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政府没有发菜

4月的上海,寂静的春天。2,500万市民的心头压着沉沉的病毒的阴霾,禁足在家。人们数着日子,望着窗外。高架空荡荡,办公楼静悄悄……看得见的都停了,看不见的病毒在飞奔,看不见的真假信息在手机里疯狂传播,一切的宁静都加倍转换成了心头的焦虑,弥漫在城市的上空……

一直是抗疫优等生的上海,遭遇奥秘克戎突袭,破防了。历经30多年顺风顺水蓬勃发展的大都市,急刹暂停。看着手机里流出的外滩、南京路空荡寂静的视频,让经历过大场面的市民也诉说心中的酸楚……

但上海毕竟是见证过重大历史场面的大上海,上海是有着光荣传统的上海。上海也是观察者网的发源地、大本营。观察者网200多人的编辑团队,眼下与2,500万市民一样散居在上千平方公里市区内的各个小区,他们与邻居、小区志愿者一起勇敢面对疫情,携手抗疫,同时,他们还在家里、在线上在互联网空间,像一个个战士一样在战斗在工作,他们都有一个信条:新闻从不休息。以下是9位编辑在上海市区居家抗疫、工作的写真故事。他们的书写与视频将为上海人民的这段非凡的抗疫经历,留下一段珍贵的新闻记录。

病毒的阴霾终将散去,户外的春光一定属于我们!

《轩讲》主讲人 谷智轩

今天是4月3号,是上海浦西全域封控的第三天。与此同时,浦东几乎也没有社区能够达到解封的标准。也就是说,实际上目前黄浦江两岸整体都是处于一个封城的状态。我还记得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在武汉暴发的时候,为了及时地完成我们网站对每日疫情动向的分析,即便是在最人心惶惶的时候,我几乎都没有一天是居家办公的,因为当时上海实质上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汉在经历了果断的封城以后,很快把疫情控制住了。

两年过去了,整个世界都在疫情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不用说,这期间我们国内的许多城市也经历了严重程度不一的疫情,全国各地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防疫体系。而我们这些生活在上海的居民,可以说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两年多来,上海在精确并且迅速地应对新发的病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这一点,我作为一个上海居民可以说是感到非常幸运的。但是面对奥密克戎这样一个传染性极强的变异株,上海还是破防了。这提醒了我们,病毒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那么我们的政策也需要及时地进行动态的调整。

我住在长宁区。长宁区是受疫情影响相对小的区,并且就我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来看,长宁区目前没有出现严重的资源挤兑现象,整体的管理还是井然有序的。我的窗外就是繁华的天山路,平时每天交通非常拥堵,现在只能偶尔听到有车子开过。马路对面有一个巨大的社区mall,现在也是完全寂静的状态——这种景象,我之前是从来没有预想过的。

4月1号,居家的第一天,我住的公寓进行了一轮核酸检测。从微信群里物业发布的信息来看,还没有发现阳性的病例。当天的检测流程非常顺利:我从接到物业通知到下楼排队完成检测,用时不超过10分钟。长宁区是全中国日本人最多的区,我们这栋楼里也住了很多日本人,所以核酸检测的指示牌也都是中日双语的,非常贴心。

这次大家可能讨论得最热烈的就是“囤菜”的问题了。我也收到了朋友们给我发来的问候,问我有没有囤够菜。但我这个人平时有空不喜欢待在家里,所以几乎不做饭,家里连基本的炊具都没有。这次逼不得已,居家之前在网上下单了一个多功能锅,插电就能用的那种,结果快递显示的送达日期每天都自动往后顺延一天,目测在我被放出来之前,也是送不到了。所以社区给我们免费发放的一些食材,我其实都是没法处理的,就把一部分分给了邻居。

这就要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了——以物易物。我们的住户微信群里,很快就有人开始相互交换生活用品和食物。后来物业说,大家应该是足不出户的,不要各个楼层之间相互窜,有什么需要交换的东西,放在门口,由物业统一帮大家收发,这一点也是做得挺好的。而且本来大家虽然住在一栋楼里,电梯里也经常能遇到,但相互之间都是陌生的,这下很多人反倒交到了新的朋友。

我虽然不做饭,但其实食物的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在居家前点了很多炒菜和米饭,冷冻在冰箱里,每天拿一份出来,放在微波炉里解冻就可以吃了,味道差别也没有很大。并且我还囤了很多方便面、香肠、水果等等,短期内应该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饮用水的话,我提前备好了6瓶5升装的水,喝半个月问题不大。再一个就是生活用品,我个人平时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都习惯大批量采购,什么卫生纸之类的都是一买两大箱,所以也不用发愁这些东西。

目前唯一遇到的困难就是——我的猫又发情了,没日没夜地叫。之前有过一次,我还没来得及带她去绝育。不过还好我现在24小时都能陪着她,应该能帮她缓解一下。等到居家结束以后,我打算第一时间带她去绝育。

居家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肢体的活动量大幅度减少,非常容易囤积脂肪,加上最近整个人都比较慵懒,体重也是蹭蹭往上涨。我从今天早上已经开始跟着视频做一些健身的动作,只能说尽量维持解封前后体重的一个平衡吧。毕竟空间有限,做大量的有氧运动也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我的居家抗疫体验就是这些,只能说是平平稳稳吧。当然,我也不希望有什么特别的遭遇要跟大家分享的,只希望这波疫情能够尽快被控制住,餐厅、商场、影院能够早日开放,我们熟悉的那个上海能够早日回归。

《新之说》主讲人、新晋宝妈 新之

好久都没和大家见面了,一些朋友可能知道,目前我还在产假期间,家里有一个两个多月的宝宝,我又身处这次疫情最严重的的闵行,所以我面对的情况和观察者网其他同事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当别人在抢菜的时候,有小宝宝的家庭就得囤奶囤尿不湿——每一个小宝宝都是一家进出口公司,这一“进”一“出”是每天必须,停一天都不行。事实上,抢这两样东西一点都不比抢青菜简单,当宝爸在封闭管理前三天冲进母婴店的时候,能买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他当机立断抢回了店里最后五包M码的纸尿裤。我们小区因为查出有阳性,所以实施的是14天管理,这五包勉强能支撑半个月吧。我们为了兜底,同时也在五天前就在天猫上下单了尿不湿、储奶袋、抚触油、护臀膏、防溢乳垫等等日常带娃消耗品。当然,如您所料,这些给养现在还静静躺在天猫家的仓库里。

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吃,因为我是母乳喂养,所以这一点是最有安全感的,只要我人在,宝宝就不会挨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我平时除了喂宝宝的奶,还会把多的奶冷冻存起来。就在封闭前,我的冰柜已经被母乳塞满了,我不得不征用了冰箱的一个冷冻抽屉临时存放,封城前囤货的兄弟姐妹们应该知道冰箱的一个抽屉有多珍贵。

然而,此时此刻,我买的200升大冰柜还静静地躺在顺丰的上海仓库里——它先我一步被封了。在一番焦躁之后,我果断自救,打开咸鱼找了一家同城的卖瑕疵处理冰柜的老板,爽快下单,让老板赶紧叫一个货拉拉给我拉过来,就在这个巨大的300升冰柜带着瑕疵品特有的轰鸣在我家阳台上开始工作的那一瞬间,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安全感。此时,距离小区封闭14天开始仅仅只剩几个小时了。

解决了以上问题,可以说和小宝宝在一起的隔离生活还是非常快乐充实的。估计等疫情过去,我们这一批年轻人不仅会和之前崇尚断舍离的自己和解,爱上囤货,而且厨艺也会大有长进。这两天小区里做核酸也越来越规范,我们隔壁楼的志愿者楼长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党员阿姨,来回协调嗓子都哑了,但是依然非常敬业非常有热情,咱们观察者网的同事很多也都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志愿者。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也要替我的宝宝感谢大家的付出,如果没有大家齐心抗疫,她这样的孩子可能都无法在户外自由玩耍,正是因为大家的不抛弃不放弃,弱小者才会在这个社会中感受到希望和安全。

《胡诌施佬》主讲人、观察者网副主编 施洋

在上海宣布要从3月28日开始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之前,我就已经在上海体验过短暂的“封闭”情况了。由于上海市嘉定区自3月初开始就连续确诊阳性病例,我所在的小区3月中旬就进入过2+12的疫情防控模式,因此对于疫情下的隔离生活做了准备。

不过到了3月28日,尽管我所在的浦西地区还没有开始全面隔离和进行核酸筛查,但是我所在的小区已经由于小区内再次出现阳性病例,提前进入了2+12的隔离周期,尽管理论上解封时间和浦西核酸筛查之间还有深夜和凌晨的6个小时可以放风,但最后无论是小区还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搞这种极限操作的念头,提前开始了严格的隔离状态。

隔离状态下,原本的两点一线工作——生活现在被降维成了一点工作——生活的叠加态。对于我这个每天上下班需要两三个小时通勤的人来说,好处了省下了通勤时间,比起在地铁上看书,在家里看书环境好,效率也更高;但是与此同时,原本只是周末调剂生活的家庭烹饪成了一日三餐的唯一来源,没法叫外卖和外食,客观上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实际的工作情况也和预期的差不多,即使在原本的清明假期(现在这样假不假期也没区别)里,我也一直在写评论稿件,属于基本全勤状态。

对于我们观网这样的网络新媒体,大多数的工作转移至线上都有相当的可行性。编辑部的新闻制作和审核发布原本就是在线上,只是工作地点从公司的办公室转移到了自家书房,电脑的配置稍微差一点而已。稍微麻烦一些的是音频和视频节目的录制,特别是带有直播性质的节目,在节目效果上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原本应该是最关键的,但是线上沟通的成本要比线下高得多,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客观上的硬件问题,比如大家的录音条件都不甚理想,视频拍摄和直播也基本依赖手机,我这样多年不换手机的就遇到了画质低清、连接不畅,音质受损等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难题。都说线上工作容易,但真要全负荷工作起来,看来还是要改善一下各种生产工具。

除了工作,隔离的最大难处可能就是生活了。因为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在上海宣布要全面封闭之前,我就已经有意识的让家庭物资处在高位运行,比如常年在家里囤积40枚以上的鸡蛋,增加了各种冷冻肉类和熟食肉类的存量,还提前制作了一些便于冷藏储存的食物,尽量把冰箱给填满。这其中自然也有新鲜蔬菜保存困难的情况,不过一来通过太太的各种保险妙招,我们延长了不少蔬菜的保存期限。二来也是选择各种不同的蔬菜混合囤积,让新鲜蔬菜在家里不断顿。虽然我们因为提前封闭没有进行计划中的最后一轮补货,之前好几次网购补货都因为货源和配送问题被砍单,甚至线下采购也因为去晚了,出现什么蔬菜区只剩辣椒于是买了辣椒,食品区面包缺货只能买曲奇饼干之类的事情,但是得益于足够的囤积和嘉定区的一次物资配送,至今为止我们家还保持着基本正常的餐饮状态。

由于在封闭之后小区就进入人不得下楼的状态,对于外部的情况反而只能从网上了解。小区之前几次封闭我还参加了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到了这会儿人家就婉拒咱们了,志愿者队伍都是以小区里的党员优先组织,配合居委会和物业人员共同安排大家进行核酸检测和秩序维持。大多数人在小区里的态度很好,虽然偶有不耐烦的人甚至拌嘴的,但是也能很快给劝好。疫情之下,大家心态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好,只要能过得去,相信还是没有问题的。我所在的小区虽然陆续有新的确诊,但是打击的整体心态不错,也没用发生过渡恐慌或者与居委会的对抗。

随着时间越过了原定的封闭时间,尽管大家都意识到疫情尚未结束,立马解封并不现实,但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囤积物资的减少和长期的居家生活,保持乐观心态的难度在我个人看来越来越大。希望能够尽快走出疫情恢复正常生活。

观网编辑部国际新闻组高级编辑 王慧

我住在浦西,徐汇区。今天是我居家抗疫的第6天,天气晴,窗外是一片被辜负的大好春光。

我做了2次核酸,4次抗原自测。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小区里没有阳性感染者,生活氛围也因此没有过于紧张压抑。

封控期间,我们被要求足不出户,垃圾放在家门口,每天工作人员会定点收走。所以,这几天唯一需要我下楼干的事儿就是做核酸。

上回下楼是2天前,早上6点多,居委会的志愿者拿着大喇叭人工叫醒:起床了,快下楼做核酸啊~~~

后半夜才睡觉的我几乎处于梦游状态,被室外的小风一吹才终于醒了过了来,然后就看到一位前来支援的南京大白,一刻不停地消毒、采样,再消毒、再采样......

我从新闻里看到,那一天,全各地有3.8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上海。但是,当这位名叫陈星明的南京大白出现在我面前时,那一刻的感动,差点破防。

没敢打扰,默默感谢,拍了张照片便转身上楼。现在最需要我做的,就是足不出户。

浦西封控的比浦东晚,给大家留了不少时间囤菜囤粮。

当一切都不可控时,我感觉囤菜能给自己带来一丝丝安全感。所以,我不停买买买,直到冰箱都快“吐了”,客厅摆的满满当当。加上政府发放的“大礼包”,到目前为止,家里倒是还没有为吃饭发过愁。

尽管如此,在封控的前几天,我还是出现了极度焦虑的状态。

封控第二天,在沪求医、无法回家的妈妈突发急性结膜炎,我的眼睛也出现轻微症状。半夜11点多,我在网上挂号问诊,好在,被一位德州市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及时接诊,并开了药:2种眼药水和1种眼药膏。

接着,我碰到了最头疼的问题,买不到药!

不管用什么app搜索需要的眼药水,结果都是“商家暂停营业”。居委会的电话也打了几遍,没人接。

这种情况只能自力更生,我在网上收集着各种买药渠道,不断刷着常用app,看看附近有没有药店一天中短暂开门几小时,供给居民常用药。

忙活了快一天,我终于在两家药店配到了两种眼药水,其中一种在我买完后直接显示“售罄”。对症的眼药膏终究没买到,只能有啥买啥,买了个功效看着差不多的。

结膜炎相对于其他突发疾病来说,没那么紧急。可从我的经历来看,买个眼药水都这么难了,如果真的紧急用药,怕是更得好一番折腾......

上海是中国的大城市,但不可否认,在这波疫情的处置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今,2500万上海市民和医护人员在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一线工作者的压力大家能理解,老百姓在家抗疫最基本的需求和困难,也需要关注和解决。

我是一名新闻编辑,平时干的最多的就是采访和写稿,我们编辑部进门墙上就挂着一句标语“新闻从不休息”。

封控期间,我和同事们都没有停下来,只是把所有的交流都换到了线上。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优势所在。即便我们的编辑都被封在家里了,版面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丰富。

居家6天,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工作,感觉只是换了个位置。以前去公司写,现在在家里抱着笔记本写,除了屏幕小了点儿,没有其他不适。

刚刚完成一篇俄罗斯金融反击的特稿,采访了两位远在北京的学者,我们聊了普京的“卢布结算令”、制裁和反制裁、全球能源市场和支付体系......

想想大门紧锁的小区,看看冰箱里囤的菜,滴了两滴好不容易买到的眼药水,不由感慨,太魔幻了。

咚咚咚!志愿者又来敲门,“做抗原了”。

《何理财经》主讲人 理蔻

我是理蔻,我住在上海的徐汇区。4月6日,是我被封控的第19天,小区已经出了几十例阳性病例,封锁了十多栋楼。

我们的工作一直在持续,没有间断。在居家办公之前,我办公室里负责后期制作的小姑娘,就把整套台式电脑都打包带回家了。作为一个视频主播,我也开始了在家里自己架机器、自己打光的录制生活。我们的选题会,也从办公室里的茶话会,变成了定期的线上唠嗑。

这次疫情给我的最大的触动,来自我身边的邻居。之前,我和他们都不熟悉,只是点头之交。封闭了小区之后,我重新认识了他们。

正式封控的前一天,所有人都陷入对物资的恐慌中。我对门的大哥,一位高高黑黑、不苟言笑的大哥,敲开我家的门,硬是塞给我们两大袋水饺,说了一句“多了,我冰箱反正也塞不下”,扭头就走了。第二天,他又默默在我们这栋楼每家人的门口,放了一盒牛奶。

居民们在业主群里聊天,才知道,小区有几个年轻人,连口锅都没有。他们说,以前自己一日三餐,要么靠点外卖,要么靠公司食堂解决。这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连街道发放的物资都没法帮上忙,他们每天只能靠方便面和饼干续命。一位素未谋面的阿姨听说了,给他们送过去了两口锅,一些油,还有油盐酱醋。

热心阿姨援助的生活用品

我们小区是疫情的重灾区,很多大白长期驻扎,有的晚上要值班,睡在帐篷里的纸板上。上海早春的夜晚,和白天是两个世界。一些邻居号召大家,把家里多余的被子拿出来送给大白,帮助他们御寒,我也去送了。还有位热心的阿姨,主动把家里做的蛋糕分享给大白。

前几天我接到消息,我楼下的邻居确诊了,这是奥密克戎离我最近的一次,和我隔着一层地板。

一开始我也害怕、焦虑,后来平复下来想了想,感染的人,其实比我更需要帮助。

她确诊的前几天先在家隔离。我微信联系了她,这才知道,阿姨年纪大了,不会网购,前期屯的菜都基本吃掉了,她的孩子也不在身边,没办法帮忙。我和我的家人,就把家里的菜整理了一下,凑了一些鸡蛋、蔬菜和肉,找了一根结实的绳子,把菜从窗台吊了下去。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每隔几天,我们都给她吊一点物资。

虽然错过了整个春天,但是我的心里从前缺失的一块地方,空落落的,现在好像被找了回来。

观网军工组资深编辑 王世纯

时间的流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代人们感受时间的流逝,往往是通过几个特定的节点,当我们追忆往昔,我们的回忆就是从这种节点开始,像线头一样抽丝剥茧的呈现。

我在上海这个城市活了5年,对于我来讲,这个忙碌城市的停摆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景象,也许未来,当我想起我早年间工作经历的时候,我会回忆起空无一人的地铁上去上下班的那一刻,这就是那个“节点”。不得不说上海这个城市有的时候确实会让人感受到孤独,不过可能我已经习惯了。我记得我2020年1月30日就回到了上海,也是坐着空无一人的班车报道疫情。而到了2022年3月30日,26个月以后,我成为了疫情居家隔离的经历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居家隔离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可以线上工作,所以还是照常上下班。我每天早上6点上班,如今我可以睡懒觉到7点,起来就是开电脑、干活……中午的时候做饭,吃完饭下午接着干活,夜里下班了,就打开音乐在瑜伽垫子上做俯卧撑……就是这样,往复了一个星期。有的时候我在想,一个人要是孑然一身独居在家,是不是20平方米就够了。笔者记录的日期是到4月4日,居家隔离的第一个星期。

居家隔离前,我的态度是人民政府可以信,但不能全信,所以我们宿舍3个加起来600斤的人屯了2个星期的物资,100盒肉罐头、大量的腌菜、蔬菜、鸡蛋……宛如过去北方的居民预备过冬。说起过冬,疫情是一种倒春寒,不仅仅天气在清明时节回归了寒冷,人们的心情也一样。叮咚和盒马取消了我们这边的配送,但美团跑腿还在团购。这种团购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不知道何时能拿到我们想吃的食品。虽然同样的日子日复一日,但物资的消耗有减无增。人们在迷茫中继续着工作和生活。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观网风闻社区审核组首编 李建辉

我自己因为住在浦西,所以在浦东封闭管理后也陆续采购了一些食品,考虑到在浦东已经被隔离同事们反映的状况,我按照封闭10天的量做的准备,所以目前为止不担心食物短缺的问题。

28日下班后我先去了菜场,当时菜场里面水产已经全部关门,蔬菜摊位关闭了一半,另外一半也没什么蔬菜可以挑选,剩下的东西只有零星几样,肉类摊位基本都在,但也只剩下一些比如精小排这种价格较高的部位。离开菜场时,我大概花了150左右,韭黄、豆角各一把,再加上两条黄瓜一共花了94元,这点蔬菜放在平时大概30元左右,现在主要也是摊主因为物流原因批货价也涨了。出菜场后,又进了一趟超市,原本是想囤点牛奶,进去时只剩下一盒酸奶,后面看见超市里面菜品虽然不多,可是菜价稳定肉类充足,于是又抱了两颗卷心菜和大白菜去结账,出超市时特意关注了泡面货架,那里只有老坛酸菜码放整齐,其他的都没了。后面几天我基本上每天晚上下班都会过去采购一些食品,值得一提的是30号晚上过去时,泡面货架空空如也,浦西人民唯一的“倔强”也坍塌了。

我现在也是小区里面的志愿者,封闭期中白天上班工作,下班后去当志愿者。在3月28日时我接到党支部要求,需要我们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中向所住地党组织报道,30日下午我就接到了居委会书记的电话,可能是因为她很忙,也没和平时那样说太多客套话,干脆利落的就问隔离期间是否可以参加志愿者,我当时没犹豫就一口答应。

31日晚,志愿者队伍集中,开始分配工作,考虑到楼里面的实际情况,还有之前小区出现密接封闭期集体核酸的经验,志愿者队伍按照楼层分了几个小组长,对相应的楼层包干到人,主要是排摸实际人员情况和需求,协调核酸的先后秩序,避免人群在排队与乘坐电梯是过于集中拥挤,帮助分发蔬菜包,分发自检抗原的材料与信息反馈。

顺利完成当日的志愿者工作

我负责的楼面有个阿姨,子女都在外地一个人在家,31日晚排摸人员信息时,没有开门,物业名单上也没有预留手机号,后面和物业核对确认了她在楼里面,第二天早上敲开了门,跟她说了情况核对了信息。因为她没有手机,所以我负责的楼层每次做核酸时,我陪着她最后一个下楼,用我的健康云给她做好登记,后面做抗原自检也需要敲门一步步教她。目前为止阿姨一个人,食物和生活用品基本够用,也没有其他的需求,封闭期间不会用网络或者独居的老人生活上困难还是蛮大的。

目前为止,楼里面邻居们也没有太大的恐慌性情绪,很多人在封闭之前已经有所准备,整体的秩序还是比较好的,还会互通有无,后面核酸与抗原自检整体都是井然有序的,需要做肾透析的病人居委会提前已经安排好,大家现在也很配合居委会与志愿者的工作,都希望这波疫情能尽快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

观网风闻社区运营组首编 唐亮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小区是3月21号就出现了一例确诊病例,当时就已经被小区居委要求非必要不要出小区了。小区大门正式被钉上木板,开启物理隔离是3月23号零点。到现在,超过两周的隔离时间真的是让人有点麻了。

其实在这次疫情当中,或许来着政府、街道、居委的大爱正在赶来浦东的路上,但是更多的感受到了,来自那群可爱的上海老街坊的友爱与无私。我想真真实实地同大家讲讲我一个“新上海人”的感受。

在21号得知小区有确诊(但居委等官方未公布)后,准备出门上班时,101的爷叔、103的楼长、204的一对教师夫妇看到我,都主动告诉我,让我可以开始准备点物资家里,我们小区要封了。

22号等到晚上11点半多,板材拉来了,小区正式被物理阻隔。确诊的那位住户还在家里,同住的妻儿和一位朋友暂时未被转运。

又过了两天,小区核酸暂未开展。出门丢垃圾时,楼下101爷叔还把我叫住,让我陪他一起研究在他家门前花圃种菜的可行性,同时加了句“家里缺啥菜你讲,我这里有”。虽然当时我们也不缺,但这话就让人听着很暖。

30号早上第四轮核酸开始前,我听到门外急促的敲门声和志愿者的喊话:倆零壹,等下核酸你们不要出来,你们上一次核酸有问题……锁好门,千万别出来,出来你们要负责的!听到伐……

隔壁一姑娘“哇……”的一声哭腔都出来了,我的心情也格外复杂,因为我是202。战战兢兢地下楼检测完后,回去的路上,收获了全楼道街坊的叮嘱:你们要当心啊,门口封好,家里有酒精伐?自己消杀。

上楼的时候,同层204的阿姨知道我们还剩半瓶消毒酒精后,还想把他们家仅有的一瓶消毒酒精先拿给我们用。还好找了一个此前认识的闪送小哥,让他给我们送了四瓶。拿到后我们也分了一瓶给204阿姨。

31号是闷在家里的一天。因为被包夹,通风只能靠抽油烟机和空调……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传来敲门声——204的阿姨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来了。她告诉我们社区开始组织买菜,同时小区也创建了小区群。

4月1号,或许是愚人节吧,居委会联系的菜商同我们开了个玩笑,团购的蔬菜货不对板,其中还有坏的。正郁闷时,204的阿姨打来了语音电话:嗨,你们吃了吗?我们家今天煮了菜肉饭,你拿个碗来,我给你们盛一点。

这真的宛若天使般的声音!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谢,她跟我说:“你们不在父母身边,没有大人们的照顾,我孩子和你们差不多大,这也只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204阿姨送来的菜肉饭、红烧排骨

被封快两周,我被老上海街坊这一碗热腾腾的菜肉饭给整破防了。

3号好消息传来,201复测结果是阴性。也总算能稍稍松一口气了。

截止到目前,我们小区的4栋楼,两轮抗原自测、一次统测都是阴性,但小区依然还封锁着。

家属拍摄,84岁志愿者

连续两周没休息的保安大叔,为了让年轻人居家办公、挺身而出的84岁志愿者大爷,101爷叔……还有更多像204这样天使般的上海老街坊……

或许大家也看到了关于上海此轮疫情中一些不完美的消息,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想也能理解吧。但更多老上海人的大爱与无私给这个压抑的春天增添了一丝的暖意……

《亚洲特快》主讲人、观网军工组高级编辑 席亚洲

和观网的各位同事们比呢,我的隔离还要比大家更早一些,浦西封控前两天的时候,还在办公室里和施佬他们聊天呢,突然接到电话,是居委会的,通知我所在的小区正在做核酸,让我马上回来做。

结果呢,这一回来就……没再出门了,原来是我的楼上一家居民发烧,当天送医,当晚居委会就通知我们全楼封控。很快,确诊了 ,这下遭重,只能在家安心隔离了。

这就有点猝不及防了,本来还打算第二天去我父母那里接他们过来,好歹全家呆在一起度过封控呢。

赶忙盘点自己的存粮,然后发现主要是方便面,到了第三天我父母趁着全市封控前还给我送了一包吃的。之后两天居委会在微信群里统计有没有存粮不足以维持的, 我以为这是终于要发菜了,毕竟已经在网上看到不少同事朋友在展示自己领到的大礼包了,赶紧报名。结果拿到了……一包饼干和牛奶,原来是楼上阳性这家属于群租,没有开伙做饭的条件,只能要求领一些现成食物了。楼里的邻居们还挺暖心的, 纷纷把自己做好的吃的放到门口,让大白给他们带上去。

不过随着时间推进呢,到了隔离一周左右的时候,虽然毕竟我现在状态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终究也没法靠冰箱存货一直坚持了,在终于不得不把已经变味儿的一包菠菜扔掉之后,我终于是断了蔬菜。老妈在电话里说她口腔有点溃疡,叫我多吃菜……于是我默默掏出多种维生素咀嚼片,算是我为了渡过封控准备的为数不多的特别储备了吧。

再一天,呆在虹口区的老爸老妈也收到了“大礼包”,老妈有点抱怨菜品质不太好,不过毕竟是紧急时期,也没啥可多挑剔的了 。

……但是我这儿呢?望眼欲穿的等了几天,还是没看到“大礼包”,邻居群里已经纷纷在转发传说杨行镇正在紧急调用蔬菜之类的消息,弄的有点人心惶惶。最后还是有在附近批发市场做生意的邻居,自告奋勇说明天让她公司的员工来送菜……

没想到,第二天,大礼包来了,而这位邻居的菜也到了,这就有点……好吧,这样或许后半程的封控日子能好过一些了。

比较没想到的是后面全市核酸的时候呢,我这边的组织就开始混乱了,第一次核酸是江苏来的志愿者给做的,比较顺利,只是我们作为封控楼,还是下楼做了核酸,跨越门口警戒线的时候我还有点心里毛毛的。邻居们也有些抱怨,不过觉得毕竟居委会人手不足吧,大家也就这样了。

我觉得有点心里不太舒服的是,邻居群里大家开始讨论,楼上确诊的一家小朋友已经高烧40度,并未转运,看着到处都在说 应收尽收,实际上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准备不足,确诊患者就这样只能居家隔离。我在节目里说了几句这个情况,马上收到各地读者的回复说这可不行啊,确诊患者居家隔离很容易出事哒,被说的心里更慌了,于是开始按照他们提供的办法,小心维持地漏有水,以免下水道传染——还好装修房子的时候买了非常肉痛的反渗透净水机,当时还说呢这就是美国智商税,这会儿倒成了给自己安心的理由了。

就这样提心吊胆的到了第二次核酸的时候,也就是4月5日,一大早就被担心的老妈电话叫醒“你怎么都不看群啊”,一看邻居群才发现现在正在招呼大家准备核酸了,第一次核酸我因为睡过头差点错过,跑到别的楼那里去插队才做好,还得感谢楼上的医生阿姨提醒。

我这儿就一边录着节目一边还和苏师傅杨老师打招呼,说我随时可能下去核酸啊……

结果,节目也录完了,文稿也写了,跑步机上也跑过了,电视也看了一下午了,一转头天黑了,群里邻居们也是在不停的问啥时候轮到我们啊,居委会也一再提醒不叫你们可别下来啊……

吃灰一年多的跑步机也重新支起来了

大家就这么等着, 唉,终于看到医生已经到了楼下,隔壁楼的居民(也是封控楼)也都下去做了,大家还在窗口边互相打趣,看他们做完核酸还能稍稍晒晒阳光,这边的居民们也是满心期待。

然后核酸检测就这么收摊走了……

这下邻居群可就爆炸了,前几天因为菜迟迟不到和核酸检查要下楼的时候,还有邻居在群里说要找记者反映问题……我心里说这就是个小事儿,反正最后啥也没耽误就得了呗。

但这鸽子放的可就有点大啦……这要是核酸再错过,解封岂非遥遥无期?

焦虑了好一会儿,也在邻居群里跟着大家一起群情激奋了一下,这还有邻居喊着要居委会给开个通行证,他要去疾控中心讨说法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这下也傻了,因为今天是这边社区医院的医生来的,他们也没说到底什么情况,就突然走了,居委会也不能说拦着人家啊。

有点毛了的我跑到公司群里说了一下,结果有个同事就说唉,听说香逸湾那里中招的都是顶楼,可能是烟道有问题哦。

我一激灵,好家伙,我这小区还全市出名了不成?俩人一聊,咳,原来他是隔壁邻居……就住在我家对过小区。

稍后这位同事跟我通气,说应该医生是跑到他们那边去了,不是回去休息……并且安慰我说,说不定人家默认你们全楼阴性呢……

我这就好气又好笑了,明明我楼上家里还住着确诊的一家人呢……

以前听做过基层扶贫的苏师傅说基层政府的能力问题啊,什么的这些事情都时候觉得其实还是挺抽象的, 毕竟我也没做过社会报道,天天琢磨的竟是……用我同学的话说“军国大事”,但作为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老百姓,切身去感受一切,这种感觉可就和指点江山不一样啦。

这几天网上也出现了大量把上海疫情和上海人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也有读者来表示要我为上海人说几句,但是讲真现在这个情况吧,我觉得自己这个话就说的不硬气。不过就在我写这东西的时候,志愿者们正在搬运我们的食品礼包——我只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当中,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的几个方面,我们当然会觉得因为疫情就来指责上海居民和给这座城市扣帽子不够公平,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次事情当中,上海也确实暴露出了它没有为一场危机做好准备的一面,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算是一次对城市应对危机能力的“严厉”考试吧,而所有的上海市民,既是阅卷老师,也是答卷的学生,希望我们这次考试能过吧。

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人民中间,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的美好祝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十个年头在春节前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

走过一条条崎岖不平的路,握住一双双满是老茧的手……一条条街巷、一间间村舍、一方方炕头,见证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一段段平易近人的家常、一句句温暖人心的问候、一次次亲切和蔼的笑容,定格下总书记对百姓的真挚情谊。

从黄土地中走来,从村支书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幸福作为“国之大者”,带领14亿多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习近平:“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翻过山峦,跨过深谷,通往湘西十八洞村的柏油路,新建之后又再次拓宽,迎接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家家户户挂起的大红灯笼,仿佛都在翘首期盼远方的来客。

“真希望总书记再来看看,我已经成家了,我的女儿就叫做龙思恩,长得可漂亮喽!”端起自家的金兰土蜂蜜,村民龙先兰笑得畅快。

龙先兰曾是村里有名的“刺头”。他小时候因为家庭变故性情孤僻,长大后游手好闲、嗜酒成瘾,哪家的姑娘都嫌他“又穷又懒”。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陵山区腹地的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得知村里光棍汉多,总书记笑着勉励大家,要加油干,等穷根斩断了,日子好过了,媳妇自然会娶进来。

那时,龙先兰还在外面“混日子”。听说总书记走后派了扶贫工作队,他匆匆赶回村。

扶贫工作队队长不仅认他做了兄弟,帮他申领小额贷款,给他引荐了养蜂的师傅,还将他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听总书记的话,自己加油干,好事自然来。”

2015年,十八洞村相亲大会上,有了一技之长的龙先兰,用一句话赢得了邻村姑娘的芳心:“我没有才艺,但我有力气,哪个愿意跟我走,我让她幸福一辈子!”

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苗绣制作……3年多光景,十八洞村多措并举,摘掉了贫困帽,龙先兰也从三箱蜜蜂养殖开始,彻底改变了人生命运。

十八洞村群众的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还惦记着十八洞村大龄青年的“脱单”问题。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7个,就是‘脱单’的大龄青年7个。”

会场里响起了会心的笑声。

“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向在场的代表说,满面含笑。

2021年2月,历经8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倾注巨大心血的这项伟大工程圆满收官。

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什么是百姓的喜怒哀乐?半个世纪前,陕北梁家河的黄土地上,下乡插队的习近平顶着严寒风霜,走过沟壑纵横,亲身感受过百姓疾苦。

几十年后,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提到了在梁家河当农民的7年时光,他坦陈:“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

因为走过一样的路,因为苦过相同的苦……从陕北梁家河到河北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上海、北京,再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到哪里,就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带到哪里。

无论是在北京南锣鼓巷与老街坊亲切交谈,还是到河北阜平在老乡炕上盘腿而坐;无论是在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还是在兰州虚拟养老院给老人端菜送饭,习近平总书记用心体察着群众喜忧,感受着百姓冷暖,躬身探寻着人民幸福之路。

汽车下了318国道,循着尼洋河,径直开进西藏林芝镇嘎拉村。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村做客后,不断有游客来这里“打卡”。

“总书记察看了我家的粮食,还尝了一块奶渣子。”村民达瓦坚参说,“我的女儿想当医生,儿子要当短跑运动员,总书记鼓励他们加油。”

奶渣子的味道甜甜的,一声声“扎西德勒”的祝福发自肺腑。

这是习近平又一次踏访雪域高原,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自前来祝贺,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入藏,乘车颠簸了整整一天。“当时的路况非常险,还好没有遇到滑坡,窄的地方横着两根木头,我们下来搬。福建派去援藏的,到墨脱那都是骑着马进去的。”

2021年6月,绿色“复兴号”动车开上了雪域高原,从林芝到拉萨用时缩短为3个多小时。如今,川藏铁路已全线开工,这条“钢铁巨龙”八起八伏,累计爬升相当于“征服了两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了建设川藏铁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路是改变命运的奇迹,更是造福人民的希望。

浙江余姚,四明山脚,车子刚拐进横坎头村,便见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流而过,为这个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样板村”平添几分田园诗意。

“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横坎头村史馆里,珍藏着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村里全体党员的回信。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走村入户看望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当时村里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

在同村委会座谈时,习近平神色凝重:“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这年6月,在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富民工程,横坎头村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2月,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的发展情况。

“没想到总书记十多天后就回了信!”时任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说,“他得知乡亲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感到十分欣慰,勉励我们再接再厉、苦干实干,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2021年开年,一部脱贫攻坚剧《山海情》火遍大江南北,跨越山海的扶贫协作震撼人心。很多没有感受过贫困的城里年轻人一边追剧,一边感慨宁夏西海固当年的贫瘠。

25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深入西海固进行了6天的扶贫考察,真切感受到当地极端贫困的状况——

“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

习近平直接推动闽宁开展对口帮扶,组织倡议两省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轮流举办一次。25年来,闽宁联席会议从未间断。

2008年、2016年,习近平又两次到宁夏调研,走村入户和群众共议脱贫大计。

“就坐在我旁边,拉着我的手,问家里收入如何,平时去哪里看病?”固原市深沟村老汉金学文讲起2008年4月习近平来他家看望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还记得他对我说,等日子过得更好了,还会来看我们的。”

2020年6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宁夏考察调研。

在吴忠市弘德村回族村民刘克瑞家,习近平详细了解就业、收入、医疗、社保等情况。得知这家人已于3年前脱贫,他十分高兴。

弘德村是个生态移民村,刘克瑞拿出一张搬离西海固老家时拍的老照片:山大沟深、屋破衫烂。

“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习近平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不由感慨。

山海携手,闽宁协作探索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福建先后有30多个县(市、区)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结成扶贫对子,两地101对乡镇、211对行政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2020年11月16日,随着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脱贫出列,宁夏西海固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全面小康,需要披荆斩棘的开路者;人民幸福,需要久久为功的铺路人。

2013年11月3日的那个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狭窄山路来到十八洞村。

村口第一户,是石爬专老人一家。黑黢黢的木屋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节能灯。

穿着一身陈旧苗族服装的石爬专不识字,没在家里看过电视,见到面带微笑的总书记,有些愣怔,懵懵懂懂用苗语问:“怎么称呼您?”

这一问,大家都笑了,村里人赶忙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拉着石爬专的手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石爬专一家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村里帮她开起了小商店,加入了合作社,现在早已吃穿不愁,也看上了大电视。

“每天吃完晚饭,都要看《新闻联播》。总书记叫我大姐,我想多看看这位亲人。”石爬专说。

习近平:“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一株株树木挺拔向上。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北京市民一起义务植树。一下车,穿着运动鞋的总书记就拿起铁锹、扛在肩上,大步走向植树地点,镜头定格下这个瞬间。

1989年12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与群众一同劳动,也留下一张照片,手握肩扛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那时他的肩上是一把锄头。

挥锹铲土、围堰浇水,总书记很快忙碌起来。种完第一棵树,觉得有点热,他脱下外衣,接连又种下6棵树。

毕杨当时是通州区贡院小学学生,一个细节令她记忆深刻:“给树苗浇水时,我不经意间把手放在水桶的把手下,习爷爷提醒我这样可能会被夹到手,要注意安全,随后轻轻拿开我的手。”

1969年1月,当时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习近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种地、打坝、挑粪无所不干,很快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一次打坝时,习近平没有手套,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工夫,他的手掌磨得全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都磨破流血了。“但是不管多累多苦,他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偷懒)。”村民王宪平说。

走进中原大地的田野托起麦穗看灌浆,总书记对老乡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湖南湘西一片柚子林中,总书记熟练地帮村民摘下柚子;在甘肃八步沙林场,总书记拿起一把开沟犁,同林场职工一起挖起来……

“不要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青蛙打鼓,豆子入土”“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谚语烂熟于心,讲话中时常信手拈来。他曾深情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

2021年10月21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碱地大豆育种与生产示范田。

沿着一条小路,他走进田里,俯身摘下一个豆荚,轻轻捻开,仔细看了一下,将一颗豆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说:“豆子长得很好。”

站在总书记身旁的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一直盯着总书记的手,那一连串娴熟的动作让他感觉到一股暖流。

“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总书记勉励道。

罗守玉清晰记得,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的农场考察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总书记心系粮食安全,从他的那双手能深深体会到。”罗守玉说。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顶帐篷,慰问受灾群众,捧起一个孩子的小脸,亲吻了一下。一年多后,这个孩子住进了灾后建起的新家。

湖北武汉,总书记在抗疫关键时刻来到东湖新城社区,向楼上隔离的群众不停挥手,鼓励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

“张卫庞,你还没有变!”

2015年2月13日,回到梁家河的习近平总书记正与昔日的“小伙伴”们热情寒暄,一扭头看到了张卫庞,伸出右手“狠劲儿”地拍在他的肩上,让张卫庞感到“近平的心跟咱们还是那样亲”。

张卫庞年轻时,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为了帮补他,习近平把自己的口粮给他,与他们一家人搭伙吃饭。

吃苦耐劳的张卫庞后来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改革开放后,他带头调整种植品种,后来又办起养鸡场,领着大家共奔致富路。

总书记问他现在的情况,张卫庞说:“近年我生活不错,我有五亩坝地,种些粮食蔬菜,自己吃,我还有十亩果园,收入主要靠这个果园。”总书记听了非常高兴:“哎呀,卫庞,你发了吧?走,我和你果园看看去。”

“有干劲、有奋斗”,总书记如此称赞张卫庞。

第二年,张卫庞牵头成立苹果种植合作社,一心要和大伙儿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

“各干各的弄不成,我还要把合作社往大做,不信我老汉闹不下这事。”年过七旬的张卫庞信心满满。

一双手,挽起亿万双手。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撸起袖子,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里的马铃薯储藏窖里满满当当。算起收成账,种植大户徐海成夫妻俩的笑眼眯成了缝儿:“土豆变金豆了!”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细问他们家的收支清单:“种植马铃薯原种3亩,亩产2000斤,一斤收入2元;一般的商品薯种了15亩,每斤是5毛钱。这价格差得很多啊。”

总书记继续往下算:粮食综合直补2500多元,退耕还林补贴306元,草原奖补1140元……

“这些都算下来,一年收入43000元。”总书记说。

“我看你家里的支出账,一年下来生产性支出12700元,家庭花销29000元,两项加起来42000元?”总书记问道。

“主要是老伴看病,再有就是二女儿上学学中医,一年学费18000元。”徐海成说。

总书记又问徐海成的二女儿徐亚茹领没领助学金。

徐亚茹回答:“有,一个学期1500元,一年3000元。”

“收入43000元、支出42000元,除了医疗和孩子上学,那日常生活的开销呢?这个账有点不合理啊?”总书记十分关切。

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厅里,总书记与村民们一起算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一起商讨脱贫攻坚的大计。

当年一开春,德胜村一口气建起280个大棚,发展马铃薯原种繁育,光伏电站、乡村旅游也有了起色。

徐海成一开始承包了28个大棚,2018年又多承包了5个,当年纯利润达到10万元,从贫困户变成了种植大户,彻底翻了身。

去年9月,徐海成一家喜迁新居:150平方米,三室两厅。

“如果总书记再到德胜村看看,再到我家坐坐,我会给他念念新账本,晒晒成绩单。”徐海成又笑了。

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张成德家,宁夏固原杨岭村马科家,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吕有金家……每到贫困村、走进贫困户,习近平总书记总要翻开一本本扶贫手册。

“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说。

正是算准了一笔笔“脱贫账”,我国脱贫攻坚精准发力,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逐一脱贫摘帽。

总书记心中,有一本账始终念念不忘。

2016年4月24日下午,大别山腹地,雨后初霁。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年过六旬、因病致贫的汪能保、张帮若夫妇家。

“一年吃高血压的药要多少钱?”

“血压现在还高吗?”习近平总书记又问。

“昨天量,高压168,低压110多。”

总书记转过头问身边的同志:“现在医保能补助多少钱?”一名干部说:“新农合能补助60块钱的门诊费。”

习近平忧虑地说:“这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叮嘱当地干部,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健康账本,事关人民切身利益。

2021年3月23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问正在陪母亲看病的市民张丽萍费用和报销情况。

“这次花费1.3万元,自费4000多元。”张丽萍说。

总书记听了很欣慰,又在一张柱状图前驻足细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下降、医疗服务收入提高,2019年三明人均医疗费用173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46%……

对三明医改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并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谈到下一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说:“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这个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起步。研究改革的堵点在哪里,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探索。”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连着总书记心中的“民生大账本”。

2015年7月,走进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看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旱厕,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心头:“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那是40多年前的一幕——

“近平,你这是干啥哩!这活太脏,你干不了!”看见习近平正满头大汗修厕所,知青陶海粟大吃一惊。

“这个厕所年久失修,总得有人修。”习近平笑着回答。

当时,延川县抽调习近平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那里知青们居住的窑洞外有个厕所,朽木为架,土坯为墙,茅草为顶,男女不分,听见外面有动静,都要咳嗽一声作“暗号”。

经习近平翻修后,这成了赵家河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1982年,习近平到正定工作,他亲自抓“连茅圈”改造。

“‘连茅圈’,农村里通俗说就是‘人拉猪吃’。茅厕和猪圈连在一起,厕所盖在猪圈上面,人的粪便直接被猪吃掉。但这容易造成一个可怕后果:猪吃了带虫卵的粪便后,猪肉容易成米猪肉,人如果吃下未煮熟的米猪肉,很容易得绦虫病。”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会上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提到这段往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村入户、家长里短,总书记最操心的“小事”里,厕所算在头几桩。随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厕所被改造,外媒惊叹“中国改厕成绩斐然”。

2021年6月8日,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索南才让家。

习近平总书记一进屋最先察看的仍是厕所,他关切地问:“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

“现在村里都用上了自来水,污水都是统一的下水管道,集中处理。”

欣慰的笑容在总书记脸上荡漾开来。

习近平:“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村考察时,74岁的老人崔荣海挤到人群前面,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

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难掩内心激动:“总书记,您好!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

习近平总书记面带笑容、语气坚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定意志,带领全党开展了一场雷霆万钧的反腐败斗争。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他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无数腐败“小苍蝇”受到严肃处理,以如此的力度重拳反腐,面临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可想而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

勇毅担当,以人民的名义。

2015年1月13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振聋发聩: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30多年前,习近平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当时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宁德整个地区有几千名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

面对压力,习近平问一名纪委副书记:“你觉得老百姓意见大不大?”

“是不是当前影响积极性最大的问题?”

“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天平两端、孰轻孰重,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强调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在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他这样为中央巡视组的同志撑腰打气:“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指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正是为了人民,他始终将作风建设视为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亲自部署、率先垂范、紧抓不放、久久为功,让“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

正是为了人民,他在重拳打虎同时,要求对群众身边嗡嗡乱飞的“蝇贪”也绝不姑息,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真切感受到党的初心和使命。

勇毅担当,为了人民至上。

2020年1月23日10时,位于长江中游的超大城市武汉,因罕见的疫情宣布“封城”。

作出这个决定,史无前例、世无先例。

“一千多万人的大城市,突然要凝固起来,静止下来,会带来各种问题”“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政治勇气作出这一关键决定。

2天之后,大年初一,本是万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日子。

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表情凝重。

“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

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日子里,他时刻牵挂受疫情影响的群众安危,惦念着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将士”;他主持召开21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策;他对派出到湖北前方的中央指导组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交代指导组的负责同志“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封城”中的武汉,走进社区、亲切慰问。

对于长期居家隔离的市民群众,他感同身受,要求社区工作者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有温度:“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还特别细心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人命关天——这是中华文明道德观念的鲜明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正是为了人民,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08岁的老人,无论病情再重、年龄多大,不抛弃也决不放弃。

“相信群众、发动群众”。

正是依靠人民,在科学高效的全国动员、全民参与中,这场抗疫斗争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出令世界赞叹的东方奇迹。

习近平:“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1975年,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即将赴清华大学学习。临行前,大队特意宰了几只羊,每户出个代表来为他送行。

次日清晨,他一觉醒来,只听窗外人声鼎沸。推门一看,几乎全村的人都等候在门前。

“我只感到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我坐上手扶拖拉机后,随着引擎轰轰的发动声,先是老人,然后是妇女,接着是后生,人群中一片哭声。7年啊,我多少次欲哭无泪,那天,我第一次哭了。”

临走前,习近平留给村里的伙伴张卫庞一件珍贵礼物:比手掌心略大的针线包,正中用红线绣出三个字——“娘的心”。

他把下乡前母亲亲手缝制的针线包留在了黄土地,更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人民之中。

赤子情深系沃土,丹心一片印江山。

40多年后的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坚定有力的话语,激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头。

这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始终与父老乡亲紧紧贴在一起——

一杯热水的故事,在浙江淳安县下姜村久久流传。

下姜村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基层联系点。2003年4月24日,他到村里调研时来到了姜德明家。

看到省委书记到来,一家人激动得不得了,在沏茶的时候,一紧张把一杯热水歪倒在了习近平的裤腿上。姜德明夫妻二人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谁知习近平呵呵一笑:“不要紧,不要紧,我的衣服穿得比较厚。”

一直到座谈结束,姜德明还觉得不好意思。习近平看出来了,走出家门口时,专门招呼他们夫妻俩:“我和你们一家人照一个照片吧!留个纪念。”

大家都乐呵呵笑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张珍贵合影,至今还挂在姜德明家的正堂上。回忆起这段往事,姜德明仍感动不已:“总书记看出了我心思,他就像邻家大哥一样,和蔼可亲又善解人意。”

这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始终与最广大人民一同跳动——

广西全州县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王德利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

2021年4月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州县毛竹山村考察,走进王德利家中。

王德利带着一家六口,激动地在门前迎接。

“我们先参观一下。”总书记亲切地说。

从客厅到卫生间,从厨房到熏腊肉的柴房,总书记把家里仔仔细细看了个遍,不时询问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自来水从哪来。

得知王德利一家近年来靠种葡萄脱贫致富,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优异,总书记高兴地说:“很好,一家稳稳当当的。”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王德利由衷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微笑着回答。

温暖朴素的话语,直抵人心。

治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工作何其繁重、任务何其艰巨。然而,正如总书记所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因为心系苍生,“庙堂之高”直连“江湖之远”;因为不忘人民,治国理政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

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宣示朴素而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9年多来,夙夜在公、日理万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常态。

2014年,黑海之滨的俄罗斯索契。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风趣地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答案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他告诉记者:“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

贺兰山下,戈壁滩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拔地而起。

2016年7月19日,得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员工们涌到高高的作业平台上,齐声向总书记问好。

“我的心情也很激动,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大厦在一砖一瓦地建起来。在场的工人兄弟姐妹们,我对你们充满了敬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广阔的戈壁滩上,建设者们的掌声、欢呼声一次又一次激荡现场。

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

在人民领袖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创造新时代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文/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赵 超 吴 晶 林 晖 朱基钗 刘 敏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情况政府免费送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