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朝兵部侍郎郎王家彦后人现状如何?

说起明朝灭亡,大部分原因都要归结于崇祯皇帝的无能和朝臣的腐败。当翻开陈旧的历史书,剥去那些虚假的记载,你会发现其实明末不乏治世之能臣,王家彦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1636年,王家彦父亲生病去世,王家彦只好回家服丧。此前当官的十年,王家彦得罪了很多贪官,上疏弹劾他们的奸诈、贪污腐败和专横,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能够改善当时朝政弊端的举措,核查很多贪官隐藏的财产。正是由于王家彦和其他正直同事的直言不讳,朝政为之一清。

当时,福建发生动乱,刘香圭等人劫掠同安镇,屡次侵扰省会福州。王家彦上疏百余条,震撼朝野,陈述的内容都有助于民众福利,有利于朝政的改革。王家彦认为明朝发生的动乱全因贪官们搜刮民脂民膏,底层百姓吃不到饭,才无奈逃跑当盗贼。这一点揭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底层百姓被逼无奈反抗,从而改朝换代。

崇祯十三年,大臣黄道周上疏建议加强边境的戍守,结果惹得崇祯皇帝很生气,想下令杀掉黄道周。王家彦得知后,请求同僚的帮忙,并为此多方奔走。最后,王家彦联合愿意帮忙的大臣,为黄道周上疏请求减轻罪罚。崇祯帝得知大臣求情,免除了黄道周的死罪,改为流放。

崇祯十七年二月,王家彦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崇祯帝十分欣赏王家彦,对周围人说:“军政只有家彦才能治理好,离开他不行。”可惜当时明朝政府已经彻底不运转,已无挽回之路。王家彦在兵部任上,勤勤恳恳忙于军务,尤其是督师任务,详细制定政策,甚至主动请原先逃跑的士兵重回军营之中。王家彦曾亲自登上城池,在大雪的冬夜,打着灯去巡逻,查看京城的防守情况。第二天,镇守的将士都很受鼓舞,士气十分高涨。

李自成率兵进攻准备占领北京城,崇祯皇帝命令襄城伯李国桢负责京城的守卫,宦官王德华监督京城内外的军队。结果李国桢独木难支,在李自成的胁迫威胁下投降了。投降的守卫营反过来攻城,镇守的军队一看是自己人,就放弃守城的决心,一哄而散,投降了农民军。当时王家彦被任命镇守安定门,但是必须听从宦官的指挥节制。宦官王德华投降农民军后,命令廷臣们不许登城,将所要投降的官员放走了。当时有秦、晋二位王爷也选择投降农民军,王家彦发现镇守的宦官投降后,立马选择去皇宫见皇上,结果没有见到。

北京城被攻破后,王家彦选择从城墙下跳下去,结果没有摔死。据史料记载,王家彦面对“守城不力”的指责时说:“国破身死吾何足惜!但主上存亡不可知,恨不追随乘舆,触死辇前,赎臣子万一之罪耳!”最后王家彦回家上吊自杀,尸体被仆人收葬。后来,被南明政权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

参考文献:《明季北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光后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