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款龙图的线条,哪个更难纹一点?必须说一个给采纳

清康熙 雍正 白玉巧雕美人春睡把件 7.8 公分2,960,000 港幣

清康熙 雍正 白玉巧雕美人春睡把件 7.8 公分2,960,000 港幣

清十八 十九世纪 青白玉雕双骏摆件62,500 美元 (2)

清十八 十九世纪 青白玉雕双骏摆件62,500 美元 (2)

清十八 十九世纪 青白玉雕双骏摆件62,500 美元 (1

清十八 十九世纪 青白玉雕双骏摆件62,500 美元 (3)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瓜棱式羊首杯 19 公分 10,280,000 港币

随着制作玉器工匠者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清代形成了北京和苏州两个治玉中心。

清代李澄渊的《玉作图》,首次展示古人琢玉的整个全过程,其中包括捣沙、开玉、扎砣、冲砣、磨砣、掏膛、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十几道工序。

《琢玉图》之一 捣沙研浆图

“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红沙、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琢玉图》之二 开玉图

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琢玉图》之三 扎砣图

“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琢玉图》之四 冲砣图


“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琢玉图》之五 磨砣图


“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琢玉图》之六 掏堂图


“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琢玉图》之七 上花图


“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琢玉图》之八 打钻图

“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住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琢玉图》之九 透花图

“透花图”。即做浮雕、镂空。

《琢玉图》之十 打眼图


“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琢玉图》之十一 木砣图

“木砣图”。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琢玉图》之十二 皮砣图

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清乾隆 黄玉镂雕夔龙纹荷包式香囊《乾隆年製》款8.6 公分1,250,000 港币 (2)

清乾隆 黄玉镂雕夔龙纹荷包式香囊《乾隆年製》款8.6 公分1,250,000 港币 (3)

清乾隆 黄玉镂雕夔龙纹荷包式香囊《乾隆年製》款8.6 公分1,250,000 港币 (4)

清乾隆 黄玉镂雕夔龙纹荷包式香囊《乾隆年製》款8.6 公分1,250,000 港币 (25

清乾隆 白玉雕渔翁童子摆件8.5 公分437,500 港币

清乾隆 白玉雕梅花双龙活环耳洗 《乾隆年製》款24.8公分 6,080,000 港币 (2)

清乾隆 白玉雕梅花双龙活环耳洗 《乾隆年製》款24.8公分 6,080,000 港币 (3)

清乾隆 白玉雕梅花双龙活环耳洗 《乾隆年製》款24.8公分 6,080,000 港币 (4)

清乾隆 青白玉雕渔舟摆件1,375,000 港币 成交价

清乾隆 青白玉雕渔舟摆件1,375,000 港币 成交价

清乾隆 青白玉仙人贺寿砚屏 2,480,000 港币

清乾隆 青白玉仙人贺寿砚屏 2,480,000 港币1

清乾隆 白玉透雕夔凤纹「长宜子孙」珮《乾隆年製》《重字六十二号》款 13.7 公分4,000,000 — 6,000,000 港币 (2)

清乾隆 白玉透雕夔凤纹「长宜子孙」珮《乾隆年製》《重字六十二号》款 13.7 公分4,000,00

清乾隆 白玉透雕夔凤纹「长宜子孙」珮《乾隆年製》《重字六十二号》款 13.7 公分4,000,00

清十八世纪 黄玉雕三羊开泰水盂11.9 公分 4,88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黄玉雕三羊开泰水盂11.9 公分 4,88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1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1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2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3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2

清乾隆 碧玉兽面纹三足盖炉 118,750 英镑 1

清乾隆 碧玉兽面纹三足盖炉 118,750 英镑 1

清乾隆 碧玉高士赏游图笔筒 377,000 英镑

清乾隆 碧玉高士赏游图笔筒 377,000 英镑1

清乾隆 碧玉高士赏游图笔筒 377,000 英镑2

清十九世紀 青玉雕蝙蝠「天下太平」把件5.6 公分500,000 港幣

清十九世紀 青玉雕蝙蝠「天下太平」把件5.6 公分500,000 港幣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焚香颂经罗汉山子15.7 公分 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焚香颂经罗汉山子15.7 公分 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焚香颂经罗汉山子15.7 公分 500,000 港币 (2)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9.1 及 8.9 公分 18,080,000 港币 (5)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清乾隆 乾隆帝写生「苍质滋华」「浮筠漱润」松竹图嵌仿古玉册一对玦

二十世纪 翡翠雕鸳鸯摆件100,000 港币

二十世纪 翡翠雕鸳鸯摆件100,000 港币

二十世纪 黄玉灵芝形笔筒250,000港币

二十世纪 黄玉灵芝形笔筒250,000港币

乾隆 御制仿汉玉题诗榖绳纹“饕餮”白玉璧

乾隆 御制仿汉玉题诗榖绳纹“饕餮”白玉璧

清 白玉透雕采蜜图带扣

清 白玉透雕采蜜图带扣

清 黃玉如意紋長方蓋盒 175,000 港幣

清 黃玉如意紋長方蓋盒 175,000 港幣

清白玉雕舞童珮325,000 港幣

清白玉雕舞童珮325,000 港幣

清白玉群仙献寿珮375,000 港币

清白玉群仙献寿珮375,000 港币

清康熙 灰白玉雕云龙纹洗937,500 港币

清康熙 灰白玉雕云龙纹洗937,500 港币

清乾隆 白玉《九龙》方觚

清乾隆 白玉《九龙》方觚

清乾隆 白玉带皮八仙过海斗式杯

清乾隆 白玉带皮八仙过海斗式杯

清乾隆 白玉带皮瓜瓞绵绵水丞

清乾隆 白玉带皮瓜瓞绵绵水丞

清乾隆 白玉带皮如意平安洗

清乾隆 白玉带皮如意平安洗

清乾隆 白玉带皮三羊开泰摆件

清乾隆 白玉带皮三羊开泰摆件

清乾隆 白玉雕卧马把件 187,500 港币

清乾隆 白玉雕卧马把件 187,500 港币

清乾隆 白玉仿古龙凤纹出戟璋

清乾隆 白玉仿古龙凤纹出戟璋

清乾隆 白玉仿古龙凤纹出戟璋

清乾隆 白玉勾莲纹直颈瓶(一对)

清乾隆 白玉勾莲纹直颈瓶(一对)

清乾隆 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

清乾隆 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

清乾隆 白玉蝴蝶纹葵花式盌215,000 英镑)

清乾隆 白玉莲瓣纹盖炉 149,000 英镑

清乾隆 白玉莲瓣纹盖炉 149,000 英镑

清乾隆 白玉榴开百子摆件

清乾隆 白玉榴开百子摆件

清乾隆 白玉龙凤呈祥双耳瓶

清乾隆 白玉龙凤呈祥双耳瓶

清乾隆 白玉镂雕九桃灵芝寿石蓋瓶

清乾隆 白玉镂雕九桃灵芝寿石蓋瓶

清乾隆 白玉猕猴献寿摆件

清乾隆 白玉猕猴献寿摆件

清乾隆 白玉盘龙十二章圭璧(原配錾胎珐琅座)长28cm15,525,000

清乾隆 白玉盘龙十二章圭璧(原配錾胎珐琅座)长28cm15,525,000

清乾隆 白玉嵌百宝花鸟如意

清乾隆 白玉嵌百宝花鸟如意

清乾隆 白玉寿纹凤把执壶

清乾隆 白玉寿纹凤把执壶

清乾隆 白玉獸面纹双如意耳活环蓋瓶

清乾隆 白玉獸面纹双如意耳活环蓋瓶

清乾隆 白玉童子騎牛 43,750 英鎊

清乾隆 白玉童子騎牛 43,750 英鎊

清乾隆 白玉渔樵牧读四方笔筒

清乾隆 白玉渔樵牧读四方笔筒

清乾隆 碧玉雕高仕赏游图笔筒连白玉座13.6 公分 1,375,000 港币

清乾隆 碧玉雕高仕赏游图笔筒连白玉座13.6 公分 1,375,000 港币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印文太上皇帝之宝1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印文太上皇帝之宝1

清乾隆 青白玉题诗羲之玩鹅图山子 1,250,000 港币

清乾隆 青白玉题诗羲之玩鹅图山子 1,250,000 港币


清乾隆 青玉如意吉祥洗

清乾隆 青玉如意吉祥洗

清乾隆 青玉英雄合卺杯

清乾隆 青玉英雄合卺杯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

清乾隆 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

清乾隆 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

清乾隆 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

清乾隆 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

清乾隆 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

清乾隆 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

清乾隆 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

清乾隆 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

清乾隆庚子年(1780) 白玉题御诗海门菴插屏 配象牙座20.8 公分 509,000 英镑 (2)

清乾隆庚子年(1780) 白玉题御诗海门菴插屏 配象牙座20.8 公分 509,000 英镑 (2)

清乾隆至嘉庆 碧玉嵌镂雕白玉云龙戏珠纹菱花式盖盒16.8 公分

清乾隆至嘉庆 碧玉嵌镂雕白玉云龙戏珠纹菱花式盖盒16.8 公分2

清十八 十九世纪 白玉衔莲麒麟纸镇

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小有天园插屏

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小有天园插屏

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小有天园插屏2

清十八十九世纪 青白玉暗刻描金高士赏游图盖瓶 365,000 英镑

清十八十九世纪 青白玉暗刻描金高士赏游图盖瓶 365,000 英镑 1

清十八世纪 白玉并蒂莲摆件11.1 公分37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并蒂莲摆件11.1 公分37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海马负书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海马负书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天下太平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天下太平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秋菊瑞鸟盖盒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秋菊瑞鸟盖盒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饕餮纹瑞鸟式活环耳酒壶16.4 公分 3,68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饕餮纹瑞鸟式活环耳酒壶16.4 公分 3,680,000 港币 (1)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饕餮纹瑞鸟式活环耳酒壶16.4 公分 3,680,000 港币 (2)

清十八世纪 白玉凤凰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凤凰摆件

清十八世纪 白玉浮雕螭龙纹环14.3 公分1,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浮雕螭龙纹环14.3 公分1,5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光素大碗 437,5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光素大碗 437,5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击鼓童子珮5.5 公分75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镂雕花鸟纹洗

清十八世纪 白玉镂雕花鸟纹洗

清十八世纪 白玉麻姑献寿摆件437,5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麻姑献寿摆件437,500 港币 1

清十八世纪 白玉巧雕岁寒三友臂搁 3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巧雕岁寒三友臂搁 3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白玉束莲香薰

清十八世纪 白玉束莲香薰

清十八世纪 白玉天鸡方胜形尊

清十八世纪 白玉天鸡方胜形尊

清十八世纪 白玉戏牛图饰

清十八世纪 白玉戏牛图饰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碧玉镂雕缠枝牡丹纹盖盒2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褐青玉渔夫摆件10.5 公分209,000

清十八世纪 褐青玉渔夫摆件10.5 公分209,000

清十八世纪 巧雕松鹤寿星山子

清十八世纪 巧雕松鹤寿星山子

清十八世纪 巧作万福如意贯耳甁

清十八世纪 巧作万福如意贯耳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八吉祥双蝠活环耳洗25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八吉祥双蝠活环耳洗25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佛手摆件 37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佛手摆件 375,000 港币 1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连生贵子把件8.3 公分 5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雕连生贵子把件8.3 公分 525,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福寿双全如意《臣永璇敬书》款 「臣」「永璇」印41.8 公分3,000,000 — 5,000,000 港币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福寿双全如意《臣永璇敬书》款 「臣」「永璇」印41.8 公分1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福寿双全如意《臣永璇敬书》款 「臣」「永璇」印41.8 公分1

清十八世纪 青白玉福寿双全如意《臣永璇敬书》款 「臣」「永璇」印41.8 公分2

清十八世纪 青玉松竹双孔花插

清十八世纪 青玉松竹双孔花插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福祿呈祥」把件4.6 公分475,000 港幣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福祿呈祥」把件4.6 公分475,000 港幣

清十八世紀 褐斑白玉雕耄耋把件250,000 港幣

清十八世紀 褐斑白玉雕耄耋把件250,000 港幣

清十八至十九世纪 白玉雕福寿双全桃式盖盒 437,500 港币

清十八至十九世纪 白玉雕福寿双全桃式盖盒 437,500 港币

清十八至十九世纪 褐斑青玉镂雕山水人物图笔筒137,500 港币

清十八至十九世纪 褐斑青玉镂雕山水人物图笔筒137,500 港币

清十八至十九世紀 白玉「未羊」雙喜珮7.7 公分,3 公分687,500 港幣

清十八至十九世紀 白玉「未羊」雙喜珮7.7 公分,3 公分687,500 港幣

清中期 青白玉胡人献宝摆件

清中期 青白玉胡人献宝摆件

十九世纪 白玉双狮活环耳香炉高19cm

十九世纪 白玉双狮活环耳香炉高19cm

清代是玉器的盛世鼎藏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题材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清高宗乾隆皇帝对玉器的痴迷,社会上文人玩玉之风的推波助澜下,使浸润千年崇玉、赏玉之风达到顶峰状态;而乾隆二十四年回部贡玉制的实施,畅通了和阗玉往内陆玉石之路,保证了宫廷和民间所需优质玉材的充沛供给;江南的苏州和扬州形成了各具风格特色的玉器专业化生产中心。前者以精雕细琢见长,雕琢的器件尤其是小件玉器玲珑剔透,表面光洁无比,镂空、套链、活环等工艺运用娴熟自然;扬州玉工则以琢治巨型玉器而闻名,风格豪放雄健。社会风尚、良玉充沛、能工巧匠荟萃这三个因素的重合迭加,使中国古玉文化在经历了清代早期平淡无奇的阶段后,在乾隆中期至嘉庆前期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玺、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民间玉文化十分盛行,苏州专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清代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清代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清代是玉器制作工艺的繁荣时期,当时,经济繁荣,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都已经有较大的发展。

曹昭的《格古要论》述:“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贵,但冷色[即饭汤色]、油色及有雪花者皆次之。黄玉如栗者为贵,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碧玉其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或有细墨星者,色淡者皆次之。盖碧,今深青色,墨玉其色黑如漆,又谓之墨玉,价低。西蜀亦有之。赤玉其色红如鸡冠者好,人闻少见。绿玉深绿色者为佳,色淡者次之。其有饭糝者最佳。甘青玉,其色淡者带黄。”

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迅猛发展,是中国玉器工艺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清代制玉工艺具有时代风格,刀工细腻,浑厚有力,生动活泼,写生味浓厚出现了浮雕、镂空做工,还有双层;甚至三层的接雕。器物表面玻璃光泽强烈,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钻痕和钻痕。清初,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迅猛发展,是我国治玉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期的玉器精雕细琢,形象逼真、大量俏色玉器作品问世,刻划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栩栩如生,镂空、半浮雕、浮雕三种雕法盛行,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为主。

在清代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玉器业受到多重因素的推拉。一是朝廷恢复古代礼仪文化,刺激朝廷礼仪用玉的生产、使用,及复古思潮下仿古玉的继续风行。二是自上而下盛行的玩玉、佩玉之风气,也推动服务于现实生活需求的各种玉器的大量琢制。三是纯粹为海外贸易与市民贸易服务的商品玉器也应运而生。致使玉器业成为当时时尚和繁荣的手工行业。

清朝的玉文化是一个积淀万年中国古玉文化的集大成时代。从数量上看,精品存世量大。仅乾隆个人就收藏玉器三万多件。乾隆一朝的制玉量超过整个宋元两代。从器型上看,争奇斗艳,繁花似景。无论是片形器、圆雕件,还是器皿类;无论是方寸间的佩饰,还是胎薄如纸的用器,抑或重达数吨的巨型山子都能融汇贯通多种工艺,巧夺天工地碾琢精制。从种类上

看,一应俱全,精彩纷呈。宫廷用玉、日常用玉、文房用玉、陈设用玉、佩饰用玉等各个种类的玉器都有,且品种齐全,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清代新创了鼻烟壶、如意、花浇、香囊、水盂、玉家具、巨型山子等新品种。现存国内最大的一件玉制品,就是乾隆朝期间的“大禹治水”玉山。其料为青白玉,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00公斤,由清代扬州玉工用10年时间完成。从风格上看,百花齐放,兼收并蓄 。不仅有仿古的,还有写实的,写意的;不仅有传统风格的,还有中亚印度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以及藏传佛教风格七珍八宝供器,更有仿痕都斯坦风格的“西番作”。从纹饰上看,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人物纹、动物纹、花鸟纹、几何纹、宗教文化纹饰、山水纹、文字纹以及代表西洋巴洛克风格诸如洋莲、洋菊纹饰等等,或以单一的或以组合的方式炉火纯青地在各种玉器上得到精美的展示。取自故事、典故题材的图画纹饰如刘海戏蟾、西厢记、西园雅集、竹溪六逸、竹林七贤等等。在玉材方面,除传统软玉外,引入了硬玉翡翠。因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开创了翡翠雕琢的新天地。为晚清玉业的暗淡抹上了一道亮色。对玉文化的研究也更上一层楼。

今人琢玉多为急功近利,而古人琢玉,往往倾其一生.........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吾辈心甚仰止,故殚精积虑,辑其简要。但恐才陋学浅,挂一漏万,不得其奥。谨抛砖引玉,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对于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素材来源于网络,由【青铜文化】整理,图片素材来源于中国嘉德与北京景星麟凤拍卖公司拍卖图录,特此表示感谢。


在之前几期交流活动中,我们简要的了解了“儒释道”三教文化对于镜文化的影响及渗透。那么本期,我们讨论的主题为《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镜文化一方面在自身领域内不断发展,镜本身的材质、形制、纹饰、铭文更加多彩,铜镜生产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其经营、传播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这已经完全形成镜本身的文化体系,显示出多样的文化蕴含。古代铜镜中蕴藏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其型制、纹饰和铭文,往往与社会的意识形态相关,和地方的民风习俗相连。接下来,我们开始本期的专题讨论: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一、古代铜镜中的图腾崇拜

 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起、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頊(音zhuānxū)”乘龙至四海”、“帝喾(音kù)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音jiāo)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音qiú),无角的叫螭(音chī)。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在铜镜铸造四千年的历史中,龙的形象一直是铜镜中永久不衰的主题,以龙纹作为中国古代铜镜上的装饰母题,是中国铜镜文化的一大特色。龙纹铜镜历时长久,造型多样,装饰繁复,构图寓意极富内涵,在中国古代铜镜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历史时期的龙纹大有不同,上古之龙,皇权之龙,人文之龙顺应了各个历史时期而交替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龙纹的形象,才使得我们今天看到了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龙纹形象!

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起源于中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凤在人们意识中有各种形态,在《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郭璞注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文说解字》有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鸛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太平。” 凤其实是由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融合而成的神物。凤与龙一样,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洗礼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虽经过不同时代的演变,崇拜凤的观念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意识形态。

凤纹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主要装饰题材之一。按照人们的审美观念,对自然界中多种鸟以及部分其它动物的美的局部,加以综合,而塑造出来的一种影响深远的装饰纹样。凤纹的原始形象,可见于具有孔雀特征的象形文字;《山海经·南山经》内也有所描写:“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韩诗外传》中凤的形象则为:“鸿前而麐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颌而鸡喙。”与凤的形象接近、名称不同的还有凰、鸾、朱雀、朱鸟等等,大抵属凤的“家族”。凤,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鸟儿,几千年来,一直被人民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于世。她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作为吉祥神圣的象征,凤鸟题材常常应用于宫廷、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上;历代工匠画师、民间艺人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凤鸟纹样。艺术家集天下鸟类之美丽于凤鸟一身,遂使她的形象更加完美无瑕。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凤纹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当之无愧。

我国民间关于老虎的传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还曾以虎作为图腾信仰,在民族史诗和民俗活动中传承着虎文化。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

虎纹是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重要图腾崇拜物,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图腾记载。如在《山海经》中,提到的邦国有105个,其中14个邦国有图腾的记载;提到的179个人神或氏州长,其中44个有图腾痕迹的记载。特别在《五藏山经》中,共记载了58个人神、氏族和邦国的图腾。其中鸟图腾14个、虎图腾8个……在中原地区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以虎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列子·黄帝篇》云:“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熊、罴、狼、豹、、虎为前驱”,而《史记·五帝本纪》也有大致相当的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率领的与炎帝交战的六种动物,“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共同组成一个部落。黄帝有熊氏,说明熊氏族在这个部落中居于首位”,以动物之名作为图腾之名是图腾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识别图腾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黄帝率领的其实是以六种动物(包括虎)作为图腾的氏族。到了商代,虎图腾的氏族还在殷墟卜辞中出现。在卜辞中,殷人把周围的民族称之为“马方”、“羊方”、“虎方”、“林方”等。这种称谓,“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崇拜的图腾对象—马、羊、虎、林等动植物的名称”,其实是图腾文化中将图腾之名作为氏族或部落居住地之名的反映。因此,在图腾崇拜处于残余阶段的商末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流传的玉虎很可能是由虎图腾演化而来的虎保护神的物化象征。

春秋晚期的越国,曾铸制过一类装饰着蛇纹的铜镜,从目前发现的情况看,直径通常在9厘米左右,厚度约为1.5毫米,重量大都在60克上下。这类铜镜通常饰有较小的弓形钮,镜体以粟点为地纹,上面有规律地装饰着8条蛇形图案。呈现双眼的三角形蛇头均朝向镜心排列于镜沿,蛇的前半身呈 “S”形,后半身与相邻之蛇身顺势相交成圆圈,尾端向内变成钩形。蛇身圆润,环环相扣,蛇尾弯曲,条条交接,图案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由于这类铜镜的型制、纹饰,风格独特,在越地以外的其它地方几乎没有发现,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称其为越式镜越地发现的这类蛇纹镜,铜质精良,镜身极薄,但存在着浇铸时铜汁灌不到位,形制不够规范,整体制作工艺比较粗拙的现象,显示出越地铜镜初创阶段工艺尚不成熟的种种特征。至今我们见到的那些越国墓葬中出土的器物上,往往饰有蛇纹、鸟纹等图案,越文化研究者通常把这类纹饰称为越族的图腾。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化现象之一,源于先民面对无法抗拒而又难以认识的大自然各种神秘力量所产生的畏惧感。为了寻求上天神灵的护佑,从而产生了图腾文化。原始人群通常把图腾当作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生活于南方各地的古越族,是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的族群,世称百越。而居住在以今绍兴为中心一带的一支,称为於越越族,是一个崇蛇的民族。 《说文解字·虫部》:闽:东南越,蛇种。 《战国策·赵策》: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汉书·地理志》载: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颜师古注引应劭: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至越王勾践之时,当地仍保持着断发纹身的习俗。《墨子·公孟》记载: 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刘向《说苑·奉使》中也有(越人)翦发纹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的记载。龙子是对蛇的尊称,今天我们还常把生肖属相中的蛇,称之为小龙,亦即龙子。由以上文献记载结合越国时期出土器物中所饰的蛇纹,可见越人确是一个崇蛇和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吴越春秋》载: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末封也……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日无余。自少康封无余于越,历经20余世,到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10年允常称王,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继位,至公元前475年,历史才进入了所称的战国时期。而此时的越国仍然存在,历代的越王还有:鹿郢、不寿、朱勾、翳、诸咎、错枝、无余之、无颛等。直到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越地因灭国而被并入楚国。故从越国历史的角度来认识,自无余至公元前355年前的这一历史阶段均应为越国时期。而这一时期的越国有着自己的民俗文化传统,人们奉蛇为保护神。粟地蛇纹镜中的蛇纹,是越地先民远古图腾文化在春秋晚期铜镜中的遗传,反映了当地崇蛇的民间习俗。

《诗经·小雅·斯干》曰:“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说的就是梦到虺蛇之类的东西,为生女孩的祥兆(直译的译文如下:早早睡下早早起,来将我梦细解诠。做的好梦是什么?是熊是罴梦中见,有虺有蛇一同现。卜官前来解我梦,有熊有罴是何意,预示男婴要降生;有虺有蛇是何意,产下女婴吉兆呈。)汉人以虺纹装饰铜镜,这是其中的重要含义。一般认为:虺纹是一种抽象的龙纹的雏形“虺五百年化为蛟,蛟修炼千年才为龙”。一般的四乳四虺镜将虺纹与雀鸟置于一处,雀鸟在汉人的意识中认为其体现了与日神的联系;也有的在虺的头尾部加上龙头,表现了从虺到龙的蜕变过程。

以上所介绍的四种均为图腾崇拜文化的典型代表,龙图腾与凤图腾我们之前在群里也进行过详细的讨论(详情可查阅公众号【青铜文化】)。虎图腾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专题活动中进行讨论,当然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提及到的图腾纹饰。

我国原始先人认为,宇宙间的每一种动物都是具有神力的,人们对它们加以崇拜,以企求其驱灾除祸,保护人类平安,由此也衍生出来诸多种类的图腾纹饰,这里我们不再过多提及。

二、西汉镜铭中的婚恋习俗

古代铜镜纹饰华美奇丽,有的铸有铭文,制作工艺十分精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铜镜由照面饰容的用具,逐渐演化成了外交礼仪中的馈赠礼品,婚恋民俗中表达爱情的信物,闺中女子寄托情思的物品等。镜寄相思,以镜传情,已经成了西汉时期流行的民间习俗。这一时期的铜镜中,常能见到“见日之光,长不相忘”、“大乐未央,长相思,愿毋相忘”、“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等铭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爱情生活和以镜铭寄托情爱相思的婚恋生活内容。

流传于绍兴的蟠螭纹镜,螭首与躯体、四肢构成了连为一体的钮与座,座外所饰两重双线细弦纹中间的篆书铭文为:“愁思悲,愿见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主区饰对称的四组三重四叶纹各间蟠螭纹,蟠螭头小眼圆嘴尖,肢爪各向左右伸张,身躯盘旋纠结,外饰绳纹,高卷边。“螭”的本义有二,一是指山林里能害人的色黄似龙的怪物,北方叫地蝼;-是指传说中无角的龙。而这里所说的蟠螭纹,应该是指蟠曲的龙纹。根据该镜中的小篆铭文、蟠螭纹的类型和高卷边等形制特征来综合判断,应属流行于西汉早中期的镜类。

伏螭龙纹钮座。钮座外围双弦纹圈,圈内有铭文及鱼纹,文曰:“大乐未央,思亲勿相忘”。主纹饰以四叶片型纹饰分隔成四组,每组皆饰有抽象线条的蟠螭纹,线条流畅,蟠螭纹多做弧形盘曲。

圆形,伏兽钮,蟠龙纹钮座。座外两周弦纹之间的内圈铭文为“愁思悲,愿君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铭文内容有省字。主题纹饰为战国至西汉早期流行的蟠螭纹。

该镜的钮与座以螭联体的构思设计,及蟠螭纹流畅的曲线和细腻繁缛的图案,无不显示出制作工艺的精湛,足见汉代铸镜工匠奇思妙想的创作水平、学养丰富的审美情趣及工艺高超的铸制技法。而与镜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小篆铭文中,更蕴藏着一则2000多年前越中闺女大胆追求爱情的动人故事。镜铭“愁思悲,愿见忠,君不说(悦),相思愿毋绝”文句虽然短小,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个痴情姑娘对意中情郎的深深情意、彻骨相思以及对尚不明朗爱情的伤感情怀,表露了这位少女急欲表白对爱情的忠诚与对“君子”思恋的迫切心情,承受着炽热情爱追求无法诉说和恐遭拒绝的双重煎熬。其坦诚的态度,明朗得犹如一泓见底的秋水。铸镜匠师把热恋时闺中女孩的善良、纯朴、痴情、焦虑和担忧的想思之情,用短短的14个铭文,镌刻在这一面小小的铜镜之中,鲜活地呈现在2000多年后的现代人面前。

这种镜铭极似《诗经》中的抒情民歌,篇幅短小,感情细腻,情真意切,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意趣。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个性鲜明,情感细腻,仿佛见其人而闻其声,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文字的描写还给人以想象空间,过目难忘。

古代铜镜上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反映男女情爱内容的铭文?探其究竟,恐怕镜子本是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必备物品,而铜镜上装饰的精美纹饰所具有的艺术美感与欣赏价值使之成了古代女子的心爱之物。爱情本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永恒主题,古代女子又常以镜来寄托情思、传达心声,表示忠贞,从而把铜镜演化成了爱情的信物。从这一角度来讲,铜镜作为情爱的寄托和爱情的信物,似乎成了当时社会的流行习俗。

三、汉代镜铭中的山岳崇拜

汉代流行着一类“上大山”、“上太(泰)山”和“上华山”铭文的铜镜,常见于简化规矩镜、间隔规矩镜和规矩镜中。如《浙江出土铜镜》图12的“规矩禽兽纹镜”上就有: “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蜚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乐未央,贵富昌”铭文。绍兴流传的汉代铜镜中也有: “上华山、见神人,宜官秩、保子孙,食玉英、饮澧泉,驾非龙、乘浮云”和“上大山兮见神人,食玉英兮饮澧泉,驾蜚龙兮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铭文。“大”、“太”、“泰”三字同源。 《广雅·释诂一》说 “太,大也”。而“太”、“泰”互为通假。故镜铭中的“大山”、“太山”亦即“泰山”。汉镜中“上大山”、“上太(泰)山”、“上华山”的这类铭文,与古人的山岳崇拜意识密切相关。

《逸周书·职方解》中就有 “东南日扬州,其山镇日会稽……正南日荆州,其山镇日衡山……河南日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东日青州,其山镇日沂山……河东日衮州,其山镇日岱山……正西日雍州,其山镇日岳山……东北日幽州,其山镇日医无闾……河内日冀州,其山镇日霍山……正北日并州,其山镇日恒山……”把大自然中的山岳封为山镇,并例行祭祀,这是古代社会自然崇拜观的具体反映。

后来,这九大名山演变成了五岳四镇。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镜铭中的“泰山”、“华山”即其中的东岳与西岳。唐代铜镜中不但出现了“五岳一灵”的铭文,还饰有与之对应的五岳图形。

岳、镇之分,体现了被封山岳的不同地位。而镇之地位,相当于岳的“副官”。

名声显赫的会稽山,由早期的九大名山之首,退居于四镇之中的南镇之位,竟然成了岳之“副官”,这其中的变故,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旧唐书》载:“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由于四镇不能与五岳相匹配,至迟到宋代,又有了五镇之说。据《宋史》记载:“立春日祀……东镇沂山于沂州,立夏日祀……南镇会稽山于越州,立秋日祀……西镇吴山于陇州,立冬日祀……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土王日祀……中镇霍山于晋州。”五岳至此有了与之相配的五镇。

岳、镇之地,多为名山大川。比如,作为南镇的会稽山,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就着实不容小觑,创立夏朝的大禹,一生中就有4件大事与其相关:

其一是禹娶“女娇”:会稽山亦称涂山,大禹治水,娶涂山女娇为妻,才有了禹十三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其二是禹得“天书”:位于东南面隶属会稽山的宛委山与玉笥山,是传说中大禹得神人指点,获“玉字金简”之处,大禹由此而学到了治水之策,使功成名就。

其三是禹“大会计”:典籍记载,大禹在会稽山召集诸侯大臣,行封禅大典,从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

其四是禹葬“会稽”:大禹驾崩之后,归葬于会稽山下。

南镇会稽山作为历代帝王的祭祀之地历史久远。((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记载的秦汉故祠中,就有“会稽山祠”。据嘉庆《山阴县志》载: “隋开皇十四年,诏就山立祠。唐开元十四年……有南镇永兴公祠。”《菽园杂记》说:“南镇之庙亦塑神像……”《越中杂识》记载:“南镇庙……祀南镇会稽山之神,自秦汉以来祭祀惟谨。”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南镇会稽山是朝野共同尊崇的岳镇祭祀之地。铜镜中“上大山,见神人”之类的铭文和五岳图形等,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山岳崇拜意识,而山岳崇拜也是南镇会稽山所在越地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

四、古代铜镜与辟邪习俗

以镜辟邪,镜辟不祥,是2000多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信仰和传统民俗。铜镜的辟邪功能,在古代典籍中有记载。《西京杂记》中记载秦始皇时期成阳宫中的一面镜子:“高祖初入成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通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富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这或许是最早出现的关于以镜辟邪最为神奇的记载了。

铜镜又被道人、方士奉为驱邪照妖的法宝。后汉郭宪((洞冥记》载:“望蟾阁十二丈,上有金镜,广四尺。元封(公元前110~105年)中有祗国献此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晋葛洪《抱朴子》:“道士以明镜九寸悬于背,老魅不敢靠近。若有鸟兽邪物,照之,其本形皆现镜中。”难怪古代修道炼丹的道士们,总是镜不离身,把其作为护身的法宝呢!

汉代铜镜中还有“刻镂博局去不祥”的铭文,可见汉代人认为铜镜中的“博局”纹就具有“去不祥”的辟邪功能。难怪当时十分流行饰有“博局”纹的铜镜。铜镜中往往饰有龙虎图案和“左龙右虎辟不祥”之类的铭文。龙虎用以辟邪,古代典籍也有记载.如东汉时期的乡贤王充在《论衡·解除》中论述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时说:“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飞尸流凶安敢妄集,犹主人猛勇,奸客不敢窥也。”虽然王充是从批判的角度来论述这一文化现象的,但从这一记载中,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到汉代的越地,普遍存在以龙虎镇宅、辟邪、除不祥的民间习俗。铜镜中还有“上有穷奇辟不祥”、“角王巨虚辟不祥”之类的铭文和图形,说明这些异兽灵怪也是用于辟邪除不祥的。

此双圈铭文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内容里,都甚为特殊,存世极为罕见,曰:“长宜官秩,子孙大吉昌”,“角王巨虚日得憙,上有龙虎四时宜,长保二亲乐无事,子孙顺息家大富”。

以镜辟邪的习俗,在越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例如孩提时代的我们,就经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算盘、大刀、梳子、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的。以镜辟邪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目前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我们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玻璃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不难看出,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和民间习俗是根深蒂固的。

此镜为中国嘉德2011年铜镜专场拍品,为此类镜中的典型代表,圆形,圆钮,圆钮座。内区以镜钮为花蕊,外饰八瓣花卉纹,花瓣繁密,线条锐利。镜缘环饰“五月五日午时”六字铭文,每字之间点缀连珠花卉纹。白光,纹饰精美,品相佳。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相信,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

圆形,圆钮,圆钮座。主纹饰为一只天禄环绕镜钮,其上方饰一只屈曲盘绕的虺龙纹。天禄双眼圆睁,头上两角,身上长翼,兽口大张,威猛十足。镜缘处纹饰极为丰富,交颈的大雁、成群的禽鸟、盘绕的玄武、跳跃的蟾蜍、屈曲的虺龙、奔跑的九尾狐、水中的游鱼等纹饰相接环绕,造型精彩奇妙。铜镜纹饰精美少见。黑漆古,有小冲。
天禄又称“桃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能祓除不祥,永绥百禄,故称为天禄。从汉代文献记载来看,天禄的形象来源于从西域传入的狮子。从出土资料来看,天禄一般和辟邪成对出现,造型为带翼的狮子形象,头上有两角。

五、古代铜镜与丧葬习俗

渴望得道成仙,追求长生不死,是古代朝野上下的普遍愿望。当时人们认为得道不死的途径通常有两个:一是升天为神;二是渡海成仙。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就听信方士之言,多次派人去海上寻找仙山琼阁,求访不死之药。追求升天成仙长生不死的代表人物,莫过于秦始皇与汉武帝,他们听信方士之说,经常服食丹药,多次派人寻仙访道,或企求能在人间长生不死,或希望羽化成仙而乘龙登天。

长生不死毕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现实生活中的人总归难免一死。而对于死这件事,古人的意识又普遍地认为:死后能升入天国,则变成了神仙;而进入地府,则化为了魔鬼。虽然神仙和魔鬼都是人生的延续和化身,但上天成仙则意味着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而下地狱为魔鬼则会遭受不尽的凌辱和难以忍受的苦难。古人信奉死后的丧葬关系到日后的 “生活”与归宿,故丧葬问题在古代社会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汉代崇尚厚葬,成了当时流行的一种风气。凡死者生前使用过的、或未经使用的金银财宝、生活器皿、珍馐佳酿、娱乐用具等,均要随死者带入墓中陪葬,以供在阴间继续享用。而铜镜也成了这一时期葬俗中的必需之物。

铜镜在丧葬习俗中的功用:一是为死者辟邪;二可引导死者升天。

丧葬习俗中铜镜的这两种作用,古籍中均有记载。《汉书·霍光传》颜注引服虔说:“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敛并盖之。”宋·周密《癸辛杂识》载:“世大敛后,用镜悬棺,盖以照尸取光明破暗之义。”

李学勤在《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文中说:“其与丧葬有关的一点,是同升天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魂生于天,魄藏于地。这个观点可追溯到很早时期。周穆王时祭公说:‘谋父疾维不瘳,朕身尚在兹,朕魂在于天昭王之所。’典型地代表了这一观点。汉代铜镜铭云:‘上大(泰)山,见仙人,食玉英,饮醴泉,驾交龙,乘浮云,白虎引兮直上天。’这是神仙家言,升天驾龙,而由白虎引导。较早时期,人死后魂之升天,也要驾龙或受其引导,如长沙陈家山大墓中帛画,死者之上有一龙一凤;子弹库帛画,死者则驾龙而行,两幅帛画均属战国时期。至于黄帝鼎湖龙驭上宾的传说,更是人们所熟悉的了。”

汉代铜镜中大多饰有龙虎图案,而从“白虎引兮直上天”的镜铭中可知,铜镜中所饰的白虎,在葬俗中还具有引导死者上升天国之使者的作用。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噬食鬼魅……”可见,白虎在丧葬习俗中不但承担着帮助和导引死者升天的责任,亦具有镇墓辟邪、吞食鬼魅的功用。

从与丧葬习俗相关的战国帛画、汉代镜铭中可知,当人死亡后,白虎引魂升天,而青龙则背着死者登临天国,这就是古人信奉的灵魂不死的美好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和意识作为民间习俗,被镌刻在当时的铜镜之中流传下来。

六、镜中舞蹈与祭祀习俗

绍兴出土的汉代画像镜中,多有歌乐舞蹈的图案,如《绍兴古镜聚英》“车马神人画像镜”中,饰有一组女子舞蹈的场景:画面中的女子束发戴冠,身穿交襟、长袖、束腰的宽摆长裙,灵活地扭动腰肢,表现婀娜的舞姿;舞动的双臂挥洒出飘逸的长袖,宽大的裙摆也随着曼妙的舞姿鼓起、旋转。傅毅《舞赋》记载丁当时的歌舞场景: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姿绝伦之妙态,怀憨素之洁清……体如游龙,袖如素蜕。”这里描述的就是包括画像镜中所饰的长袖折腰舞在内的优美舞姿。

画像镜中装饰的舞蹈图案,与古代歌舞的兴盛关系密切。古代歌舞又与巫风祠祀的盛行不可分割。王逸<>

郑玄《诗谱》说:“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此说证之《后汉书·列女传》: “孝女曹娥者……父盱,能弦歌,为巫祝……于县江泝涛(迎)婆娑 (迎)神……”;徐坚《初学记》卷十五引((夏仲御别传》:“仲御从父家女巫章舟、陈殊二人,妍姿洽媚,清歌妙舞,犹若飞仙。”确实不谬。并由此可知,古代巫祝,无论男女,歌舞乃是基本的技能之一。

古代歌舞虽与巫祝祭祀活动关系密切,但也是百姓情感抒发和情志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古人因生活环境所致,大都性格豪放,性情浪漫,情感的表达方式自由不羁。当语言和歌唱都不足以抒发他们激烈奔放的情感时;就会于不知不觉中手舞足蹈起来,于是舞蹈也就成了先民抒情达意的最高表现形式。《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唱之;永(咏)唱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以歌舞来言志表情,最为悲壮的莫过于英雄项羽,当他被困垓下,即将结’束生命之时,还舞着青锋剑,唱着<>

画像镜是汉代会稽独有的镜类,在古代铜镜的国际研究领域,有学者就干脆称其为“绍兴镜”。画像镜中不但饰有汉代流行的长袖折腰舞,还有盘鼓舞和建鼓舞等。

盘鼓舞是以盘、鼓为道具,放置地上,行列不一,数量不等,常有二盘夹一鼓,也有七盘、五盘者。鼓,高约20-30厘米,直径约30多厘米。盘是木制的,比鼓小,呈椭圆形,倒扣在地上。表演时舞者纵身、轻踏、飞跃,时而飞扬锦袖,时而轻踏盘、鼓之上,步态轻盈,舞姿优美。张衡《西京赋》: “奋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群罢。振朱屣於盘樽,奋长袖之飒纚。”形容的就是盘鼓舞的优美姿态。

歌舞祀祠的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前进,逐渐地发生了变化。一些寺庙中开始建起了舞台,地方戏曲也成了祭祀鬼神的形式之一。在祀神、迎神活动中,又流行起舞狮、舞龙等多种多样的祭祀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歌舞祭祀和迎神庙会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作为封建迷信的糟粕,曾一度禁绝。改革开放后,全国才又开始恢复了各种迎神祭祀民俗文化活动。如在绍兴的大禹陵,不但恢复了一年一度的祭禹大典,其间还以古代歌舞的形式例行祀祠。2011年10月,在绍兴王坛举行的舜王庙会上,也恢复了祭祀舜王的典礼,在祭祀和迎神活动中,还进行了戏曲、舞狮、舞龙等表演。传统文化祭祀典礼中的歌舞祀祠表演,重现了汉代画像镜中的某些场景,延续了古代歌舞祭祀的传统文化习俗。

铜镜在我国经历风风雨雨数千年,它所影射的不是人们的面容,而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岁月的记录,记载着文化、美术、科学、人文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铜镜及其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浓缩,铜镜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是中国工艺美术对全世界的贡献,即便是铜镜本身的发展过程本身也会使我们感到震撼。

注:本文内容整理于【青铜文化】铜镜群周三晚群内专题讨论,部分文字素材来源于张宏林文章《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图片素材来源于北京景星麟风公司与中国嘉德拍卖图录,特此感谢。

《周易》筮法的发展及其流变

先秦时代的《周易》占筮法流传到西汉之后,又有较大的发展与各种变异,乃至流为民间术士愈演愈繁的种种《易》占手段。这方面的情况颇为复杂,此处择取较重要者略作简介。

西汉焦赣,字延寿,写了一部《易林》。此书按每卦均可以变成六十四卦中任何一卦的规律,排成4096中卦变次序,每一种卦变都附有一则韵体文辞,称为“林辞”,供人占筮只用。

用《易林》占筮,也是先以揲蓍四营之法,经十八变成一卦,然后视“本卦”与“之卦”的情况寻找《易林》中相应的“某卦之某卦”的“林辞”来占断吉凶;若筮得“本卦”六爻皆不变,则取《易林》中的“本卦”的“林辞”来占断。这种筮法,沿用了先秦的揲蓍演卦程序,但不敢爻辞占断,而是另编一套文辞作占断只用。

西汉京房,字君明,是焦赣的学生。他跟从焦赣研究《易》学,尽得焦氏阴阳占筮的真传。为官期间,经常通过占筮来解说自然灾异和社会现象,并借以抨击朝政。焦赣曾预言:“学了我的阴阳占筮的道理,而招来杀身之祸的,必然是京房。”后来京房果然蒙遭用占筮“诽谤政治”的罪名被朝廷逮捕处死。

京房对《周易》筮法的发展和改造,大约体现于两方面:

一时发明了“金钱代蓍”法,也称“金钱卜”。其法是用三枚铜钱代替蓍草,一次同时掷下三钱,以有字之面为阴,无字之背为阳,若遇三枚皆为“老阳”,即“三少”,其数为“九”;若遇三枚皆面为“老阴”,即“三多”,其数为“六”;若遇两枚面一枚背则为“少阳”,即“两多一少”,其数为“七”;若遇两枚背一枚面则为“少阴”,即“两少一多”,其数为“八”。这样,每掷一次得一爻,相当于“三变”;掷六次成一卦,相当于“十八变”。由于“金钱卜”的原理与蓍草揲卦无异,但操作程序却简便得多,所以汉以后在民间十分流行,街肆卦摊上的“卖卜先生”大都使用此法,以致原初用50根蓍草演卦的方法反而鲜为人知了。唐代诗人于鹄写过一首《江南曲》:“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三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全唐诗》卷十九《相合歌辞》)即言及“金钱代蓍”之事。足见当时的“金钱卜”似乎人人皆知,连年轻妇女思念远方的郎君,祝其早归,都用此法卜上一卦。

二是将五行、天干、地支与六十四卦的爻位相配合,并穿凿六亲、世应、飞伏等条例,纳入《周易》占筮的体系中,使筮法复杂化。后代题为郭璞撰的《洞林》及题麻衣道者撰的《火珠林》,均全盘沿用了京房的这些条例,在中国占卜史上流传了近两千年,至今一些喜好占筮的人仍在使用此法。

除焦赣、京房对《易》筮方法作了发展与改造之外,民间流行的各种筮法还很多。如相传北宋邵康节发明的“梅花易数”也是一种,其有用字画起卦的方法,如:求筮者随手用楷书写出两个字,然后计算各字的笔划数,以“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序,笔画超八画的从第九起再自“乾一、兑二”算下去,每字的最后一画算至哪一卦就成为其字的卦象,而以上字为内卦,下字为外卦,组成一个六画卦形;然后把两字笔划数的总和除以六,若余一则以初爻为占断,余二则以二爻为占断,余三则以三爻为占断,余四则以四爻为占断,余五则以五爻为占断,若整除则以上爻为占断。此类占筮方法,于古无征,只能看作是后人创造出来的用以依附《周易》占断吉凶的新方术而已。

总之,自《周易》筮法创立以后,对后代影响至大,其发展流变也十分广泛多样。作为研究《周易》者,有必要了解这一历史状况,探讨《易》筮产生、发展、演变的背景,从而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有较为明晰的认识。但如果盲目地崇拜《易》筮,一味对之津津乐道,奉为至宝,以至弃置《周易》的经传而不读,则显然是舍本求末之举,在今天的时代是十分不足取的。这一点,初读《周易》者务必明确,以免误入歧途。

在《周易》的卦形符号体系中,“阳”用“一”表示,“阴”用“--”表示。八卦、六十四卦就是以这两种一连一断的符号重叠组合而成的。《周易》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分别喻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刚”、“柔”物象,体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情状。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各自象征某一事物、现象在特定背景中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伴随着卦义而存在的这种“特定背景”,《易》例称“卦时”。

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时”,也就是塑造出六十四种特定背景,从不同角度喻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理。《泰卦》卦象象征“通泰”之时的事理,《讼》卦象征“争讼之时的事理,《未济》卦象征“事未成”之时的事理,余可类推。每卦六爻的变化情状,均规限在特定的“时”中反映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因此,阅读六十四卦,不能不把握“卦时”这一概念。

六十四卦即由八卦相重二成,故每卦中均包含着两个八卦符号,凡居下者称“下卦”(又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凡居上者称“上卦”(又称“外卦”,《左传》称“贞”卦)。上下卦合称“二体”,或“上下体”。

上下二体可以象征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下卦为“小成”阶段,上卦为“大成”阶段,;又可象征事务所处地位的高低,或所居地位的内外、远近等。

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六爻,分处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务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六爻分处的六个等级,称“爻位

六级爻位的排列,由下而上依次递进,名曰:初、二、三、四、五、上。这是表明事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往往体现着从低级向高级的渐次进展。各卦爻位的基本特点,大略可以概括为:“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意主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义主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义主慎行防凶;“四”位象征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义主警惧审时;“五”位象征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义主处胜戒盈;“上”位象征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义主穷极必反。当然,这只是概括其大要,在各卦各爻得具体环境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诸爻又有交复错杂的变化。旧说或由拟取人的社会地位譬喻 位的,如认为“初”代表“士民”,“二”代表“卿大夫”,“三”代表“侯”,“四”代表“公”,“五”代表“天子,“上”代表“太上皇”。这种譬喻,也反映出爻位的等级特点,可以备为参考。

我们已经知道,八卦符号各由三画线条组成。古代认为,八卦三线条的下画象征“地”,中画象征“人”,上画象征“天;合“天”,“地”、“人”而言,谓之“三才”。由八卦重成的六十四卦,各具六爻,若把六爻位序两两并列,也体现着三级层次,所以古人又认为初、二两爻象征“地”,三、四两爻象征“人”,五、上两爻象征“天”,三者亦合称“三才”。《系辞下传》说:“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说卦传》说:“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正是揭明“六爻”配“三才”的条例。这一条例,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爻位,也可以表明六爻的高低等级区别。

六爻位次,有奇位、偶位之分;初、三、五为奇位,亦称“阳”位;二、四、上为偶位,亦称“阴位”。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均称“当位”(亦称“得正”、“得位”)。凡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均称“不当位”(亦称“失正”、“失位”)。

“当位”之爻,象征事物的发展遵循“正道”、符合规律;“不当位”之爻,象征背逆“正道”、违反规律。但当位、不当位亦非诸爻吉凶利弊的绝对标准,在各卦各爻所处的复杂条件、因素的影响下,得正之爻有转向不正的可能,不正之爻也有转化成正的可能。所以,爻辞中常常有譬醒“当位”者趋正求吉之例。

六爻所居位次,第二爻在下卦三爻的中位,第五爻在上卦三爻的中位,这两者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易》例称“中”。

凡是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如果阴爻处二位(阴位),阳爻处五位(阳位),则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这在《易》爻中最具美善的象征。《周易》强调“中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所极力崇尚的“中庸”之道,正相吻合。

在《易》卦六爻的相互关系中,由于诸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因素,常常反映出承、乘、比、应的复杂现象。

凡下爻紧靠上爻叫做“承”,就是以下承上的意思。《易》例侧重揭示阴爻上承阳爻的意义,即象征卑微、柔弱者顺承尊高、刚强者,求获援助。此时爻义必须视具体情状而定,大略以阴阳“当位”之爻相承为吉,“不当位的相承多凶。

凡上爻高凌下爻叫做“乘”,就是以上凌下的意思。《易》例以阴爻乘阳爻为“乘刚”,象征弱者乘凌强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多不吉善。但阳爻居阴爻之上则不言“乘”,认为是理之所常。由此可以看出《周易》“扶阳抑阴”的意思。

凡六爻之间逐爻相连并列者叫做“比”,就是两相比邻的意思。如初与二比,二与三比,三与四比,四与五比,五与六比即是。两爻互比之际,也体现着“承”、“乘”现象。例如,初六与九二相比,则初以阴承阳;九二与六三相比,则三以柔乘刚。爻位互比的关系,象征事物处在相邻环境时的作用与反作用,往往在其他因素的交互配合下影响爻义的吉凶。

凡六爻之间,处在下卦的三爻与处在上卦的三爻皆两两交感对应,叫做“应”爻。具体说,就是初爻与四爻交应,二爻与五爻交应,三爻与上爻交应。对应之爻一阴一阳的,可以两相交感,称为“有应”;如果两者俱为阴爻,或俱为阳爻,必不能交感,称为“无应”。

   《易》卦六爻之间,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连互交的卦包涵其间,称为“互卦”。其中二、三、四爻合成一个三画卦,称为“下互”;三、四、五爻又合成一个三画卦,称“上互”。这样,“上互”、“下互”相组合,便构成另一个六画卦。下面举《屯》卦为例:

可见,《屯》卦有下震、上坎组成,中间四爻涵有下互坤()、上互艮(),上下互变合成《剥》卦。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卦六爻中,有为主之爻,叫做“卦主”。卦主有两类,一是“成卦之主”,即该卦所由以成的主爻。此类卦主不论爻位高下,其德善否,只要全卦意义因之而起,则皆得为卦主。《夬》卦,上六一阴高凌于山,被五阳所决除,全卦含“君子决除小人”之义,而上六即为“成卦之主”。二是“主卦之主”,即该卦六爻中最完美的主爻。此类卦主必是爻德美善、得位得时者当之,故各卦第五爻多为主卦之主,它爻亦间或有之。比如《乾》卦的第五爻“九五”,阳刚圣美,有“飞龙在天”之象,即为主卦之主。六十四卦的《彖传》,往往揭示出卦主所在。

《周易》学说的流传经过了几个阶段

    自从《周易》六十四卦及卦爻辞出现之后,就引起学者的极大重视。孔子或其后学撰述的《易传》十篇,《左传》、《国语》记载的许多《易》筮例子,反映了先秦时代《周易》学说的特色以及达到的水平。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焚毁一切旧传经典,《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不属于焚烧之列,独得幸存。所以,西汉初年复兴经学,《周易》的传授较其他诸经最为无阙。而且,由于《易传》十篇的流传日益广泛,并为学者所高度重视,乃至被合入“经”中传,遂使历代对《周易》的研究,均以经传两者为主要对象。

    从西汉到今天的两千多年之间,纵览时代的发展,《周易》学说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汉魏六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明清《易》学,现当代《易》学。下面依此五阶段,略为叙述各个历史时期《易》学的基本特点及重要代表人物。

1、两汉魏晋南北朝《易》学

这一阶段的《易》学,可分三个时期:

  西汉时期的《易》学,约有四个主要流派:一是“训诂举大谊”,即根据先秦《易》说,训释六十四卦大义,以周王孙,服光、王同、丁宽、杨何、蔡公、韩婴七家所作阐《易》著述为代。二是“阴阳侯灾变”,即运用“周易”原理解释大自然灾异及人类社会的各种事变,以孟喜、京房、五鹿充宗、段嘉四家《易》说为代表。三是“章句守师说”,遵循当时朝廷学官所立的经师传授之学治《易》,称为“今文《易》学”,以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博士所传为代表。四是“《十翼》解经意”,即民间私学传授的经说,专取《易传》十篇(《十翼》)解说六十四卦,称为“古文《易》学”,以费直、高相所传为代表。

以上孟喜、京房分列两类,是由于两家的章句之说为正宗,而灾变占验之说则独成一派。

在这四个流派的代表《易》家中,又以丁宽、孟喜、京房、费直对后代的影响最为深远。

丁宽,梁(今河南商丘)人,字子襄。曾经随从项生学《易》于经师田何,研探精敏,才力远过项生,深受田何器重。学成之日,田何告诉他可以回去了。丁宽东归后,田何对学生说:“《易》以东矣!”意思是赞叹丁宽将带着他的《周易》学说东去而产生巨大影响。后来,丁宽又到洛阳,又跟从周王孙研习《周易》古义,学殖益深。汉景帝时,曾任梁孝王手下将领,号丁将军。撰《易》说三万言,以其学传授同郡田王孙。田王孙又传授施雠、孟喜、贺丘贺,《易》学史上于是有了施、孟、梁、丘之学。

   孟喜、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字长卿。孟喜的父亲是当时研治《礼》、《春秋》的专家,但他认为《礼经》太多、《春秋》繁杂,所以就让孟喜学《周易》。孟喜与施雠、梁丘贺同向丁宽的弟子田王孙学《易》。他喜欢自我称誉,曾经获得《易》家阴阳侯灾变的书籍,便谎称这是其师田王孙临终时枕在他膝上独传他的。儒生们听说生,都纷纷称赞孟喜。不久,同门梁丘贺揭发说:“老师是在施雠身旁,那时孟喜正返归东海,并不在场,哪有这件事?”人们就不再信任孟喜的话。孟喜的《易》学,有《周易章句》,但长于阴阳占验之学,以卦气说为本,对后来的《周易》占侯学影响甚大。其学传同郡白光(字少子)、沛翟牧(字子元),两人都成为《易经》博士。相传《易林》的作者焦赣,也曾向孟喜学过《周易》。

    京房(前77-37),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排律自定为京氏。喜好音乐钟律,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为十六律。研治《周易》,拜焦赣为师,擅长于用六十四卦分值四时以解说阴阳灾异、占验人事吉凶。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以孝廉为郎。立为《易经》博士。他常常用《易》卦解说自然灾变和社会政治的关系,屡次上疏元帝,所言多能应验。但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认为京房的言论繁琐不可行。他曾经向元帝劾奏石显专权,被石显嫉恨在心。后来,因石显进谄言,京房就被元帝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上书给元帝,坚持用卦气之说评议灾变、朝政。石显等人进一步诬告京房与叛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他被下狱处死,年仅41岁。京房开初向焦赣学《周易》的时候,尽获焦氏的阴阳侯灾变之传。那时,焦氏就深怀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结果他的预言果然成为现实。京房的《易》学,承孟喜、焦赣的传授之脉,长于卦气“六日七分法”,并提倡纳甲、世应、飞伏、游归等术,后世《火珠林》一类的占筮法便是接受了京房的遗说,相传以钱代蓍的“金钱卜”法也是他发明的。可见京房对中国古代占卜术的发展至有影响。

费直,东莱(郡治今山东掖县)人,字长翁。仕为郎,至单父令。研治古文《易》学,长于卦筮,不著《周易》章句,只以《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等解说上下经。因其无章句,未立于学官,仅在民间流传。东汉以后,郑众,马融、郑玄、王弼等并传费氏《易》,其影响便取代了其他各家。

东汉时期的《易》学,是沿承西汉的流派而发展的。其中对费氏《易》学的承传较其他各家为盛。如马融、刘表、宋衷、王肃、董遇等人,纷纷为费氏《易》作章句(因为费氏无章句,所以诸家各为之立注阐说),这是一派。郑玄、荀爽则是先治京氏《易》,后来参治费氏《易》,即合京房、费氏之学而统化之,这是第二派。虞翻本治孟喜《易》学,又杂用《周易参同契》的纳甲术为说,这是第三派。陆绩,则专治京氏《易》,这是第四派。可见,东汉研《易》流派,与西汉的孟喜、京房、费直之学渊源至为密切。

以上所举各《易》家中,成就较大、影响较著的有郑玄、荀爽、虞翻等人。

郑玄(127-200),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字康成。年少时家中穷困,当过乡官“啬夫”,不乐意为吏。经常到学官处求教。进入太学读书,随从京兆第五元先问业,精通今文京氏《易》学、《春秋公羊传》等。又西入关求学,拜扶风马融为师。马融研究古文经学,当时收门徒400多人;郑玄在门下三年之久却见不到老师马融,他所学的经典均是同门高业弟子代师传授。在这种情况下,郑玄仍然坚持日夜研讨经学,未尝怠倦。有一天,马融召集学生们考核讨论有关“图纬”问题,也接见了郑玄。郑玄精细辨析了这方面的疑义难题。考论完毕,郑玄就向老师辞别,返归山东。马融对学生们喟然赞叹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见是,郑玄带着他已经成熟的满腹学问东归,我的学说也将随着他影响山东的众多学者。郑玄游学10余年,回到乡里后,就聚众讲学,相随他的弟子有成百上千人。不久,由于党锢事起,郑玄的讲学被朝廷禁止,他就闭门隐修经业。当时有一个大学者叫何休的,喜好《春秋公羊传》之学,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著述;郑玄针对这些作品,撰写《发墨守》、《鍼膏肓》、《起废疾》等,一一驳斥何休的观点。何休读了之后,钦佩感叹说:“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汉灵帝殁,党锢之禁解除,郑玄又重新讲学授徒,门下弟子从远方前来求学者达数千人。当时的权势人物何进、董卓、袁绍等先后延召聘用郑玄,礼待甚优,郑玄多以老病为理由推辞。后来因袁绍逼迫,抱病随军,乃以疾病笃甚而逝世,年74岁。作为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以古文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著述囊括各种经典,凡100多万言。在《易》学方面,他先治京氏《易》,后参以费氏《易》,创立了十四卦爻辰说,并撰《周易注》九卷。

荀爽(128-190),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字慈明,一名谞。幼年好学,12岁就精通《春秋》、《论语》。当时的太蔚杜乔见到荀爽,称赞他:“可为人师。”平时耽思经书,不事庆吊应酬,不应官府征命。兄弟共八人,人们称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后来被拜为朗中,上疏指摘朝廷的政治弊病,盛称儒家礼义。奏疏上达后,即弃官归去。不久遭党锢之禁,隐居著述,积十余年研讨,遂以“硕儒”著称于世。董卓征召,想躲避而未能,被拜为平原相,旋即又追加为光禄勋,就任三日又进拜为司空:从被征命起,仅95日间,由平民布衣升至三公高位。但他看到董卓的政治日益残暴,便与王允等人共同图谋推翻董氏政权,适遇疾病深重而逝世,年63岁。荀爽的著述广涉群经、子史,共100多篇。在《周易》研究方面,他专治费直古文《易》,以《十翼》解说六十卦经义,并创立“乾坤升降”的《易》学条例。

虞翻(164-233),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字仲翔。年少好学,有高气。最初跟从王朗,后来随孙策为功曹。汉室曾召其为侍御史,曹操以司空辟,均不应召。孙权执政东吴,拜为骑都尉,常随军出谋划策。秉性疏直,经常犯颜谏争,又不与世俗协调,所以屡屡遭人毁谤。曾经被流放到杨泾县(今属安徽),后来获释。关羽战败,孙权让虞翻占个卦,筮得《节》卦变为《临》卦,虞翻判断说:“不出二日,关羽必将断头。”两天后果然应验。孙权称赞说:“真可以与东方朔相匹敌啊!”孙权自号吴王,设宴欢饮,虞翻在席间佯醉失礼,险些遭杀。孙权与张昭谈论神仙之事,虞翻指着张昭的鼻子斥道:“那些全是死人,而妄称为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呢!”这类事情时常发生,孙权积怒之下,把虞翻流放到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虞翻虽然处于流放环境,却仍然讲学不倦,随从他的学生常有数百人。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解,特别精通《易》学,提倡“纳甲”、“旁通”、“之正”、“卦变”等条例。一天,给孔融写了一封信,附上所注《易经》。孔融在回信中说:读了虞翻的《易注》,才知道东南的美好,不仅仅是会稽的竹箭。虞翻把《易注》上奏朝廷,自称其家五世研治孟氏《易》。奏文里转述了他同郡陈桃的一个奇异梦境:在梦中,陈桃见虞翻与一位道士相遇,道士布《易》六爻让虞翻吞下,虞翻请求尽吞六爻,道士不允,说《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虞翻根据陈桃的这个梦,认为自己受命于天,理应精通《周易》。奏中还说他研究《周易》的特点,是全面改正了前代《易》家不妥当的见解。虞翻流放交州10余年,70岁时在该地逝世。

魏晋南北朝的《易》学,较前代有了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关键,是魏王弼《易注》的出现与盛行,从而使承传400年的汉“象数”《易》学逐渐衰亡。

王弼(226-249),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少年聪慧,10余岁时,喜好《老子》,通辨能言。当时何晏任吏部尚书,十分惊奇王弼的才华,赞叹说:“孔子称后生可畏,像这个人,真可以同他讨论天人之间的道理。”王弼为人通隽敏捷,不擅长于营求功名。好谈玄学,对《周易》研治最深。性情和顺,爱好游宴,通晓音律。平日谈论哲理,自然高拔,常以自己的长处讥诮他人,因此人们往往对之不满。正始十年(249)秋,染疠疾而身亡,年仅24岁。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周易大衍论》、《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书。前两种对后代《易》学影响至大。

王弼的《易》学,在魏时就引人瞩目。《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载:

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

晋以后,王弼《易注》日益盛行而独冠于世。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指出:永嘉之乱,诸家之《易注》亡,“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又说:“江左中兴,《易》唯置王氏博士。”《隋书·经籍志》叙述说:

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自是费氏大兴,高氏遂衰。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无师。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

这里把东汉至隋代诸家《易》学的盛衰兴废作了扼要的分析,显示出王弼《易注》为各代学者所接受的情实。孔颖达《周正义序》更高度赞扬王弼《易》学云:

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

可见,王弼《易》学的势力,取代了两汉诸家《易》学,笼罩于魏晋南北朝之间,虽郑玄之注也不能与之抗衡。到了唐初修撰《五经正义》,《周易》定用王弼注本(《系辞传》以下王弼无注,采用韩康伯注),一切旧说并废。所以,王弼的《易注》,在唐代几乎定于一尊。历宋、元、明、清,研讨考辩王弼《易》学者代不乏人,影响迄今未衰。

王弼的《易》学既对后代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他的研《易》特点及贡献又有哪些呢?择其最主要都而言之,约有两方面:

其一,扫象数,阐哲理。

两汉《易》家,多主“象数”之学,到王弼时代,已经积弊至深。王弼《周易》学说的出现,则改变了一代学风。他置四百年《易》学流俗于不顾,独树新帜,奋起矫正两汉以降“象数学”弊端,廓而清之。他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主张;并综合发展了前人可取的《易》说,提倡“卦以存时”、“案爻明体”、“承乘比应”、“卦主”等条例,着重从哲理角度阐说《周易》六十四卦的象征意义。宋代学者推广的与“象数学”相对峙的“义理学”,事实上从王弼发其端。至于王弼常据《老子》、《庄子》玄理以解“易”的特点,后世《易》家亦颇有诟病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王弼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则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则不能无过。并谓“瑕瑜不掩、是其定评”(《周易注提要》)。又指出:

《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寖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弊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周易正义提要》)这一评价,是较为公允的。

其二,改定《周易》经传体列。

《周易》经传原皆单行,后来经师为便于学者研习起见,将经文与传文合为一本并行,即为后代通行的援传连经之本。西汉初,费直治古文《易》,无章句,徒以《十翼》解说经意,这是援传连经的滥觞。东汉,郑玄传费氏《易》,分《彖传》、《象传》为六十四组,各附六十四卦经文之后,于诸卦《彖》、《象》前增题“彖曰”、“象曰”,以别于经文。这是郑玄对费直所传《周易》经传参合本体例所作的修订,使援传连经的规式初成范本。至王弼继起,对经传合并本《周易》的体例更作改定。所改定的要点有二:一是,将《象传》再行离析,以《彖传》、《大象传》分附卦辞后,各爻《小象传》分附爻辞后,使《彖》、《象》附经更为贴近。只留《乾》卦仍依郑氏体例,大概是为了让读者明了古本的体式。二是,将《文言传》分割为两部分,各附在《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彖传》、《象传》之后,并各题“文言曰”以标明之。经过王弼的改定,费直、郑玄所传《周易》经传参合本就以规范形式盛行了1700多年,至今犹然。尽管宋代以后学者力图恢复古《易》旧式,但最终也难以取代王弼的传本。

 唐代的《易》学,可分为主流和支流两方面叙述:

(一)主流,以孔颖达《周易正义》为代表

唐代初年,朝廷修撰《五经正义》,孔颖达等人主持其事。《周易正义》采用王弼、韩康伯的注本,孔颖达为之作疏。王弼所注《周易》,只包括六十四卦经文以及《彖传》、《象传》、《文言传》,而《系辞传》以下不注。后来,谢万、韩康伯、袁悦之、桓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爰、顾欢、明僧绍、刘巘等十人相继补注,因韩注独得盛行,其余九家皆亡。孔颖达的疏解,即根据王、韩旧注,详为阐释,其中基本观点均是依循王弼之说(韩康伯注《系辞传》以下亦本王义),间或引用别家说法互为比较参证。所以,统治唐代《易》学领域的虽是《周易正义》,但起根本影响作用的仍是王弼的《易》学思想。

孔颖达(574-648),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字冲远。生于北朝,少时曾经跟从刘焯问学。隋大业初,选用“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之后,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诸职。他主持撰修的《五经正义》,是奉唐太宗之命进行的。由于唐代科举取士是以《五经正义》为教科书,所以其书影响至大,而在唐代《易》学界起主导作用的亦为《周易正义》一书。

(二)支流,以李鼎祚《周易集解》为代表

唐代《易》学的主流既以《周易正义》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沿承王弼扫“象数”、阐哲理的主张,但也未曾阻止两汉“象数”《易》学的余绪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传。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此书广采两汉以迄唐代象数《易》家的注《易》之说,凡得三十余家,其宗旨在于黜玄言、崇象数。

    李鼎祚,《唐书》未立传,故其事迹未详。据其他少数资料,知其为资州(今四川资阳以南,内江市以北)人,生活年代为天宝以后,曾任秘书省著作郎。他撰辑的《周易集解》,在《周易》象数学尽废的年代,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学说。经历唐、宋、元、明诸朝,研究李鼎祚《周易集解》者并不多见,到清代崇尚汉《易》学者才对之高度重视,成为研讨汉魏象数《易》学的最重要资料。

《周易》学说发展到宋代,又起了一个重大变化,形成与“汉《易》”相对峙的“宋《易》”。

    此派以道士陈抟开其端,相继传授给刘牧、邵慵等人,以《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图为说,使《易》说研究别生一条途径。

    陈抟(?-989),五代末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就隐居到武当山。后来又移居华山,与隐士李琪、吕洞兵等为友。后周世宗喜好外丹之术,显德三年(956)曾召见陈抟,向他询问外丹术,遂赐号为“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来到京师,向宋太宗建议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宗颇欣赏,赐号“希夷先生”。平生精于《易》学,其特点是“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期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辨惑》)。据传曾作《无极图》和《先天图》,前者为道家所主张万物生成是归源“无极”的图说,后者为六十四卦的衍生图式。著有《易龙图》、《九室指玄篇》等,均已亡佚。今存题为陈抟的所作的《阴真君还丹歌注》,收入《道藏》。

   刘牧,北宋衢州西安(今天衢县)人,字先之。举进士及第,后调州军事推官。曾与州将争论公事,被排挤,险遭杀身之祸。遇范仲淹,刘牧大喜,说“此吾师也。”遂拜范为师。范仲淹巡抚河南,荐举刘牧,于是为兖州观察推官。累官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平生精研《易》学,远承陈抟之传。著有《见解》、《卦德通论》、《先儒遗论九事》、《易学象数钩隐图》。后者今尚存,收入《道藏》及《四库全书》。

邵雍(),北宋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字尧夫,谥康节。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朝廷屡征召授官,均不赴。与周敦颐、张载、程颐合称“北宋五子”。接受陈抟一派所传先天象数《易》学。隐居读书期间,四时耕稼,自给衣食,将其居室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根据先天象数《易》理,提出“天地亦有终始”(即毁灭又复生)的观点,并提出用“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历史的方法;认为现世的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将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种时期。主张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答》等。

   北宋胡瑗、程颐,专以儒家伦理道德阐说《易》义,其说兼取《十翼》与王弼《易》学而广为发挥,自成一派,对后代深有影响。至南宋朱熹,全盘接受程颐的《易》学,又采纳陈抟、邵雍“图书”之学,全面推广阐扬,遂有“宋《易》”之名与“汉《易》”相对峙。

    胡瑗(993-1059),北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字翼之。世居陕西路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主教苏、湖二州二十余年,从学者众多。以儒家之理解《易》,著有《周易口义》,由其弟子倪天隐记述师说,故名“口义”,收入《四库全书》。

程颐(),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哲宗时被列奸党,贬至四川涪州。从事讲学和著述三十余年。与其兄程颐同学于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合称”二程“。《易》

学专著有《周易程氏传》,承胡瑗之学以儒理解《易》,详述六十四卦的旨趣,唯《系辞传》以下不注。其观点对南宋朱熹颇有影响。后代学者又将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与朱熹的《周易正义》合称为《传义》,元、明《易家》多遵循程、朱之说治《易》。

     朱熹(),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久居建阳(今属福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青年时师事李侗,为程颢、程颐的四传弟子。曾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强调“蓄锐待时”,反对盲目用兵。平生博极群书,凡经、史著述以及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广涉深研。且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继承并发展二程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与二程合称为“程朱学派”。在《易》学方面的建树,以《周易本义》,成为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中长期沿用的《周易》教科书范本。

    南宋李光、杨万里,虽不废胡瑗、程颐以儒理阐《易》的旧风,但更注意援引历代史实,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义理相互印证,以揭明各卦、各爻的象征旨趣。这种方法,又自成一派,对后代《易》学也颇有影响。自此以后,《易》学派别的分歧,日益繁多。

     李光,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字泰发,少年时知礼老成,不喜欢嬉戏,他父亲称赞他说:“我的儿子真像云间鹤,将来可能会振兴我们的门弟。”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师事刘安世。除太常博士,迁司封,曾论士佞谀成风,言辞切至,被权臣王黼所嫉恶,贬阳朔县。入南宋,于高宗时累迁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向朝廷所论谏的均是复国统一的根本大计。因忤逆秦桧而被罢官。卒后谥为庄简。《易》学著述有《读易详说》,是以史证《易》的第一部专著。

杨万里(),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绍兴年间进士。曾官奉新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左司郎中等。累至秘书监。力主抗金,曾上《千虑策》,反对投降观点。《易》学著述有《诚斋易传》,与李光的《读易详说》同为以史证《易》的重要著作。

   自元代至清,《周易》学说的发展大体是在汉、宋两大流派的基础上衍申开拓的。

   元代《易》学家,大都笃守程颐、朱熹的遗说,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等皆是代表作。

   明初叶仍是如此,如胡广《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等书影响较著。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狂禅”解经的学者,如方时化《学易述谈》四卷,总是以禅机作为抒论的要点;徐世淳《易就》六卷,解《易》言辞处处流露出禅家的语调;苏濬《周易冥冥篇》,观其书名,便可知显示着援禅入《易》的特色;至释智旭《周易》禅解,更明言以禅解《易》,是这方面著述的重要代表作。这又是当时《易》学流派的一个旁支。

    至清代学者辈出,注重汉学,务求征实,如惠栋《周易述》、《易汉学》、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即是著名作品。此时,“宋《易》”遂饱受攻击而渐消沉,风气又为之一变。

    元明清三朝的《易》家,兹举吴澄、智旭、惠栋、张惠言等四人略为简介。

    吴澄(),元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字幼清。曾任国子司业、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因他所居的寓斋题为“草庐”,学者又称为“草庐先生”。其学说本于南宋朱熹,兼采陆九渊的说法,主张折衷朱、陆。他的《易》著述《易纂言》,是《五经纂言》中的第一种。

    智旭(),明末高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谷姓钟,名际明,字蕅益(一作藕益),号八不道人,又从所居而称灵峰老人。少年时研习儒家经典,誓灭释、老,著有《辟佛论》数十篇。后来读了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才开始笃信佛教,将过去的论著尽数焚毁。二十四岁就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改名智旭。此后广涉各宗,主张禅、教、律三学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崇祯间住持江浙各地,佛学著述甚丰。其中介绍佛教典籍的目录学著作《阅藏知津》四十四卷,为研习佛典的入门书。又本着“诱儒以知禅”的宗旨,作《周易禅解》十卷,援引佛理说《易》,所论并非尽涉虚无,颇有可取的地方。

    惠栋(),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定宇,号松崖,人称为小红豆先生。为著名经学家惠周惕的孙子、士奇的次子。惠家世代笃守古学,而惠栋所得最见精深。早年研究文词、史籍,旁涉诸子百家及佛学、道教,后来专心于经术。治经以博闻强记见长,主张尊古训、守家法,认为汉经师之说与经并行,凡是出于汉儒的说法都应当遵循。《易》学著作《周易述》,继承父辈治《易》传统,专门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末编附以己见,以发明汉《易》之理,并论述《河图》、《洛书》和宋代先天、太极之学的关系;又有《易汉学》一书,罗列汉代主要《易》家的说《易》条例,详加考辨,为研探汉《易》的重要参考书。

    张惠言(),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平生治经最重《易》、《仪礼》。在《易》学方面,认为汉魏《易》家所传学说唯虞翻之说较为详备,所以专治虞《易》,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虞氏易礼》、《虞氏易侯》;除关于虞氏《易》的著述外,又有《易义别录》、《易纬略义》、《易图条辨》等传世。

    清乾隆间,编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综观《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把先秦以来的《易》学发展概括为“两派六宗”。其说指出: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及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機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四库全书总目 经部 易类小序》)

这一说法归纳了《易》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流派。总其大端,即为“象数”、“义理”两派。“象数派”的正宗学说,见于汉魏学者以《易》象(八卦的众多卦象)、《易》数(阴阳奇偶之数)为解《易》途径,既切合占筮的用途,又发挥《易》理的深蕴。“义理派”主于阐明《周易》的哲学大义,王弼以老、庄思想解《易》已开其风,至胡瑗、程颐刚蔚为大观,而李光、杨百姓里援史证《易》则又将义理《易》说进一步引申推展、发扬光大。平心而论,汉儒以“象数”解《易》,有时执泥卦象,并杂入种种术数之说,每使《易》义支离破碎。王弼一扫旧习,独树新帜,援玄理为说固属一弊,但他也并非尽弃象数,其宗旨宰在于探寻完整的《易》象,把握《易》理内蕴,使六十四卦经义条贯不紊。所以,“象数”、“义理”两派立说互有可取之处。近人吴承仕先生说:“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所设”(《检齐读书提要》),即是表明两派的主张应当相互参用,才能明辨《周易》大旨。

    但“两派六宗”只是针对《易》学的主要流派而言,尚不足以尽赅《周易》研究的广阔领域。所以《四库全书总目 经部 易类小序》继续说道: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可见,从先秦到清代的《易》学研究史上,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是十分宽广的。

  辛亥革命以后,《易》学研究的趋势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即除了继承前人的成果,在象数、义理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之外,更多的学者注重于接受现代科学理论,从各种新解度探讨《周易》。其中有从史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史料价值,有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哲学意义,有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文艺学价值,有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历学、医学、量子力学、生物遗传学等)角度探讨《周易》与诸学科原理的相通之处,有运用不同的方法探讨《周易》经传的名义、作者、创作年代 、发源地诸问题等等。这期间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易》学两大家:一是杭辛齐,著有《易数偶得》、《学易笔谈初集》、《学易笔谈二集》、《易楔》、《读易杂识》、《愚一斋易说订》、《改正揲蓍法》等七种,主于贯通旧学知,蔚为一家之言。二是尚秉和先生,著有《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周易尚氏学》等书,专研易用数之学,创为新说,“解决了旧所不解的不可胜数的《易》象问题”(于省吾《周易尚氏学序》),甚为学术界所推重。

    近年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帛书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经文、《系辞传》及卷后佚书。由于《帛书周易》与通行本不尽相同,所以及学术办是对它的研究大致围绕四个方面:(一)关于《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序问题。(二)《帛书》卦爻辞文学与各本的异同问题。(三)《卷后佚书》的考证问题。(四)《系辞传》残卷的辨析问题。尽管目前诸多问题的探讨尚未取得定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成果出现。

   总之,从先秦两汉至现当代的两千多年中,《周易》研究的历史是漫长的,《易》学流派及著述是繁杂众多的。清代学者皮锡瑞认为:“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经学通论》),此说或有一定依据。但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课题,我们应当认真考辨历史上的种种既有成果,扬榷是非,厘定得失,才能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这门学问的研究向前推展。

    (1)乾:卦名。帛书《易经》(以下简称帛《易》)作,有刚键之义。《周易》古经每一卦有六爻,凡阳爻以表示,阴爻以“- -”表示。《乾》卦纯由阳爻组成,在此象天。古今《易》本《乾》卦卦画“”旁多注以乾下乾上四字,指内外经卦皆乾,《坤》卦卦画旁则注以坤下坤上四字,其余卦亦同,案古时卦画即为文字,故断不会在卦画加此等注脚,此等注脚当为后世经师所加,又考南宋石经本亦无此四字,故本书悉删去此等注脚。

    (2)元亨,利贞:《乾》卦卦辞。元,始。顺利通达。利,适合、适宜。贞,一正固;一占问,在此为占问。

    (3)初九:每一卦第一爻皆称。《周易》六十四卦凡阳爻称,阴爻称。一卦六爻自下而上凡阳爻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4)潜龙勿用:潜伏之龙,不可轻举妄动。潜,潜伏、隐藏。龙,乃中国古代吉祥之物,指春神,又说为雨神者。故先民有祭龙以求雨之俗,龙的原形,有人认为是蟒、蛇、晰蜴、鳄鱼等动物,也有人认为来自自然之象——虹。《周易》取象于龙比喻阳气和君子。

    (5)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或地上)。见,读作,有出现、呈现之义。

    (10)或跃在渊:指龙在渊中欲跃而未路之势。或,惑。古二字通用。又可释为有的有人等,此释为惑。

   (12)用九:帛《易》作迥九。迥,通。此是说《乾》卦六爻皆九也。

    (1)坤:卦名,“ ”为《坤》卦卦画,纯由阴爻组成。古《易》中,帛《易》作,坤,有柔顺之义,象地。

    (2)利牝马之贞:远出前,乘雄马者与乘雌马者,皆占旅途吉凶,此占利于乘雌马者。牝马,雌马。贞,占。

    (5)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往西南可以得到朋友,而往东北则丧失朋友。朋,甲骨文作  ,原为古代货币单位,古代货币用贝计量,卜辞中有五十朋”“七十朋,《周易》中有十朋之龟,朋本为贝串,假借为朋友之朋,此指朋友。

    (7)履霜,坚冰至:踏霜时,当知坚冰不久即至。履,踏、踩。

    (8)直方大:直行横行皆一望无际。直,直行。方,横行。

    (9)不习无不利:不熟悉没有不利的。不习,不熟悉,不练习。

   (10)含章可贞:蕴含美德可心守正。章,美德。贞,正。

    (11)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跟从王做事,虽不能成功,但结局是好的。终,好的结果。

    (12)括囊,无咎、无誉:将口袋束扎,虽不会招来灾难,也不会带来荣誉。囊,口袋。

    (13)黄裳元吉:穿黄色裙裤开始即吉。黄,黄色。周人认为黄色是吉祥之色。裳,古人一般指下服。

    坤:始即通达。(此占)利于乘雌马,君子有所行,先迷途,后找到主人,西南可以得到朋友,而东北则丧失朋友。安于守正道则吉。

    六三:蕴含美德可以恪守正道。跟从王做事,虽不成功,但结局还是好。

    (1)屯(zhǘn:卦名。屯本义指草木初生,也有释为春、禾、椿者。在此象征盈塞,聚集。

    (6)屯如邅如:为难而团团转的样子。屯,难。邅(zhān),邅转,绕圈子。如,语助词,即样子。

    (9)不字:不嫁人。字,古礼女子订婚后即用簪子插住挽起的髻。此引申不许嫁。

    (10)即鹿无虞:追鹿没有虞人(作向导)。即,追逐。虞,虞人。古时入山林必有虞人做向导。

    (11)君子几,不如舍:君子企望得到(鹿),不如捨弃它。几,近、企望。舍,捨弃。

    (12)往吝:这通,行难之状,此指再往前行动。吝,困难。

    (14)小:贞吉;大,贞凶:(屯积的)少,占问则吉;大量屯积,此占则凶。,小,少,古二字通用。

    屯:始即通顺而宜于占问,不要有所往,宜于封建诸侯。

    六二:为难而团团转,乘马旋转不进,(来人)不是盗冠,是求婚的。(但)女子贞静自守,不嫁人,要过十年才许嫁。

    六三:追鹿而没有虞人(作向导),(结果)被迷入林中,君子企望(得到鹿),不如捨弃(它),再往前就行动困难。

    九五:屯积油汁,(屯积的)少,占问则吉,大量屯积此占则凶。

    (1)蒙:卦名。从草从彖,本义是彖上的草木。彖,高地,高地被草木覆敝。后引申为萌发、蒙昧、幼稚、蒙敝。

    (3)初筮告:第一次占筮则告诉(吉凶)。初,第一次。筮,占筮。

    (4)再三渎:接二连三(来筮)则是渎慢(占筮)。渎,渎慢、亵渎。

    (6)发蒙,利用刑人:启发蒙昧(之人),宜用于型人(使他得到警戒)。发,启发。刑人,受刑之人。

    (7)用说桎梏:脱去手脚刑具。说,在此读。古通用。桎梏,古代刑具,在脚称,在手称

    (8)以往吝:(虽)已前往,但行动困难。以,帛《易》作。吝,难行之状。古”“通用,在此应作

    (9)包蒙吉:取其蒙昧则吉。包,先儒多解为包容、包含。此有之义。古字亦有义。

    (10)纳妇吉,子克家:娶媳妇吉,儿子成家。纳妇,儿子娶媳妇。克,成。

    (12)见金夫,不有躬:见有金钱的男人,即失其身。金夫,有金钱的男人。躬,身子。

    (15)击蒙。不利,为寇:治蒙昧者方法不适宜,蒙昧者可变成盗寇。击,治、惩治。

    蒙:亨通顺利。不是我求童蒙,而是童蒙求我。初次占筮则告诉(吉凶),再三(来占问)是渎谩(占筮),渎谩则不告诉(吉凶)。(此占)宜于守正道。

    初六:启发蒙昧者,宜用刑人(使之得到警戒),脱去(刑人)桎梏,(虽)已可往,(但)行动仍很困难。

    六三:不要娶此女子。(她)见了有金钱的男人即失身。(这婚事)没有好处。

    上九:惩治蒙昧方法不适宜,蒙昧者可变为盗寇。若适宜,蒙昧者可防御盗寇。

: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1)需,卦名。帛《易》作。其本义为古代求雨之祭。需,从雨从而,而为天之隶变,故需与雨、天有关,正如《象》云:云上于天,需。《周易正义》释曰: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心明需。因而需为待雨。又案经  有光亨,光通广,王引之《经义述闻》:广之为言,犹广也。亨为祭祀,故光亨广亨,需又有广泛祭祀之义,故需为祭雨。有需与雩二字相通为旁证。雩,《说文》云: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公羊传》曰:大雩者何,旱祭也。《月令》曰:仲夏之月,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以祈谷实。而需与雩字形相近,又同为虞韵平声,因而在上古是相通的。故需本义为求雨之祭。后引申为等待、需要等意

    (3)光亨:广泛祭祀。!广。亨,祭祀。(详见《随》卦注释

    (6)需于郊,利用恒:停留在邑郊,适合守恒。郊,古指邑外。恒,一常规,一久。

    (7)需于沙,小有言:逗留在沙滩上,少有口舌是非。小,帛书《易》作,古”“通。言,责难,诃谴。

    (8)需于泥,致寇至:逗留于泥泞中,以招致盗寇。寇,盗寇、掠夺。

    (9)需于血、出自穴:停留在沟洫中,离开自己居住地方。血,洫。《说卦传》:坎为水、为沟渎……为血卦。血,洫通。穴,古人居住的山洞、土洞。

    上六:进入自己居住的地方,有三个不速之客来,(如果)以礼敬之,最终得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纹身线条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