动线上对账的,如果能线上自动对账,那就算线上,否则的话,即使支付了,也需要重新在线上认款到对应项目中,这个就算线下支付。

这层相对下游一些,也是狭义的结算,主要提供工程结算、供应商结算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主要解决如何向对应的服务者结算的问题。其实没有太多需要说的,相对比较简单,在上游数据完备的情况下,相对比较好处理,只需要按照结算规则、账期和结算方式落地就行,大多数都是发起结算,审批结算,对账,打款等。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要尽可能多地覆盖异常场景,这样的话才会形成一个完整闭环,避免某些特殊情况的行为、支出、扣款等导致系统无法进行正常结算。


六、BIM在家装业务中的位置

上面已经清楚的讲了五个层次的基本分法和概念,那么BIM在整个业务中的位置就清晰可见了。BIM在数据层提供完整的、精确的原始数据,通过业务层产品规则(套餐规则)的转化,形成面向用户的报价单、变更单、同时形成面向施工方的发包单,面向供应商的发包单。贯穿全业务流程,为预算层、支付层和结算层提供准确和完善的数据支撑。

而这些单据,面向用户的代表收入,面向服务商的代表支出,也就同时会产生预算单,也就意味着,在一个装修项目开始的时候,就能很明确的知道项目的收入、成本、利润率,从而为项目后续的进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聊了这么老久,终于可以开始聊一聊BIM到底是如何应用与实践的了,咳咳,五千字才进入正题,不会被打吧~

七、BIM应用的框架结构

上面很详细的聊了家装业务的产品分层,并且也说明了在这套分层结构里面BIM的位置,那么BIM在整套业务体系里面,到底如何规划和落地呢。其实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可以大概梳理出来,BIM在整个家装业务体系中的数据流转结构。

从BIM中获取基础数据,流转至业务层的套餐规则中,进行转化和输出,输出报价单和发包单。而销售和成本直接的关系依靠底层数据进行拆分和关联。从而将所有收入和支出引入财务体系,完成预算和决算。


八、BIM框架中的三大难题

在这套结构中,核心会存在三大难点问题:BIM的数据问题、报价规则和发包规则的抽象问题、销售与成本之间的转化关系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恰恰也是整个系统结构流转衔接的关键点,也就是说只要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整体的产品方案就能落地。


那么既然定位了核心问题,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个一个解决掉它。

BIM的数据问题,决定了BIM将向业务侧传递什么样的数据,业务侧需要接收什么类型的数据。数据的格式如何界定,如何隔离BIM和业务体系,做到低耦合,同时通过数据通道相连。这里面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BIM能提供的数据是什么,业务侧需要的数据是什么格式的。


这里就会涉及到两部分,BIM能提供什么类型的数据,而业务侧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对于业务侧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里解决不了,因为业务侧需要什么样的数据,需要在抽象规则后才能知道。产品实现的过程是由底层数据到上层建筑的过程,但是在产品构思阶段,却是由顶层结构拆分至底层数据的过程。

两个完全相反,所以,这个问题会在下一个节点来说。这次我们就聊聊BIM能提供什么类型的数据。至于BIM工具本身,就不多讲了,一讲起来就又是一篇长篇大论,等以后了,咳咳,我也不会写,工具写起来累人。。。虽然这里不打算讲BIM,但是你怎么才能知道BIM能提供什么样的数据呢,那就需要小小的研究一下了,嘿嘿~

其实也不用研究得很细,就……把它整个功能结构扒下来,基本上你就能大概清楚他的数据结构和底层逻辑是怎么处理的了,咳咳,是不是很简单。


因为工具本身存在了前端应用的结构和管理后台,所以扒的时候不要漏了~前端结构主要用来了解基础性质的原子数据,后端结构主要用来了解底层的数据支撑和结构,两者都不可或缺。前端结构的数据和后端结构的数据如下图,具体是哪一家的,就不做细说了,自己看吧。限于结构图太……长了,所以只截取一小部分。



所以,当你扒完BIM工具的整体结构之后,你就会发现,BIM本身提供的是原子化的数据,他可以提供你很精确的底层数据,比如户型的面积,结构,每个空间的名称,空间的长宽高,空间面积、空间周长,门的高宽厚等等原子数据,所以这些数据如何才能变成业务切实可用的数据,就需要依赖于业务侧到底需要什么样结构的数据了。这就是我们下一个问题需要聊的了。

我们前面有聊到,BIM的数据经过规则的转化之后,会转化为报价数据和发包数据,一则面向于用户进行报价,一则面向于下游进行发包。所以,规则的抽象其实就是两套规则的抽象。也就是产品报价规则和向服务者的结算规则抽象。


先聊报价规则吧,报价规则应该算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因为这个领域,报价规则,那是手册啊,厚厚一本……没办法,只能采用老办法,也是笨办法,有可能也是最有效率的办法,将整个手册全部扒下来,然后从一堆规则中去提炼和抽象核心规则。产品手册的规则一般包含几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计价规则、主材配置、升级、限量规则、水电点位规则和个性化施工项目规则。


任何一个复杂的结构里面,底层一定有一条或者几条规则,是整个结构的核心,支撑着整个结构自由运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冗余的、拥有极大干扰的巨量因素里面,去剖开表象,剥离出最本质的几条规则。这也将会是我们突破的核心点,以点才能破面。

具体的过程我就不多描述了,如果感觉体会不深,咳咳,可以联系我,我给你个手册你自己剥离一下尝试一下,不用担心,不要钱,咳咳~

这里就只说结论了,在将所有的规则都扒出来之后,果然发现了最核心的一条规则,这条规则就是产品报价的核心:在XX空间下,XX 材料/施工项是标配的?还是升级的?还是加载的?行业内的同学会不会觉得跟自己现在做的好相似~虽然像,但好多事情差之毫厘……希望我的做法能对大家有一些新的启发。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对于一般家装行业套餐制公司,家装的收费是按照房屋面积收费的,比如999元/平米,所以这里的标配指的是不需要额外花钱的,包含在套餐内的。升级指的是不在套餐内,但是你可以补差价升级,比如你想用更好的地板/瓷砖时,可以补一个差价。加载的话就是指套餐内完全不含,需要付全部费用购买的。

在这条规则之下,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80-90%)场景都能覆盖,而且它也将直接决定业务需要的BIM数据是什么格式的。


在这条核心规则的基础上,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能满足,所以还需要一批其他的特殊规则进行补充。包括水电点位规则,门的超高/超宽/超厚规则,垭口超厚规则,窗套超厚规则,地板/铝扣板异形规则等等。而这些规则在一起将支撑整套报价体系自动生成。


报价规则抽象完了之后呢,就是如何抽象结算规则了,用来决定如何发包,这套规则比较简单,核心其实就是售价和成本的问题,然后对于工程会有一些套餐包的计价,比如施工部分包给工人多少钱这样,相对比较简单一些。


最后来一下结算转化的问题,这个东西主要界定销售和成本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也的确比较简单,咳咳~只是会有一些特殊场景,所以会跟正常的通过SKU管理销售和成本的关系不太一样。举个简单的栗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所以,看完上图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需要独立关系处理了吧,因为转化关系并不完全是同一单位的数据转化,而会是不同单位的数据转化。聊到了这里,大概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BIM应用的框架结构(不要问框架在哪?往上翻翻,咳咳~)中,会单独拆出来三个库来处理内容了吧。而对于仓储,因为同样涉及到了出入库的内容和采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一一匹配的,所以也将仓储的部分独立拆分了库,进行独立管理。

九、BIM的落地产品方案

聊了这么多,也说了这么多问题如何解决,那么到底实际的落地方案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很好奇,以下将是重磅内容,哈哈,期待一下吧。上面聊了所有的框架、结构、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那么接下来就看看到底在系统中如何落地吧~

在开始落地之前呢,肯定还是要大概梳理下功能结构的,虽然上面其实已经聊得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流程图,用来更清晰地表现数据过程。


上文已经界定了BIM需要提供的数据格式为,空间/施工项、材料/用量,那么BIM工具就需要提供该种类型的核心数据,同时也需要提供BIM的基础空间等信息数据。

1)基础项目、方案数据

包含基础的项目、方案信息、该户型结构及基础内容。


详细的施工和材料数据信息,也是最核心的信息。业务规则将依据该部分内容进行相关报价数据和结算数据的生成。


规则的抽象核心是各种规则的提炼,上面核心规则和分支规则已经聊得差不多了,下面就是具体的产品方案。规则的抽象和提炼总共分为了8步,分别为:套餐规则管理、套餐商品管理、商品规则管理、附加规则管理、拆除包管理、水电包管理、补充报价管理、发包管理。


主要用来管理套餐的基础计价规则,及相关内容介绍。


主要用来界定该套餐包含哪些商品。对于纯粹的装企来说,那就是包含所有内容。如果对于复合型企业来说,比如有自己的大店,有自己的电商,并且与家装业务有明确区分的时候,这里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下。


主要用来界定最核心的材料和施工项规则,即某个空间是标配的,升级的还是加载的。


主要用来解决附加规则管理的问题。附加规则上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拆除包主要用来定义计价规则和收费内容。


水电包管理主要用来管理水电包的计价规则、水路点位规则、电路点位规则等。




主要用来兼容部分无法在BIM工具中算量和计价的项目。比如我们之前对接的BIM工具不支持复式、别墅这种多层设计,那么一旦在实际过程中遇到该类户型,就需要采用一些方式,兼容该类特殊设计。当然,既然作为一个入口,那么一些特殊场景内无法满足的,都可以在这个入口兼容。

发包管理主要用来管理施工部分的发包规则,其他材料部分,由关联关系可以直接衍生,但是施工侧会有一些独立发包规则,因此需要独立管理。


这个呢,其实就是3个基础库如何进行拆分转化,其实没啥太大难度,基础库需要区分一些类型和属性,比如不同类型的施工库和材料库分开管理,结算库里面要有税率,库存库里面要有库存等等,就不详细赘述了。转换公式里面有一些需要关注,比如一些基本参数,比如户型面积、损耗系数、库存的尺寸等等可以作为基础参数进行定义。公式的本质是数学运算,所以能提炼的就尽可能提炼就好了。


三大问题解决了,数据可以传输了,规则也已抽象完成,转化关系也已建立,那应用时是如何应用的呢。

在BIM工具中完成方案后,只需要一键获取就可以了。


获取后呢,系统根据规则自动生成相应的报价和详情。因为是图文,所以也完全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呈现,虽然表格呈现信息的组织性和逻辑性很好,但是可读性并不太好,毕竟是给用户看的,所以,看的爽和能看懂才是第一要素,其实也不用过于拘泥于之前的行业方式。因为报价单本身内容太多了,所以就不展示全部截图了。




根据转化关系自动生成发包和预算,直接获取所有项目的收入、成本和毛毛利率~


OK,整个项目上,基本上到此就打完收工了。至于变更怎么做,财务如何处理,这些地方按照自己的业务逻辑和规则处理就好啦~但是,但是,真的完了么?

在对接BIM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一个点,就是一旦BIM跪了,业务怎么办?如果是三方的BIM,业务肯定不能一直等着三方BIM团队来解决问题(你一个月没法解决,难道我还能等你一个月么)。所以在架构上的拆分就很有必要了,BIM作为数据的输入方,如果BIM一旦跪了,那么就需要有一个路径将数据输入这套体系。这就是PLAN B了,任何时候要给自己的业务体系留好后门,别过于受其他方掣肘。至于这个PLAN B是什么样子的,既然你都看到了这里,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嘿嘿~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好事,当你考虑到这个点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你的业务体系就可以接多个BIM工具了,备胎多点,自己的业务体系就会越稳定~而且,你也不用担心某个BIM忽然某天黄了,自己的业务就废了~

当然,这里其实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BIM,这事能不能搞,能不能搞哩?

当然是废话了,没有BIM当然能搞拉,BIM的核心在于提供基础数据,如果有一套体系可以脱离BIM提供基础数据,是不是就……

这套体系是啥呢,可以自己想想,它的确存在且切实可行,并且我并不打算写,哈哈~(主要是市场上BIM工具还挺多的,着实没有必要~)

十一、数据的对接与维护

任何一个体系总要落地执行吧,所以业务体系和BIM工具,双方数据的统一和维护就需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如果刚好你自己的公司就在搞BIM,那就最方便不过了,直接底层数据打通,用一套数据就好啦。

如果没有自己搞BIM的这个实力,也没关系,这也是件好事,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市场上所有的BIM,毕竟备胎还是要多来几个的,要不然一旦接的那个BIM工具黄了呢,咳咳~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本身在两套体系里面维护数据,为了确保数据在维护层面准确,可以建立一些数据维护的SOP,这样就能很方便相关方维护相关数据啦~

十二、产品的培训与使用

因为这种方式呢,其实跟设计师之前的处理行为截然不同,所以,培训和使用过程必将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所以,公司上层的老板们要考虑好,这件事情到底能带来什么,是否需要付出这种成本,收益到底如何。这将会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因为这个在执行层面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抛个一定会出现的问题示例一下吧,咳咳。那就是一定会有人反馈,这个算的量不准啊~面积少了,面积多了,量少了,量多了~这种问题应该是最影响业务运行,也最容易让人恐慌的了,所以这种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拿到设计师原始量房图,从每一条线开始核对户型数据是否准确,从而解决面积误差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到了按平米计价。

对于用量问题,就是查看设计方案,去一点一点扣量是否准确,设计师的操作问题(比如某个地方忘记了铺瓷砖),还是BIM工具问题(比如工具计算错了用量),还是业务体系转化的问题(比如转化公式有问题),然后去解决对应问题。

(其实误差的确天然存在,只要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其实就好~)

BIM工具的落地本来就是个全新的尝试和变革,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出现,所以最好有一个团队可以持续性运营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当然,产品其实最合适,咳咳),需要持续一些时间,在走过最开始最艰难的时刻后,后续就会逐渐走的顺畅。

十三、产品的效果和收益

体验上,VR效果的所见即所得效果其实非常好,不过呢,也会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咳咳,就是用户感觉太爽了,终于不用靠脑补来想象是什么样子了,所以呢,用户就很开心地期望这里换个瓷砖看看,那里换个地板看看,略微微地会影响一丢丢签约转化的时间。

时效上呢,因为不用再出报价单了,而且图纸方面也不用独立绘制了(部分图纸),所以整体上大约能提升2-3小时的工作时效,设计师们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接待更多的客户了~结算的毛毛利润率方面的,采用了该种方式的话,毛毛利润率可以提升10%-20%。是不是感觉很震惊,这怎么可能,其实我也很震惊,不过这就是事实,所以,也可以看得出来,在之前的那种行为模式下,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多少的额外支出~Emmm,就算你不相信,觉得提升不了这么多,提升个5%是否值得呢,如果按照一年营收10个亿来算的话,这是多少钱来着,手指头有点算不过来。。。

十四、最后想聊的几个小点

第一呢,这一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有些事情是看见所以相信,有些事情是相信所以看见,所以,从上而下达成一致其实很重要。否则任何一丁点的困难都会成为这个事情失败的原因。一件事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的规划,同样也取决于它的执行。

第二呢,就是不要老路,新路一起并存,总觉得我额外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依然保留着老的路径。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没有人会走新的路径。这就像当年福特造汽车时,刚开始汽车速度还不如马车的时候,那么他是要回去继续做马车呢,还是迭代和改造汽车?其实道理有点类似,在新的路径上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更好用,更易用,而不是给大家一个老的路径可以继续使用。这样铁定大家都会回到老的路径上去(当然,这个嘛,是个人看法,也不一定对)。

第三呢,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如果你想满足现在线下的规则中的每一个字,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放弃吧~ 别搞了,因为绝对搞不定。所以,如何在线下运行的规则中,找到合理并且合适的规则,放弃掉一些不是那么合理和合适的规则就会显得很重要。

这将会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预祝各位能够顺利前行~

作者:赵晗;公众号:脚量产品路

本文由 @赵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

内容简介 本文是某住宅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内容简介 本稿是某大厦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内容:塔吊布置、办公宿舍、钢筋模板加工堆场、材料堆场以及水电等临时设施,图例清晰,线条较简,附文字说明。  

内容简介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塔吊布置 材料堆放)   1、现场施工用水由业主提供DN200供水点,环网管道采用DN100的热镀钢管沿围墙敷设,各供水点从环网管道接出。   2、室外临时消火栓按图示布置,办公区、配电房、作业场地等按要求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3、J1立管为地下室水箱供水立管,J2立管为地下室及地上一至三层临时用水供水,J3立管为地下室水箱至上层水箱供水立管。   4、本工程主体自五层起每三层设置一个临时厕所,临时厕所污水管及地面排水采用合流制,从首层埋地排至一期永久排污井。   ……   编制于2012年,CAD格式。  

内容简介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   临电布置:配电房、线路布设、设备接线等   临水布置:泵房、消防用水管线、生活用水管线、排污管布设等   生活区:   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洗浴室、阅览室、录像室、理发室、小卖部、医务室、库房、岗亭、围墙等建造   办公用房:   经理室、总工室、财务室、技术办、生产办、经营办、工长办、会议室、接待室、警卫室、计算机房等建造。   试验室:   办公室、标养室、操作间等建造   钢筋场:   场地硬化及排水处理、钢筋棚搭设、原材堆放区划分、成

资料目录 1、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2、装修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3、施工临水平面布置图 4、施工临电平面布置图内容简介 内容包括:   1、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2、装修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3、施工临水平面布置图   4、施工临电平面布置图      本文编写于2008年  

内容简介 总建筑面积34278.76㎡,地上建筑面积33160.66㎡,地下建筑面积1118.1㎡。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建筑总高度为85.9m,室内外高差0.90m,建筑层高3.0m(地下室层高为3.6m)。建筑东西向长79m,南北向宽18.3m,地上28层,地下1层,其中地下层为储藏间,地上1—28层均为住宅。本工程填充墙体除加气砼砌块和非粘土烧结砖外均为100厚的GSZ轻质隔墙板。  

内容简介 本文是某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内容简介 设计说明   基础施工阶段场地布置图   主楼结构施工阶段场地布置图   插入砌体施工阶段场地布置图   装修施工阶段场地布置图   给排水系统布置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图   办公区平面布置图及旗台详图   大门门柱立面图及详图   办公室平面图   办公室基础平面图   民工食堂、浴室、卫生间平面布置图   民工宿舍基础平面图   加工区平面布置图   洗车槽、排水沟、道路剖面图   ……   共计17张,编制于2009年3月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建总平面布置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建给排水布置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建电气平面布置图   ……   CAD格式  

本图集为基础阶段和总装饰阶段的现场施工平面的布置图,包括临水临电。  现场布置说明   安全警示标语布置图  

资料目录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1 第一节 施工准备工作 1 1.1项目管理人员准备 1 1.2施工现场准备 1 1.3物资准备 2 1.4技术准备 2 第二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 2.1布置原则 3 2.2布置依据 3 3.3其他需考虑的注意点 3 第三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4 3.1场地整体规划 4 3.2分阶段总平面布置 5 第四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14 第五节 现场CI设计 15内容简介 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期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施工现场布置原则:规划合理、整洁美观、满足现场动态管理;现场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合理布置施工道路和加工场区,保证

本资料为教学楼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范例,供参考  教学楼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范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多线控制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