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水滴筹免费领取重疾险重疾福利版扣费吗?

首月1元不是每月1元啊,一定要看清楚!

这个套路早就屡见不鲜了,不光是保险公司,各大APP的会员充值都喜欢这么玩,

“首月X元,连续包月”,

先以低价吸引客户办理,将后续的收费轻描淡写的带过,再加上并不明显的「自动续费」协议,不细心地消费者可能被自动扣费了大半年才后知后觉。

但保险更坑的地方就在于,

其他的自动续费可以随时中止,但保险不交钱就只能退保,

白白退保,便宜的还是保险公司,损失的还是自己。

前段时间,不管是微信、抖音还是其他互联网平台上,有个保险的广告随处可见,

【首月1元,保额600万,仅剩XXXX份,立即领取】。

卖得是一份百万医疗险。

像极了楼下那家一年四季门口都贴着“店面转让,清仓处理,最后一天”的杂货店。

这么久过去了,营销的手段还是没长进。

后来,跟几个用户聊过以后,我发现关注的重点出了问题。有不少人问:
“我买了这保险,首月1元,为什么第二个月还要交几十块啊,是不是骗人的?”

知乎上也能轻松找到相关的提问,比如这条:

我心想这坏了,这些人连怎么缴费都不清楚,
保障责任、健康告知这些更复杂的东西,肯定不知道。

如此营销,100%会出大问题的。

果不其然,前几天,罚单就下来了:

罚单的违法违规事实显示:在手机网页“X医保住院医疗”投保页面以【领取】替代【投保】概念,以“仅剩XXXX份”进行营销,且未引导客户如实健康告知,被处罚款12万元。

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可能觉得字面上看上去好像也没那么严重,但其实这其中的坑多着呢,

由于消费者对保险不了解,很容易就被引诱误导。

看完下面你可能会觉得,这一系列的坑爹的行为,只罚12万元太轻了。

用【领取】替代【投保】概念,以“仅剩XXXX份”进行营销,

这些只是银保监依据保险法给出的惩罚由头。

其实首月1元的保险的坑远不止此。

1、首月1元≠每月1元

首月1元听上去可太诱人了,仿佛白嫖了一份医疗险。

反正才一块钱,就乐呵呵掏钱买了,买的时候一般还会询问是否自动扣费,消费者也不多想就直接勾选了,到第二个月手机自动扣费的时候人傻了,这是咋回事啊,怎么突然扣费这么多?

朋友们!首月1元不是每月1元啊,一定要看清楚!

这个套路早就屡见不鲜了,不光是保险公司,各大APP的会员充值都喜欢这么玩,

“首月X元,连续包月”,

先以低价吸引客户办理,将后续的收费轻描淡写的带过,再加上并不明显的「自动续费」协议,不细心地消费者可能被自动扣费了大半年才后知后觉。

但保险更坑的地方就在于,

其他的自动续费可以随时中止,但保险不交钱就只能退保,

白白退保,便宜的还是保险公司,损失的还是自己。

你以为你交了1元“试用”一个月,月末就取消,就能成功薅到保险公司的羊毛?

医疗险都有等待期,一般来说是30天,30天内出险保险公司不赔,

也就是说第一个月你根本没有得到保障

2、次月11元起≠次月11元

某一些产品会用大大的字写明次月XX元,再在旁边加个小小的起字。

就像商场门口大大的“全场商品一折起”,实际上真正打一折的商品就那么一样,而且一定是卖的最差最便宜那款。

保险也一样,这个11元是按最低的费率算的,次月也可能收200。

我们来看看某款首月1元产品的费率表:

按照表格来看,基本上只有15岁左右投保才有可能次月11元。

拿50岁来算,平均每个月要交元,也就是说除去第一个月1元之外,之后的11个月都要交89元.

试问如果一开始就说清楚,这款医疗险每年上千元,你还会草率的购买吗?

3、保额600万≠得病赔付600万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保险,看病花多少报多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额只是数字,别看保额六百万,其实大部分都用不上。

下图是18年泰康的理赔数据:

只有三起超过了50万,有些还不到30万。

此外,百万医疗险还有一万的免赔额,

也就是说看病花了5万,社保报销2万,再除去1万的免赔额,医疗险就报销2万元。

所以千万别误会了,以为一旦得了条款约定的疾病,就一次性赔600万给你。

这只是又一个迷惑人的小套路而已。

(一)买保险,不懂千万别买

保险套路越来越多,普通人是防不胜防,

就好比这些铺天盖地的“首月一元医疗险”,看似是很低级的营销手段,但对保险小白来说,确是十分有效的收割手段。

大家想清楚,出于严谨性,保险条款从来都是复杂的。

咱不能说,一边抱怨保险合同又臭又长难懂,

一边看到营销活动,能“捡便宜”,就傻乎乎得不看条款买保险。

这样伤害的是我们自己啊!

买保险,不懂千万别买!

拿到一份条款以后,我们起码要看下面三样东西。

买了份保险,咱起码得知道这保险保什么吧。

自己得了病,拿着份意外险去保险公司要赔钱,保险公司肯定不赔啊。

可事实上,不清楚保险保什么的人,大有人在。

像这份条款责任很清楚,重疾怎么赔,中症怎么赔,轻症怎么赔。
不懂这些术语也不要紧,可以打保险公司电话问。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客服起码对责任还是比较明晰的。

打电话时要录音,反复确定模糊的责任点。

搞清楚了保险保什么,下一步就要搞懂保险不保什么。

这部分会写在免责条款里。

这部分通常来说更容易读,也更容易懂。

如果看到有比较模糊的免责,也是可以打保险公司电话确认的。

同上面一样,不再多说。

你见到的绝大多数理赔,都是因为没有进行合理的健康告知。

很多人健康条件根本没有达到保险公司承保的要求,就买了这份保险。

更有甚者,有人根本不知道健康告知这回事儿。

如果在投保时不符合健康告知,后面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有很大概率是不赔的。

所以在投保之前,一定要逐条逐字地看健康告知:

这东西没人能代劳,必须得每一点都要确认无误,才能购买。

如果身体状况有一点点不符合,可以申请核保。线下保险有人工核保,线上保险有智能核保(也可申请人核),核保通过后也可正常购买。

一定不可免去健康告知的过程,切记!

不管对方营销手段多么高超,也不管对方把产品吹得多么好,价格多么便宜。

上面这三点是一定要亲自看,而且搞懂的。

搞不懂,就不要考虑买它。

(二)如何挑一款“正经”得百万医疗险

这些宣传“首月一元”的保险,其实叫做百万医疗险。
最近几年很“网红”,包括支付宝和微信在内,都有不少爆品。

其实要想不被套路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记住核心的挑选条件即可。

就拿百万医疗险来说,无需看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挑选只需看几点:

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一个都不能少。

其中特殊门诊,还包括门诊肾透析、门诊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的门诊抗排异治疗三部分,

这些对应的都是比较严重的重疾,要花费的费用一般会很高。

可是有些鸡贼的产品,会偷偷少赔一点。

所以买百万医疗险,全面的基本保障是首要因素。

百万医疗险都是一年期,所以续保条件很重要,

这关乎着今年买了,明年还能不能买到,或者是发生理赔后能否继续续保。

目前最好的最好的产品,是阶段性保证续保。

也就是说,只要买了,在这6年之中,无论是身体出现了变化,或者是产品下架了,也不影响这六年之中的保障。

再比如保证15年续保(可调价)。

就像本文提到的600万保额,大部分情况下都远远用不上。

所以很多医疗险提到的300 万、600 万保额,大家看看就行,不必作为考量一款百万医疗险好坏的标准。

免赔额是自己需要自担的部分,超过免赔额,保险公司才会报销。

以社保报销70%来算,

免赔额1万,就意味着总的医疗费用要到4万,才能用上这保险。

目前比较主流的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是1万,重疾/癌症0免赔。

以这几点作为挑百万医疗险的标准,再在这些条件下,挑选价格最合适的,一般都不会出错。

具体产品攻略,可以参考这篇:

如今各大资本巨头们疯狂涌入保险业,

比如京东、轻松筹、茅台、苏宁,还有各个银行、各个房地产开发商等等。

他们通过试图通过低价营销快速获客,占据流量。

这些快速增长的用户数则成为了提升公司估值的重要砝码。

为了方便收割,他们甚至不敢用“投保”这个概念,转而用“领取”代替。

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于我们个人,就可能导致保险买了不赔。

咱们老百姓,一定要擦亮慧眼,不要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保险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但这句话有两个重要前提,
你得清楚你买得是个啥?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1. 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或者扫码关注我的公号“肆大财子”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 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前段时间,身边有一同学为母亲发起了“水滴筹”,相信我们在朋友圈也比较常见。因母亲生病住院,需要50万治疗费用。母爱为大生命为尊,我们同学都捐了款并且帮助其转发。

        可即便如此,一个月下来筹款仅10万元,杯水车薪!救人的医院也不可能为其打个2折,因生病向亲朋借钱更是难上加难......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觉得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假若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亲人生病了,且需要大量的医疗费,我们该怎么办?问题很尖锐,却是我们可能会面对的!

医疗险:最有良心的保险,一年花个几百元,就可解决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真正的是小投入、大保障。可解决因意外、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问题,免赔额外可以100%进行报销下图费用:  

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介绍和费率

1、我有社保,还要不要买医疗险?需要

  社保是最基础的国家保障,包括职工社保和新农合。社保不仅设有起付线即达到一定金额才给报销;还设有封顶线即超过一定金额就无法报销了。并且进口药、特效药、自费药、靶向药、特殊救治器材等都不可以报销,故社保只能解决基础的作用,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一句话就是:社保的作用是报销部分基础医疗费用,大概报销30%-40%医疗花费,进口药、特效药等报不了。

2、我单位福利好,有保险,都给买过了?

 单位买的一般是一年期补充医疗险,主要是为了应对平时的门急诊费用(一般封顶2万)和住院费用(一般封顶20万)、意外险,比较实用和常用。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不足1:没有突破社保限制,是在社保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报销,很多进口药、特效药费用依然报不了;

          不足2:报销额度有限,如果说社保能解决30%医疗费用问题,单位补充医疗还可以再解决30%。还需要自己再解决。

          不足3:误导,很多人对于单位买的保障是认识不足的,总以为单位给你解决很多问题,可事实是你的不清楚保障,甚至保单都看不到也没服务人员,耽误了正事;

         不足4:单位给你买的是在职期间的,退休后可能会断交。断交后再买保险,身体还能达标吗?买不了啦。

3、百万医疗险免赔额为啥有1万?

          百万医疗险算非常便宜了,对于30左右的年轻人,一年费用仅400元。如果没有免赔额,任何人都会产生门急诊或者住院费用。如果人人都能报销,那这个保险就没有存在价值!

4、很多人说,医疗险是消费型保险,没生病就白交了?

  a,如果我明确知道未来几年不会生病且身体不会有异常,我肯定不会买医疗险。可大概率是:生大病概率是很小,但体检可能会出现异常,如结节、息肉、囊肿等,这些异常导致投保无法完全通过,就不好买了。

 2、假设生病第1年:花费了30万医疗费用;在生病第2年,按合同要求是不能拒绝被保险人续保的,可继续购买医疗险,又能报销第2年住院费用……以此下去,是不是可以解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问题!!!

百万医疗险主要解决患者医疗费用的问题(意外+疾病)。属于报销型产品,即凭借医药发票进行报销,超过一万的部分可以实现100%报销。每年只要花费几百元至上千元,就可以实现高达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医疗费用报销。缴费一年保障一年,可续保到终身,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一般五年一增长)。 

           重疾险主要是为了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家庭收入损失。是给付型产品,即只要达到合同规定的疾病理赔要求,无论治疗费用是多少,立马赔付几十万保额。不仅有钱看病,还弥补家庭经济损失。

          这就是健康险的“黄金组合”,彻底解决医疗费用和经济问题。百万医疗险每年最低只要几百元,最高可以报销医疗费用400万;而50万保额的重疾保障却需要大几千,我们该如何选择?

          1、如果要保障充足,那绝对是黄金组合,两者都不要少;万一生病了,医疗险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看病不用花钱。而重疾险还能赔付几十万解决经济问题;

          2、如果经济允许,两个产品只要一个,那选择重疾险。重疾险不仅可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问题。比如买了重疾保额50万,看病花了30万,那还有20万解决经济问题;

          3、如果经济不允许或者重疾理念不到位或者先打算买份保障以后再完善再或者年纪大了,我建议花几百元买份百万医疗险,可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滴筹免费领取重疾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