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事变是什么事变件是九一八事变?

    正在参加纪念“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严正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侵略事件,是蓄谋已久的侵占中国东北乃至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这个历史事实已经写进了人类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专家们指出,近期日本政府审定通过的历史教科书中,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轻描淡写地涂改为“只不过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说成是“进入”。日本右翼势力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卑鄙行径,使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历史的真实。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事端,向沈阳城和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了进攻,并开始对中国东北全面入侵。不到3个月时间,占领了东北三省。

    日本侵略者对我东北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从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14年的时间,死于关东军屠刀之下的抗日武装军民和爱国人士有500余万人,被屠杀、被奴役而死的无辜百姓则不计其数。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大量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起,一次屠杀多者数千人,少者10余人。

    另外,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东北统治期间镇压中国民族资本,强制推行所谓“日满经济一体”,实行经济统治。结果自193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从东北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粮食、钢铁等。

    专家们在引述了大量史实后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9月18日起开始在中国东北实施的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14年的罪恶史已经被载进了人类历史的耻辱册,是任何谎言和谬论都不能掩盖的。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篡改历史、否认侵略,不但不能抹去他们的昭彰罪行,反而会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更大愤慨。

    专家们强调,着眼于中日长久友好的未来,历来是中国人民的心愿。但问题的关键是日本政府如何正确对待过去。是正视历史、反省自己,还是无视过去、推脱洗刷,只有选择了前者,才能在亚洲各国人民中建立起对日本的最基本的信任,才能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建立友好的未来。

《法律讲堂(文史版)》 东京审判大揭秘(七)九一八事变真相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28年,当时中国实际统治者张作霖被激进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暗杀,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1931年,为了尽快侵占东北,日本先后挑起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震太郎事件,这两个事件如何成为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日本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也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的重要案件。 (《法律讲堂(文史版)》 东京审判大揭秘(七)九一八事变真相)

在82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 ,“918”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距今已82周年了),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柳条湖位于沈阳内城以北2.5千米处,在沈阳站与文官屯站之间,关东军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爆破地点,其缘由有2:一是这里较为偏僻,便于行事;二是距东北军北京大学营较近,便于诬为中国军队破坏,也有益攻击。

18日22时20分,炸药点燃,一声巨响,震荡长空,炸毁一段路轨。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便向预定目标攻击,同时沈阳站附近的日军大炮向北京大学营猛烈轰击。23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份电报,谎称中国军队在沈阳北部北京大学营西侧破坏了铁路,攻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在冲突中。接到电报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顾问长3宅光治、顾问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诉诸武力的绝好机会。本庄繁立即决定,依照预定的计划,迅速将主力集中到沈阳,先发制人,惩罚中国军队,占据东北3省。

19日清晨1时30分至2时之间,本庄繁向关东军下令:驻辽阳第2师,驻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第1、第5营等迅速开往沈阳,攻击该地中国军队;驻长春步兵第3旅准备进攻长春。同时,还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最后,本庄繁将他的命令及战况正式报告给军部。为了便于指挥,19日清晨3时30分,本庄繁带领关东军司令部火速赶往沈阳。

9月18昼夜,日本在沈阳的驻军只有独立守备队第2营和第2师的第2109团,人数仅几千人。柳条湖事件产生后,日军连夜向沈阳增兵。驻扎在铁岭的部队,于19日清晨4时到达沈阳,配合第2营于5时30分占据北京大学营。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城和辽阳等地的第2师所属部队及师长多门2郎也于19日清晨5时抵沈阳,与原来驻在沈阳的第2109团一起行动,6时30分占据沈阳内城。然后该师又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向距沈阳10千米的东南大学营进攻,日军南北夹击,东北军和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中午12时许,日军占据了这个东北军的第2大营。由于东北军绝大多数部队履行了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一夜之间,日本侵犯军便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沈阳城。东北边防军主座公署、辽宁省政府、军工厂、飞机场及一切重要军政机关和东3省官银号等悉被占据,所有驻省城的军警均被缴械。仅沈阳军工厂,即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余万发,炮弹10万发,东3省航空处积存的300架飞机,尽为日军掠去;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1空。

9月18昼夜里,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19日,日军攻占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4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19日清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后在吉林军署顾问长熙洽毋须抵抗的命令下含愤撤退。当日22时许,长春陷落。

蒋介石、张学良拱手让敌东北京大学好河山转眼沦陷

9月6日,张学良电令驻沈阳北京大学营旅长王以哲:中日关系现甚严重,我军与日军相处须格外谨慎。不管受如何挑衅,俱应忍受,不准冲突,以避免事端。同日,又电臧式毅、荣臻称:对日人,不管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顾问长荣臻命令北京大学营驻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驻沈阳北京大学营的东北军第7旅,8月间即预见到日军要采取行动,旅长王以哲专程到北平请示张学良。张学良说:蒋唆使暂不抵抗,准备好了再干,一切事前从外交解决;遇事要让步,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方针。王以哲根据这一方针,决定对日军的进攻,采取衅不自我开,作有限度的让步的对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全军退到车山嘴子附近集结,候命行动。这样,不抵抗主义,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贯彻比较完全。结果造成大片国土轻易地落入敌手。满铁的土木建筑公司经理神谷仙次郎在日记中,夸耀日本侵犯军进攻北台(大)营的战争,创造了世界战争的记录,敌人有1.2万人,而关东军用650人即以1/20的兵力,战役7小时,就把它攻占了。沈阳的陷落,也其实不是日军攻陷的,基本上是从敞着的大门开进来的。当日军进攻北京大学营时,沈阳城门大开,荣臻和臧式毅会商应付办法,认为日领事馆已说了日军不进城,如果进城,吾方即闭城门,日军亦可用炮击毁,不若开城听其如何。果然。日军1炮未发,便从敞开的城门进入城内。

事件爆发后,蒋介石仍令不抵抗。目居北平的张学良一夜之间10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均不准抵抗。蒋唆使张学良: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在这类不抵抗政策下,拱手让敌,使东北京大学好河山沦于敌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一事变是什么事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