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于()的布达拉言是()为迎接()公主而建的?建于公元()年代:●2、()在()年开始重建布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 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古老的宫堡 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 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
以 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成了今天规模。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 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 (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
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 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在半山腰上,有一处 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 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 所,名为“德阳厦”。由 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 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 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 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 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 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 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 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
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 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 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 大的宫殿。
殿内除干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 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曾专门建造 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 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
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 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 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 臣属关系。

1.“三过家门而不人”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描写的是古代的哪场战役?

3. 十三陵是中国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

4.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曹操的哪个儿子?

5.武则天自立为帝后,该国号为?

6.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在现今西安哪个著名景点发动了西安事变?

7.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是因为他为投降匈奴的谁辩护?

8.“拙荆”“贱内”“内人”是古代男子对自己什么人的称呼?

9.被称为“卧龙先生”的是三国时期哪位名人?

10.传说是农业和医药之神,曾经尝百草,创医学的任务是谁?

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猿人

12.___,把中华大地自然连成两大“文化哺育区”。

13.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是:三皇为___;五帝是___。

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4.“皇”的本义是“___”,“帝”的本意是“___”。

15.儒家以___为“三才”,以三皇相配;以___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

16.___,是中国人的始祖,人首蛇身,与他的美妙女娲结成夫妇,他发明了八卦。

17.伏羲庙最早为___任陈国大夫时所建。

18.___,在中国古代神话里他是太阳神,牛头人身,还亲尝百草,发明医药。

19.《史记》所载历史,就从___开始。

20.黄帝,号“___”。

21.屈原在《离骚》里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屈原以___为祖。

22.___死后,葬于今河南省濮阳市,称“二帝陵”。

23.在___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国家的雏形,出现了礼乐。

24.洞庭湖中的君山上有___的墓——二妃墓。

25.历史上的“三王”指___。

2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___,共传十七君,其最后一个君主是桀。

27.夏朝已将全国领土分为___,在每个州设立地方官,称为九牧。此时中国进入了___社会。

28.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___。

29.公元前 1384 年盘庚迁都于___,故商朝又称___,至纣王帝辛为周武王所灭。殷墟王陵出土的___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30.记录商代社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___”。

1.商王朝普遍使用货币___。

2.《诗经·生民》描写___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3.商汤的先祖名契,周王朝的始祖为弃,即禹舜时的农官后稷,姬姓。周文王姬昌建都丰镐,其子武王姬发伐商灭纣,建立周朝,传 12 王,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历时二百五十余年,史称___。

4.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___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5.西周通过___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___,其统治者还制订了礼乐刑罚,___用于贵族内部,以区别尊卑等级;___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民服从其统治。

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刑罚

6.西周,诸侯拿一部分土地分给卿大夫,称为“___”。

7.天子的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___”,其他诸子,各立门户,即为诸侯,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称为“___”。

8.公元前 770 年,周幽王在___和___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9.“春秋六强”指___。

齐、晋、楚、秦、吴、越

10.“春秋五霸”一般指___,或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11.公元前 594 年,鲁国首先实行___制度,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的多少征税。其后各国仿效,___登上了历史舞台,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由此产生。

12.以___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___基本确立。许多诸侯国都被大国吞并,形成___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韩赵魏;封建制度;齐楚韩魏赵燕秦

13.通过___,秦国实力变强。公元前 221 年,___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他创立了___制度;废除___的制度,实行___制,郡县长官由___任免。

商鞅变法;秦始皇嬴政;皇帝制度;分封诸侯;郡县制;朝廷

14.___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制订严苛刑法。

15.___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6.楚汉之争指___争天下,最后___获胜,于公元前___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刘邦和项羽;刘邦;206

17.西汉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来出现了___。

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听取了___的建议。

19.___使汉朝达到极盛阶段,因而汉土的中原人被称为“汉人”,原先的华夏族也逐步改称“汉族”,此后的“汉语”“汉字”“汉文化”都由此而来。

20.王莽篡汉,改国号为“___”。王莽为了缓和社会危机,实行所谓“___”,结果引起农民起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湖北的___,由王匡、王凤等领导;一支为山东的___,由樊崇等人领导。

“新”;“托古改制”;绿林军;赤眉军

21.光武帝___于公元 25 年建立___,定都___。东汉末年,于公元 184 年爆发了由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___。元末有___。

刘秀;东汉;洛阳;黄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大起义

22.三国时曹丕建魏,定都___;孙权建吴,定都___;刘备建蜀,定都___。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分立时期。(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

23.___取魏建晋,史称‘西晋’。

24.西晋后,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方是西晋皇族___所建立的___,以___为都城,北方则是‘五胡十六国’。

25.苻坚在___中被东晋军队击败,___的典故即出自此战役。

26.隋文帝杨坚___,唐太宗李世民___,唐玄宗李隆基___。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7.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8.唐中有___的安史之乱,唐末有___大起义。

安禄山、史思明;黄巢大起义

29.唐以后为___时期。

30.赵匡胤发动___,建立北宋。

1.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行于___ 年。

2.___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是在明代。

3.___的《海国图志》有6卷是介绍印度的情况。山西人___著有《瀛环志略》,纠正了《海国图志》的某些讹错,还对印度被用来作为中国输出鸦片的基地,作了进一步的追踪、探查。

4.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

5.郑成功从___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6.___翻译“四书”传到欧洲。

7.“开元之治”出现在___统治时期。

8.___年,香港回归祖国。

9.“画龙点睛”提到的六朝著名画家是___。

10.帝王亲赴曲阜祭孔始于___。

11.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指南针(司南),最晚的是___。

12.大致说来,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___”。

13.金陵是中国城市___古时的别称。

14.南宋的首都位于今天的杭州,当时叫做___。

15.“春秋五霸”的第一霸是___。

16.“胡服骑射”的首倡者是战国时期的___。

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

18.“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五个少数民族。

匈奴、鲜卑、羯、羌、氐

19.“安史之乱”的“安史”指的是___和___。

20.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

21.三家分晋是指___、___、___分割了晋国。

22.周王朝实行的两种统治制度:___、___。

23.《___》(条约)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24.清末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展开国力自强运动,史称___。

25.1898年,强行租借青岛的国家是___。

26.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___。

27.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分,从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郡县制,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___。

28.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这一时期被史学家称为___。

29.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叫___,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

30.秦始皇所统一的汉字形体是___。

1.第一个进行封禅的是___,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封”指祭天,“禅”指祭地。

3.明朝服饰制度规定百官依品级穿不同颜色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文官体系用鸟,一品___、二品锦鸡、三品孔雀。

4.中国古代按照《礼记昏义》的规定,婚礼程序被称为___。

5.根据《汉书》记载,西汉的___通西域,开辟了___。

6.明万历年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___曾经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他首先将《四书》翻译为拉丁文。

7.“诸子百家”的出现和争鸣是在___。

8.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是___。

9.传说中,伏羲和___是兄妹,他们结为夫妻并生儿育女,形成了人类。

10.中国的远祖可分为___、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11.彩陶文化指___,属母系氏族社会;黑陶文化指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___。

13.先秦周礼中三公分别是:___、太师、太保。

14.“三家分晋”的“三家”是___、___、___。

秦、楚、齐、燕、赵、魏、韩

16. 1898年,光绪帝决定实施新法,史称___。

17.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是___。

18.康熙皇帝的庙号是:___。

19.《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_ 。

20.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发源地?

21.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桑蚕业的始祖是___。

22.董仲舒向___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3.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___后分南路和北路继续西进。

24.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是___。

25.唐代进士及第叫做进士第,第一名叫做___。

26.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挟的天子是___。

27.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是___。

28.在中国神话中,射掉9个太阳的英雄是___。

29.中国最早的货币是___。

30.___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他是太阳神。

1.《诗经生民》中描写了___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2.中国最早的土地税收制度是___。

3. 同成语“鸡鸣狗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___。

4. 汉代威胁我国边境的游牧民族的是___。

5.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___朝代。

6. 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皇帝是___。

7.明朝时抗倭名将___为保卫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8.清末学者魏源编著了___,这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名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9.在中国近代史上,___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0.在书中,把中国称作“少年中国”的是___。

11.唐代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指的是___、门下省、尚书省。

12.成语“萧规曹随”中的“萧”指的是哪位著名开国宰相?

13.汉代的农民主要分为自耕农和___两类。

14.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___。

15.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四灵”分别是___、___、___、___。

16.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___。

17.晚清时的___是第一个在哈佛大学教授中文的中国教师。

18.汉武帝派遣___出使西域。

1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朝代。

20.北宋时,女真族建立的国家称为___。

21.西藏布达拉宫最初是松赞干布为了迎接谁而兴建的?

22.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第一个打响的是哪个战役?

23.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中国的那一位皇帝?

24.陕西乾陵的“无字碑”,是哪位皇帝的功德碑?

25.传说中“狸猫换太子”一案是被哪位官员查明平反的?

26.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上古人物叫做什么?

27.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28.中国象棋”楚河汉界“跟那两个历史人物有关?

29.唐太宗的“太宗”指的是他的:___。

3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1.帝王祭祀祖先用___,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___。

2.西周社会继续实行由奴隶耕作的“___”,并且通过实行“___”来维系其政治统治。

3.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___。

4.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___代。

5.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___和___文字。

6.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___取《易经》“___”之义,正式建立元朝。

7.我国的第一所军校是___,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所军校是瑞金的工农红军军校。

8.第一次经济重心转移在___时期。

10.南朝均以___为都。

11.佛教在___之间传入中国。

12.《马关条约》割让___、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

13.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___,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14.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___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

15.画龙点睛的故事与___有关。

16.___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

17.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___之称。

18.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位于___市___区境内。

19.汉代选拔人材,实行___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___制度;开科取仕,创立科举制度,则始于___,成熟于___,鼎盛时期则是___、___两代。

察举,九品中正制,隋朝,唐朝,明,清

20.中国古代的区域行政管理由___朝初成体系。

21.三皇:___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传说他是中国人的始祖。___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___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22.道教的产生大体在___。

23.西藏在___归入中国的版图。

24.___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5.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说明其以___为祖。

26.“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的典故都跟哪位辞赋家有关?

27.相传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时所弹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中的哪一把?

28.司马迁《史记》从___开始记史。

29.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的是哪位君主?

30.在四大民间故事中,发生在河北地区的是?

1.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期的起点是___。

2.《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河平元年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最有可能记载的是___。

3.鸦片战争前,在穿鼻海战中击败英军的是?

4.“汉初三杰”是萧何、韩信和谁?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___。

6.“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陆贾的___。

7.___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帝王。

8.汉桓帝设___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职国家图书馆馆长。

9.明代设___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10.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___,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___,在边疆地区设___。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刘鹗的___。

12.“草木皆兵”出自___战争。

13.最早记事形式是原始人的___、___。

14.“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___的名称、___的次序。

15.成语鸡鸣狗盗出自___的故事。

16.甲骨文最早是由___首先发现的。

17.战国四大名将中,来自赵国的是廉颇和哪位将领?

18.汉代帝王把“三皇五帝”中的谁当作自己的祖先?

19.元代初年,以___为中央政府。

20.五帝:少昊、___、___、尧、舜。

21.从___即公元前___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西周共和元年;841年

22.后周禁军统帅___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3.上海之名始于___。

24.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历史上称为“___”。

25.中国人对___、___、___的崇拜最为突出。

26.北京阜成门现存的___,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27.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___,五代后蜀皇帝___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

28.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___三部分。

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

29.夏代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___。

30.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___”;唐玄宗“___”。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3.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  )

4.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美誉的是(  )

9.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  )

10.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  )

1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  )

14.“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句话出自(  )

15.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修建于(  )

18.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在(  )

20.我国民族众多,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有(  )

21.最早对五行理论做出比较系统叙述的是(  )

23.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  )

24.佛教传入中国达到鼎盛时期是(  )

1.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流开端于(  )

2.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是(  )

3.《老子》归纳的思维方法是(  )

5.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领的是(  )

6.世界新型文明的主要潮流是(  )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

7.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制度文化主要是(  )

9.在文化建设中,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了(  )

11.下列那个中外文化交流事件发生的时间最早(  )

12.隋炀帝时建成的大运河,北起今天的北京,南至今天的(  )

13.我国科举制度经历1300多年只有一名女状元,她就是(  )时期的傅善祥。

1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15.中国实施行省制始于哪个朝代(  )

16.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1.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的含义是(  )

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文化”一词的是(  )

3.“文化”中的“文”,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  )

5.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叫做(  )

6.我们平时经常讲“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均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人文精神属性而言的这一般被称为(  )

7.中国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于(  )

8.位于阴山以南的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是(  )

9.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其中底层文化是指(  )

10.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其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  )

11.吐蕃开始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是在(  )

12.在中国境内,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势最高的高原是(  )

13.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古代在此地区杂居的人是(  )

15.在历史上,最早提出把整个中国的疆域分为“九州”的说法出现在(  )

16.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中国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竺可桢将此期称为(  )

17.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是(  )

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处

18.公元前770年率众东迁,开始了东周时代的君主是(  )

19.战国时期,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20.于1553年以晒晾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的是(  )

22.根据《史记》记载,五帝中进行了深刻的宗教革命的是(  )

24.提出人应该从“修身”开始,最终要“治国”、“平天下”的典籍是(  )

27.中国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夏、商两代建立的地区是(  )

29.在秦国实施变法,最终遭受车裂肢解的法家代表人物是(  )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是“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李自成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4年正月李自成称大顺王,并于3月19日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近代民主革命家。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是齐国宗室大臣,承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虅县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等典故均与孟尝君有关。

秦始皇,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将三皇中的“皇”和五帝中的“帝”结合,创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早年为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后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为解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建立亚非国家区域间的和平局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

“保钓运动”,又称保钓爱国运动,即保卫钓鱼列岛及南海島礁的爱国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70年,是指针对日本在美国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框架下恣意侵占钓鱼列岛,海峡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等民间力量自主发起的一系列爱国护岛运动。

打虎拍蝇是反腐热词,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简称。“老虎”喻指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则指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打虎拍蝇”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打虎拍蝇”行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行动。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出现了国共十年对峙的局面。

甲午战争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强国之列。

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设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户部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以及外交事务;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南京,六朝时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12世,历16帝,享国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今景山)自缢,明亡。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清王朝,即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三省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宋代沿用。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进行审核;尚书省执行决策,统领六部。

禅让制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禅让是不把君权当作家族私有,把大位让给贤能的人,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禅让”又可分内禅”与“外禅”,一种是将权力让给其他家族的人(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五四”,即指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也是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商王盘庚迁都到此,称为“殷”。商被周灭后,此地沦为废墟,故称“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也因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2006年,殷墟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早期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东岸。遗址平面呈正方形,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组成。它是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好的大型都城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遗产价值。2012年6月,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及民族统称概念,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民族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的民族以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国,现今世界上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华民族的分布。

中华中心主义是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的一种概念,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世界观。在政治方面,中华中心主义是中国历代王朝对外关系的核心;在文化方面,因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文明的中心对邻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影响巨大,所以中华中心主义观念持有者认为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次于中国,极端者甚至拒绝承认其他文化的价值。

1.在明代,对儒家心学理论贡献最大的是(  )

2.我国南北方生产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共同点是(  )

5.将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

7.我国出现农耕业的萌芽的时期是(  )

8.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是在(  )

9.汉代重在考察德行的察举科目是(  )

10.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初见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的文化遗址是(  )

14.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

16.秦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政治统治,在全国推行直属中央管辖的(  )

17.我国古代引礼注法的运动过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

18.隋唐时期,为了限制相权,中央官制采取(  )

19.我国古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高基层组织形式是(  )

23.王应麟编写的儿童识字教材是(  )

29.中国历史上建构成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是(  )

30.东汉时期倡导道教于鹤鸣山,被尊为“五斗米道”领袖的是(  )

1.___族建金灭辽。

2.岳飞被___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铁木真被推举为___,从到窝阔台到蒙哥,至___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取《易经》“___”之义,定都大都。

成吉思汗;忽必烈;大哉乾元

4.明末抗清将领___领兵于 1662 年收复了台湾。

5.清政府在___统治时期,认定中俄边界,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都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6.___和___先后爆发,清朝的统治走上了末路。

白莲教起义和大理教起义

7.___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向英国赔偿军费,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8.《___》中,中国向俄国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9.同___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各国自由传教,继续赔款等。

10.1860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___》,除割让九龙给英国外,又增加赔款,允许外国享有“___”。

《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

11.1895 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__》,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

12.1851 年,___在广西的金田村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___农民政权,颁布了《___》,谋求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上海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安徽张洛行领导的“捻军”也分别起义,与太平军相呼应。

洪秀全;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13.以李鸿章为首,展开了一个国力自强运动,史称‘___’。

14.1894 年,中日___,签订《马关条约》。

15.1898 年,光绪皇帝召见主张变革的___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又称“___”,但仅维持了 103 天。结果,光绪皇帝被囚瀛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康有为、梁启超;又称“戊戌变法”

16.俄日应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二次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___。

17.1898 年的义和团起义,以___为口号。

18.1911 年孙中山___,中华民国成立。

19.1915 年___复辟帝制,自称“皇帝”,改元“洪宪”,仅 83 天即亡。

20.俄国___成功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 7 月成立。

21.天津之名始于___。

1.“才比子建,貌比潘安”中“子建”指的是谁?

2.背水一战最早是哪位军事家的战争策略?

3.汉唐时期已形成:___(长安)、___两个政治中心,而长江以南的___(建康)也在同一时期崛起。

4.在行政区划方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___。

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的“___ 外交” 打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僵局,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6.东周的都城在今天的___。

7.提倡“唯才是举” ,颁布“ 求贤令” 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

8.历史上的“明末三大案”指的是红丸案、梃击案和哪个案件?

9.成语“奇货可居”出自战国时期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10.《诗经·生民》中描写了___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1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 教学相长” 的著作是___。

12.我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北方之神”的是哪种神兽?

13.窦尔敦是哪个朝代的人?

14.盘古开天后元神化作的三清中,太清指的是谁?

15.“血滴子”传说是哪位清朝皇帝在位时的宫廷专用武器?

16.著有《堪舆图说》《西方要记》,康熙帝的科学启蒙老师是哪位传教士?

17.宋钦宗当政时期的年号是什么?

18.“千里送鹅毛”的典故中鹅毛是送给当时哪位皇帝的?

19.汉武帝派___出使西域,开辟了“ 丝绸之路”

20.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2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在哪个陵墓?

22.“戊戌六君子”中康广仁是哪位清末历史人物的弟弟?

23.曾在三国时期发生过大战的官渡位于现今哪个省境内?

24.“恸哭六军皆缟素”描写的是哪位明朝皇帝去世后的情景?

25.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称为___。

26.甲骨文发现地是___。

27.“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农耕文化的象征。

28.秦王___灭六国统一中国。

29.《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___。

30.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传教士们也将中国介绍到欧洲,他们不仅翻译中国的典籍,还著书专门介绍中国,其中法国人杜赫德的___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1.盘古开天(中国民间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的主角是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在太古的时侯,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像是一个鸡蛋。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2.女娲补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以两位英灵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的别名。

近年有的玄幻小说也称之为混元八卦,混元指阴阳未分状态即太极状态,因为先天图安了太极,而后天八卦没安太极。

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著名的汉族民间神话传说。

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古书《淮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而告终。

这一传说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这又是中国北方人民对于地形及现世界的并未十分美满所起的一种解答。在开辟神话中,这该是尾声了。

神农鞭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发生在华夏集团活动地域的东半部,较靠近东夷集团分布区,保存传说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

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于内乱,周王出奔于郑国,次年狐偃建议晋文公“求诸侯,莫如勤王”。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后来司马迁“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2]?,收集民间传说并进行实地考察,参证文献记载写成《史记·五帝本纪》,复原了阪泉之战的历史过程。

涿鹿之战,是说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今白水县城西北35华里史官村有仓颉墓、仓颉庙,仓颉庙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庙内有古柏50余颗,居三大古柏群之一,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文字学家也认为白水才是仓颉造字的发源地,为什么呢,因为“源泉”的泉字分开来就是白水。

11.尧(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尧(谥号),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此处指“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12.舜(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舜,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传说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一说在姚墟,一说在诸冯;治都在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舜受尧的“禅让”称帝,国号为“有虞”。尊号有: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

《童子问易》考证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来自《易经》的德道渊源于舜帝,所以舜被称为易学发展史上五圣之一。

《鲧禹治水》或《大禹治水》是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涂山位于今天安徽蚌埠怀远县,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县)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

皋陶作刑指的就是在虞舜时期,将黄帝以来(即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的原始刑法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修订,并在原来“象刑”的基础上,制订了劓、刵、椓、黥、大辟等几种刑罚,为以后的奴隶制五刑奠定了基础。此外,还以流刑作为五刑的“宥刑”,鞭刑作为官刑,扑作为教刑,金作为赎刑。

这是夏朝初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启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有扈氏,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后羿代夏,指的是夏朝建立后,夏启昏庸无度,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太康继位,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的事情。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孔甲乱政又称孔甲乱夏,指的是夏朝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766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事件。

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商朝的历史事件。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与各方诸侯参共同召开了”景亳之命“大会, 会中表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让百姓脱离暴政与苦难。商汤后来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伊尹放太甲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伊尹是一位治国名臣,辅佐商汤王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要求官吏一定得勤勤恳恳地工作,必须作出显著的成绩,否则将受到严厉的责罚,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各级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使得商初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达拉宫为了迎接哪位公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