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前提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做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制新蓝图。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国70年来,274部现行有效的法律、700多部行政法规、1200多件地方性法规,有力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参天大树”。

    对此,小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看法: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只需党和国家努力就可以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辨析该同学的观点。

  •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①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②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3.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加快法律的立改废释进程,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各级人大已建成22万多个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让“原汁原味的民声”直达最高立法机关。这(       )

    ②是因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唯一方式

    ④表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依法治国的前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