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合选文中孔子、颜渊、伯夷、叔齐的做法。谈谈你对《鱼我所欲也》中“舍生?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25篇)

  导读: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论语》读书笔记 篇1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锋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

论语》的第七篇“述而篇”。本篇共三十八章,主要较集中记录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言行。

孔子对古代文化充满了敬仰和神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他对待古文化的原则。

很显然,这一传承原则与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正是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孔子整理编撰了《春秋》《诗》《书》《礼》《乐》《易》等重要文献,在zhong国传统文化领域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而他事实上对传统文化在理论和认识观念上的开拓创新,也载入了思想文化史册。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总结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举一反三”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至今都很有实践价值。

本篇还记述了孔子对富贵的认识观念。孔子并不笼统地排斥富贵,关键是富贵的获得必须合于道义,否则,就像他所表示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思考既体现了一贯的道德原则,也以“仁”为核心准则,并不偏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老彭:商朝贤大夫,据传他好述古事!

孔子说:“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意思是说,我会把前人的东西综合起来,传递给大家,但不会去创作很多新的东西出来,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

很多人总是说原创原创,其实现在真正原创出来的事物比例少之又少。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一种创作,这些并不是,只是综合了出生以为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比如很多写论文的,只是为了完成目标,完成数量,而不是志在创作。

真正原创事物的标准并不是靠一两篇文章写出来的,再好一点也就达到创新的一种,把一个事物,一个知识重新的体现出来,这种方式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著作和教学思想的概括。

孔子喜好古代文献并且加以证信,他能够仔细观察人生百态,深切体悟人情世故,选择民间轶闻中符合人性伦理的部分加以整理。

通俗点来说,就是能在继承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先懂得古典的智慧、理解到位,然后再将文化思想更好地传承下去。

重新梳理实践,用新时代的概念进行传递,这便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了。

信而好古,孔子很相信古人的智慧,好古就是好学的意思,学习古人的知识。

像上课学习的,读书学习的,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

而与好古对立起来的就是妄作,妄作的意思就是,我根本不需要学习过去的经验,不需要学习其他人的案例,先做了再说,这样就是不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就是孔子私下把自己比作是老彭,老彭有人说是老子,也有人说就是彭祖,传说老彭活了八百多岁,学习了很多智慧,喜欢古人的知识。

但后来过于被神化,慢慢的没多少人愿意相信,就被后人淡忘了。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把所见所闻知识的知识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默而识之,就是说能够积累知识,默默学习时能够记下来,记在心里。

学而不厌,就是说学习知识不会厌烦,越学越有趣,不放弃。

诲人不倦,教别人不厌倦,就如为人师表的人应该认真教诲而永不疲倦,老师应当敬业,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所学到的永远只是九牛一毛。

人生因为学习而充实,生活因为博识而美好。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品德不加培养,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却不追随,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上章说学习的事他一点也担心,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压力,而他担心的就是“品德不加培养,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却不追随,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才是孔子担心的事情。

德之不修,孔子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人不去修德。

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孔子担心社会上的人,不去学习、不懂得去传达道德知识、有错不去改,这些是孔子担忧的事。

但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孔子是对待自己的担心,就如孔子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态度,先做好自己就行,担心别人干嘛。

但从他推行周礼的角度看,也是在为社会担忧。

而我认为,不管是为自己担忧还是为别人担忧,都是值得学习的,品德修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自己不够强大时,就先担忧自己的修养,提升好自己的能力;待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再去考虑他人的事。

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影响整个社会;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负责,鞭策自己建立完美的人格,能做到完善自己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闲居在家中。申申:衣冠整洁。夭夭:斯文舒服的样子。

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着整齐大方,面色和悦舒展。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话题反应了什么呢?

这个话题反应了一个人幸不幸福、得不得体,就要看他在家里时的状况。

一个在上班时特别得体大方、开朗和悦的人,基本都是装出来的,要给别人展现的一面;看一个人的真正修养,就要看他下班时,在家里时的状态,是不是保持一致的。

一般人闲居在家时,不用与人交往,很少注重自己的仪态,往往松懈懒散。

特别是那些传播知识,在外人面前谦谦君子,说话和知识一套套的,但一回到家里就开始松懈下来,对家人发脾气什么的,这样的人外面说的东西基本是假的。

这样的人也更难做到“仁德”,表里不一。所以,若要具备仁德、有修养,就要做到里外一致,不论家里还是外面,保持自律的状态,才能潜心修德以保持心灵的平衡与美好。

当然,人的都情绪,孔子也会经常有感叹的时候,就如下章。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始祖。

孔子说:“我真是衰老得很厉害呀,我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现在人们总会说:“去见周公,去见周公”,来表达要去睡觉了,梦周公就是出自论语这里。

周公也是孔子的偶像,周武王打下天下后,周武王治理天下。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摄政七年,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

其历史功绩尤其集中在制作礼乐方面,他把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发展的顶峰,孔子由衷地赞叹敬佩他,而周公制定的周礼就是孔子最信奉的制度。

孔子认为,整个世界能够按照周礼来延续,都能按照周礼来治国、治家,那么整个社会就和平安康了,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可以梦见周公,在晚年后感叹自己衰老得厉害,很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这从侧面,也表明了他对周公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深深地感叹他文化传承的使命尚未完成。

孔子一心想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可是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衰,大道却仍未能施行,他难免要为此感伤慨叹。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要立志求道,立足于德,行事靠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这段话是孔子要求学生要做到的。孔子认为做人应该立志高远,以美好的德行作为处事的依据。

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大众,还要博古通今,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

这章就是回答之前讲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道理,如何去观察一个人,就是看他的志向和所做的事情。

就是说当看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做事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只要看明白这三点了,就知道这个人具不具备“仁德”了。

所以孔子告诫学生要按照这几个要求去修身,能把这四件事做好,就是正确的道路了。

这些足以说明孔子教育学生,以德育为主,并辅以智、体、美等教育要素。

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树立坚定而远大的志向。而这些志向并不在于物质之上。

想有良好的修养素质,我们可以把这段话背熟,一本《论语》中就按照这一段话生活,都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了。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xiū:十条干肉。脩,为肉,干肉。十条一束。

孔子说:“只要拿出十条干肉来拜见我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春秋之前,“学在官府”,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子弟。当时的教育只面向统治阶层本身,教育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统治者培养接班人。

平民百姓想要读书学习是难上加难,而孔子说只要拿十条干肉过来的,从来没有拒绝过谁。当然孔子也没有说不拿肉的来拜师就不教,按孔子的原则,有也不会拒绝,没有也不会强求。

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计,要吃饭,但有些人也穷,在那时候不是谁都能有肉。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表达,孔子开启了一扇大门,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不管什么出身,不管是皇宫大臣,还是贩夫走卒,从监狱里刚出来的也好,孔子都愿意教。

“有教无类”便是出自孔子这里的。他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贵贱而受限制。

所以他的学生很多都是贫民子弟,像“可使南面”,被认为有帝王之相的冉雍就出自贫贱的下层家庭。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东西,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教他了。”

这章反应的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从现代来看都特别符合科学依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就是说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去苦思冥想,没有深入去思考,就先不去给他开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去表达,不到最后一个,都不早去启发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懂得去举一反三,才能够不断深入去学习。

人的大脑是跟身体的肌肉一样,需要锻炼的,大脑的锻炼就是要去不断的自主思考,如果总是想着别人告诉自己答案,那大脑很快就会变得懒惰,不愿意思考。

所以孔子的这种教学方式,一直到现在也还被借鉴使用。老师讲课时,能够恰当地把握火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并不会因此而过时,现代的老师依然应该将其发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因为同情其失去亲人,自己就会动恻隐之心而食欲不振,食不甘味,所以从来没有吃饱饭过。

我国古代对于丧礼非常重视,它能够直接体现孝道,所以制度规定得严格。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不下饭去,便是礼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孔子胸怀博大,普爱众生。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在古代,唱歌是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孔子十分喜欢唱歌。

但当他因参加丧礼凭吊死者而哭泣过,心理余哀尚存,所以一天之内就不再歌唱了,这是孔子具有仁爱道德的表现。

同时也能看出,孔子为人处事都合于礼,处处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这章和上章所表达的意思大致是相同的,体现出孔子心中具备“仁德”的表现,只有心中有他人,才懂得去为他人考虑,以少食,默哀的态度来敬畏去世之人。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可见孔子并不崇尚英雄主义者,遇事就要谨慎而行吧不要去装大尾巴狼。

不懂得爱惜自己的人,更不会懂得照顾他人,这也就远离了“仁”方向了。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大凡成大事者,无不是自始自终都遇事慎重,先谋略再执行。

如果遇事慌张不动脑筋就鲁莽行事,没有谋略而单凭匹夫之勇,则一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行军打仗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愿望,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大到人生理想,小至生活琐碎,都需要我们冷静行事,周密部署,“谋定而后动”。

切勿三分钟热度,也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每一个计划,我们成功的几率才会大大增加。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手执马鞭做一个车夫,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之前也读到过孔子说的“《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认为追求物质条件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符合道义。

孔子主张凡事都要符合道义,在对待贫与富这个人生的重大问题上更是如此。

孔子说只要求财合乎于道义,哪怕去市场做守人门,他也愿意;后面紧接又说到,如果没什么好求的,就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段话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财富观:钱财应该取之有道。

挣钱的方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君子敛财应该走正确的道路,那种不合道义而得到的富贵,但凡能够称之为“君子”的人,都是不应该去获得的,这也是他对那些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者的批判。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情:斋戒,战争,疾病。

斋戒,这里所说的斋戒意思,是祭祀、宗教的事情,是人和上天的事情。

表达意思是说人和上天的事情,要处理到位、要端正,不要带来混乱,因为宗教的时代会带来矛盾。

战争,不用解释也知道,战争肯定会给人们带来损害,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态,也是孔子所担心的事情。

疾病,更不用说了,每个人都担心!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健康长寿的身体。

所以孔子认为,能处理好这三件事,百姓才能安康生活,礼仪制度才能好的推行。

这就是孔子担心的三件事:“齐,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之美竟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闻的词语都是出自这里。

韶乐,是“舜”的音乐。孔子特别喜欢“舜”,所以舜的音乐在他听来,肯定格外好听。

孔子听完韶乐,回到家里吃肉吃不出肉味,三个月都吃不出肉闻,可见韶乐,好听到什么程度。

本来孔子就是特别喜欢吃肉的人,听到韶乐,都会忘却肉的滋味。

孔子非常重视“诗乐”对人们品德的培养。音乐对于一个人审美品位的形成,乃至道德情操的陶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今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品位自然相应提高。

音乐能开阔人的心境,陶冶人的情操,放松都市繁忙中紧绷的神经,舒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审美和品位。

所以,我们要多听尽善尽美的音乐,以此来也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是呀,我去问问他吧。”

于是子贡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这章只看这段对话内容,是很难理解得了,背后隐含着很大片的故事。

可以想象,这两句是孔子的学生们在私下里讨论问题。

冉有就疑问的说:“你们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听到回答:“是呀,会不会呢?我去问问老师!”

这里得先搞明白卫国出了什么事。之前读到过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子见南子”,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名声不好,有淫乱之风。

而卫灵公又老了,卫灵公的儿子又特别恨南子,后来把南子暗杀了。

卫灵公就想杀他的儿子,结果他儿子跑去了晋国,晋国是一个大国,躲在了晋国。

后来卫灵公死了,死后直接传位给孙子,没给他儿子,这时候就更乱了。

因为他孙子的爸爸还在,爸爸在晋国,然后晋国一听,心想这是好机会,因为正君在晋国这。

于是这时候晋国就想把卫灵公的儿子送回卫国去,就想着爸爸回来了,那就要把卫灵公孙子的位子让给他爸爸。

一旦把位子给他爸爸,晋国大军就跟着进来了,那么卫国就完了。

孔子这时刚好在卫国当官。所以冉有他们几个就在私下里聊天,就说咋们的老师会不会保护新的卫君,就是卫灵公的孙子。

然后子贡就说去问问孔子。

子贡情商比较高,知道这事不能直接问,就找借鉴了一个话题。

进到孔子屋里,就拿伯夷和叔齐来问,说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呢?

伯夷叔齐,古人都知道是谁,名声很大的人,在这篇里有读到“伯夷叔齐何人?”。

孔子就说,古代的贤人呀。

子贡又反问说,难道这两个人做的事情没有怨恨吗?国王也不当,后来饿死在山上,内心不会有怨恨吗?

然后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我很喜欢的名言。

意识是说,他们追求的就是仁呀,求仁而得到仁了,又有什么怨恨呢?

本来就是想成为一个好人,又不是为了利益和名声,作为一个“仁者”,还会有怨恨吗?

说到这,像子贡能举一反三的人,马上就全明白了。

出,子贡曰:“夫子不为也。”

所以子贡就出了孔子房间,到外面跟冉有他们说,老师不会在这帮助卫君的。

因为不管帮谁,他们这样做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完全就是一个乱局,一个是儿子,一个是爸爸,孔子就懒得理了。

后来这件事还把子路的命牵扯进去,这里就先不多说,到后面还能谈到子路的这件事。

这章我们能记住这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就可以了,很有力量的一句话。

为做一个人好人而成为好人,有什么好怨恨呢,自己做好自己,自己先成为一个好人。

每次自己受委屈了、吃亏了,我就会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真的非常有力量。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平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不合乎道义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浮云一样。”

孔子认为,吃点糙米饭,有凉水喝,躺在自己胳膊上,过简单的生活,本身也可以很快乐。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快乐不一定非得拥有豪车豪房,有时候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可以很快乐。

而安贫并不等于乐贫,如果有机会赚钱致富,当然也不必拒绝反对。只要是符合道义的钱财,君子也可以争取获得。

孔子多次在话里表明,对富贵钱财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对于不义之财,则应该视之如浮云。

这段总体的来理解就是,贫穷时也可以有天然的快乐,不必因此苦恼。

待有机会去获得财富,就如获取就好,只要合乎道义。

贫穷有贫穷的快乐,富贵了也有富贵的快乐,心态的修养更为重要。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易: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孔子说:“再给我增加几年寿命,让我在五十岁时学《易》,便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易》就是《周易》这里孔子把周易抬得很高呀,周易是一部哲学很深奥的著作,但也没现在人讲得那么神秘。

神秘高深就在于,大家无法去真正考证一些事物,无法求证,然后就靠推理推测来解释,喜欢的人就解释得很高大上,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胡言乱语。

其实周易也没那么什么复杂,就是当时的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就如现在人们出门要看日历的道理大致一样的。

那时的人学周易、看周易,就是想给日常生活安排一个妥当的日子,还包括一些为人处事的礼仪态度。

这里也不好过度解读,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注重通过学习周易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避免犯错误。

之所以五十岁才去学习周易,是因为周易的内容十分深奥,集结了很多人生智慧,必须具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读懂。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当时通行的语言,如现在的普通话。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和执行礼事,用的都是雅言。 

孔子为了方便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平时主要使用雅言,就是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传播。

特别是在传播讲授《诗》《书》时,以及执行祭祀和外交礼宾活动时,他更是必须使用雅言。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这里读shè。叶公:是楚国大夫。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不知如何回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呀,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

这段话应该是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路过叶公的地段,先见到了子路。

而叶公对孔子还不熟,就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子路又不太会说话,概括不出来,然后没回答就回去了,回去跟孔子说了这事。

孔子就跟他说,你为何不这样说呢:“他是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这是孔子对自我介绍的表达,表明他是一个正直勤奋,诚实好学的人。

可以勤奋到忘记吃饭;正直到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快乐得忘记忧愁。

这也并不是一种自夸,他并没有说自己的各种头衔,而是向他人展现真实的自我,让别人感受到诚恳真实。

而孔子的一生确实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十分刻苦,为了追求理想常常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美德。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是懂得很多知识的人,只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

这章可以与之前写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连起来理解。

这段可以看得出来,应该是有人在夸赞他学识厉害,是个圣人,别人都学不来。

而孔子便回答说:“我并非生下来就有很多知识的人,我只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古人的智慧,而且需要勤奋努力地去求得知识。

孔子想告诉人们,圣人不是天生。就如现在说的天才、神童,也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需要刻意去学习,去锻炼出来的。

所以“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除了后天勤奋刻苦别无他法。

人的智慧来自好古敏求,而不是依赖别人;敏而好学,废寝忘食,才能成就大学问。

在求学方面,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聪明而松懈懒惰,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

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崭露头角。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实际上现在人们天天八卦的就是怪力乱神。

怪,超自然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科学依据。

力,施暴、强权、打架,各种不正当组织。

乱,八卦,不正经,胡说八道,人云亦云,随意推测。

神,神出鬼没,谈论鬼神系统。

孔子对于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从来不说。

所以人的语言系统是很重要的,不随意讨论怪力乱神,扰乱他人又扰乱社会。

人的所有言行都受思想的控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

如果没有坚定的思想信仰,为人处世就会没有原则;而缺乏思想指导的人,必定会内心空虚。

所以,只有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思想信仰,才能不被封建迷信思想控制,才能找到做人处事的准则。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理应崇尚科学,远离迷信。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因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学所见的也就有所差别,所以孔子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自己好的呢,就跟他学习;比自己槽糕的,就 借鉴反省,然后改正。

所以即便是与少数人同行,也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

有些人喜欢以年长自居,以位高自居,骄傲自大,不愿向别人学习,这样的人很少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

对别人的长处抱着欣赏的态度,不能嫉妒,而应主动效仿。

看到别人的短处,就拿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tuí):宋国司马向魋,因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称“桓魋”。

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据记载,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宋国的司马桓魋听说以后,就带兵去害孔子。

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带人砍倒大树,想要杀孔子。

孔子在学生保护下,匆忙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

一个人具备了仁义、智慧和勇敢就会充满自信,临危不惧。

孔子说上天赐予他仁德,就算是司马也不能对他怎样,表现了他自信的一面。

自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但是自信不能过了头,否则那就变成了自大。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弟子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从孔子讲给弟子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胸怀坦荡,不仅重视言教还重视身教。

孔子为人坦诚,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私心,即便对待自己的儿子伯鱼也绝不格外教诲,而是与其他弟子一样同等对待。

孔子特意对学生们的疑问做了解释。他在弟子们面前毫无掩饰,为的也是让学生们能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获得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德行、忠诚、诚信。

孔子十分推崇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懂得了实践活动的意义,还要养成忠、信的美好德行。

所以孔子也希望人们学习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开阔视野。

同时不能放松道德方面的修养,努力做一个待人诚挚、讲究诚信的君子。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孔子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也是看不到了,能见到始终保持良好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孔子对圣人和善人的界定标准很高,普通人难以达到。

圣人和善人都是完美而高尚的人,普通人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都很难成为全智全能的圣人或者尽善尽美的善人。

然而德行贵在修持,也许我们达不到极致,但是可以从细微处努力,日积月累,达到所能达到的地步。

道德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标越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必须坚持不懈地长久学习。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取归巢栖息的鸟兽。

在古时候,很多百姓基本还是以打猎为生的。

而孔子在打猎时则与常人不同,孔子喜欢去钓鱼,不会拿网来捞,因为这样捞得多,杀伤性大。

所以孔子能吃多少,就钓多少,不会私欲捕杀。

孔子射鸟也是如此,不射归巢之鸟,因为归巢的鸟要喂养小鸟,射杀后小鸟也就活不下去。

从这两点来看,就能体会到孔子的“仁爱”之心。

从古至今,人们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

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多注重道德的修养,以自己的精神实践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界能够长久地、充分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去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去看,这样来掌握知识,虽比不上‘生而知之’,但也是不错的方法了。”

意思是说,大概有些人在没有完全有认知的情况下,就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创业这些,很多人不懂怎么做,但一想到马上就开始了,后面就亏得很惨。孔子认为他不是这样的人。

后面孔子告诉人们,他的办法就是去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

所谓学问,一边学还要一边问,多向别人请教,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现代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有一部分人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冒充内行。

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害人民,是不可取的。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那些不了解的领域,需要虚心对待,多读多看多了解,选取好的消化吸收,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

世界无穷大,浩瀚的宇宙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所以需要多看多想多学习和出去走走,扩大眼界,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事物。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这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怎么讲道理。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

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这份努力进步的心,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

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面对他人一时的错误,不能揪住不放手,宽容别人就是给自己恩惠。

互乡这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怎么讲道理。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

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这份努力进步的心,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

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面对他人一时的错误,不能揪住不放手,宽容别人就是给自己恩惠。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地到了。”

孔子在前面文中,每次提到“仁”,都是表达相当难达到的。

而在这里孔子却说:““仁”真的很远吗?做到“仁”真的很难吗?我只要想做到仁,这个仁就到身上了。”

这里有点像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可以这么说,只要想到做个好人,那么“仁”就在身边。

“仁”到了身边,不代表就是个有“仁德”的人,这里只是说,只要选择当下做个好人,那么“仁”就在身边。

而想成为具备“仁”的人,这是需要无时无刻都要把“仁”放在心中。

一种是修行的过程,一个是选择的当下。

所以孔子的理论系统里,“仁”具有两重性,第一种是博大精深、广远无垠的,这是从宏大的角度来看;第二种是具体而微、琐碎细小的事情,从当下来看。

这和前面所说的“君子不器”,就是同样的哲学道理,任何事都不是一个固定的形态。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认为,高尚的德行离自己很远,难以求得。

其实,高尚的德行离我们很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追求它,如何来选择。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陈国司寇。昭公:鲁国国君。巫马期:孔子学生。

为同姓:同姓。吴孟子:鲁国国君夫人。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他懂得礼。”

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会私心偏袒人,难道孔子这位君子也会偏袒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和他一样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

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会告诉我。”

这章单看文字,也不太好理解。

陈国司寇来问孔子,鲁国国君是否知道礼仪。

孔子回答说知礼,说完随后就离开。

待孔子离开,陈司寇便对孔子学生巫马期吐槽说道:“别人都说孔子不会偏袒人,难道孔子也会偏袒别人吗?”

因为鲁君是周公的后代,吴是太伯后代,都是姓“姬”,当时礼制,同姓是不能通婚的。

而鲁国君娶了个吴的夫人,本该称吴姬。为了回避同姓,就去掉了“姬”姓,改成吴孟子。

陈司寇就生气的对孔子学生巫马期说:“鲁国国君也知礼,那谁不知礼?”

巫马期就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会告诉我。”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悖论,因为陈司寇本来就知道鲁昭公做过不合礼法的事,全国人都知道,所以才故意问孔子这个问题。

孔子无论怎么回答都会犯错,孔子也知道鲁昭公做过错事,但是孔子也只能回答说知礼。

如果孔子回答不知道礼,那孔子本身也是不知礼了,因为说自己的国君不知礼,就是不尊重长辈的意思了。

毕竟孔子是在别的国家,在别的国家说自己国家的国君不知礼,本身就是违背君臣之礼了。

然后面对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下,孔子不但不生气,还说很幸运,只要有错就能被人指出。

对于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都会不舒服,更别说是被误解。怎么可能还会有“有幸”的感觉呢?

但如果真的有错,能马上被别人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人愿意或没人敢给你指出来好。

当被别人指出过错时,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孔子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提意见的人。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与他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得好,一定会请他再唱一遍, 然后和他一同唱。

这章就很清晰明了了,也无需过多解释。

这里至少是说明了孔子好学、好礼、好乐,生活得也开心,也很合群。

可见孔子所在的地方,气氛都很好,本人随和又好学。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莫:表示揣测,或许,大概。

孔子说:“就书本上的知识而言,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的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孔子意思是说,对于知识而言,他和别人都差不多,但是在身体力行做君子方面,他还没有做到。

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但孔子也向我们阐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身体力行。

然而,学习书本知识比起躬行实践来,要容易很多;形成好的道德习惯,时时事事都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就更难了。

想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知行一致,将获得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

所以说,“君子之道”本身就是一条道路,需要不断的保持着在路上前行,而仁德便是一个修身的终点。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把我称作圣人和仁人,我怎么敢当!我只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烦,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就是如此而已。”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学不到的。” 

孔子说,圣和仁我还不敢当,只是做起事情来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而已。

在之前也读到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表达了孔子学习知识不会厌烦,教别人不厌倦。

为之不厌曰智,诲人不倦曰仁。

为之不厌是智者的表现,诲人不倦是仁者的风范。

后来子贡把孔子封为圣人,用的就是这句话:“为之不厌曰智,诲人不倦曰仁。”

孔子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学习而不感到厌烦,教人而不感到疲倦,我也就是如此而已啦。

公西华便说:“老师您说的这个境界呀,听起来简单,但却是我们这些弟子难以学到的。”

从这里可以学习到,做人不可傲慢自大,不要自以为自己是最棒的,像王婆卖瓜那样处处自夸。

过于骄傲傲慢,只能自我毁灭。

就如三体里说的:“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不管事情对错,都要有一颗谦卑接纳的心态,这样才不会被盲目无知的私欲,阻碍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就像上文说的,被人误解了也不必在意,那也是一种收获,更能让自己清晰的认知的事物的动态。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诔》lěi:祈祷文。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

孔子说:“有这么祈祷治病的吗?”

子路答:“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

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向鬼神祈祷,想使老师的病好起来。

孔子病好知道后说子路:“祈祷会有用吗?”

子路说:“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孔子就说:“丘之祷久矣”。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必临时为我祈祷,我平时为人处世全都符合大道,其效果与祈祷是相同的。

意思是说孔子平时言行纯善,没有过违背天地神明,每天作风就如祈祷一样了。

大多数人只有身处危机的时候才想到神的存在,这个时候才想起应该为自己做过的有愧于心的事进行忏悔,以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并不是从平时就注意仁德的修养。

平时不注重仁德的修养,随心所欲地说话办事,等到事情临到头上了才想起祈求神灵,可是自己都不努力,神灵又怎么能佑护得了呢?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孙sùu:同“逊”,恭顺。不孙,为不恭顺。

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孔子说:“奢侈多了就会变得傲慢,过分节俭就会显得固陋。与其不能谦虚忍让,宁可简陋一些。

这里说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奢侈;一种是过度的节俭。

孔子说一个人过得过于奢侈,就会变得桀骜不驯。

春秋时代诸侯、大夫等都过着极为奢侈豪华的生活,他们的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

在推崇周礼的孔子看来,这些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

而过分节俭就会显得固陋,固陋的人会变得比较无知,也容易变得小气。

过分节俭会让人感到寒酸,但孔子说与奢侈比起来,宁可寒酸一点,有谦虚的态度,也不能过于奢侈,这样犯错还会少一点。

这便是孔子对奢侈和俭朴的看法。

而现代社会技术先进,给人们创造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资源,就很容易陷入生活的安逸中而不能自拔。

所以年轻时多吃点亏,还是不错的,只有体验过辛苦,才会懂得拥有的幸福,不会变得傲慢无礼。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在这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中就讲过,君子和小人的属性,君子和小人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一种格局和境界的不同。

每个人当中都有小人和君子性质,就如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

子曰:“君子坦荡荡”。孔子认为,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心胸宽阔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君子坦荡荡”,在于“君子求诸己”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或做不好,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再不然就是先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会先去纠结谁对谁错。。

而小人则求诸人,只要事情不成功,就是别人的错,先去怪罪别人,把错误都归根于别人,归根于社会。

所以“小人长戚戚”,每天都会很沉重,焦躁不安,动不动就会在别人面前爆发愤怒,矛盾特别多。

君子与小人的这种差别,归根到底体现的是他们具有截然相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人生道路上,少不了荆棘障碍,应该以宽阔坦荡的心态面对,而不要步入患得患失的夹缝之中。

无论成功还是失意,无论富贵还是贫困,只要胸襟开阔,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就能够一样生活得充实开心。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谦恭而又安祥。

这是孔子学生会他的描述,说孔子这个人很温和。

有人说,孔子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好接近的样子,庄严肃穆,但是近距离一看和交流起来,就会发现他挺温和的。

但是该生气的时候,也生气。态度温和不代表处事马虎,平时为人慈祥可亲,做起事情来则严肃认真。

温和之中隐含着严肃,大家才不敢轻易冒犯而又喜欢接近。

君子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待人要恭敬,言行都要符合礼仪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恭敬不等于谄媚讨好,与人相处应做到不卑不亢,既尊重别人又尊重自己。

而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需要修养气质,建立美好的品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伯夷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