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商杭州的电商创业?

浙江省省会杭州是一座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国际知名城市。它是杭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是长三角仅次于上海、苏州的第三大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它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强大的国家级城市。

2020年杭州GDP总量为16106亿元,低于成都,高于武汉。在中国GDP百强城市中排名第八,长期稳居中国十大城市,是继北上广深之后中国第五大城市的有力争夺者之一。杭州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与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顶尖企业分不开。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中,杭州走在全国前列,是全球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根据实际情况,杭州的顶尖企业需要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有大量处于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如阿里巴巴、吉利、恒逸、娃哈哈、农夫山泉等。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

在2020浙江100强企业榜单中,杭州市有43家企业上榜,也就是浙江省40%以上的顶尖企业都集中在省会杭州。这么多顶尖企业可以说明杭州近年来的稳步崛起,而杭州的发展也没有辜负这么多优质资源,成为中国浙江省的最佳代表。

今天我们来看看杭州43家顶尖企业的发展情况。阿里巴巴集团营业收入高达5097.11亿元,是杭州第一大企业,仲达集团是杭州第二大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杭州第三大企业。这三家企业也是浙江省最大的三家企业;

浙江恒逸集团是杭州第四大企业,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是杭州第五大企业,绿城中国是杭州第六大企业,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是杭州第七大企业,杭州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杭州第八大企业,万向集团公司是杭州第九大企业,浙江星河集团有限公司是杭州第十大企业。

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营业收入1151.98亿元,为杭州市第十一大企业;

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18.05亿元,为杭州市第12大企业;

浙江国贸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639.29亿元,为杭州市第20大企业;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75.88亿元,为杭州市第30大企业;

浙江谢赫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35.92亿元,为杭州市第39大企业;

盛达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30.13亿元,为杭州市第40大企业;

整体来看,杭州43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多达14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1家,营业收入500-1000亿元的企业8家,营业收入200-500亿元的企业20家。杭州的顶尖企业实力已经超越个别直辖市,这些顶尖企业也在杭州持续实现突破性发展

你如何看待杭州顶尖企业的发展?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味儿,在杭州的创业氛围里,尤为浓厚。

30年前,两次高考落榜,做过水泥匠、记者的浙江人钟睒睒成为第一波海南淘金者,在种蘑菇、养虾搞农业亏了几万块钱后,通过老乡认识认识宗庆后,拿下了哇哈哈在海南、广西两省总代。

彼时,哇哈哈正处于快速扩张期,中国保健品市场黄金年代刚刚开始。钟睒睒“投机倒把”,搞起来“串货”买卖,把海南低价的娃哈哈口服液卖到广东湛江高价售卖,从中赚取差价。

此事,惹怒了宗庆后,他毫不留情地把钟睒睒“除名”——收回了海南、广西两省总代理权。因而两人交恶,同城营商,却老死不相往来。

有了此番经历,钟睒睒尝到了做保健品、做水的甜头,1996年回杭州前后创立了“养生堂”与“农夫山泉”,再往后的杭州“两桶水”局面形成,哇哈哈在经历了2013年的颠覆时刻后,如今的业绩已经被“腰斩”。农夫山泉却在网易云音乐、优酷视频上的创意营销玩开了花,农夫山泉与怡宝一起,分食哇哈哈的矿泉水市场。

另两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3年,“杭漂”4年后的安徽人肖尚略,辞掉了汽车用品销售的工作,开淘宝店卖自创品牌——小野香水,并在很短时间内做到了全淘宝第一家三金冠店。到了2010年,肖尚略又创立了面膜淘品牌——素野,试图把小野的成功方式进行复制。

比素野早一年,2009年,江西人李潇和妻子沈丹萍合伙创立了燕窝淘品牌——燕格格,并在两年后做到了淘宝全网的滋补类单品第一。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之后,淘品牌加速洗牌,最明显的是昔日服饰类淘品牌要么卖身,要么抱团取暖。肖尚略、李潇夫妇纷纷在思考自己事业未来的出路,他们都“默契”地选择了微信生态再创业。

2015年5月,肖尚略推出了云集微店,2016年4月,李潇夫妇内部孵化出环球捕手,两个项目共同之处是在微信上采取分销模式,美其名曰“社交电商”,并先后获得知名投资机构的注资。

微商在两个平台上得以升级,但云集、环球捕手的激进发展方式,一度被外界视为“传销”平台,甚至在2017年,云集因为“组织策划传销”收到了杭州市的近千万罚款。

如此“野路子”,势必激怒腾讯。去年8月,腾讯官方先后宣布永久封杀环球捕手与云集,这还不包括期间三番五次对“诱导分享”的打压。可云集与环球捕手犹如打不死的小强,“换个马甲”游刃有余地游走微信间。

再到近一年来大热的区块链,最近又上演了一出戏:今年4月,“李笑来联手‘正规军’,布局杭州区块链产业园,并发布雄岸全球区块链百亿创新基金”,却因“割韭菜”录音曝光,一度传出该基金被政府叫停。

类似的例子就不用再过多例举。至此,我们需要反思了,为何杭州创业公司“野路子”多?

首先,毋庸置疑,由古至今,浙商的商业敏锐度、对机会的把握,成就的财富神话不在少数。拿昨天上市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来说,他已被誉为“新一任杭州80后首富”,其创业发家轨迹从杭州搬到上海后,始终保持着杭派的打法。

咱不戳卖假货这事。他曾承认,“拼多多也被封过很多次”。而坊间也一直有传言,拼多多从微信挖来不少员工,更夸张的说法是,“微信派人去调查拼多多流量暴涨原因,结果派去一个,流失一个”。

其次,渠道倒逼,钻漏洞趋利。这背后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微信在深圳,而社交电商却密集出现在了杭州?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云集、环球捕手,它们的创始人都是淘宝C店的骨灰级卖家,对淘宝刷单、刷评那套玩法早已驾轻就熟,这也跟整个淘宝生态息息相关。

因为流量越来越贵,生存环境的恶化,倒逼他们必须找平台的漏洞,常年受制于渠道的压抑,练就了非常规打法。当微信壮大之后,这些碰过货的卖家深知,必须把握“去中心”规则,同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京东与美丽联合集团小程序电商平台也要放到杭州了。

最后,除了杭州电商的土壤外还少不了当地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激励及宽松的监管环境。虎嗅曾在中梳理过,杭州政府在积极去电商化,针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生命健康等产业,独创“特色小镇”模式服务创业,仅2017年上半年,杭州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

深圳拿下“人工智能之都”后,杭州心有不甘,今年年初区块链大热,杭州市政府甚至已把“区块链之都”的规划放进日程。在“双创”倡导下,对“千人计划”的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杭州创业者的起点普遍低于北上深,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只要不惹事,当地政府对异类创新是持容忍态度的。

当然,有的“异类”公司尺度之大,已经超出了大众的容忍范围,杭州的文娱创业公司就有两枚反面教材。

一个是短视频公司“二更”,旗下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为追求10W+,戏谑滴滴顺风车被害女乘客,加上失败的危机公关,被网友唾沫淹没,最后只能在创始人的公开致歉中主动关闭公众号,此事才得以平息。

另一个是自媒体大号“差评”,今年5月份自曝获得腾讯千万级A轮投资后,当晚就遭到了媒体同仁们的口诛笔伐,“腾讯所投资的‘差评’,是‘原创环境的破坏者,内容创业的投机者’。”连带腾讯也被质疑在内容领域投资上的价值观,迫于舆论压力,马化腾最后等来澄清了“腾讯非公司级投资”,并要求重新做尽调。

就事论事,“野路子”在草根创业公司中普遍存在,但杭州的地域特征尤为明显。而所谓的“野路子”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最后都是“以成败论英雄”,“野”的程度与前提则是“底线”。

微信公众号:dsnm008(电商内幕)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刘健编辑李如

6月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市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聚焦壮大新电商产业生态、构建新型产业链体系、打造全方位要素保障体系等三方面。

记者了解到,政策中所指的新电商,有别于单纯售卖商品的传统电商模式,是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线上线下融合、多领域跨界、多场景应用的电商新形态新模式。包括平台电商、垂直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内容电商、生鲜电商、兴趣电商、智慧电商、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元宇宙等。

在壮大新电商产业生态上,杭州将重点吸引国内新电商企业落户杭州,每年按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最长不超过3年,累计不超过500万元;对本地年实际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上的电商平台,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符合发展规划、产业定位明晰、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齐全的新电商园区(基地),按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园区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沉浸式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成效突出并具有可推广价值的,按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在构建新型产业链体系上,杭州对进入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或其他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前十名的符合条件的新电商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创建电商新品牌,对围绕国风国潮Z世代创建的本土电商新品牌,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且近2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含)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服务、管理、营销全流程,并形成特色品牌产品的供应链(选品中心)项目,按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在打造全方位要素保障体系上,杭州计划通过市级引导基金支持新电商发展,鼓励社会各类风险投资等基金支持新电商产业发展;将新电商人才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鼓励新电商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提升数字消费体验;支持新电商企业针对选品、营销等环节开发软件服务系统,对自行研发相关服务平台、系统并取得相关认证的项目,按其研发实际投入额的20%给予研发企业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希望借助该政策的出台提振企业信心,通过发挥杭州市电商优势,以线上带线下、以虚拟促实体、以电商经济促全局经济,发挥好电商’稳定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确保经济快速回稳,继续保持杭州电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杭州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主要负责人说。

意见全文点这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市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