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各国牺牲多少人战争中志愿军空战的主要型号有哪些?

 按:1950年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从丹东、长甸河口、集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在抗美援朝65周年之际,社会各界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本网将相关信息进行了汇总以飨读者。

东莞常平边检站重阳节慰问驻地抗美援朝老军人

  央广网10月21日消息(聂子松)10月21日,重阳佳节之际,东莞边防检查站常平分站官兵看望驻地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老军人——黄龙发老人。这也是今年分站官兵第三次来到老人家中慰问。

  官兵们刚一进门,老人就认出了大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早已把官兵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了老人讲述战争英雄的感人故事。年逾八旬的老军人虽然口齿已不再伶俐,精神却依然矍铄,对那些战争情景记忆犹新,甚至连数字都如数家珍。大家纷纷向老人表态:作为新时代军人,我们会以革命老前辈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发扬战争年代迎英雄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做合格的革命军人。

  据了解,黄龙发,1933年出生,东莞常平人,1949年入伍,加入刘邓指挥二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隶属15军45师。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黄龙发身经百战,经过无数的炮火洗礼,尤其是曾亲历上甘岭战役,多次立功受奖,是黄继光生前战友。黄继光烈士牺牲后,在朝鲜期间,他承担了照顾烈士母亲的重任。

南京师大研支团慰问抗美援朝老兵表达敬意

  发稿时间: 14: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到绵竹市滨河社区民生公寓看望抗美援朝老兵沈刚云。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整理床铺。徐妍婕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2日(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马艳戎)10月21日下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四名志愿者来到绵竹市滨河社区民生公寓,看望抗美援朝老兵沈刚云,为老人送去节日的慰问并为老人家打扫卫生。

  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绵竹队成员与抗美援朝老兵沈刚云(左二)合影。徐妍婕 摄

  今年88岁的沈刚云老人身体依旧硬朗,沈老表示除了身上有几处战争中留下的小伤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棒棒的。在老人家中,沈老向志愿者们讲述了他当年参军战斗的经历,并带领志愿者们参观了门前自耕自种的小菜园。在交谈中,沈老表达了对社区和志愿者们关心帮助的感激之情。随后志愿者们帮沈老打扫了房间的卫生,并且一起为沈老做了简单的晚餐。

  本次活动激发了志愿者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感,表达他们对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老兵的敬意之情。

重阳节前夕武警上饶官兵看望抗美援朝老兵

  彭元桂老人带领官兵重温入党誓词

  人民网南昌10月20日电 在“九九”重阳节前夕,武警上饶支队组织官兵看望慰问了驻地抗美援朝老兵彭元桂老人。在党旗前,彭元桂老人带领官兵重温入党誓词,武警官兵们还听老人讲述抗美援朝的事迹。在老人的家中,官兵们为老人的房屋大扫除,亲自下厨为老人做了顿可口的饭菜,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老兵的深深敬意。(时雨、潘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关爱抗美援朝老兵活动圆满完成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10月18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商城花园文明使者河南志愿服务站,参与关爱抗美援朝老兵活动,学院有20余名志愿者参加。

  志愿者们在爱心大使李志平的带领下参观了抗美援朝史料展,并拜访了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老兵。老兵们胸前满满的勋章诉说着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动情地讲述了自己自幼进入军队,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坚决打击敌人的故事,再现了他们即使是面对敌人血腥的刺刀,也绝不低头的顽强毅力!虽然他们大多都处于耄耋之年,但是当他们谈及那段光辉岁月时却依然精神抖擞,动情之时还几度潸然泪下,在场的志愿者也深受鼓舞,由衷地向老英雄们敬佩。最后,老兵们还为志愿者们合唱了抗战歌曲,再现了当年的辉煌。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深知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让同学们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郭媛园 曲育莹)

湖北武汉武昌区审计局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

  【时间:2015年10月15日】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审计局】

  重阳节前夕,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审计局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落实党员干部定期联系群众制度,深入社区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送去了米、油、牛奶等生活物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身边。走访中,审计人员听取老战士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了解历史,激发了爱国热情,为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增添了精神动力。图为老战士向审计人员展示《革命军人证明书》。(郑箐、刘文瑞)

回顾与解密抗美援朝历史

抗美援朝老战士:那年,他送英雄黄继光"回家"

  10月14日,是上甘岭战役爆发63周年。当大家在缅怀先烈的时候,一封来自湖南的信件,向我们诉说了一名老兵纯洁高尚的信仰与追求,同时也揭开了抗美援朝胜利后一段尘封的历史。  尹华钦,今年85岁,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退休后经常心系老部队,怀念像黄继光一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尹华钦说:“当年的战友们都是好样的,就算是死,也绝不放弃每一个阵地。”   在他的记忆里,许多战斗的时间、战友的名字,都已慢慢变得模糊,但是“ 专业军事评论网站  中国领导人决策出兵参战的前提是“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而不是“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这是原因之一。而美国军队率先越过三八线,是打破这个约束的始作俑者。

  二、朝鲜战争是北方侵略了南方吗?

  答:朝鲜战争是一场以民族统一为目的的内 战,没有“侵略”不“侵略”之分。正如中国国共内 战既不能说国民党侵略了共产党,也不能说共产党侵略了国民党,美国内战既不能说南方侵略了北方,也不能说北方侵略了南方一样。只有美国军队的行动,称为侵略才是名符其实。

  三、联合国是否有权利干预朝鲜内战?

  答:没有权利。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与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本质的区别,它没有干预一个国家内部事务权利和依据。实际上,《联合国宪章》就明确规定:“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之事件”。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武装干预朝鲜的决议是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缺席,而美国军队已经先斩后奏率先介入的情况下作出的,开了一个毫无道理的先例,是一个非法决议。

  所以从朝鲜战争以后,再也没有“联合国军”名义的军事行动,就是这种方式已为历史进程所否定的反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朝鲜南北方政权都没有加入联合国, 都不是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出兵干预,不伦不类,无根无基,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本身就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践踏。

  四、在今天这个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应该多讲如何避免战争,而不应津津乐道于过去的战争。

  答:同意!所以说好战必亡的道理应该多讲给战争能力极其强大而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少的国家听。忘战必倾的道理应该多讲给战争能力不够强大且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多的国家听。

  具体地说,军事机器最强大而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少的美利坚合众国不应津津乐道过去的战争,而要多听听好战必亡的道理;军事机器不够强大且自身受战争戗害太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需要多多回顾过去的战争,且须多念念忘战必倾的道理。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再起。

  五、美国政府只有解决朝鲜问题而没有染指中国的意图吗?

  事实上,当年的美军和韩国军队已经抵达中朝边境线,并炮击中国一侧的领土

  答:中国有句老话:察其言,观其行。美国军队事实上已经侵犯了中国领土(台湾),介入了中国内 战(出兵台湾即介入中国内 战),而且其武装力量已经越过叁八线直趋中国国门,“联合国军”总司令已经发出“鸭绿江不是分开中朝两国的天然界线”的叫嚣。这已经不是意图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在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利坚合众国自己,都绝不会视为一种友好表示而只能认为是不怀好意的侵略行动。

  六、中国军队出兵援朝的决策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在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战火已烧到中国边境城市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侵略凶焰已经直 接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安全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在中国政府再叁警告言之有预有理有节先礼后兵而侵略者仍然置若罔闻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一意孤行的情况下发生 的。

  严肃一点的美国学者或军人——既或是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国军人,都不否认中国军队出兵援朝的合理性。

  七、中国军队出兵援朝延缓了解放台湾吗?

  答:这种说法颠到了因果关系,中国军队出兵援朝在美国军队进占台湾之后,阻碍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是美国军队。这个因果关系应该不难分清。说战争延缓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尚能说得过去,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耽误了解放台湾则是因果颠倒。

  八、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状况不佳,战后发展远不如大韩民国,是否证实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错误的?

  答:没有道理。打个比方,你向银行货款购房,银行是否因此就要对你终生的行为和经济状况负责?你购了房,银行得了利,你后来又把房卖了,银行是否必须为你的卖房行为负责?或者再打个比方,你见义勇为救了一个人,是否意味着你必须对此人此后所有行为负责?如果此人后来成为罪犯,你也必须承担责任?

  九、有人说:“中国军队出兵援朝有合理性,但打过叁八线就是侵略。”

  这种说法有无道理?答:没有道理。第一、来而不往非礼也,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二、除恶务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军队直捣柏林为中国军队作出了极好的榜样。至于没有达到这个目的,那是中国军队本事不够,家伙也不行,与该不该打过去没有关系!第叁、叁八线的本质涵义是只有约束美苏的意义,而无约束其它人的意义。

  十、抗美援朝延缓了中国的国际交往,延缓了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

  答:此问与第七问一样,属因果颠倒。再者,战争胜利鼓舞了人民斗志,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将军费降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下,同时还完成了清匪反霸,消灭百万国民党残余部队,进军西 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壮举。

  应该说抗美援朝促进了新中国的建设。至于对外开放交流,抗美援朝战争为叁十年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安全环境。

  没有志愿军将士用枪炮与霸权实现的交流,就没有后来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对话。新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也是在与美国对抗最严重的时期奉还新中国的。没有“打”开路,就没有“和”临头!

  十一、有人将德国分治与朝鲜半岛分裂相提并论,有无法理依据?

  答:没有!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不光要享受盟国分区占领的待遇,还要接受盟国的强行管制。

  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在柏林签署了击败德国、对德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的叁个宣言,决定了德国彻底的非武装化和非军事化的问题,明确了盟国有权在德国任何部分或全部驻扎军队及设置民事机构,行使最高权力。同是也明确了盟国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对于和平与安全所需要的步骤。

  十二、有人称,朝鲜战争中苏联占了大便宜,因而中国出兵参战是错误的,此话似乎有理?

  答:发此问者智商低,与当今商品经济时代格格不入——这与做生意的道理一样,大本钱挣大钱,小本钱挣小钱,不能因为有大本钱的挣了大钱,我只有小本钱的连 小钱也不挣了。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出了大力,占的便宜不大,甚至还被人出卖权益,而美国人却占了大便宜,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中国抗战也是错误的?。

  十三、美国即然出兵占领了中国台湾,为什么中国不出兵台湾而出兵朝鲜?

  答:又是一个低智商问题。谁规定了别人打我头我也只能打他头的道理?德国轰炸英国的脑袋伦敦,邱吉尔却在打量人家“柔软的下腹部”。

  同理,美国人卡中国人脖子,中国人就朝踢美国人的裤裆狠命一脚!而相对于美军举世强大海空军相比,美国陆军却是相对“柔软的下腹部”,而当时中国海空军极为薄弱,只有陆军可与美国陆军一较高低,为何我们要用短处去碰美国人的长处?  所以从军事的角度讲,出兵朝鲜是上上上策,强攻台湾才是下下策!

  十四、有人占了中国的外 蒙古,中国为什么不出兵?

  答:中 共接过的是蒋先生的破产家业,同时也承担了蒋先生留下的债务,当然是能清理多少算多少。发此问者用心险恶,决心要把中国置于美苏两强双股叉的夹击之中,与他们宣称的爱国宗旨背道而驰,九分无知,十分混蛋!出此计者,当斩!

  十五、中国军队在韩战中伤亡大于美军,所以美军是胜利者!

  答:不胜其理!即或此说前提成立,推论仍属荒谬。苏德战争德军伤亡低于苏军,是否可以认为德军是胜利者?

  越南战争越南军民伤亡200~300万,美军伤亡30余万,美国人是否敢说自己是胜利者?

  评价战争胜负的首要前提是战争的目的达到与否及达到的程度。另外,中朝军队面对的是整个“联合国军”和韩军,做算术题时决不能忽略这些被加数。

  十六、毛主席送儿子上前线是镀金。

  答:很好!既然这是个天大的好事儿,将来再有战争或抗洪救灾之类的好事情时,建议首先安排出此语者自己或其儿女到炮火下或洪水中去镀它一金,或烈火焚身,或洪水没顶,我一定为你再塑金身。

  有此意者先到留言簿处报名,我将吐血向有关部门推荐,且一定在媒体上对你大肆炒作,你绝不至于象毛岸英那样长时间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十七、为什么要用志愿军名义,是因为中国人胆小不敢向美国宣战!

  答:幼儿智力问题且有睁眼瞎之嫌!美利坚合众国正规军劈头盖脑挨了一顶臭揍,明知出招者乃货真价实训练有素的中国正规八路,却仍然忍气吞声不敢堂而皇之宣战接招,不光是胆小,且已气短。

  至于中国人为何使用志愿军名义,那是中国人高兴。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谁也无权说叁道四——关键是说叁道四也不管用。

  十八、中国军队有苏联撑腰,胜之不武!

  答:中国军队将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赶回叁八线,基本上凭的是手中的“万国牌武器”。苏式武器是运动战后期四五次战役才开始陆续装备部队,苏联空军只掩护清川江以北部分交通线,且大规模参战是在五一年夏季以后,而此时战场大格局已经奠定。

  苏联真正开始援助志愿军的时间很晚,前期的胜利完全是靠中国取得的。

  另外,我不明白:蒋先生的军队有美国家伙撑腰,为什么打不赢共军?

  顺便说一句,美国有联合国壮胆,却被迫与人议和,和之无脸!

  十九、中国军队打人海战术,胜之不武!

  答:战争是一种资源较量。各打各的资源,穷人的资源是人,富人的资源是钱——钱能买来“火海战术”。中国军队在“火海战术”下还能集中和机动优势兵力打歼 灭战,是战争指导艺术高超的体现。

  中国军队战略上是“人海战术”,战术上是“小兵群战术”,对此,前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对中国军队有 极高评价。

  二十、“联合国军”是一支维持和平部队吗?

  答:不是!维持和平部队有其特定涵义和规范。

  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有设有军事观察员,并逐步形成了维和部队,在1956年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时,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经提出了着名的维和叁原则:第一,维和行动不得妨碍有关当事国之权利、要求和立场,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第二,维 和行动必须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第叁,维和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只有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

  人们把这叁项原则概括为中立的原则、同意的原则和自卫 的原则,并称之为哈马舍尔德叁原则。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的决策和行动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美军,携二战胜利余威,却在朝鲜战场上收获了巨大的失败,这种挫败感直到今天也还折磨着美国人。

解密: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送毛岸英抗美援朝?

  1950年11月25日 (农历十月十六),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出生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和牺牲前的惨烈。随后,他被保释出狱,翌年被外祖母、舅妈带到上海交给毛泽民。

  毛岸英兄弟三人被送到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后不久,小弟毛岸龙去世(还有突然失踪一说)。党组织因顾顺章叛变等事件一再遭到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领回家中,因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的原配妻子在生活困难时,对两兄弟的态度变坏。据毛岸英讲,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在国际儿童院,毛岸英学习认真,不久便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尽管中苏两党有过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约定,毛岸英仍坚决要求参战。不久,他找到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被批准去军校学习。1943年毕业时,他获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布),后来回国转为中共党员。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曾到红军中担任过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进军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他直至牺牲时,身边还带着这支枪。

  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送毛岸英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八个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与全世界最强大的敌人美国军队作战。10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缨入朝参战。当许多人都出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毛泽东的回答却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10月19日,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入朝后,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发报频繁,美军据此认为这里有志愿军的重要机关,遂派飞机前往轰炸。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痛定思痛,许多善良的人也许要问,抗美援朝毛泽东为啥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上前线?中国那么多热血儿女,何差毛岸英一个人,可毛泽东不是这样想。

  1951年3月,毛泽东的老友周世钊向他问及此事,毛泽东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抗美援朝毛泽东为啥一定要让儿子上前线?这是由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毋庸置疑,毛泽东就是这样的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表率作用,如同无声命令,变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把党的事业从胜利推向更大的胜利。

  然而,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以权谋私,营私舞弊,在就业、任用、提拔、晋职、出国、经商等方面为亲朋好友谋取特权和不正当利益,夫贵妻荣,父功子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导致权力家族腐败。有的官员大搞特权,别说家属子女得好处,甚至秘书、司机、情妇、二奶也狐假虎威,跟着沾光。一些人的腐败堕落,与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形成巨大反差。

  据坊间流传,更有甚者,个别文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胡说毛岸英上朝鲜战场是为了“镀金”,引起群众和干部的极大愤慨。毛泽东为了中国革命献出六位亲人的生命。他弟兄三人,牺牲了两个。他一生共有十个儿女,其中六人夭折或丢失。最后剩下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纳四人,毛岸英还牺牲在朝鲜战场。为了党的事业,毛泽东一家人几乎所剩无几。如果要镀金,毛岸英何必非要到真枪实弹的战场上?

  邓小平同志是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捍卫者,他曾经深刻告诫:“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诚如小平同志所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毛泽东――一个改写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个战争来临之际从容送子参军的人,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周恩来看完彭德怀写来的信,沉思良久,认为老将军说得有道理,毛岸英的尸骨不宜运回国内安葬,更不宜在北京安葬,应该和牺牲了的所有志愿军烈士埋在一起,这也是主席的意思,这样做政治意义更大。于是,他将彭德怀的信批转给毛泽东阅示。“主席!”毛泽东的秘书拿着文件夹走进菊香书屋,轻声说,“总干部部给彭总发来一个电报,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要求将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破格安葬在北京。彭总从大局考虑,认为这样做不妥。这是彭总写给总理的报告,总理批给您阅示。”

  秘书把文件夹递给毛泽东,接着又说:“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们希望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老彭说得对,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不能因为我是党和国家的主席,就给儿子搞特殊啊!”毛泽东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铅笔,在文件上慨然批示:“同意德怀同志的意见,把岸英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也不要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

  这就是一代伟人的胸怀!

  于是周恩来当日在彭德怀的信上作了“尊重你的意见和朝鲜同志的要求,请(传珠)重拟复电”的批示。刘少奇、邓小平圈阅后也都表示同意。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主张烈士与青山同在。他早年走出韶山冲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学堂读书时,为表示自己满怀豪情闯天下、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和信心,曾将改写的一首诗夹在他父亲的账簿里,题目叫《呈父亲》:

  毛泽东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毛岸英生前好友尤金时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志愿军总部就安葬毛岸英烈士一事给中央军委发来一份请示,军委总干部部起草了复电,要求志愿军总部将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北京安葬。按理说,在国内安葬毛岸英无可厚非,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以及在朝鲜牺牲的团以上干部遗体,均已运回国内安葬,因此这样做并无特殊。彭德怀是一个原则性很强和光明磊落的人。他看完电报后,觉得把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国内安葬不太妥当……

  后来,刘思齐、邵华再次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毛泽东沉默良久,引用东汉初期著名老将军马援的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毛泽东没有同意她们的要求。

  就这样,毛岸英与千千万万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于他战斗过的并用鲜血浸染过的朝鲜大地上。他们与青山同在,“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文学全景式描述抗美援朝:“三八线”交火后两小时

  时间: 10:31 来源:凤凰读书

  世界上每一根政治神经都是敏感的。毛泽东最早感应到了“三八线”上那根神经的律动。田家英秘书已经奉命找来了一幅《朝鲜半岛全图》,挂在了颐年堂里。毛泽东走近地图,神情专注地看着。

  周恩来进来,毛泽东并未听见脚步声。他也过来看地图。

  毛泽东转过身来。两人四目相对,都没有说什么。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点烟,慢慢摇了摇火柴,火柴扔到了烟缸外,这种“失误”在毛泽东来说并不多见。周恩来拾起火柴杆,吹灭,放进烟缸。过了许久,毛泽东像自言自语地说:“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到底发生了。”

  周恩来目视着他未表态。

  “是祸是福呢?”毛泽东像在自问自答。

  周恩来说:“如果美国干涉,就会出现很棘手的事情。南北朝鲜的统一,是人家自己的事嘛。”

  毛泽东仍按他的思路说下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既来了,就正视它吧。”

  周恩来说:“让外交部同金日成联系一下吧,情况尚不明了。”他给毛泽东带来了一份美国出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面有一幅远东地图,图上有几个红色箭头,分别由朝鲜、日本两国和中国台湾指向中国大陆。他认为这是他们蓄谋已久的,不然不会连飞行距离都标识得清清楚楚。

  毛泽东看了看,说:“艾奇逊之流,对于中国的认识水平,不如我们的一个普通战士。”

  周恩来懂得,毛泽东认为艾奇逊、杜鲁门低估了新中国。

  毛泽东用自嘲的口气说:“我们倒是想铸剑为犁呀,其奈烽火又起何?”

  周恩来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就在两天前,毛泽东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会上还说,中国人民将经受两种艰巨考验:战争和土地改革。他说,战争这一关,已经过去了,话音没落,战争的阴云又刮到头上来了。周恩来说:“这就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呀。”

  毛泽东说:“‘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尽而牛不可行,逆也。’这是《吕氏春秋》上的话。这个叫乌获的人是大力士,扯着牛尾巴想使牛倒着走,结果牛尾巴拽断了也没用。我看杜鲁门就是这个异想天开的乌获。”

  周恩来说:“我们也得看到,国内外好多人都被这个拽牛尾巴的大力士吓住了,迷信他呢。”

  毛泽东说:“‘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他引用的是汉代刘向的话。

  周恩来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

  毛泽东在屋子里沉思着踱了几步,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为谋于未然,方能免灾。也许,我们不得不修正全力以赴恢复经济的计划了。”此前,毛泽东已着手精简、复员部队。以攻打万心群岛和木船解放海南岛的战例来看,尽管我们的海军尚在襁褓中,但最终把蒋介石赶下大海,当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朝鲜半岛局势恶化,那就另当别论了。他并没有把朝鲜战事当成一般的外事对待,他急于想知道苏联的态度。

  斯大林也不平静。“三八线”交火后两小时,苏联驻韩国大使史蒂科夫就发来了急电。他也是从梦中惊醒的,他来到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天还没亮透。他沉静地在宽大得如同教堂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烟斗一丝烟也不冒。

  莫洛托夫走了进来。

  斯大林看也不看他:“证实了吗?”

  莫洛托夫说:“是的,斯大林同志。金日成打得很顺利,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北南双方都指责是对方先开的第一枪。”

  斯大林轻轻摇着烟斗:“这并不重要。也许,战后刚刚获得的和平,会因为局部战争而被破坏,你想过后果吗?”

  莫洛托夫说:“高兴的是美国,他们在欧洲占不到便宜,就想在亚洲放把火。”

  斯大林说:“密切注意事态发展,指示使馆要每天报告。”

  莫洛托夫说:“我会安排。”

  斯大林问:“马立克那边怎么样?”

  “尚无消息!”莫洛托夫说,“美国方面还没有做出反应。我们九个月前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我想,无论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个要皱眉头的事,山姆大叔不是独家经营了。”

  斯大林持重地淡淡一笑。过了一会儿,他说:“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啊。”

  莫洛托夫没有回答,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明白,这并不等于说杜鲁门不会在远东冒险。

  斯大林并不担心金日成的实力,相信他会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李承晚打个落花流水,但前提是美国袖手旁观。倘若杜鲁门发了疯呢?那问题可就复杂、严重了。他知道那后果是什么,不过他现在还不想过早地说什么,只想静观其变。

  本文摘自 张笑天 著《抗美援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出版。

原24军副军长张宏献口述:亲历抗美援朝 防御作战上甘岭

  原题:原24军副军长口述:亲历抗美援朝

  1927年生,抗美援朝期间任24军侦察科参谋,离休前任解放军24军副军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我正担任24军军部侦察参谋。当时24军驻扎在福建地区,下属的部队2个师在剿匪,1个师在修筑江西到福州的战备公路,为解放台湾做准备。中央做出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后,我军就接到命令,开始进行入朝作战的准备。

  最初24军是计划中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但是由于入朝前部队需要收拢集结,而我军有2个师已经分散为小规模部队在山区进行剿匪作战,收拢的过程非常缓慢。当时的军队基本没有机械化装备,连军属炮兵团的火炮都是骡马牵引。全军只在军、师机关有几辆供首长用的小汽车,步兵部队都只有靠徒步集结。

  为此,我受命前往华东军区后勤部,调动一个300辆汽车的汽车团,将分散在山区各处的部队全部收拢集结起来。虽然有汽车团的帮助,部队的集结速度还是赶不上第一批入朝作战的要求,最后,我军被改为第二批入朝作战部队,由27军接替我军第一批进入朝鲜。

  在确定第二批入朝后,24军前往上海南部及嘉兴地区,接替27军承担上海和杭州湾的防御任务。其中24军的军部设在松江县,下属72师的师部则设在嘉兴。从这一时期到1952年8月,24军一直在上海、杭州湾一带,在担负警备任务的同时,进行入朝前的准备和训练。

  【历史背景】1950 年6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 日,联合国军发起仁川登陆,10 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入朝部队统计如下:

  朝鲜战争中国入朝部队统计

  24军在这一时期,在编制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71师的师团两级部队全部调离,组建新的人民空军部队。原71师各团以下基层部队则被分散充实到70师和72师中。经过这一轮调整,70师和72师的兵力得到了加强,两个师的员额由解放战争时期的人增强到人左右。

  部队的装备上,这一时期我军将解放战争时的杂式轻武器统一换装为苏式武器装备,但炮兵等重武器仍然维持原状。师炮兵营最大的火炮是美制107毫米迫击炮,军属炮兵团则有更加大型的山、野炮。所有火炮都采用骡马牵引。

  我在解放战争时使用的是一支驳壳枪,入朝之前换成了国产51式手枪。总体来说,驳壳枪枪管比较长,射击的精度和射程都更加好一些,51式手枪则相对小巧一些,方便携带。

  这时部队的电台和无线电设备也得到了加强,这些设备大多是苏联提供的。它们为我们随后在朝鲜的作战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作为侦察参谋,我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为入朝作战准备各类侦察器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军用望远镜、照相机、计程仪以及其他一些测绘器材。这些东西都没有制式装备,全凭我们参谋自行解决。虽然侦察科有特殊经费,但是为了采购到足够多的望远镜和照相机,我们几乎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商店。

  当时买到的望远镜都没有统一的制式和型号,基本是有什么买什么,只要是能用的就行。我们买到的设备中,许多都是使用多年的旧货,品牌也参差不齐,从高级的德国蔡司到说不上名字的牌子都有。尽管如此,我们总算是做到了每个参谋人员人手一个望远镜,每科一部照相机的水平。

  为了保障这些设备能正常使用,我们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我们事先购买了大量的胶卷以及各种药剂。我在这段时间里学会了冲洗底片和配制显影液、定影液等各种药水。也经常给人照相。不过我拍自己的照片少,拍别人的时候多。

  与抗战时期要翻译缴获的敌方地图相比,这时的地图已经全部是上级下发的朝鲜地图。我们在这一方面的准备就相对比较少。

  这一时期部队也进行正常的军事训练,包括作战、行军、夜间行军、灯火管制等等。这些训练都没有放松,不过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训练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战争的具体情况,24军组织了部分团以上干部代表,与第一批志愿军一起入朝参战,我们称之为“实习”。他们从朝鲜回来后组成了一个部队报告团,在各作战部队的部队代表中作报告。

  【历史背景】24军前身为华中野战军6师、华东野战军6纵队,1949年2月编为24军,下辖70师、71师、72师和直属部队。据24军战史:“本军于1951年2月起,开始我军有史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决心最强、要求最严、以贯彻条令为主的军事训练。1952年6月上旬,由军参谋长李继开同志率领袁捷、周衣冰、孙伯威参谋长各团团长或副团长于6月10日,乘专车去朝鲜开城65军,参观和实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实习的同志于8月5日去9兵团受领我军入朝参战,接替27军在元山港的防务任务。7月,开始全军整编工作。陆军25军74师于1952年7月编入我军序列。本军71师师团两级机关,全部上调组建空军,营以下分队全部编入70、72师。各步兵团仍辖3个营,每步兵团员额增至三千多名,所有连队数量、质量都有显著增加和提高。在整编的同时,部队装备也进行更换和补充,杂式武器一律改装为国产武器、自动火器、反坦克火器、高射火器、通信器材大大增加。整编后,齐装满员。全军近5万人(各师均为13500余名)。达到建国以来空前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对全军连以上干部和骨干分子做了朝鲜一般情况、美军作战特点、我军作战经验的介绍,将部队思想逐渐引向出国作战。”

  总体来说,入朝以前,我的生活整体比较轻松。当时部队对军官结婚的标准也有所松动,从原来的“二五八团”(即只有25周岁以上,军龄超过8年,团职以上军人才可以结婚)放松到了营级军官也能结婚。

  部队对军人子女的待遇也相当好。根据规定,每生一个孩子,部队会每月给予17元以补助孩子的生活费,同时补助17元用于雇用保姆,而在当时,每个战士每月的津贴只有1元多,我作为营级待遇的参谋也只有2-3元。因此,这一补助十分丰厚,如果谁家生了两个孩子,每月补助68元,那他简直就是个富翁了。部队在1951-52年驻训期间,我们有一大批孩子出生,后来当24军入朝时,这些孩子与他们的母亲组成了一个家属团,跟随部队北上,直到山东曲阜。

  部队伙食这一时期依然延续解放战争后期的“两干一稀”标准,即每天早饭一顿稀饭,午饭晚饭两顿米饭。除了一般伙食外,每人每月还有一斤肉的配额,只有师长以上首长才有特权开小灶。

  这一时期,我还参加了电影《南征北战》的拍摄。1951年,电影《南征北战》由上海电影厂摄制。包括粟裕将军在内的一些首长十分关心电影的摄制,要求当年曾参加华东战场作战的24军派出军事顾问组协助拍摄。我们军就组织了部分参谋人员和军官,在70师师长的带领下前往剧组担任军事顾问。不过由于70师师长忙于准备入朝作战准备事宜,最后顾问组实际是由我领头参加的。

  和现在的影视作品不同,当时的电影追求的不是“像打仗”,而是完完全全“就是打仗”。摄制组动用了一个团的解放军参加拍摄,所有的阵地设置都有顾问组的帮助。如何排队形进攻、以什么样的姿势发起冲锋,这些都是我们教导的。张瑞芳的冲锋什么的各种动作还是我们教的。

  顾问组的工作大概持续了2到3个月。拍完外景,剩下的工作由济南军区负责,我就返回上海,继续准备入朝作战。

  【历史背景】1950年10月至1952年8月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共进行了两阶段的作战。其中1950 年10月至1951年6月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将战线由鸭绿江边推进至北纬38°线附近。1951年7月开始朝鲜战争第二阶段,战争出现边打边谈的局面。1951年8月中旬-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 对此,中朝军队在反“绞杀战”中进行了战术反击作战。

  入朝与防御朝鲜东海岸

  1952年8月,24军全军进入朝鲜。我当时作为参谋,是最后一批入朝的24军部队。当时鸭绿江上美军的轰炸十分频繁,志愿军的工兵部队也一直在维修过江的各种桥梁。我是从吉安的一座浮桥上入朝的。

  入朝之后我军的第一个任务是接替先期入朝的27军防守朝鲜东海岸。我们在徒步行军抵达预定地点后,接管了27军的防区。27军在撤走前,将其下属的炮兵部队和高炮部队移交给我们。这些火炮都是苏联装备,性能和数量都要比我们原本的好。

  防御东海岸时期没有什么战斗,主要是应对美军的空袭和防空作战。这一带属于朝鲜的后方,居住着相当多的朝鲜人,但是在连日的空袭下,朝鲜境内已经鲜有完整的房屋。我没有见过朝鲜人民慰问志愿军的情况,他们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来慰问?很多时候反倒是我们的部队要拿我们自己的补给救济这些朝鲜人。

  不过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态度总体上是友好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对志愿军的到来表示欢迎。

  说到后勤,我们当时的全部给养都是由国内供应的,朝鲜方面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物资。我们在这一时期也没有遇到朝鲜人民军的协同,他们在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战斗力尚未恢复,承担作战任务不多。

  守卫东海岸的任务持续了四个月,随后24军奉命前往朝鲜中线,接替15军在上甘岭一带的防御。

  【历史背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联合国军发起上甘岭战役,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最终只失去了/

乌有之乡小编微信号:wyzxwk101

一九五零年九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到朝鲜战争中,同年的十月,同样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十月二十五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打响,新生的中国便跟实力强劲的美帝开始了长达两年多时间的较量。

尽管我军当时的武器装备要比美国落后很多,不过也不代表我国没有先进的军事装备。志愿军战士同样哪个驾驶战斗机跟美军在天上进行对决,但是因为我国拥有的战斗机等装备的数量很少,无法直接跟美国进行抗衡。

而且,空军在对上经验老道的美国空军的时候,可也是没有丝毫畏惧的,更是数次打出了“空战奇迹”。就比如志愿军空军里面的一位传奇式人物——蒋道平。这位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击落了多架美军战斗机,且顺利返航。而且,直到四十九年以后,大家才知道被蒋道平击落下来的是一位“大人物”。

蒋道平出生于1930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杭州等战役及浙江剿匪,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职务也由班长、副排长、排长升到参谋。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但是因为我国空军部队那时列装的战斗机数量很少,所以他使用战斗机参与训练的时间同样也很少。195212月,蒋道平所在部队奉命赴朝,驻扎在凤凰城机场。

在进入朝鲜战场之前,尽管蒋道平对那些战斗机的操作基本要领背得都很熟,不过他在战斗机中呆过的时间也还不到二十个小时,没有什么实战的经验。不过到了朝鲜战场上以后,他遇见了一个十分优秀的英雄集体——李世英中队。所以,蒋道平为了可以尽快提升自己的战斗机驾驶技术,十分谦虚地跟李世英中队的成员请教。

有了李世英中队的帮助,蒋道平的战斗机驾驶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娴熟。后来蒋道平参与了多次的空战,击落了五架敌机,击伤了两架敌机,而且每次任务完成了以后他都可以顺利地返航回到机场。

而且,在蒋道平击伤以及击落了的敌机全都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F86战斗机。F86战斗机有一个绰号,叫“配刀”,这款战斗机是二战后美国研制出的一型单座单发后掠翼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也是美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F86战斗机有着操控性能好、以及敏捷性高等优点,且还装备了雷达瞄具在朝鲜战场中对上由志愿军驾驶的早期型号的米格-15的时候,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正是这款先进的战斗机,数次在蒋道平的手中折损。

1953412日,蒋道平跟他的战友按空联司令部的命令飞向龟城、清川江地区上空,他们的作战任务是保证水丰发电站和鸭绿江大桥。在飞到了龟城附近的上空以后,因为注意于搜索敌情,蒋道平没有注意到飞行编队转弯,转眼间他就成了单机。这时,他发现有美军的战斗机飞了过来,蒋道平便抓住了一个空档,直接咬死了其中两架,而且还在尾随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击落了两架战斗机中的僚机。

尽管击落了美军的飞机,蒋道平也没有放在心上,就是当成了平常的战功。直到四十九年后,美国解封了关于朝鲜战场的军事资料,国家花费了一番功夫以后,这才证实了蒋道平当时击落的是美国王牌飞行员麦克康奈尔。

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不过曾经活跃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仍旧被人们铭记着,倘若没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最终可能会是另外的结局。

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金刚川》发布了首支预告

一段独白在倒计时的氛围中展开,“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俺能闻见那股焦糊味,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类…….”

电影把视角放在抗美援朝历史中一段不太为人知的战场(金城战役)上,志愿军战士要坚守金刚川上的工程桥,在敌机炮火下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

电影由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将于10月25日上映。

预告片中最高潮的一幕是张译饰演的志愿军战士操作单管37毫米高射炮,与俯冲的美军“海盗”战斗机正面对射的镜头!

▲张译饰演的志愿军战士

我们今天就分别来说说志愿军的那门高射炮和美军的战斗机。

预告片中,美国海军在夜间出动了“海盗”夜间战斗机,对守卫金刚川工程桥的志愿军阵地进行空袭,弹雨甚至将志愿军战士的躯体打碎,而张译饰演的战士则操作一门单管37毫米高射炮,发出了不屈的怒吼。

而对于影片中出现的美军“海盗”夜间战斗机,可能有一些朋友不是很了解,觉得朝鲜战争已经是喷气机时代了,不应该是对决美国的佩刀或者“油挑子”喷气机吗?

为什么电影中美军还在使用二战螺旋桨飞机?

▲电影中出现的是一架F4U-N5“海盗”夜间舰载战斗机

首先说一下,这架飞机没有穿帮,美军确实在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了这种老式螺旋桨战机。F4U“海盗”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期间装备的一种螺旋桨战斗机,该机性能优良,火力凶猛,在与日军“零”式战斗机的绞杀中不落下风。

▲F4U海盗是二战中很经典的一款舰载机

到了朝鲜战争时期,F4U“海盗”战斗机却已经落伍,被更加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所取代,不过美军仍然将其作为近距离支援用的攻击机来使用。从1950年到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使用过的“海盗”战机型号包括AU1、F4U-4B、-4P、-5N和-5NL。

在战争早期,F4U“海盗”战机还曾经与苏制雅克-9战斗机发生过空战,但当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后,F4U“海盗”战斗机就彻底从空中正面战场上撤了出来。

唯一一次对米格-15的胜绩是1952年9月10日,海军上尉杰西·G`福尔马驾驶的“海盗”战斗机在与一架米格-15战斗机格斗时,抓住后者的一个失误将其击落,但很快福尔马也被另外的米格-15战斗机击落。

▲“海盗”战斗机唯一一次击落米格-15战斗机。

电影《金刚川》中出现的是“海盗”战斗机的夜间版——F4U-5N/5NL。

由于白天在米格战机的威胁下,这种螺旋桨飞机已经难有作为,因此美国海军将具有夜间飞行能力的F4U-5N和F4U-5NL战斗机投入夜间对地攻击任务,主要用于攻击志愿军的补给线,包括卡车车队和火车等。

因此,电影中出现这款美军战机去夜间轰炸志愿军的桥,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该机与普通的F4U-5战斗机(白天型)不同,在右侧机翼带有一个外挂雷达,而这个雷达的白色整流罩非常醒目。在《金刚川》中那架翻飞的F4U-5N/NL战斗机就明显有这个外挂雷达,可见十分注重细节。

▲机翼下带雷达整流罩的F4U-5N战斗机

▲电影中这架明显是带有雷达整流罩的夜间型在这方面的考证上是对路了!

F4U-5N/5NL战斗机经常在C-47运输机的帮助下作战,运输机会投下照明弹,帮助夜间战斗机作战。

这些“海盗”战机有4门20毫米机关炮,威力非常惊人,因此对地扫射时打在人身上确实会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打成碎肉。

▲被“海盗”机20毫米机关炮击碎的志愿军炮手,我们的战士就是用血肉之躯与美帝国主义作战。

此外,F4U-5N/5NL战斗机更经常会携带凝固汽油弹、普通航弹以及非制导的火箭弹进行对地攻击。再说说志愿军使用的那门高射炮。

因为F4U海盗战斗机挂载有夜间雷达系统,远比靠目视发现空中目标、手动操作火炮防空的我志愿军战士要先进得多。

▲志愿军在点火伏击敌机

在预告片中我们可以发现,聪明的志愿军战士采用了夜间诱敌的一些战术,比如让战士点火迷惑美军战机,待进入火力范围后再对其进行伏击开火的战术。

▲志愿军战士使用冲锋枪射击战斗机

影片中出现了志愿军战士使用步枪和冲锋枪对空射击的画面,有一些网友以此称其为“神剧”。

其实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由于防空火力薄弱,被迫用步枪对空射击,取得多次击落敌机的战绩,而且来袭的是螺旋桨战机,而非喷气式战斗机,其速度还是人目视可以跟上的。所以出现用枪对空射击的场景并不为过。

▲志愿军战士用手指比划射击的提前量

而影片中,真正对美军战机造成威胁,也是预告片最高潮的是张译和战友们操作的一门高射炮。

这是一门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又称61K型高射炮,于1939年开始量产,是苏联二战时期使用的著名的单管低空防御半自动高射炮,主要用途是3500米之内的近程防空,能够对付战斗机、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

▲使用37高炮的我军战士注意火炮后面的5发弹夹

这种高射炮采用5发弹夹供弹,初速880米/秒,理论射速160~180发/分钟,实际射速是每分钟60~80发。

显然,这种老式高射炮的射速相对现代我军装备的1130近防炮那恐怖的每分钟10000发,是根本不够看的,但是就是这种高射炮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落了轴心国14657架战机,平均打下一架飞机仅消耗弹药905发,比德国的88防空炮效率都高,可见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1951年~1953年,我国先后从苏联引进大量M1939型高射炮,装备了多达101个独立高射炮营。

我军高射炮兵在朝鲜战争中明确了“三不打”作战准则——即“对高空过航敌机不打,瞄不准不打,敌机不在火力范围内不打”,目标是“集中火力打一架”。

在影片中也是这样,志愿军通过点火的形式,将一架“海盗”战机引入设伏的高射炮火力范围内,最终使敌机处于俯冲状态,与高射炮形成对冲,张译则操作高射炮与敌机对决,最终击落美国“海盗”机!

▲张译操作高射炮与美军“海盗”机进行对决!

抗美援朝战争后,看到了这种高射炮的作战有效性,于1954年开始按照苏联图纸仿制该炮,命名为55式37毫米高射炮,是我军第一批仿制的18种兵器之一,大量装备我步兵师、炮兵高炮团。

现在,55式高射炮已经退出了战斗序列,但却在气象部门过起了愉快的退休生活,主要用于防雹减灾降雨工作,仅云南气象部门就拥有55式37毫米高射炮445门,堪比过去一个师的高射炮数量。

▲一门我志愿军炮兵击落10架美军战机的

十星功勋37毫米高射炮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电影《金刚川》预告中的美军二战飞机和志愿军37高射炮》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各国牺牲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