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教授的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鱼在我国象征着平稳、喜庆和繁荣,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鱼跃龙门等。鱼拓是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一种艺术,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碑拓其实是一种间接拓法,而鱼拓既有间接拓法又有直接拓法,这种技法奇就奇在以真鱼、丙烯颜料、生宣纸为创作素材,通过洗鱼、固定、调色、上色、晕色、喷水、覆纸、拓印,补鳍、画眼、插图、题跋、钤盖印章等程序,定格鱼体的美。那清晰的鳞片、灵动的游姿、炯炯有神的鱼眼以及“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 

七绝·满门纳余庆(新韵)/黄振(安徽)

临江仙·黄河鲤(和凝体)/马天峰(河南)

七绝·柜中鱼/张宝书(河北)

七绝·画鱼/罗晓雨(重庆)

一七令·鱼(白居易体)/倪结友(安徽)

七绝·观鱼拓/董伟(吉林)

七绝·赞鱼拓画/阮民顺(吉林)

七绝·拓翁感怀/马建华(安徽)

七绝·鱼跃龙门/许壮坚(广东)

七绝·锦鲤化龙/李寿崧(福建)

五绝·鱼嬉荷/赵立吉(河南)

七绝·垂钓/黄集才(江西)

五绝·鲤鱼双戏水/陈新潮(河北)

七绝·观画有感/吴小涛(安徽)

七绝·鱼之跃/陈灏(广东)

七绝·观鱼拓画有感/李春长(安徽)

七绝·锦鲤/梁成(湖南)

七绝·观鱼拓吟/王金成(安徽)

七绝·满门纳余庆(新韵)
爱心纳满家余庆,实体帮乡奉献身。
从小积德天下志,精神富有竖鱼魂。
作者简介:黄振,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作家文学社》编委。诗作发表在《作家文学社》和《华中文学》等纸刊或微刊。诗观:勤耕读,悟诗华,享人生。
临江仙·黄河鲤(和凝体)
锦鳞不弃黄垆苦,情牵浪底欢声。
鳌蟹剿沙玄幻劫,奈何坚甲提衡。
作者简介:马天峰,笔名半惭,河南信阳人,诗词爱好者。诗观:诗忌无病呻吟。
比翼双鱼水柜游,悠闲自在度春秋。
风云起落无关事,供客欣观作楚囚。
作者简介:张宝书,笔名傲骨柔情,河北文安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燕赵诗词》《燕南诗词》《华中文学》等网络平台。诗观: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
岁末悠游入画中,赠于小舍四时红。
稚童遥指馋涎滴,逗乐邻家一老翁。
作者简介:罗晓雨,90后,教师。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散见于《巴南文艺》《陕西诗词学会》《诗天下》《巴地雅韵》《诗文艺》等刊。诗观:写人间正道,悟世间清欢。
一七令·鱼(白居易体)
泥融增体魄,秋老有音书。
风冷肯论桂子,霜隆犹喜芙渠。
作者简介:倪结友,笔名林霁,安徽望江人。作品散见于《雷池诗社》《大雷诗社微刊》《华中文学》等刊物平台。诗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不羡桃源不羡仙,鱼儿戏水我临渊。
三杯醅酒三千卷,一棹云霞一副筌。
作者简介: 董伟,笔名耕读人,吉林长春人,诗词爱好者。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齐鲁壹点》《五莲诗社》《华中文学》等网络平台。诗观:诗遵格律古,意托比兴新。
发扬古法承碑拓,栩栩鲜鱼入画中。
岁岁有余佳节庆,艺精技绝展神工。
作者简介:阮民顺,笔名苏恩,吉林长春人,诗词爱好者。诗观:唯盼诗词传一首,一生平淡也心值。
莫悲双鬓白丝生,秋染枫林叶向荣。
溪钓归来鳞拓影,传神鱼画寄衷情。
作者简介:马建华,安徽界首人,会计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于《诗词报》《流派》《华中文学》等刊物。诗观:提炼生活,分享感动。
金鱼喜爱跃龙门,水里波游不厌烦。
尾尾恒心时日久,高中榜首立三元。
作者简介:许壮坚,笔名绕绿,号糊塗散人,广东省汕头市人。作品散见《华中文学》《紫罗兰文学》《安徽诗歌》《新京都文艺》《岭南作家》等。诗观:践行文化自信,抒写绿水青山。
锦天绣地著丹缨,鲤下江东舞岱瀛。
化雨春霖甘赤县,龙骧苍宇五洲明。
作者简介:李寿崧,福建人,研究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词月刊》《诗传播》《华中文学》《福建诗词》《诗文艺》等刊物平台。诗观:守正格律,比兴意境。
君道有仙姿,轻风漾蕊期。
平湖波欲动,鱼跃吻芳蕤。
作者简介:赵立吉,笔名墨涵,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楹联学会,郑州诗词及嵩岳诗社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州诗词》《华中文学》等刊物平台。曾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创作大赛诗词类二等奖和全球金科杯奖。
江边闲趣钓春风,不觉垂钩锦鲤童。
正值虎年新寓意,辰时跃出海王宫。
作者简介:黄集才,江西省鄱阳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华中文学》等网络平台。诗观:美出自心灵。
村东柳岸西,双鲤溯清溪。
不见龙门志,相随啄草泥。
作者简介:陈新潮,笔名三月梦,河北邢台人,诗词爱好者。诗观:诗 ,言志抒情。
红鳞戏水草荣荣,跃上泾宣栩栩生。
梦笔拓鱼功在外,人逢盛世话浓情。
作者简介:吴小涛,笔民涛声依旧,安徽省枞阳县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安徽诗坛》《江淮吟苑》《东方诗韵》等诗词平台。文学观:提升生活品位,尽赏世间美好!
沔沔江涛近可招,沧渊蓄势待来潮。
有朝上得龙门去,漫舞金鳞入九霄。
作者简介:陈灏,笔名陆小鸡,江西莲花人,现居广东省。作品散见于《萍乡辞赋》《莲花通讯》等刊物平台。诗观:风骨为主,辞采为辅,两者并重。
新年紫气东方揭,画卷生情瑞景开。
本是同宗魂照旧,如期锦鲤拓春来。
作者简介:李春长,笔名茂林修竹,诗词书画爱好者。作品散见于《今日头条》《诗刊》《微型诗选刊》《华中文学》《中诗报》等刊物平台。诗观:笔吐怀抱,文涵精神。
悠游嬉戏泛池中,也欲飞天御大风。
水浅身柔无着力,何谈他日傲长空?
作者简介:梁成,某集团高管。工作之余,以山水为乐。偶题诗,只当自娱。诗观:与人交往,随意,随缘,随心,乃纯;与诗交往,随情,随感,随性,乃真。
两条金鲤向朝阳,相拥而前劈浪狂。
逐梦五洲沧海去,不登红榜不归乡。
作者简介:王金成,笔名鑫城,安徽阜阳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安徽诗坛》等刊物平台。诗观:心底的呐喊,用笔端素描。

特邀顾问:桑恒昌,倪进祥,金学孟,李发模,萧宽,宋向辉,王玉明,赵俊生,付马(排名不分前后)

外联部主管:常印杰,厉良亮

但起家,周立志,黄秀奇

常印杰,徐虎本,黄秀奇

儿童文学主编:朱晓晖 

校稿组葛  平(组长),蒋厚雄,周立志,朱晓晖

编委会:霍海军,吴淑彬,戴方毅,厉良亮,贾思哲,葛   平,冯   文,蒋厚雄

推送发表期刊:《鸭绿江》《躬耕》《奔流》《经典美文》《河南科技报》《诗词月刊》(排名不分先后)
联袂合作平台《新诗高地》《奉天诗刊》《渌水诗社》《齐鲁文学》《神州诗歌报》《蒺藜文学》《绿茵诗苑》《茉莉花语》《百花山诗社》《安徽省界首市诗词学会》《凉都诗人》(排名不分先后)
来稿须为原创作品,来稿范围为:诗歌、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儿童作品、古诗词、楹联、书法等作品,只收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来稿请附上个人介绍及个人生活照,个人介绍包括: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表的作品平台(五个内),文学观。
邮箱投稿需要文档+正文,五号宋体,文档后缀名标记(文学体裁+题目)如:诗歌+春。
加编辑微信投稿,可以直接发送文档,文档后缀名标记(文学体裁+题目)如:散文+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黎女之歌》 (油画)王雄

  《木棉花开的地方》 (油画)王雄

  《椿舞秋实》 (油画)王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杜颖 见习记者 金昌波

  近日,海南出版社推出黎族画家王雄的油画专集,集中展示了画家多年来的创作成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雄正带着越来越多的黎族青年画家投身油画创作。

  入夜,海口海甸岛省民族美术家协会画室里,王雄拿起画笔,神情里透着一股沉郁的气息。从1986年开始决定将自己最深的情感投掷于画布的那一年起,这位年近半百的海南黎族画家,多数画作创作的时间都从深夜开始。

  王雄画室里搁满了镶着厚重木框的尺寸不一的油画作品。画面以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姿态各异的黎族人物为主,画面上的黎族百姓或舂米,或打猎,或欢快起舞,身后绿水青山,胶林槟榔,黄瓦房与高低错落的黎族村寨相映成趣,粗犷的线条,浓郁的色块,海南的黎族风情从亚麻布中缓缓流溢而出,置身于多幅表现黎族原始部落民俗风情的大型油画作品中,让人有突然走进大画卷的感觉。

  画出沉甸甸的黎家历史

  王雄最擅长的是黎族人物画。他说从小在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黎村长大,五指山脉给了他坚韧厚重的胸怀,在家乡的小河边奔跑玩耍,在节日里欢歌乐舞,从小到大,黎族苗族女性天然的禀赋早已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长大后,在王雄的画笔下,黎族姑娘身着传统服装,宽额,高颧,厚唇,浓眉大眼,或盘绕发髻,或长发飘逸,眉目之间涌溢着一股灵动之气,能够从画布上传神地体现出来。在王雄成名作《黎女之歌》中,大幅面的作品将一组组黎家女子或劳动、或歌唱的场面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幅色彩厚重的画作里,黎家女子有的宛若待嫁的新娘安然静坐,有的两两成对酿酒舂米,有的席地而坐欢快织锦,而也有的三五成群提陶舀水,姐妹嬉笑,共舞放歌……一幅作品,将黎家生活中的无数个精致的画面有效融合在了一起,质朴而浑厚的生命力得到了凸显。

  “它花费了3个月才得以完成,在以色彩浓艳为主打的油画题材中,这幅油画却采用了暗哑深沉的油画色调,我要通过这种古老的颜色来表达沉甸甸的黎族历史。”王雄说。

  厚重的欧洲油画色块、中国画的优美线条,一并神奇地融进了画板,形成了王雄油画特有的语言表达。

  油画之路上艰难行走

  如果一幅油画不能传递出一个民族的历史,那么这幅油画就等于没有灵魂。让黎族题材油画罩有一种特殊的“神采”,是王雄成名前苦苦追寻的目标。

  13年前,在通什巿(今五指山市)南圣河畔的一条小街边,人们时常会看见一位披肩发、国字脸、留着浓密胡子的大个子,忘情地在画布上涂抹颜料。路过的人,有的说那是一位油画艺术家,也有的说是怪人,这位行为怪异的人便是王雄。

  “那时之所以要在街边画画,并不是想出风头,而是实在找不到作画的地方。”王雄说。2000年时,他曾是一家小店铺的老板,但对绘画痴迷,对生意实在不感兴趣,不久便因经营不善关门大吉。王雄把店铺转让后,自己转而给新店主打工。店里空间太小,他只能在店外做画。

  那一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一年内画了50多幅油画,堆满了小店的角落。独特自我风格逐渐得以形成。

  此后,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指点,王雄曾变卖家当凑足路费到广州美术学院请教名师,后来又一头扎到海口寻师问教。2001年,王雄来到海口,口袋里仅有25块钱,租房只能是天方夜谭,无处栖身的他来到府城高登街后的一处烂尾楼,跟流浪汉住在了一起。创作有时候令人疲惫,困顿的时候实在没办法,王雄就捡烟头来提神,抬头望见深夜陪伴自己的只有辰星,想着想着反倒乐观起来,“烂尾楼虽然条件差,但楼前空地也很宽敞,正好可以无拘束地画画。”他总是记得,手头如果有一点点钱,必是用去买了颜料,而吃饭,三餐并一餐,反而很不在乎。“要成功地绘画,没有人会不经历困苦,条件越恶劣,越会有好作品。我很穷,但我感到自己精神很富有。”王雄说。

  对于王雄和他的作品,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沈军评价说,“我看到了一个在顽强拼搏着的年轻人,一个在艺术实践道路上艰难行走的年轻人。他的油画没有丝毫玩弄油画技巧的痕迹,也不追求画面过于完美,他是在倾诉,抒发真情,茂密浓重的原始森林,热带树林中特有的草香虫鸣,让人似乎在他的风景画里依稀闻到了、听到了,还有远古神秘色彩的黎家民俗、图腾式的纹样,勾起人们对黎家同胞悠久文化的尊崇。”

  海南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绘画艺术条件的匮乏,海南的黎族画家大多都经历过困境,为了能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坚持油画创作,他们也有迎合市场需求的卖出一些作品,但卖画收入的大部分又被他们投入到创作与活动中去。

  日益壮大的黎族画家群

  经历了十几年的艰难摸索后,2002年,王雄油画《黎女之歌》获“新世纪海南美术作品展”银奖,并发表在全国美术界旗舰刊物《美术》上,他终于得到美术界的认可。此后,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画展展出并获殊荣,他成为上世纪80年代海南黎族画家陈桂花之后,又一位在绘画创作领域走向全国的黎族画家。

  继《黎女之歌》后,《化石》、《远古的回音》、《椿舞秋实》、《黎家少女》等作品也广受好评。王雄的艰辛创作,使海南少数民族画坛出现了新的转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画家的创作热潮被激发,并有了空前的高涨。

  年轻黎族画家们集体接触展览,参评奖项,这在解放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未曾有过。而近十年却呈现出了繁荣。已故的海南黎族诗人黄学魁曾评价黎家油画:“不拘泥于油画的基本技巧,不追求画面的完美与真实。但又不让人感觉到存在稚嫩的表达。充满力量和积极生活的人物表情,观后令人如饮美酒。不去苛求透视的真实,反而恰到好处地符合了黎族传统民间美术创作的规律,同时也恰如其分地符合具有丰富的口传歌谣、神话传说的黎族人对美术的理解。”

  据了解,目前的海南黎族画家有80多人。黎族画家们的作品也正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宽,如陈穿云的《守望》、蒲咏新的《看海听涛》、符迅明的《震后搜救》、“90后”画家张丽丽的《金色的光》、董伟的《亚龙湾的白伞》、刘慧冬的《波浪》……

  王雄说,今年他将继续在三亚、海口两地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但还有一项正在筹划中的更重要的活动,就是要带着海南民族美术家协会里的青年画家们,共同举办一场民族风情油画展览。

  心似琉璃,执着追梦,黎族画家们又开始了一场鸿雁的远行。

  黎族,黎族名德旺·帕埃,1964年出生,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保定村人,油画家。1999年油画《黎女之歌》获“新世纪海南美术作品展”银奖,油画《黎山乐》参加“2003年‘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画艺术展”,油画《椿舞秋实》曾入选“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2年油画《罗佛少女》获得欧亚艺术盛典-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中国海南展优秀奖。现为中国民族画院画家,海南省民族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

  (本版图片由杜颖翻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舒军山水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