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品藻第九》的《小者最胜》为什么当时王徽之说这么多话,但后来却成了大书法家?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小时候就喜欢古人学问,广泛阅读了大量书籍。青少年时,不肯下功夫习帖练字,字写的丑陋而笨拙,尝试到一些部门去应聘,但都不顺利。于是捐了些财物进了太学修习,在那学习了二十年。曾祖父时常捐财物给学馆(让祖父在太学读书),但家境逐渐衰落。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抽去了下楼的梯子,每天用轴轳来传递食物,这样,(祖父)三年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到越州时,去凭吊我的曾祖父。此时,曾祖父墓边的树木已经一抱粗了,邓文洁扶着树,悲伤不已,悲咽地离开了。祖父到驿馆送他,文洁对祖父很不满意,大概文洁听信了忌恨祖父的人的谗言,说祖父近来开酒馆旅店,很长时间不读书学习了,所以(文洁)见到祖父惋惜叹气。这天,将要告别了,(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泣着说:“(您)侄儿命运不济,只不过是努力了但没有成就罢了,平时读书写作还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种事吗?我将当面考考你。”于是就临时挑了个“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而成,文不加点。邓文洁又惊又喜,不加掩饰地说:“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闻名,岂止考取功名呢?阳和子还是没死啊(你父亲的才学后继有人了)!”

  甲午正月初一,祖父就到了南都,在鸡鸣山读书学习,一天到晚也不停止,眼睛生了病,在帷帐中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等到参加考试了,还没有到中午,文章就写好了。那文稿落到了一个老教谕的手上。他选取考生所写的文稿,上交给大主考李九我公,(李公)责备(文稿)不好,命令再上交一篇,上交了又不好,又重新选,直到四五次,考生的文稿都将没有了,老教谕气得要哭泣。李公点了点考生的卷子,发现少了七份,就问老教谕,老教谕说:“那七卷都很不像样子,留下来作谈笑的资料吧。”李公说:“那就赶快把你说的谈笑的资料拿来吧!”李公一见那些文稿,就拍着手掌说太好了,擦洗文稿的木片后又用红笔标注。《易经》科就把祖父的文章拟判为第一名,龚三益为第二名,其余的也得了很高的等级。

《世说新语》是汉魏六朝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志人小说(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它极具特征的记人叙事笔法,所保留下来的重要史料,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开的滥觞,是逸事小说的集大成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远离权势和动乱的士大夫,放浪形骸于山水竹林中,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说新语品藻刘太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