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现代数学教学原则则和今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谢伏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热点聚焦·文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

  冯宪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原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1期

  “中华性”: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话语创新

  梁玉水 李志宏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文学院,原题《“中华性”话语型与中国文艺理论建构》,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6期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

  朱国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原题《渐行渐远?——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胡疆锋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题《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1期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吴承学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进展评述

  刘闯 朱科夫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1期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化问题研究

  徐慧丽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原题《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化问题研究——从人工智能创造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入》,摘自《私法》第17辑第1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转向

  林枫 葛少旗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0年4期

  莱布尼茨和白晋关于二进制与《易经》的讨论

  张西平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摘自《中国哲学史》2020年6期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孙伟平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20年6期

  回到马克思:全球生态正义的重塑及当代践行

  刘洋 李燕芳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20年6期

  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袁银传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对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驳斥》,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11期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意蕴

  王青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1期

  “政治认同”的哲学诠释

  余露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摘自《伦理学研究》2020年6期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

  李双套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6期

  中国共产党执行力系统研究

  杨发庭 马正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2期

  “自强不息”意义的历代诠释

  张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原题《〈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摘自《西北大学学报》2021年1期

  “意图”之辨与学术范式的建构

  王艳丽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摘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12期

  “精神世界”的逻辑

  陈少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动态》2020年12期

  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

  庞学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原题《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新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管窥》,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1期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左亚文 刘争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政治、道德与历史之古今变奏

  应奇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原题《政治、道德与历史之古今变奏—— 一种非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路径》,摘自《社会科学》2021年1期

  世俗主义与性别政治

  张超颖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摘自《读书》2020年10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艺术学理论学科与文学、美学学科的关系

  杜卫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摘自《文艺研究》2020年11期

  文学人类学:一种新型的人文学

  彭兆荣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摘自《吉首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理论反思

  赖大仁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6期

  理论的危机与后理论的几种进路

  汪正龙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轻文化语境下的微文学生产

  赵勇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1期

  如何重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类属

  金宏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严复译著对鲁迅“执中”之道的影响

  俞兆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4期

  从“民族形式”论争到“赵树理方向”的历史考察

  牛婷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周学军)

  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

  易建平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新石器时代战争与早期中国文明演进

  韩建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10期

  清前期“边缺”与边疆治理述论

  张轲风 戴龙辉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摘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4期

  近代以来华北城市关系演变与经济中心定位问题

  樊如森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摘自《南开史学》2020年2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2月

  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 历程、特点及展望

  张华腾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以大陆学者的研究为中心》,摘自《河北学刊》2020年6期

  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在筹备建国过程中的运用与发展

  于化民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原题《多党合作与民主新政——论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在筹备建国过程中的运用与发展》,摘自《史学月刊》2020年11期

  西方学术界重大传染病起源地研究的歧见和偏见

  施诚 倪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西方学术界重大传染病起源地研究的歧见和偏见——以黑死病、美洲天花、梅毒和1918年大流感为例》,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6期

  美国史学界关于早期国族身份认同的研究

  蔡梦竹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摘自《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冬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黄群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

  江小涓 孟丽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摘自《管理世界》2021年1期

  我国经济循环重构:基于消费转型的实现机制

  乔榛 王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21年1期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布局演变对中国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

  闫冰倩 田开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12期

  新冠疫情对数字贸易的影响

  肖光恩 冉小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题《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数字贸易及其规则构建的影响》,摘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

  张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摘自《经济研究》2020年11期

  文献还原亚当·斯密的隐喻

  洪朝辉 作者单位:福特汉姆大学,原题《“一双看不见手”的百年误读——文献还原亚当·斯密的隐喻》,摘自《南国学术》2021年1期

  国家治理结构的技术之维

  黄其松 刘强强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摘自《探索》2021年1期

  国家制度建设的中国经验

  汪毅霖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原题《国家制度建设的欧洲经验的逻辑、局限及与中国经验的分殊——以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狭窄的通道〉为起点的思考》,摘自《人文杂志》2020年12期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大数据反腐

  董石桃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技术执行的组织整合: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大数据反腐》,摘自《电子政务》2020年11期

  防护型集体行动的生成逻辑与体制性供给路径

  张玉 朱博宇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研究

  胡税根 吴逍弛 李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领导科学论坛》2020年23期

  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

  何涛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原题《极端个人主义的“伪政治”——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6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从民族国家到全球秩序: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政治图景

  封帅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摘自《外交评论》2020年6期

  人工智能技术对战争形态的影响及其战略意义

  贾子方 王栋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20年6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50年:现实变革、议题设定与理论创新

  王正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观察》2021年1期

  国际关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石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政府管理学院,摘自《史学月刊》2021年1期

  民法典意义的法理诠释

  陈金钊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摘自《中国法学》2021年1期

  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判断与后果考量

  雷磊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2期

  从法学基础理论到法理学

  田夫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摘自《中外法学》2021年1期

  法社会学研究的三个导向

  朱景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原题《回顾与反思:法社会学研究的不同导向》,摘自《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6期

  刘星显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原题《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摘自《江西社会科学》二〇二一年一期

  裁判文书“引经据典”的法理

  谢晶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原题《裁判文书“引经据典”的法理:方式、价值与限度》,摘自《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6期

  国际法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中国构建

  孟于群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2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主题转换及再出发

  田毅鹏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评论》2021年1期

  “社会建设”在我国政策中的演变

  房莉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题《“社会建设”在我国政策中的演变——对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文献的回顾》,摘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6期

  中国土地财政20年:构成与规模(1998—2017)

  王涵霏 焦长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2期

  青年农民研究:背景、议题与展望

  熊春文 陈家碧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摘自《青年研究》2021年1期

  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

  谢立中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1期

  自我技术视角下儒家伦理的早期嬗递

  成伯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原题《从修己到治人——自我技术视角下儒家伦理的早期嬗递》,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数字技术形塑制度的机制与路径

  张茂元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6期

  成为“最佳实践”:试点经验的话语建构

  王路昊 林海龙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2021年1期

  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

  张学敏 周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原题《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新时代马克思核心教育思想再认识》,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年6期

  推进我国香港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蒋凯 王涛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题《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国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分析》,摘自《教育研究》2020年12期

  媒体融合中媒体保护版权的历史演进

  朱鸿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题《从“漠视”到“重视”:媒体融合中媒体保护版权的历史演进》,摘自《国际新闻界》2020年12期

  传播符号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彭佳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西北师大学报》2021年1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的新关系    朱雪微

  老子之道: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    刘静芳

  意识涌现论:一种综合唯物主义    苏圆娟等

  经典文学批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雏形    姚文放

  《越人歌》楚译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陈玉兰

  两晋南北朝谱牒修撰与家世文学书写    丁涵

  明清近场私盐治理的改革困境及制度移变    吕小琴

  清末东北防疫中的“财”与“政”    杜丽红

  全面抗战初期县域社会的动员、秩序与统一战线    项浩男

  汇率变动、国内生产链与非贸易企业就业    刘亚琳等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法治引领作用    张晓峰

  全球治理困境与国家“再现”的最终逻辑    吴白乙等

  中国对非援助中的平行经验分享    徐秀丽等

  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论建构与中国路径    门洪华等

  通过经济杠杆合理配置辩护资源    涂龙科等

  加强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瞿振元

  民国时期新闻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王润泽等

1.[单选题]中国古代七艺教育不包括:( )

2.[单选题]西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3.[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 )。

4.[单选题]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利用( )去研究就儿童的数、度量和机会等概念。

5.[单选题]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曹子方曾经运用Piaget的方法,对幼儿计数的( )做过具体研究。

6.[单选题]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育系统中的( )的一门科学。

A.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

B.数学教学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

C.数学研究现象,揭示数学教学规律

D.数学分析现象,揭示数学教学规律

7.[单选题]数学教育的广义含义是( )。

A.传播科学知识、研究技能的活动

B.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活动

C.在中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

D.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

8.[单选题]现在各国在培养教师计划中更加重视教学法培训,数学教育逐渐成长为一个需要具备的( )专业

9.[单选题]中国早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就带来了( )等数学著作。

10.[单选题]19世纪末,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在一些国家的大学里,除了要求未来的教师学习数学课程,还安排他们学习( ),了解一些课堂教学的原理、课堂管理的技能等。

12.[填空题]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育系统中的____、揭示____的一门科学。

13.[填空题]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主任Alfred Binet曾经提出教育研究有三种主要方法:问卷、____、____。

14.[填空题]3-7岁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____,____,按数取物。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____ 。

(1)上通数学,下达课堂

16.[判断题]在“七艺”教育中,文法、修辞与逻辑学的地位排在几何和天文学之后( )

17.[判断题]数学教育的广义含义是指在中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 )

18.[判断题]数学教育学具有边缘性学科的特点,是处于数学与心理学学科的“交界处”( )

19.[判断题]数学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取得深刻的理性认识。( )

20.[判断题]“上通数学,下达课堂”中的“下达课堂”是指管理好课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数学教学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