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攻镐京时;周幽王怎不出逃?

很多人都听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主角是周幽王,周幽王因为贪图享乐不问国事,被犬戎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西周也到此结束,下面了解下犬戎是什么,有多厉害。

犬戎是古代部落名,又称猃狁,古代居住于于今陕、甘一带,都城位于今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

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都称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

犬戎曾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周幽王时期,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军国大事为儿戏。被犬戎族趁机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三百五十二年的西周由此覆灭。

诸侯联合驱逐犬戎,为天子牧马的秦国凭借着多年和游牧民族对抗的优势参与平乱,从此走上了争夺天下的大舞台。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劲敌之一。

直到,中原王朝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为秦所平,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的劲敌。《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高辛氏就是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

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白狼国就是犬戎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周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

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废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子姬伯服为太子,并拟问罪申侯。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今山东枣庄东)和犬戎军队大举进攻西周都城(丰、镐两京,今西安西)。

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

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仓皇出逃,终被犬戎军队追上。

幽王被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

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

拥立宜臼为平王,迁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救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干,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法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从此两人和好。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再敢不听号令了。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冷知识

  鲁国的季孙氏家族曾经几代人执掌鲁国国政,但是季平子死后,季氏家族被家臣阳虎完全掌控,阳虎也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权。但孔子非常看不惯阳虎,说他是低贱之人靠作乱掌握政权,耻于与之为伍。

  可是,阳虎在鲁国执政之后,非常需要有才能的人来帮他处理一些事情,所以他很希望孔子出来做官。但是,孔子不想在阳虎的手下做事,就屡屡避而不见。

  有一次,他俩恰好在路上碰见。阳虎叫过窘迫的孔子,问道:“明明有治国之才,却不肯为邦国效力,听任邦国迷乱,能叫‘仁’吗?”

  孔子回答说:“不能。”

  阳虎再问:“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坐失良机,能叫‘智’吗?”

  孔子只好再答:“不能。”

  阳虎最后说:“岁月在流失,时不我与啊!”

  孔子最后表态:“是的,我同意出来做事了。”

  阳虎非常巧妙的利用孔子所宣扬的儒家观点来说服孔子,令孔子无法反驳。孔子心里很不爽,却也不得不同意出来做官。

  当然,孔子最终也没有在阳虎手下做事,因为不久之后,阳虎发动了一次政变,结果失败,出逃了。阳虎逃到齐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就设法逃到了晋国。赵简子收留了阳虎,让他做了家宰,帮助治理家族,阳虎尽心尽力,把晋国赵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据阳虎自己说,如果老板是个牛人,他就尽心尽力替老板卖命;如果老板偏听偏信,可以被糊弄,他就要造反。赵简子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老板,所以他敢用阳虎,并且效果很好。看来,阳虎虽然被孔子骂,名声不好,但是也是很有才的一个人。

  周武王的一个弟弟叫振铎,被封在山东的曹地,所以这人又被称为曹叔振铎。曹国是个小国,代代相传到了曹伯阳这位国君,一百多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曹伯阳有个爱好就是打猎和打鸟,在打猎中他认识了一个人,叫公孙强。强哥打猎是一把好手,曹伯阳有时也拿政务来试探一下他。没想到公孙强也懂政务,曹伯阳感到相见恨晚,于是公孙强当了曹国的执政。

  公孙强执政后,向曹伯阳大谈称霸之道,曹伯阳言听计从,于是曹国背弃了盟主晋国,对身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宋国,也经常加以冒犯。为此,宋国讨伐曹国,而晋国再也不肯援手,曹国吃了大亏。为了抵御宋国,实现其称霸野心,公孙强又在国都周边修建了五座卫星城,用以拱卫国都。

  要知道,曹国民少国弱,这样大兴土木,老百姓很难承受。宋国觑准机会,再次兴兵伐曹。宋国本意是给曹国点教训,所以略施薄惩也就退兵了。退兵中,宋国大夫褚师子肥殿后,遭到曹人辱骂,子肥下令停军。宋景公亲自统帅的中军,等不到殿后的军队,派人询问怎么回事。待弄明白情况后,宋景公大怒,命令军队调转方向再度攻曹,民心早失的曹国根本不能相抗。就这样,曹国被灭,宋景公俘虏了曹伯阳和公孙强,带回宋国后即将二人诛杀。

  三,吴国刺客盛行的原因

  吴王寿梦知道小儿子季札素有贤名,有意将王位让给他。季札推辞不受,于是大公子诸樊继位,诸樊死后,季札仍然推辞,于是季札二哥余祭继位,二哥死后,仍推辞,三哥继位,三哥死后,长寿的季札直接跑了,就是不当吴王。这一次就出大问题了。国王死了,吴国大臣一看就让吴王(季札三哥)的儿子继位吧。其实这也很合理,父死子继,这位新继位的国王就是吴王僚。

  但是季札大哥的儿子公子光不服。公子光不是季札这样的贤人,他非常想当吴王。他认为既然四叔不愿意当吴王,那就轮到我了,怎么能直接让三叔的儿子继位呢?不按套路出牌啊你们。

  于是,公子光派刺客刺专诸杀了吴王僚,当上了吴王,即吴王阖闾,后来又派刺客要离杀死吴王僚之子庆忌。

  四, 春秋时竟然有“水攻”

  吴王阖庐继位后,分别从徐人和钟吾人那里引渡两个出逃在外的政敌即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结果,徐人和钟吾人不尽力,让二公子跑到了楚国。楚昭王收留了二位公子,打算利用他们对抗吴国。吴王阖庐很生气,发兵收拾钟吴人和徐人。

  吴军在攻打徐人时,左氏记载是“防山以水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就山修筑堤坝,截流蓄水,然后再出其不意决堤灌城。徐人不防,一败不可收拾,国灭,徐子奔逃到楚。这就是一场典型的“引水助战”的战役。

  五,战场上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

  公元前559年,晋国带领诸侯联军讨伐秦国,报复三年前秦军对晋国的偷袭,这就是迁延之战。晋国联军到了泾水一起渡河的时候,秦国在河流上游河水中投毒,致使联军很多士兵死亡。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在战争中把毒药作为单独的一种武器使用。

【春秋战国手抄报】相关文章: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连年旱灾,人民生活困难、背井离乡,社会动荡不安。而周幽王无道荒淫,整日吃喝作乐,不思进取,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大臣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进了监狱。

  褒珦的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于是他们就把美女褒姒献给了幽王,幽王见了漂亮的褒姒,两眼都看直了,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

  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褒姒虽然生得面如桃花,却愁眉不展,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佞臣虢石父给周幽王出了一个馊主意,提议用传递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的烽火台一试。

  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每隔几里地就有一座烽火台,一共修筑了20多座。哨兵一旦发现犬戎进袭,就会立刻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看到后也相继点火,一路传递信息。诸侯见了烽火,就必须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一笑。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纷纷带领本部兵马火速赶来救驾。当他们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都没看见,只听到山上声乐阵阵,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在上面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才知道被戏弄了,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都是惊慌失措,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向诸侯求救。诸侯们见到烽火狼烟以为是大王又在闹着玩,都不再理会。

  犬戎兵马没费多大功夫就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从后门仓皇逃向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没有一个诸侯前来相救。犬戎兵穷追不舍,一路上周幽王的左右也纷纷逃散,逃进了骊宫时只剩下一百余人。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接着出逃。还没走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的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犬戎兵当场杀死穿戴着天子服饰的周幽王,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毙命,并把美人褒姒做了俘虏。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犬戎得到诸侯的大军到来的,把周朝多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后退去。

  宜臼在申侯、鲁侯、许文公等的拥护下,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部分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史称东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犬戎攻破镐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