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什么阶段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何虎生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从“五史”的不同维度来学习和领会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党史维度:新时代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为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里程碑。

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是我们党推进社会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是百年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成为党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里程碑。

新时代我们党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10年来,一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社会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智慧结晶,为奋进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又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处理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解决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丰富党的基本方略,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党对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原则进行了新的概括。“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新时代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部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自我革命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在党的百年建设史上,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在政治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保持了政治本色,促进“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是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充分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四是在实践上表现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作为全体人民最可靠主心骨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彰显。

新中国史维度: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造就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立足国家发展的历史视阈,新时代1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所带来的伟大变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造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极大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与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为国家事业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顶层设计方面为国家整体性发展勾画出蓝图;二是带领人民取得了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就,真实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生活;三是从基层实际和人民利益出发,积极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重提高基层自治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力求最大程度实现政策落地。整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10年实现的突破性进展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汇聚成国家事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历史环境之中创造了历史性成就,成为新中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推动了中国人民自身命运的历史性改变,使得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果,也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国家发展全局的体现。新中国史既是一部党团结人民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党引领人民参与国家发展、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性一方面内化为人民主体性的发挥,即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思想意愿愈加高涨、现实通路愈加畅通;另一方面外化为各项以人民为中心的方针、制度和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10年或许谈不上长久,但新时代10年来的伟大变革却赋予其非同一般的意义,展现出历史与现实贯通、现实与未来联结、正在发展着的鲜活历史面貌。如今,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实际上回答了“中国向哪里去”这一国史研究的重要论题,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同时,翻开了新中国史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史维度: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无与伦比的勇气、信心和智慧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妥善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蹄疾步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开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既源于改革开放又促进改革开放,成为改革开放史上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新时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并通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持续深化和推进改革开放。一方面注重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另一方面鼓励要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引向深入。在对内改革方面,党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注意到各方面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基本确立了各领域的基础制度框架,实现了许多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举例而言,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澎湃内生动力;政治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更加定型,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次,在对外开放方面,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构建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坚定不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将继续依靠改革开放。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中国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是要继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要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三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所有企业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场面前机会平等。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是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型,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三是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社会主义发展史维度:新时代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中自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也在21世纪的中国再次续写出恢弘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科学研判,并以“十个明确”为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富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战略思想和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基因和文化传统,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实践的与时俱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开创为其他国家现代化事业贡献了新的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振兴。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中国之治”“中国奇迹”,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奠基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形成发展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突破。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以及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探索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在新征程上要坚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两个结合”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遵循。一方面,要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征程上,我们面临愈加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直面现实、回答时代之问。另一方面,要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和魂。要坚持守正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不断蓬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发展史维度:新时代伟大成就积淀了实现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底气和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最鲜明的主题。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翻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篇,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中华民族独立实现强国梦的时代新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党全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复兴梦想。

10年来,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向贫困宣战,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2万美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伟大丰碑。它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意味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已从遥远的理想变成眼前的现实,代表着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自信的步伐走在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10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开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特征和文化标识,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却因为内外障碍而屡屡碰壁,危难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了中国的现代化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特质激活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使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生动地表明,古老的中华文明已经焕然一新,将继续在世界文明舞台上闪耀光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中华民族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文明成就、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科学探索、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征程凝结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道路”,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

10年来,党带领人民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首先,新时代10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腾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创造了伟大成就,积淀了实现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底气和力量。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振兴中华的能力和信心,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其次,新时代10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了新任务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不忘初心使命,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进行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局势变幻中团结带领人民稳步向前。最后,新时代10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了宝贵精神谱系。在百年奋斗的历史积淀中,党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当代枝干,强化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汇聚起复兴路上的精神力量。这些都充分证明,新时代10年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界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恢弘的历史画卷已经展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走向复兴的坚定步伐。

党课: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一、第四卷的意义和目的

(二)出版第四卷的目的

(三)第四卷的重大发展

二、第四卷的基本框架结构和鲜明特色

(一)第四卷的基本框架

(二)第四卷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展开

(三)第四卷充分体现“十个明确”的丰富发展内涵

(四)第四卷的几个鲜明特色

第四卷的重大思想观点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

(一)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成功密码

(三)坚持人民至上,守住人民的心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五)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七)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四、抓住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一、第四卷的意义和目的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出版第四卷的目的

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安排,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一句话,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是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知》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前三卷是一个整体,荟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里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理论精华。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的重要论述。从时间维度说,该卷文稿与前三卷形成衔接;从空间维度说,该卷文稿展示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段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实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一步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新实践的理论结晶和理论创造,赋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三)第四卷的重大发展

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三是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四是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五是关键在党;六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第四卷的基本框架结构和鲜明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一)第四卷的基本框架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不变的主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1个专题,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来展开,来破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的论述,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中1-4专题,是统领性的总纲。事关主题、核心、立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状态;5-17专题,是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强调“两个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国防军队现代化、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18-20专题,是面对外部考验和挑战的重大成果;21专题,强调伟大的自我革命。

(二)第四卷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展开

“三大时代课题”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第四卷的内容安排紧紧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展开。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向性质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目标路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力量保证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第一个重大课题。第5专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第7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8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6专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和第20专题“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直接回答了如何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的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与发展主题直接相关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深切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坚定自信、从容不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应第二个重大课题。第3专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第4专题“坚持敢于斗争”、第12专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14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第18专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如何勇于担当,大胆作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对应第三个重大课题。第2专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21专题“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系统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三)第四卷充分体现“十个明确”的丰富发展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

第四卷第7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8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与“十个明确”中新增的第七个“明确”相对应;第21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与“十个明确”中新增的第十个“明确”相对应;第10专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第三个“明确”中增加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相对应。这些专题体现了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的丰富发展,大大拓展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

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报告概括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十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科学指导性。

因此,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信仰、带着情感认真学习研读,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四)第四卷的几个鲜明特色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明确: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内容上去感受和体会。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p8)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我们做到“9个必须”(p8-13)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p9)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国之大者领悟到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p41)

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p50)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p29)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p53)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p60)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p63)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p65)

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始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更好社保更好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p14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p142)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范围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p161)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力气自然而然可以跨越的阶段,儿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p165)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p167)

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p171-172)

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p172)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p1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更好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p309)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p312)

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也最大,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决战决胜。(p507)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p513-514)

要坚持全面更好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p183)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内容上去感受和体会。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序,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p7)

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p83)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p15)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p15)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更好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p43)

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p61)

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通过霸凌手段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p71-72)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p83)

三、第四卷的重大思想观点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

(一)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这就深刻揭示了增强历史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第四卷要思考的是,“顺势而为,奋发有为”的历史主动从何而来呢?

来自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的创新创造。实际上,从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到“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再到“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体现了强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了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

比如,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刻揭示,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展现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造精神。从大历史观观之,这样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对于人类现代化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贡献。

再比如,提出新发展理念这一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我国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把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与实践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对于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党就占据了主动、赢得了未来。这样的贡献是历史性的,进而也是世界性的。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态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勇于进行创新创造,内在的驱动力量,就是一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是一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这样的内驱力,加上对于历史的“虽有智慧,不如乘势”的认知力,是解释充盈于第四卷之中的历史主动精神来源的重要答案。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成功密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三卷中就包括坚持党的领导重要论述的内容。第一卷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第二卷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第三卷突出强调了“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的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立足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强调必须把这三大优势统一起来,“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战略中最根本的政治定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不断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建党百年前后两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许多深刻思想,形成了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九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列为第一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放在首位。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位居第一条。这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战略中最根本的政治定力。

“五个必由之路”,首先强调的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必由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一段讲话,提出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五个必由之路”,首先强调的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必由之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港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的必由之路,是使党在风雨来袭时成为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解读中国成功之路的首要密钥,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要从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重大战略问题入手。

(三)坚持人民至上,守住人民的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起首篇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谈话,阐述的主旨思想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表示自己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不辜负人民的期待。该卷中还指出,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第二卷中强调“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卷设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阐明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等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还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专题,再次突出造福人民的思想。

该卷收入的重要论述反映新的理论成果:

第一,强调我们党一切奋斗“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第二,强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

第三,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第四,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这些重要论述回答了党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为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提供了又一个认知路径。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依法治国的一规划两纲要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