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黄河在徐州段全长多少经过徐州共有多少年

【信息发布时间: 】 【】 【】

 铜山区张集镇2021年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市级财政引导资金项目(增补)

评标结果及拟确定中标人公示

根据工程招标投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该工程招标文件的规定,铜山区张集镇2021年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市级财政引导资金项目(增补)的评标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评标结果及拟确定中标人公示如下:

第一中标候选人名称:江苏万晙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中标候选人名称:盛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中标候选人名称:江苏立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确定中标人:江苏万晙建设有限公司 

本公告期自:20221011日起,至20221014日止,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上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间向招标人提出。公示期满对评标结果没有异议的,招标人将发布中标结果公告并签发中标通知书。

     人:徐州市铜山区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人民政府

招标代理机构:江苏博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顺着黄河故道沿线,一路前行,一路美景。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如今两岸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黄河故道正成为一条黄金水道,引领着两岸人民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2015年年末,经过水利部门三年努力建设,黄河故道中泓实现全线贯通,断流了160年的废旧黄河河道,恢复了生机。

跨越百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必将载入徐州的发展史册。“沉淤160年之久的黄河故道全线贯通”也荣获“徐州市创新奖”政府系统二等奖。

一座城与一条河百年情缘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徐州与黄河,有着数百年的情缘。历史上,黄河故道两岸广大区域也曾是仓廪殷实之地。然而由于南宋后黄河多次改道,造成沿线地区水系紊乱、土壤沙化,黄河留给徐州的,多是苦难的记忆。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山东利津入海,此后,在豫鲁皖苏境内遗留下一条长达730多公里的“地上悬河”,这就是如今的黄河故道。

徐州境内黄河故道全长258公里,包括故黄河和大沙河。自1885年以来,160多年黄河故道中泓没有得到全面治理,阻塞严重,存在因水源不足,调蓄能力差、灌排设施配套不足、水环境亟待治理等问题。沿线涉及150余万群众,集中了2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全市1/3的经济薄弱村和1/4的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条曾哺育了两岸儿女的母亲河,成为绵延百里的“贫困带”。

2012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的号角。2013年,《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获省政府批复实施,要求通过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七大工程建设,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自此,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全面拉开帷幕。

2012年,我市抢先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机遇,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程,这项事关沿线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在群众的期待中迅速推进。

“沉睡”百年如今活力再现

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黄河故道全线贯通,完成中泓治理182公里,开挖土方约6500万方,累计完成投资约20.88亿元,争取了省级以上投资14.1亿元,同时拉动地方配套资金7亿元。

我市坚持水利、交通、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土地综合整治“七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中泓贯通、道路畅通、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城乡用地统筹等“九项工程”。市水务局凝聚共识,先行一步,明确了“先通中泓,后再配套”的工作思路,以及“三年三步走”的实施计划(2012—2015年),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夯实水利基础支撑。重点实施中泓贯通工程,通过拓宽、疏浚河道,加快沟通黄河故道与微山湖、骆马湖、徐洪河、徐沙河等周边水系的沟通互连,加强沿线中小水库治理和河湖湿地建设,全面恢复黄河故道行水功能,提高蓄水保水能力。

黄河故道中泓贯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1亿方新增水源,改变了农田靠天吃饭面貌,改变了沿线从前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促进了沿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在徐州市、县两级的全面推进之下,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故黄河中泓治理共完成投资18亿元,境内黄河故道中泓实现全线贯通,并且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沿线4个省辖市中率先完成的。一条曾经断流、破败、淤塞的河道,被打通“经脉”,活力再现。

黄河故道中泓拓挖后,大大改善了故道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旱能灌,涝能排,给正在腾飞的故道沿线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中泓贯通工程实施的同时,生态建设工程等也相继配套实施。丰县、铜山、睢宁等地先后建成故黄河二坝湿地公园、红杉树农业生态园、双沟镇千亩石榴园、古邳镇千亩银杏园、房湾生态湿地、黄河东西闸湿地等,故道沿线景观质量大幅度提升。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黄河故道生态环境廊道,正在提速建设。未来,一幅人水和谐的千里画卷,将沿黄河故道全线铺开。

这条堪称徐州人民母亲河的故黄河,正在被装扮着。随着全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拉开帷幕,徐州市委、市政府把综合整治故黄河市区段作为市重点工程。遵照“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涝为主,使河面变宽、河床变深、两岸变绿、河水变清,古老的黄河,经过不断治理,将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继续深情地兹润和哺育着两岸古彭人民。

故黄河公园是徐州人民改造故黄河的杰作,是徐州人民的骄傲。公园贯穿古城,全长7公里,绿化面积157.6亩,为开放式的大型公共绿地。

徐州,地处沂、沭、泗诸水下游,历史上汹涌的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无数沉重的灾难,徐州人民饱受水害之苦。 公元1875年,黄河在徐州留下了一条故道,由于黄河故道河床高出地面,堤岸残破,河道淤塞,每逢汛期,故黄河水位高出地面3至7米,严重威胁着市区人民的财产安全。为此,徐州人民曾经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宋知州苏轼、明总理河道潘季驯治水保城的业绩和佳话。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社会,根治黄患,人们只能寄"苏姑显灵"、"铁牛镇水",而故黄河,犹如一条巨大的水袋,千百年来悬吊在徐州人民头顶,随时都有浇顶之灾。 水患不除,寝食难安。解放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方针,先后对河床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五十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水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人民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治理故黄河,变水患为水利,一方面对河床进行疏浚、加宽、复堤、砌石挡水,一方面铺路架桥,河岸广植花草树木,大搞绿化,开始了新的黄河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十余年建设,一个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景点相连、景色宜人的开放式带状公园呈现在市民面前。

故黄河公园,北起合群桥,南至鸡嘴坝,横贯市区庆云、济众、和平等9座大桥和中山、淮海、建国等市区7条主干道,全长6313米,宽20米,花坛166个,乔灌木90225株,树种50多个,游园道路8000余米,绿化面积157.6亩。林带面积43亩,每年播种花草30多亩。昔日的黄河故道,而今如绿色玉带,沿碧水清波绕系城区腰间,成为徐州市重要的风景旅游带。

今天起,从“古黄河”碑到“百步洪”题刻,市民可以享受一次“文化之旅”今天,如果你从故黄河西三环桥开始,沿着故黄河边顺流而下,8处11座精美的雕塑会逐一呈现在你的眼前。从“古黄河”碑到群雕《兵魂》,到汴泗交汇碑、禁碑、张良墓道碑,再到地雕、文化墙浮雕,再到百步洪广场,移步换景,满眼皆是景观。这就是水利部门刚刚完成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

在实现了故黄河绿化、亮化的基础上,如何将其打造成为一条贯穿徐州的“文化景观”?中国美术学院提出设计方案,市水利、园林、规划等多家部门邀请我市相关专家多方论证,并赴外地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后,2007年3月3日,由市水利部门施工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经过长达9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天,市区故黄河沿岸的8处11座精美雕塑已全部亮相。

市水利局故黄河市区段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张纯旺介绍了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的基本情况:

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的环境区域,西起西三环路桥,东至汉桥,河道长约9公里(两岸沿线景观带为18公里)。该景观带是徐州城市的核心景观之一,也是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

故黄河是养育徐州的母亲河,因此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定位在“河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主题——《河之魂》(母亲河)。着重于故黄河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河流变迁以及影响徐州历史的人和事为主要题材,同时结合民俗民风等内容,使得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创作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成为环境的画龙点睛之笔。

徐州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形式根据大环境进行设点,各点依据不同题材创作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每件作品均蕴涵汉代的艺术风格,贯穿北方粗犷、浑厚的整体风貌——“雄”,区别与南方精细、小巧的柔美——“秀”,充分体现黄河澎湃之势和河之魂的主题,与徐州城市风格相协调。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黄河在徐州段全长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