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山水游记都是名胜记游之作,而诗词则是抒发个人的情志和抱负。这是单句吗?

任见:《白居易的初恋》

东邻婵娟子,长安进士试。

潜离与暗别,厚结无由释。

意中波涛涌,何堪夜岑寂。

前心安可忘,嗟嗟复惜惜。

任见当年写作《刘禹锡传》、《白居易传》和《元微之传》,有一些“副产品”,譬如他们居住过的庭院草屋,他们生活中的细末情趣等,尤其是他们的情感波折,官路历程,形成了大量的专著之外的文章。

白居易是初中课本中选用作品最多的唐代诗人,因而广为人知。白老师一生的情感交涉,无论家庭之中,还是风月欢场,无不丰富多姿,任见在《白居易传》中公正而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切,受到白氏家族后人和社会各界的诚挚肯定。

任见曾有兴趣写了一首诗,咏唱白老师和湘灵姑娘的初恋故事:“东邻婵娟子,长安进士试。潜离与暗别,厚结无由释。意中波涛涌,何堪夜岑寂。前心安可忘,嗟嗟复惜惜。”又于1997年4月以此诗的八句为八个标题,写了《白居易的初恋》。

当时写了此类文章甚多,题之为《晚唐骚客》系列,公开发表过的只有几十篇。此文除了在科罗拉多大学的内部中文网络“露面”一次之外,并未在国内公开发表过,不加修改,原稿推出,虽系“旧文”,尚算“新作”。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任官徐州时,不失天时地利,在符离城北埇桥一带置买了一处庄园,安置妻小。

渐渐地,符离北苑成了白居易读书交游的一方仙境。在这里,白居易结识了年长于自己的刘五、二张、二贾等“符离五子”,他们时常寻找机会,登山临水,放纵诗酒,相互唱和勉励。

刘五、二张、二贾皆系符离名流,他们之间的交游活动,既有知识的碰撞,也有情志的激励,使白居易正在积极准备的科举应试大获助益。

文采俊美,行为独立的刘五,跟白居易的兄长白幼文同为符离主簿。白居易于符离相识刘五时,行年二十,而刘五已逾三十矣,但得意之交,心迹亲近,相遇恨晚,年齿俱忘。虽说寓居之间有点距离,每日里均能听说对方消息。刘五感到寂寞时,一大早就来找白居易,白居易觉得萧条时,哪怕天晚也要去走访刘五。春雪初晴,共暖一杯寒酒,秋夜拨灯,写诗联句未知疲倦。

白居易和刘五两人,朝来暮去尚嫌有欠,携手同游犹觉不够,聊天不管时光,手攀树枝站到日暮霞飞,共饮哪有数量,相互扶将醉踏落花归来。

二张、二贾几位兄弟居住得更近了,每得闲时,便结伴访白居易、白行简兄弟。明月之夜,大家悠然散步在蜿蜒的小路上,落雨天,则连日同宿在草堂中。晴天丽日,吟啸同出,于清冽的濉水侧,观赏红鲤潜泳,或碧绿的陴湖岸,目送白鸥轻翔……

如果说和刘五的交游还助益于诗文学问的话,跟二张、二贾几位,偕弟弟行简不断四出玩乐,放达则放达矣,却扔掉许多大好时光。

有一日白居易把镜自照,看到唇间冉冉有髭须萌出,不觉大惊。年岁渐长,还只知游玩,功名怕要耽误啊。

心下畏惧,乃幡然转意,与二张、二贾相语道:“友谊之树,需要施肥浇水,培护其常绿,但你我几位须得早日清醒,发愤立志,刻苦不懈,各各博取功名,才是大道正途啊。”

二张、二贾听后俱为憬悟:“是也,是也。”当下约定分头苦读,相聚只在诗文交流,莫再山间水畔胡乱游荡。

不管怎么说,自贞元八年之后,白居易在符离的生活还是轻松愉快的,他和行简减少了交际,诗文确实长进很快。攻读之余,有时去流沟寺前古松下盘桓,有时去横山头欣赏桃花,有时跑到陴湖边上静看波涛碧绿,有时坐在濉河边上垂钓鲜肥的河鱼,小出即返。

这年,和白居易青梅竹马的东邻农家女儿湘灵十六岁了,出落得非常美丽,而且略通音律,嗓音婉转悦耳,在熏香醉人,秋高菊黄的季节,白居易与湘灵开始相互爱慕,随之沉入热恋之中。

娉娉婷婷的姑娘,十六岁的花季,像美丽的莲花,像下凡的姮娥,在白居易心里,她胜过一切天仙。

白居易常常单独外出,或袖诗,或携卷,禀告母亲曰访刘五,会张、贾,其实是私约湘灵。

白居易为湘灵吟诵新成的诗句,湘灵为白居易轻唱刚刚学会的新词,在傍晚的幽静小路上,你情我意,悱恻万端,直到清月高挂,犹是难舍难离。

明月作证,清风作证,草坪作证,山花作证,白居易和湘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微醺的气息里,一次次地如胶似漆,心身合一,只是,他们不敢告知双方大人。

暮色朦胧,月华如练,花蕊笼罩轻烟,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雕饰凤凰的琴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动蜀琴,又怕触鸳鸯弦。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递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忆情郎啊——

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听着湘灵姑娘深情的歌儿,白居易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理解她的九曲柔肠,他起誓道:“灵儿,你唱这《长相思》的意思我明白,我决不会忘记你的。等到得了功名,我一定会娶你的。”

湘灵更深地依进白居易的怀中:“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也不求你娶我,只是能有一天做你的下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白居易紧紧地拥起湘灵:“不,一定要做成夫妻,做成众人周知的夫妻。”

但当有一日白居易的母亲知道了他们的恋情之后,立即表示强烈的反对。

母亲的观点是,白家三代为朝廷干事,丈夫已经做到别驾了,门第比较高贵,儿子诗文优秀,地方考试不在话下,京考得中,也在料中,博取名次之后,白居易今生就是朝廷的人了。而湘灵,家中世代农人,住在穷巷寒舍,长物无多,惟有黄土地里讨营生,怎能跟我家般配呢?

未来的国家干部和农家穷姑娘不能相爱。但真挚的情很难拆散,家庭的反对没有减少白居易和湘灵的幽会,只使他们更加隐秘。

隐秘地相处,反而使他们的爱更加醇美,更加炽热,一日不见,势如三秋,一时不见,坐卧不安。

白母发现白居易和湘灵没有住手,不敢迟疑,与白父商量后,决定全家迁往白季庚任官的襄阳居住,这样,好让白居易离开符离,离开湘灵。

时值冬日,天寒地冷,傍晚,白居易在湘灵家中跟心爱的人儿悄然作别,两人身体相拥,热泪相融,不知过去多少时辰。

湘灵拿出一个香荷包和一双绣花鞋送给白居易,泣言道:“这鞋子是我新做的,还没穿呢,总想将来有一天穿上给你个欢喜的,看来无缘再穿了,就送给你带去吧,日日夜夜,就像我跟着你一样……”

泣别湘灵,回到家中,白居易彻夜心痛,难寐难眠。可在自己家里,哭也哭不得,说也说不得,只有一口口将泪水吞下,藏进肚底深处。

两颗心之外,谁人知道其中的曲折和深浅呢?

无情利剑斩断了连理枝,从此之后,孤寂的深夜两只鸟儿只有各自独栖了。河水再浑浊,有清的日子,满头乌发,也有白的时候,惟有悄然别离,令人心碎——预料彼此没有后期啊。

在启程前往襄阳的路上,白居易不时地回过头去,再望一眼,再望一眼,心中的符离,心上的湘灵……

双眼的寒泪,被冻得不能流淌,车马每经过一处高地,即要匆忙地回头遥望。

怎能忍受,未来的漫长岁月,千里之外的异地孤旅,夜深人静,独望相思之地,备受煎熬的时辰,何计消化心头哀愁?

任见:《白居易的初恋》

白季庚离开徐州任上后,曾经短时间迁调衢州,旋又于贞元九年北返,除任检校大理少卿兼襄阳别驾,白居易全家离开符离来到襄阳。

襄阳古城,历史久远,胜境甚多。诸葛孔明的隆中山,“轻裘博带”的关杜祠,还有堕泪碑,习家池,鹿门山……白居易为排遣相思,在名胜古迹间纵情游走,很长时间之后,方才略得平静。

人文景观的启示,大自然奇美风光的感怀,使白居易在寻访、领略古迹名胜之际,写下了不少俊美大气的诗文新作——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之,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前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白家团聚襄阳,切断了白居易的初恋,白母忧虑消除,全家其乐亦融融。可是万万没有料到,意外的变故却发生了,贞元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六十六岁的白季庚突然病逝于襄阳官舍。

由于白季庚生前为官清廉,没有什么积蓄,突然过世,担任符离主簿的白幼文和白居易兄弟三人不但没有能力把他的灵柩运回原籍,甚至也无力较好地安葬,这使白居易痛苦万分。只好把父亲灵柩暂厝于襄阳县东津乡南原村,然后跟哥哥一起护送母亲、外祖母和弟弟返回符离故居。

父亲去世,俸银断绝,白幼文因为守孝丁忧,也没了薪水,再加饥荒岁月,白居易家庭的经济情况变得非常困难,日常生活常常难以维持,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若是湘灵父女尚在符离操劳农作,肯定会慷慨相助的,但他们一家迫于穷困,流落别处谋生去了。

次年,白幼文赴任饶州浮梁主簿。不久,为生活计,也为前途计,白居易决定摆脱这种日益艰难的窘境,南下饶州,先去宣州溧水看望在那里做县令的叔叔白季康,再去浮梁投靠长兄白幼文。

这年夏天,白居易先把母亲、外祖母和弟弟行简送到洛阳,住在族兄家里,然后他踏上了南下的旅途。一路上心情抑郁,不知到了南国又当如何?

明月清辉,散漫在清浦,愁闷的旅人,孤卧于寒舟。烦冤袭人,难以入寝,短暂一宿,长过两季。若不是因为缺衣乏食,谁会来做孤独的江湖宦游呢——

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在溧水顺利通过乡试。十五年,在叔叔白季康的和哥哥白幼文的安排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在宣州主持的贡试。

白季康为县令的溧水,隶属于宣州,宣歙观察使兼宣州刺史崔衍,既是白季康的上司,又是好友,崔衍也知道白居易的诗才,自然比较重视。

试题《窗中列远岫诗》和《射中正鹄赋》,白居易的答卷才华横溢,如愿赢得崔衍的赏识,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取得“乡贡”资格,被举荐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宣城州试结束,白居易立即赶回洛阳,进行准备,又一届经冬历春的皇家科举将要举行,十年寒窗苦学一举金榜成名的重大人生关枢将要来临。

通过科举取士,通过文牍考试选任官吏,是大唐皇家的人事方法。

在各地学馆念书的“生徒”是科举考生的主要来源,另一类未入学馆者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即白居易这样的“乡贡”。

“进士”一科,尤为重要,许多名臣由此出身。进士试实际上是诗赋比赛,对文人的吸引力和及第的难度可想而知。

长安都城,轩车高乘络绎不绝,笙萧歌舞喧闹不止,可应考功名者只能向隅而立,苦诵苦背,日暮霞落,青山空空,夜半三更,明月寂寂,怅惘中是思乡人的两眼泪光,卷帘下是应试者的满腹愁绪。

自二十岁以来,白居易苦读诗书不敢有片刻懈怠,白昼课赋,夜间课书,间歇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常常口舌生急疮,手肘成胼胝,正值青年却异常瘦弱,年龄未老而齿发早衰,为了皇家开科,勤学苦读至此,想想难免悲哀。

进士试,百里选一的及第率,考生姓名亦不密封,都为权贵提供了舞弊之机。因此,考生们怕白费了十年苦读,竞相置办礼物,奔走豪门,希望得到推荐,得到提携,增加及第的把握,是为“行卷”。

白居易自然也希望得到帮助,但作为一个文采斐然的才子,他需要的不是试外援引,而是主试官的正直公允。

怎奈“行卷”恶风铺张,一介文士无力幸免,白居易也于贞元十六年正月向给事中陈京投递“行卷”,并附长信一封,措辞虽然不亢不卑,企求得到吹嘘揄扬的心思已然传达——

正月吉日,乡贡进士白居易谨遣家童奉书献于给事阁下。伏以给事门屏间,请谒者如林,献书者如云。多则多矣,然听其辞,一辞也,观其意,一意也。何者?率不过有望于吹嘘翦拂耳。居易则不然。今所以不请谒而奉书者,但欲贡所诚,质所疑而已,非如众士有求于吹嘘翦拂也。给事得不独为之少留意乎……

贞元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中书舍人高郢主持的进士试如期举行,试题为《性习相近远赋》和《玉水记方流诗》,另加策论五道。

这次大试,白居易以第四名高中。在同榜进士陈权、王鉴、郑俞、吴丹、杜文颖、崔玄亮等十七人中,时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还是最年轻的一个。

依照礼俗,新科进士放榜之后要参拜座主,谒见宰相,以及慈恩寺题名、大雁塔留念、曲江宴游、出席杏园探花宴等一系列礼仪活动。白居易一一参与之后,便是迫不及待地东归洛阳,报喜于母亲。

离京之际,同科进士设宴欢送,同唱衣锦还乡曲。

十年苦读,一举成名,上榜未觉得高贵,省亲方感到荣光。同榜一起相送,丝管雅声,响彻京郊。人生得意,离别之恨也忽然消散了,酒至半酣,长途旅行也不算什么了。翩翩东归,马蹄轻盈,春日莅乡,该是何等美好啊。

白居易回到洛阳,一家人皆大欢喜。但在欢笑声中,他并没有陶醉。

因为进士及第只不过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马上授给官爵,要得到职位还需经过吏部选试。选试过关,呈请皇上,才能授给官职。为了对付更高一级的选试,他必须继续勤奋学习。

在洛阳短暂停留,白居易便赴宣城拜谢崔衍的“贡举”之情,同时也希望得到崔衍的继续推荐、提拔。

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谁。提携增善价,拂试长妍姿……

霄汉程虽在,风尘迹尚卑。弊衣羞布素,败屋厌茅茨。养乏晨昏膳,居无伏腊资。盛时贫可耻,壮岁病堪嗤。擢第名方立,耽书力未疲。磨铅重剸割,策蹇再奔驰。相马须怜瘦,呼鹰正及饥。扶摇重借便,会有答恩时。

于宣城小住之后,白居易遂去饶州浮梁长兄白幼文任所。

以新科进士身份与兄长相聚,心中比较愉快,一直住到秋天,方归符离故居。

白居易回归符离,是贞元十六年九月,已是秋风萧瑟的天气了。

符离又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乱——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病卒,部下推举其子接其爵位,德宗不许,致使军乱,德宗命淮南节度使杜佑讨伐之,竟然大败,九月德宗不得不同意,诏许了张建封之子继爵。

虽说是场闹剧,也毕竟经过兵燹,悲风杀气,染遍山河,生民涂炭,疮痍遍布,惟有流沟山下的寺院,门前依旧静静地飘着白云。

这次在符离,白居易处理了外祖母的丧事,尽了孝心。

白居易此番符离逗留,堪称清净,除了必要的外出交际,便是读书作文,预备皇家的拔萃考试。能在符离较长时间地待下去,还因为湘灵姑娘也又回到了符离。

刘五、二张、二贾等“符离五子”,或为官吏,或为商贾,或为求取功名,离开家乡。故交中只有湘灵,还在孤身相守。而白居易之于湘灵,又何止牵心萦肺呢?

早年两小无猜的玩伴,随着岁月的演进,知识的丰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两个人的心紧紧地结在了一起。数年以前,明月清风之下,草坪山花之上,白居易和湘灵,于一次次地如胶似漆,心身合一之时,便曾秘密地构想美好的未来——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林,树枝连理生。

但碍于门第与礼法,他们连恋情都不能公开,更别说婚姻了。而今同以前更不一样了,符离埇桥的街坊邻里,格外高看新科进士白居易,使得湘灵这样的下女不能再“攀”白居易,真正的门第之差,也使得白居易自己无法再去相就湘灵。

同在符离,仍是邻里,两人离得如此之近,却再也不能随意厮守了。白居易因此常常在北苑独饮闷酒,翘盼日暮。

夜暗风息,避开人眼,好跟湘灵小会。

酒盏摆上桌几,斟酌满上又满,也难以排解相思,但看眼前身侧,枝头华英缤纷下落,又一个春天将逝。行年三十,不要再盲目自豪少年高中了,人生百年,已经溜走三分之一啦。

青春易去,前路渺茫,彼此倾心,相爱弥深的灵儿,一起生活的愿望不得实现,苦闷、怅惘、空虚、落寂的漫漫春秋该怎样度过?莫若一盅接一盅一盏连一盏,就这样沉醉不醒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白居易为湘灵写过一首一首和泪带血的诗,有的录在册中,有的铸在心底。

偶尔找到时机,跟灵儿幽会时,那些深藏的诗句,却是一句也无法吟给她听。农家男女到了年龄也自然婚嫁,自己连心上的人儿都不能迎娶,真是枉读诗书,枉为进士。

白居易只在独酌之时,于杯盏间隙,一遍遍喃喃地自我复诵,聊以排解愁怀——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时,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这是贞元九年离开符离时的泣血之句。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路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别离,生别离,忧从何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这是贞元十四年行脚溧水、浮梁时的哀痛之辞。

艳质无由儿,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这是独赴长安求取功名时的寒号之音。

湘灵不再奢望婚姻,但较以前更为意深情痴,将身与心一并奉献给自己的意中人。

湘灵对白居易的依恋、温存和热烈、痴狂,使白居易无比痛心,当然也为湘灵本人带来无尽的悲苦。白居易不敢长住下去了,于贞元十七年秋天离开埇桥,离开符离,转道洛阳,准备次年应考吏部的拔萃铨试。

再度与湘灵生离死别,秋风秋雨,悲泣悲咽,一对有情人的心早已入了寒冬。

任见:《白居易的初恋》

李唐王朝的科举制度是,进士放榜后一至三年,再应吏部的铨试,铨试合格方才授予官职。

铨试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种。白居易比照自己的条件,拟应贞元十八年吏部侍郎主持的书判拔萃科试。地方官的主要任务是理讼断狱,判,是官吏决狱断案的判决书,吏部认为:观其判,则才可知矣。

由于判在吏部拔萃科中极端重要,白居易自然是要认真准备的。他在寓居洛阳的半年多时间里,大量地练习判文,取得了实在的提高。他将自己的判文练习一百零一篇编为上下两卷,名为《百道判》,足以表明其认真与自信。

吏部试同礼部试一样,也是始于当年十月,毕于次年三月,经冬历春才能完成。

所以,白居易于贞元十八年冬前往长安参加铨试。这届铨试是吏部侍郎郑珣瑜主持的。经过一次次地考试选取,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李建、崔玄亮等名列甲等,联袂登第,数月的拔萃考试也使他们几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贞元十九年,白居易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校书郎官秩为正九品,品阶虽不甚高,但属于文采之选,许多名人均也初授此职,其仕途前景又是很光明的。

校书郎的平常事务是勘正文章,校对典籍,整理图书,白居易决意以此为起点好好地干下去。

白居易在长乐里租了一处房屋居住,也算定居下来。房屋是德宗建中年间宰相关播私宅的东亭。关播去世于贞元十三年,关播去世后房屋一直空置。

此番白居易长安寓居,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工作十分清闲,月俸一万六千,人不再劳累,钱也花费不完,既没有衣食之虑,也没有人事牵绊,租了三四间房子,买了一匹好马,雇了两名仆夫,心里常常处于满足状态。

在都城的熙熙攘攘之中,校书郎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梳头。上下班弹性掌握,工作也率性而为,七八挚友,你来我往,窗外有竹可玩味,门外有店可沽酒,何以待君子?数杆对一壶。

白居易住进关宅东亭,发现大宅各处多有植竹,东亭院落的东南隅就有一片,因无人照管,显得杂乱无章,荒秽不堪。关播为相虽说十分窝囊,但其内心深处还是颇有气概的,总想仿效其祖上关羽建功立业。

白居易动手收拾东南隅的竹林,刈除杂草,清去脏土,梳理乱枝,培铺新壤,连续干了几天,面貌为之大变。元稹、刘禹锡诸友来会,个个啧啧称妙。

白居易唤来工匠,将东亭墙壁重新粉过,于白壁上作《养竹记》,以孤直坚贞自勉自励——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居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尾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宴焉。

校书郎属于闲职,没有什么羁绊和约束,因此贞元十九年冬天,白居易告假东返。

白居易的三叔白季轸在许昌做县令,白居易决定去三叔处小住,实地考察一下地方官的本务,也是筹谋自己的未来。

河南道许昌县,地处陈、蔡、郑、梁之间,贞元以来,兵祸连绵,民生遭受严重破坏。白季轸贞元十八年到任,乘其弊而为政,可谓受命于危难,但他能做到约己以清白,纳人以简直,立事以刚毅,一年多就取得了显著政绩,对白居易触动甚大。

白居易在许昌县小住期间,适逢白季轸新修官舍落成,白居易写了一篇许昌县令新厅壁记,赞颂叔父的人品与政声——

许昌地处要道,建中、贞元之际,大军聚於此地,兵痞残害百姓,战火焚毁城郭,农田里生满荆棘,官舍被烧成灰烬,此时此地的地方官,做起来能不艰难吗?

白季轸在正直用人、清廉为政的同时,倡导储蓄,命先营粮仓,后建公署。农闲时用工,而且公平给酬。官舍建成,深浅有度,宽窄合适,俭不至陋,壮不至骄,可以遮雨挡风,更有利于视事。

官吏的形象因此树立,政务的处置因此便利,百姓的收入因此而增加,一举三得,其孰不韪之哉?

白家历来以清简为训,做叔父的严厉奉行,不敢有点滴差错,做侄子的援笔记下,也觉得十分自豪。

当地收成之好坏,田赋之多少,有专人记载,就不多说了,仅新官舍之修造一事,便可见正直官吏之作为也。

许昌小住之后,白居易便经徐州回符离。他想这次就将符离的家全部搬迁了,谁知事不由人,一到符离,便又陷入与湘灵姑娘的情感漩涡之中。

湘灵姑娘已经二十多岁,因为白居易的关系至今不曾出嫁。

白居易当然也未娶妻,如果湘灵出嫁了,他的心可能得点安慰,或者也就娶妻成家了,可是湘灵一直孤守闺中,这使白居易心痛不已。

白居易曾经再次试探性地请示母亲,母亲比以前更加固执。

白居易自己也犹疑难定,除了门第差距之外,现在又有礼教与吏秩的制约了,自己将居身于衙署之内,交游于官贵之间,列伍于朝堂之上,有妻如湘灵者,又何以处之?

然而,自己与湘灵,却是以身相许、指天为誓的啊。

这次居于符离,天天五味杂陈,不能终日。跟湘灵寻得片时欢娱,过后则愈加沉重,幸福与罪愆的决战,使白居易愁眉紧锁,不得开颜。

湘灵十分懂事,不求婚嫁,还不断地安抚白居易,设法使他宽心。但来自湘灵的慰藉愈多,反而愈使白居易深困愁城之内,纵使日日酩酊,厚结也无可稍解。

两颗心之外,这世上没有人知道深浅,连理枝被无情分开,孤寂的寒夜,两只鸟儿只能各自独栖。月亮缺了,有圆的时候,树叶谢了,有重生的日子,惟我与湘灵的情意,只能有令人心碎的结局吗?

在重重的心理矛盾中,白居易在符离捱到了次年春天。

贞元二十年早春二月,白居易将家搬离了埇桥。这第三次离别,可能就是永诀了,白居易一步三回头,泪眼模糊中,硕大的车轮仿佛从两颗心上隆隆轧过,满世界血色淋漓……

与湘灵姑娘别后,白居易自知后会无期,不免四顾灰暗,谁知路过彭城,蓦然却发现了一道亮色。

彭城地居枢纽,交通四达,控豫鲁而瞰江淮,占地灵而蓄人杰。白居易在这里遇到了才貌盖世、歌舞绝伦的奇女子关盼盼。

关盼盼出生于贞元三年,是一位书香人家的女儿,文采出众,诗词优美,还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更兼有一副婉转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垂涎欲滴,望眼欲穿。

贞元十九年,十六岁的关盼盼出落成了大姑娘,引得朱门大户延媒请妁,纷纭登场。

地方长官级别最高者武宁节度使张愔听说关盼盼美貌聪慧,以重礼收为家妓。

张愔籍贯洛阳,性情儒雅,颇通文墨,先是对关盼盼的诗文十分欣赏,继而对关盼盼的轻歌曼舞爱不能释,每日里如痴如醉。

虽然张愔家中妻妾成群,但因关盼盼能与他谈诗论文,对关盼盼情有独钟,意有专属,在彭城西郊,专为盼盼修建燕子楼别墅一处。

燕子楼依山面水,风景绝佳,楼前溪流弯弯,溪畔树色如烟,风光雅致宜人。

卧波的垂柳,丝丝落入水中,叶子与水草不分,鱼儿悠游期间,看到人影才打个涟漪转身隐去。

春夏季节,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过杨,翩然翻飞,不时有旋落楼头,啁啾歌唱的,给幽静的美境增添了无限的生趣,因此关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楼名为“燕子”。

张愔每日官务完毕,即至燕子楼会关盼盼,他们常常在在燕子楼头,欣赏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缓缓漫步,多少个月明之夜,相偎相依,数不清的晚雾朦胧中,喁喁低语。

张愔与关盼盼年龄相距甚远,由于爱好一致,竟也情愫和谐,十分投契。关盼盼得到了特殊的爱抚和快慰,张愔也享受到了人生难得的浪漫色彩和美妙境界。

白居易诗文优秀,名噪天下,又是新科进士,铨试拔萃,官居校书郎,难得路过彭城,素来爱诗重才的张愔自然要邀请了。

张愔邀白居易到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酒酣时,张愔乘兴唤出十七岁的爱妓关盼盼入席作陪。

关盼盼出场,席间顿然为之一亮。白居易不由叹为天人。

关盼盼对白居易这位朝野闻名的大诗人也是心仪已久,崇拜有加,对白居易的到来十分欢喜,掩不住软语欢欣,俏笑嫣然,频频执壶,为白居易敬酒。

关盼盼不愧为白居易的崇拜者,可以背出白居易的很多诗歌。美人儿的即席诵吟,使白居易惊喜不置,酒也不由得多喝了几杯,也跟张愔多碰了几次。

自然,白居易跟关盼盼也同样把盏对饮,听着美人儿的悦耳赞誉,就着美人儿的红颜羞色,周身温热,酒味也更加滋润绵长了。

张愔也十分自得,随之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也是借机进一步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出众才艺。

关盼盼欣然领命,借着几分酒力,连唱了几首白居易的诗歌,又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霓裳羽衣舞”。

不愧彭城名优,十分聪慧,白居易感到关盼盼对自己诗歌内涵的把握,不逾不欠,恰到妙处,在舞蹈中,关盼盼尤其晓得主客之别,多以身姿、媚意献于客人。

在白居易的娱乐经历中,关盼盼的表演,堪为最高境界,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在心中惊叹不已,几如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出现在眼前了。

水红色的菲薄纱裙,轻盈如燕的柔软体态,伴以醉态娇容,恍若仙子下临凡间。这样的美人儿,翩翩舞于眼前身侧,若亵风袅动牡丹花枝,隐没浸渗于白居易的诗心之中,犹似水光潋滟的红玉雕就的一幅不磨的倩影……

白居易想起了湘灵。灵儿也是秀媚可餐的,唱起《长相思》婉美动人,每次山隅幽会也十分迎合,但,盼盼毕竟大为不同。

盼盼的舞姿,忽如轻风吹拂,忽如彩云飘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白居易心旷神怡,不但多喝了七八十来盏,还当席赋诗,赞叹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可相拟,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媲美。

张愔盛情留客数日,除了在府中,还把白居易邀进燕子楼别墅,每日谈诗论文,早晚尽兴畅怀,自然少不了以关盼盼佐酒。

关盼盼歌舞诵唱非常优美,吟诗作对也十分了得,常常于楼头,于水畔,或书和,或口占,伶俐和娇羞相偕,使人如沐春风,不愿离弃。

张愔以燕子楼会诗人而志得,白居易惊喜于关盼盼的诗才,关盼盼聪敏地地表达对白居易的仰慕,各人各情,合并作徐、泗一带难得的文坛佳话。

彭城滞留期间,白居易被张愔安置在燕子楼高阁内歇宿。有时候,后半夜依然难眠,白居易便起身踱步,至廊台尽头。

近观盼盼的寝室,灯影飘渺,丝竹悠扬,谐和着盼盼的浅吟低唱,偶尔可见张愔高大的影子晃过橙红色的纱窗。抬眼远望,柳影浮荡,月色如水似雾,掩覆多少故事啊……

斯情斯境,动人遐思,白居易不由感喟命运开阖难定,意中滚滚,波涛难平。

人在世间,得伶俐美人儿仰慕,如张愔者,何等地舒心惬意也哉。

回顾自己,十多年来潜心攻读,目不旁视,误了多少良辰美景啊。

湘灵姑娘虽说痴心可嘉,毕竟诗书琴曲没有受过专门培养,较于关盼盼还是略逊一筹。

迈出斗室门槛,跨出情感围城,原来大千世界,处处都有芳草照眼,令人心旌摇动啊!

泣别湘灵的伤心情景渐渐模糊,彭城之遇盼盼,使白居易的情感取向转了个弯。功成名就之后,及时丰富人生、把赏美人儿的“骚客意识”在白居易的心中潜滋暗长了……

任见:《白居易的初恋》

永贞年间,革新风暴卷动朝野,激动难抑的白居易在撰写一封三千言的长信《上宰相书》,给本不熟悉的新任宰相韦执谊,表达自己的关注、赞赏、支持和期待。

二月十九日,某官某乙谨拜手奉书献于相公执事:……某伏观先皇帝之知遇相公也,虽古君臣道合者,无以加也;然竟不与大位,不授大权,不尽行相公之道者,何哉?

盖先皇所以辍己知人之明,用贤之功,致理之德,以留赐今上也。亦犹太宗黜李绩而使高宗宠用之也。故今上在谅阴而特用也,相公自郎官而特拜也。

所以主上践祚未及十日,而宠命加于相公者,惜国家之时也。相公受命未及十日,而某献于执事者,惜相公之时也。

某窃惟相公自拜命以来八九日,食不暇饱,寝不暇安,思所以答先皇之知,副今上之用,允天下之望哉,某窃以为必然矣。

况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洪业,虽物不改旧,而令宣布新;盖待其政者,勤堕邪正,系其中焉。望其令者,忧喜亲疏,生其中焉,听其风者,畏侮动静,出其中焉。

而将来理乱之民,安危之源,尽在于三者之中矣。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

崭新局面初步形成之际,革新派韦执谊、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王伾等所效顺宗,天不假年,在做太子时就已偏瘫,登极后理政艰难,其统治也如阵风过耳,仅在半年之后的八月九日,宪宗李纯在大明宫宣政殿即位。

宫中权宦联络各地节度使,为保既得权益,对顺宗暗中加害,对韦执谊等群起攻讦,一时波诡云谲,黑云压城。

宪宗也嫌视其父所用之人,对韦执谊等大张挞伐。很快,韦执谊被发配海南崖州,忧愤而死。

其他所有主张“永贞变法”的“逆党”最终皆被谪出京城。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旋又赐死,贬王伾为开州司马,刘禹锡为郎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时局瞬间翻转,风雨倒灌,震撼朝野,白居易在惊恐多日之后,侥幸未被追究,渐渐放下半颗心来。

永贞之遇,白居易毕竟差点撞上刀口,惊恐之际,也受到极大触动,刚刚生长的“兼济天下”之志几被摧折。

多年的社会游历,使白居易早就看到了下层草民的艰辛劳累、流离失所,看到了世情的阴暗一面,也看到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显贵生活,进入官场之后又看到了跋扈横戾、相互倾轧、污浊黑暗的险恶政治,不由萌生归隐之念。

白居易希望躲开这令人厌恶的一切。但逃避,显然又是不可能的。

他选择了华阳观居住,准备下一届的吏部铨试。

华阳观,林木蓊郁,环境幽静,平素轩车不到,是个人声阒寂的所在,虽则盛夏时节,因为植物充足的关系,烦暑早也远遁,若逢萧飒风雨天,金黄色的槐花撒落满地,犹似凉爽秋日,正是读书用功的好时节,好地方。

好友元稹,此时正住在与永崇里华阳观隔街相对的朱雀门街东二街靖安里。

白居易和元稹都正在预备应试制举,比邻而居,也利于交流,便于研讨。

制举属于殿选之试,是皇上下诏或者亲自主持的选拔人才的特殊考试,所试内容主要是结合国况世情的“策论”,考核应试者的政见与才能。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难度可想而知。

制举胜出者,美官特授,行文制策高峻突出者,更无秩序拘束。因而士人们无不精心揣摩时事,朝也孜孜,夜也矻矻,搜求激切辞,意在求高等。

元和元年春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大试。元稹考得甲等,授官左拾遗,白居易入选乙等,补为周至县尉。

白居易及进士第时,二十九岁,及“书判拔萃科”第时,三十一岁,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这年,他三十五岁。

未能授为京官,仅被任命为周至尉,白居易不免感到些许失意。

不过平心而论,直接高升如元稹者,在偌大国度,毕竟是少数,授予京畿的县尉,已算顺利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对于初入仕途的白居易而言,已经是极为优渥的待遇了。

白居易在周至县厅门前,栽植了两株幼小的松树。在折腰为小吏的惆怅日子里,这两棵绿松便是慰藉心神的嘉宾了。

松土,灌溉,小松树渐渐地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让人恍惚若处仙游涧中,而忘却了衙门的季节,一日到晚也不寥落了,好像三个好友厮守不离也。

只是不能关门,无论昼夜,只要扶扇推枢,忽然就变作“双影对一身”了,思念朋友,思念长安左拾遗元稹,思念符离,思念音信渐远的湘灵。

蕙风晚香尽,槐雨余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寞。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想起关盼盼的娇羞伶俐,想起张愔的桃花鸿运,怪怨自己没有福分。

充一县尉,官场事务清闲,自我的情感丝茧却越结越厚,终于在又一次偕同诸友游览仙游山和仙游溪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出乎料想的爆发口。

元和元年冬日,白居易和王质夫、陈大亮聚会于仙游寺云居阁,在诗酒畅叙中,大家不由谈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因为马嵬与周至本就不算太远,天宝十五年的马嵬喋血也才刚刚过去半个世纪,人们记忆犹新,话及马嵬兵变,各个唏嘘感叹。

而在白居易的意识深处,杨贵妃和关盼盼的美姿叠加在一起,体味尤多,尤深。

乘着酒兴,王质夫举起酒杯,道:“百代稀见的传奇故事,非遇出世之才不能润色记载。乐天精于诗,深于情,何不一歌其事,以使闻于后世,不致湮灭。”

白居易听得此话,感到眼前忽然一亮,是啊,多年来为人们所艳称的马嵬爱情悲剧,非大手笔不可触动也,但唐玄宗与杨贵妃“相见、欢爱、死别、长思”的缠绵悱恻和生死不渝,也必将成就光耀千古的大手笔啊。

于是,白居易激动地举起酒杯,感谢王质夫的建议,答应撰写《长恨歌》。

欣然干杯,随即又约:白居易将《长恨歌》写成之后,由陈大亮撰写《长恨歌传》。而《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均由王质夫先行赏析,作出文字评判。

三尊酒杯,再度高高举起,“当啷”碰响……

不日,《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均得杀青,相得益彰,各具其妙。

韵律宛转的《长恨歌》,以其便于吟唱,广受各界欢迎,不多日便传布朝野。

《长恨歌》,灌注了白居易无限深情的爱情奇辞,于都门、宫阙、帝王、后妃的影子背后,流着多少诗人自己的泪水啊。

白学士本来诗名高峻,因此一歌而声誉再度拔起,一时间,上至官贵,下至黎庶,无不为之倾倒,连长安歌妓也以能吟白学士《长恨歌》为出台加价的理由:我唱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也哉?

元和二年,白居易已经三十六岁。年逾三十,风流倜傥,诗文出众,却未婚配,在人们眼中毕竟有点不大正常。自然,这也是他平日郁郁不畅的因素之一。

白居易与湘灵姑娘的浪漫情爱,碍于门第和礼俗,尤其阻于母亲的一次次强烈反对,只剩枯萎一途了。仕途一事,到此境地,也只好耐心等待,而婚姻大事,再拖下去,便是不近人情了。

外出游走时,白居易从山脚地头挖来一株蔷薇,栽在府衙门厅一侧,常常睹花有思,慨然动情。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此时与白居易相知的杨虞卿迁调长安,跟其从兄杨汝士等一起居住在靖功坊。周至尉清闲的日子还是相当多的,因而白居易不断到长安停留,元和三年整个春天都宿于杨家,消磨时光,和杨家兄弟交好的同时,杨汝士家中小妹引起了白居易的注意。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别后何人堪共醉,犹馋十日好风光。

杨氏弟兄俱醉卧,披衣独其下高斋。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

耐心等待,吉星高照,不久,白居易终于获得升迁,受命入朝,任官翰林院。

离开周至后,白居易对周至的山水旧友,行思坐想,念念不忘。他不断修书发往周至,问候王质夫并诸位好友。

回忆当初相识,相互欣赏的是出乎世俗,我任周至小吏,也不是名利使之。因之,才有春阳下我们流连在仙游潭边,秋风中我们聚谈在云居阁头的美好回忆。

在高楼上欣赏潺潺流水,在青藤下观览漠漠青潭的日子,忽然间去了。吟诗,我们围坐在石头上,把酒,我们相酌在响泉边的情趣,忽然间消失了。

哦,告别了,乐天我是被簪缨所俘虏了呀。挚友你们还是山间的闲云,我却已经成了笼中的囚鹤。

然而,周至岁月,好似驻留不走的春梦,往事历历,全都像在昨日。又是一度春深时节,仙游山上和仙游溪畔的花瓣,想必正在飘落吧?

元和三年,对白居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到长安后,先做了一段时间的翰林院学士。四月二十八日,拜授左拾遗。不久,又与杨汝士的小妹完婚。

杨氏虽然不识文字,也远音律,但贤淑、美丽,她让三十七岁的白居易享受到了迟来的婚姻,因是,白居易曾词意恳切地有韵相赠自己的夫人。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陶潜不营生,翟氏自伐薪。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锈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翰林学士和左拾遗均属近职,随侍皇上,听候差遣,令人羡慕。

门下省设左拾遗六人,中书省设右拾遗六人。这些拾遗执掌供奉和谏议等职事,朝廷有大事商议,拾遗可参与廷议,直抒己见,也可直接向皇帝陈述政治得失、天下利弊,乃至应当兴废的意见。

拾遗虽说只有八品,年俸三十九万钱,但属于参与朝政、施展抱负的良职。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仙逝。白居易趁着丁忧,将几位多年暂厝于各地的亲属的遗骸,先后迁护回下邽,安葬于新营造的白氏家族墓地,算是了却了耿耿多年的夙愿,松了一口气。

离开奔竞劳碌的官场和喧嚣扰攘的京城,又忙完了母亲的丧事,及亲属的迁葬事宜,无端的空虚和惆怅又冒出头来。

渭河之滨的幽静显得愈加突出,清闲的半隐居的乡村生活,愈使白居易的心灵波澜难平。

夫人杨氏自丧女之后忧郁成疾,连绵不愈,在秋雨初霁的秋夕,白居易信步绣着青苔的院落,听到渭河边传来的捣衣声,不仅惆怅油然。

夏日的火热,早已远去,炎凉在雨中悄悄来临了。晴朗的日子,尚有残蝉独唱,巢穴清冷,留不住燕子了。竹席子卷起,团扇收拢来。晚来秋风渐渐吹过,人在青苔之间闲走,但听得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因为妻子多病,不能料理针线。冬衣没有缝制,夏服早已破烂。如何迎接早降的秋天呢?只有且来一杯,聊作自劝吧。

白居易的孤独感觉,随着秋的脚步愈来愈密,漫无休止。

木叶零落,如雨纷纷,月色惨白,犹似厚霜。夜已静,更已深,将要独卧时,谁来为我拂去床上的灰尘?

哦,湘灵!湘灵,湘灵,心上的人儿,你还在符离吗?你也在孤独中一样地煎熬着相思吗?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好在杨氏夫人识字不多,又身体病痛,心绪不安,不能管诗,方便白居易在情感深处与美艳娇娜的湘灵相会,长夜缠绵,不能出梦……

任见:《白居易的初恋》

元和十年,白居易和元稹分别被召回京师待任。他们的好友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也于这年正月回京待职。

永贞革新的贬官逐臣,心灵虽然受到很深的创伤,但并未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们盼望阳春三月长安百花盛开的时节,能在新的职位上重新发挥自己的才能,把逝去的岁月补回来,尽快地实现报国宏愿。

尤其是刘禹锡,白居易对之寄望甚深。

谁知道,春三月的题诗一首突然又改变了刘禹锡的命运。

长安春天,有看花风俗。春时,长安百姓观牡丹,“车马若狂”,赏百花,“不以耽玩为耻”。

刘禹锡同朋友相携去长安玄都观看花。玄都观里桃花满园,刘禹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桃花虽然诱人,但其品格不高,刘禹锡曾有句:“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表现出他对桃花的轻蔑。以桃花喻权贵,已有低看之意,而“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字里行间之戏谑、讽刺,绰然有似。

玄都观里轰动一时的桃花是在刘郎去后栽的,朝堂之上那些人物,是刘郎被排挤出朝之后才被提拔起来的。

刘禹锡的诗,非同别家,既出,轰动京师,广为流传。很快,触动了十分敏感的宪宗。

宪宗是通过逼宫方式登上皇位的,并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他本来就对永贞党人抱有夙怨,刘禹锡的诗又使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损害,被深深地激怒了。

十年前,宪宗为“二王八司马”定案,“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十年过去,时间不算短了,“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刚刚召回,待命之时,刘禹锡便诗涉讥刺,不悦执政,这样的人,还能任用吗?

这首诗尖锐无比,朝中对这首诗恼怒的人还不在少数,所谓“一坐飞语,如冲骇机”,刘禹锡在长安,还待得下去吗?

当然公正地讲,“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引致这么多人待命三个月之后又需远贬,也不在于刘禹锡的不同政见者的参构,本质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是“叔文之党”,宪宗又有所犹疑了。

就在元稹、刘禹锡等被再度斥逐远郡的同时,新任宰相武元衡早起入朝路上为刺客杀死。血案发生,京城大骇,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白居易更是义愤填膺,怒发冲冠,上书要求追查凶手,捕贼雪耻。

没有想到的是,白居易的这一公忠体国之举,却触怒了以另一宰相韦贯之等政敌。

政敌们先是借机报复,说白居易并非谏官,不当言事,应该定罪。随后,有人乘机散布谣言,说白居易性情浮华,文人无行,其母因赏花堕井而死,白居易却还在作《赏花》及《新井》诗,如此违背人伦、忤逆不孝、败乎礼俗、伤乎名教的人,尤不宜在京城里任职。这使白居易百口难辩,悲愤莫名。

在谏事和舆论的双重作用下,白居易遂被贬为江州刺史。

下诏之日,中书舍人王涯又落井下石,上书谏阻,论“居易所犯状迹,不宜诏授州郡”,于是朝廷又追回诏书,改贬司马。

元和年间的江州,属江南西道,被列为上州,人烟稠密,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十分富庶。

白居易作为州郡上佐的司马,所任是一个无言责,无事忧,但食优厚俸禄的闲职。而且,上州司马一职,秩列五品,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官足以厄身,食足以给家,颇适于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

江州其地,又有山水林泉之美,以供优游,司马厚禄闲职,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之间,令白居易尤感惬意,每日只是喝喝酒,下下棋,会会友,写写诗。

日中到日西,官舍内悄然无事,早年的人影儿,便不请自来,进入浔阳迁客的白日梦中。

在中庭晾晒衣物,忽然看见自故乡带来的绣履。

这是谁赠给我的呢?东邻婵娟子——湘灵。“这鞋子是我新做的,还没穿呢,总想哪天穿上给你个欢喜的,现在就送给你带去吧,日日夜夜,就像我跟着你一样。”

自吾被谪江郡,已经漂荡三千余里。为纪念心中的人儿,带着这双绣履一路到此。

这双绣花鞋,锦为表,绣为里,一针一线缀满少女湘灵的浓浓情意,只可惜,梅雨数巡,已是颜色暗,花草死,心无寄……

白居易于惆怅之中,手捧绣履,反复细看。鞋子成双成对,人却为何只能形单影只?虽说如今有妻房,有女儿,但心可相亲、情可相依,只有湘灵你啊!

江州三载,湘灵常常在梦中出现,温馨可人依旧,然而人心深处的怅恨之结,无法消解。

兹后,忠州、长安、杭州、洛阳、苏州,复又洛阳,白居易人生最后十八年,分司东都、致仕洛下,春夏秋冬,红腰翠黛相伴,诗酒放纵不止……

倘非“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白居易与湘灵得偕于飞之乐,他的后半生,可能会是另一样色彩吧。

1997年4月于瑞欧村

  • 世事有世事的唏嘘,多情有多情的惆怅。白居易的仕途与恋情,见哥四十岁时的卓才与文采,都让人大饱眼福啊。收获满满。
  • 曲折缠绵,是史又是诗,见哥才情,上天赐予乎?
  • 自古多情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优秀高中作文(通用105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高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高中作文 篇1

  千百次的等候,终于盼来了你。但当你如期而至的时候,我却感到了凄凉。或许,我就喜欢你到来的这份冷清,也或许这是你独特的魅力,正吸引着千万人。

  日历整整只剩下了一页,那单薄的日历颤巍巍的,仿佛告诉人们,一年又过去了。

  随即向窗外望去。夜晚由于室内外的温差,窗子上总是稍稍带着水气。许多人会由此抱怨寒冷的到来,而我却很兴奋,以至于向屋外走去。

  深冬的夜晚,总是异常的静,这是聆听万物最好的时刻,或许这是我喜欢深冬的原因之一。我一边欣赏者,一边便不自觉地来到了大马路上。随时灯火辉煌的大路,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昏暗,周围的环境是肃杀的,让人不由一颤,阵阵凛冽的风吹来,也带来了丝丝凉意。恰巧,我看见一片叶子在枝头犹豫不决。我忽然想起曾经听别人说过的一句话“落叶的归根是风的太催促,还是树的不挽留。”这回虽美,也符合此时的意境,但我真真切切由景想到的却是一个生命的盛起到凋落。

  难道不是这样么?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如今的茁壮成长,再至以后的黄昏晚年都是一个曲折、向上、连贯的发展过程。生命的可贵正立足于“人生苦短”这几个字。因为短,人们越发珍视:因为苦,所以人们不断追求甜。生命,说的理性,是一个有机体的不断被利用;生命,说的感性,是一次唯一一次的旅行。

  恰巧,此时,这片枯叶落了;恰巧,景到情深处。“叶落了,那就落于我的手心吧,让我来一次埋叶吟”我在心中期盼着,但我并未伸出双手,只是抬头看着他从昏暗的灯光里飘零。旋落至冰凉的土壤之上,稍带苦涩。但此刻,我们都笑了,我们都选择了尊重生命。他,尊重了生命,所以放弃了最后的挣扎,选择了离开。我,尊重了他的生命,没有擅自去拦截他,而是让他的生命散发他所期待的光彩。

  叶,静默于土壤之中,我也该回去了。离别前的回首,看见许多落叶纷飞,生命之歌正在这里唱得绚烂。满城枯叶,谁解其中之殇?谁说草木无心?只是你未有景到情深处罢了。

  深冬,我为你着迷。你的每一处景都填满了空荡荡的孤寂,填满了生命终结的伟大。

  优秀高中作文 篇2

  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的国度里,共同创造了光耀世界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留下了数以千万计的文化名胜,装点着锦绣中华。

  在这片热土上,有着闻名全国的五岳山脉,而五岳之尊――泰山,就在我的老家――山东。泰山位于山东中部的泰安市,长约200公里,主峰玉皇顶高1524米。山峰挺拔秀丽,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山上有南天门、斗母宫、黑龙潭、日观峰等古迹。

  泰山已有20亿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许多山峰都被侵蚀化为平地,而有坚硬的花岗岩、片麻岩组成的泰山,却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今天凌晨一点钟,我们开始了攀登泰山的旅程。

  从旅馆坐车来到天外村,买好门票,乘上了开往中天门的盘山汽车。盘山公路弯弯曲曲,像一条巨龙盘绕在山上。我们坐在车里,一会儿感觉往上爬,一会儿又感觉向下走,身子随汽车的摆动左右上下摇晃。有点象坐在大摇篮里的感觉。不大的一会儿,我们徒步登山的目的地中天门就到了。随着人流下了汽车,外面一片漆黑,只有山间溪水的哗哗声在耳边回响,开亮手里的手电筒四下一照,看清了上山的台阶,我们开始沿着石级向上攀登。

  石级一层层一眼望不到边,虽是晚上,爬山的人仍不见稀少。经过了十几道门。我们开始了泰山十八盘的攀登,十八盘真是名不虚传。正像人们说的那样,:“紧十八盘,慢十八盘,不紧不慢再十八盘。”爬完了第一轮的紧十八盘后,抬头往上看,啊!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石级。停一下喘口气,又继续向上爬。身上的衣服被汗水和山中的露水打湿了,被风吹干,很快又打湿了,我也累得腰酸背痛,但为了能准时看上日出,我咬牙坚持着。终于爬完了十八盘的台阶。登泰山最困难的一段终于被我征服了。稍事休息,吃一点面包,巧克力,又继续我们的旅程。

  剩下的路程,爬起来仍然很费力,但山顶已经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了,越往上爬,越感觉山风刺骨凉,这时天色较前一阵又暗下来了,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吧。为了抵御凉风的侵袭,我们租了三件军大衣穿在身上,慢慢的向“日观峰”攀登,越临近山顶,山路越陡峭难攀,我和爸爸妈妈互相搀扶着,寻找观日出的有利地形。终于攀登到了一块大石头的侧面,既避风又可以有一块平坦的地面从容观看日出,这时天色越来越亮,云层也一会儿飘过去,一会儿又飘回来。转眼间,大石头的侧面就堆满了人,人们架好相机,摆好姿势,只等太阳露脸的一瞬间抓拍到日出的壮丽景观。

  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句:“快看,太阳在右边呢。”我们循声望去,右前方的云朵中果真出现了一个红色的漩涡,绯红的彩霞不停的变化着,演译着一个奇妙的世界。越来越红了,太阳露出一点了,又露出了一点,朝霞越来越红,转眼工夫由绯红变成了耀眼的桔红色。我们抓紧时间拍照留念。照片为我们记下了这难忘的瞬间。

  我们很快开始了下山的路程,因为上山时是夜间,很多山中的美景都无法观察清楚,利用下山的时间,仔细观察泰山的花草树木,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景色。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果真,下山比上山还累,下山的旅程足足用了三个半小时。

  这次泰山之旅使我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锻炼了我顽强的意志,可谓受益多多啊。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去山东,我建议你一定要去泰山游览一番,我保证你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优秀高中作文 篇3

  自强是人世间美好的品德,自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面对。而所要面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挫折,另一个便是成功。因此,我要战胜挫折,正确面对成功,做一个真真正正自强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总难免会碰钉子。这所谓的钉子就是挫折,只有我们勇敢地战胜困难,才能自强。

  在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许多小孩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失去亲人,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相信世界是美妙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活着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只有不被挫折打倒才是一个自强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灾害的破坏。在今年的7月5日,乌鲁木齐人民遭受了一次巨大的劫运。一些不法分子蛮横甚至疯狂地在大街上暴打路过的人和焚烧车)。一条街被搞得血迹斑斑,人心惶惶,连警察也不放过。这场人为因素使不少人心中蒙上阴影。如果这些人能够摆脱心灵的创伤,那么他就是自强的人。如果不能,他只能在这阴影下生存。因为能够战胜挫折,所以就是自强的。

  不只有战胜挫折才是自强,能够正确面对成功也是自强的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我们获得了成功,但是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瞧不起他人。外国的拿破仑是个顶坚的军事家,成则威震欧洲。走向成功令他成为了天之骄子。天之骄子的名声使他处在明处,成为众矢之的,打江山对他来说实在太顺了,而坐江山并不是很成功,由于自已因打下江山而骄傲或没有正确面对成功,使自己没有牢固或稳固好自己的努力,终而被囚禁于孤岛中。如果当年毛主席没有正确面对成功,那么还会有今天如此繁荣的中国吗?如果爱迪生在晚年时不自以为是不愿听别人的意见,那么他的发明就不此现在所有的了;如果那些革命战士打了一场胜仗而失去斗志而轻敌,那么中国早已灭亡;如果我因为考进奥赛班而自高自大,那么我就不可能会考得更好……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正确面对成功,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是一个自强的人。因为能够正确对待成功,所以使我们有进一步的胜利。

  自强是一个人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正确面对成功,对待胜利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面更强。豪迈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人生当自强。

  优秀高中作文 篇4

  常言道:让人一步,天宽地阔。然而,一些人却常把让人一步视为软弱无能的表现,认为让掉了人的尊严。而我却认为,让人一步,正是干大事业者的胸怀;让人一步,正是大丈夫的气概。

  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为宗旨,不与廉颇争列,二人路上相遇,蔺相如“引车避匿”,让人一步,不仅没有“让”掉骨气,而且还“让”出一个千古流传的“将相和”佳话。

  社会是个矛盾体。随着一个个矛盾的解决,社会便一步步向前发展。而解决矛盾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需要通过斗争来解决,有时却需要让人步,在协商和谅解中缓解矛盾。

  现实生活常常需要“让步”来创造和谐气氛,换取安宁环境,促进团结友谊。如果没有让人一步的精神,现实生活中就会缺少人情与温馨。一些人火气十足,遇到矛盾冲突,常常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咄咄逼人,毫不相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车上人挤,被踩了一脚,不是“让人一步”,而是满脸怒气,甚至破口大骂。听到骂声的呢?不是让人一步,而是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似乎不这样,就不能维护做人的“尊严”。然而在众人心目中,这类人是什么形象呢?怒目圆睁,丑态毕露,满嘴脏话,风度大失,还有什么人的尊严可言?

  让人一步,天宽地阔,于人于己,有利无害,何乐不为?当然,要做到“让人一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让人一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缺乏道德修养的人,言行粗俗,斤斤计较,难以做到让人一步;道德修养高的人,文雅大度,虚怀若谷,凡事能让人一步。

  我们所说的“让人一步”,并不是不要原则。一团和气的“哥们儿义气”,对坏人坏事不敢斗争的软弱无能,也不在所论之列。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不丢掉原则的前提下,凡事让人一步,我们的前面才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也希望创造一个凡事能让人一步”的良好社会环境。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的道德情操从“让人一步”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优秀高中作文 篇5

  年少轻狂,把日子踩在风上过,尽心尽力的诠释着一种不羁。而现在,告别了天真烂漫,告别了曾经七彩的梦,迎来了的却是一缕缕忧愁缭绕在心头。少年的天真就像一架架纸飞机从头上慢慢划过。少年的烂漫犹如天边的一道彩虹,泛着耀眼的光辉然后慢慢消失。现在的心情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

  曾经狂傲自大的我,扬言给自己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曾经假装成熟的我,坐在咖啡厅里细细品尝着咖啡的苦涩;曾经浪漫的我,走在雨季的小巷里,合着连绵的小雨感受着孤独与忧伤……而现在――我成熟了,我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衡量事态的发展;我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独自在家里悠闲的品茶;我会在树荫下,对着小蚂蚁诉说自己一天的遭遇。年少时的幻想渐渐化作一道青烟从我脑海中逝过,留下的只有平静如水的渴望和从未有过的忧伤。阴霾的天空,偶尔有几只鸟在悲哀,叫的你心烦意乱。那时,真的好渴望在青山绿水间营造一片自己的天地,喝几口甘甜的山泉,然后朝着山顶大叫几声。

  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浮想联翩,就像是踩在云上那般轻柔。现在身上少了几分孤傲,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轻浮,多了几分稳重,能够从容的面对着失败,大度的接受着挫折。我完全变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上苍的慷慨教会了我什么叫容忍。曾经在海边赤着脚丫跳浪花、拾贝壳的那个小男孩,转眼间变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昨天已成为过去,青春的交响曲就像绿叶间跳动的音符,走向了大地。我就像一只大海里随波起伏的小船,终于发现了那彼岸发着微光的灯塔。

  昨天,再见了。我恨自己为什么当时没珍惜这人生中唯一的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七彩的梦,再见了,我只有把你放在那冰冷绵长的铁轨上,让汽笛声和火车的轰鸣声带着你远去。日记本已经合上,睡觉的床铺早已铺好,调好了闹钟的铃声,我睡了。虽然窗外的霓虹灯格外耀眼,海上的夜景格外灿烂,但也不能抹平我失去少年的创伤。“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祝我今晚做个好梦。

  优秀高中作文 篇6

  因承包客运车出了车祸,父亲身负重伤,同时被认定为事故的责任方。就此,家中背上了20余万元的赔偿债务。那一年,他高中毕业,揣着借来的1000元走进了大学校门。当同学们还在努力适应新生活、新环境时,他已在学业之余打零工自食其力。

  毕业时,他揣着大学期间赚来的2万元钱走出大学校门。当时,淘宝上各类网店非常火爆,他知道,手头的2万元资金,如果就这么投入网店,缺少相应的宣传,很快就会化作泡影。就在这时,团购正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风行,而淘宝恰好在大力为旗下团购站点“聚划算”做宣传。他当即决定做团购生意,团购项目就从他最熟悉的酒类开始。

  一个从事进口红酒的经销商正好想开拓网购市场,看过他的计划书后,答应用比批发价更低的价钱为他供货。有了淘宝的免费宣传,再加上经销商的低价货源,他的红酒团购在“聚划算”15天就销售了2万多瓶,他自己净赚20多万。这样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而是立刻跟这家经销商预定第二次团购。

  没想到的是,对方却提高了拿货的价码。如此一来,他的红酒团购彻底失去了价格优势。好在,船小好掉头,他以敏锐的目光瞄上了阳澄湖大闸蟹,于是开始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策划。庆幸的是,淘宝“聚划算”和湖南卫视合作的节目《快乐淘宝》一下子就看中了他的大闸蟹项目销售计划书。随后,广东卫视、江苏卫视等媒体的洽谈函也纷至沓来。就在这个夏天,他销售了20万吨大闸蟹,销售额达2500多万元。如此高的销售业绩,让这个半年前还一无所有的小伙子思绪万千,喜极而泣。

  喜悦过后,依靠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发现苏州园区缺乏投资公司,园区内微小企业融资困难,而数额不少的社会闲散资金却不知往何处投资。于是他断然作出决定,投入上千万在苏州注册了聚淘商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把“聚划算”吃喝玩乐的团购站点引入了苏州。

  他就是高雷,“聚钱贷”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创办人。

  优秀高中作文 篇7

  深秋的黄昏,河面泛起层层涟漪,金光闪闪。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河边,路边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泥土清香。我望着河面,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清凉的秋意驱走了酷暑中的烦躁,将人们带入了一个金色的世界。我的心情如这午后的阳光一样,在秀美的大自然中自由的挥洒,又像那天的浮云,轻快的翱翔。

  我毫无目的地走着,悠闲而自由。抬起头,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宁静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飞去。再看看远处的人们,欢声笑语,体验着人生的欢乐……

  一阵秋风吹过,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无意间,一片枯叶在这秋色晚霞中飘然落下,我不觉地侧过身,看着路边的树林间,那儿已堆满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树上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坚强的树木已衰老,露出了光秃秃的枝干,皮显得更加干裂。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竟有如此萧索的一面,不禁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伫立凝望着一片片的落叶,不禁想起它夏日的繁忙,绿油油的,向着太阳,朝气蓬勃。而今,已一片枯黄,往日的色彩已不在重现。这是时光无情的流逝,还是命运的宰割?这是生命的终止吗?想之,人生也是如此,有再多的峥嵘岁月,可人生就是那么短暂,最终还是要衰老,依然要面对死亡。在岁月的长河中,季节在轮回,生命也在轮回……

  一阵笑声,将我从思绪中带出。不知不觉,夜暮已经降临,河对岸的灯光色彩斑斓。我想黑夜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一个通明的开始,虽然那些落叶已枯,但那是明年发芽的根基……

  秋风是弹奏丰收的喜悦的,落叶是飘逸成熟的芬芳的。面对这如此景色,我再次迷恋大自然当中……

  优秀高中作文 篇8

  这是初春下过雨的清晨,我和爷爷漫步在田间。清新湿润的空气里氤氲着一缕熟悉淡雅的香。正百无聊赖之时猛一抬头,那绿油油的田野里一抹明晃晃的黄色跃入我的眼里――是油菜花田!

  我走近看,这样崭新又欢喜的嫩黄,在这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下过后,披上了幻想的油彩,在日光下轻晃,仿佛时光也停下了脚步。远远眺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如同大幅的黄色织锦,补缀在青山绿水间。远处的秀峰、村舍、小径、河流都融入油菜花海里,如此寂静美好却又气势恢宏。他们披上了一身芳香与迷人,油菜花在人们的期待和欢唱中,昂首绽放。微风拂过,油菜花田里的花朵在空中轻曳,那油菜花田里立刻翻滚起一道金黄色的波涛,它们欢快的热烈的向我袭来,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油菜花!

  我的心似乎也在轻摇慢舞,和油菜花一起在风中飞舞,大声的笑着唱着,我的眼睛,我的世界一点一点地被涂抹上了妍丽的泛着光的黄,我的家乡因为这美丽的油菜花海也一点一点明媚起来。空气中满溢着油菜花的馨甜,清新自由却沁人心脾,这让我想起我与油菜花海作伴的遥远童年,那盛开在花海里的隽永。

  小时候住在城固的乡下,一到春夏季打开门便可以看到漫天遍野的油菜花,广阔的田野里处处是黄色的海洋。辛勤朴实的城固人到了耕种季节便会下田里劳作。他们弯着腰用粗糙的手栽下了一颗颗绿色的小小的油菜苗,这些小生命抗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待到春水淌过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菜田时,它们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承载着城固人的汗水和希望,不停地向上生长,生长!于是便有了这金黄色的油菜花海。爷爷总喜欢牵着我的手去田野里看看庄稼,他眯着眼一直笑,仔细的看着每一株壮实挺拔的油菜,每一朵娇嫩妍丽的油菜花。我们一起走在油菜花田里,那时候的油菜花可真高呀,走过每一片花海,我便只能看到头顶上的朵朵油菜花,每一朵油菜花都抿嘴含笑,每一朵花都喷香育实。它们没有层叠的花瓣和多变的姿态以及奇异的色彩,自始至终都是那样充满朝气的黄色,仿佛整个世界的阳光都落下来,沉淀在花朵上,才生长出这样充满生机的黄色。在这酿造甜蜜的环境里偶有蜜蜂飞过,它们最先对这波澜壮阔的油菜花海唱出了赞歌。我拿着自制的蜂夹穿梭在花海里,衣服上接满落英。阳光下的油菜花这样的奔放自由,朴实的香味与无以言表的色彩调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这炙烤我稚嫩的脚丫,我满怀欣喜地奔跑在花海里,徜徉在油菜花海的怀抱中。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骑着脚踏车穿过小路,春天的风曲折迂回的吹着我们的面颊,油菜花香和我们一起在风中呼啸飞过。儿时的欢乐如油菜花海一样涌动,直到天际.....

  我的思绪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拉回,又一阵微风掠过,这油菜花田里泛起一轮轮的金色波浪,娇艳的花瓣好似节日的礼花飘然落下。也许等到春天的尾巴扫过之时,这花海便要褪去,这金黄色的浪潮最终平息,想到这里,我不觉有些伤感。爷爷却得意地看着眼前的油菜花海,颇为自豪的说:“你看啊,这油菜花一开啊就仿佛昭告着农民的收获。等到油菜花落下,那一颗颗饱满结实的菜籽便长好了,我们吃的每一滴醇香营养的菜籽油都归功于这盛开着的油菜花啊!”我呆呆地看着几朵油菜花从风中飘落,这黄澄澄金灿灿的落花,没有半点凄惨,没有“红颜薄命”的伤感,依然黄的热烈,坦荡安宁的与养育它的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

  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这油菜花,是炽热乐观勇敢无畏的油菜花,即使凋零也以最美好的姿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奉献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奉献精神不仅盛开在汉江两岸,秦巴腹地,更绽放在每一位为城固的发展做贡献的劳动人民身上!他们的奉献,不仅造就了如同这油菜花海般的自身的美丽,更为我们的家乡城固增添了无限荣光!

  我的心荡漾在美景中,开始在时间的长河里逆行。远远地,我仿佛看见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站在汉江河畔欣赏这鹅黄

关于文学考研选择哪个方向的问题,也能难倒一大片人,归其原因,不外乎,权衡哪个方向更容易考上:竞争压力如何、备考难易程度如何、自身实力如何……

所以其实还是要回到自身,我们对哪个方向更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体验类似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种,估计谁也不愿意。

当初,我是根据自己在本科期间的兴趣,觉得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大于语言,,然后看了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后,发现现当代的作品看的最多,所以就选了现当代这个方向。

因为我觉得文学考研,哪个方向压力都不小,招考人数不多,报的人数却很多。所以就不太关注竞争压力。

再次,我们就主要谈谈备考经历,希望看过的都不失望,认真看完的都实现梦想~

本文所述全程复习方法,均基于全套PDF整理:

经过长期收集、制作,这些PDF将文学考研大综合备考中需要用到的所有文档笔记进行了全面汇总,可以帮助省去前期备考中寻找收集、自己整理文档所花的大量时间。

(我当时前期花3个月整理资料,后期用3个月的时间背完资料)

Preface:大家应该已经听过各种备考经验了,希望看完本文后你能够真正掌握这里所讲述文学考研备考方法。并且认识到,文学大综合的备考真的有方法可循

本文内容全篇只涉及干货,铺垫类等不重要内容已略去。本文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经历了这半年的备考,我才领悟到,对于考研而言,恰当的方法有多么重要。

(答主本人成绩截图) 文学语言学的内容太多太杂了,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开始考大综合,我们所要背的书差不多加上辅导材料得有二十来本。你会经常觉得你按你这种知识不入脑、背完就忘干净的效率复习下去,要么心态爆炸开始划水摸鱼,要么复习不扎实离目标院校差点距离。 这时候你不要觉得这是你的效率、学习能力或者自制力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和你的想法一样。

文学不是物理化学,只要你智商正常,最终导致你复习效果不好或者不断摸鱼的原因不是学习能力,而一定是方法有问题。

而大综合备考方法的核心,一定就是这十个字:规划是中心,目录和框架

考研如果抓不住这十个字就不可能取得一个好的分数

所以综合的复习,一定是要方法科学,详略得当。 这么多的书籍我是如何做到在3个月的时间里面能够达到背诵程度的呢?我想以下这些重要经验是必须要说透的。

一、抓住的前提就是划重点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背书要划重点,但由于它是我最后其他方法的基础,所以我还是要着重提。

这里的划重点,比如我们如果用的是教材,那么在第一遍我们进行自学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所有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全部给画出来,并且在旁边写上这一段内容可能会考成什么样的题(整理好的文档统一放在链接里的PDF)。

比如说我在书上就画两段,然后画完之后在旁边写上:

《》中的古人形象,所以这两段内容就是我要背的“《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这个题目的答案了。我们在背的时候当然仍然写成1234,把这一大长段的内容分成比较小的细段知识点来背诵,会更为容易,然后每一章每一节里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按这样的方法去梳理。

我们为什么要划重点呢?它的关键性的意义就两个:

第一是通过重点,宏观地把握了这本书所要考的内容、框架、范围;

第二是确定哪些语句是我们一定要背的,然后去掉那些不需要背的内容,来节省我们的时间。所以划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划重点这是第一步,这一步我们所画出来的内容,就是为我们后面的背书来打基础进行服务的。

二、做目录 这里是做目录,而不是做框架,因为我们这一步适合那种内容非常的庞杂但并不难以理解,只是书本很多很杂、范围很广的那些那种科目

比如说我们文学专业所要背的文学史,比如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等。那么在背这些文学史的时候呢我们就一定会面临内容太多太杂,以至于我们回头再背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很难去把握我们背书进度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学会进行归纳整理

具体的方法就是:把我们之前第一步的时候所归纳出来的那些题目给归纳到我们的笔记里,比如说我就在我自己的笔记本中归纳了题目,根据我们书上的章节来对它进行分类整理(我也已经全部整理成PDF,详见下面的链接)

(因为我们这一步适合那种内容非常的庞杂但不是非常难以理解,只是说书本很多很杂,范围非常之广的那些那种科目)

最后我们把所有的书目内容全部整理进笔记里之后,还必须要做的一步就是根据题目的量来进行日程规划。比如说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从哪里背到哪里——这样整理了一个目录之后,就可以随时把握自己的背书进度,这会更有利于后面的复习。

具体的背书过程中,还是如我之前所说,我们只要完整地背过一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回头再去看了,我们仍然主要以遍数为主!

能够过完一遍是一遍,到你最后过几遍的时候,时间就用的非常短了。这样才会非常利于整体的复习,不会出现有些科目在最后几天没有复习到的情况。

我们背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这部分我背的还不够细背的不够熟,然后又回头去纠结,这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如果前期在背前面几遍的时候,我们就花费过多的时间,超出规划的话,那么到后面就会越来越慢,最后极有可能出现背不完的情况,这种行为是非常愚蠢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背完比背好更重要,做完比做得完美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做规划的原因。

三、做框架 建立框架这个方法,针对的就是那种内容不是非常非常的多,但是很难以理解、知识比较深入的那种科目

比如说文学相关专业会有一本,这本书里面可以说每一段话理解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背的时候当然也会比较困难。但它仅有一本书,这一本书所包含的分值却有一百零五分,所以这本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每一页都是重点。

为了保证得分率,我形成了自己的策略,采用的是背完整本书的方法。事实证明,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背整本书当然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它不像我之前做目录那一步所说的那样,有哪些部分需要背,哪些部分不用背,这本书完全不是这种情况。

因为这种书整本都是重点,碰到这种书目,我们每一句都要背,每一句都要知道,因为他你不知道他哪一句就会出题,这时候我采用的就是精读的方法:分析每一段它讲了什么,然后把每一段分成一句一句的话,来分析它句与句之间的语义结构,然后分析它的语义中心、语义重点,然后在旁边再写出来这一段他讲了什么(我仍然把笔记全部放在了链接里),最后再归纳出这一页讲了什么内容,讨论的是哪一种问题,最后再把它们归纳成一道一道的题,用电脑整理到我的笔记里。

因为这个时候虽然是在归纳重点,但由于每一句话都是重点,所以尽管是精简修改过之后的,但为了保证我所能够得到的分值,我几乎是在最大程度地保证它完整的情况下,最后整理了差不多有上万字吧。 这个时候我的框架呢就是按照知识点的逻辑来进行,一章就是一个框架。

然后再根据书上每一章分成几节,那么我就做成几个大的分支,然后分支再划分为分支,最后再把我的内容全部都抄在最后的那个框框里。

进行了这么一个工程,再在整理成内容之后再加上一些文中比较能够加分的一些例子,以及人名、名人名言等等,最后就整理出了框架。完全整理出这本书的框架差不多用了我大半个月的时间。

那么做出了这种框架之后呢我就不需要再看书了,因为所有书上能够考的,即使再偏再细的内容也全部都被我整理在了框架之中,所以我后期背书的时候只用背这个框架就可以了。 做出框架的优势:

1、框架的内容非常的全,书上凡是能够考到的考点全部都被整理到了这一个框架之中,所以背诵的时候只需要打开这个就可以了;

2、由于框架可以体系化横向概览、对比,在理解上这本书难度就降下来了,所以在作答的时候,只需要知道他考的是哪一部分,哪一个知识点,依靠对这本书的一点理解,就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了,可以说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

3、因为整理成框架了,那么后期根据日程安排来进行背诵就可以做到了。

四、背诵安排 这是我最着重要说的规划部分的内容了。当然具体的背诵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按照日程来。制作日程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时不时地因为内容太多、事情太杂,导致出现迷茫的情况。

有时候学了一两个星期,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干嘛了是常有的,也不知道自己过去两个星期到底学了些什么,这个时候进行日程规划的这个方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规划之后就不用去时时纠结我们每个阶段要做什么,我们制定规划的时候把自己当做一个将会失忆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自己所做的这个规划框架,就马上知道我今天应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这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

这个规划的内容不要限制得太少,之前也反复强调了,完成比完美要更加重要,你要把你的规划给安排成一个只要你达到了最低的要求,就可以过线的这样一个高度上。 因为文科专业特点之一就是:有时候一道题可能考得不是特别深,把这道题背得特别好或者背得有点差其实并不能和其他人的拉开差距。

但是如果有一道题不会,那么你就很有可能直接失去进入复试的资格,所以一定要求全求广,一定要尽量地把各个范围的题目全部给照顾到,防止自己在一些偏题怪题上翻车。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背专业课的整体日程上,比如说第一遍自学的时候有两个月,那么第二次进行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就争取只用一个月,然后第三遍就是半个月。具体规划就按照你自己的安排来就行,那么到最后你可能背一遍只需要一天或者半天就可以做到把所有专业课全部过一遍。

这种安排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一定要按照你的规划把自己的目标给完成不要纠结你做得好不好,规划自己现在要背到哪一步,那就应该是背到那一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文学考研有很大比例人过不了线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过于拖沓,过于求精。

我们最好是能够根据自己情况制作出一个表格,然后按表打卡。如果发现自己在背书的过程当中,按之前的规划实际上背不完,那么要实时地去更改调整自己的日程规划。 如果你充分按照这些方法落实好备考,并确实付出了努力,综合考到250+一定没有问题。

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办法将所整理的资料以及其他所有考研必备的文档附在文章里,因此放在链接中:

最后,祝每一个有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考研上岸!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按照作家理想中认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生活,即理想的描写对象或描写理想化的对象,注重抒发作家的主观理想和愿(发展概况:一、古希腊神话中的浪漫想象,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宿命论色彩和神秘主义气氛。中世界民间文学,英雄史诗、民谣、骑士传奇三、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某些戏剧四、18、19 世纪席卷欧洲,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基本特征:第一、注重表现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对现实不满或者现实激发了它对更美好的现实的憧憬第二、想象丰富奇特第三、情感强烈奔放,往往直接倾诉,抒发强烈热情第四、塑造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第五、采用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类型: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看熟即可)十四、自然主含义:自然主义的思想根基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勒的美学思想,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应该放弃研究事物本质而仅仅局限于描述事物的现象,以人的感觉、经验为最高知识。泰勒认为种族、环境、时代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发展。自然主义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真实性,否定文学的典型化原则,主张文学家应该超越政治和道德,对社会采取纯科学的态度,把社会的人看做生物学意义的人,用生理学、遗传学去解释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基本特征:第一、用生理学和生物遗传学的观点认识、反映社会生活,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和遗传作用,用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第二、指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反对对生活现象进行宏观的艺术的加工和概况第三、以自然科学的试验态度纯客观地记录生活现象,通常不赞同对生活进行主观评价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第一、自然主义指重视客观再现,反对作品具有主观因素;而现实主义既重视客观再现,又允许或要求作家在客观再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所描写的生活现象的主观态度,要求主客观两种因素有机统一。第二、自然主义指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不能反映生活本质,甚至予以歪曲。自然主义不回避对丑陋事物的细致描画,在象征主义那里获得回声。自然主义向内转,使文学心理化的倾向在表现主义那里得到了呼应;自然主义对人的本能情欲和生理遗传的描写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开辟了道路。十五、现代主义含义:现代主义是作为对传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历史性反动和革命而出现的。流派众多,有着独立的艺术见解,却始终对艺术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解和认识背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的经济危机和掠夺战争,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无穷的灾难,动摇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信赖,陷入了空前的困惑。二、理性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被摧毁,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兴起。三、19 世纪初,世纪末文学所表现出来的颓废色彩和主观主义创作态度,使人们以为要表现混乱现实,就必须新辟途径。基本特征:第一、在对待艺术和生活现实的关系上,强调表现主体的深层心理真实和主观态度。第二、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标新立异,对现实和幻觉、梦境交叉描写,意识同潜意识混合,时空颠倒,通过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移情、通感等手法唤起读者类似体验第三、塑造怪诞的艺术形象。人物性格不完整,具有非英雄化倾向,有精神创伤或者变态心理。艺术形象是某种观点的化身,或者某些荒诞体验的体现,是抽象的荒诞的。第四、在思想内容上,现代主义力图把握世界的同时又伴随着浓重的迷惘感,以怀疑态变态情绪处理个人与世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着力表现人所异化的世界。十六、古典主义含义:文艺复兴以后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盛行于 世纪的法国,后来流行于欧洲各国,这是一种具有浓厚宫廷色彩的文艺思潮,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竭力主张以古希腊、古罗马为最高典范,故此被称为古典主义。代表作家与高乃依、拉辛等。其思想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基本特征:第一、强调理性、蔑视感情。一种是描写理性与感情的剧烈冲突,歌颂正面人物的理想对感情的胜利,如《熙德》;另一种是鞭挞反面人物放纵情欲丧失理性的行为,如《安德烈玛克》。第二、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多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中寻找题材、情节、人物。第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古典主义塑造的是类型,不是典型。第四、在艺术手法上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指导原则。、恪守“三一律”,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三统一,全部故事只能有一条线索,情节必须在一个地点发展、其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在语言的运用上,由于古典主义者认为思想没有什么新鲜的,只有表现思想的语言才是新鲜的,所以古典主义作品的语言具有准确、清晰、合乎逻辑的鲜明特征第五、肯定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把完全服从君主制视为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对于批判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和思想意识,确立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促进资产阶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十七、批判现实主义含义: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了一股巨大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一些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或改良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以现实主义作品广泛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现象,由于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是其重要特征而得名。奠基人是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基本特征:第一、鲜明的批判倾向,明确地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宗旨,表现出鲜明的批判倾向。第二、高度的真实性,视真实为文学的生命,不仅要求艺术的真实,还要求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形。第三、艺术形象的高度典型性,运用典型化原则,着力以典型的社会环境为背景,从环境对人物性格、心灵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缺陷:第一、虽然对资产阶级、贵族阶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其宗旨只是为了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幻想以改良主义手段缓和、调节矛盾,进行局部 的社会改革。第二、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其高度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某些黑暗面的描写上,由于世界观的限制,还不能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第三、在题材的选择上由于只注重对生活的揭露和批判,所以它着力于对生活阴暗面的发掘,而对生活积极因素,光明面注意不够。第四、他们所提出的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因而流露出一定的沉的悲观情绪。十八、文学风格(重点五颗星含义:1、从形式上看,风格是独特的文学语言形式。它最后通过语言呈现出来,不同的风格差异与各自的修辞技巧、语言方式密切相关。但是这个看法忽略了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2、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源看,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这种看法忽视了外在表现形式3、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角度看,风格是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厅契合而呈现出来的特色。所以说风格是作家在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鲜明而集中的创作特色,是作者创作个性的充分体现4、创作个性不同于作家个性气质。日常的个性气质不能直接转化为创作个性,需要经过审美的选择和转化,此过程中作者人格气质的某些方面被忽略,某些方面被突出,其对应关系可能产生不一致,其次风格不限于作者某一作品,而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第一只有在思想上、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作者才会在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上形成一个稳定的角度,从而构成他选择题材,提炼主题的独特点,和作品内容上的一贯性。第二在形式上,由作品内容的惯性所决定,他会经常采用某种体裁,并且在作品结构、形象塑造、语言运用上表现出一贯的艺术特色。6、影响风格形成的因素:一、主观因素对风格形成的影响分为:1、作者的观念立场。作者的群体属性决定和制约着作家精神个性的基本特征,从而决定和制约了作者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2、作家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对风格的影3、作家的艺术修养、趣味、才能、性格气质二、客观因素1 、时代的影响。作家总是在一定的时代中生活,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特点必然会在作者的风格上打上深深烙印。这表现在:不同时代风格相似的作者会表现出时代的差异,同一时代风格不同的作者在时代特点上存在同一性。 (重点,文中举例也需要背下来)2、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艺欣赏的习惯,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必然使作品风格具有民族特色。3、时代风气。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学术思想也会影响作者的创作风格4、时代趣味。读者群体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也会影响到创作风格。7、风格的创造和表现第一、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一个作者总是要去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符合的题材,以自身的独特感受和艺术理想去处理材料。第二、体现在作家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塑造的意境上。第三、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上,作家总是从某种角度来评价生活,关心某一类特定的社会问题,表现一定的态度和情感,从而决定其作品的主题具有某种固定特征。第四、体现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上。(文中后面的举例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作家,也可以背诵原文例子)8、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第一、作者的创作个性不是单质的,其中共存着异质性的内容,创作个性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和巨大潜能。第二、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作家笔下的生活不同,具体表现风格自然不同。第三、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多种多样,客观上也要求作者用笔的多色调个人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三者的关系看熟即可。十九、文学流派(多考察名词解释)风格、流派、创作方法的关系:首先风格决定于作者的创作个性,但是采用同一创作方法的作者,其风格总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采用不同创作方法的作者,作品风格也往往不同。其次风格是形成流派的重要基础,同一流派的作者风格虽然相近,但也会有一些区别最后同一流派的作者往往把某种创作方法作为共同的旗帜,但同一创作方法之下也会形成不同的流派。二十、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总的来说,内容占主导地位,内容对形式有制约作用,形式具有相当独立性,对内容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来看分为以下几点:1、文学作品的内容制约形式。首先作家创作时总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去选择合适的形式,其次文学发展中总是内容的变化先于形式的变化,内容的变化制约形式的变化。体裁的由简到繁、结构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语言的不断丰富,归根结底都是文学内容不断丰富变化的结果。2、文学形式具有相当独立性和一定的反作用。文学形式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结构的严谨完美,题材的运用恰到好处,文学语言的生动往往构成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是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必要内容。其次文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不能完全摆脱过去的文学形式。最后文学形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内容表达的好坏和艺术感染力的强弱,以及作品社会作用的大小。形式契合于内容,作品就完美,形式不适合内容,或者片面追求其其特性,就会损害内容。二十一、题材与素材(重点)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如工业、农业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艺术加工而写入文学作品的具体的生活材料。素材是作者艺术积累中原始的、零星的生活材料,是没有意义的生活细节、生活现象等,是纯客观的,在形态上是自然的。两者之间的关系:1、未写入文学作品的生活材料就是素材,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出来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处理的,因此题材不再是纯客观的原始材料2、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作者创作时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和加工,根据主题的需要,部分素材舍弃了,部分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写入了文学作品成为了题材(题材的多样性:生活的丰富多彩、作者个体的差异、读者的个体差异)二十二、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重点)(先回答情节的定义和构成,再回答二者的关系)1、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构成和发展。作家一般根据人物性格和性格间的关系结构情节,根据性格的发展变化去展开故事情节,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因为人物性格的发展,或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把握而改变原有情节的设计2、情节是展示性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人物性格只有在情节的发生发展中才能得到生动的展现情节的构成开端:是矛盾冲突的起点,是人物之间发生的第一次冲突事件,决定了矛盾的性质及其发展脉络。发展:开端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事件,是情节的主体部分,时间长,容量大,人物性格、思想主题在发展部分逐渐显现渐次完成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即将解决还没有解决的一瞬间,决定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在这里得到升华,主题思想也在这里深化。结局:是进入高潮后矛盾冲突最后的结束,是一个时间的结尾(情节部分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可以参考童炳庆版本的文学理论)二十三、作家在结构作品原则1、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离开主题片面追求艺术技巧是形式主义的倾向2、服从塑造人物的需要,戏剧文学和叙述文学中人物是作品内容的中心环节3、适应不同体裁的要求4、结构本身要求和谐、完整、统一。5、民族特点二十四、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重点五颗星)1、 形象性。它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是用绘声绘色、写形传神的描写来完成的,使被描写的象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生动可感,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逼真感受。2、 凝练性。文学作品在塑造形象、描写事物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和最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特点3、 音乐性。由节奏和韵律所形成的和谐、流畅、动听的特点,它满足了人们听觉上的美感要求,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同时起到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和显示性格的作用4、 情感色彩,文学作品是作者带着强烈的爱憎感情创作出来的,其语言必然带有强烈的情色彩。5、 使用不规范的句式和词汇,为了适应表现特殊场合下特殊人物性格的需要,或者使作品具有某种地方色彩,常常选用不规范的词汇和句式。二十五、 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重点见名词解释)二十六、诗歌的基本特征:第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诗歌是一种以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为主的文学样式,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他不以再现客观现实生活见长,以表现作者主观情志为本。第二、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它往往摄取生活中最使人激动而又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事件和场景,加以描绘和抒写,情景交融的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体验。它是诗人运用典型化原则把他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深刻认识含蓄地凝聚在诗的形象的结果。第三、新颖深邃的意境。诗歌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它创造新颖深邃的意境。(意境的定义见名词解释,也可以参考童版)第四、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性。凝练是语言的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用最少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反映最深广的社会生活。二十七、散文的特征(15 简答)1 、含义:广义的散文是一个与韵文相对的概念,泛指一切无韵的文章,既包括散文、论文,也包括了小说话剧。狭义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称的非韵散体文章,在我国古代,散文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不押韵、不重排偶的一切散体文章,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的著述。在近代,散文又被用来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作品。2 、特征:从内容方面来看,散文的取材极为广泛,不受任何限制,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壮阔的社会斗争、绮丽的自然风光都可以成为散文描写的对象。就形式方面而言,散文在语言运用和篇章结构上都十分自由灵活,语言不要求如诗歌的凝练,也不必如小说的细腻,结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格式约束。还具有反映生产迅速并能及时地为现实服务的特点。主要特征:一、取材广泛,自由二、艺术虚构的成分较少,多写真人真事,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三、表现方式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均可,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四、结构灵活,篇幅可长可短,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分类:侧重抒情的通常称为抒情散文,侧重议论的通常称为文艺杂文,侧重叙述的散文又为四种:1、故事性较强而又各自具有较为突出特征的神话传说、寓言和童话2、以记录和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传记文学和回忆录3、以描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旅途见闻为特征的游记、以文学的笔法描写和报道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把书本上的内容看熟,从来没有考过,考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也要掌握主要内容。)二十八、小说的含义及其特征含义:是一种综合地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注重叙述故事,并使故事连贯而形成情节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的小说特色。小说叙述故事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所叙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都具有虚拟性基本特征:一、细致而多方面的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性格是作者执着追求的最高目标,小说一般会通过肖像描写突出人物外貌、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也会用对话和行动,景物和环境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和丰富二、具体而多层次地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三、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一般来说小说的情节都有头有尾,首尾呼应,具有完整性,在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展示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和完整性又必须以真实性和典型性为基础和条件二十九、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一、 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指戏剧中人物性格间的差别、矛盾而形成的对立和斗争在戏剧中的展示,它包括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又包括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还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这些冲突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既指个人也指群体或集团,人物和人物的矛盾冲突既有敌对的又有非敌对的,人与环境的冲突既有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也有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而各种冲突又往往交织、融合为一体,这种冲突的展开便构成了戏剧的情节,戏剧冲突的发展和结局所产生的戏剧效果即为戏剧性。二、 人物、场面、时间要高度集中,戏剧文学为舞台演出创作,演出时间有限,所以出场人物要尽量减少,主要人物更不宜过多。与此相适应,戏剧文学的场面不能像小说那样任意增设,必须高度集中和压缩。一出戏只能限定在三个小时左右,否则观众无法坚持三、 人物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1、戏剧文学主要由人物语言构成,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以及环境的描写,都由此展开,它必须明朗上口,便于演员说的清亮以及观众听得明白。2、人物语言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要求个性化,每一句对话或者独白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以及他所处的特定环境,能显示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3、要求语言简洁明快、含义深刻,句式的冗长和语言的浮泛是戏剧文学的大忌4、潜台词,即剧中人物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而又能使读者、观众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去领悟的弦外之音,从中得到审美愉悦。5、人物语言还要具有动作性,使演员能够把语言化为动作,为演员的表演留有余地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三十、悲剧的基本特征是:1 、悲剧一般是描写社会的进步理想或道德正义的代表与社会的黑暗势力或反动思想的代表所构成的矛盾冲突,以 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备受摧残或毁灭告终。因此一般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例如埃斯库勒斯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偷来了天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他的行为和追求代表着正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因此是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然而,他却遭受到宙斯的残酷惩罚,最后被宙斯用雷电击人深深的大地,被毁灭了。2 、悲剧的主人公多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他们或是社会进步理想的化身,或是社会正义的代表,只有他们的苦难或牺牲才能构成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产生悲剧性的艺术效果。,如《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大雷雨》中的卡杰林娜,《窦娥冤》中的窦娥等。完全腐朽和根本反动的反面人物,即或是因某种原因死亡了也不能构成悲剧。有些悲剧主人公即或不完全是正面人物,但由于他们性格中或多或少有某些值得肯定的因素,由此也可构成悲剧的矛盾冲突。3 、悲剧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悲愤、敬仰。悲剧因其是使有价值的东西遭受毁灭,使好人善行遭受苦难和死亡,所以必然引起观众悲痛的感情。悲,是悲剧效果的核心因素。而悲剧中好人的受难或死亡,又是由恶势力所造成的所以悲痛的同时必然产生对恶势力的愤慨和憎恨。由悲而愤,是悲剧艺术效果的一个深化过程。同时,悲剧正面主人公又多是在同恶势力的斗争中,在争取实现美好理想的奋斗中牺牲的,因此在悲愤的同时又必然引起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爱慕和崇敬。由悲愤而敬仰,这是悲剧艺术效果的又一个深化过程。所以,没有悲,不能引起观众的悲痛之情,这便不是悲剧,而只停留在悲哀阶段,只能令观众泪流满面而不能令观众愤然而起,只让观众感到主人公可怜而不能促使观众对主人的敬仰,这就不是一出成功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便不能产生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效果。三十一、喜剧的基本特征1 .构成喜剧的冲突都是生活中丑恶的或落后的现象与人们进步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正义的矛盾对立,以落后势力的本质暴露,丑恶事物当众出丑而结束矛盾冲突。鲁迅所说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矛盾冲突的性质。所以喜剧多以滑稽可笑、昏庸腐朽的人物或事件作为描写对象,其矛盾冲突多具有偶然性,常常用误会法和漫画式夸张手段去结构情节展开矛盾,最后让丑恶的言行大白于天下,从而展示了丑恶事物必然覆灭或遭受冷嘲的下场。如《钦差大臣》写某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路过某县,被县城的官吏们误认为是钦差大臣,于是极尽其阿谀奉承之能事,赫列斯达可夫也将错就错,借机大肆诈骗县城的官吏和商人,最后真的钦差大臣至此,才真相大白。《钦差大臣》辛辣地嘲讽了骗子赫列斯达可夫和外省的官吏和商人,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沙皇统治下的“官场百丑图”。2 .喜剧的主角多是被否定、被嘲讽的反面人物,是丑恶、落后势力的代表。他们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企图以自炫其美来掩盖丑的本质,而最终还是原形毕露,陷入窘境或遭到失败,于是便产生了喜剧的艺术效果。有的喜剧全台都是被否定的反面人物,构成这种喜剧的矛盾冲突的正面人物是观众心目中所追求的进步理想或美好事物。如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就是满台丑恶人物,当这些丑恶人物的丑恶本质暴露时,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便从中得到了满足,因此生活中的丑在舞台上便转化为艺术美,观众便在对假恶丑的否定和嘲笑中懂得了真的价值,受到了善的教育,获得了美的享受。3 .喜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讽刺的笑,笑是喜剧的基本特点。因此,喜剧又称笑剧。不能引人发笑便不是喜剧。但,笑只是喜剧的手段而不是喜剧的目的,目的是在笑声中对丑的否定,在对丑的否定中肯定和赞扬美的人物和事物。所以,单纯、片面地追求笑的喜剧效果,把笑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打诨、逗趣,则失去了喜剧的审美本质和社会价值。喜剧除上述讽刺型喜剧外,还有一种幽默型喜剧,它的主人公并不是被否定的反面人物。如《乔老爷上轿》中的乔老爷,《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在他们的经历和行为中由于种种误会和巧合,也产生了许多笑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笑中只有幽默而不含讽刺,在幽默中还隐含着对这些喜剧人物的肯定和赞许。在我国当代文学中还生了一种歌颂型喜剧,如《今天我休息》、《朵金花》等。剧中主人公马天民和阿鹏都是值得赞颂的正面人物,只是由于一系列的误会和巧合产生了笑的喜剧效果。这种笑已不是讽刺的笑而是赞美的笑。所以,这种类型的喜剧与讽刺型喜剧有本质的不同,但因其仍以笑为主要艺术特征,所以通常也称之为喜剧。三十二、影视文学的特征( 必须鲜明地体现视觉形象影视文学剧本既是为拍摄影视作品而提供的脚本,它就必须要为拍摄提供真实具体的视觉画面,就要求剧本的叙述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视觉传达性。这也就是说,影视文学剧本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要能给人以突出的视觉效果,并从语词、语句、句群的组织中体现出来。首先,影视文学的语词所表达的内容要具体实在,能够用镜头直接转化为银屏形象。比如“一株绽开的腊梅插在素雅的花瓶中”,每个语词都能成像。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文学语言很美,且富于哲理,但不能转化为视觉形象,因此不符合影视文学的语言要求。其次,影视文学叙述语言的句子和句群所表现的内容要有鲜明的画面感和镜其次影视文学叙述语言的句子和句群所表现的内容要有鲜明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同时要符合形象与形象之间在逻辑上的融合律。( 必须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如前所述,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它指的是一种把分切的镜头组合起来的方法。蒙太奇的功能在于,它通过镜头与镜头的组合,使镜头的内容产生一种新的质。这正如同分散的单词、字在没有同其他字、词联系之前,只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词,当它被放在一定的句子中,便赋予了完整的甚至全新的意义。影视艺术常用的蒙太奇手法有并列式对比式、物件式、对话式、象征式等等。三十三、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劳动说)(重点)首先,人类最早的文艺样式(绘画、音乐、诗歌、舞蹈)的产生与劳动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原始人洞穴壁画中可看到,其题材固然广泛,但是主要画的却是动物,一方面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动物给原始人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原始人对动物怀着强烈的占有欲望,这两种因素的合力使得原始人产生了描绘动物形象的心理动机。其次,从各种文艺样式的内容看,原始文艺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劳动生活。从以上各种文艺样式的产生经过中,已可看到它们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劳动生活。随着劳动生活内容的变化,原始社会各种文艺样式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狩猎时期,各种文艺样式表现的多是原始人的狩猎生活,而到了农耕时期,则主要是表现原始人的农耕生活。如狩猎时期的绘画主要画动物,而农耕时期的绘画则侧重画植物。另外,在原始人的绘画中多画动、植物,画人较少,并且与动、植物形象相比,人的形象画的比较简单、粗劣。这是因为,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劳动,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还不在生活中占主要位置。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原始文艺是原始人劳动实践的反映,其内容的特点为劳动实践的内容特点所决定。再次,从原始社会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形式上看,其特点为原始人的劳动特点所决定。原始音乐、舞蹈的节奏比较简单、鲜明、强烈,这是因为,原始人的劳动单纯而繁重,必须按一定简单、鲜明、强烈的节奏进行的缘故。原始诗歌语言简短,两拍型,语言多重复,也正是为当时的劳动多是简单动作的反复所造成的。此外,由于音乐、诗歌、舞蹈都直接产生于原始人的劳动实践,而原始人的各种劳动实践又具有基本相同的节奏,所以它们也就成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即舞蹈必伴之以音乐,并且舞必歌、歌必舞。最后,原始文艺具有鲜明的出于劳动需要的物质功利性。前面已经说过,音乐和诗歌具有可以使从事集体劳动的原始人协调动作,减轻疲劳,获得更好的劳动效果的功能,这说明,原始人的文艺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出于劳动需要的物质功利目的。可以说,人类最早的文艺的产生还不是出于审美活动的需要。 原始文艺的鲜明物质功利性还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第一,向人们传达劳动知识,交流劳动经验。在劳动实践中,原始人逐渐掌握了一些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但由于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其知识和经验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准,为了提高共同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就需要互相传达劳动知识和交流劳动经验。第二,鼓舞人们的斗志。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在与凶猛的野兽搏斗中,原始人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第三,表现征服自然的理想和愿望。原始人生产力水平很低,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在他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自然界的种种无情灾难。但是在漫长的劳动实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存在形态,同时,它还是这个社会本身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的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三十四、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重点)( 一) 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发展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活发展对文学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首先,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文学作品内容的发展变化。无论文学作品直接描写的是什么,反映的都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永不停顿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就不断地给文学提供了新的表现对象和新的社会内容,促进文学作品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例如中国的《诗经》中的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相对简单。所以诗中的作者情感抒发,也多直白简洁。诗歌发展到唐代,人们能够看出:由于当时的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社会生活总体简单,唐诗中的作品主题也往往是诸如别离、戍边、战乱、思乡、怀古、咏物等一些类型。而感伤,则是在唐诗中一种得到普遍表达的情绪。而到了“五四”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诗歌不仅出现了向现代诗歌的较彻底的转变,而且所表达的主题也多显激烈其次,从文学作品的形式看,其样式、种类、体裁、语言等形式因素也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仍以《诗经》为例,在《诗三百篇》中,作品在形式上总体是文字精少的(主要是三言、四言、五言,作品中少数诗句有六言现象。每首诗的文字量也很少,形式总体上精短)。显然,这一方面与当时的文字符号本身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文学刚刚从口头记录传播向文字记录传播的转变有关。而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就是当时社会发展的结果。由于社会有了文字记录的强烈需要,文字这种记录手段和工具才会被发明出来。有了文字的记录,口语创作和传播的作品才会向文字文本转变。而文字文本的出现和文字当时记录能力的不足,也使当时的诗歌只能用最为经济和精短的形式存在。同时,文学作品的形式是由文学作品的内容所决定的。文学作品的形式是为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服务的,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着文学作品内容的不断演变,而文学作品内容的不断演变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求文学作品的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合于表现新的内容。最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对文学的发展具 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使文学成为真正的艺术生产。如前所述,文学起源于劳动实践。但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必须人人劳动才能维持人类的存在,所以当时的文学创作只能与物质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还不可能有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这样的文学创作活动还不是真正的艺术生产。只是由于社会分工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文学才成为真正的艺术生产。第二,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中产生的作家,可以专心致志观察、认识生活,总结文学的经验,研究文学创作的规律,提高艺术技巧和语言表现力,而这无疑会极大地推动文学发(二)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如前所述,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中,政治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所以,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进步的政治可以促进文学的蓬勃发展,反动的政治可以迫使文学窒息、凋零。同时,政治还可以影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等的形成和发展。2.哲学往往会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某种文艺思潮、创作方法的兴衰,各种文艺思潮的更迭,文艺思想之间的斗争,都与哲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如 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为了宣传自己进步的政治观点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3.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人类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西方的基督教的《圣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影响着欧洲文学。再如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宗教迷信思想盛行,大量的“志怪”小说便随之而起。这种青况说明,宗教对文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由于宗教对社会认识的旧斗学性和信仰的排他性,所以总体上看,宗教对文学的发展更多的还是起着阻寻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与文学的发展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明这一点。.道德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自然要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阶级地位不同,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也不会一致,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这样,不同社会阶段、不同阶级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道德内容也就不同。随着社会生活中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发展变化,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内容也就不断发展变化。三) 经济对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政治、哲学、宗教、道德虽然对文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又都是为经济所决定和制约的。就政治来看,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就哲学、宗教、道德来看,它们也无一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政治、哲宗教、道德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作用,都是来自经济,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然,因为政治、哲学、宗教、道德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和其他因素也都对文学的发展有这样那样的影响作用,所以又不能把经济看成是决定文学发展的唯一因素。三十五、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重点)人类的社会生活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随着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每一时代新的文学都不可能孤立于文学发展的历史联系之外,都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历史文学遗产的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发展的这种自身承前启后的关系,就叫做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现: 既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艺术形式上。1、 从思想内容来说,每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大都从前代文学遗产中吸取了宝贵的思想营养。例如,我国明、清时代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反映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性,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这些古代优秀作品的产生,固然离不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也是由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治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出现大批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的罪恶,赞扬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等合理愿望的诗歌、传奇、讲史、话本和戏曲,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历代文学作品中反对压迫、追求幸福的进步思想的哺育,《三国演义》等优秀古典小说,也是不可能出现的。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各个时代的优秀文学,往往在思想内容上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这也是各国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2、 在艺术形式上,文学的继承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拿诗歌来说,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唐诗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是同唐代诗人尊重文学遗产,学习借鉴从《国风》、《离骚》到汉魏乐府形成的民族优良诗歌传统以及六朝某些诗人的语言技巧、声律格调等分不开的优秀的文学遗产的认识意义1、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过去,汲取历史经验。我国古代的优秀作品大都深刻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具有极大的认识意义。《红楼梦》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全面地表现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以及伦理、教育、婚姻、宗教等意识形态的特征,有极大的认识价值。2、文学遗产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军事、生产斗争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建设和发展,也是有启发作用。有些描写军事斗争的古代小说,包含着很多宝贵的战略战术思想。3、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凝聚着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寓言故事中表现的征服自然的大无畏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成员也具有很大的鼓舞力量4、历史上的文学作品虽然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但是其中肯定会包含某些有益的思想。或者我们可以从吸取教训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它们。5、古代优秀文学遗产中表现出来的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继承遗产必须同革新创造相结合:因为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由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生活决定的。一旦社会生活发生了变革,反映这个社会生活的文学也就不能不产生相应的变化。历史的继承性规定了文学的继承性,而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决定了文学继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过去时代的优秀文学遗产,正因为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当时的历史面貌,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具有适合于当时读者对象审美需要的艺术形式,才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如果时代生活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变了,而文学创作却墨守陈规,就难以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满足变化了的读者对象的审美需要。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在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文学遗产的基础之上,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要进行探索和创造。如何处理继承遗产和创造革新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古为今用指的是对民族文学遗产不能泥古不化,抱残守缺,而应是有分析有选择地从民族文学遗产中吸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为建设和发展当代文学服务。对民族文学优秀传统的继承,是建设我们今天文学的基础和前提。那种全盘否定文学民族传统,以“横的移植”代替“纵的继承”的主张,是错误的。但对民族传统也要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有适宜于今天需要的,也有保守、僵死、不适宜今天需要的东西。因此,我们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反对泥古守旧,应该是“有所承传”、“有所择取”,把批判继承和革新创造统一起来。推陈出新最初是为改革旧戏曲而提出来的方针,意思是指要在批判和扬弃旧戏曲中封建主义之“陈”的同时,改革和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新戏曲。因其体现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揭示了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被推而广之,成为我们如何对待文艺遗产、正确处理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关系的一个基本方针。所谓“推陈”是指对待文学遗产必须进行批判地继承,扬弃其中一切陈旧的东西;“出新”是指革新创造新文艺。“推陈”是前提,“出新”是目的。批判地继承文学遗产是为了创造新文艺,而要创造我们今天的新文艺又必须以批判地继承文学遗产为基础和前提。三十六、文学欣赏( (重点)是人们阅读或收听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读者通过语言媒介,逐步获得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进而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体会形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感染和影响。也就是说,一方面,读者能够通过对作品中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读者的思想感情也同时受到触动,引起情绪上的激动,产生审美愉悦。概括起来,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一、文学欣赏的特点:1、它是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文学欣赏的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形象是具体的、客观的。读者在把握这具体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不是分析、判断,而是体验、感受。这里,形象思维活动起着主要的作用,它使读者获得了文学形象所特有的新鲜印象,感受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感情色彩,进入作者所营造的完整的艺术境界。2、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学欣赏过程中,文学形象不是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器官的,而是读者通过想象、联想间接地获得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也不是直接叙说的,而是蕴含于文学形象和意境之中的。读者在把握作品中的形象、意象,体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不可能是直接的、消极的接受,而是在作品提供的形象、意象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受,具有某种再创造的性质,因而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的再创造是受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制约和读者的生活经验的限制的。3、共鸣是文学欣赏中的一种特有的现象。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除了产生理解、赞赏、感受、喜爱和感动之外,常常出现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在思想感情上达到相通或基本一致的情况,致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左右了读者的思想感情,作品中的人物的情绪完全感染了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呈现出如醉如痴的状态。林黛玉在听戏文的时候,由于受戏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染,呈现出“心动神摇”,“如醉如痴”,“心痛神驰,眼中落泪”的情态。所谓欣赏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家通过形象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相同、相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的心理活动,就是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感情与读者的思想感情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共鸣现象才能产生。4、共鸣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与读者特定的审美观点、阶级立场、心理特征、思想性格、文化和艺术素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文学欣赏的性 质一是文学欣赏的审美性。文学欣赏的审美性,是由文学形象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文学作品不仅以其逼真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诱导读者去体验,而且还以其深刻的内容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启发读者对作品的深思和体会。二是文学欣赏的主观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对于文学形象总是通过想象间接获得的。因而文学欣赏必然带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这种再创造是读者的一种积极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也就是说,不同的读者欣赏同一部(篇)文学作品,所获得的感觉、体验和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完全不一致的。这种主观性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产生的审美认识与作者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认识不一定相同。二是同一部(篇)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由于主观条件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认识、体验和时候所产生的差异性。三是同一读者,如果主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即使再次欣赏过去已经欣赏过的作品.所得到的感受、体马命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充分肯定文学欣赏的主观性的同时,丝毫不可以忽视文学欣赏的客观性。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有其客观的、质的规定性三是文学欣赏要求的多样性。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决定了文学欣赏要求的多样性。这是因为,不同读者的特定生活条件、生理特点、文化修养、思想性格等的不同,形成了他们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具体体现为欣赏要求的多样性。三、文学欣赏的意义:一是文学欣赏使读者享受精神产品的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同时,读者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还能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教育和陶冶,而且这种接受教益的形式是积极的、自觉的,其作用是巨大的,二是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文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生产,也是在产品与需要,艺术品与欣赏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中得到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在创作与欣赏活动的对立统一中发展越来的.三十七、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重点)1、 审美感知,是文艺欣赏活动中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外界属性的完整反映。感知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文学欣赏活动的心理基础。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形象性,审美感受是对审美对象的反映,是对审美对象外貌的直接把握,它是通过感知实现的。文学形象虽然具有问接性,但对它的欣赏,仍然离不开主体对自身感知表象的回忆。因此,审美感知是进入审美体验的大门。2、 情感体验读者在欣常文学作品的时候一耳比审美感知更进一步的欣赏活动是情感体验。审美感知是欣赏活动的基础,但是欣赏不可能停留在审美感知阶段,它要在此基础上,体验,玩味,上升到情感体验阶段。读者只有在审美感知基础上经过情感体验,把从作品中感受到的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丰富、补充和扩大,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感受。3、 审美认识从总体上说,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审美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所以是审美的,首先取决于文学欣赏的对象。文学欣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结果,读者又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审美认识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所以,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与作家创作中的认识活动一样,不是抛弃具体的感性材料走向抽象的概括,而是通过形象的再创造,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在读者的头脑中,而且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真切。为什么说文学欣赏过程是审美的?(重点)第一、 在审美认识中,不是抽象的判断和推理起作用,而是体验和情感在起作用,感情作用于理智,体验作用于思想,也就是说,文学欣赏中产生的情感和体验,可以坚定读者的为和思想,也可以改变读者的行为和思想。第二、 读者把握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决定了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是审美认识。从欣赏主体来看,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主要是凭借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首先感觉到作品中描绘的逼真的外形,感觉到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景象,产生情感,然后才以此为基础,去联想、去感受、去体验。文学欣赏中的审美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和景象的理解。这些具体的形象和景象不仅是读者认识作品的依据,而且也是认识现实生活的依据,读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认识来认识现实生活、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或假丑恶。第三、 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所以是审美认识,又是由文学欣赏的目的决定的。文学欣赏的目的不是像阅读理论著作那样,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得到科学的结论,而是为了产生美感,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其收获总是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点、态度和理想;一是不为作者提供的艺术形象所束缚,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和深化作者提供的艺术形象,从而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主题和意蕴4 、审美判断在审美认识的同时进行审美判断,也就是说,读者的头脑在对作品中形象做出反映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作品中形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过程。通过审美判断,能够指明作品中的形象或整个文学作品具有什么样的属性。但是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主要是应用已有的抽象概念,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而审美判断主要是应用具体的形象,经过审美鉴别得出结论5 、想象与形象再创造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为依据,通过想象进行形象的再创造。想象这种心理现象在形象再创造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感官,经由大脑形成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活动是改造表象和创造新的表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欣赏没有想象,就没有形象的再创造,当然也就不可能进行文学欣赏。文学欣赏中的形象再创造,因读者的再造想象的能力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再造想象能力的强弱,首先表现在对文学语言的掌握和理解上。再造想象是由文学作品语言的描述所引起的,读者以语言为媒介,发挥再造想象力,进行文学形象的再创造。因而能否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决定再创造想象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再造想象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记忆表象的多少。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本素材,因此,已有的表象越多,越具体,越生动,再造想象能力就越强。所形成的有系统的理论三十八、文学评论是对一定的文学现象作评析论断的科学。它是人们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对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有关文学的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和评价。文学评论具有社会评论性质和美学评论性一方面,文学评论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品中渗透着作家的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因此,文学评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看一部(篇)具体的文学作品对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得如何,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正确,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效果如何。其中包含着政治的、历史的、道德的、伦理的等内容。因此,文学评论明显地带有社会批评的性质。另一方面,文学评论还具有美学评论的性质。文学的特性之一是审美,文学欣赏具有审美性,而文学评论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学评论家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文学作品,分析研究文学作品是否用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对读者是否具有审美教育意义,从而判定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学评论的意义:第一,有价值的文学评论有助于促进文学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具有时代认识价值的文学评论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它甚至成为决定文学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第二,正确的文学评论,能够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培养读者增强欣赏能力。文学评论的方法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其一是逻辑方法。这种方法形成最早,运用也极为普遍。许多科学门类最早都是通过逻辑力量建立起来的,文学评论自然也不例外。文学评论的对象本身具有种种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文学评论可以运用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其二是横向方法。它是由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转化而来的。这种方法体现其三是多种评论模式。这种评论方法是由评论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文学评论的对象不单单是指作品,它还要涉及作者、读者,以及与此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世界,不同的对象要求有不同的方法与其相适应。评论模式是一种具体的科学方法,它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比较文学、接受美学等分析模式。比较文学1、比较文学所运用的固然是比较的方法,这不等于说运用了比较方法的评论就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有它特定的含义,就是只有比较了两种以上韵不同民族的文学才算比较文学,它可以超越学科,与其他艺术门类、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进行比较,因而它有着非常宽泛的内涵。2、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在比较文学内部形成了很多学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前苏联学派。法国学派历史悠久,代表人物有梵·第根·伽列等。这一学派专门注重影响研究,就是重点研究不同民族作家与作品之间的直接影响,注重资料和考据,其目的在寻找一种民族文学受到了别种民族文学的哪些影响,影响的表现和根源是什么。美国学派产生 20 世纪 50 年代,代表人物有雷·韦勒克等人。这一学派强调平行研究,主张对相互没有直接影响的文学进行比较,它注重美学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学的异同及其原因,寻找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前苏联学派介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问,它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不可分割的,但又不能混为一谈,由于走了弯路,到了 60 年代才重新起步,所以影响不大。三十九、接受美学(重点)接受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首倡者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国文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尧斯提出了文学研究不能单纯以作品为对象,并由此出发,克服关于文学艺术“独立性”的主张。此后,前民主德国的瑙乌曼、前苏联的梅拉赫在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瑙乌曼等集体撰写的《文学——社会——读者》一书,完善了接受美学的体系。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大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一部作品在它的产生史(创作过程)结束以后进入影响史(接受过程)之前,还不能算最后完成。因为只有进入影响史之后,成为人的意识中的事实,与人的世界观和审美标准发生联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才能实现。接受美学把文学视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其一是作者一作品,即创作过程;其二是作品一读者,即接受过程。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即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过程的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创作赋予作品发挥某种功能的潜力;过程的第二部分,读者通过阅读作品使这种功能得以发挥。作品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作品获得生力的过程,也是文学最后完成的过程。这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其次,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的接受,具有推动文。 学创作过程的功能。他不仅是实现作品功能潜力的主体,而且也是推动新的文学创作的动力。因此,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这一完整过程是双向的,也就是作家通过创作作品,影响读者,反过来,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影响作家。因此,读者阅读作品也是推动文学创作,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接受美学认为,在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由作品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受读者的制约。这是接受美学在探讨一部作品的功能潜力的实现过程时所特别关注的问题。它注意到了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发挥接受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驾驭作品,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面,又注意到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也受接受的客体——作品——潜在功能发挥的影响,对自身实行变革的一面。由此可见,文学的接受活动,实际上是两种对立使命统一起来的过程。因此,研究文学的接受总是同研究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最后,接受美学把文学的接受活动区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1、 社会接受:一部(篇)作品在脱离作者之后,到达读者手里之前,已经取得了社式。以物质的或精神的方式起着中介作用的社会机构,从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甚至经济价值等角度进行筛选之后,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评价,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种社性接受,在沟通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接受中,根据文学作品的客观社会功能,将形成某些对于各种文学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往往体现出社会的各阶级、阶层、集团对于文学问题的认识。参与这种社会接受的人,通过出版物、报告、讲座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各类文学的看法。这些看法在个人接受之前、之中、之后,或多少地起着规范作用。2、 个人接受是指每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受到的作品潜在功能的影响。这种接受也有条件的:它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的潜在功能如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每个读者的主观条件、审美趣味和阅读动机等。总之,读者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所接受的一切信息,都会影响到他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总之,读者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所接受的一切信息,都会影响到他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接受美学虽然为文学评论开辟了新的领域,提出了从新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读者的作用,其片面性是很明显的。它严重地忽视了作品与时代和环境的联系,不重视对作品社会意义的分析,这是不足取的。四十、文学评论的标准所谓文学评论的标准,就是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们,依据他们的社会政治、文化立场美学观点评价文学作品的好坏,从而加以肯定或否定的尺度和准则。时代不同,集团不同,文学评论的标准也不同。因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不是孤立、抽象地存在的,而是融合在题材的提炼、作品的构思和形象的塑造之中;而艺术形式诸如文体的确定,语言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等,也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因此,概括地说,文学评论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衡量文学评论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艺术价值高低和社会效果好坏的尺度。文学评论的这种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 大体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 真实性和倾向性标1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文学作品只有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它才能对社会现实生活产生认识作用;只有人们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本质规律,而且感觉到了人的创造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时候,才能产生美感,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在我们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和社会效果如何的时候,不论是评论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都应该首先用是否真实这把尺子去衡量,看其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面貌,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从而断定它们的审美认识价值和对生活的积极作用。衡量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一是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来源于社会生活。所谓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就是作家主体与社会生活交融之后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即使是些幻想的超现实的神的形象,都莫不是生活与作家心灵的特殊结合,因此,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归根到底,都必须从生活出发。如果从先验出发进行创作,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二是看文学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真实的高度。文学创作要求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概括,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把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艺术真实的程度愈高,它就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愈鲜明、愈强烈、愈集中、愈典型,因而愈带普遍性,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就愈大。所以衡量文学作品是否真实,不是看它与现实生活多么酷似,而是看艺术真实所取得的效果如何。三是看文学作品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否真挚。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不是冷漠的机械的、照相式的,而是充满着作者的情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因此,衡量文学作品是否真实,还要看作品是否情真意切,是否表达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2 进步的思想倾向性思想倾向性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评价,它是与作品的真实性紧密地联系在一的。真实性是表现作家进步的思想倾向性的基础,思想倾向性是作家是否正确地认识和评现实生活的显现。因为作家的立场、观点、情感不同,所以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明显的不同。或者是革命的、进步的,或者是反动的、落后的,或者是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或者是消极的、低沉的、腐朽的。进行政治上的鉴别是衡量作品思想倾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文学有其本身的特征,做政治上的鉴别是不够的,还应衡量作品中所包含的历史的、哲学的、道德的、伦理的倾向性等。( 二) 形象性和典型性1 、形象性塑造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社会生活本身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是富生命力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否生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评价文学作品最起码的标准。不注重形象描写,特别是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形象化描写,由作者直接地议论、说教,或者形象不生动,不感人,令读者感到味同嚼蜡,这样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形象化的特点,失去了感染人的作用,最终也就失去了读者。2 典型性作品中的形象不应当是孤立的。这就要求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这广阔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虽然作者写的只是一个点,一个面,一瞬间,然而它却表现了生活中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事物。评价一部(篇)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艺术上是否有成就,或成就的高低,应首先看作品中的形象是否具有典型性。然而,形象的典型化不是通过抽象的概括就能达到的,它离不开具体、鲜明、生动的个别形象的塑造。因此,在评价一部文学作的艺术价值的高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形象的生动性和典型性这两个方面。在分析文学形象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典型性程度高低的时候,应充分注意到对文学典型的个性化要求。( 三) 民族性和独创性标准1 、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文学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并且能够自立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之林,其要原因在于这个民族的文学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性。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愈鲜明,这个民族的文学就愈为本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它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也就愈大。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学的民族性作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鉴别具体的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首先要看一部(篇)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是否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每个民族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生产水平等不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民族色彩,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性格、气质、心理、习惯等。一定民族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歌颂的人物,追求的理想,都必然地带有民族的风味2 、 独创性为读者所喜爱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成功地运用了民族的语言、传统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思想、愿望、生活、劳动、以及那个地方的风俗、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柳宗元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山水游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