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国家追世界GDP排行的意义是为什么用gdp衡量国家的实力?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徐 焰责任编辑:卢建霞

追求GDP意义仍重大,有经济实力才能加强国防

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问题,于是有人质疑追求GDP的意义。我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也必须承认,GDP增长才奠定了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而民生改善、国防力量增强和科研能力提升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2014年,中国GDP已超过6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0.2万亿美元,已经达到美国(17.4万亿美元)的60%,并同日本(4.8万亿美元)拉开了一倍以上的差距。

中国GDP虽然总量可观,但人均GDP仍排在全世界80名左右。2011年,世界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几个最富裕的小国卢森堡、卡塔尔、瑞士、挪威的人均GDP都在8万美元以上,美、日、法、德这些大国人均GDP也达到5万美元。此外,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也不乐观。而在人均收入上,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恐怕还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GDP也直接关系国防开支。经济实力是国防能力提升的基础。根据公开数据,2013年,中国军费开支为1143亿美元,占GDP比例为1.3%,而美国为6460亿美元,占GDP的4.2%。

国际舆论家认为,中国公布的军费开支过少,因为其中不包括国防科研经费和一些临时拨款,美国一些军事评论家认为中国军费实际数据要比公开的高20%左右。其实美国也有“隐性国防费”,如研制核武器的一些费用便算在核工业支出中。

现在按国际权威军事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国近两年下水的舰艇数量、所产坦克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作战飞机产量则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目前中国能够同时启动航空母舰、第四代战斗机、新型核潜艇和登月计划等耗资巨大的工程,这都是以充足的资金投入为保障的。

同时,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外部条件看,中国现居“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和军事开支已引起美国警觉,并引发许多国家猜忌;从内部条件看。国内目前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在继续加大,腐败之风严重导致社会不公加深,民众不平衡心理加剧,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引发政治风波。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下大力反腐败整顿党风、军风和社会风气,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这也是下一步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很大程度是理性化,而不是情绪化。如今国人在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应该全面综合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要妄自尊大,冷静客观地认清问题并明确奋斗方向。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担心,经济落后会有被开除地球“球籍”的危险,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地球村”中进步惊人的成员。如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期,到建党和建国这两个100周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应该能跃居世界最前列,我们的“软”实力也就会大不一样,到那时再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会让世界更信服。总之,现在的形势是建设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徐 焰)

  今日起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将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将在本次会议勾画。

  勾画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会议

  根据此前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息,十八届五中全会会期四天。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般来说,每届中央委员会在5年内将召开7次全体会议,从2012年十八大召开至今,3年间,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已经召开了4次全体会议。一中全会2012年11月15日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二中全会2013年2月26日至28日通过拟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至12日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本届全会的看点是什么?

  从历史来看,从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开始,审议通过“五年规划”就成为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党的主要人事安排问题。

  讨论国家机构领导人的名单。

  就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产生决议。

  主要以党建为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审议国民经济规划问题。

  一般为下一届党的代表大会做准备。

  在本次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已有媒体分析,与以往不同,未来五年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本次会议可谓是特殊时间节点的关键性会议。

  一方面,“十三五”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另一方面,“十三五”结束之际,又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未来五年,可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关于“十三五”高层有哪些定调?

  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也将围绕这个目标来布局。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最后冲刺在这五年,决胜也在这五年。

  不会片面追求GDP

  “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都在预测,未来5年GDP增长究竟是7%还是7.5%。10月23日,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报告时给出了答案:“6.9%(三季度GDP增速)就是7%左右,属于合理区间。我们从未讲要死守某一个点位。”谈及2020年GDP目标,李克强指出,不会片面追求GDP,但没有一定速度就难以全面实现小康。“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跃向中高端水平是相辅相成的”。

  改革在规划中将占有重要分量。

  推进改革也被普遍认为将在规划中占有重要分量。李克强近期频频强调依靠深化改革开放破解难题,仅在10月19日至23日的5天内就4谈改革,因此,在“十三五”蓝图中,改革料将会重点着墨。投资消费、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能否有更大突破,值得期待。

  民生改善有进一步大动作。

  民生如何改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最高领导层在各种场合曾多次表示,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同时民众收入要实现稳步增长。有专家分析指出,从高层最近透露出的诸多信息来看,“十三五”规划或将在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上有进一步的大动作。

  规划重中之重的十个方面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9.保障和改善民生

  10.推进扶贫开发。

  五中全会 你还需要知道

  本届五中全会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第1个五年规划。会议按惯例,或将追认开除令计划、陈川平、朱明国、王敏、杨卫泽、仇和党籍的决定,但人事调整只是流程,不属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中央委员会的名额有限且固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对于被开除的人员,会议将予以追认。如果中央委员的名额出现空缺,排在前几位的中央候补委员,一般都会在全会中获得递补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用gdp衡量国家的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